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第一篇复习题
医用高分子材料复习题复习(1).doc

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类型。
C1)与生物体组织不直接接触的材料这类材料用于制造虽在医疗卫生部门使用,但不直接与生物体组织接触的医疗器械和用品。
C2)与皮肤、粘膜接触的材料用这类材料制造的医疗器械和用品,需与人体肌肤与粘膜接触,但不与人体内部组织、血液、体液接触,因此要求无毒、无刺激,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C3)与人体组织短期接触的材料这类材料大多用来制造在手术中暂时使用或暂时替代病变器官的人工脏器,C4)长期植入体内的材料用这类材料制造的人工脏器或医疗器具,一经植入人体内,将伴随人的终生,不再取出。
(5)药用高分子这类高分子包括大分子化药物和药物高分子。
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对环境一般有哪些要求?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即通常所说的无尘、无菌要求,具有一定的空气洁净度。
3、医用高分子制品的消毒主要有哪些方法?目前医用高分子制品的消毒主要有消毒剂灭菌和辐射灭菌。
常用化学消毒剂按其杀灭微生物的效能可分为: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甲醛、戊二醛和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和煤酚皂溶液等;低效消毒剂,如洗必泰和新洁尔灭等。
辐射灭菌主要是用钻-60 (锢-137)和Y射线辐射灭菌。
4、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有哪些特殊要求?(1)化学隋性,不会因与体液接触而发生反应(2)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3)不会致癌(4)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5)长期植入体内不会减小机械强度(6)能经受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而不产生变性(7)易于加工成需要的复杂形状5、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又叫生物相容性,是指植入生物体内的材料与肌体之间的适应性。
对生物体来说,植入的材料不管其结构、性质如何,都是外来异物。
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一般都会出现排斥现象。
这种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目的不同,生物相容性又可分为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两种。
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习

一、热塑性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熔融指数 (Melt Index 缩写为MI) 是在规定的温度、压力下,10min 内高聚物熔体通过规定尺寸毛细管的重量值,其单位为g 。
min)10/(600g tW MI ⨯=影响高聚物熔体流动性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主要指分子链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外因则主要指温度、压力、毛细管的内径与长度为了使MI 值能相对地反映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等物理性质,必须将外界条件相对固定。
在本实验中,按照标准试验条件,对于不同的高聚物须选取不同的测试温度与压力。
因为各种高聚物的粘度对温度与剪切力的依赖关系不同,MI 值只能在同种高聚物间相对比较。
一般说来,熔融指数小,即在12、 34测定取向度的方法有X 射线衍射法、双折射法、二色性法和声速法等。
其中,声速法是通过对声波在纤维中传播速度的测定,来计算纤维的取向度。
其原理是基于在纤维材料中因大分子链的取向而导致声波传播的各向异性。
几个重要公式:①传播速度C=)/(10)(1063s km t T L L ⨯∆-⨯- 单位:C-km/s ;L-m ;T L -?s ;△t-?s ②模量关系式 2C E ρ= ③声速取向因子 221CC f u a -= ④?t(ms)=2t 20-t 40(解释原因)Cu 值(km/s ):PET= 1.35,PP=1.45,PAN=2.1,CEL=2.0 (可能出选择题)测定纤维的C u 值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聚合物制成基本无取向的薄膜,然后测定其声速值;另一种是反推法,即先通过拉伸试验,绘出某种纤维在不同拉伸倍率下的声速曲线,然后将曲线反推到拉伸倍率为零处,该点的声速值即可看做该纤维的无规取向声速值C u (见图1)。
思考题:1、影响实验数据精确性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答:对纤维的拉伸会改变纤维的取向。
所以为保证测试的精确性,每种纤维试样至少取3根以上迸行测定。
2、比较声速法与双折射法,两者各有什么特点?三、光学解偏振法测聚合物的结晶速度(无计算题,最好知道公式。
高分子材料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一起完善)

高分子材料复习题(仅供参考)目录高分子材料复习题(仅供参考) (1)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结构与性能上区别。
(2)塑料用加工助剂(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
(2)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加工工艺。
(2)简述橡胶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2)橡胶的加工工艺有哪些? (3)成纤聚合物的结构特征。
(3)纤维的加工工艺以及后处理的目的和后加工过程。
(3)粘合剂的组成有哪些?要达到良好的胶接,须具备的条件。
(4)胶接工艺。
(4)涂料的组成及作用。
(4)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4)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5)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的概念、性能及应用。
