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标通过本章教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背景、体裁以及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与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讽刺文学大师,《格列佛游记》是其代表作。
2.2 创作背景《格列佛游记》创作于18世纪初期,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斯威夫特通过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第三章:《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3.1 故事梗概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3.2 主要角色格列佛:本书主人公,一位好奇、勇敢、善良的航海家。
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国王,个子矮小,却心狠手辣。
布罗卜丁格:大人国的国王,巨人般身材,性格温和。
飞岛国居民:具有飞行能力的神秘生物。
慧骃国马:具有高度智慧的马,是慧骃国的统治者。
第四章:《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4.1 讽刺手法对比讽刺、夸张讽刺、拟人讽刺等。
4.2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当时英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宗教虚伪等进行讽刺和批判。
4.3 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第五章:阅读与讨论5.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的故事进行阅读,并总结其主要情节和讽刺手法。
5.2 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阅读成果,讨论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现实意义。
5.3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
【原创】《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格列佛游记》名著阅读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3、引导学生通过将作品中的故事与作品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2、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1、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一、以旅游为话题导入。
(说明:教师可启发学生讨论旅游的作用。
旅游主要有这样几个作用:健体、冶情、长识、立业。
我们一般人旅游就是为了健体、冶情、长识,鲁宾逊的旅游是为了立业,我们今后就要认识一个人——格列佛,看看他给我们讲述的精彩的旅游故事。
)二、教师展示几个精彩片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片段一、初到小人国的事;片段二、大人国事情概述。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
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
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
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
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
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
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
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
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
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三、简介作者。
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
斯威夫特的文学才能很早就显露出来,他写过一些诗和文章,但真正使他扬名的是讽刺散文《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在这篇故事中他讽刺和抨击了英国各教派的虚伪和无耻。
此后他又写了《布商的信》(1724—1725,抨击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货币政策)、《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讽刺英国对爱尔兰人民利益的压榨和情感的欺侮)等等。
格列佛游记 教案

《格列佛游记》导读设计楚水初级中学王志春导读目标:1.通过通读,了解小说内容;通过精读,领悟小说的讽刺艺术。
2.通过讲故事、述情节、说理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认识文本、理解文本、评价文本的能力。
3.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导读重点:认识小说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倾向。
导读难点:理解体会作品通过影射、反语等手法来讽刺现实的艺术特点。
导读过程:一、读有所知导读问题一:读完这部小说,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吗?归纳:小说讲述了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的冒险经历。
板书1:一个医生四次出海四个国度追问:你觉得这部小说的情节有什么特点?板书2:充满幻想情节离奇导读要点1:通读作品,读懂内容,认识人物。
二、读有所获导读问题二:读完这部小说,你能用故事的方式给大家讲述其中一个你最喜欢的情节吗?要求:自取一个故事名字,语言流畅,情节完整,细节生动。
(学生活动:交流精彩故事,小组推举讲故事代表。
小组代表比赛,学生评价。
)追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个情节?(启发学生各抒己见,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手法等角度来说)导读要点2:细读体验,注重积累,适当评价。
三、读有所思导读问题三:读完这部小说,你想过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充满幻想情节的离奇的故事吗?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见教本P112页)提问:通过阅读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你获得了哪些关于作者创作《格列佛游记》方面的信息?(作者的身份——讽刺作家、政论家;早年作品——抨击社会的腐败;曾卷入政治纷争;晚年创作《格列佛游记》——剖析社会现实(看来作者创作这部充满幻想的小说确实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思想意义))归纳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特经历,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矛盾,揭露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板书3:充满幻想情节离奇讽刺现实师总结:这也再次说明小说反映社会生活,作家带着社会责任感创作小说,唤起人们的良知,推动社会的发展。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主题: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格列佛游记》的创作背景、作者和主题。
2. 解读小说中的寓言和象征意义。
3.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批判和反讽。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介绍《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8世纪早期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描述了格列佛船长在各种神奇岛屿上的冒险故事。
