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方言的儿化

合集下载

山东土话济南方言

山东土话济南方言

山东土话济南方言精心整理山东土话—济南方言一霎儿——一会儿的意思。

如;你等俺一霎儿,俺上上茅房!得(dei)为的——故意的。

如:他就是得为的气我!丧门——不吉利。

如:你在这里丧门么啊!难揍儿——一般指人不容易满足.如:你说你难揍儿吧,气也不行,不气也不行!半截儿不拉快儿——不完整的意思。

如:把你的馒头都吃了,别剩个半截儿不拉快儿。

点化儿——骗。

如:他点化儿你来,你别上他当!道儿化——一般和点化儿连用,指人神道儿!如:这孩子正天点化儿道儿化的,没正事!梭揖——顽皮,不听话!如:俺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梭揖俩!趋拉——踢。

如:你小了嘛你,一边走还一边趋拉石头!紧子——本来就。

如:我这里紧子就忙活,你还来木乱。

木哥张——指人木讷。

如:他是个木哥张,不会说话。

罗罗儿——谈论某事,否定形式是“胡罗罗儿”如:别胡罗罗儿俩,该睡觉俩!航航(读二声)子——一般是指琐事,没意思的事。

如:罗罗儿这航航子干么,赶紧说正事!将——刚刚地。

如:我将来,你来多长时间俩?拼拼的——一般指人出汗多。

如:今天天儿真窝门儿热啊,你看我这汗,拼拼地!资(轻声)——着的意思如:我看资看资书睡着俩。

拽(一声)——扔的意思。

如:你把俺那本书拽哪里俩?揍是——一般形容人清高。

如:你揍是么啊!橛——脚。

如;晚上睡前要洗橛!月——药。

如:你病俩,为么不吃月啊?罗北——萝卜。

如:今天吃地罗北包子!瓷——踩。

如:你要是够不着就瓷资个凳子。

不楞——乱动弹或拨弄别的东西。

如:你在床上胡不楞么啊?如:小强哥在宿舍不楞他的吉他呢!不拉——拨弄某样东西。

如:别乱不拉俺的琴!……不垃圾地——后缀,一般跟在形容词后,没有实际意义。

如:你看你手,脏不垃圾地,快洗手气,要不别吃。

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第 28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 28 №1 2007 SUN YAT - SEN UN I V ERSITY ( SOC I AL SC IENCES) 2007
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赵敏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广东广州 510275 )
31 42
、 l声母后若是细音韵母时 , 变为相应的洪音韵母 。如楼 l u — 楼儿 ur , 俩 lia — 55 31 31 55 55 俩儿 ar , 页 i — 页儿 r , 影 i — 影儿 r 。 ( 2 ) 读 ts、 ts ‘、 s声母的字在儿化时 , 声母卷舌并带闪音色彩 , 记成 tsr、 ts ‘ r、 sr。 213 213 213 213 如猪 tsu — 猪儿 ts ‘ur , 车 ts ‘ — 车儿 tsr ‘ r 。
(二 ) 韵母 1. 中古果摄一等开口 、合口两类字在今沂水话中不分 , 歌 = 锅 ku 12
213
213
213
55
, 河 =和
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42
xu
。 2. 普通话中的 ai在沂水话中读为单韵母
3. 普通话中的 au 在沂水话中读为单韵母
, 贺 =货 xu
31
, uai读为 u , 如海 x , iau 读为 i , 如毛 m
55 31 31 55 42 42 55 55 55 55 55
213
55
42
、k ‘
214
, 沂水话读为
韵,
沂水话读 u (蛰读 ts 除外 ) , 如各 ku , 郝 xu , 鹤 xu , 恶 u 。 12. 中古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 、 i 的 , 在沂水话中读为 u 和 y 。 42 42 31 31 如勺 su , 芍 su , 药 y , 钥 y 等 。 13. 中古曾摄开口一等鹤梗摄开口二等的入声字 , 普通话读 、 o、 ei、 ai四个韵 , 31 55 55 55 沂水话大多读 ei韵 。如墨 mei 、百 pei 、客 k ‘ei 、隔 kei 等 。