(6)对医用高分子材料有何要求。
(7)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7)简单阐述感光性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8)聚合物共混物的基本概念及聚合物组分间不同组合方式。
(8)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概念及性能。
(8)合成复习 (9)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结构与性能上区别。
以热塑性树脂为基础,其树脂的结构一般为直链型或带有少量支链的线性结构,多数为碳—碳为主链的聚合物。
分子链之间主要以次价力或氢键相吸引而显示一定强度,同时表现出弹性和塑性。
在适当的溶剂中能溶解;在加热状态下能熔化,其间只经历物理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
即所谓的“可溶、可熔”的特性。
起初,一般是分子量不高的预聚物或齐聚物,在适当的溶剂中可以溶解或溶胀;受热也可以熔化。
但是,热固性树脂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在熔化和继续受热过程中,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基团)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学键,即所谓的“固化反应”。
经过“固化反应”的塑料,由原来的线性结构演变为三维体型(网状)结构。
这时的塑料不能溶于溶剂,受热也不会熔化。
即“不溶、不熔”。
塑料用加工助剂(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
塑料用加工助剂为改善塑料的使用性能或加工性能而添加的物质。
主要包括:填料及增强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着色剂、防雾剂。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8、简述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采用成纤高聚物的浓溶液来形成纤维。
不同点:与湿纺不同的是,干纺时从喷丝头毛细孔中压出的纺丝液细流不是进入凝固浴,而是进入纺丝甬道中。
通过甬道中热空气流的作用,使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快速挥发,挥发出来的溶剂蒸汽被热空气流带走。
原液在逐渐脱去溶剂的同时发生固化,并在卷绕张力的作用下伸长变细而形成初生纤维。
9、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什么?制品强度很低、弹性小、遇冷变硬、遇热变软、遇溶剂溶解等,无使用价值。
橡胶经硫化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由塑性的混炼胶变为高弹性的或硬质的交联橡胶,从而获得更完善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和拓宽了橡胶材料的使用价值和应用范围。
10、橡胶加工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塑炼,降低生胶的分子量,增加塑性,提高可加工性混炼:使配方中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支撑混炼胶压延:混炼胶或与纺织物,钢丝等骨架材料同过压片,压型,贴合,擦胶,贴胶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半成品的过程。
压出:混炼胶通过口型压出各种断面的半成品的过程。
硫化:通过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后,使橡胶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交联的过程。
11、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是什么?1、成纤聚合物大分子必须是线性的、能伸直,大分子上支链尽可能少,且没有庞大侧基及大分子间没有化学键;2、聚合物分子之间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或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3、聚合物应具有适当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4、聚合物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且具有可溶性或可熔性,其熔点或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温度高得多。
12、特种胶粘剂主要有哪几种类型?1)耐高温胶粘剂:可在200℃以上长期工作。
大多为含芳杂环的耐高温聚合物为基料配制成的。
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亚苯基、聚苯硫醚、有机硅氧烷等。
2.超低温胶粘剂:多以聚氨酯及其改性产物为基料构成,能在-180℃以下工作。
3)导电胶粘剂:具有导电能力的胶粘剂。
高分子材料考试复习题

塑料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
增塑剂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之间的次价健,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表现为聚合物的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提高。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通称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系共聚物,是一种树脂与物理性发泡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
不饱和聚酯树脂可以定义为由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而成的含不饱和二元酸或二元醇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单体(通常用苯乙烯)中而成的粘稠的液体。
硫化橡胶指硫化过的橡胶,具有不变黏,不易折断等特质,橡胶制品大都用这种橡胶制成.也叫熟橡胶,通称橡皮或胶皮。
