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歌诀

诊断学歌诀
诊断学歌诀

诊断学歌诀

第一章问诊

第一节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创造宽松环境,解除不安心情。患者平静陈述,所患详细病情。

交谈注意礼节,语言通俗简洁。缩短医患距离,诚恳关怀体贴。

问诊主诉开始,逐步由浅入深。注意层次顺序,细节不容忽视。

被免暗示提问,逼问责怪患者。提问重复杂乱,降低医生威信。

勿用医学术语,患者理解不易。行为举止友善,给予患者鼓励。

第二节问诊内容

一、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族,婚姻单位职业住。入院日期记录日,病史陈述可靠度。

注:1.族指民族。2.住指住址。3.记录日:指记录日期。4.病史陈述者的可靠程度。

二、主诉

患者感受最痛苦,症状体征最显著。发生时间伴随症1,病情转化或加重。

特殊情况诊断词,就诊主要原因诉2。

注:1.指主要伴随症状。2.对当前无症状表现,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蝉腹明确的患者,可直接写入诊断名词和入院目的,如“白血病复发二周,要求入院化疗”。

三、现病史

发病情况急与缓,患病时间长与短。症状部位及性质,严重程度及时间。

缓解加重之因素,病因诱因须问全。伴随症状莫忽视,病情发展与演变。

诊断治疗之经过,发病过程及一般。精神体力和状态,饮食睡眠大小便。

四、既往史

既往健康情况,曾患疾病地方。外伤手术过敏,传染病及预防。

时间顺序记录,相关疾病问详。

五、系统回顾

头颅五官与呼吸,心脏血管消化系。泌生内分及代谢,造血系统骨关肌。

神经系统精神态,十个方面要牢记。

六、个人史

社会经历出生地,是否时去流行疫。居留时间及接触,教育程度和经济。

从事职业及工种,接触毒物有害体。烟酒嗜好和用量,习惯饮食与起居。

以及其它异嗜物,麻醉药品毒品吸。有无不洁性交史,患否性病须问及。

七、婚姻史

未婚与已婚,结婚或离婚。结离婚年龄,夫妻间感情,配偶健康状,性生活情况。

八、月经及生育史

先问月经初潮,周期经期多少。经血颜色及量,痛经白带症状。

记录末次月经,闭经绝经年龄,妊娠生育次年,人工自然流产。

手术产和死产,有无产褥感染。计划生育状况,男性是否健康。

九、家族史

询问双亲健康状,兄弟姐姝子女详。是否患有相同病,有无遗传病多样。

已故直亲问死因,某些疾病三代访。

第二章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一、正常体温

正常三六到三七,不同个体有差异。运动进餐略升高,下午稍高晨稍低。

老人低于青壮年,高温经前妊娠期。

注:在高温环境下及妇女月经前、妊娠期体温可略高于正常。

二、病因与分类

引起发热之病因,感染非感两类分。感染发热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形。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引起。非感发热主要有,无菌坏死物吸收。

机械物理化学害,血管栓塞组织坏。抗原抗体起反应,风湿结节组织病。

心衰皮肤散热减,广泛皮炎鱼鳞病。颅脑损伤及中枢,中暑安眠药毒剂。

自主神经功紊乱,原发低热夏季感。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体温三九到四零,恒定维持高水平。日内波动不超一,肺炎伤寒斑伤病。

2.弛张热

弛张又名败血热,温超三九以上是。日内波动超过二,化脓风湿重肺核。

3.间歇热

体温聚升达高峰,讯速降至学水平。高热持续数小时,一至数天无热证。

高热无热次替现,肾盂肾炎疟疾病。

4.波状热

体温渐升三九上,数天渐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又反复,反复多次布鲁恙。

5.回归热

体温急升又急降,持续数天三九上。高热无热各数天,规律交替又一遍。

多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6.不规则热

不规律型热曲线,结风支肺胸膜炎。(指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四、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一)

伴随咳嗽与咳痰,上感肺炎胸膜炎。中毒症状肺结核,脓肿支扩并感染。

心悸气短心包炎,心肌心内膜炎患。伴随腹痛消化疾,腹膜胆囊炎症恙。

食物中毒胰腺炎,出血坏死肠炎看。伴有尿濒尿急痛,肾脏结核尿路感。

或见出血与贫血,再障白血等病染。皮肤粘膜同出血,多数可见重感染。

病毒肝炎出血热,斑疹伤寒败血殃。若伴头痛鼻炎病,脑膜炎病耳脓烂。

发热昏迷分先后,先热后昏斑伤寒。流脑乙脑毒痢暑,巴比妥毒出血反。

伴随症状(二)