儿化

儿化
儿化(儿化韵/儿化音节)
朗读作品中的儿化词语:
1.韵母中最后一个元音是a.o.e.u.ie +卷舌
那儿nà 哪儿 银条儿 小草儿 一道儿 r
老头儿 小河儿hé r
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儿
缺点口儿 雪球儿 雪末儿 这儿 大个儿gè r 雏儿 树叶儿
2.韵尾i或n,去掉韵尾, +卷舌 女孩儿há 一会儿 ir 青草味儿wè 小嘴儿 ir 一块儿
慢慢儿 聊天儿 一点儿 打滚儿 小伙伴儿 一边儿 见面儿 山尖儿 围个圈儿 一份儿 一阵儿 墙根儿
3.韵母是i或 ü + ə+卷舌 小鱼儿 有趣儿 小鸡儿 玩意儿 4.zhi chi shi ri或zi ci si ----i变ər 食儿 树枝儿 没事儿 细丝儿 瓜子儿 5.韵尾是ng,去掉韵尾, 主要元音+卷舌,同时元音鼻化 赶趟儿 有空儿 起个名儿 影儿

史上最全的沂南方言大全,图文并茂~说一口地道的沂普就是这么简

史上最全的沂南方言大全,图文并茂~说一口地道的沂普就是这么简

史上最全的沂南⽅⾔⼤全,图⽂并茂~说⼀⼝地道的沂普就是这么简(⼀)沂南⽅⾔⼈体构造图
⼈体构造图正⾯
⼈体构造图背⾯
(⼆)沂南⽅⾔时间
(三)沂南门市部
(四)沂南动物园
在沂南傻⽠叫“朝巴”
在沂南烦躁叫“草鸡”
在沂南⾼兴叫“滋死了”在沂南嚣张叫“⽊张”
在沂南野草叫“拉拉央⼦”在沂南中央叫“当瓤rang”在沂南⼥⼈叫“识字般”在沂南讨厌叫“范误”
在沂南委屈叫“⽡古”
在沂南挑衅叫“你能咋地”
在沂南不搭理叫“不落落”
在沂南⽣病叫“不好受”
在沂南⼝渴叫“害卡了”
⽑⽑⾍叫“唰沐枷⼦”
在沂南热叫“叶试了”
在沂南伤害叫“踢蹬了”
在沂南炫耀叫“烧包”
在沂南看叫“萨末”
在沂南下⼩⾬叫“下物了⽑⼦”在沂南⽆奈叫“⽊副治了”
在沂南问候叫“你看剩么?
在沂南寒暄叫“你咋起”
在沂南河叫“河yai”
在沂南报复叫“揣他⼏厥”
在沂南烫⼈叫“⽅⾕夜”
在沂南发飙叫“我砸煞你”
在沂南慢叫“墨迹”
在沂南忙叫“捞不卓”
在沂南抠门叫“嘎固”
在沂南地板叫“挡们”
在沂南⾯做的粥叫“估着字”在沂南思考叫“神思”
在沂南热⽔瓶叫“喃壶”
在沂南可能叫“当不住”
在沂南蚰蜒叫“草鞋底”
在沂南动弹叫“故永”
在沂南别碰我叫“别乖我”
在沂南枯萎叫“焉有了”
在沂南修理⽅法叫“扎古扎古”在沂南讨厌叫“烦弃”
在沂南青蛙叫“崴⼦”
在沂南⼟⾖叫“地⾖⼦”。

山东章丘方言中的“儿化”

山东章丘方言中的“儿化”

山东章丘方言中的“儿化”“儿化”是小称的源头,但山东章丘方言中没有“儿化”,而是采用变韵的方式来表示儿化,一是ai尾,一是ei尾。

标签:章丘方言小称变韵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是济南市的一个县级市,县城在济南东50公里处。

在中国语言地图集6上,章丘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冀鲁官话)沧惠片、章桓小片。

与普通话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如本地人所言:“章丘人厚嘴唇,不分人然肉热,日月星辰”,即r,l不分,也没有er韵母,儿化韵无卷舌动作等。

境内因地理位置所致,东部口音与淄博相似,西部与济南历城接近。

汉语方言中存在很多跟北京话儿化相类似的语言现象。

并用儿化来表示小称、爱称。

曹志耘先生在《南部吴语的小称》一文中说:“‘小称’的基本功能或初始功能是‘指小’,在‘指小’的过程中,自然衍生出表示喜爱、亲昵、戏谑等功能,有时‘指小’功能甚至已经不太明显了。

