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总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总试题集--中国史学史期末总试题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哪一位是属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始祖人物:A 契B 黄帝C 蚩尤D 弃1.下列哪一位是属于华夏族的始祖人物:()A 契B 黄帝C 蚩尤D 弃2.写出成王死,康王立的前前后后的细节和庄严穆的气氛的书是:()A.《无逸》 B 《君奭》 B 《牧誓》 D《顾命》2.记载反映周朝成,康交替时期政治情况的文章是:()A.《无逸》B 《君奭》 C 《牧誓》 D《顾命》3.下列史书中,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是:() A.《春秋》 B 《左传》 C 《国语》 D《古书纪年》3.下列史书中,记载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文章是:()A.《春秋》B 《左传》 B 《国语》 D《古书纪年》4.总结秦亡教训,得出“人主不闻其过,则社稷危。
”规律的书是:()A.《至言》B 《白虎通义》 C 《新语》 D《洪范五行传论》4.反映谶讳学迷信盛行达到登峰造极状况的书是:()A.《至言》B 《白虎通义》B 《新语》D 《洪范五行传论》5.主张史书内容要:“叙沿革,明罪恶,旆怪异”的是:() A.荀悦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 刘知几5.主张对史书:以补其阙,以备异闻,以惩其妄,有所论辨的是:() A.左丘明 B 司马迁 C荀悦 D 裴松之二. 古文翻译题:(15分)夫《孝经》,《尚书》,《毛诗》,《周易》,“三传”,皆父子君臣之要道,十伦五教之宏纲,如日月之下临,天地之大德,百王是式,终古攸遵。
然多记言,罕存法制,愚管窥测,莫达高深,辄肆荒虚,诚为臆度。
每念懵学,莫探经政,略观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或阙匡救之方。
------杜佑《献通典表》二. 古文翻译: (15分)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
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面万殊也。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中国官方修史的传统始于()。
1.0 分A、汉朝B、南北朝C、唐朝D、宋朝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下列对秦朝统一中国的疆域版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A、北边到达现在的长城沿线B、南边到交趾C、西边到达河西走廊D、东边到达今天的安徽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A、商朝人宗教信奉的氛围比较淡薄B、中国历史上朝代都城的建立是以定居某个位置为都城,并以都城为核心与周边形成核心地区C、游牧民族的迁徙是有规则的D、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秦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包括()。
1.0 分A、制度性建设B、体制性建设C、社会结构的构建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
1.0 分A、《周易》B、《史记》C、《尚书》D、《春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0 分A、《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的作者是唐长孺B、《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的作者是黄仁宇C、政治史的研究核心是统治阶级的活动D、《论轮台诏》的作者是钱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7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是()。
0.0 分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8大汶口文化分布在()。
1.0 分A、四川B、山东C、河南D、广东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东晋的统治呈现出()的特点。
1.0 分A、中央垂直领导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门阀世族政治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 商朝的社会性质是()发展阶段。
1.0 分A、民主社会B、原始社会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1南方古猿最早的生存年代大致距今()。
0.0 分A、三百万年B、四百万年C、五百万年D、六百万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史期末测试题及满分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测试题及满分答案中国古代史期末测试题及满分答案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一、单选题(题数:40 ,共40.0 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 分)A、仰韶文化中是以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B、仰韶文化中是以老者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C、仰韶文化是以男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D 、龙山文化是以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2 东汉时期豪强势力突出,下列对豪强说法正确的是(D)。
(1.0 分)A、豪强势力主要来自于洛阳地区B、豪强来源于小地主阶级C、豪强来源于官僚世家D 具有武装力量3 东汉社会的民族问题主要体现为(C)。
(1.0 分)A 匈奴问题和突厥问题B、突厥问题和西域问题C、匈奴问题和西域问题D 、匈奴问题和鲜卑问题4 以下不属于北京猿人特点的是(A)。
(1.0 分)A、颧骨较低B、脑容量相比现代人小C 、嘴部突出D 、眼睛比较深陷5 南朝的陈霸先建立的陈朝是在公元(C)年。
(1.0 分)A、537 年B、547 年C、557 年D、527 年6 学术界把商朝社会划分于(B)。
(1.0 分)A、后期氏族社会B、奴隶社会C、早期王朝社会D 、早期封建社会7 汉武帝时期,汉朝选拔人才的新途径是(C)。
(1.0 分)A、赀选制B、任子制C、郡首举孝廉D、建立太学8 属于研究中国传统史学基本方法的代表是(B)。
( 1.0 分)A、阳明学派B、乾嘉学派C 、太谷学派D、稷下学派9 假如你是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你不能做以下哪件事情。
(C )( 1.0 分)A、蓄养家畜B、种植农作物C、学习甲骨文D 、烧制陶器10( A )开始商鞅变法。
( 1.0 分)A、公元前356 年B、公元前369 年C、公元前366 年D、公元前359 年11 (B)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 1.0 分)A、中康B、桀C、相D、启12 明朝以前的统治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B)。
( 1.0 分)A、赋税问题B、南北问题C、对外交流问题D、徭役问题13 西周实行的(D),其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权力变化的空间。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20分)请考生将本题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对应的题号下,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A、《世本》B、《尚书》C、《诗经》D、《竹书纪年》2、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A、周公B、孔子C、左丘明D、司马迁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刘向D、班固4、()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B、《战国策》C、《七略》D、《汉纪》5、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A、宋、齐、梁、陈、隋B、梁、陈、齐、周、隋C、梁、陈、北齐、北周、隋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6、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
