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答案
遗传试题及答案

遗传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A. 分离定律B. 独立分配定律C. 连锁定律D. 多因子遗传定律答案:C2. 填空题: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AaBb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1/43. 判断题: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A. 正确B. 错误答案:B4. 简答题:请简述基因突变的特点。
答案:基因突变的特点包括随机性、低频性、可逆性、多害少利性、普遍性。
5. 计算题:已知某植物的花色由两个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B基因控制蓝色。
若一个红色花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与一个白色花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杂交,求后代中红色花的比例。
答案:后代中红色花的比例为3/8。
6. 多选题: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A. 自然选择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基因漂变答案:A、B、D7. 论述题:试述连锁遗传和基因重组的区别。
答案:连锁遗传是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倾向于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而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本的基因在配子形成时重新组合,形成不同于亲本的新基因型。
两者的区别在于,连锁遗传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决定的,而基因重组是遗传过程中随机发生的。
8. 案例分析题:某家族中,父亲患有一种遗传性疾病,而母亲正常。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患有该病。
请分析该病可能的遗传模式。
答案:根据题干信息,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因为父亲患病,孩子也患病,而母亲正常,说明该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并且是显性的。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C)年。
A 1859B 1865C 1900D 1910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C)。
A、6条B、12条C、 24条D、 48条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C):A J·LamarckB T·H·MorganC G·J·MendelD C·R·Darwin4、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B)。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5、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 A ):A AA'BB'B AABB'C AA'BBD A'A'B'B'6、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D )条。
A、3B、6C、 12D、187、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A)个雌配子。
A、1B、2C、3D、48、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小孢子,最后形成( A )个雄配子.A、8B、6C、4D、29.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C )A、 B、 C、 D、10、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C )。
A、 Aa AA aa Bb BB bbB、 A a B bC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1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B )。
A、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B、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C、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D、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12、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D )A、 9/16B、7/8C、5/8D、3/813、豌豆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高杆(T)对矮杆(t)是完全显性,Rr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B )A. 1/8高杆,开粉红色花 B.1/8矮杆,开粉红花C.3/16矮杆,开白花 D.3/16矮杆,开红花14、有一豌豆杂交:绿子叶×黄子叶→F1全部黄子叶→F2 3黄子叶:1绿子叶。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下面哪个是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a. 共性定律b. 独立性定律c. 随机性定律d. 连锁性定律答案:b. 独立性定律2. 遗传信息是通过下列哪个分子传递的?a. DNAb. RNAc. 蛋白质d. 氨基酸答案:a. DNA3. 下列哪个遗传物质具有自我复制和突变的能力?a. DNAb. RNAc. 蛋白质d. 线粒体答案:a. DNA4. 以下哪种遗传现象是指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a. 显性b. 隐性c. 杂合d. 纯合答案:c. 杂合5. 线粒体DNA是由母体遗传给子代的特点属于下列哪种遗传方式?a. 常染色体遗传b. 性染色体遗传c. 线粒体遗传d. 核小体遗传答案:c. 线粒体遗传2. 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
答案: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包括三个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纯合定律。
分离定律说明了在杂交过程中,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在生殖细胞中分离,并独立地传递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了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以自由地重新组合在一起。
纯合定律则说明了当自交纯合个体自我交配时,其后代的表型将全部一致。
2.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中,DNA分子自我复制的过程。
它包括解旋、建模和合成三个步骤。
首先,DNA双链被酶解开,形成两个单链。
然后,DNA聚合酶按照配对规则,在每个单链上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
最后,生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 请解释显性和隐性遗传方式的区别。
答案:显性遗传是指在杂合个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或多种等位基因的表型。
这些表型是由显性基因所决定的,而不考虑隐性基因对其的影响。
隐性遗传则是指某些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来,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对应的表型。
隐性基因在杂合个体中被掩盖,只有在两个隐性基因相遇后才能表现出来。