2. 主题解读:分析小说中的寓言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各种岛屿和角色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3. 社会批判和反讽:讨论小说中的社会批判和反讽手法,帮助学生分析作者对当时社会阶级、政治和宗教等问题的态度。
4. 批判性思维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表达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的不同观点,并从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5. 创新思维发展: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提出他们自己的奇幻岛屿设想,以表达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步骤:第一课: 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1. 通过演讲、PPT或其他适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格列佛游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了解他们对小说的直观印象和期望。
第二课: 主题解读1. 分组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不同岛屿和角色,并讨论它们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些象征和寓言来呈现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
第三课: 社会批判和反讽1. 组织学生分角色讨论小说中的各种社会批判和反讽,例如对政治、宗教和社会阶级的批判。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和展示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第四课: 批判性思维培养1. 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就小说中的问题表达不同观点和看法。
2. 要求学生给出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并就其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反驳。
第五课: 创新思维发展1. 小组活动: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构思一个自己的奇幻岛屿,以表达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案【学习内容】图书:《格列佛游记》【学习目标】1.了解《格列佛游记》的相关内容。
2.欣赏《格列佛游记》的精彩篇章。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格列佛游记》是英国 18 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性作品,作品一经问世,就在英国社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小说,去了解这本书的相关内容,欣赏其中的精彩篇章,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了解作品相关内容2.补充相关知识。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 18 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格列佛游记》成书于 1726 年。
《格列佛游记》的构思源于斯威夫特与朋友的一次聚会,他谈到当时政界种种贪婪无耻的行径时,激动万分,于嬉笑怒骂间,信笔开始了《格列佛游记》第一卷的创作。
成书后经过无数次的增删修改,终于在 1726 年匿名发表,并立刻在英国社会引起了很大争议。
200多年来,它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 18 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3.展示交流相关作品人物和内容。
(1)小说共分为四卷,分别描述了格列佛的四次出海奇遇。
你能向同学们简要讲述每一卷的故事情节及所表现的主题吗?(2)按照小说人物梳理相关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填写下表。
三、欣赏作品精彩篇章1.片段欣赏:下面几个语段均出自《格列佛游记》,请分别加以赏析。
(1)可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我抬起来放到车上去。
为此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绷带将我的脖子、手、身子和腿全都捆住,然后用包扎线粗细的极为结实的绳子,一头用钩子钩住绷带,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车上。
九百名最强壮的汉子齐拉绳子,结果不到三小时,就把我抬了起来吊到车上。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案
介绍
本教案是针对名著《格列佛游记》的导读教案。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以幽默的方式
探讨了人类社会的不完美和各种社会问题。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背后的深层含义。
教案目标
- 理解小说《格列佛游记》的主要情节和背后的社会讽刺
- 探讨小说中涉及的人类社会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案内容
第一节:小说概述
- 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基本情节
-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魅力和影响
第二节:主题和背景
-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主题,如殖民主义、社会等级制度和人性的复杂性
- 探讨小说中所呈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影响
第三节:人类社会问题讨论
-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说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并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
-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四节:小说分析和写作
- 引导学生对小说的细节进行分析,如人物形象、叙事手法和象征意义等
- 鼓励学生撰写关于小说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方法
- 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引用小说中的具体文本作为案例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
教学评估
- 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阅读和评估学生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评估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参考资料
- 《格列佛游记》原著
- 相关研究和评论文献。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第一课时:引入目标:介绍《格列佛游记》这本著名的冒险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活动:1. 激发兴趣:向学生简单介绍《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小说的标题、主要人物、故事背景和情节。
3. 小组展示:每组选择代表简要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补充或提问。
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程度。
第二课时:细读和理解目标:深入探究《格列佛游记》中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1. 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如关注关键词、找出故事的转折点等。
2. 小组阅读:将学生再次分组,每组阅读小说的一部分,并分析故事情节、角色的特点和活动。