”(曹志耘,2001:33)在章丘方言的声母系统中是没有日母字的,日母字全部读成来母字。

相应地,也就没有儿化韵。

章丘方言表示小称的主要方法是变韵。

一、ai尾小称由于章丘方言中没有儿化韵,所以,在普通话中本是儿化韵的音节,在章丘方言中都需要去掉“儿”音来读。

此外,在an、ian、uan、üan之后,“儿”音去掉,其韵母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i?]、[u?]、[y?]。

因其全部是有an变成了ai (我们把[?]记作ai),故而将其称为ai型小称。

根据章丘方言的声母、韵母表,现列举一部分字词如下:这些词的语音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发生改变。

根据发音人的介绍,这些词在语音发生变化时都可以进行重叠,表达事物极其细小之意或者是表达说话人的喜爱之情。

按照其语音发生改变的前提条件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词语本身表示细小、微小之意,语音发生变化没有条件限制。

如“尖、点、牙签”。

2.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对象来确定语音是否发生变化。

比如“吃饭(饭)”“泡面(面)”基本上在与小孩对话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表达一种喜爱、宠溺之情。

儿化

儿化

儿化
刀把儿号码儿价码儿在哪儿话把儿找茬儿打杂儿戏法儿板擦儿名牌儿鞋带儿窗台儿壶盖儿小孩儿加塞儿快板儿腰板儿老伴儿蒜瓣儿脸盘儿脸蛋儿收摊儿笔杆儿门槛儿栅栏儿包干儿白干儿帮忙儿药方儿赶趟儿香肠儿瓜瓤儿掉价儿豆芽儿小辫儿照片儿扇面儿差点儿雨点儿聊天儿拉链儿牙签儿露馅儿心眼儿透亮儿花样儿看样儿油画儿脑瓜儿麻花儿笑话儿牙刷儿茶馆儿落款儿拐弯儿好玩儿大腕儿蛋黄儿打晃儿烟卷儿手绢儿包圆儿人缘儿绕远儿杂院儿刀背儿摸黑儿倍儿棒老本儿花盆儿嗓门儿串门儿哥们儿纳闷儿后跟儿粉末儿别针儿旦角儿一会儿这会儿多会儿耳垂儿墨水儿打盹儿冰棍儿光棍儿没准儿垫底儿肚脐儿玩意儿有劲儿花瓶儿图钉儿门铃儿眼镜儿蛋清儿蛐蛐儿小曲儿金鱼儿合群儿花裙儿瓜子儿挑刺儿墨汁儿记事儿没事儿模特儿逗乐儿唱歌儿挨个儿打嗝儿没谱儿媳妇儿泪珠儿有数儿梨核儿煤核儿果冻儿门洞儿胡同儿抽空儿酒盅儿红包儿灯泡儿小道儿手套儿跳高儿叫好儿符号儿口罩儿绝活儿口哨儿蜜枣儿火苗儿跑调儿面条儿小鸟儿豆角儿开窍儿衣兜儿年头儿老头儿小偷儿炕头儿纽扣儿线轴儿小丑儿高手儿加油儿顶牛儿蜗牛儿打球儿棉球儿蝈蝈儿火锅儿大伙儿饭桌儿邮戳儿小说儿被窝儿土坡儿。

广西蒙山方言词汇

广西蒙山方言词汇

广西蒙山方言词汇广西蒙山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一种方言,也称“蒙山话”或“广西蒙山方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蒙山方言词汇:1. 鳄化(儿化):发生儿化现象,如“六”读作“六儿”。