A、《人物志》B、《帝王略论》C、《贞观政要》D、《帝范》7、下列()文献已有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思想。
A、《七志》B、《七录》C、《七林》D、《隋书·经籍志》8、欧阳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A、《旧五代史》B、《新五代史》C、《旧唐书》D、《新唐书》9、()的史学,是明清史学也是封建史学的殿军。
A、章学诚B、惠栋C、戴震D、龚自珍10、明末清初第一大儒黄宗羲的()是政论和史论结合的杰作。
A、《明夷待访录》B、《思旧录》C、《宋元学案》D、《明儒学案》11、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12、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D、《纲鉴易知录》13、到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的成就,下列()正史主要辑自《永乐大典》。
历史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历史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哪位领袖领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A. 孙中山B.C. 刘少奇D.答案:B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D. 文化大革命答案:B二、判断题1. 首都北京位于中国的南部。
答案:错误2.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侵略战争。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简述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是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
其背景是对中国内的权力斗争不满,并试图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来重塑社会。
然而,文化大革命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教育系统。
直到去世之后,中国才逐渐走向稳定和发展。
2. 解释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答: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在中国古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奠定了基础。
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格局。
指南针的发明在航海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的地理探索和贸易活动。
四、附加题1. 请列举中国古代的五代十国。
答: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唐、南汉、南后蜀、南前蜀、吴越、楚国、荆南、南平、闽国、吴国。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舒习龙一、填空题1、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钟鼎铭文即金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2、从史学的观点看,远古的传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一分遗产。
3、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而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4、《尚书》相传由孔子选编,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基本上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告。
它是研究商周的基本史料,是我国最早结集成编的重要历史文献。
5、《今文尚书》是指西汉文帝时由晁错整理,共有二十八篇,改用当时流行的隶书书写,故成为《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居之地的墙壁中又发现一部《尚书》,用秦以前字体书写,即“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六国所用字体写成,所以成为《古文尚书》。
6、周朝有五种史官,即五史: 大史掌记国家大事,制定和保管典章制度;小史掌管王室和诸候间的联系,同时记载王室和诸候间往来的事。
7.春秋时期各国都编有史书,如晋国的《乘》、郑国的《志》、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秦国的《秦记》。
8、《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在笔法上较多运用用“隐讳”的春秋笔法。
还具有只记事不记言的特点。
9、《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10.梁启超是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1922年著成《中国历史研究法》,有《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一章,概括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二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
11.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
12、汉承秦制,西汉史官也叫“太史令”。
至东汉时,兰台、东观为藏书处,朝廷设有兰台令史,执掌图书秘籍,兰台、东观又是著述之所。
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分/题,共计20分)1. 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C 中国处于封建落后状态D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2. 台湾在三国时期成为()A东番B夷州C琉球D钓鱼岛3. 《马关条约》关于“清政府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A 清政府不能再向朝鲜提供帮助B 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C 朝鲜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实现独立D 朝鲜摆脱外国控制独立自主4. 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拨都D窝阔台汗5.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复出,他使用武力镇压革命的同时,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其主要目的是()A抬高自己取代清政府B压制革命打击孙中山C结束内战竞选大总统 D保存实力准备当皇帝6、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为造纸原料。
发生于()A东汉西汉C晋代D三国7、促使维新思潮转化为政治运动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的产生C 强学会的建立D德国强占胶州湾8、婉约派的词人代表是()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陆游9、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宋太祖、宋太宗在位期间,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统一了全国。
B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了全国。
