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及防治体会

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及防治体会

禽霍乱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禽霍乱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 增加,排出黄色或绿色稀便。
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病变,急性病例可见心包积液,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肝脏表面散布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 。慢性病例可见关节肿胀,关节囊内有干酪样物。
科学诊断
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 各方面,确保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
培训与教育
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关键。一旦出现疑似病 例,应立即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确保早 期发现、早期治疗。
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 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确 保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执行。
分享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目的:本次分享旨在提高养殖户和兽医对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诊断能力,并提供有 效的防治建议。
内容概述: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及针对这两种 疾病的防治体会和建议。
以上内容仅为初步扩展,更深入的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数据和专业知识等 进行进一步阐述。希望本次分享能对养殖户和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类 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病菌可以影响多种家禽,包括 鸡、鸭、鹅等。
鉴别诊断和防治的重要性
准确诊断
由于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疾病的控 制和治疗至关重要。
防止传播
这两种疾病都具有高度传染性,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于保护禽类健康和减少经济 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禽霍乱的预防与控制
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减少应 激因素,提高禽类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一种重要的急性和高度传染的禽类疾病。

该疾病主要影响家禽,特别是鸡、火鸡和鸽子。

鸡新城疫由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禽病副黏病毒科。

鸡新城疫主要通过患禽病毒的禽类传播。

鸡新城疫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道症状。

患禽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鼻和眼部分泌物增多、粪便变浓、瘫痪和死亡。

为了及时诊断和控制鸡新城疫,下面将介绍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1. 临床表现2. 实验室检测(1)病毒分离和鉴定:采集患禽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组织标本,通过病毒分离方法将病原体鉴定为鸡新城疫病毒。

(2)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检测:使用适当的血清学试验检测患禽中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水平。

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主要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类型。

在疫情流行地区和高风险地区,可以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2. 卫生管理加强禽舍卫生管理,保持仔禽舍的清洁卫生,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体通过人员、工具和设备等途径传播。

3. 隔离管理发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隔离管理也包括对患禽的处理和处置,防止病原体传播。

4. 综合防控除了疫苗接种、卫生管理和隔离管理外,还应加强对野生鸟类和其他动物的监测和管控,防止进一步传播鸡新城疫病毒。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加强对鸡群的日常监测和管理。

鸡新城疫是一种重要的禽类疾病,对禽类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防治鸡新城疫是保障禽类健康和禽类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卫生管理、隔离管理和综合防控,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的传播。

希望禽类养殖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做好鸡新城疫的防治工作,保障禽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养殖中鸡新城疫诊断及防控技术

浅谈养殖中鸡新城疫诊断及防控技术

2021.3作者简介:王英(1981.9-),女,四川省广汉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基础兽医学。

浅谈养殖中鸡新城疫诊断及防控技术王英(辽宁省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112500)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养殖行业的极大发展。

本文对鸡新城疫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养殖中鸡新城疫的诊断方法与防控技术加以阐述,希望能为提升鸡新城疫预防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新城疫;诊断技术;防控技术水;(2)水管、饮水器不能在阳光下晒,易滋生细菌引起腹泻;(3)饮水桶中的水要经常更换,防止病原菌滋生,夏天每天2~4次,每次剩水要倒掉;(4)供水量视天气、温度确定;(5)定期清洗饮水器。

2.4放牧期的卫生保健做好隔离,全进全出,做好放牧点卫生,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被污染的水,防止各种自然应激,天气突变或下雨、刮风等不放牧,及时预防投药。

2.5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2.5.1春季由于各地区开春时节不同,加上春季树木发芽,青草刚长出,不具备放牧条件,但适于散养: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土鸡生长。

春季散养注意事项:(1)必须是较大的育成鸡,防止天气应激;(2)需要计算育雏时间,根据出圈散养时间,提前42d 舍内育雏;(3)防止“倒春寒”出现,根据圈外气温和昼夜温差,确定每日的散养时间;(4)由于早春缺少野生青绿饲料,在饲喂精料的基础上要适量补充一些青菜叶等;(5)天气回暖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衍,做好疾病预防;(6)根据各地区开春时节不同,春季散养一般在3~5月份;(7)防止大风、沙尘。