2. 答肋(答理):对着,对付,回答。

3. 裹养(儿养):抱养,指父母把孩子抱在怀里养育。

4. 搁住(别着):停下来,停止。

5. 发愣(呆愣):发呆,出神。

6. 讲船(船市):码头,港口。

7. 搽痰(痰子):咳嗽时咳出痰。

8. 姆斗(姆对):丈夫对妻子的亲昵称呼。

9. 赶鸟(鸟市):集市。

10. 掏蜜(蜜钱):私下交易的钱。

11. 浪笔(好过):脾气坏,不好相处。

12. 泥漳(泥点):食堂,饭馆。

13. 凉蔑(凉遍):每个人都知道,家喻户晓。

14. 银采:婚庆。

15. 内靶(家里):家,家庭。

16. 食阒(伺饭):请客吃饭。

17. 影坚:理亏,表现得束手无策。

18. 切掐(停截):停止使用。

19. 苫饭(剩饭):剩下的饭菜。

20. 塌渣(弯曲):弯,扭。

21. 花菜(花栽):花园。

22. 切拍(停巴):停下来,停止。

23. 扑坨:尽量,全力。

24. 拽脱(扛开):抵抗,使用武力。

25. 瞬持(捂住):用手盖住。

26. 布灵话(土话):方言。

27. 各回顾(各回来):各自回去。

28. 牵白择:选人为官。

29. 拍拿靶(揽靶):抓捕。

30. 糖糕圈脸(甜面圆子脸):面圆,脸圆。

以上是一些广西蒙山方言中常见的词汇,希望能帮到你。

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

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

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刘长锋(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45)摘要:“子”和“儿”是构词、构形能力最强的两个后缀,它们在构词或构形上,都比普通话能产、多产、复杂多样,在表达含义上与普通话有极大的不同。

两者之间各有适用范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后缀子尾儿化在现代汉语官话里,“子”和“儿”是构词、构形能力最强的两个后缀,本文分别将它们称为“子尾”和“儿化”。

子尾和儿化本身就是语法问题,但不仅仅是构词、构形的语法问题,还涉及到语音问题和语用问题,两者都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笔者以普通话为参照,根据自己对母语沂南方言的掌握情况,从形式上主要从语法、构词方面分别探讨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及其相互关系。

1 子尾沂南方言的子尾词,无论是成词面貌还是表意,都比普通话能产、多产、复杂;可用来指称事物,也可用来指称人;沂南方言中还有带子尾的动词(动词性短语)。

1.1 指称事物“子”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面构成名词指称事物:1.1.1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不带“子”尾,词形同于沂南方言“子”尾词的词根:墨斗子——墨斗手锛子——手锛腮帮子——腮帮旮旯子——旮旯泉子——泉土豆子——土豆墙角子——墙角藕瓜子——藕瓜手爪子——手爪纸箱子——纸箱电话线子——电话线望海楼子——望海楼曲家庄子——曲家庄土山子——土山回龙庙子——回龙庙朱家屋子——朱家屋罗家宅子——罗家宅1.1.2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则是非“子”尾的完全不同的词形。

如:耳朵锅子——带耳小锅蛇虫捋子——蜥蜴黏黏转子——陀螺交叉子——马扎儿香油馃子——油条耳朵底子——中耳炎秋狗子——蟋蟀电棒子——手电筒牙花子——牙龈耳门子——鬓角裤茬子——短裤腚垂子——屁股裤脚子——裤腿耳巴子——巴掌耳刮子——耳光盐粒子——霰雪1.1.3沂南方言中有“子”尾和儿化两种形式,而普通话为儿化或普通形式。

