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回用论文
中水回用及在高层建筑回用工程实例

2 . 厦 门市 某建筑 中水 回用 一体 化技 术应 用实 例
2 . 3中水 回 用工艺流 程 2 . 3 . 1 工艺设 计 依据
本 工程 将 中水 处理 站设 在 地下 二层 , 需 要处 理 的水 量 :
厦 门市 三 面临 海 , 却是 个淡 水 资源 极 度缺 乏 的城 市 , 人 均 占有量 仅 9 4 7 立方 米 , 是 全 国人 均 占有 量 的 1 / 3 , 厦 门市 主
了 良好 的效 益 , 说 明了建筑 中水 回用 的广 阔前 景 。
关 键词 : 中水 ; 中水 回用 ; 工艺 流程
1. 引言 建 筑 全 部 卫 生 间供 水 。以公 共 卫 生 问 内 的手 盆水 、 公 共 浴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 、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自然资源 。随 室排 水 、 冷却 塔排 水 等作 为 中水原 水 , 经过 处 理后 的 中水 回 着社 会 经 济 的发展 , 人 类对 水 的需 求越 来 越大 , 加 之 用水 的 用 于 公共 卫生 间 内大 小便 器 的 冲洗 以及 车库地 面 的 冲洗补 不合理性等 , 导致 了水资源 的缺乏和水 环境 质量 的恶化 。 水 等地方 。本建筑 内污废 水量 约 7 3 2 . 6 m / d , 按供水 量 的
目前我国水资源危机 日 益严重 , 并且 已经阻碍 了经济社会 9 0 %计 。其 中用 于 中水原 水 量 约 1 3 9 . 7 m / d 。 因此 , 实际日 的发展 。因此 , 为了解决城市缺水 问题 , 我们应该加大节水 排 放 量 为 5 9 2 . 9 m / d 。冷却 塔 排 水 、 绿 化 和 浇洒 道 路 等用 水 力度 , 在治理水污染 的同时 , 合理利用污水资源 , 充分提高 不 排 入 污水 系统 , 此部 分 耗水 量 为 4 4 0 m / d 。设计 的室 内污
建筑中水回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建筑中水回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摘要:建筑中水回用技术是解决当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简要介绍建筑中水水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前人试验和已建中水回用系统,从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出发,对建筑可用中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对建筑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中水中水回用中水处理工艺0概述众所周知,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环境问题,并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屮水回用,足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里耍途径,也足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後的根本出路*所诮屮水,主耍足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阀内里笈使用的廿饮用夺洲水,访水质介丁-卜.水与下水之间,足水资源冇效利闷的一种形式。
1屮水水海屮水的水源较广,但对建筑屮水而吉,儿水源般包栝盥洗详水、沐浴排水、洗衣沣水、掛房详水和厕所详水笄。
3¤考虑到处理贽招和处理的难易程皮,对几选用的先后顺序一般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_厨虎排水_厕所排水6在进行建筑屮水系统的设汁时,应根据实际怙况_集流一神或多神播水作为屮水水源,常见组介有以下几种怙况^①空调系统排水、盥洗排水和沐裕排水m,儿污染捏度较轻,称为优质杂排水,在设计时应优先选择儿作为屮水水源:②冲厢以外的生活详水组介,几污染秘足屮笄.称为杂排水:③所有生话排水的总称,凡污染程度浓玉,称为生活汚水,由丁儿处理费用较尚,肛难处理,所以在设计时应塔址不采叫凡作为屮水水源*就0前怙况来呑,我因现冇的建筑屮水间用系统釆用的水源几沪都足优质杂捭水或杂详水#2屮水处现1:艺'lA常用的屮水处通1:艺及儿流®0前成用较多的屮水处理1.艺主驳冇混凝、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和活性炭吸附笄。
浅析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节水中的应用

浅析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节水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就中水回用技术及其在建筑节水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重点介绍了我国建筑物中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方法技术,简单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中水回用途径,并对建筑中水回用系统设计和运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物;节水;中水回用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面临缺水甚至严重缺水问题,有的地区已采取了一定措施来限制城市用水,比如限量定额用水、执行阶梯水价等。
如果将城市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之后,回用于冲厕、洗车、绿化、清扫道路或作为景观用水、消防用水、冷却用水的补充水等等,将会大大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减少了排污量,从而减少了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建筑中水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1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起源于日本,是相对于上水和下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是将城市中的生活废水或生产废水经过集中收集处理后,满足一定的水质标准而回用于地面清洁、园林灌溉、厕所冲洗、冷却设备补水、采暖系统补水、消防用水及其他工艺用水等,以此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是水资源再利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2中水处理技术分析2.1中水水源对于建筑中水来说,原水主要来自于建筑物生活排水,主要有空调循环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冲厕排水等。
上述水的受污染程度不同,水量也不均匀,单一选用某一种水作为处理水源可行性不高,在对建筑中水回用系统进行设计时,通常会根据污染程度将某种或者某几种水进行组合进而分类处理详见表1。
表1中水水源分类2.2中水处理方法2.2.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就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生物(即细菌、酶以及原生动物)的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进而达到去除水中溶解有机物的目的,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处理方法。
该技术具有去除有机物效果好、生物处理效果稳定、剩余污泥产量低、抗冲击负荷等优点。
常用的活性污泥及其变形工艺有氧化沟、SBR 法、AB 法、A/O 法、A/A/O 法、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ASS)、MSBR法等。
《2024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范文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中水回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中水回用技术概述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用于非饮用的各种用途,如农业灌溉、景观环境用水、工业冷却水等。