C 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
D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0、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是在A 1859年B 1860年C 1861年D 1862年下列哪一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A淝水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靖南之役元朝文学形式以杂剧和散曲为主,元杂剧中最负盛名的作家是()A关汉卿 B汤显祖 C洪升 D吴敬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出自()A司马迁 B曹操 C曹丕 D曹植“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
”这是一幅关于三国人物的对联,此处“老臣”是指()A刘备 B 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中共的成立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中山舰事件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五卅运动二、填空题:(2分/空共计40分)1、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年,唐朝灭亡,我国进入短暂的分离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考试范围: 七年级下学期全册;考试时间: 100分钟一、选择题1.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兴起于唐, 繁盛于宋。
宋朝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①苏轼②柳永③李清照④辛弃疾A.①..B.①..C.②..D.③④2.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 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 史料翔实, 文笔生动, 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A. 《春秋》——孔子B. 《天工开物》——宋应星C. 《史记》——司马迁D. 《资治通鉴》——司马光3. “今天, 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 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 ()A.中书省辖..B.宣政院辖..C.江浙行..D.辽阳行省4.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历史上, 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A.吸取隋亡教训, 重视发展生...B.在会宁称帝, 建立金C.建立元.....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5. 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A.八旗制..B.分封..C.行省..D.三省六部制6.两宋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①扬州②广州③泉州④莱州A.①②③..B.②..C.①..D.③④7. 有人说: “…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
该制度正式诞生于()时期。
A.隋文..B.隋炀..C.唐太..D.唐玄宗8.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机..B.城管机..C.枢密机...D.按察机构9. “台湾者, 中国之土地也, 久为贵国所踞, 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 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 ()A.西班..B.葡萄..C.荷..D.英国10. 元朝时创立、现在还在实行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的制度是()A.行省制..B.郡县..C.三省六部..D.分封制11. “胡人有妇解汉音, 汉女亦解调胡琴”, 这首诗写于元末, 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B.文化事业发..C.中外交往频..D.民族融合发展12.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A、《世本》B、《尚书》C、《诗经》D、《竹书纪年》2、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A、周公B、孔子C、左丘明D、司马迁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刘向D、班固4、()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B、《战国策》C、《七略》D、《汉纪》5、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A、宋、齐、梁、陈、隋B、梁、陈、齐、周、隋C、梁、陈、北齐、北周、隋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6、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
A、《人物志》B、《帝王略论》C、《贞观政要》D、《帝范》7、下列()文献已有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思想。
A、《七志》B、《七录》C、《七林》D、《隋书·经籍志》8、欧阳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A、《旧五代史》B、《新五代史》C、《旧唐书》D、《新唐书》9、()的史学,是明清史学也是封建史学的殿军。
A、章学诚B、惠栋C、戴震D、龚自珍10、明末清初第一大儒黄宗羲的()是政论和史论结合的杰作。
A、《明夷待访录》B、《思旧录》C、《宋元学案》D、《明儒学案》11、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12、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D、《纲鉴易知录》13、到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的成就,下列()正史主要辑自《永乐大典》。
A、《旧五代史》B、《旧唐书》C、《后汉书》D、《南齐书》14、“予好读乙部书,涉猎四十年,窃谓史家所当讨论者有三端:曰舆地,曰官制,曰民族”。
这里“予”指的是()A、钱大昕B、崔述C、赵翼D、王鸣盛15、()系统阐述了“六经皆史”说。
A、李贽B、王阳明C、章学诚D、章太炎16、记载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记事本末体史书是() A、《圣武记》 B、《中西纪事》 C、《夷氛闻记》 D、《瀛环志略》17、提出“地球合一”这个中国独特的全球化理论的学者是()A、夏曾佑B、王韬C、黄遵宪D、陈寅恪18、以()相继发表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为标志,20世纪初年形成了波澜壮阔而富有生气的新史学思潮。
A、康有为B、梁启超C、胡适D、王国维19、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是()。
A、《史学要论》 B、《社会进化史》 C、《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D、《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20、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历史著作是()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B、《中国思想通史》C、《中国古代社会史》D、《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史学史考试题B一、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_________》,是现存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2、《左传》重视民族关系记载,在中国史学之_____史与__________史的撰述上有开创性的意义。