关节肿痛败血症,痛风布氏杆菌病。猩红热并风湿热,结缔组织病可寻。

寒战败血见肺炎,肾盂胆囊炎症临。流脑药物热钩体,急性深血输血增。

若见皮疹多麻痘,斑诊伤寒风湿侵。猩红热同药物热,风疹结缔组织病。

结膜充血出血热,钩体斑伤并麻疹。单纯疱疹肺炎见,流脑流感间疟现。

发热肿大淋巴结,风疹白血传单连。淋巴结核局化脓,淋巴肉瘤丝虫转。

肝脾肿大亦淋瘤,结缔组织又传单。布鲁菌病疟疾病,肝和胆道有感染。

血吸虫病黑热病,病毒肝炎白血殃。

五、发热问诊要点

发热时间季,起病缓与急。病程程度诱,间歇或特续。

畏寒或寒战,大汗与盗汗。多系统询问,有无症状伴。

体重之改变,睡眠与二便。诊治全过程,接触传染源。

职业手术史,流产或分娩。

第四节皮肤粘膜出血

一、病因

粘膜出血三因素,管壁凝血小板数。管壁功能出异常,假血友病毛扩着1。

过敏紫癜单纯性,老年机械2也有可。严重感染缺维素,代谢障碍与中毒。

血小板数生成少,再障白血感染药。破坏过多特发性,药物过敏紫癜生。

消耗过多血小板,弥漫血管凝栓成。若是小板功能异,小板无力3遗传病。

继发药物及尿毒,异常球蛋白血病。血小板多原发继,慢粒感染创伤脾4。

凝血功能障碍生,遗传性如血友病。继发肝症尿毒病,维生素K缺泛症。

注:1.毛扩着:指毛细血管扩张。2.指老年性及机械性。3.指血小板无力症。

4.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感染,创伤和脾切除术后。

二、临床表现

血液瘀积粘膜下,红色暗红不怕压。瘀点紫癜或瘀斑,出血面积小或大。

小板减少同时有,牙龈出血或鼻衄。甚可导至肮出血,血尿黑便经血流。

血小板病数正常,出血轻微皮下有。鼻内出血月经多,术中出血止不休。

管壁异常瘀点斑,过敏对称四肢求。高出皮肤痒难忍,形似丘疹荨麻疹。

可伴腹痛关节痛,累及肾脏血尿濒。单纯紫癜肢偶发,老年紫癜手脚伸。

凝血障碍肌内脏*,软组织肿关腔浸。

* 指肌肉内脏出血。

三、伴随症状

过敏四肢对称性,血尿腹痛关节疼。紫癜出血广泛性,小板减少紫癜症。

弥漫血管内凝血,伴有黄疸肝脏病。血友自幼伤后血,关节肿痛或畸形。

四、皮肤粘膜出血问诊要点

出血时间急缓,诱因部位要点。伴发牙龈鼻衄,咯呕尿血黑便。

有无皮肤苍白,乏力头晕花眼。记忆减退关节,发热腹痛疸症。

过敏外伤病史,肝肾感染疾病。过去有无出血,家族病史相临。

化学放谢接触,服药职业特性。

第三节水肿

一、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

心源水肿源右心,轻度踝部重全身。经常卧床腰骶先,水肿对称中凹陷。

颈脉怒张肝肿大,重者胸水腹水见。

2.肾源性水肿

肾源水肿移动性,各型肾炎及肾病。晨起眼睑颜面肿,以后发展全身性。

常伴高压眼底变,蛋白血尿及管形。水肿发展较讯速,重者损害肾功能。

3.肝源性水肿

肝脏硬化成腹水,也可先肿踝与腿。自踝逐渐向上延,头面上肢不受累。

门脉高压主表现,兼有肝功能减退。

4.营养不良性水肿

营养不良水肿症,低蛋白缺维他命。慢性消耗营养缺,重度烧伤胃肠病。

肿前常有体消瘦,足部开始渐漫延。

5.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

粘液水肿非凹陷,颜面下肢较明显。经前紧张综合征,前一二周轻肿现。

眼睑踝部及手部,乳房胀痛盆腔连。药物糖皮胰岛素,甘草萝夫雌雄变。

妇女出现特发性,身体下垂部份兼。另有妊娠硬皮病,血清间脑管神经。

二、局部性水肿

局部水肿局部静1,毛细血管通透性。淋巴回流受阻碍,象皮腿因丝虫病。

炎症创伤或过敏,肢体血栓血栓静2。

注:1.局部静脉受阻。2.指肢体血栓形成致血栓性静脉炎

三、伴随症状

水肿伴随肝肿大,心源肾源营养差。颈部静脉兼怒张,心源水肿伴心慌。

水肿蛋白尿相伴,重则肾源轻心源。呼吸困难发绀肿,上腔综合心脏连。

水肿经期若相关,特发水肿妇女患。失眠烦燥不集中,经前紧张综合看。

四、水肿问诊要点

水肿时间缓与急,部位漫延全身足。是不对称及凹陷,体位变化活动及。

有无过敏疾病史,心肾肝脏内分泌。相关症状气促喘,咳痰咯血头晕悸。

头痛头晕腹胀痛,体重尿量食欲系。水肿药物及饮食,月经妊娠总关的。

第四节咳嗽与咳痰

一、病因

咳嗽与咳痰,呼吸道疾患。鼻部咽喉部,气管支气管。肺泡受剌激,气粉异物炎。出血与肿瘤,咳嗽不可免。胸膜肿瘤炎,气胸及胸穿。心脏血管病,狭窄二尖瓣。循环栓子落,羊水气瘤栓。中枢神经系,流肮乙脑炎。渗出漏出物,浆液尘埃粘。组织破坏物,一起组成痰。

二、临床表现

1.咳嗽的性质

咳嗽无痰或少痰,干性咳嗽咽喉炎。胸膜急支肺结核,二狭肺动高压原。

咳嗽有痰称为湿,肺炎脓肿及慢支。空洞结核支胸瘘,支扩痰多分层置。

2.咳嗽的时间与节律

突然出现发作咳,吸入剌激气体多。气管支管有异物,百日咳及叉压迫。

长期慢咳慢性病,慢支气管扩张症。肺囊肿与肺脓肿,肺患结核间质病。

慢支支扩及脓肺,清晨夜间变体位。左心衰竭肺结核,常于夜间咳嗽秽。

3.咳嗽的音色

咳嗽嘶哑声,声带咽喉病。金属音调咳,纵隔见肿成。主动淋巴瘤,结节或癌症。阵发连续性,高调及回声;会咽喉气管,百日咳鸡鸣。衰弱声带麻,咳嗽微无声。

4.普的性质和量

痰的性质分五种,粘浆粘脓血性脓。急性炎症痰量少,气管扩张肺脓肿。

支气管及胸膜漏,痰量较多上下中。脓痰噁臭有气味,厌氧细菌感染重。

黄绿色或翠绿痰,感染细菌是绿脓。痰白粘稠拉呈丝,白色念珠感染同。

大量稀薄浆液痰,含粉皮物包虫患。弥漫性是肺泡癌,大量浆液泡沫痰。

三、伴随症状

发热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病胸膜炎。胸有梗死癌气胸,各种肺炎膜病变。

呼吸困难喉水肿,肿瘤哮喘喘连连。胸腔积液肺结核,阻塞肺病重肺炎。

气胸淤血肺水肿,气管支内异物填。脓痰脓肿支扩张,瘘肺囊肿并感染。

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扩脓肿二尖瓣。肺癌气管内结石,肺泡微石和肺含*。

杵状指趾见支扩,肺癌脓胸脓肿慢。哮鸣音见支哮喘,慢支喘息型弥漫。

支气气管有异物,肺癌阻塞与心源。

* 指肺泡微结石症和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四、咳嗽咳痰问诊要点

发病年龄咳长短,急性慢性突发渐。昼夜咳嗽有差异,季节气侯相关连。

咳嗽程度与音色,影响因素是否全。咳嗽是否伴咳痰,痰量性状气味颜。

痰中是否带有血,痰多体位分层现。

第五节咯血

一、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咯血呕血两病因,结扩炎肿肺癌心。呕血病因溃肝胆,糜烂出血胃炎病。

咯前喉氧胸闷咳,呕前不适呕噁症。咯血咯出呕血喷,咯血鲜红呕暗分。

咯血混有痰泡沫,呕血残渣胃液增。咯血碱性呕血酸,呕血柏油大便兼。

咯血血痰延数日,呕血无痰立可痊。

二、咯血病因

引起咯血病因多,支气管病有支扩。慢支结石或腺瘤,肺癌支管患结核。

肺部疾病肺脓肿,肺炎以及肺痨血。淤血梗死也在肺,真菌吸虫黄沉着*。

心血管病二小瓣,其他传染出血热。血液病及风湿病,支气气管宫异客*。

*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指子宫内膜异位症。

三、咯血伴随症状

伴有发热肺结核,肺炎脓肿出血热。胸痛大叶性肺炎,肺癌梗死肺痨血。

呛咳肺癌支原体,脓痰脓肿及支扩。结核空洞脓肺炎,肺部囊肿感染则。

粘膜出血血液病,钩端风湿出血热。伴发黄疸见钩端,大叶肺炎梗死嗟。

四、咯血问诊要点

咯血呕血先辨清,发病年龄及病程。血量血色和病状,伴随咳嗽痰量增。

发热胸痛呼吸困,黄疸出血遍周身。

第六节胸痛

一、胸痛病因

胸壁疾病急皮炎,皮下蜂窝组织连。带状疱疹流行胸,肋软骨炎肌炎见。

骨瘤骨折白血病,肋间神经炎病变。心血管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

主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瘤心包患。夹层瘤并肺梗死,肺脉高压心神官。

呼吸疾病胸膜肿,自发气胸胸膜顽*。肺癌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当。

纵隔肿瘤脓炎症,食管癌及裂孔疝。膈下脓肿肝脓肿,食管炎症脾梗脏*。

* 胸膜顽指胸膜炎。* 指脾脏梗死。

二、胸痛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

胸痛青壮年,结核胸膜炎。心肌病风湿,气胸心肌炎。四十岁以上,肺癌时可见。注意心绞痛,心肌梗死险。

2.胸痛部位

胸壁疾病痛局限,局部压痛为特点。炎症疾病红肿热,带状疱疹布肋间;

