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标通过本章教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背景、体裁以及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与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讽刺文学大师,《格列佛游记》是其代表作。
2.2 创作背景《格列佛游记》创作于18世纪初期,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斯威夫特通过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第三章:《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3.1 故事梗概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3.2 主要角色格列佛:本书主人公,一位好奇、勇敢、善良的航海家。
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国王,个子矮小,却心狠手辣。
布罗卜丁格:大人国的国王,巨人般身材,性格温和。
飞岛国居民:具有飞行能力的神秘生物。
慧骃国马:具有高度智慧的马,是慧骃国的统治者。
第四章:《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4.1 讽刺手法对比讽刺、夸张讽刺、拟人讽刺等。
4.2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当时英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宗教虚伪等进行讽刺和批判。
4.3 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第五章:阅读与讨论5.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的故事进行阅读,并总结其主要情节和讽刺手法。
5.2 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阅读成果,讨论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现实意义。
5.3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
《格列佛游记》教学案

《格列佛游记》教学案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 _姓名________ 等第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作品的思想内容,2、能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人生、社会有新的感悟,3.学会阅读与之手法相近的其他文学,提高语言的综合素养。
【助读链接】1、作者简介: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早年生活贫苦,因父亲早亡,他很早就寄居于伯父家中,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与诗歌,早年作品的矛头指向教会,同时对当时的学术的贫乏和社会的腐败进行了无情抨击,后来担任了牧师,卷入了托利党和辉格党之间的党派之争。
他的晚期的作品对英国统治集团的腐朽政治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都有严厉的斥责与无情的揭露,不朽的《格列佛游记》就尖锐地驳斥了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的一切思想企图。
2、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政治形势变化较多的时期。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
在这个时代的英国存在着种种矛盾;(1)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2)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即两个政敌辉格党(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之间互相攻击,其实两派间的斗争并不是由于在政治见解上有什么原则的不同,而是由于争夺各自的权利;(3)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英国自17世纪后半叶大事扩张海外殖民地)。
【课前预习】1、填合适的字词奸献媚昏无能揉造作阿奉承不两立纷至来 chǒng 幸昏kui2、《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
主人公___________以__________的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先后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课堂探究】3、请你任选一个国家,讲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完整,细节生动。
4、自由朗读《宫廷游戏》,思考、交流并展示:(1)宫廷游戏是怎样的一种游戏?比赛绳技,选拔官员(2)、对跳舞者来讲,绳上游戏有趣味吗?为什么?没有趣味,然而绳上跳舞的技艺是选拔官员的标准。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小学生推荐经典童话小说《格列佛游记》。
通过阅读与讨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关于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2.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推测词义、理解故事要点等;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涉及的道德和人类行为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他们撰写自己的书评或故事延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听说过《格列佛游记》吗?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2. 阅读与理解(30分钟)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精选部分,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例如:"故事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3. 讨论与思考(2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涉及的道德和人类行为的问题。
例如:"你们认为格列佛对其他人物的行为有何评价?他的评价合理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不同的意见。
4. 书评或故事延续(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书评或故事延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书评的结构、故事延续的情节设置等。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研究收获,并展望下一步的阅读活动。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更多的经典童话故事,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参与度;2. 书评或故事延续的内容和表达;3. 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
五、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书评或故事延续,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让他们自主选择其他喜欢的童话故事阅读;3. 开展一场《格列佛游记》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作品《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意义。
1.2 学生分享对《格列佛游记》的初步了解和阅读感悟。
1.3 教师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2.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小说主要情节,包括格列佛的冒险经历和各个奇异国度的情况。
2.2 学生讨论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角色,分析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人物性格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格列佛和其他奇异国度的人物。
3.2 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3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性格对故事的影响。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包括对人类社会的讽刺、对人性的探讨等。
4.2 学生分享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举例说明小说中的主题表现。
4.3 教师点评学生分享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意义。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格列佛游记》中的文学手法,如讽刺、夸张、对比等。
6.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说明文学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6.3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斯威夫特的文学技巧。
第七章:斯威夫特时代的背景探究7.1 教师介绍18世纪英国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7.2 学生探讨《格列佛游记》中所反映的18世纪英国社会问题,如殖民主义、阶级矛盾等。
7.3 教师点评学生的探讨,引导深入理解小说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第八章:比较阅读8.1 教师提出比较阅读的任务,选择与《格列佛游记》相似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
8.2 学生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与《格列佛游记》的异同之处。
8.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比较阅读的心得和发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格列佛游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格列佛游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及内容;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3.学习小说中的常用词汇和短语;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小说介绍2.字词解析3.情节分析4.阅读理解5.创意写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小说的基本情节、常用词汇和短语的学习,阅读理解训练;•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格列佛游记》教材;•教具:黑板、粉笔、教案、参考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小说介绍(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背景和基本情节;•学生可以提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 字词解析(20分钟)•教师讲解小说中的生词和短语,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语境理解,尝试猜测词义。
3. 情节分析(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重点关注主要事件的发展与转折;•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4. 阅读理解(30分钟)•教师布置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进行答题。
5. 创意写作(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内容和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写作,并展示给全班。
六、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复习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问并与教师交流。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并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本单元其他相关篇章。
以上是《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格列佛游记》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情节和主要词汇,同时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小说。
(完整版)《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双小李洁导读目标:1.向学生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精彩的片段,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名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阅读《格列佛游记》,准备教学课件导读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上个月我们读了《格列佛游记》,读完之后你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交流:2.你知道其他人是如何评价的?交流:出示: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英国)乔治·奥威尔指名读、齐读,说说你的理解。
二、走进文本1.《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到过四个国家,分别是哪些国家?板书: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马国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四则故事内容。
指名交流故事: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
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库”,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库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庞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
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
