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安装验收规范(精)
变电站设备验收制度模版

变电站设备验收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变电站设备的验收流程和标准,确保设备安全性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所有变电站设备的验收工作。
二、定义1. 变电站设备:指用于电力系统的输电、变压、控制、保护等用途的各类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等。
2. 验收:指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评估其安全性、性能和符合性的过程。
三、验收准备1. 设备验收前,验收人员应事先准备验收任务书和所需检测仪器设备,并对仪器设备的校准情况进行检查。
2. 验收人员应熟悉相关变电站设备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并了解验收流程和方法。
四、验收流程1. 设备到货检查1.1 验收人员应核对设备到货清单和实际到货情况,检查设备的数量、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损坏迹象。
1.2 验收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图纸、技术文件、合格证书等是否齐全,无误差。
2. 外观检查2.1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划痕等。
2.2 验收人员应检查设备的接线端子、连接件等是否齐全、牢固。
2.3 验收人员应检查设备的标志、标牌是否清晰、完整。
3. 功能检查3.1 验收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和技术标准,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2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4. 性能检测4.1 验收人员应使用仪器设备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4.2 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设备的性能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5. 安全性评估5.1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绝缘性能、防护措施等。
5.2 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标准,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其安全使用。
6. 验收报告6.1 验收人员应将设备的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报告中,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检查结果、性能数据等。
6.2 验收报告应由验收人员和设备供应商共同签字确认。
中央变电所安全监控安装要求

中央变电所安全监控安装要求中央变电所安全监控的安装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控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根据中央变电所的规模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监控设备和配置。
设备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实时监测变电所的各项参数和运行状态。
2. 监控系统布线:合理规划监控系统的布线,确保线路布局规范、安全可靠。
根据设备安装位置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和长度,并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
3. 监控系统供电:为保证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应合理设计供电方案,采用可靠的电源设备和合适的电缆规格。
同时,应采取防雷击、防过压等措施,确保系统安全。
4. 监控系统接地: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接地设计,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选择合适的接地体和接地线,确保监控系统设备的电气安全。
5. 监控系统调试与验收:在安装完成后,应对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的调试和验收。
检查线路连接、设备配置、参数设置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6. 监控系统维护与保养:建立完善的维护与保养制度,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和维修,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对重要设备应定期进行备份和数据备份,以防止意外损失。
7. 监控值班人员培训:对监控值班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监控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提高值班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8. 安全防范措施:在监控系统中增加安全防范措施,如设置访问权限、加密传输数据等,确保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同时,应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总之,中央变电所安全监控的安装要求需要综合考虑设备选择、布线规划、供电设计、接地保护、系统调试与验收、维护保养、值班人员培训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多个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安装才能确保中央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站设备验收制度