成簇水疱伴剧痛,疱疹不越体中线。肋软骨炎侵一二,对称或否多单连。

肿胀隆起色正常,压痛咳喘疼痛添。食管纵隔之病变,胸骨后痛难吞咽。

心绞痛和心肌梗,心前胸骨后或剑*;疼痛放射左肩臂,无名小指左颈面。

夹层脉瘤胸背痛,下腹腰沟下肢电*。气胸肺梗胸膜炎,痛于患侧腋前线。

肺尖肺癌肩腋下,一肢内侧方散前。

* 剑指剑突。* 电,放射的意思。

3.胸痛性质

带状疱疹刀害样,或呈灼痛剧难当。食管炎为烧灼痛,心绞痛呈绞窄样;

并有重压窒息感,心梗剧烈恐慌张。干胸膜炎类锐剌,或呈嘶裂痛异常。

肺梗死为突然剧,剌痛绞痛气滞般。

4.胸痛持续时间

阵发性痛肌痉挛,缺血疼痛时间短。疼痛持续不缓解,炎症肿瘤梗塞栓。心脏绞痛发短暂,心肌梗死疼痛顽。

5.影响疼痛的因素

紧张劳累与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休息服药可缓解,心肌梗死则无用。

胸膜炎与心包炎,深呼吸咳痛加重。反流食管炎餐后,表现胸骨后灼痛;仰卧俯卧位加重,抗酸动力药可松。

三、胸痛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咽下痛,提示食管疾病中。呼困肺炎肺栓塞,渗出胸膜炎气胸。

苍白大汗血压降,或伴休克心梗逢。主动脉之窦瘤破,大块肺栓夹层动*。 * 指夹层动脉瘤。

四、胸痛问诊要点

发病年龄起急缓,胸痛部位放射范。胸痛性质并轻重,持续时间加重缓。吞咽困难痛反酸,咳嗽咳痰呼吸难。

第七节发绀

一、发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还原血红蛋白多,中心周围与混合。中心特点全身性,四肢面颊粘膜着。

肺性发绀呼吸系,呼吸道阻肺病疴。肺炎弥漫纤维化,阻塞肺肿是病魔。

肺淤血与肺气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血管病栓塞瘘,肺脉高压原发性。

发绀心性混合血,先心病如四联症。周岁发绀肢末梢,下垂部位温不高。

肢端耳垂与鼻尖,按摩加温发绀消。淤血周围性发绀,右心衰竭及心包。

局部静脉之病变,氧在组中多消耗。缺血周围性发绀,重病休克容量少。

血栓闭塞脉管炎,雷诺肢端累末梢。真性红细增多症,所致发绀周围性。另有混合性发绀,左右全心衰竭病。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异常蛋白衍生物,药物化学物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发绀急短病严重。

伯氨喹啉现磺胺,氯酸钾和次炭酸;变质疏菜硝酸盐,肠原青紫知这般。

先天高铁血红蛋,患者自幼有发绀。家族史俱无他因,身体一般可健康。

特发阵发性高铁,月经有关女性别。硫化血红蛋白血,误服硫物为先决。发绀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数年月。

二、发绀伴随症状

发绀伴随呼吸困,重症心肺病緾身。急性呼吸道阻塞,外伤自发气胸引。

杵状指趾病程长,慢性肺病绀先心。意识障碍衰竭现,中毒休克肺感病。

三、发绀问诊要点

发绀年龄时长短,出现发绀快和慢。发绀分布与范围,周身当问有无伴。

心悸气短胸痛咳,昏厥多少心肺患。周围发绀当注意,上半身或肢体端。

有无局部肿胀痛,肢体发凉或受寒。急发又无心肺病,是不摄取药相关。化学物品变质菜,育龄女性经关看。

第八节呼吸困难

一、呼吸困难的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困难呼吸病,气道阻塞哮喘应。喉与气管支气管,肿瘤异物炎肿症。

所致狭窄或阻塞,慢性阻塞肺疾因。肺病肺炎肺不张,肺泡炎症肺脓成。

间纤维化肺泡癌,肺脏淤血水肿临。胸部疾病如气胸,积液外伤肺畸形。

另有神经肌肉病,古兰巴雷与重症。药物导致呼肌麻,脊灰病变累及颈。

膈运障碍膈麻痹,腹腔之内巨肿膨。高度鼓肠胃扩张,大量腹水终妊娠。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病肺栓塞,各种原因致心衰。原发肺动高压病,以及心包爱压碍。

3.中毒

中毒如尿毒,酮症酸中毒。亚硝酸盐类,吗啡氢化物。有机磷制剂,一氧化炭毒。

4.血液病、神经精神因素

血液病贫血,硫化与高铁。神经精神因,颅外伤出血。脑炎脑膜炎,肿瘤精神则。

二、呼吸困难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肺源性,吸气呼气混合性。吸气特点吸费力,严重形成三凹征。

常伴干咳及喉鸣,喉管狭窄阻塞病。喉炎喉癌白喉会,喉肌痉挛喉水肿。

气管肿瘤或异物,甲肿淋巴亦肿同。呼气特点呼费力,呼时延长干罗鸣。

哮喘以及喘息型,弥漫细支气肿成。混合特点均费力,呼快变浅病理性。

结核不张肺栓塞,尖埃蛋白沉着症。积液气胸膈麻痹,肺泡炎症弥漫病。

2.心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心源性,左心衰竭严重成。活动仰卧时加重,休息坐位缓减轻。

急性阵发呼吸困,夜间睡眠常发生,右衰引起呼吸困,体循淤血所形成。

渗出缩窄心包炎,以及慢性肺心病。

3.中毒必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中毒性,急慢衰竭肾功能,糖尿酮症酸中毒,深长呼吸有鼾声。

巴比妥类吗啡类,安定杀虫有机磷。中枢受抑缓慢浅,呼吸节律异常生。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颅脑外伤出血性,肿瘤脓肿及炎症。呼吸变慢且变深,呼吸节律异常生。

双吸抽泣样呼吸,呼吸遇剌吸终停。癔症呼吸浅表频,六十一百每分钟。

口周肢体麻木抽,碱中毒因过度通。

5.血液病

呼困源于血液病,重度贫血可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硫化血红蛋白症。

大出血或休克时,血压降低呼吸频。

三、呼吸困难伴随症状

发作呼困哮鸣音,哮喘支气管与心。突然发生较严重,呼吸困难自气胸。

气管异物肺栓塞,以及急性喉水肿。伴有一侧胸疼痛,大叶肺炎渗出胸。

心肌梗死肺梗死,自发气胸肺癌同。呼吸困难伴发热,见于肺炎肺脓肿。

急性心包胸膜炎,咽后壁肿形成脓。伴随咳嗽咳脓痰,慢支阻塞肺气肿。

化脓肺炎肺脓肿,支管扩张是主病,急性心衰有机磷,痰液泡沫浆液性。

呼吸困难伴昏迷,脑出血和尿毒症。肺性脑病肮膜炎,急性中毒尿酮因。

四、呼吸困难问诊要点

发生诱因与表现,吸气呼气或两兼。起病缓急突发渐,活动体位昼夜言。

伴否发热与胸痛,咯血咳嗽咳痰宣。有无排尿饮食异,高压肾病代谢连。

有无药物摄毒史,头痛意识外伤诠。

第九节心悸

一、心悸病因

1.生理性心脏搏动增强

生理心搏时增强,剧烈运动或紧张。饮酒浓茶咖啡后,阿托肾素麻黄般。

2.病理性心脏搏动增强

高血压性心脏病,二类瓣漏风湿性。主动脉瓣关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先。室缺回流血量多,脚气心脏动脉扩。另有甲亢及贫血,发热增高基代谢。低血糖及嗜铬瘤,肾素增多有心性悸。