热塑性树脂:加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可固化成型,能如此反复进行这种热行为的树脂。
热固性树脂:体形缩聚中形成的线性和支链型预聚物,可熔融塑化,受热后经固化反应形成体型聚合物,加热后不能再塑化成型。
光稳定剂:凡能屏障或抑制光氧化还原或光老化过程而加入的一些物质称为光稳定剂。
触变剂:加入树脂中,能使树脂胶液在静止时有较高的稠度,在外力作用下又变成低稠度流体的物质。
塑炼:降低生胶的分子量,增加塑性,提高可加工性。
混炼:使配方中各个组分混合均匀,制成混炼胶。
硬度:表示橡胶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常用邵尔硬度计测定。
橡胶的硬度范围一般在20~100之间,单位为邵氏A。
不饱和聚酯树脂定义:由饱和二元羧酸(酸酐)、不饱和二元羧酸(酸酐)与多元醇缩聚而成的线性高聚物。
PP- R无规共聚聚丙烯是将丙烯及乙烯单体混合在一起聚合,在聚合物主链上无规则地分布着丙烯单体或乙烯单体反应后的链段。
环氧值:100克环氧树脂中含有环氧基的摩尔数。
表征了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数量多少。
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功能高分子复习资料

功能高分子—上篇—李晓东篇第一章功能高分子材料总论I 功能高分子材料概述★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主链上或支链上加上一种或几种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基团,使它能在光、电、磁、阻燃和耐高温等性能方面有特殊的性质,对物质的能量和信息具有传输、转化或贮存的作用。
★功能高分子材料如何分类?①按照性质和功能分为:反应型高分子、光敏高分子、电活性高分子、膜型高分子功能、吸附性高分子、高性能工程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②按照用途分为:医用高分子、分离用高分子、高分子化学反应试剂、高分子染料。
II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功能高分子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元素组成、官能团结构、链段结构、微观构象结构、超分子结构和聚集态、宏观结构。
(由微观到宏观)★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指什么?结构的变化产生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官能团的性质与聚合物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I.功能高分子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所含的官能团;II.功能高分子的性质取决于聚合物骨架与官能团的协同作用;III.官能团与聚合物不可区分;IV.官能团在功能高分子中起辅助作用。
(骨架作用越来越大)★聚合物骨架有何作用?I.溶解度下降效应;II.机械支撑作用;III.模板效应;IV.稳定作用;V.其他作用。
★简述聚合物骨架的种类和形态。
主要有线性聚合物、分支聚合物、交联聚合物:I.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苯醚等为代表的饱和碳链型聚合物;II.以聚酯、聚酰胺骨架为代表的聚合物;III.以多糖和肽链为代表的大分子;IV.以聚吡咯、聚乙炔、聚苯等为主链带有线性共轭结构的聚合物;V.以聚芳香内酰胺为主链的梯形聚合物。
★简述高分子材料与功能相关的性质。
①聚合物的溶胀和溶解性质(溶剂分为两性溶剂、溶胀剂和非溶剂。
其交联度和溶胀度成反比主要是因为交联度越大,网隙率越小,溶剂越难渗入)②聚合物的多孔性;③聚合物的渗透性;④功能高分子的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III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策略★简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的常用方法。
有答案版08级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一、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名词解释:光谱分析法;简正振动;弯曲振动;伸缩振动;基团的特征频率;基频吸收;特征频率区;指纹区;生色基;助色基简答题:1、分子吸收红外辐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其吸收强度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为什么吸收峰少于简正振动的个数?2、基团振动的频率与化学键两端的原子质量、化学键力常数的关系如何?影响基团红外吸收谱带位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排列出下列各组基团伸缩振动频率的大小顺序:(1)C —H ;C —D ;C —O ;C —Cl ;C —I ;(2)C—O ;C =O ;C≡N ;(3)O CH 3H 3C ;O Cl H 3C ;O Cl Cl ;OF F 中的C =O O O O3、解析红外光谱图的三要素?4、红外谱图在3000-3100 cm -1有吸收峰,则可能含有几种什么基团?5、红外谱图在1600 cm-1有吸收峰,则样品可能含有几种什么基团?综合分析题:1请根据所给红外光谱判断该聚合物,并说明判断依据。
2、二、NMR分析名词解释:自旋-自旋偶合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化学等价核磁等价核纵向驰豫横向驰豫简答题:1、产生核磁共振吸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23、1H-NMR4、何谓自旋偶合? 何谓自旋分裂? 它们在NMR 分析中有何重要作用?三、热分析方法名词解释:热分析; 热差分析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重分析简答题:1、DTA2、简要说明如何应用DTA 或DSC 研究某二元聚合物共混物样品中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并画出示意图。
3综合分析题:下图是含有增塑剂DOP 及惰性填料的PVC 热分解过程,请根据TG 曲线,解释PVC 的失重过程,并说明判断依据。
(测试条件:160℃/min 升温至200℃,恒温4min ,N 2;80℃/min ,200℃升温至700℃,O 2)下图是PET 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DSC 分析,试解释说明原因。