中水回用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回用标准。
三、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1. 国内外应用情况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应用。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中水回用技术已经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如华北、西北等地。
2. 典型案例分析以某大型住宅区为例,该住宅区采用了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和冲厕用水。
经过几年的运行,该住宅区的中水回用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1. 工作原理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投加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或气体;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 关键技术中水回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消毒技术等。
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深度处理技术则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消毒技术则是为了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回用水的水质安全。
五、中水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存在的问题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成本较高、公众接受度不高、政策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中水回用的 处理技术与意义

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与意义摘要:建筑中水主要是指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主要途径。
本文介绍了中水回用的技术并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水回用;建筑;水资源危机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is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which mainly refers to the waste water after treatment for civil buildings or buildings as reclaimed water. The reuse techn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is the main way to solve the crisis of water resourc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ter reuse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its significance.Key words: Reclaimed water reuse; The construction; The crisis of water resource 中国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水资源虽据世界第四位,但由于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小,人均水量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每亩地平均水量为世界亩均水量的1/2,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贫水国家。
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也很大。
我国的水资源表现出三个特点:1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占有水平很低;2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相差悬殊。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土地资源的配置很不适应;3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大部分水资源量集中,汛期以洪水的形式出现,资源利用困难。
浅谈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浅谈建筑中水回用系统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了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对建筑中的杂排水及雨水资源进行水处理的节水途径。
从建筑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方面初步探讨了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前景, 并且对建筑中水回用效益的优越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建筑中水回用节水1. 概述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不仅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很多地方的淡水开发难度比较大,导致很多地区和城市严重缺水。
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不但严重困扰着国民生活生产,而且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废水回用率高,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的比率已由过去的30%提高到40%以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以及接近60%。
鉴于生活污水量大且相对稳定,易于收集,再生成本低,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
尤其是在城市供水水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如果小区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用于小区绿化、厕所冲洗、洗车和清洁等,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建筑逐步向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同时,建筑中水回用系统成为建筑给排水的一个发展方向。
2. 城市缺水的现状在300多个大中城市中,其中5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特别是很多大中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膨胀,导致缺水比较严重。
城市缺水现象表现为:第一,居民饮水供应困难。
由于降雨量减少,河川、湖泊、水库干涸,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供水困难,影响居民正常用水。
第二,危及郊区农业生存和发展。
由于水资源的供应不足导致农作物由水作改为旱作。
第三,危及用水行业发展。
一些缺水严重的城市限制甚至关闭了洗车业、沐浴业和小区水景运营。
第四,供水价格提高。
水资源紧缺、调水成本和污水净化及处理成本的提高使得自来水价面临上升的压力。
3. 建筑中水回用的目的与意义建筑中水回用就是将公共建筑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冷却水,经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
中水回用处理论文