3.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有窦性,阵发室上与室性。心动过缓传导阻,窦缓病窦综合征。心律不齐房室早,心房纤颤扑动成。

4.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本无器质病。自主神经功紊乱,多见青年之女性。率快心前区隐痛,疲乏夫眠头痛晕。记忆减退及耳鸣,焦虑激动易发生。

二、心悸伴随症状

心前区痛冠心病,心肌梗死绞痛因。心脏炎症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伴有发热风湿热,各种急性传染病。心肌心包均发炎,心内膜炎感染性。伴发晕厥或抽搐,传导阻滞室颤频。阵发室性心动速,病窦房结综合征。伴随贫血急出血,虚汗脉弱休克症。慢性贫血现心悸,多在劳累后发生。心悸伴发呼吸困,见于急性心肌梗。心包炎与心肌炎,心衰贫血数重症。身体消瘦及出汗,甲状功能亢进等。

三、心悸问诊要点

发作诱因及时间,发作频率和病程。有无心前区疼痛,发热头晕或头疼。晕厥抽搐呼吸困,消瘦多汗失眠症。内分泌病心脏病,有无贫血神经因。是否嗜好喝浓茶,咖啡烟酒剌精神。

第十节噁心与呕吐

一、噁心与呕吐的病因

噁心呕吐胃肠源,消化溃疡胃肠炎。幽门梗阻胃扩张,急性阑尾梗阻连。出血坏死肠炎病,肠型过敏性紫癜。反射呕吐咽剌激,吸烟剧咳鼻咽炎。肝炎淤血肝硬化,发炎胆囊及胰腺。尿路结石肾盂炎,盆腔腹膜急炎变。宫外孕破迷路病,心梗心衰青光眼。中枢呕吐颅内感,脑膜炎病脑炎见。脑血管病脑出血,血栓形成栓塞先。高压脑病偏头痛,脑挫裂伤血肿填。癫癎尿毒肝昏迷,酮酸中毒低糖患。药物抗癌抗生素,洋地黄等毒性反。另有神经性呕吐,胃肠官能神经厌。

二、噁心与呕吐临床表现

呕吐时间在晨起,早期妊娠之妇女。鼻窦炎及尿毒症,消化不良慢酒迷。呕吐见于夜间晚,幽门梗阻痛胃脘。集体发病餐后吐,食物中毒不一般。餐后即吐精神性,一小时后延迟定。胃张力降排空迟,数餐后吐幽门梗。颅内高压见呕吐,喷射吐出噁心轻。吐物发酵腐败味,提示食物潴胃滨。粪臭低位小肠梗,有无胆汁乳头平。大量酸性呕吐物,胃泌素瘤肠溃疡。贲门狭窄吐无酸,或为贲门夫弛缓。

三、噁心与呕吐伴随症状

腹痛腹泻胃肠炎,霍乱副霍紧相连。各种原因急中毒,食物中毒细菌原。右上腹痛热黄疸,胆结石病胆囊炎。喷射性吐伴头痛,颅内高压青光眼。

前庭疾病晕眼震,某些药物毒性显。

四、噁心与呕吐门诊要点

呕吐起因与时间,进食活动有无关。呕吐特点伴随症,过去病史也可参。

呕吐特征与性状,各种检查是否完。

第十一节呕血

一、呕血病因

引起呕血原因多,食管静脉曲张破。食管炎及憩室炎,食管之风异物戳。

食管喷门粘膜撕,食管裂孔疝及恶1。胃及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药物作。

胃癌粘膜脱垂症,血管异物动脉破。肝胆疾病肝硬化,肝癌肝肿肝瘤着。

胆石胆道寄生虫,胆癌胆管壶腹恶。胰腺疾病胰腺炎,合并胰癌脓囊破。

血液疾病板减少,过敏疾病血友霍2。弥散血管内凝血,遗传毛细血管扩。

肝衰呼衰尿毒症,急性传染登革热。暴发肝炎与钩体,还有流行出血热。注:1.恶指癌症。2.指霍奇金病。

二、呕血临床表现

呕血之前腹不适,恶心之后呕吐之。出血量多胃时短,出血位置在食管;

血色鲜红或暗红,凝固血块混其中。出血量少胃时长,呕吐物呈咖啡样。

部份血液肠道走。呕血同时黑便伴。少量出血头晕寒,中量厥冷出冷汗。

心慌脉搏亦增快,大量周围循环衰。

三、呕血伴随症状

呕血伴有上胀痛,周期节律溃疡病。中年老年警惕癌,厌食消瘦慢腹痛。

脾大蜘痣及肝掌,静脉怒张腹水征。化验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因肝硬。

肝痛肝大面不平,质地较硬肝癌征。黄疸发热上腹痛,伴发呕吐肝胆病。

黄疸发热皮出血,钩端螺旋败血症。皮粘出血胖呕吐,凝血障碍血液病。

近期服用非甾药,烧伤手术血管病。严重外伤伴呕血,胃粘膜病属急性。

剧烈呕吐后呕血,贲门粘膜撕裂症。如是血容量不足,头晕黑矇口渴冷。

伴随肠鸣黑便血,提示出血活动性。

四、呕血问诊要点

首先确定是呕血,呕血原因勿忽略。一般情况颜色量,过去腹痛酸呃*说。

有无肝病服药史,药名剂量反应途。

* 指反酸呃气

第十二节便血

一、病因

上消化道便血黑,小肠憩室肠套叠。肠道结核肠伤寒,钩虫肿瘤急出血。

结肠疾病癌息肉,阿米巴痢菌痢别。溃疡性的结肠炎,结肠憩室炎缺血。

直肠肛管受损伤,炎症息瘘癌痔裂。全身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少血友迫,维生素K缺乏症,遗传毛细血管扩。肝脏疾病败血症,还有流行出血热。

二、便血临床表现

下消化出血,量多鲜红色。停留时间长,则为暗红血。不与便混合,便后滴血迫。或者喷射出,肛门肛管血,直肠位肿瘤,痔疮瘘肛裂。上消化小肠,停留时间长。粪便呈黑色,附粘液发亮。又称柏油便,食血铋铁染。阿米巴痢疾,脓血便果酱。细菌性痢疾,鲜血便脓样。出血坏死性,洗肉水样看。少量便出血,隐血试验判。