3. 分享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每组分享他们对阅读部分的理解和观点。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特点的分析。
第三课时:创造性活动目标:基于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写作能力。
活动:1.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或人物,然后设计一个思维导图,展示该情节或人物的重要细节和特点。
2. 小说改写: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情节或人物,创作一个自己的版本,要求保留原著的基本框架,但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动。
3. 朗读和分享:学生可以朗读自己创作的部分,并与同学分享,交流他们的创作过程和理念。
评估:评估学生在思维导图和小说改写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三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学生了解了《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的内容和作者,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种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语文教案)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格列佛游记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作品运用挖苦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冲突,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斗和殖民主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
2.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品尝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奇特。
4.感受格列佛在布满敌意,奇怪,语言不通的小人国,用他的和善,宽容获得了理解和敬重。
教学重难点:1. 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2. 抓住重点词句,品尝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奇特。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课前同学们查阅了有关格列佛游记的资料,你们都了解了些什么(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之一,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这是一篇寓言小说,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受。
)我们今日学的课文就是四次经受中的一次----小人国奇遇。
板书课题: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奇遇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
2、扫瞄课文,找出文中四字词语,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在小组内说说词语的意思。
齐读并说说各自理解的词语意思。
轻举妄动一饮而尽肃然起敬举止文静国泰民安战无不胜一知半解急不行耐罪魁祸首号啕大哭苦痛万状和颜悦色宽宏大量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格列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用笔勾画,在旁边批注。
1、合作沟通,感受小人国的奇怪。
同学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沟通。
学情预设:A.二十辆车装满了肉……一饮而尽(从文中的数量词中,我看到了格列佛的巨人形象, 他在小人国中永久是居高临下的, 无论皇帝还是大臣,格列佛享受着俯视的痛快)B.皇帝比全部的大臣高出大约我的一个指甲盖……肃然起敬。
(原来皇帝与别人不同的就是他比大臣们高一个指甲盖,这在现实生活中极其微缺乏道的高度,在小人国是成为皇帝的重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Gulliver's travel notes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内容精要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
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
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
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
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末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
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
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
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
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
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
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
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
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
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
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
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
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
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
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部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
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
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
尔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
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
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慧驷国”。
在这里,格列佛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
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驷”来给他解了围。
原来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
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驷”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格列佛很快学会了该国语言,应主人的邀请,他谈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马是畜生,而像他那样的“耶胡”则具有理性,并且是马的主人。
这使“慧驷”感到很震惊。
在“慧驷”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驷”国。
然而“慧驷”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