T/ ℃放热不同纺速PET卷绕丝的DSC曲线纺速(m/min)1-1000;2-2000;3-3000;4-4000;5-5000;6-6000;7-7000;下图是DMA在聚合物耐热性方面的应用,试解释说明下图。
高分子材料复习题

《高分子材料》复习题(1)根据HDPE、LDPE、LLDPE、UHMWPE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的差别分析性能特点,阐明应用领域。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PE化学交联过程,分析影响交联度的因素,论述PE交联后那些性能得到改变,可以应用于那些领域。
(3)什么是PP的等规度,分析等规度和分子量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
(4)试分析影响PP球晶尺寸的因素,这些改变对性能有哪些影响。
(5)PP主要性能缺陷是什么?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哪些?(6)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分析PS脆性大、力学性能对温度敏感的原因,指出改性的方法。
(7)论述增塑剂的定义、分类、作用、增塑方式,什么是反增塑现象?写出3种常用增塑剂的名称。
什么是PVC的反增塑效应?请判断PP和HDPE 中会有反增塑效应吗?(8)润滑剂的作用是什么?试述润滑剂的类型及其协同效应,常用的润滑剂有哪些?指出润滑剂与增塑剂的区别。
(9)说明合成树脂与塑料的区别,以及PVC塑料的主要组成成分,阐述各个组分的作用。
(10)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高分子量的PVC(小牌号)适合用作软质PVC; 而低分子量(大牌号)的PVC适合用作硬质PVC? 提示:可从加工和力学性能的角度加以分析。
(1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PVC热稳定差的原因。
(12)铅盐类、金属皂类热稳定剂提高PVC热稳定性的原理是什么?(13)什么是金属皂类稳定剂的协同效应,其机理是什么?(14)说明PE、PP、PVC薄膜组成、性能和应用的区别。
(15)比较PE、PP、PVC和PS四种通用树脂的分子结构特征及聚集态特征的异同。
根据它们微观结构特征的异同分析比较、它们性能特点上的异同。
性能特点包括:拉伸强度、抗冲击性能、耐热性(抗热变形能力)、热稳定性、透明性、绝缘性、耐溶剂和化学药品性和阻燃性。
(16)请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PTFE为什么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和不黏附的特点?为什么各项力学性能很低?(17)不同的降温速度会影响PTFE的聚集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如何?(18)当通过破坏PTFE分子结构的规整性提高其加工流动性后,其抗“冷流性”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9)写出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和尼龙1010的重复链节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k 1303 1303 Ar ( A) Ar ( B ) Ar Ar ( A) Ar ( B )
第四章 紫外光谱
1.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B )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2.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CD )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 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 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
3.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C ) A:乙炔分子中 对称伸缩振动
B:乙醚分子中O-C-O不对称伸缩振动
C:CO2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 D:H2O分子中 对称伸缩振动 E:HCl分子中H-Cl键伸缩振动 4.下面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D ) A:H2O B:CO2 C:HCl D:N2
n* 5.R带是由__________ 跃迁引起,K带是由 引起,其特征是波长 __________ 。 共轭双键的*
跃迁
6.朗伯特比耳定律中,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 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
7.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大小,只与该有色物质的结构 特性有关,与入射光波长和强度无关。 × 8.丙酮在已烷中的紫外吸收max为279 nm,max为 14.8 Lmol-1cm-1。引起该吸收带跃迁是*。 ×
3.在60MHz仪器中,某质子与TMS的共振频率相差120Hz 则质子的化学位移为(E ) A:1.2ppm D:10ppm B:12ppm E:2ppm C:6ppm
4.在磁场中质子周围电子云起屏蔽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DE )
A: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越大,则局部屏蔽作用越强
B:质子邻近原子电负性越大,则局部屏蔽作用越强 C:屏蔽越大,共振磁场越高 D:屏蔽越大,共振频率越高 E:屏蔽越大,化学位移δ越小
第5章 核磁共振谱
1.以下五种核,能用以做核磁共振实验的有( ACE ) A:19F9 B:12C6 C:13C6
D:16O8
E:1H1
2.在100MHz仪器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δ=1ppm, 其共振频率与TMS相差( A ) A :100Hz D:50Hz B:100MHz E:200Hz C: 1Hz
9、三个不同的质子Ha、Hb、Hc,其屏蔽常数的大小次序 为σb>σa>σc,这三种质子在共振时外加磁场强度的次 序如何?这三种质子的化学位移次序如何?σ增大化学位 移如何变化?