三、便血伴随症状

周期节律腹痛常,出血减轻见溃疡。上腹绞痛伴黄疸,肝胆出血流入肠。

腹痛血便脓血便,两种痢疾结溃烂。腹痛膈疝肠套叠,肠系膜栓坏死般。

黑急后重伴便血,痢疾炎癌直肠来。伴随发热出血热,钩体淋瘤败白症。

全身出血急传染,血病重肝出血癜*。皮肤蜘蛛痣肝掌,便血可能因肝硬。

皮粘毛细血管扩,遗传毛细扩张症。腹部肿块淋巴瘤,结癌套叠Crohn病。

* 包括出血热,血友病,白血病,过敏性紫癜,重症肝炎等。

四、便血伴随症状

便血原因与诱因,便血颜色大便关,血量多少伴随症,一般情况病史看。

过去有无腹痛泻,痔疮肛裂病相商,是否用过抗凝药,胃肠手术必问然。

第十三节腹痛

一、腹痛病因

1.急性腹痛

腹腔脏器急性炎,胃肠胆胰诸炎辨。空腔脏器扩张阻,套叠肠梗不通便。

胆道蛔虫胆结石,泌尿结石梗阻粘。脏器破裂肝脾肾,妊娠子宫外孕见。

肠绞肠扭痛非常,系膜网膜巢扭转。腹膜炎症肠梗阻,缺血肠病夹层栓。

腹壁疾病挫脓肿,带状疱疹腹壁延。胸腔疾病牵涉痛,肺梗肺炎胸膜炎。

心肌梗死心绞痛,包炎食管裂孔疝。全身疾病致腹痛,腹型过敏性紫癜。

糖尿病和酸中毒,血卟啉病尿毒铅。

2.慢性腹痛

腹腔脏器慢性炎,食管胃胰胆囊连。腹膜结核溃结肠,空腔脏器张务变。

胃肠胆道运动障,指肠胃溃梗扭转。假性梗阻胃肠扭,指肠壅滞脏牵张。

肝炎肝肿淤血癌,代障中毒尿毒铅。肿瘤压迫浸润痛,胃肠神经功能乱。

二、腹痛临床表现

1.腹痛部位

一般腹痛部,多与病变符。十二肠胃病,胰腺中上腹。胆囊胆石症,肝脓右上腹。急性阑尾炎,右下疼痛著。小肠疾病痛,常在脐周部。若是结肠病,左下是痛处。弥漫位不定,腹膜炎难确。坏死性肠炎,机械肠梗阻。腹型紫癜病,卟啉铅中毒。

2.腹痛性质和程度

突发中止腹剧痛,刀割烧灼见穿孔。中上腹部见持续,急胃胰炎阵发重。

胆囊结石尿结石,辗转不安阵发痛。阵发剑下砖顶样,曲型剧裂胆蛔虫。

持续广泛腹剧疼,腹膜炎急壁板硬。隐痛钝痛内脏炎,胀痛包膜牵张性。

3.腹痛的诱发因素

胆囊炎症胆石症,进油腻食后发病。暴饮暴食及凶酒,急性胰炎发作由。

部分机械肠梗阻,既往腹部手术求。腹爱暴务后休克,肝脾破裂剧痛凑。

三、腹痛伴随症状

腹痛伴有热寒战,胆囊胆道炎症感。腹腔脓肿肝脓肿,或者腹腔外感染。

肝胆胰病有黄疸,溶血贫血也一样。腹痛休克伴贫血,脏器破裂妊脾肝。

不伴贫血肠扭转,穿孔梗阻胰炎详。腹痛休克腹腔外,心肌梗死肺炎般。

伴呕吐者管胃肠,呕吐量大梗阻传。伴腹泻者肠道炎,反酸嗳气炎溃疡。

溃疡肿瘤吸收障,泌尿疾病血尿伴。

四、腹痛问诊要点

腹痛起病情况问,有无饮食手术因。急性起病急腹症,属内外科仔细辨。

缓慢起病功能器,良性恶性要区分。注意病因及诱因,特别注意缓解情。

腹痛性质严重度,烧灼样痛化学能。绞痛痉挛扩梗阻,肠胆肾绞要分明。

钝痛牵张外剌激,剧烈刀割炎症穿。隐痛胀痛病变轻,脏器扩张包膜牵。

腹痛部位牵涉痛,伴随症状及时间。

第十四节腹泻

一、腹泻的原因

1.急性腹泻

肠道疾病因肠炎,病毒细菌真蠕原。Crohn*病或溃疡性,出血坏死结肠炎。

院内感染致腹泻,抗生用量相关连。砷磷汞铅急中毒,毒蕈河豚鱼胆添。

全身感染败血症,钩体伤寒副伤见。变态反应肠炎病,其他过敏性紫癜。服用药物利舍平,咈脲嘧喧新斯焉。

* Crohn译“克罗恩病”。

2.慢性腹痛

胃切除后缺胃酸,慢性萎缩胃炎般。慢性菌痢阿米巴,梨型鞭毛血吸详。

钩虫病和绦虫病,肠道结核等感染。另有结肠多息肉,肠道非感病变谈。

吸收不良综合征,克罗溃疡结肠感。结肠绒毛腺瘤病,结肠小肠癌肿看。

囊性纤维胰腺癌,胰腺切除炎症伴。肝硬胆炎胆石症,胆汁淤积现黄疸。

3.全身性疾病

内分泌病代谢障,皮质减退及甲亢。胃泌素瘤肠肽瘤,类癌综合以及糖。

硬皮病和尿毒病,红斑狼疮放射肠。药副作用利舍平,甲状腺素洋地般。抗肿瘤药抗生素,神经腹泻易激肠。

二、腹泻临床表现

1.腹泻起病及病理

急性腹泻起骤然,感染中毒病程短。慢性腹泻起病缓,病程较长慢感染。

吸收不良肠肿瘤,非特异炎神紊乱。

2.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

急性感染性腹泻,十次以上每日夜。若为细菌性感染,粘液血便脓血痢。

阿米巴痢粪便样,呈暗红色果酱剂。慢性腹泻数次稀,粘液脓血慢痢记。

炎性肠病结直癌,仅带粘液肠易激。

3.腹泻与腹痛的关系

急性腹泻常腹痛,感染腹泻尤为重。小肠疾病痛脐周,便后缓解痛不松。

结肠疾病痛下腹,便后缓解即止痛。

三、腹泻伴随症状和体征

伴发热者急菌痢,溃疡结肠发作期。结核伤寒副伤寒,淋巴克罗败血及。

里急后重结直病,直肠炎肿急菌痢。伴随消瘦小肠病,恶性肿瘤结肠吸。

皮疹出血败血症,伤寒麻疹过敏皮。腹部包块胃肠瘤,结核克罗血吸议。

重度失水尿毒症,霍乱中毒内分泌。伴关节痛或肿胀,克罗溃疡结肠系。

四、腹泻问诊要点

腹泻起病有原因,便次及量仔细问。腹泻类型须判断,以及病变部位分。

大便臭味和性状,感染非炎分泌渗。奇臭消化吸收障,分泌水泻无臭闻。

腹泻伴随症状辨,有无同食发病群。病后一般情况变,腹泻加重缓解因。

第十五节便秘

一、病因

1.功能性便秘

功能便秘进食少,排便习惯受干扰。长期滥用通泻药,停止使用排便少。

结肠运动功能障,老年体弱活动小。肠道易激综合征,肠道痉挛便少了。

腹肌盆肌张力低,应用肠肌松弛药,抗胆碱能吗啡类,阻滞钙离子通道。抗抑郁药镇静类,钙铝神经阻滞药。

2.器质性便秘

器质便秘发生原,肛门括约痉挛先。肛周脓肿及溃疡,痔疮肛裂直肠炎。

肿瘤梗阻克罗病,巨结肠病肠粘连。腹腔盆腔肿瘤压,肌肉松弛排便难。尿毒糖尿甲功低。血卟啉病铅痉挛。

二、便秘临床表现

便秘伴有腹痛胀,恶心呕吐梗阻肠。慢性便秘无特殊,食欲减退口苦般。

下腹不适腹胀痛,头晕头痛疲乏感。粪便坚硬如羊粪,下腹下坠或痉挛。

便秘带血或便血,可因痔疮肛裂伤。慢性便秘成习惯,中老年病妇经产。

三、便秘伴随症状

呕吐腹胀肠绞痛,各种原因肠梗阻。腹部包场结肠肿,结肠结核及克罗。

便秘腹泻互交替,结肠溃疡肠易激。生活改变精神紧,原因就是功便秘。

四、便秘问诊要点

询问便秘确含义,便次及量志费力。便秘起病和病程,是否腹泻后便秘。

间歇发作或持续,精神紧张饮食习。泻药是否长期服,腹盆手术病史历。

询问有无伴随症,恶心呕吐腹胀痉。里急后重腹包块,便血贫血及肠型。

器质便秘全身病,肠道肿瘤之可能。其它疾病和用药,铅内分泌代谢病。

第十六节黄疸

血胆红素浓度增,未现隐型黄疸称。巩膜粘膜皮黄染,此种现象黄疸病。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