4. 请解释连锁遗传的原理。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之一?A.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定律C.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定律D.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答案:A2. 人类遗传性疾病中,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血友病B. 病态性血红蛋白症C. 色盲D. 遗传性耳聋答案:C3. 以下哪个染色体异常会导致唐氏综合症?A. 21号染色体三体B. 18号染色体三体C. 13号染色体三体D. X染色体缺失答案:A4. 以下哪个基因突变类型属于点突变?A. 插入B. 缺失C. 倒位D. 转换答案:D5. 以下哪个生物技术方法可以用于基因克隆?A. PCRB. 基因测序C. 基因编辑D. 转基因技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答案:基因7.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他用______和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豌豆;玉米8.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______,导致基因重组。
答案:交叉互换9.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______年完成。
答案:200110. 基因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修复或替换异常基因,使患者恢复______。
答案:正常生理功能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遗传性疾病都是先天性疾病。
()答案:错误12.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遗传性疾病。
()答案:错误13. 遗传性疾病不能通过药物治疗。
()答案:正确14.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精确敲除。
()答案:正确15.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环境都存在潜在风险。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答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体的生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在受精过程中,来自父本和母本的配子随机结合,使得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3:1。
17. 简述基因突变的类型及意义。
答案: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倒位等类型。
初中生物《遗传》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生物《遗传》练习题(附答案)1. 人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写出染色体数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人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
因为人类是二倍体生物,每个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2. 什么是基因突变?举例说明。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变异现象。
例如,突变可能导致某种基因功能的增强或减弱,从而引起遗传性疾病或产生新的特征。
比如,镰状细胞贫血就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
3. 请简要说明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
答案: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以及基因的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的自交中,基因以两倍体的形式进行分离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
4. 解释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基因型是指个体拥有的基因的组合,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表型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
例如,对于染色体上有一个显性基因(A)和一个隐性基因(a)的个体,其基因型可以为AA或Aa,但只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出显性特征。
5. 简要说明遗传的影响因素。
答案:遗传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和环境。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信息和潜在特征,而环境因素则对基因的表达和个体特征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遗传表现。
6. 什么是基因重组?它在遗传中起什么作用?答案: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两个不同个体间基因的重新组合。
它在遗传中起到增加基因多样性和创造新的遗传组合的作用。
基因重组可以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促进物种适应环境变化。
7. 简要说明DNA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四种碱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包括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
DNA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基因编码信息,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同时,DNA还参与了细胞的复制和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8. 解释基因显性和隐性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医学遗传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医学遗传学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原生质B、细胞器C、细胞D、核糖体E、生物膜正确答案:C2、大小、形态相同,载有成对的基因,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称为()。
A、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C、姐妹染色单体D、染色单体正确答案:A3、下列属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的是()A、家族性心脏病B、聋哑C、结肠息肉D、并指症E、软骨发育不全症正确答案:E4、设b为致病基因,基因型为bb的人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B、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D、X连锁显性遗传病患者E、正常人正确答案:A5、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核昔酸序列是不连续的,称为()。
A、结构基因B、假基因C、连续基因D、断裂基因正确答案:D6、核型为47,XXY的人,含有的Y染色体是()oA、1条Bs3条C、0条D、2条正确答案:A7、反密码子位于()分子上A、rRNAB、DNAC、hnRNAD、t RNAE、mRNΛ正确答案:D8、增殖期进行的是()。
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D、减数分裂I正确答案:A9、染色体分析表明,核型为47,XX,+21是()A^都不是B、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阳性C、X染色质阴性,Y染色质阳性D、X染色质阴性,Y染色质阴性E、X染色质阳性,Y染色质阴性正确答案:E10、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D、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E、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正确答案:D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B、都有DNA的复制C、都有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D、经过分裂,1个母细胞都产生4个子细胞E、都发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正确答案:B12、每一条中期染色体均由几条染色单体组成?A、3条B、1条C、4条D、2条正确答案:D1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的是()。