如:馅子、馅儿——馅儿心眼子、心眼儿——心眼儿眼角子、眼角儿——眼角儿腚眼子、腚眼儿——肛门面条子、面条儿——面条儿墙角子、墙角儿——墙角小米子、小米儿——小米儿小猪子、小猪儿——小猪儿牛犊子、牛犊儿——牛犊儿地瓜秧子、地瓜秧儿——地瓜秧窟窿眼子、窟窿眼儿——窟窿画子、画儿——画儿1.1.4 沂南方言有“子”尾和儿化两种形式,普通话为普通形式,且与沂南方言的词根不同:蠘溜猴子、蠘溜猴儿——蝉幼虫小丫头子、小丫头儿——小姑娘裤衩子、裤衩儿——裤头下巴颏子、下巴颏儿——下颔齉褶子、齉折儿——皱纹坷垃头子、坷垃头儿——土块轱辘子、轱辘儿——车轮馉馇子、馉馇儿——面疙瘩1.1.5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则为儿化或普通形式,有的与沂南方言的词根也不同:豆角子——豆角儿胸脯子——胸脯儿地豆子——土豆儿葱秧子——葱苗风扇翅子——扇叶儿玉黍面子——玉米面秫秸个子——秫秸捆孤墩子——土丘脚巴丫子——脚趾头干腿子——小腿手面子——手背耳门子——鬓角手指盖子——手指甲小肚子——小腹线绳子——细绳门销子——插销猪秧子——小猪儿鹞子——鹰压篮子——云雀糨子——糨糊1.1.6 个别沂南方言中的“子”尾词(有的也有儿化形式),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声母
普通话的词语儿化后声母不变,沂南方言的词语儿化后只有一少部分声母不变,大多数 声母要发生变化。声母的变化,主要有几种情况: 第一是原声母和韵母之间增加一个闪音 ɾ,声母成为复辅音;个别情况是闪音 ɽ 加在介音 和韵腹之间 ; 第二是一部分读尖音的词语儿化后声母有两读(一读是声母由舌尖前音变读为齿间音, 其后加上闪音 ɾ ,声母成为复辅音,丢掉介音;二读是声母不变,介音不变,闪音 ɽ 加在介 音和韵腹之间) ; 第三是古知庄章声母在普通话中今读 tʂ、tʂʻ、ʂ,沂南方言中读舌叶音 ʧ、ʧʻ、ʃ 和翘舌音 tʂ、tʂʻ、ʂ 两组音,儿化后 tʂ tʂ‘ ʂ 变为 tʂɬ tʂ‘ɬ ʂɬ;ʧ ʧ‘ʃ 有两读(一读与甲种儿化韵相同,即在 其后加上闪音 ɾ,二读就是 ʧ ʧ‘ʃ 儿化后与 tʂ tʂ‘ ʂ 的情况相同,变为 tʂɬ tʂ‘ɬ ʂɬ)而以二读为主。 这样看来,主要情况就是:ʃ、ʂ 儿化后变为边擦音 ʂɬ ; ʧ‘、tʂ‘ 儿化后变为送气的边擦音 tʂ‘ɬ; ʧ、tʂ 儿化后变为 tʂɬ。 (详见本文列表之丁种规律) 。 第四是 l 声母儿化后变为闪音 ɽ。 第五是零声母 Ǿ 儿化后有两读,一读是声母变为闪音 ɽ,二读是仍为零声母,但闪音 ɽ 加 在介音 i 或 y 和韵腹之间。
1. 沂南方言的儿化音变情况及其规律 1.1. 先看普通话儿化的音变情况及其规律
《现代汉语》普通话儿化的音变情况及其规律: ⑴音节末尾是 ɑ、o、e、ê、u (包括 ɑo、iɑo 中的 o[u])的,韵母直接卷舌。 ⑵韵尾是 i、n 的(除 in、ün 外) ,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但是韵母是 in、ün 的,丢 掉韵尾,还要加[ər]。 ⑶韵母是 i、ü的,加[ər]。 ⑷韵母是-i[ɿ]、-i[ʅ]的,韵母变作[ər]。 ⑸韵尾是 nɡ 的,丢韵尾,韵腹带鼻音,并卷舌。有的加[ər]。 《普通语言学纲要》 (修订本)第七章第五节第二小节“普通话的儿化音”为普通话的儿 化韵归纳出四条音变规则: (1)儿化韵是原韵母和/«ʳ/音的融合:舌尖元音为[əʳ]所取代;舌面前高元音/i,y/+[əʳ];非 高元音/a,o,/等及后高元音/u/+[r] ,化为一体,韵腹儿化(有卷舌音音色) ;舌尖元音/ï/和 前高元音/i/的儿化结果不一样。 (2)介音不变。 (3)带前元音韵尾[-i]和前鼻音韵尾[n]的韵母儿化时,韵尾[-i]、[-n]丢失,韵腹+[r]。 (4)后鼻音韵尾/-ŋ/丢失韵腹鼻化并儿化,等于是韵腹元音与[r̃]的融合。 以上两书所谈普通话的儿化只涉及韵母的读音变化,不涉及声母的变化。而沂南方言的 儿化不止是韵母读音发生变化,声母读音也会发生变化。 普通话 22 个声母,沂南方言有 30 个声母;普通话有 39 个韵母,沂南方言有 37 个韵母; 都有四个声调,调类相同,但调值不同(沂南方言的声母、韵母、调类与调值详见附录) 。