2.5.2夏季根据各地气温炎热的程度和时间不同,夏季放养需注意:(1)防止天气灾害:其中防暑是夏季管理的最关键环节,其次是雷雨、冰雹;(2)防止缺水和供水不足:勤换水,防止饮水器暴晒;(3)实行早晚补饲;(4)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积粪、垃圾;(5)控制蚊蝇;(6)定期(1~2次/d)清洗饮水器,防止细菌污染;(7)防止饲料浸水发酵;(8)调节放牧时间,早晚放牧,中午归巢休息。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鸡新城疫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类动物,特别是鸡。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鸡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将对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鸡新城疫的诊断1. 临床症状诊断:鸡新城疫病初期可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神经异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出现神经症状如颈部弯曲、后躯抬高、瘫痪和死亡。

根据这些典型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鸡新城疫。

2. 病原学检测诊断:经过临床观察后,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测诊断。

主要方法包括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凝集试验(AGT)等来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水平。

分子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核酸。

3. 组织学检查诊断:对鸡新城疫可疑病例进行组织学检查,可以观察到病灶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和坏死现象,进一步证实鸡新城疫的诊断。

二、鸡新城疫的防治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主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的鸡新城疫疫苗。

疫苗接种应根据疫情和养殖规模等因素进行选择,定期接种,以提高家禽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和死亡率。

2. 消毒和卫生管理:鸡场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是鸡新城疫防治的重要环节。

包括定期清扫鸡舍,保持鸡舍内外的卫生,消毒工具和设施,定期更换被褥和杂质等。

还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消毒和饲料、水源的卫生管理,以防止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

3. 动物隔离和检疫措施:对于发现疑似鸡新城疫病例的鸡场,应立即进行动物隔离,并向兽医部门报告。

对于来自疫区的新购动物,应严格进行疫情检疫,确保鸡场内的动物无异常症状和疾病。

4. 病死动物的处理:对于发现因鸡新城疫而死亡的动物,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进行合理的安全埋葬、焚烧或高温消毒等方法。

鸡新城疫的诊断及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及防治
新 城疫 时 , 对 可疑病 鸡及 早 确 诊 , 对病 死鸡 及 时做 好
常范围内或稍多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剖检变化不明 显、 不典型 , 需 剖检 数 十天 , 将 病 理变 化 凑起来 , 才 能 构 成鸡 新城 疫 的 固有 病变 群 , 判 断 为鸡新 城疫 。
4 诊 断
根 据 流行 特 点 , 典 型症 状 和病变 可初步 诊 断 。鉴 别 诊 断应 与鸡 传 染 性 支气 管 炎 、 鸡传 染 性喉 气 管炎 、
行兽 医卫 生 防疫制 度 。认 真做好 免疫 接种 工作 , 增 强
神经症状 。成年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突然下降, 软壳
蛋 明显 增 加 , 持续 1 个 月左 右 逐渐 恢 复 , 死亡 率 在 正
鸡 只的特 异性 抵抗 力 。在 免疫 接种 中 , 应 合理选 择 疫 苗株 , 采用 科 学 的鸡 新城 疫 免疫 程 序 , 以及合 理 有 效 的接种 途 径 , 才可 取 得接 种 成 功 。免疫 是 否 成功 , 影 响 因素 很 多 ,在 每 次免 疫 时都 应考 虑 和尽 量避 开 不 利 因素 的干扰 。当鸡 群 发生 鸡 新 城疫 或 疑 为 出现 鸡
为2 ~ 5天 。慢 性病 程 一般 为 l O天 左 右 , 有时长达 2 0 天左右 , 甚至 l ~ 2个 月 。雏 鸡易 感性 高 , 病 程 短且 死
1 病 原
本 病 病原 为 副 粘病 毒 属 的新 城 疫毒 。鸡新 城 疫 病 毒 各 毒株 的毒力 不 等 , 组 织 亲嗜性 不 一 , 但 只有 一 个 血清 型 。根 据 不 同毒 力 的毒株 感染鸡 的表 现不 同 ,
兽 医 临 床
鸡 新 城 疫 的 诊 断 及 防 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鸭、雁和鹅等家禽。

它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鸡新城疫的病因和症状1. 病原体:新城疫病毒是一种奥义肠病毒科的RNA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和空气传播进行传播。