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
《格列佛游记》课堂教学方案

《格列佛游记》课堂教学方案1. 引言1.1 概述这篇文章旨在设计一份关于《格列佛游记》课堂教学方案的详细指导。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于18世纪初期创作的一部风趣幽默的讽刺小说。
这部小说以极具创意和批判精神的方式,暗讽了当时英国社会和欧洲各国的政治、社会及人性弊端。
通过对这部文学经典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批判思维和文化素养。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来介绍《格列佛游记》课堂教学方案。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文章整体结构,并阐明写作目的。
其次,在正文中,我们将对《格列佛游记》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背景、主题及艺术特点等相关内容。
接着,在第三节中,我们将详细制定一个完善的教学方案,涵盖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步骤和安排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探讨《格列佛游记》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教师们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格列佛游记》课堂教学方案,旨在引导学生对这部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及其背后蕴含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于人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洞察力。
同时,通过与同伴间的讨论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终,通过研读《格列佛游记》,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鉴赏能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
2. 正文《格列佛游记》是由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社会讽刺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格列佛的冒险经历和所见所闻,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科学等方面进行了尖锐而幽默的批判。
这部小说具有多重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节将详细介绍《格列佛游记》课堂教学方案。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分析18世纪英国社会背景以及斯威夫特所处时代的政治、社会、科学思潮,使学生理解作者为何选择以讽刺和幽默手法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态度。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主题: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格列佛游记》的创作背景、作者和主题。
2. 解读小说中的寓言和象征意义。
3.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批判和反讽。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介绍《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8世纪早期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描述了格列佛船长在各种神奇岛屿上的冒险故事。
2. 主题解读:分析小说中的寓言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各种岛屿和角色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3. 社会批判和反讽:讨论小说中的社会批判和反讽手法,帮助学生分析作者对当时社会阶级、政治和宗教等问题的态度。
4. 批判性思维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表达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的不同观点,并从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5. 创新思维发展: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提出他们自己的奇幻岛屿设想,以表达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步骤:第一课: 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1. 通过演讲、PPT或其他适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格列佛游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了解他们对小说的直观印象和期望。
第二课: 主题解读1. 分组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不同岛屿和角色,并讨论它们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些象征和寓言来呈现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
第三课: 社会批判和反讽1. 组织学生分角色讨论小说中的各种社会批判和反讽,例如对政治、宗教和社会阶级的批判。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和展示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第四课: 批判性思维培养1. 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就小说中的问题表达不同观点和看法。
2. 要求学生给出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并就其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反驳。
第五课: 创新思维发展1. 小组活动: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构思一个自己的奇幻岛屿,以表达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双小李洁
导读目标:
1.向学生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精彩的片段,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名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阅读《格列佛游记》,准备教学课件
导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个月我们读了《格列佛游记》,读完之后你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
交流:
2.你知道其他人是如何评价的?
交流:
出示:
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英国)乔治·奥威尔
指名读、齐读,说说你的理解。
二、走进文本
1.《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到过四个国家,分别是哪些国家?板书:
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马国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四则故事内容。
指名交流故事: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
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
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库”,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库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庞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
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
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
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三卷: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飞岛)等地的遭遇。
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
在科学院里,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研究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
在巫人岛上,岛主精通巫术,擅长招魂,他们博览古今,发现历史真相被权贵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骗人世。
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奈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德布鲁格”。
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四卷:慧骃国(马国)游记。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骃国”。
这儿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
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骃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
在“慧骃马”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
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
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
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
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三、阅读方法
1.你认为阅读小说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内容
(表现怎样的主题)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
(思想性)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风貌
结合作品中主人公的言行、品质等
结合作品中的故事
形式
(艺术特色)艺术手法————象征、对比等
(艺术性)
语言特色————辛辣的讽刺、质朴、清新、群众化的口语等
2.你在阅读时注意了哪些方面?
交流:
四、人物分析
读了这本书后,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实例说一说。
交流:
【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性情朴实温和,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
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见机行事,他为人坦率,爱国,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
佛林奈浦和斯开瑞士:前者是利立浦特王国的财政大臣,后者是
海军大将。
二者都阴险、狠毒、狡诈。
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两人就大为恼火,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格列佛,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国。
利立浦特国王:小气、贪慕虚荣、心狠手辣。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
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
五、了解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
小人国(利立浦特人)
讽刺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矛盾。
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人)
批判与抨击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不合理的政治社会制度。
飞岛国(勒皮他等地
无情地嘲讽科学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劳动的倾向。
慧骃国(慧骃马)纯理性的代表
批判英国的统治集团的罪恶和社会恶习
六、精彩语段赏读:
出示1:我打算起来,却动弹不得,我仰天躺着,这时才发现胳膊、腿都紧紧地被缚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密,也被缚在地上。
我觉得从腋窝到大腿,身上横绑着几根细绳。
我只能向上看,太阳
渐渐热起来,阳光刺痛了眼睛。
我听到周围人声嘈杂,可是我那样躺着,除了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它越过我胸脯,慢慢地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颔前了。
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一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
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模一样的人跟在他的后面。
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
1.指名读。
2.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2:
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
我的向导催促我走进去,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因此吓得我连鼻子都不敢堵。
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胡子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
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
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
他把粪便分成几部分,去掉从胆汁里得来的颜色,让臭气蒸发,再把浮着的唾液除去。
每星期人们供给他一桶粪便,那种桶大约有一个布利斯脱酒桶那么大。
1.指名读。
2.说说你的感受
七、总结: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你是怎么理解的?
交流读书名言:
八、好书推荐:
《鲁滨逊漂流记》
附板书:
格列佛游记
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