3、《国语》共_____卷,是以____为主的文献汇编。
4、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写战国时期辩士言论的帛书,未标书名,经过整理,凡27章,11000多字,定名为《______________》。
5、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________。
6、_____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撰有《别录》一书。
7、《汉书》创立了一个纪传体断代史的规模,是一部集体著述,它的作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起领导作用的是_____。
8、魏收的《________》在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部中国诸民族的重新组合和融合方面,是具有总结性的著作。
9、盛唐时最重要的三部全国总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刘知几,字_____,所著《______________》一书,是中国史学上一部划时代的__________著作。
11、虞世南所撰的《______________》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关于君主的认识。
12、六朝唐人书注最浩博的三种注是裴松之《______________》刘孝标《______________》李善《______________》。
13、刘祁的《________》和元好问的《____________》,对于研究女真族的历史尤其值得重视。
14、《太平寰宇记》增添“_____”又涉及“_____”内容,这和唐以前的志书主要记载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相比,是一大变化,对后来地方志编修体例产生影响。
15、欧阳修私人修的一部正史是《__________》。
16、_____著的《国榷》是一部编年的明史,104卷,这在中国史学史上,是编年体断代史的巨著。
17、最早的考据学的书籍是清初顾炎武的《________》32卷,1000余条。
18、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成就,薛居正的《旧五代史》,主要辑自《__________》。
19、龚自珍针对乾隆以来“号为治经则道尊,治史则道绌”的观点,提出“_____”说,强调史学的重要性。
20、以梁启超1901年发表的《__________》和1902年发表的《__________》为标志,20世纪初年形成一股波澜壮阔而富有生气的新史学思潮。
21、胡适的学术方法论,最根本的是所谓“十字真言”,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王国维的历史研究的最大特点,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对古史的新解。
23、_________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一个奠基人,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写成的史学概论是《____________》。
24、1945年,郭沫若出版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是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姐妹篇,前者偏于考证,后者偏于批评。
25、范文澜的《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国史学史》试题(A)考试(考查):考试命题人:兰永海审题人:开(闭)卷:闭卷答题时间:12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尚书》在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是它发展了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
2、在历史表述上,先秦时期的史籍中最早摆脱天神羁绊的史书是《》。
3、《》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史,是至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
4、《汉书》是前后合、、、等四人的力量写成的,是一部集体著作。
5、樊绰的《蛮书》是一部包括云南历史和现状、自然和社会内容丰富的著作,而书中关于唐朝与南诏之关系史的叙述则占有极突出的位置,是一部珍贵的民族史著作,多为后人所引据。
6、刘邵的《人物志》是一部品评人物的理论著作,它第一次从理论上有系统地分析了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在才性上的种种差异,以及认识这种差异的社会实践意义。
7、唐太宗所撰《帝范》12篇,是专给太子阅读的政治读本,但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见解,涉及到历代君主治国安邦的得失。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A、周公B、孔子C、左丘明D、司马迁2、()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B、《战国策》C、《七略》D、《汉纪》3、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A、宋、齐、梁、陈、隋B、梁、陈、齐、周、隋C、梁、陈、北齐、北周、隋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4、《伊洛渊源录》的作者是()。
A、谈迁B、王世贞C、李贽D、朱熹5、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6、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D、《纲鉴易知录》7、到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的成就,下列()正史主要辑自《永乐大典》。
A、《旧五代史》B、《旧唐书》C、《后汉书》D、《南齐书》8、提出“尊史”说,强调史学的重要性的是()。
A、王阳明B、章学诚C、龚自珍D、章太炎9、记载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记事本末体史书是()。
A、《圣武记》 B、《中西纪事》 C、《夷氛闻记》 D、《瀛环志略》10、被早期维新思想家薛福成称为“奇作”,堪称为继《海国图志》之后近代史学的又一里程碑式的名著是()。
A、《藩部要略》B、《朔方备乘》C、《日本国志》D、《法国志略》11、主持创办禹贡学社和《禹贡》半月刊的是()。
A、邓之诚B、顾颉刚C、雷海宗D、蒋廷黻12、中国近代第一个女史学家是()。
A、陈衡哲B、谢冰心C、秋瑾D、吕振羽13、用二重证据法研究古史的学者是()。
A、王国维 B、章学诚 C、龚自珍 D、章太炎14、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一个奠基人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郭沫若 D、范文澜15、中国史学史上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是()A、《史学要论》B、《中国古代社会研究》C、《中国思想通史》 D、《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国史学史》试题(B)考试(考查):考试命题人:兰永海审题人:开(闭)卷:闭卷答题时间:12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宗周晚年和春秋时期国史发展过程中有阶段性标志的年代是共和国和元年即年和鲁隐公元年即。
2、《》和《》是战国早期的私人撰述,是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重要的两部史书。
3、《三国志》成书于(朝代)陈寿之手。
全书分为魏、蜀、吴三书,其中《》有纪、传,其它两个部分仅有列传,但均无、。
4、《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的全书精华在于“”。
5、我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是明末清初黄宗羲所撰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 A、《世本》 B、《尚书》 C、《诗经》 D、《竹书纪年》 2、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刘向D、班固3、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