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代文明》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成就,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2.认识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难点:理解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实地考察法(如果条件允许)。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代文明遗迹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文明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地方是哪里吗?它们代表了什么文明?引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知识讲解:介绍世界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讲解每个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
多媒体展示: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风貌和特色。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和差异。
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3.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分别介绍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如建筑、文字、科技、艺术等方面。
建筑成就:介绍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印度的泰姬陵和中国的长城等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文字成就:讲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等古代文字的发展和影响。
科技成就:介绍古代文明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如古埃及的几何学、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古印度的医学和中国的四大发明等。
艺术成就:展示古代文明的艺术作品,如古埃及的壁画、古巴比伦的雕塑、古印度的舞蹈和中国的绘画、书法等,讲解古代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4.古代文明的影响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文化传承、科技发展、艺术创新等方面。
探访古代文明教案

探访古代文明教案《探访古代文明》嘿,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过着怎样神奇的生活?今天,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那些神秘又迷人的古代文明吧!先来说说古埃及文明。
哎呀,那可是相当厉害!想象一下,巨大的金字塔矗立在沙漠之中,就像一个个巨人守护着古老的秘密。
你难道不好奇,当时的人们是怎么把那么大、那么重的石头搬起来,建成这么宏伟的建筑的?我就特别好奇!再看看古希腊文明,那可是充满了智慧和艺术的地方。
还记得那些精美的雕塑吗?就好像它们能跟你说话一样,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就像我们现在喜欢画画、唱歌一样,古希腊人把他们对美的追求都放进了艺术作品里。
难道这还不够让人惊叹吗?还有古印度文明,他们的数学厉害得很呢!那些复杂的计算方法,就像是一道道神秘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开。
这不就跟我们做数学题,越难越想攻克是一个道理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古代文明。
小明说:“我觉得古代文明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怎么能做到那么多伟大的事情?”小红接着说:“就是呀,他们的创造力简直超乎想象!”我也忍不住说道:“对呀对呀,我要是能穿越回去看看就好了,那该多棒!”在探访古代文明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文明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有的以建筑闻名,有的以艺术著称,有的在科学领域有着惊人的成就。
这就好比我们班的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有的同学画画特别好,有的同学唱歌动听,还有的同学学习超厉害。
古代文明也是这样,各自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同学们,难道你们不觉得古代文明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吗?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奇迹!我们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它们的魅力。
我觉得呀,古代文明是我们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研究它们,从中学到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6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2.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
3.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
本单元围绕“共同的世界一历史与文化”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探访古代文明》《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两课内容。
《探访古代文明》从认识人类早期文明地理分布及其产生的地理因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四大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
然后,再探究以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方式去探究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帮助学生了解其他早期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人类世界的重大影响。
之后,教材再通过“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留存于世的早期文明成就,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
教学难点: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了解四大文明古国。
走进新课《探访古代文明》,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
二、学习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1.走进活动园,阅读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图,圈画河流,探索古代文明发祥地。
2.通过视频,了解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三、学习中国早期文明发祥地1.小小考古学家:小组合作组建一支考古小分队,从住食用用等方面收集资料,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做小小考古学家,完成学习单。
2.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通过考古物品进行推测。
3.了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是如何生活的。
四、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1.查阅更多资料,了解探索早期文明的重要意义。
2.学习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认识人类早期的文字。
五、总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部编版《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和教案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探访古代文明》。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本单元主要从古代文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己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
学生通过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大河流域,包括我国的文明发祥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文物故事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印度,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通过交流文物故事,在故事中感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同时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
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
《探访古代文明》PPT教学课件

助于不同文化 取长补短 , 共存共荣 。
8.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有时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出现尴尬,甚
至出现矛盾和冲突。对此,我们首先要 了解差异 ,学会 尊重差
异。
9.各种文化应该相互
尊重
。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
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
10.“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
五、简答题。 1.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 化遗产? 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 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 着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
2.你从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 习和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 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在交相 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 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3.你如何看待各国的不同文明? 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各种文明应 彼此尊重、相互学习、交流互鉴、共同繁荣。
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
探访古代文明
学习目标概要
单元知识归纳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黄河
流域和
长江
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2.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
文明
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
础。
3.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相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探访古代文明》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探访古代文明》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希腊和古中国等文明,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些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古代文明的认识较为片面,对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理解不深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古代文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希腊和古中国等文明的基本情况,认识这些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希腊和古中国等文明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古代文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希腊和古中国等文明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明。
探访古代文明教案及反思