(一)溶血性黄疸

1.病因

先天溶血海洋性,遗传红球增多症。后天获得溶血贫,自身免疫溶血因。

新儿深血输异型,阵发睡眠蛋白症。蛇毒毒蕈引起溶,伯氨喹药蚕豆病。

2.临床表现

黄疸呈浅柠蒙色,急性溶血寒高热。头痛肢痛恶心吐,尿呈酱油浓茶色。

疲乏无力贫血貌,急性肾衰严重得。慢性溶血先天性,伴有贫血脾大个。

血胆红素非结合,尿胆元增深粪色。尿中胆素呈阴性,急溶血时多隐血。

(二)肝细胞性黄疸

1.病因

肝硬化肝炎,败血症钩端。损害肝细胞,可发生黄疸。

2.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浅深黄,疲乏食少出血向。血中结合非结合,两种胆素升高量。

尿胆红素呈阳性,尿胆元多量不定。粪胆素元可减少,不同程度肝功异。

(三)胆汁淤积性黄疸

1.病因

胆汁瘀积性黄疸,可分肝内肝外边。肝内阻塞胆汁淤,寄生虫病癌栓泥。

肝内胆淤毛胆炎,妊娠复发药物原。肝外胆淤瘤蛔虫,结石炎症肝外肿。

2.临床表现

皮肤暗黄黄绿颜,尿呈深黄粪色浅。或呈白陶土颜色,伴皮瘙痒心动缓。

血清结合胆红高,尿胆元无或减少。尿胆红素呈阳性,粪中胆素少或消。

肝内肝外有梗阻,碱性磷酸酶增高。

二、黄疸辅助检查

B超肝胆脾胰病,腹部平片胆造影。经皮肝穿剌胆管,逆行胰胆造影并*。 CT磁共振肝穿,放射核素腹腔镜。

注:指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三、黄疸伴随症状

黄疸发热胆管炎,肝脓肿病钩端旋。大叶肺炎败血症,肝炎溶血黄疸连。

黄疸伴随上腹痛,结石脓肿胆蛔虫。右上腹痛寒高热,黄疸三联急化脓*。

持续右上钝痛胀,肝炎肝癌肝脓肿。肝大光滑质地软,肝炎胆阻胆炎从。

肝大质硬表不平,肝癌原发继发性。质硬边糙肝不大,面有结节为肝硬。

伴有胆大胆梗阻,胆总管癌胰壶腹。伴脾肿大见肝炎,疟疾败血钩端数。

门脉胆汁肝硬化,溶血贫血淋瘤著。重症肝炎腹水长,肝癌肝硬失代偿。

注: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为夏科(Charcot)三联征。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四、黄疸问诊要点

首先确定黄疸,起病或急或缓。黄疸伴随症状,波动情况时商。

全身健康影响,情况较好先天。肝细胞性黄疸,深度损害相关。

第十七节腰背痛

一、病因

1.根据解剖部位

脊柱病变脊柱炎,强直增殖感染连。结核性或化脓性,椎间盤突肿瘤旋*。

脊椎外伤颈椎病,脊椎先天性畸形。另一类别脊旁软,肌组织炎腰劳损。

梨肌损伤综合征,多肌痛属风湿性。脊神经根皮神经,急脊髓炎压迫症。

神经根炎颈椎炎,蛛网膜下带疱疹。胸腹盆腔腹膜后,肾脏胰盆最常见。

注:旋,转移的意思。

2.根据致病因素

外伤骨折劳损脱,感染结核骨髓炎。肿瘤良性或恶性,关节病变炎症连。

结构异常脊柱裂,腰椎骶化椎脱陷。

二、腰背痛临床表现

骨膜韧带肌关节,病变劳损深痛觉。胸腔腹腔盆腔中,内脏病变牵涉痛。

右肩胛下胆囊炎,急性胰炎后壁穿。神经根痛放射性,坐骨神经颈椎病。

另有肌肉痉挛痛,神经根病继发性。

三、腰背痛伴随症状

腰背痛伴脊柱畸,先天结核伤椎体。伴随活动受限制,椎间盤脱志强直。

传染风湿伴发热,长期低热椎结核。年龄大者顽固痛,放射性病脊柱肿。

腰痛伴有尿频急,见于尿路感染疾。腰痛伴有经异常,肿瘤附件盆腔例。

四、腰背痛问诊要点

起病时间缓急辨,部位程度性质间。激发缓解牵涉痛,发热肌痛障关连。

尿频尿急与尿痛,月经白带痛经变。职业特点常弯腰,负重转体工种全。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歌诀(便于打印)