高中生物遗传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遗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A. 分离定律B. 独立分配定律C. 基因突变D. 连锁遗传答案:C2.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 AA:Aa:aa = 1:2:1B. AA:Aa:aa = 1:1:1C. AA:Aa:aa = 3:1:3D. AA:Aa:aa = 3:2:1答案:A3. 人类血型遗传中,ABO血型是由哪种遗传方式决定的?A. 单基因遗传B. 多基因遗传C. 染色体遗传D. 基因突变答案:A二、填空题4. 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在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纯合子5.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倍体变异;非整倍体变异三、简答题6. 描述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答案:基因型是指个体细胞中基因的组成,而表现型是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但表现型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相同的基因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状,这称为表现型可塑性。
四、计算题7.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另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求他们后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
答案:后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16。
因为Aa与Aa杂交后代有1/4的概率为AA,Bb与Bb杂交后代有1/4的概率为BB,所以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1/4) * (1/4) = 1/16。
五、实验题8.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实验设计如下:- 选择具有明显显隐性性状的纯合子亲本进行杂交。
- 观察并记录F1代的性状表现。
- 让F1代自交,观察并记录F2代的性状表现和比例。
- 通过统计F2代的性状比例,验证分离定律是否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练习题:一、概念: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等位基因:体细胞内处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亚致死基因:其存在可以妨碍或减弱生物体正常功能发挥的一种基因。
伴性基因:决定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叫伴性基因上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制约,并随着后者不同前者的表型有所差异,后者即为上位基因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作用位点: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片段断裂、重接导致结构变异。
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配对的过程单体: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缺体:指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丢失(2n-2)的生物个体同源染色体:指大小、形态结构形同,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染色体。
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结构的改变,(2染色体数目变异正突变:符合人类生产目的的突变反突变:突变后重新突变回原来的样子显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隐性突变: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遗传力: —性状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能力,即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
遗传漂变: 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遗传相关:指同一遗传材料的两个性状间由于遗传原因所体现的相关遗传进展:为选育群子代平均数与其亲代平均数之差。
选择差:选择强度:选择强度即标准化的选择差,选择差指的是要留种的个体表型均值与畜群表型平均数之差同配性别:一个生物,其细胞中含有两个X染色体,因此它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异配性别:某品种的雄性别或雌性别既具有X染色体又具有Y染色体,或者在某些品种中只有一个性别染色体(XO)。
共显: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限性性状:一种性相关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但性状仅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这些性状常和第二性征有关。
从性性状:一种性相关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基因的表达和性激素有关,因此在不同性别中基因型相同,但表型不同。
质量性状: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不存在连续性的数量变化,而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那些性状数量性状: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阈性状:表型呈非连续变异,而遗传物质的数量呈潜在的连续变异的性状,即只有超越某一遗传阈值时才出现的性状杂种优势:指杂交子代在生长活力、育性和种子产量等方面都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近交衰退:有亲缘关系的亲本进行交配,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从而提高基因的稳定性,但往往伴同出现后代减少、后代弱小或后代不育的现象.近交系数:指根据近亲交配的世代数,将基因的纯化程度用百分数来表示即为近交系数随机交配:指群体中雌雄个体间无选择地进行交配密码子:即信使RNA链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连锁群: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Turner综合症(XO单体):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Klinefelter综合症(XXY三体):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为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一种性染色体畸变的遗传病BLUP:BLUP即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是一种能显著提高遗传进展,特别是对于中等程度和高遗传力遗传力性状和限性性状,系谱信息较健全,个体表型值较准确的性状,其效果更加明显的方法。
MAS;标记辅助选择QTL:数量性状座位或者数量性状基因座,它指的是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二、简答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主要过程、主要区别?区别: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和DNA都减半。
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要分离。
有丝分裂前DNA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1个细胞有丝分裂产生2个细胞,减数分裂1个细胞分裂产生4个细胞。
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要进行联会,有丝分裂无联会现象。
过程: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一次,没有联会,姐妹染色单体没有交换,子细胞中有成套遗传物质。
意义:细胞的有丝分裂既维持了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又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有联会,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子细胞中只有体细胞的一半遗传物质。