一、《探访古埃及文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古埃及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如法老、金字塔等。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重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介绍。
古埃及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的认识。
3. 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深入理解。
4. 教学准备:相关古埃及文明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PPT。
5.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详细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
展示:展示古埃及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认识。
总结:通过PPT对古埃及文明进行总结。
二、《探索古希腊文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古希腊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如哲学家、神庙等。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重点:古希腊文明的基本情况介绍。
古希腊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的认识。
3. 教学难点:古希腊文明的深入理解。
4. 教学准备:相关古希腊文明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PPT。
5.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古希腊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详细介绍古希腊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
展示:展示古希腊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认识。
总结:通过PPT对古希腊文明进行总结。
三、《追寻古印度文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印度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古印度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如佛陀、泰姬陵等。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重点:古印度文明的基本情况介绍。
古印度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建筑的认识。
3. 教学难点:古印度文明的深入理解。
4. 教学准备:相关古印度文明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PPT。
5.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古印度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详细介绍古印度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精品资料课题:探访古代文明科目:道德与法治提供者: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单位: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义务教育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早期文明发祥地和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包括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的主要分布区域、自然环境,以及远古先民的早期生活和创造的灿烂文化。
另外,学生还将了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留下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历史遗址。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研究借鉴、交融变迁,还能够了解到古代文明遗迹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同时,学生还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虑。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初步了解大河流域文明、人类早期文明的主要分布区域、自然环境、先民生活特点,以及早期文明发祥地代表性的文明成就,如象形文字、古城等。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地图和图表,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大河流域对区域农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关于相关历史文物和历史遗址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了解历史文物和历史遗址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同时,学生还将培养环境意识和爱国情操,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三、研究者特征分析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学生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渴望去了解它,感受它的精彩。
通过前几年的学科研究,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地理、历史知识有了___的认识和理解,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
但对于教材中的世界历史,尤其是早期人类文明史,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
因此,本课程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同时,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故本课程还将通过地图和图表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早期文明的意义
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 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 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 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 成莫定了重要基础。
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 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 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 变形。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 形。楔形类似于倒三角形,最常见的上升楔形与下 降楔形的两种楔形图形。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六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一课时 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蔡彦民
四大文明古国简介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印度、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但遗憾的是,除中国之外,其它三个文明古国的文 化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
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原因如下:
第一个:“法老的诅咒” 相传进入法老墓的人或者攀爬法老墓会有不好的事发生,会 暴毙而亡,不久就变成干尸,这是法老的诅咒。 第二个:“隔绝电子设备” 科学家说只要进入法老墓,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没有信号,无 论多么先进的设备。 第三个:“猫护卫” 相传科学家进入古墓,发现了一只活着的猫,带出古墓却突 然死亡了,相传它是法老的护卫离开必死! 第四个: “无缝连接” 金字塔的石头都是天然石头非常不规则,却没有任何缝隙, 相传这是法老的能量才形成得无缝连接。
1
2
3
A
A 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 甲骨文
一、中国
基本资料:发源地:长江、黄河 流域 文明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文字:甲骨文 建筑:长城、故宫、兵马俑 数学:祖冲之圆周率、勾股定理、十进制
二、古埃及
基本资料: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文明产生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
文字:象形文字 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数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的面积
,用玻璃、玛瑙镶嵌,在一天里不同的
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
特色,其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
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
的奇迹。没有陵寝的冷寂,反倒寓意了
爱情的新生。这就是印度的骄傲,世界 的奇迹。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 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 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 的。现已不存。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 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 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 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 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 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 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 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 空中花园。
活动园
古代文明成就: (1)奥林匹克遗址 (2)古罗马斗兽场 (3)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
讨论:你从众多国家创造的 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什么?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 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 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 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 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法老、胡夫”
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坟墓。
法老:古埃及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意为“大房 屋”
胡夫:全名胡尼胡夫,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希腊人称 他为奇阿普斯,是埃及历史上最残暴的一位法老,埃及最著 名的胡夫金字塔便是他用10万奴隶花了20年时间建造的。
关于金字塔的“四个神秘传说”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
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敦煌莫高窟
添加标题
莫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佛像
敦煌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 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 添六加国标的题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 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 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 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 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 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 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
小小考古家: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对比图
类别
半坡人
河姆渡人
1、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2、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良好;
相同点 3、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4、都使用磨制石器;5、都会制造陶器。
生活地区: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
生活地区: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 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文 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样保护它们?
1.参观时只看不摸,游览胜地不要在树木,古墙上刻字,滥画。 2.看见文物要拿给鉴定师进行鉴定,还要查清它的价值。 3.我们发现文物,也不要倒卖,这是犯法行为,应该交给国家处理。 4.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 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 文物。 5.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 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对该建筑物、构 筑物予以拆迁。 6.文物出境展览,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一级文物超过国 务院规定数量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 禁止出境展览。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 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 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添加标题
《雄伟的万里长城》
长城简介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 添御加工标程题,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 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 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 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 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 御体系。1961年3月4日,长城被 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 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便利的水运条件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交通运输、贸易、经济文 化的交流。大河文明,主要生活于大河、大江附近。
黄河
长江
为什么黄河和长江被称为“母亲河”?
添加标题
故宫
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 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 添加轴标线题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 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 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 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 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 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 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法律:汉莫拉比法典
• 一、大河流域是文明发祥地。 • 二、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 三、了解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 四、人类早期文明重大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六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二课时 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蔡彦民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 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1.1986年,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3.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与意大利并列为 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55项)。
三、古印度
• 基本资料:发源地:印度河、恒河流域
•
文明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500年
•
•
建筑:泰姬陵
•
文字:梵文
•
数学:发明阿拉伯数字和通用计数法
四、古巴比伦
• 基本资料:发源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
文明产生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
•
文字:楔形文字
•
建筑:空中花园
•
数学:60进位法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 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世界自然遗 产14项位居第一
为什么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会居于世界第一? 仅仅因为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吗?那么为 什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为什么没有这么大成就 呢?
中国的两河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遗产丰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优良的传承。
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博大精深
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
了解《汉谟拉比法典》。
• 泰姬陵于1631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是 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泰戈尔形
容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泰姬
陵是一座为爱而生的建筑,是莫卧尔王 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 泰姬·玛哈尔而建立的陵墓又称为“印度 的珍珠”。它全部用白色的大理石建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 文字。甲骨文顾名思义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同学们:大胆猜一猜这四字甲骨文该 怎样读 ?
免除罪过
司母戊大方鼎
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 物证明商朝的青铜冶炼技 术已经非常发达,著名的 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就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晚 期商代文明传统提供了重 要的证据。
长江、黄河犹如两条巨龙,横穿了整个中国,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
劳智慧的人民。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两 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