脏腑辨证歌诀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脉弦滑略数)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 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 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 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 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 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 舌苔白滑脉迟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 心气心阳阳虚脱,心悸心慌自汗多, 胸闷气短动尤甚,倦怠乏力共性和; 面白舌淡脉虚弱,此是气虚养心瘥; 晄白憋闷形肢冷,阳虚保元起沉疴; 大汗肢厥脉微绝,参附龙牡救阳脱。 2《心血虚证、心阴虚证》 心血心阴亏虚证,心悸失眠与多梦, 萎黄眩晕多健忘,此是血虚无热征, 唇舌淡白脉细弱,四物龙牡朱砂等; 心阴虚证见心烦,颧赤潮热口咽干, 舌红少津脉细数,补心朱砂安神丸。 3 心气阴两虚证,炙甘草汤生脉散; 心气血两虚证,补气养血八珍汤; 心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补阴阳。 4《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口舌疮,心烦失眠肤生疡, 苔黄脉数舌红绛,小便赤涩移小肠, 热移小肠导赤散,清心泻火泻心汤。 5《痰火扰心证》 痰火扰心神志狂,轻者失眠笑无常, 胡言乱语面目红,打人毁物力倍常, 舌红黄腻脉滑数,礞石铁落温胆汤。 6《痰迷心窍证》 痰迷心窍证属阴,情志不遂痰蒙心, 神识痴呆情抑郁,胸闷痰多喉中鸣, 脉滑舌淡苔白腻,开窍导痰定痫丸。 7《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胸憋闷,痛引肩背左臂甚, 心悸时痛如针刺,舌质紫暗与面唇, 细涩结代苔多腻,薤白血府逐瘀寻。 8《小肠气滞证》 小肠气滞腹痛急,痛引腰背腹胀气, 矢气则舒疝牵阴,肠鸣止痛理气机, 薄白沉弦或沉紧,天台乌药功效奇。 1《脾气虚证》 纳少乏力脾气虚,气短懒言困四肢, 面黄苍白舌质淡,脉弱参苓术草宜; 食后腹胀便溏泻,脾不运化加半橘; 久泻久痢脱垂症,气虚下陷补中宜; 出血诸疾脾失统,引血归脾功效奇。 2《脾阳虚证脾胃虚寒证》 脾阳虚证阳气衰,胀满冷痛并纳呆, 喜温喜按四肢冷。便溏水肿或白带, 泄泻理中温阳法,水肿实脾利水来。 (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迟无力) 3《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色晦暗,纳呆呕恶口中粘, 脘腹痞闷大便溏,头身沉重体困倦, 淡胖白腻脉濡缓,胃苓藿香平胃散。 4《湿热蕴脾证脾胃湿热证》 面目发黄色如橘,脘腹胀满不思食, 恶心呕吐厌油腻,口苦发热尿黄赤, 大便不调脉濡数,茵陈甘露清利湿。 (皮肤发痒,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 舌红苔黄腻,口苦口粘) 5《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脘灼痛,嘈杂似饥不欲食, 干呕呃逆形体瘦,口燥咽干大便实, 舌绛少津脉细数,滋阴益胃诸症辞。 6《胃阳虚证胃虚寒证》 胃脘隐痛呕清水,喜温喜按面白苍, 神疲乏力手足冷,脉弱无力舌淡光, 温中补气补虚法,方用黄芪建中汤。 (得食痛减,舌淡苔白,食少脘痞, 口不渴) 7《胃阴阳两虚证》 阴阳两虚口咽干,手足心热凉指端, 胃脘灼热隐痛缓,神疲乏力身畏寒, 舌红少苔脉细弱,黄芪建中益胃联。 (胃脘隐痛,时作时止,纳少嗳气, 自汗盗汗)(或四君子汤合益胃汤.或 理中汤合沙参麦冬汤) 8《胃热亢盛证胃实热证胃火》 胃火实热见吞酸,喜冷嘈杂食不完, 齿衄牙龈肿溃烂,口臭溲赤大便干, 舌红黄燥脉滑数,清胃凉膈玉女煎。 (拒按) 9《寒邪犯胃证胃实寒证胃寒》 胃寒冷痛在胃脘,遇寒加重得温减, 痛势急剧形肢寒,痞胀呕恶吐后缓, 苔白沉紧或脉弦,温胃散寒良附丸。 10《胃腑血瘀证》 胃腑血瘀脘刺痛,不移拒按夜里重, 吐血色暗柏油便,面色黧黑唇色暗, 舌质紫暗脉细涩,丹参膈下失笑散。 (加:九香虫三七红花乳没生大黄刺 猬皮) 111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doc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咯血定义,4 '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心 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组不同原因,1Q心原性与肾 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H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 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艮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艮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 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1桶状胸 义,9深大呼吸,潮式 及间停呼&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吸 Id 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Z 三种呼吸音的 区别 H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 别 的综合体征。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H 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 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Q 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B3G 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 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RBBB DG 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 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H 心尖搏动点的位「 ,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中医诊断学辩证歌诀(便于打印)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诊断学考点汇总

诊断学 名词解释: 1. 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 莫非氏征(Murphy):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见于胆囊炎。 4. 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 5. 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见于肝硬化。 7. 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 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9. 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电压≥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0. 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2.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3. 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14. 眼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西医诊断学速记

西医诊断学速记 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 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一、血常规(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1、减少――贫血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二)白细胞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淋巴0.2-0.4;单核0.03-0.081、中性粒(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3)核象: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2、嗜酸粒(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皮肤病) 寄生虫病;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3、嗜碱粒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淋巴细胞(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 某些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2)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5、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三)网织红细胞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2、病理性:(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2)损伤及坏死,心梗(3)恶性肿瘤(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5)贫血二、骨髓检查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三、血小板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四、肝脏病检查(一)胆红素血清尿液粪便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颜色粪胆原溶血性黄疸↑↑↑↑轻度↑或正常强+ -加深增加阻塞性黄疸

诊断学复习资料整理

诊断学 第一篇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1.发热的机制 ⑴致热源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 ①外源性致热源包括: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多糖体成分及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②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 ⑵非致热源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②产热过多③散热减少 2.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分为 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 3.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⑴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填空)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①骤升型②缓升型 ⑵高热期: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⑶体温下降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4.举例说明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的定义仅为了解,背热型及临床意义即可。) ⑴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⑵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⑶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⑷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⑸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⑹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5.非感染性发热临床常见病因 ⑴无菌性坏死组织⑵抗原抗体复合物⑶内分泌代谢障碍⑷皮肤散热减少⑸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⑹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中医诊断学口诀

1 表里寒热虚实辩证歌诀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 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 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 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 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诊断学学习方法

诊断学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一门临床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跟生理生化这些基础医学课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临床课的内容都写得非常的详尽易懂,基本上不会有写得有所保留,让人不明白的地方,所以临床课比起基础课,即使是通过自学也能弄懂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课的实践部分的重要性也会相应的增加,当见习实习工作的时候,就需要将临床课的知识加以应用。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随着内容条目的易懂性增加,文字量和记忆量也会随之增多,因此临床课的书都会比较厚,记忆是学习该类课程的主要难关。 诊断学并非是学习怎么去诊断一个具体的疾病,这是内科、外科等具体临床课的任务。诊断学是学习怎么从病人身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得出一个诊断的方向,从而延伸进行进一步的信息采集,通过整合采集到的信息,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说的简短一点,就是临床思维。 诊断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将会分别讨论。我采取的顺序是授课顺序,而不是临床工作中的顺序: 一、体格检查 中山医临床五年制在大二下学期将会开始学习诊断学的体格检查部分,其他的专业如口腔则会等到大三上学期才会开始直接学习全书,临床五年制也会随之学完其他的部分。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诊断学会适应专业的属性称为健康评估,不过我并没有接触过健康评估的任何内容,因此我也只能按照临床口腔公卫等的要求进行阐述。下面进入正题。 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式,通过它能获得诊断所需的第二批信息。体格检查只需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即可对病人进行一个最初的临床判断,即检体诊断。感官检查是这个部分的重点掌握内容,并不是说工具检查不重要,而是工具检查一般学个两三次就会了,并没有什么难度。 体格检查有视触叩听嗅五种检查方式,但是由于嗅诊并不是每个领域都用得上,因此重点掌握的是视触叩听。在见习实习中需要反复练习,因为它是最最基本的基本功,别小看这个检查,通过检查我们不仅要对病人进行检查,还要同时问诊(语言接触),通过交流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采集信息,而且体格检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结果,检查的时候,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照顾,比如尽量减少身体的翻动,检查完之后整理好衣服和盖好被子等,我们面对的是人,不是练习用的模型。 关于检查的方法,我不再赘述,因为如前文所言,书上写的相当详尽,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的途径。 第一就是要认真学习好书本的理论知识,明白视触叩听各种检查包括哪几种方式,病人的异常状态应该怎么描述,这些异常状态和正常状态的属性(看起来怎么样,摸起来怎么样,听起来怎么样)是怎样的,提示可能是什么疾病导致的等等。 第二就是学习的重心——实习课。光有理论知识究竟只能沦为纸上谈兵,最多能拿去考研,要是有志于成为一名医生,就需要不断的实践。诊断学的授课方式是不同的班级会由不同的附属医院带教,一个班的理论课和实习课都会由同一个附属医院负责,体格检查考试亦同。在医院的带教室里,大家会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由一名老师带教,老师会回顾一下理论知识,然后就会示范检查并让同学互相练习。既然有示范,自然就要有模特,当然这个模特肯定是男生的,我觉得,男生应该踊跃一些当模特去示范,因为老师们都是长期战斗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检查手法都是很到位的,当模特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老师的检查和自己的身体,知道检查的力度和手感,很多人对体格检查感到困难,并不是不会手法,也不是找不到位置,而是不知道自己检查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感觉,到底是不是对的。自己当模特,就会知道这种感觉。 第三就是不断的练习,由于临床的时间充裕,一般同学们都会平时疏于练习,不过说实话大二下学期的压力真的不大……而且大三才学习的口腔等一般也会这样……我自己也不幸堕入此懒惰循环,不是个好例子。所以大家自己努力吧!每逢体格检查考试的前一个星期,都会有一个现象,就是女生集体冲入男生宿舍对男生动手动脚……哦不对,是检查身体,临床由于此时正值盛夏,不会怎么样,但是口腔等则是适逢深秋,女生手脚就请快一点,不要冻坏男同志了……= = 第四就是体格检查阶段有小测,对,实习课上每一个部分的检查开始之前都会对上一次的部分进行小测,内容可以参考诊断配套书的那本《检体诊断学实习手册》,顺带一提,诊断除了课本还有很多配套的实习用书。这些小测的题目都是英译中和简答,而且有可能会在理论考中出现。