变电站设备验收制度
是确保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正常的一项管理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验收过程,确认设备已按照规范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并且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保证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
变电站设备验收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验收范围:明确要验收的设备范围,包括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容器等主要设备。
2. 验收标准:制定设备验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设备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等。
3. 验收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包括建设单位、设备供应商、监理单位等。
4. 验收流程:制定设备验收的详细流程和步骤,包括验收前准备、设备检查、试验、验收报告编制等。
5. 验收资料:记录设备验收的各项资料,包括设计文件、安装记录、调试记录、试运行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
6. 验收结果:根据验收情况,给出验收结论,包括合格、不合格、待整改等结果,以及相关对策和建议。
7. 验收保证:明确在设备验收合格后,进行设备接管和保修的相关措施和责任。
变电站设备验收制度需要严格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设备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合作,提高验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变电站电力设备综合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变电站电力设备综合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变电站电力设备综合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一、应用范围及特点变电站电力设备综合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针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内关键电力设备(变压器、GIS、断路器、容性设备、避雷器、电力电缆等)进行在线监测,并通过对不同电力设备多种运行参量的综合分析为全面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寿命预测提供准确的现场运行数据。
系统主要特点:采用分层次监测的系统结构,将电力局管辖区域内的多个变电站内的多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在统一的硬件平台、统一的软件平台和统一的数据库上实现变电站多种电力设备、多个状态参量的集成监测,避免了在线监测简单拼凑带来的弊端,使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采集硬件和PXI测控总线结构,不同设备和数据中间之间的通讯采用IEC61850标准,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高频局部放电监测采用外置的微带天线传感器(带宽:3000MHz)进行测量,并对采集到的单次放电波形进行多种分析,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超高频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
所有传感器的安装不改变变压器的本体结构,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现场前置机机柜、智能采集单元和所有外置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均符合高海拔、大温差户外长期使用的要求,系统具备定期自检和故障自恢复功能,能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长期可靠工作。
远程数据监控中心采用双机热备+磁盘阵列的结构保证数据长期存储的可靠性,采用电力局区域互联网通信的方式,通过浏览器方式可以远程监控管理终端和监控中心连接,实现电力局办公桌面查看现场数据,并提供无线接入方式。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和图元设计,同时具备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功能,具有良好人机界面,易操作,易升级。
二、技术参数1. 电容性设备:介质损耗角正切分辨率达1‰。
长期检测稳定性小于5‰。
检测单元测量误差小于5‰智能监测单元电磁兼容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同时支持现场通讯协议;2.避雷器电流测量精度小于2%(现场干扰条件下测量);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温湿度修正;长期监测稳定性小于1%;电磁兼容应足相关技术标准,同时支持现场通讯协议;3.断路器:a) 电寿命诊断分合闸过程电流波形正常工作和分合闸过程电流幅值电弧持续时间(准确性≤±10%)分合闸动作次数、时间及日期主触头累计电磨损(以I2T 或IT 表征)(受燃弧时间判断的影响,测量精度≤±15%)b) 机械系统诊断线圈分合闸时间分合闸线圈电流波形断路器分/合状态c) 控制回路状态监测辅助触点动作时间d) 储能机构状态监测储能电机工作电流波形储能电机启动次数4 变压器:a)射频局部放电监测单元传感器频带:100kHz~15MHz实时采样带宽:15MHz相位分析窗口数:4000放电统计参量分析功能,包括:基本放电参量:最大放电量、平均放电量、放电次数二次统计参量:偏斜度、峭度二维谱图显示:最大放电量相位分布Hqmax(φ)、平均放电量相位分布Hqn(φ)、放电次数相位分布Hn(φ)二维放电谱图三维放电谱图:放电次数-放电量-相位b)超高频局部放电监测单元传感器频带:10MHz~3000MHz实时采样带宽:300MHz实时采样速率:2000MS/s等效采样速率:2000MS/s纳秒单次放电分析功能,包括:时域指纹分析、频域指纹分析、联合时频分析、基于小波提取的分形分析c)油中气体色谱在线监测最小分析周期: ≤4小时;工作环境温度:-30℃~45℃;安装接口位置:油路循环范围内;测量精度:气体组分灵敏度测量范围检测精度H2 ≤1μL/L 1-2000μL/L ≤10%CO ≤1μL/L 1-5000μL/L ≤10%CH4 ≤1μL/L 0.1-2000μL/L ≤10%C2H6 ≤1μL/L 0.1-2000μL/L ≤10%C2H4 ≤1μL/L 0.1-2000μL/L ≤10%C2H2 ≤1μL/L 0.1-500μL/L ≤10%总烃≤1μL/L 1-8000μL/L ≤10%d)套管介质损耗角正切在线监测(可选)介质损耗角正切分辨率达10-3长期检测稳定性小于5×10-3检测单元测量误差小于±1%读数+0.0005e)油中温度在线监测温度检测范围:-30℃~+125℃温度测量精度:0.5℃f) 铁芯接地故障在线监测最小电流分辨率1mA最大可测量电流范围应达到100A5 环境参数监测:环境参数环境温度 -50~80℃ ±0.5% 环境湿度 0~98%RH ±2%三、系统构成采用分层次在线监测的方式,将需要在线监测的电力设备按照区域划分为多个单元(通常将一回出线上的所有电力设备划分为一个单元)。
变电站设备验收投运制度

