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九年级语文: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九年级语文: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方案)内容精要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
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
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
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
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末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
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
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
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
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
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
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游记》教学案

《格列佛游记》教学案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 _姓名________ 等第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作品的思想内容,2、能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人生、社会有新的感悟,3.学会阅读与之手法相近的其他文学,提高语言的综合素养。
【助读链接】1、作者简介: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早年生活贫苦,因父亲早亡,他很早就寄居于伯父家中,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与诗歌,早年作品的矛头指向教会,同时对当时的学术的贫乏和社会的腐败进行了无情抨击,后来担任了牧师,卷入了托利党和辉格党之间的党派之争。
他的晚期的作品对英国统治集团的腐朽政治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都有严厉的斥责与无情的揭露,不朽的《格列佛游记》就尖锐地驳斥了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的一切思想企图。
2、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政治形势变化较多的时期。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
在这个时代的英国存在着种种矛盾;(1)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2)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即两个政敌辉格党(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之间互相攻击,其实两派间的斗争并不是由于在政治见解上有什么原则的不同,而是由于争夺各自的权利;(3)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英国自17世纪后半叶大事扩张海外殖民地)。
【课前预习】1、填合适的字词奸献媚昏无能揉造作阿奉承不两立纷至来 chǒng 幸昏kui2、《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
主人公___________以__________的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先后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课堂探究】3、请你任选一个国家,讲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完整,细节生动。
4、自由朗读《宫廷游戏》,思考、交流并展示:(1)宫廷游戏是怎样的一种游戏?比赛绳技,选拔官员(2)、对跳舞者来讲,绳上游戏有趣味吗?为什么?没有趣味,然而绳上跳舞的技艺是选拔官员的标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无解答苏教版

格列佛游记大体目标:1.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故情形节。
2.能简要分析要紧人物形象。
提升目标:能了解小说的写作手法,体会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故情形节。
教学难点:能了解小说的写作手法,体会小说主旨。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进程:导入:一、默一默简练的语言归纳你最熟悉的几个故情形节。
二、读一读格列佛游历了哪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解决大体目标1,让学生整体感知小说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故情形节。
预设: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表达格列佛在小人国的游历见闻.那个地址的人,身长不满六英寸,他置身其中,就象巍巍的大山一样.小朝廷里充满阴谋狡计、倾轧纷争.穿高跟鞋的一派与穿低跟鞋的一派相互解决,势不两立.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宠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但是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第三卷: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飞岛)和格勒大锥(巫人岛)的游历.飞岛上的人长得畸形怪状,整天担忧天体会发生突变,地球会被彗星撞击得粉碎,因而惶惶不可终日.在科学院里,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研究如何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取暖,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繁殖无毛的绵羊,软化大理石等课题.在巫人岛上,岛主精通巫术,擅长招魂,他们博览古今,发现历史真相被权贵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骗人世.第四卷:慧駰国游记.表达格列佛在智马国的游历.在那个国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老实的智马,供智马差遣的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耶胡,后者生性淫荡、贪婪、好斗,好吃懒做、喜爱在田间寻觅、争夺一种发亮的石头!三、想一想1.你感觉格列佛是个如何的人?请你结合具体故情形节说说。
设计目的:解决大体目标2,要紧培育学生依照小说故情形节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教案苏教版

【关键字】语文《格列佛游记》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时间第周,星期教学内容《格列佛游记》教学目标1、能说出作品的主要内容、相关的文学常识。
2、会分析小说的立意、写作手法、主要人物。
3、能由作品生发对社会和人生新的感悟。
4、略读与精读相结合,了解全书,熟悉精彩片段。
教学重点能简明扼要分析人物,理解其讽刺意义教学难点能由作品生发对社会和人生新的感悟。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部著名的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这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之一,它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的常备书。
像高尔基、鲁迅等名作家都非常推崇这部讽刺作品,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阅读方法指导:一、阅读小说名著,你觉得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交流反馈教师指导,出示课件:内容上,了解故事发生背景和作者背景,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个性特点。
形式上,揣度文章采用的艺术手法(象征、影射、讽刺、对比、想象等),感悟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读书方法交流?交流反馈。
教师整理,出示课件:可选用:选读、略读、速读、泛读、跳读、精读、诵读等。
本书推荐: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并能实现悟读。
名著导读:一、资料积累我们已预习,基本实现了略读。
下面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学生交流、反馈。
教师补充资料,出示课件:乔纳森·斯威夫待(1667—1745)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
早年生活艰苦,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勉强上完大学。
后来投奔远亲邓波尔爵士家去作私人秘书,处境无异于“识字的奴仆”。
不久,他便以见解精辟、讽刺犀利的文章显示了才华。
他的一篇揭露政府贪污行径的政论,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战,以至有人称那项和约为“斯威夫特和约”。
他后来虽然成了首相的亲信和女王演说词的起草人,成为别人巴结的对象,但仍以清贫为荣。
斯威夫特没有官衔,给报社审稿不取报酬;哈利首相给他写文章的奖金,被他愤而退回,声明自己不是被雇佣的文人墨客。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第21课时)学案(无答案

