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模量沥青混凝土

合集下载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简介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简介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简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英文简写HiMA,法语简写EME或BBME )是采用低标号硬质沥青和连续级配的碎集料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模量的提高、增强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由于混合料的高模量特性,可以减低路面结构层的厚度,降低建设成本。

最近20多年,高模量沥青的应用在法国取得重大进展。

LCPC(法国路桥实验室),Total(道达尔),Elf(埃尔夫)等共同制定了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规范NF P 98 140/141。

法国沥青混合料设计步骤: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主要技术条件:1.硬质沥青,EME针入度10-25,可用PmB聚合物改性沥青(很少)BBME针入度20-30,可用PmB聚合物改性沥青2.集料:EME碎集料,连续级配,0/10,0/14或0/20BBME碎集料,连续级配,0/10,0/143.路面需要覆盖薄的磨耗层,BBME可以用作磨耗层。

4.混合温度:180°C5.压实-温度大于140°C(注意环境条件)-使用轮胎式压实机,可选振动式轮碾压实机(观察纵向断裂)6.目标空隙率-EME1级,低于10%-EME2级,低于6%-BBME,5%-8%7.路面厚度-0/10级EME,6-8cm-0/14级EME,7-13cm-0/20级EME,9-15cm(使用较少)8.车辙测试,60°C,30,000次循环车辙小于7.5%BBME的车辙小于8%。

9.劲度模量,15°C,10Hz,EME模量大于14000MPaBBME模量大于12000MPa10.疲劳测试,10°C,25Hz,106次测试循环的应变ε6-EME1级,大于100με-EME2级,大于130με-BBME,大于110με在法国,1989年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已达到50万吨,1990年超过100万吨。

主要合同承包商均开发了他们自己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产品。

英国诺丁汉材料试验机NAT的问世,提供了方便的获取混合料模量的方法,推动了沥青混合料模量的提高。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因为使用低标 号硬质沥青并添加了高模量添加剂的缘 故,适合的碾压温度要比普通沥青混合 料高(见表1)。为了保证压实度,压 路机尽量高温紧跟摊铺机碾压。保证碾
压作业组的跟进长度最小,该长度由试 验路段决定,并与气候条件有关,原则 上确保摊铺机与复压区段的压路机之间 的距离不超过60米,推荐的碾压组合如 下表:
添加剂
为了达到设计的高模量标准,在 使用的沥青针入高30的情况下,必须使 用高聚物及树脂组成的高模量添加剂来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
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在开始运转 前要进行全面检查,注意连接部件的紧 固情况,检查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 冷料运输机是否运转正常和有无跑偏现 象,仔细检查沥青管道各个接头,严禁 吸沥青管有漏气现象,注意检查电气系 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还要检查传动 链的张紧度等。
由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空隙率低, 同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设计厚度达 10cm,所以在碾压基本密实以后,沥青 混合料内部温度下降比较慢,使得终压的 时间较晚,这需要操作手掌握好合适的终 压时机,不要过早终压留下压痕或者是过 迟终压无法消除复压时的压痕。
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时边部没有模 板支护,而摊铺层厚度又较厚造成沥青 混凝土路面边部容易推移的现象,可以 使用一些其他方法处理,除了前面提到 的摊铺时在摊铺机边侧挡板下面加下挡 板以外,还在摊铺以后立即用小型平板 振动器对边部30cm 的范围进行了提前 振实,这样不仅提高了边部压实度,也 有效地减少了边部推移现象。
符合要求的必要条件。粗集料在沥青混 凝土中的作用是通过颗粒间的嵌锁作用 提供稳定性,通过其摩擦作用抵抗位 移。其形状和表面纹理都影响沥青混凝 土的稳定性,所以选择粗集料时,要严 格按照粗集料的技术要求选择。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一、前言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igh Modulus Asphalt Concrete,简称HMA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耐久性的路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重要城市道路的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高模量:HMAC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能够有效承受车辆荷载和循环应力。

2. 高耐久性:HMAC具有较高的抗老化性能,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

3. 高抗裂性:HMAC采用特殊的沥青质改性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抗裂性能,降低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4. 高抗水性:HMAC路面采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防止路面浸水和软化。