中医诊断学歌诀

中医诊断学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上篇诊法四诊总括 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第一章问诊问诊总括 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 一、问诊的方法 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 (―)问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二)问主症和现病史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 三、问现在症状 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 (2)但寒不热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 (3)但热不寒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 (4)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 (二)问汗 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汗蒸里实热黄汗风湿热邪蒸头面汗出上焦热半身汗见中风瘫手足心汗阴虚证中焦湿热脾虚关下焦湿热蒸阴汗心脾心肾心胸汗 (三)问疼痛 (1)问疼痛的性质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 .. .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 2、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 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 3、咯血定义, 4、咯血与呕血区别 5、呼吸困难定义, 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 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8、胸痛的病因,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 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 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 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z. . .. .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 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 7、桶状胸 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 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 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 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

最全中医诊断学歌诀.

中医诊断学歌诀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上篇诊法 四诊总括 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 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 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 第一章问诊 问诊总括 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 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一、问诊的方法 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 (―)问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 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二)问主症和现病史 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 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 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三、问现在症状 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1.问寒热 (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 (2)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3)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二)问汗 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汗蒸里实热黄汗风湿热邪蒸头面汗出上焦热半身汗见中风瘫手足心汗阴虚证中焦湿热脾虚关下焦湿热蒸阴汗心脾心肾心胸汗(三)问疼痛 (1)问疼痛的性质 胀痛气滞刺痛瘀,重痛湿邪隐痛虚,灼痛火热冷痛寒,有形实邪绞痛寒,酸痛湿证腰膝肾,掣痛肝病窜气风,部位不同六经痛,胸痹真心痛多胸。虚证病久痛势轻,痛而喜按阵发松,实证痛短痛势剧,痛而拒按持续痛。(2)问疼痛的部位 1.头痛 头痛病在髄诸阳实痛暴急虚缓长风热面赤身恶热风寒怕风头项强气虚绵綿过劳甚血虚头晕面白苍前额阳明少阳侧巅顶厥阴后太阳头痛连齿少阴病牙为骨余病肾详2.胸痛 胸痛病证有多般胸痹憋闷痛引肩面青痛剧真心痛肺热热咳喘鼻煽潮热盗汗阴虚证痰湿胸闷喘多痰肺痈咳吐脓血臭气滯太息胀痛连刺痛血瘀有定处痞满不痛寒热兼3.问胁部 胁痛病犯肝胆经气胀火灼刺瘀成悬饮咳痛肋间满呕恶身黄湿热蒸往来寒热少阳证伤寒胸胁苦满疼4.胃脘痛 胃脘冷痛属于寒热痛口臭便结干血瘀刺痛胀气滯阴虚嘈杂五心烦5.腹痛 大腹总属脾胃乡小腹肠肾胞膀胱两胁少腹肝经过痛位不同知病方实证拒按痛急暴虚证喜按痛缓长得热痛减属寒痛痛而喜冷热为殃持续阵发胀吐闭肠闭肠结气不通全腹压痛反跳痛脏器穿孔或热毒

诊断学教学大纲(整理总结)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收集和获取病史资料、症状体征、实验检查和器械检查的方法及意义,并通过诊断思维,对临床资料分析归纳,做出诊断。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眼视光、麻醉、法医、影像、预防专业使用。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临床医学本科. 第六版)教材。 大纲对教学深度的要求分四种: 1、掌握: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对此内容的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深入了解,融会贯通,牢固掌握。 2、熟悉:要求熟悉的内容要重点讲解,使学生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 3、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概括讲授,扼要介绍一般规律及进展。 4、学会:要求学生熟悉其操作方法、步骤,能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进行操作。 未列入大纲的部分内容及大纲中注明自学的内容均供自学参考。 按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含儿科、妇产科专业方向)眼视光、麻醉、法医、影像、预防学等专业教学计划,诊断学教学总时数135学时,其中理论深讲授81时,实验课54学时。各章

'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二)熟悉:诊断的原理和方法,熟悉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症状,体征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症状、体征的概念。 (二)重点讲解: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 (三)一般介绍: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诊断学的进展。 第一篇问诊 第一、二、三章问诊的方法技巧及问诊的内容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熟悉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了解问诊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 (一)详细讲解: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 (二)重点讲解: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一般介绍:问诊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发热的概述。 (二)掌握:发热原因和分类: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常见的三种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 (三)熟悉: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起病方式、过程。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发热的病因与分类,三种常见热型。 (二)重点讲解:发热的概念,发热的三个过程。 (三)一般介绍:发热的伴随症状。 第二节皮肤粘膜出血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皮肤粘膜出血的主要病因。

Dtgcek医学趣味记忆法(诊断学)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医学趣味记忆法(诊断学) 肺的下界 锁中六, 腋中八; 肩胛十肋查。 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 通气/血流比值记忆 血液(河水), 进入肺泡的氧气(人), 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 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时——即意味着通气不足,而血流相对有余,喻为:“水涨船舶多,人少船空载”。同样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实变等。 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心足肾眼颜,肾快心原慢。(开始部位) 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发展速度) 蛋白血管尿,肾高眼底变。(水肿性质) 心肝大杂音,静压往高变。(伴随症状) 各热型及常见疾病 败风驰化脓肺结,[败血症,风湿热,驰张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只身使节不规则。[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风湿热,结核病,不规则热] 大寒稽疾盂间歇,[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和伤寒高热期,稽留热]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间歇热] 布菌波状皆高热。[布鲁菌病,波状热][以上热型都是指高热] 百凤持花弄飞结,只身使节不规则。大汗积极雨间歇,步军薄装皆高热。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呼心咯,呕消化, 呕伴胃液和残渣。 喉痒胸闷呕先咳, 血中伴痰泡沫化。 上腹不适先恶呕,

2019最全中医诊断学歌诀百度文库

最全中医诊断学歌诀百度文库(4/13)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 上篇诊法四诊总括 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 第一章问诊问诊总括 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 一、问诊的方法 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 (二)问主症和现病史 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 (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 三、问现在症状 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1.问寒热 (1)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 (2)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 (3)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 (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 (二)问汗 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