*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 2 卷第 1 号 2008 年 6 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县志》601-605 页第三十一篇第二章语音第二节语音变化之“儿化”部分、 《临沂方言志》 49—53 页沂南音系之“儿化韵”部分的记音,发现其中有一些不同之处,因此特地将儿化韵 的读音进行了整理,基于与普通话以及邻近方言之间的比较,试图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 东西。
主角儿 瘸儿 穴儿
6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 2 卷第 1 号 2008 年 6 月
yɽũr yŋ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寒琼儿 小熊儿
说明:本表声母仅限于舌尖中音 t tʻ n 、齿间音 tθ tθʻ θ 和舌面音 tɕ tɕʻ ŋ ɕ 。儿化后声母 和韵母之间增加闪音 ɾ,含有 y 者在其后增加闪音 ɽ 并改换韵腹。拼读规律如下: 声 母 韵 母 舌尖中音 t 开口呼、 tʻ n 合口呼 齿间音 tθ tθʻθ 舌 面音 tɕ 撮口呼 tɕʻ ɕ 儿化后的读音 儿化后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增加闪音 ɾ, 声母变为复辅音 tɾ tθɾ tθʻɾ θɾ;韵母卷舌。 tʻɾ nɾ
本文为 2007 年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项目《沂南方言的归属定位研究》之部分内容。项目批准号 07YW025。 ① 本文将沂南方言的定义为沂南县境内的方言而不是现在的沂南县行政驻地界湖镇的方言,之所以 如此是因为沂南县成立之后经过多次的分合并撤和重设, 县城也曾设于不同的地方, 只是最后重设 后才固定在界湖。如果仅仅以县城驻地的方言为沂南方言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有几个不同的“沂南 方言” 。笔者将沂南方言划为四个区,文中的儿化读音以一区(最大的区)读音(界湖音)为主, 兼采二区读音而以界湖音为主来注音。 ② 语见罗福腾、曹志耘 1992 年在沂南进行方言调查时帮助编写的《沂南县志》 (1997 年出版)方言 部分第 601 页。 66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方格儿 小二黑儿 小客儿 树根儿 痕儿 大鬼儿小鬼儿吃亏儿 灰儿 一会儿 小魏儿 驴打滚儿 元昆儿 丢了魂儿 下文儿 扁担箍儿 短裤儿 水壶儿 小屋儿 高高儿的 棉袄儿 小号儿 小狗儿 两口儿 毛猴儿 小欧儿 盖儿 小孩儿 爱儿 豆腐干儿 出汗儿 刨埯儿 乖儿 柺儿 筷儿 开怀儿 开关儿 水管儿 大款儿 带环儿 弯儿 鱼缸儿 麦糠儿 成行儿 □[NAN213]~~地响 柳条筐儿 蛋黄儿 麦芒儿 小王儿 打更儿 挖坑儿 哼儿哼儿 公儿母儿 空儿 小红儿 嗡儿嗡儿
红布儿 没谱儿 数目儿 小付儿 红包儿 锦袍儿 寒毛儿 牌儿 班儿 伴儿 盘儿 小满儿 慢儿慢儿
说明:本表中声母只限于唇音 p pʻ m f 和舌根音 k kʻŋ x 及零声母 Ǿ,韵母只限于开口呼 与合口呼。唇音拼开口呼韵母;舌根音拼开口呼韵母和合口呼韵母;零声母拼合口呼韵母。 拼读规律如下: 声 母 唇音声母 舌根音声母 零声母 韵 母 开口呼 开口呼 合口呼 合口呼 儿化后的读音 声母不变,韵母直接卷舌。
1.3.2. 特殊型儿化韵(分甲乙丙丁四表) 1.3.2.1. 甲种儿化韵
本表有儿化韵 17 个
儿化 韵 ɾɑr ɾuər yɽər ɾur yɽur ɾɛr ɾuɛr yɽuɛr ɾer ɾuer yɽuer ɾɔr ɾəur ɾɑ̃r ɾə̃r ɾũr 原韵 母 ɑ uə yə u y ɛ ã uã yã ɿ e uə̃ ue yə̃ ɔ əu ɑŋ əŋ uŋ 打盹儿 李家屯儿 成对儿 小腿儿 小刀儿 海涛儿 头脑儿 兜儿 小偷儿 档儿 趟儿 囊儿 油灯儿 能儿 冻儿 桶儿 脓儿 籽儿 词儿 丝儿 毛贼儿 加塞儿 东村儿 分寸儿 小孙儿 受罪儿 穗儿 军儿 成群儿 功勋儿 甜枣儿 草儿 臊儿 仓儿 嗓儿 小曾儿 层儿 小祖宗儿 小葱儿 小宋儿 例词 t tʻ n(拼开口呼、合口呼) tθ tθʻ θ(拼开口呼、合口呼) 一沓儿 捺儿 黑板擦儿 爷仨儿 花朵儿 花托儿 雅座儿 犯错儿 嘟儿 秃儿 鞋带儿 元太儿 鸡蛋儿 炭儿 段儿 团儿 卒儿 吃醋儿 小苏儿 马驹儿 蛐蛐儿 歌曲儿 小菜儿 腮儿 小三儿 钻儿 秫秸攒儿 蒜儿 卷儿 圈儿 拳儿 券儿 tɕ tɕʻ ɕ(拼撮口呼)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 2 卷第 1 号 2008 年 6 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沂南方言的儿化*