5. 绿色环保:HMAC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沥青料,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HMAC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机场跑道等需要承载大量交通荷载和具有高质量要求的道路工程。

四、工艺原理HMAC路面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材料选择:选取高强度沥青混合料、纤维增强材料等,提高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施工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保证沥青粘接性能和稳定性。

3. 摊铺技术:采用高精度的摊铺机械进行沥青的均匀铺设,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4. 压实技术:采用不同类型的压实机械对路面进行压实,提高路面的强度和均一性。

5. 控制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沥青的粘接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清理基层杂物,修复基层缺陷,确保基层平整。

2. 沥青拌合料制备: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沥青混合料,并进行试验检测。

3. 摊铺:采用摊铺机将沥青混合料均匀铺设在基层上,并使用平筋或扫把进行初步密实。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3 材 料............................................................................ 4 3.1 一般规定.................................................................... 4 3.2 道路石油沥青................................................................ 4 3.3 粗集料...................................................................... 4 3.4 细集料...................................................................... 6 3.5 填料........................................................................ 8
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有以下特点: 1.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体积分析时,需考虑外掺剂的影响; 2.混合料拌和时需加入高模量外掺剂(固体颗粒); 3.混合料拌和温度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略高; 4.混合料摊铺、碾压温度较普通沥青混合料高,要求压路机紧跟摊铺机; 5.终压温度较普通沥青混合料高。 本规范是根据由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交通部科研项目“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 究” 的室内试验以及在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上铺筑试验路的成果编制而成,对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 在辽宁省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我省应用刚刚开始,有许多问题还需要通过实
4 配合比设计........................................................................ 8 4.1 设计原则.................................................................... 8 4.2 设计标准.................................................................... 9 4.3 配合比设计................................................................. 10 4.4 目标配合比检验............................................................. 14 4.5 生产配合比设计和试拌试铺................................................... 14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注意事项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注意事项

关于科研路第四段EME高模量沥青路面设计注意事项设计采用10cm EME2(0/14)+9cmEME2(0/14)+6cm EME(0/10)高模量沥青混凝土+4cm SBS磨耗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用量约为12506吨。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法语简写EME)是采用法国的先进经验设计而成的沥青混凝土,可以增强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并且可以降低路面结构层的厚度,节约建设成本。

科研段沥青混合料EME2(0/14)与EME(0/10)两种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一、混合料原材料组成:1、沥青本段高模量沥青需大量室内对比试验最后确定。

确定的沥青生产厂家须具有较好的声誉及业绩,高模量沥青厂家目前国内生产经验欠缺,需要磨合、沉淀、检测等复杂的施工工艺。

以及高模量沥青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产量比较低,最多每天产量有限。

单价相比现有改性沥青成本偏高。

2、EME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骨料施工前需按配合比初步要求备好各种规格的集料,本科研段配合比需结合欧洲沥青规范要求采用的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既要满足级配要求又要使混合料的模量达到设计值),本混合料碎石规格因采用欧洲沥青规范要求,需要跟碎石生产厂家单独定制筛孔及母材。

二、混合料拌合集料的烘干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1%。

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

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

添加消石灰、水泥等外掺剂时,宜增加粉料仓,也可由专用管线和螺旋升送器直接加入拌和锅,若与矿粉混合使用时应注意二者因密度不同发生离析。

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经一级除尘部分可直接回收使用,二级除尘部分直接废弃。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

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5s)。

EME2(0/14)与EME(0/10)级配控制的关键筛孔采用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指南中要求的关键筛。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特点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特点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特点1.强度高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这意味着它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和负荷。

这种混合料可以更好地抵抗磨损、挤出、压碎等外部力量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性使得其在道路、桥梁、机场跑道等需要承受大量车辆行驶的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2.稳定性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在高温、低温、潮湿等多种环境下保持其性能。

这种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较强,可以有效地防止道路在高温下出现车辙,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此外,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也较好,可以避免道路在低温下出现裂缝。

3.抗疲劳性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可以在反复承受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保持其完整性。

这种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较长,可以有效地抵抗车辆的反复冲击和振动,避免道路出现疲劳损坏。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对于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4.耐磨性能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可以更好地抵抗车辆的磨损和摩擦。