答:外加磁场强度Hb>Ha>Hc;化学位移 δHc>δHa>δHb;σ增大化学位移减小。
第7章 X射线法
1、简述X射线法精确测量晶格常数的方法原理与应用。 2、只要原子内层电子被打出核外即产生特征X射线 (×)
11.一般将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 伸缩 振动和 变 形 振动,前者又可分为 对称伸缩 振动和 反对称伸缩 振 动,后者可分为 面内剪式振动(δ)、面内摇摆振动(ρ) 和 面 外摇摆振动(ω)、面外扭曲振动(τ) 。 12.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将其分 为三个区: 远红外区,中红外区 和 近红外区 ,其中 中 红外区 的应用最广。 13.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 偶极矩 变化的化合物 ,因此,除了单原子 和同核分子 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 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16、羧基(-COOH)中C=O、C-O、O-H等键的力常数 分别为12.1N·cm-1、7.12N·cm-1和5.80N·cm-1,若不考 虑相互影响,计算: (1)各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
(2)基频峰的波长与波数; (3)比较u(O-H)与u(C-O),u(C=O)与u(C-O ),说明键力常数与折合原子质量对伸缩振动频率的影响。 解:
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
3. 红外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区别是(ABCD ) A. 前者使用广泛,后者适用范围小
B. 后者是由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引起
C. 前者谱图信息丰富,后者则简单 D. 前者是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引起 4.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其吸光度随浓度增大而 增大 不变 __________ ,但最大吸收波长__________ 。
C:几种说法正确的是(BCE ) A 氢键起屏蔽作用
B:氢键起去屏蔽作用
C:氢键使外围电子云密度下降 D:氢键使质子的屏蔽增加 E:氢键使质子的δ 值增加
7.在核磁共振实验中,测定质子的化学位移,常用的参比 物质是:_ 。 8.有个共振谱如图,由图分析__质子的屏蔽常数更大。
5.对CH3CH2OCH2CH3分子的核磁共振谱,以下几种 预测正确的是( ACD ) A:CH2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低于CH3质子 B:谱线将出现四个信号 C:谱上将出现两个信号 D: E: < >
6.下面五个化合物中,标有横线的质子的δ最小的是( A )
A:CH4
D:CH3Br
B:CH3F
E:CH3l
14. 羧酸在稀溶液中C=O吸收在~1760cm-1,在浓溶液, 纯溶液或固体时,健的力常数会 变小 ,使C=O伸缩振动移 向_长波_方向.
15、计算分子式为C7H7NO和 C6H6NCl的不饱和度。
C7H7NO
n3 n1 1 7 U 1 n4 1 7 5 2 2
n3 n1 1 7 1 6 4 C6H6NCl U 1 n4 2 2
第一篇 波谱分析-复习
第1-7章
波长 频率
波数
波数与波长的换算关系 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第2章 红外光谱
1.红外光谱是( ACE) A:分子光谱 D:电子光谱 B:原子光谱 E:振动光谱 C:吸光光谱
2.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 (ACE) A: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 B: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C: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D: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 E: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
3、管电压越高则特征X射线波长越短 (×)
4、衍射强度实际是大量原子散射强度的叠加 ( √) 5、标准PDF卡片中数据是绝对可靠的 (×) 6、利用谢乐公式D=λ/(βcosθ) 可测得晶粒尺寸 ( ×)
7、连续X射线谱与特征X射线谱 当管压较低时,呈现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连续分布的X 射线波谱,即连续谱。管压超过一定程度后,在某些特 定波长位置出现强度很高、非常狭窄的谱线,它们叠加 在连续谱强度分布曲线上;当改变管压或管流时,这类 谱线只改变强度,而波长值固定不变,这就是X射线特 征谱。
D: CH3C≡N中C≡N键, 17.5达因·cm-1
E:蚁醛中C=O键, 12.3达因·cm-1
8.碳基化合物中,当C=O的一端接上电负性基团则(ACE ) A:羰基的双键性增强
B:羰基的双键性减小
C:羰基的共价键成分增加 D:羰基的极性键成分减小 E:使羰基的振动频率增大
9. 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 D ) A 气体状态 B固体, 液体状态 C 固体状态 D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 10. 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 ) A uC-C B uC-H C δasCH D δsCH
5 分子不具有红外活性的,必须是( D ) A: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B:分子没有振动
C:非极性分子 D: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 E:双原子分子
7.下面给出五个化学键的力常数,如按简单双原子分子计 算,则在红外光谱中波数最大者是( B ) A:乙烷中C-H键,5.1达因·cm-1 B: 乙炔中C-H键, 5.9达因·cm-1 C: 乙烷中C-C键, 4.5达因·c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