它可以在体外存活较长时间,对环境适应性强。

2. 症状:鸡新城疫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头部水肿、神经系统症状(如背部弯曲、脑膜炎、落枕、瘫痪等)、产蛋率下降、蛋壳薄、蛋黄发白等。

受感染的家禽往往表现出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体重下降等症状。

二、鸡新城疫的诊断鸡新城疫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1. 临床症状: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鸡的行为和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新城疫。

当发现鸡出现高烧、头部水肿、神经系统症状、产蛋率下降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向兽医进行询问和求助。

2.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更准确地确定鸡是否感染了新城疫。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核酸检测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鸡新城疫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

1. 预防:养殖户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加强通风换气,严格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场,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

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家禽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控制:一旦发现家禽感染了新城疫,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疾病扩散。

应及时向当地动植物防疫部门报告,接受专业的指导和协助,对感染的家禽进行隔离和治疗。

对被感染区域进行彻底消毒,严格控制饲料和水源等,可以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

鸡新城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养殖户在日常生产中应该加强对鸡新城疫的认识和防范,保持环境卫生和家禽健康,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以保障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简称ND)是一种由ND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呼吸道疾病,感染家禽、野鸟和鸟类,通常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该病毒可在空气中存活,是一种高传染性病原体。

以下是有关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一、诊断
1.症状:ND病毒感染的家禽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眼鼻流涕、呼吸困难、咳嗽等,同时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泻、食欲不振等。

感染的家禽通常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而死亡。

2.病理学:ND病毒感染家禽,常引起肺炎和气囊炎,并可以影响肝、脾和肠道等内脏器官。

病理变化通常表现为器官肿胀、充血、坏死等。

3.实验室检测:ND病毒可通过PCR扩增、免疫荧光指数、免疫电镜、鸟卵血凝试验和鸟卵发育试验等方法检测。

二、防治
1.消毒:对受ND病毒感染的地方进行清洁和消毒,如在饲养鸟类的场地、设备和仓库,需要对其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2.疫苗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是预防ND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疫苗接种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例如接种时间和剂量等,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3.隔离:对ND病毒感染的家禽进行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隔离应当持续到病禽痊愈,或者被处理掉。

4.卫生管理:实施卫生防护措施,如定期检测家禽的健康状况,确定是否存在ND病毒感染情况,对发现的疑似感染病禽应及时进行处理。

总之,鸡新城疫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和保护野鸟的生态系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实施防治措施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轻ND病毒感染的影响并减少经济损失。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鸡新城疫,又称鸡传染性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球范围内,对鸡类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鸡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鸡类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会导致严重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严重时可引起群体性死亡。

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遏制鸡新城疫的传播和保护鸡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诊断1. 临床表现鸡新城疫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一般包括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几种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呼吸急促、鼻腔出血、鼻脓涕、咳嗽、咽喉肿胀、眼睛出现水肿、出血、鼻翼周围可出现青紫色肿胀等。

在神经系统方面,鸡新城疫感染的鸡可出现头部后仰、抽搐、颈部和翅膀僵直、后肢不稳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

2. 实验室检测(1)病原学检测:通过对病鸡脑组织或肾脏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是否存在。

(2)血清学检测:对血清进行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检测,此项检测可用于判断群体感染的情况和鸡群是否对鸡新城疫产生了抗体。

3. 病原学鉴定鸡新城疫病毒属于新城疫病毒科,通过对病鸡感染部位的减数分裂、电镜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对鸡新城疫病毒进行鉴定。

二、防治1. 预防措施(1)强化饲养管理:对鸡场环境进行良好的卫生管理,保持饲养场所的清洁,定期对饮水器、饲料槽等进行消毒。

(2)控制传染源:对来自外界的鸡类、饲料、饮水等进行检疫,杜绝外来禽类对鸡场的传染性风险。

(3)疫苗预防:对鸡新城疫进行疫苗接种,及时加强免疫力并产生抗体,降低感染的风险。

2. 防治措施(1)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鸡进行限制性饲养,严禁和健康鸡类进行接触。

(2)药物治疗:对临床症状较轻的病鸡,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减轻病情。

(3)灭活疫苗:若发生鸡新城疫疫情,可采取使用灭活疫苗的方式进行控制,加强鸡群免疫力和预防再次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ire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除鸡可发病外,其它家禽和许多野禽也可发病,水禽和海鸟通常抵抗力强,呈隐性感染。