格列佛游记(第二课时)班级:姓名:一、目标导航1.分析小说的精彩片段;2.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比较阅读,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
3.体会小说的深刻寓意。
二、自主预学(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1.将重要的字词抄写一倍。
2.《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是国的讽刺作家。
作者以神奇的,的手段,的笔法,不留情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二)读课本中节选的《宫廷游戏》、《语言的妙用》完成下列各题:1.这两则选文的讽刺对象分别是什么?2.两则选文各用什么办法达到讽刺效果?三、议: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读《宫廷游戏》完成下列各题:1.宫廷游戏中介绍了哪两种游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蓝红绿三色丝线分别影射的是什么?3.利立浦特用什么办法选拔官员?4.如何理解“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三)读《语言的妙用》部分,完成下列各题:1.在语言学校,三位教授讨论改进本国语言的计划是什么?2.语言的妙用到底“妙”在何处?真的妙吗?3.三位教授的语言计划却因妇女和俗人、文盲的联合反对而难以实现,这说明什么?4、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是否比正面的陈述更有力?为什么?(四)比较阅读:《格列佛游记》和《鲁宾逊漂流记》的异同:1.《格列佛游记》和《鲁宾逊漂流记》相同点是什么?2. 不同点:a.主题:《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立场分别是什么?b.人物形象。
总之:鲁滨孙漂流记是一个人苦难史,是历经磨砺的过程。
格列佛游记是一个人游历的经过,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很多奇遇,整个氛围要轻松一些。
总结: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鲁滨孙,与鲁滨孙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格列佛游记》教案

这个国家常和邻近岛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格列佛跨过海面,用绳子把敌方的战舰全部拉了过来。为此,国 王赐给他尊贵的爵位。一次,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于是 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并把他的双眼刺瞎。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到不来夫斯古国。再从 那儿找到了一只小船,便乘船离去。他在公海上遇到一只英国商船。他便搭乘这只商船,回到了伦敦。主题思想:
六、课堂检测
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并把它与《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讨论两位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答: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鲁滨孙,与鲁滨孙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 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 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现代 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3、小说以什么为线索?以格列佛传奇的经历为线索
三、阅读精彩片段——《宫廷游戏》、《语言的妙用》。
1.节选的这两个片断,分别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故事?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答: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斯勋章和蓟花勋章 的绶带
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 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讽刺对象: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特点;(3)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小说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和尊重;(2)学会关注社会现象,思考人生哲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2)阅读小说第一章,了解主人公格列佛的初次冒险。
2. 第二课时:(1)阅读小说第二章,分析格列佛在利立浦特的奇遇;(2)讨论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如:矮人国的政治斗争。
3. 第三课时:(1)阅读小说第三章,了解格列佛在布罗卜丁奈格的冒险;(2)分析小说中的寓意,如:大人国的民主制度。
4. 第四课时:(1)阅读小说第四章,探讨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所见所闻;(2)评价小说中的讽刺效果,如:飞岛国的科技与道德。
5. 第五课时:(1)阅读小说第五章,了解格列佛回到家乡的经历;(2)总结小说主题,探讨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进行深入解读;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4.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评价;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格列佛游记》原著或改编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研究《格列佛游记》的书籍和论文;3. 网络资源:关于《格列佛游记》的介绍、评论和分析文章;4. 影视作品:改编自《格列佛游记》的电影或电视剧。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以及对时代风貌独具个性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作者简介】江奈生•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内容主题】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智马国等地的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在小人国里,万物仅有正常尺度的1/12,格列佛在那有如一座大山。
到了大人国,格列佛便成了一个小小的“宠物”。
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的国家。
如描写小人国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实际是挖苦英国两党之争;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向国王介绍英国却遭连串质问;在马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阅读感受】①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②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③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无答案)苏
教版
基本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能简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提升目标:能了解小说的写作手法,体会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能了解小说的写作手法,体会小说主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默一默
简洁的语言概括你最熟悉的几个故事情节。
二、读一读
格列佛游历了哪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目的:解决基本目标1,让学生整体感知小说内容,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预设: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叙述格列佛在小人国的游历见闻.这里的人,身长不满六英寸,他置身其中,就象巍巍的大山一般.小朝廷里充斥阴谋诡计、倾轧纷争.穿高跟鞋的一派与穿低跟鞋的一派互相攻击,势不两立.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宠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第三卷: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飞岛)和格勒大锥(巫人岛)的游历.飞岛上的人长得畸形怪状,整天担忧天体会发生突变,地球会被彗星撞击得粉碎,因而惶惶不可终日.在科学院里,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研究如何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取暖,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繁殖无毛的绵羊,软化大理石等课题.在巫人岛上,岛主精通巫术,擅长招魂,他们博览古今,发现历史真相被权贵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骗人世.
第四卷:慧駰国游记.叙述格列佛在智马国的游历.在这个国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
实的智马,供智马驱使的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耶胡,后者生性淫荡、贪婪、好斗,好吃懒做、喜欢在田间寻找、争夺一种发亮的石头!
三、想一想
1.你觉得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说说。
设计目的:解决基本目标2,主要培养学生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预设: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追问:你认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游历表达了什么思想?
设计目的:解决提升目标2,旨在把握小说的主旨,此问题的解决基于学生对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课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
预设:
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
小说的第二卷则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代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历史家等,以及英国对于爱尔兰的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揭露.
小说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官爵的可耻行为等.
综观小说的全部情节,《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
作者通过了描写格列佛4次遇险,写出了作者看透了当代的腐败,以讽刺的方法,抨击了当时腐败的
社会。
2.请你就写作上的一点谈谈《格列佛游记》的艺术魅力。
设计目的:继续解决提升目标,旨在了解小说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预设: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在小人国里,国王选大臣的方法居然是看谁跳的高而不是看这个人是否符合大臣所应有的才华,讽刺的即是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的腐败与华而不实的本质。
最讽刺的还是最后一段的慧因国,马是世界的主宰,而雅虎(外貌似人,内心充满邪恶的动物体)完全将人类的善与恶区分开,让人捧腹大笑之余又满含泪水。
四、练一练
在《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中任选一部,比较和《格列佛游记》的异同。
五、课后作业
阅读《格列佛游记》,浏览全书,精读精彩部分,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