浅谈中水回用的处理摘要:我国污染严重,又是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依据当地水资源及经济情况合理进行污废水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建设中水系统,不但可以节约用水,并且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水体污染。
经有关专家对成都市中水设施调查,发现大多数设施的处理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运行成本偏高。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对中水回用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
本人总结了多个工程的设计经验,供设计同仁参考、研讨。
关键词:中水;处理;回用;中图分类号: tu99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人类用水的不科学和水体的严重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日趋锐减。
目前,水资源危机已成为所有国家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
为了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应在加大节水力度、治理城市水污染的同时,积极开展污水资源化的研究,提高污水回用率,从而有效的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水回用即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作为城市给水,回用于农业、工业、市政工程以及生活杂用等方面。
是污水资源化、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的直接措施。
一、系统选择中水处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1、有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雨水系统单独考虑),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2、无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污水经化粪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3、无市政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
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二、中水回用范围合理设计中水回用系统,需要根据小区内用水情况,结合中水供应量,合理确定中水的回用范围。
中水回用问题分析论文

中水回用问题分析论文1中水简介1.1中水定义所谓中水是指将城市生活废水经过集流再生处理后,使其水质指标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表和地下水的排放标准,但低于城市给水中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1.2中水水源中水水源包括:冷却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城市污水厂二沉池出水等。
1.3中水水质中水作为生活杂用水,其水质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1)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2)外观上无不快的感觉;(3)不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以及不造成维护管理的困难。
1.4中水用途在城市生活中有多达5O%~6O%的水是用在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环卫用水、冲洗地面和绿化用水等方面,其中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
若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中水不仅在水质上可以达到用水标准,而且将节约大量的新鲜水源,大大减小排污量,进一步削减排放到自然水域的污染物负荷,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2北京市使用中水的必要性2.1水资源短缺的需要北京市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
北京市域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新增水源巳相当困难。
加之北京市每年排放污水量约12亿立方米,其中约有8O%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因此,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的必要措施。
如果中水普及进入家庭,预计北京市全年节水将达到1O亿立方米左右。
而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05年,在大力节水的前提下,北京遇枯水年仍将缺水8亿立方米。
中水回用节约的水资源是2005年预测缺水量的100%还要多[2].2.2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工厂、热电厂、蒸汽厂等企业也可通过使用中水,大大减轻水价高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负担。
如北京华能热电厂利用中水进行热能发电,一年通过此项工程就实现利润一千多万元。
2.3改善环境的需要为了改善北京市的环境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北京市正在实施大规模绿化和环境整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中水回用的探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和排水量日益增大,造成水资源不足,水质日益恶化。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而且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中水;回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用水量的大幅度上升,大量污、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和水源,从而进一步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等资源开发的首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中水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现有可利用的水资源不被污染破坏,实现污水资源化,而且还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中水简介
1.1 概念
所谓“中水”,是相对于“上水”(给水)和“下水”(排水)而言的,其水质介于建筑给水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与生活排放污废水水质之间。
中水的水源又称中水原水,来自建筑物或建筑小区排放的污废水或排放的设备冷却水。
这类污废水经过适当水质处理后,应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内杂用如冲厕、绿化等。
在淡水资源缺乏地区,中水具有开源节流的效果。
1.2 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中水系统由中水水源系统、中水处理设施和中水管道系统组成。
1.2.1 中水水源系统
中水水源系统是指确定为中水水源的建筑物原排水的收集系统。
它分为污、废水合流系统和污、废水分流系统。
一般情况下,为简化处理,推荐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
1.2.2 中水处理设施
中水处理设施包括预处理设施和主要处理设施。
预处理设施有化粪池、格栅和调节池。
主要处理设施有沉淀池、气浮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转盘等。