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高速发展,新城疫在鸡群中的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流行病学
本病以鸡感受性最高,其他易感动物包括鸽子、火鸡、珍珠鸡、鸭、鹅等,水禽、野生鸟如野鸡、麻雀和观赏鸟也易感染此病。

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禽和病禽,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轻症病鸡和临床健康的带毒鸡,是危险的传染源。

当鸡抵抗力低时,可使鸡群80%以上的鸡感染发病,90%以上的病鸡死亡或淘汰。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居多。

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消毒药、日光及高温杀死。

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活期较短,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生存。

常用的消毒药,如l%~2%甲醛、2%烧碱、3%石炭酸溶液、l%臭氧水和l%来苏儿等,均可于几分钟至20min内将其杀死;加热至80℃,经5min即可致死,但在30℃环境下能存活数月。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5d,人工感染2-5d。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陛3种类型。

2.1最急型
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病状,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2急性型
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精神萎顿,离群呆立,整天缩颈或翅膀下垂,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病鸡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张口呼吸,发出咯咯的喘
鸣声或尖锐的叫声,伴有咳嗽,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倒提时有大量液体从口内流出。

有的鸡还出现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病鸡后期体温下降,不久死亡,病程一般为2~5d。

2.3慢性型
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头颈向后或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最终瘫痪或半瘫痪。

一般经10~20d死亡,此型多发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型的主要病变是全身黏膜和浆膜出血,淋巴组织肿胀、出血和坏死,
尤其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明显。

嗦囊积液,腺胃粘膜水肿,其乳头或乳头问有鲜明的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这是比较特征的病变,肌胃角质层下也常有出血点;
小肠、盲肠和直肠黏膜有出血点,肠黏膜上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病变,有的形成假膜,假膜脱落后即成溃疡;盲肠扁桃体常见肿大、出血和坏死。

产蛋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充血,卵泡膜破裂后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3.2 亚急性型主要病变是喉头、气管粘膜有较明显的浆液性、粘液性或出血性
炎症,出血严重时,整个气管粘膜红染,甚至粘液带血。

此外,鼻腔粘液较多粘膜可能红染,肺有时可见瘀血或水肿;心冠脂肪有细小如针尖大的出血点。

3.3 非典型新城疫,其病变不很典型,仅见粘膜卡他性炎症、喉头和气管黏膜
充血,腺胃乳头出血少见,但多剖检数只,可见有的病鸡腺胃乳头有少量出血点,直肠黏膜和盲肠扁桃体多见出血。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对典型的病例作出诊断,也可借助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方法、直接病毒抗原和核酸的检测等实验室作出诊断。

但目前大多数病例主要为非典型性表现,病理剖检很难作出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作出诊断。

如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凝集试验(LAT)、荧光抗体技术(FA)、琼脂扩散试验(AGP)。

除上述的方法外,血清中和试验(SNT)、协同凝集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T)、放射免疫试验(RIA)、免疫酶组化技术等都有用于新城疫诊断的报道。

还可采用分子生物学诊断:如RT—PCR、核酸探针技术、抗多肽抗体法等。

5 防治
5.1 加强饲养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鸡场兽医卫生综合防治措施,保障鸡只正常生长发育,加强环境卫生消毒与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减少鸡群感染率,控制鸡群的应激因素,注意通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疫病传播机会,这是预防各种疫病发生的基础工作。

5.2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人们防治鸡新城疫普遍采用的方法。

但是,免疫程序的制定是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及防治效果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对同一个疫病来说,不同地区可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程序,供参考:(1)鸡在7~10日龄时进行首免,可选用弱毒力苗如II、III、IV系疫苗、克隆-30苗,方法一般用滴鼻和点眼。

二免在首免后15d,即当鸡龄22~25日龄时进行,二免时使用的疫苗与免疫方法同首免。

但在疫苗选择上二免可选用与首免不同的疫苗。

二免后20~25d,即鸡只在42~50日龄时进行三免,使用系苗,在本病安全地区采用饮水方法,在不安全地区或本病高发季节仍可采用滴鼻和点眼的方法,有的还可选用气雾免疫方法(为防止气雾免疫诱发鸡群慢性呼吸道疾病,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按预防量添加链霉素或土霉素或红霉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