刘长锋 王平平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儿化是山东方言的一大特色。笔者将本文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
主要根据沂南方言的声韵配合情况来重点描述沂南方言儿化的读音,通过比较, 从声母、韵母、声韵配合方面分类讨论沂南方言的儿化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考 察与沂南方言相类似的临近方言的儿化现象及其原因;第三部分介绍沂南方言 与普通话不同的儿化词类以及儿化形式;第四部分为结语。本文试图通过比较, 从中体现出沂南方言的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特征。 关键词:儿化;声母;韵母;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 沂南方言①由于沂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而呈现出官话少有的复杂性。钱曾怡、高 文达、张志静等先生所著《山东方言的分区》按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读音将沂南方言划 归山东方言东区东潍片; 《中国语言地图集》在图 019ʙ2 官话之二及 020ʙ2 官话之二说明文 字中按古入声字的今读音调类将沂南方言划归冀鲁官话区石济片聊泰小片,在图 021ʙ3 官话 之三中将沂南方言划为“带有中原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 ,将北邻沂水方言划 为胶辽官话青州片,将东邻莒县方言划为“带有胶辽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 。 因沂南是个新县,建县才半个多世纪,主体部分从原沂水县划出,东部两个镇从原莒县划出, 南部一个半多镇从原临沂县划出、个别村庄从原费县划出。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沂南处于三 个官话的交界地区,属于“三不管”又“三都管”的地域。2007 年 7 月份,我与王平平和临 沂师院的副教授邵燕梅同志对沂南方言进行了调查,结论是:沂南方言是一个过渡性、综合 性、混合性特征极强的官话区小片方言(相关内容将另文论述) 。 在沂南进行方言调查时,我们发现沂南方言的儿化很有特色,读音与众不同。 “沂南方言 儿化最复杂,规律性也极强。其儿化方式和规律在全国的方言中也实属罕见。 ”②对照《沂南
67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 2 卷第 1 号 2008 年 6 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⑶普通话儿化时介音不变,即《普通语言学纲要》音变规则之(2) ,而沂南方言带介音 的词语儿化时有两读:一是丢介音,细音变为洪音;二是保留介音。由此就出现了一些韵母 儿化后在沂南方言中读音相同即多个韵母合并为一个韵母的情况,在普通话中则不然,普通 话只有合二为一的情况。 ⑷沂南方言的部分词语儿化时有两读甚至多读的情况(详见本文列表之丙种规律,乙、 丁表中的个别词语) ,而普通话的词语儿化时则无此种情况。
68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 2 卷第 1 号 2008 年 6 月
er uer ur ɔr əur ɛr uɛr ɑ̃r uɑ̃r ə̃r ũr e ə̃ ue uə̃ u ɔ əu ɛ ã uɛ uã ɑŋ uɑŋ əŋ uŋ 鞋帮儿 毛螃儿 帮忙儿 处方儿 冷崩儿 凉棚儿 裂缝儿 葱白儿 一二拍儿 小麦儿 练习本儿 花盆儿 没门儿 两份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