当中水水质要求高于杂用水时,应根据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即中水再经过后处理设施处理,如过滤、消毒等。
1.2.3 中水管道系统
中水管道系统包括中水水源集水系统与中水供水系统。
中水水源集水系统是指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排放的污、废水进入中水处理站,同时设有超越管线,以便出现事故时,可直接排放。
中水供水系统是指原水经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成为中水,首先流入中水储水池,再经水泵提升后与建筑内部的中水供水系统连接。
中水供水系统应单独设立,包括配水管网、中水储水池、中水高位水箱、中水泵站或中水气压给水设备。
1.3 中水系统的分类
中水系统是给水、排水、水处理工程技术和建筑环境工程技术
的综合,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建筑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和城镇中水系统。
1.3.1 建筑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系统是指单幢建筑物或几幢相邻建筑物所形成的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系统适用于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为分流制,生活污水单独排出进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化粪池,以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的情况。
1.3.2 小区中水系统
小区中水系统的中水原水取自居住小区内各建筑物排放的污废水。
多以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为中水水源。
居住小区和建筑内部供水管网分为生活饮用水和杂用水双管配水系统。
此系统多用于居住小区、机关大院和高等院校等。
1.3.3 城镇中水系统
城镇中水系统,经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和雨水作为中水水源,经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后,供城镇杂用水使用。
目前采用较少。
1.4 中水水源与水质
1.4.1 中水水源的选用
中水水源的选用应根据原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所需的水质、水量确定。
中水水源一般为生活污水、冷却水、雨水等。
医院污水不宜作为中水水源。
根据所需中水水量,应按污染程度的不同优先选用优质杂排水,可按以下顺序选用:冷却水—淋浴
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1.4.2 中水水质
中水水质标准按中水回用用途进行分类。
中水用作城市杂用水(如:冲厕、道理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等),其水质应符合现行《城镇杂用水水质控制指标》的规定;中水用作景观环境用水,其水质应符合《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控制指标》的规定;中水用于食用作物、蔬菜浇灌用水时,其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中水用于采暖系统补水等其他用途时,其水质应达到相应使用要求的水质标准;当中水同时满足多种用途时,其水质应按最高水质标准确定。
1.5 中水处理工艺
1.5.1 工艺类型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3种类型:
(1)物理处理法:如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2)物理化学法:如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特点是结构紧凑,技术先进、占地少,管理简单。
(3)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特点是产生污泥量少、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维护管理容易。
1.5.2 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在确保中水水质的前提下,宜采用耗能低、效率高、经过试验或实践检验的新工艺流程。
当以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作为中水原水时,原水有机物浓度较低,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1)物化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或气浮—过滤—消毒—出水
(2)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将结合的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出水
(3)预处理和膜分离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预处理—膜分离—消毒—出水
2 中水应用现状
2.1 国外现状
90年代初日本开发了很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新型脱氮、脱磷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建立起了许多”水再生工厂”;美国也是世界上中水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有300余座城市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新加坡为了更好地节约水资源,目前每天至少有数千万升经过深度处理的中水已经加到饮用水管中,不是单纯作为中水利用了。
1987年以色列全国已有210个市政污水回用工程,城市污水回用率达72%。
2.2 国内现状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试验中水工程,1991年开始执行
推荐性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目前颁布实施了新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中水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在缺水地区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
北京、天津、青岛等缺水的城市都把中水回用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3 存在的问题
由于水资源危机感和节水意识不强,污水回用方面的科技投入不足等导致全国大型污水回用项目为数不多,回用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回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利用率低;(2)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3)设施布局不合理,输配水管道系统不健全;(4)施工难度大;(5)异味、泡沫等技术问题难以解决。
所以,中水回用技术还不健全,仍然是一个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为了使中水回用技术得以推广,首先必须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加快新产品的研制,以降低中水处理成本;同时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府、企业和居民的中水回用的意识;完善相应制度法规和完整的水价体系,加强中水回用的监管力度;建立城市用水的综合规划,促进我国中水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光范,徐强.积极稳妥地开展中水回用工作.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4).
[2]马志毅,米晓军.城市污水回用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学
报,1998,29(1).
[3]鲁豫,王琳,王宝贞.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给水排水,20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