意义: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物种在世代交替和延续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亦即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此外,通过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随机重组,产生了配子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创造了物种的变异性对表型方差进行详细剖分。
表型方差=加性遗传方差+显性遗传方差+上位遗传方差写出鸡的芦花、金银色、快慢羽的自别雌雄杂交组合(基因型、表型)。
解释种公畜育种值估计公式:AS=2(P D)。
为何等位基因频率中等时(p=q=0.5),近交衰退最严重?简述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1从生物学角度:对生物本身来说,大部分的突变是有害的,早期淘汰不可见。
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2对人类来讲:对人类来说,有些有利,如雄性不育,自花不能授粉,结实杂种优势上利用。
3中性突变的有些突变,不影响生物的正常活动和繁殖力称为中性突变,如水稻的有芒无芒简述中心法则: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DNA 的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在子代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又DNA传递到RNA,最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RNA病毒中RNA 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并同时作为mRNA,指导病毒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致癌RNA病毒中,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分子.简述操纵子学说。
是关于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的学说,以乳糖操纵子为例,其主要内容为:a、Z、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mRNA分子所编码。
b、该mRNA分子的启动区位于阻遏基因与操纵区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基因的高效建立。
c、操纵区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
d、当阻遏物与操纵区相结合时,lacmRNA 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
e、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相结合,从而激发lacmRNA的合成。
即有诱导物存在时,操纵区没有被阻遏物占据,所以启动子能够顺利起始mRNA转录。
H-W定律及其平衡条件(成立前提条件)。
定律:(p+q)2 =p2+2pq+q2条件:1.种群是极大的;2.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也就是说种群中每一个个体与种群中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是相等的;3.没有突变产生;4.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5.没有自然选择,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代c温伯格平衡。
造成遗传相关的主要原因?(一因多效和基因连锁)1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2基因连锁:生物体中基因的数目大大超过了染色体的数目,所以每个染色体上必然带有很多的基因,它们在染色体上作直线顺序排列,且是互相连环的,这就叫做基因的连锁。
怎样才能使杂种优势最大化?辅助性状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用于间接选择?高遗传力、易于度量、与目标性状有较高遗传相关数量性状为何表现为连续变异?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意义: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工作和医学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基因交换产生的新类型能够为育种工作提供原始材料。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利用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来推测某种遗传病在胎儿中发生的可能性基因交换及其意义?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意义: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工作和医学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基因交换产生的新类型能够为育种工作提供原始材料。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利用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来推测某种遗传病在胎儿中发生的可能性怎样建立一个纯合无角牛群?DNA的结构、DNA和RNA中碱基配对原则(符号、文字)?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的四种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两条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的双螺旋结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旋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DNA碱基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RNA的碱基配对原则:A与U配对,G与C配对。
数量性状的三大遗传参数及其意义?(1)重复力:指家畜个体同一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
用途:判断遗传力的正确与否;确定形状需要度量的次数;估计终生平均生产力;计算多次度量的均值的遗传力(2)遗传力:指总的表现型变异中由基因控制并可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的那一部分所占的比例。
用途:估计遗传进展;确定繁育方法;确定选育方法(3)遗传相关:指杂种群体表型间的相关性中有基因型所产生的相关性用途:估测间接选择的效果;预测引种效果简述分子钟理论:生物的各个系谱中,任何确定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序列的进化速率近似相等的一种假说。
简述中性学说:认为分子水平上的大多数突变是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自然选择对他们不起作用,这些突变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随机漂变而被保存或者趋于消失,从而形成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性变化或变异动物模型BLUP的理想性质和前提条件理想性质(1)最有效的充分利用所有亲属的信息(亲本信息,个体本身信息和后裔信息)(2)能校正由于选择交配所造成的偏差(3)当利用个体的重复记录(如多个胎次的记录)时,可将由于淘汰(例如将早期生产成绩不好的个体淘汰)所造成的偏差降到最低;(4) 能考虑不同群体及不同世代的遗传差异;(5)能提供个体育种值得最精确的无偏估计值。
前提条件:(1)所用的数据时正确并完整的。
(2)所用的模型是真实模型;(3)模型中随机效应的方差组分或方差组分的比值已知。
1/3芦花爬行公鸡;1/3非芦花爬行母鸡;1/6芦花正常公鸡;1/6非芦花正常母鸡。
2、从表型知:Z b Wcc♀×?♂==>①4 Z B Z-Cc♂+①2 Z B Z-cc♂+①2 Z B WCc♀+①3 Z B Wcc♀;母鸡产生2种配子为Z b c和Wc,所以①①的基因型为①4 Z B Z b Cc♂+①2 Z B Z b cc♂;公鸡产生的配子为①Z B C,①Z B c,①Z B C,①Z B c,故公鸡的基因型为Z B Z-Cc;设公鸡的基因型为Z B Z b Cc,他产生Z B配子的概率为1/2,连续产生(4+2+2+3)=11个Z B配子的概率为(1/2)11=0.00049,概率很小,基本可以断定父本为纯合芦花爬行公鸡(Z B Z B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