这种混合料的耐磨性较强,可以有效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道路的维修和更换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耐磨性能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低噪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低的噪音,可以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这种混合料的表面较为粗糙,可以减少车辆行驶时的摩擦力,降低车辆噪音的产生。

同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也较好,可以避免道路出现凹坑和不平整的情况,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震动和噪音。

低噪音的混合料可以改善道路使用者的驾驶体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公路工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的建设规模空前扩大。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其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

本论文将着重探讨高模量沥青砼路面在公路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及应用。

关键词: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0引言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指将高模量添加剂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中,从而达到强化沥青混合料的目的,其抗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均优于常规沥青混凝土,且在柔性路面中还表现出较好的抗车辙性能。

1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概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由高密度沥青与粗细骨料共同构成,是公路的黄金构造层。

它具有密实度高,强度高,耐久性好,噪声小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道路建筑材料。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还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可有效减小路面纵、横断面变形,因而在高等级公路及其它大规模交通运输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2材料准备2.1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沥青混凝土HMA材料的选用,除了考虑其强度、模量、面密度及稳定性能外,还应考虑其与上部及下部结构的结合状况。

2.2配制铺路石路基采用的是铁路砂砾或天然砂砾,并且要保证颗粒级配均匀,还不能有过多的泥沙和杂质。

2.3制备辅助性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沥青混合料、压实机、照明设备等辅助设备。

2.4配合比设计根据筛分结果,对矿料级配进行计算,确定出矿料与宽粉的比例。

经多次调整可以达到给料平衡,最后确定的矿粉比例为3.5%,油石比为4.6%。

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可以作为实际应用的配比.3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要点3.1施工准备本项目所用的高模量水泥是一种袋装水泥,为了保证水泥的质量,必须做好防潮、防热、防凝结等各项工作,并准备好各类施工材料,对填充料进行妥善保管,还要保证其干燥、清洁,同时要对矿物粉末的水分进行控制,避免水分含量过高而对计算的精度产生影响。

在级配碎石铺好后,要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透气性的油。

在撒之前,要保持级配碎石表面的清洁和干燥。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迫切需要性能优良、寿命长的路面材料。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抗老化性能,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二、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基本特性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抗剪强度和抗老化性能优异;2)良好的抗水性和耐热性;3)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抗裂性能;4)较长的使用寿命;5)环保、节能、减排的优点。

三、国内外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现状1.国内应用现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随后逐渐应用于各级公路路面改造和新建。

目前,高模量沥青比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等级公路和机场道面工程中,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了各级路政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重视。

2.国外应用现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最初起源于欧洲,随后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已成为发达国家公路建设的主流技术之一,在机场道面、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道路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四、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发和研究:1.材料优化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与材料组成密切相关,因此在材料组成和设计方面仍需进一步的优化和研究,以期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为卓越的性能表现。

2.工艺改进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影响其性能表现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标准规范制定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标准规范制定需要尽快跟上应用发展的步伐,以便更好地应用和推广。

五、结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性能卓越的路面材料,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未来,随着国内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对新型路面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相信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研究报告
目录
1 课题研究背景
1.1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
1.3.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应用的研究
1.3.2 采用高温和低温性能俱佳的低标号沥青或沥青混凝土外
掺剂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研究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高模量沥青及外掺剂研究开发
2.1 高模量低标号沥青研发
2.1.1 溶剂脱沥青工艺
2.1.2 调和工艺
2.1.3 高模量低标号技术指标
2.2 路宝牌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添加剂研发
2.2.1 基质原料选择
2.2.2 对基质原料改性工艺的选择
2.2.3 路宝牌外掺剂技术指标.
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
3.1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合理组成
3.1.1 提高沥青混凝土高温模量的途径
3.1.2 试验所用原材料.
3.2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静态模量
3.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
3.3.1 基质90#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
3.3.2 高模量低标号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
3.3.3 路宝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
3.4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蠕变特性
3.4.1 静态蠕变试验
3.4.2 动态蠕变试验
3.5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强度特性
4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4.1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4.2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4.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
4.4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
4.5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抗冻性能
4.5.1 劈裂试验
4.5.2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变化率
4.5.3 试件表观相对密度变化率
5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5.1 经济效益分析
5.2 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