变电站设备验收投运制度一、引言变电站设备验收投运制度是为了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并有效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变电站设备的验收和投运流程,明确相关责任和要求,以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变电站设备的验收和投运工作,包括各类设备的进场验收、调试验收以及正式投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验收工作责任1. 设备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应提供符合合同规定要求的设备,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出厂检测和制造,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设备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合同约定和规范要求。
3. 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并参与设备的调试验收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四、验收和投运流程1. 设备进场验收设备供应商将设备送至变电站现场后,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对设备进行进场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完好性检查、配件齐全性检查、设备规格和型号检查等。
2. 调试验收设备进场验收合格后,设备使用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设备的调试验收工作。
调试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启动试验、设备保护系统检查、设备运行性能检测等。
3. 正式投运准备设备调试验收合格后,设备使用单位应组织进行正式投运准备工作。
包括设备投运前的试运行、设备运行记录的备份、运行参数的调整等。
4. 正式投运正式投运前,设备使用单位应进行最后一次的设备检查和确认。
确认设备运行状态正常后,设备使用单位可正式投运设备,并填写相关的投运报告和记录。
五、验收和投运的要求1. 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合同约定和相关标准要求。
2. 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应运行正常,各项保护装置应设置合理并能够正常响应。
3. 设备的运行参数应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和调整范围。
4. 验收和投运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记录和备份,以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六、验收和投运的监督和管理1. 设备使用单位需要制定相应的验收和投运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工作。
变电站设备验收投运制度范文

变电站设备验收投运制度范文一、概述变电站设备验收投运制度是指对新建、改扩建、重大维修、设备更换等变电站设备进行验收和投运的一套规范性文件,旨在确保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本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步骤和要求,以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变电站设备,包括变电站的新建、改扩建、重大维修和设备更换等情况。
三、设备验收1. 设备验收的基本原则1.1 设备验收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步骤进行验收。
1.2 设备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设备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确保设备的及时验收和投运。
1.4 设备验收应将问题和缺陷记录下来,并进行整改和复查。
2. 设备验收的步骤和要求2.1 设备验收前的准备工作2.1.1 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通知相关参与方。
2.1.2 准备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和设备技术参数等。
2.1.3 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验收水平和技能。
2.2 设备验收的实施步骤2.2.1 现场勘察,检查设备的外观和安装质量。
2.2.2 进行设备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
2.2.3 对设备的电气和机械部分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4 对设备的保护和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2.5 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和维护能力。
2.3 设备验收的结果处理2.3.1 验收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包括设备的验收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
2.3.2 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整改和复查,直到问题完全解决。
2.3.3 完成验收手续,将设备投入正常运行。
四、设备投运1. 设备投运前的准备工作1.1 完成设备的验收和整改工作,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1.2 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指标,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1.3 对设备进行开机试运行,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QGDW-10-J393-2009)[1]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QGDW-10-J393-2009)[1]](https://img.taocdn.com/s3/m/996ae67702768e9951e7386e.png)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文,当这些标准修订后,使用本标准者应引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有关条文。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idt IEC 0068-2-1:19 90)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 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Ea 和导则: 冲击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Fc: 振动(正弦)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IEC 60529-2001,IDT )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479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 则
变电所设备验收制度范本

变电所设备验收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变电所设备的验收程序与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运行。
所有进入变电所的设备均需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验收,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变电所的设备验收工作,包括新建变电所设备、扩建变电所设备以及重大设备更换的验收。
三、术语定义1. 验收:指对变电所设备进行确认、检查和测试,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过程。
2. 设备交接:指装置供应商或承包商将设备交付给变电所的过程。
3. 安装验收:指对设备在安装完成后进行的确认、检查和测试。
4. 运行验收:指对设备在运行前进行的确认、检查和测试。
四、验收程序1. 设备交接1.1 设备交接应由装置供应商或承包商与变电所安全管理人员进行。
1.2 交接时应提供设备的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以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
2. 安装验收2.1 安装验收应由变电所设备安装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组进行。
2.2.1 对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和对接接口进行检查;2.2.2 对设备的外观、连接线路和接地装置进行检查;2.2.3 对设备的连接线路和接地装置进行测试;2.2.4 对设备的操作性能进行测试;2.2.5 对设备的防护装置进行测试。
3. 运行验收3.1 运行验收应在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
3.2 运行验收应由变电所设备运行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组进行。
3.3 运行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3.3.1 对设备的电气参数进行测试;3.3.2 对设备的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进行测试;3.3.3 对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进行测试;3.3.4 对设备的运行记录进行检查和确认。
五、验收要求1. 设备的检测、测试和记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并能满足变电所的需求。
3. 设备的防护装置应能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GDW212—2008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539—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安装验收规范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2011-01-28发布2011-01-28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GDW539—2010I目次前言···································································································································································II 1范围·····························································································································································12引用标准······················································································································································13总则·····························································································································································25安装·········································································································....................................................26验收.............................................................................................................................................................3编制说明.. (5)Q/GDW539—2010II前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状态检修工作的有关要求,为提高在线监测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参考有关标准,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