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
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
格列佛怀着对“慧驷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
时代背景本书成书于1726年左右,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的代表作。
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早年生活艰苦,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勉强上完大学。
1688年,斯威夫特来到英国,曾先后做过乡村牧师以及贵族的私人秘书。
《桶的故事》是他的第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格列佛游汜》的构思源于与朋友的一次聚会,斯威夫特谈到当时政界种种贪婪无耻的行径时激动万分嬉笑怒骂间,信笔开始了《格列佛游记》第一卷的创作。
成书后经过无数次的增删修改,终于1726年匿名发表,并立刻在英国社会引起了很大争议。
200多年来,它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
1872年被译作《谈瀛小录》登载于《申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甚至影响到后来《镜花缘》《老残游记》等作品的创作。
作者生平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
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
他出生前数月父亲去世,由叔父抚养。
1686年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取得学士学位,1692年获xxx大学硕士学位,1701年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土学位。
1689年受聘于远房亲戚邓波尔爵士,任私人秘书。
邓波尔逝世后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一教区长和爱尔兰大法官伯克利伯爵一世的私人牧师。
不久,他返回伦敦,结交执政的辉格党的知名人士。
1704年他的《—只澡盆的故事》、《书战》和《圣灵的机械作用》等3篇讽刺文章汇集出版,批判宗教和学术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和非国教徒的礼拜与布道,模仿学究的迂腐文笔,讽刺尖锐辛辣。
1707年11月写了《鲍席斯和菲利蒙》叙事诗和政沦《对1708年的预言》与《比克斯塔夫先生第一个预言的应验》(1708),表现了他的远见、诙谐和机智。
1710年,他任托利党《考察报》主编。
当时英法因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而长期交战(1710—1713),人民蒙受苦难,统治集团却大发:国难横财,斯威夫特写了—系列反战文章,其中一篇《联盟军和前任内阁发动和进行这场战争的行为》(1711)揭露了骇人听闻的贪污行为,举国哗然。
对1713年英法签订和约产生了直接影响。
当时斯威夫特成为哈利首相的亲信,安妮女王演说词的起草人,大小廷臣都想方设法巴结他,但他-—袖清风,仍然是个穷人。
他在伦敦期间结识了一批文人如蒲柏、约翰·盖依等;他给定居在爱尔兰女友艾斯特写了大量情深意切的信札,后人《给艾斯特的信》发表,成为英国书札文学的珍品。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托利党内阁垮台,斯威夫特被赶出伦敦,回到爱尔兰任副主教,积极参加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
他先后发表了《关于普遍使用爱尔兰纺织品的建议》(1720)、《布高德莱比尔的信》(1724)、《格列佛游记》(1726)、《爱尔兰状况的浅见》(1727)等政沦,杂文和小说。
斯威夫特为爱尔兰自由独立所进行的斗争,赢得了爱尔兰人民的尊敬。
1737年11月,整个爱尔兰用钟声、营火和酒,庆贺他70寿辰。
斯威夫特死于精神病的瘫痪,葬礼极其简单。
他早在1735年写好墓志铭:“如今,狂想再也不能折磨他的心,去吧,过路人,如有可能,请你学习他的榜样,为保卫人类的自由而奋斗!”经典片段我见到的第一个人形容枯搞,双手和脸都像烟一样的黑,头发、胡子很长,衣衫褴褛,而且有几处被火烧糊了。
他的外衣、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
八年以来他都在埋头设计从黄瓜里提出阳光来,密封在小玻璃瓶里,在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使空气温暖。
他告诉我,再过八年他毫无疑问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供给长官的花园足量的阳光;可是他抱怨原料不足,请求我捐助点什么来鼓励发明的才能,特别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黄瓜价钱特别贵。
我送了一份薄礼,好在我的贵族朋友特意为我准备了足够的钱,因为他知道他们惯于向参观的人要钱。
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儿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
我的向导催促我走进去,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
因此吓得我连鼻子都不敢堵。
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下巴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
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了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
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
他把粪便分成几部分,去掉从胆汁里得来的颜色,让臭气蒸发,再把浮着的唾液除去。
每星期人们供给他一桶粪便,那种桶大约有一个布利斯脱酒桶那么大。
还有一位最巧妙的建筑师,他发明了建筑房屋的新方法,就是先从屋顶开始建筑,自上而下一直盖到地基。
他的根据是他的办法和两种最精明的昆虫——蜜蜂和蜘蛛——的方法相同。
在另一个房间里,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一位设计家想出了一个用猪来耕地的方法。
这个方法不用耕具、牲口和人力,只在一英亩的田地里,每隔六英寸,在深八英寸的地方埋上许多橡实、枣子、栗子和这种动物爱吃的其他榛子和蔬菜;然后把六百头或者更多的猪赶到田里去。
几天以后为了找寻食物,它们就会把土全部掘起,不但适于下种,而且拉了满地的屎也上好了肥料。
虽然经过实验,他们发现费用太大,也太费事,而且几乎得不到什么收成,但是大家都认为这种发明毫无疑问是大有改进的可能的。
妙语佳句★盲目可以使你增加勇气,因为你看不到什么危险。
★我永远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
★以怨报德的人应该是人类的公敌,他对待人类可能比他对待自己的恩人还要恶毒,因为世人没有施恩于他,这样的人根本不配生活在世上。
阅读指导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在《格列佛游记》当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他的讽刺手法是十分丰富的。
其一是运用反语进行讥讽。
例如作者本来对人类利用火药的威力来发动战争、掠夺财富、残杀同类非常愤怒和鄙视,但他却在小说中用“对政治一无所知”等一系列反语来形容对火药嗤之以鼻的大人国国王:其二是以类似漫画的夸张技巧描写各种怪涎的事物,如耶胡、勒皮他人和长生不老的人等等。
其三,他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小人国的生活和斗争,极为成功地反映出当时英国的现实。
其四,作者善于用严肃认真的口吻叙述渺小无聊的事情。
关于利立浦特的历史的叙述就是极好的例子。
最后,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他善于通过具体的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矛盾关系,并且往往能指出其某些本质。
同时,斯威夫特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含沙射影地融合进书中各国的政治斗争当中,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英国政坛的黑暗和对外的残酷掠夺。
《格列佛游记》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首先,斯威夫特用自己独特的手法以及似曾相识的情节设置,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
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