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331能源绩效参数基准控制程序

GBT23331能源绩效参数基准控制程序
GBT23331能源绩效参数基准控制程序

GB/T23331能源绩效参数基准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旨在确定公司的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目标和指标,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部门,以持续改善公司能源利用效率,贯彻能源方针。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能源目标、指标及能耗定额的制定与实施活动。3.职责与权限

3.1节能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能源基准、标杆、目标、指标及定额的制定。

3.2各相关部门参与能源基准、标杆、目标、指标及定额的制定,并在本部门加以分解落实;

3.3生产部负责能源目标分解和指标修订工作。

3.4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对制定的能源基准、标杆、目标、指标的评审工作。

3.5总经理负责能源基准、标杆、目标、指标的批准。

4.工作程序

4.1能源基准、标杆的确定

4.1.1生产部根据统计的数据和工作实际,制定能源的基准和标杆,组织相关部门对其科学合理性进行评审。

4.1.2能源基准和标杆的制定及评审应参考以下资料:

4.1.2.1年度各种能源的消耗总量、产品产量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4.1.2.2年度各生产车间能源消耗量、产品产量、产品能源单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4.1.2.3各辅助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及管线的能源损失;

4.1.2.4有关行业能耗指标,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先进能耗指标。

4.1.2.5技术改造项目和外供的能源消耗量在核算时应扣除。

4.1.3根据各年度各部门(包括生产车间、辅助部门、职能部门等)实际能源消耗的平均水平确定能源基准,并根据统计期内的各部门的历史最好水平或同行业先进水平确定标杆。

4.2能源目标的确定

4.2.1节能办公室根据能源基准和标杆,并依据公司的能源方针,制定出能源目标,上报能源管理负责人。能源管理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对能源目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报总经理批准。

4.2.2能源目标的确定和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

4.2.2.1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2.2.2符合能源方针

4.2.2.3考虑重要能源因素

4.2.2.4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可行性;

ZZHK00-CX1303A-2013能源绩效参数、基准、目标、指标控制程序

1 目的 本程序旨在识别公司的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制定目标和指标。并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部门,以持续改善公司能源绩效水平,贯彻能源方针。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的识别、目标、指标及能耗定额的制定与实施活动。 3 职责 3.1 制造部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识别与制定,技术部负责能耗定额的制定。 3.2 各相关部门参与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及定额的识别与制定,并在本部门加以分解落实。 3.3 制造部负责能源目标分解和指标修订工作。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评审工作。 3.5 总经理负责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批准。 4 工作程序 4.1能源绩效参数的确定: 4.1.1能源绩效参数的类型: 能源绩效参数可以是直接测量的参数(如锅炉的主要蒸汽压力及温度、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氧量),也可以是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于正平衡或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模型)。此类参数与监控对象(如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能源绩效水平密切相关,公司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和测量,可实时掌握监控对象的能源绩效水平,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4.1.2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 为了验证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管理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通常与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有关;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与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的有关。 能源绩效参数可以说明公司的运行情况,当影响能源绩效参数的业务活动或基准变化时更换能源绩效参数,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能源绩效参数确定

能源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川烟工安全〔2009〕62号 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发布《EHS管理体系能源资源管理控制程序》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各分厂: 为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由于能源、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影响,特制定《EHS管理体系能源资源管理控制程序》,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原B版《能源资源管理控制程序》(SCTI-EHS/CX-14-2007)及成都、什邡分厂相关程序文件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二ОО九年八月七日 主题词:规章制度EHS体系控制程序 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2009年8月7日印发★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EHS管理体系能源资源 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由于能源、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影响。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水、电、气(天然气)、汽(蒸汽)、煤、原辅材料及其他资源等能源、资源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 公司 4.1.1 生产设备管理部---负责公司能源资源的归口管理。 4.1.2 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公司能源、资源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4.1.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能源、资源合理使用和控制。 4.2 分厂 4.2.1 能源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分厂能源的合理使用;负责对本分厂能源控制指标进行分解、统计分析、日常检查、考核。 4.2.2 厂部办公室---负责本分厂能源、资源的综合统计工作。 4.2.3 安全管理科---负责对本分厂能源、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4.2.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能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控制。 5 工作程序 5.1 水、电、气、汽、煤及原辅材料 5.1.1 计划 5.1.1.1 生产设备管理部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和上级单位节能减排、降耗的要求,拟定公司节能、年度能源消耗及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计划和指标。

能源体系运行控制程序

33 能源体系运行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主要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活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主要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活过程的能源管理。 3 编制依据 3.1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2 Q/ZMHG-QEHSEnMS1—2015 4 工作职责 4.1 机动部 4.1.1 负责公司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4.1.2 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的能源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4.1.3 负责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和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监督检查。 4.1.4 负责设备、电气、仪表检维修管理及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测试。 4.2 调度室及生产单位 4.2.1 负责生产运营中的能源调度管理。

4.2.2 负责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 4.2.3 负责本单位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和上报 4.3 企管部 4.3.1负责能源消耗指标的制定和考核 4.3.2 负责整合型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和监视测量。 4.4 各部门负责本单位能源因素的识别评价和优先控制能源因素的运行控制;负责有关能源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实施。 4.5 财务部 4.5.1 负责能源统计汇总、分析工作。 4.5.2 负责提供能源管理有关资金。 5 工作程序 5.1 能源目标、指标管理 5.1.1 企管部每年年初对上一年公司及各单位的能源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向公司管理评审会议提出当年的公司能源目标、指标建议,根据公司管理评审会确定的公司能源目标、指标,分解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5.1.2 机动部依据公司下达的能源目标、指标,编制能源管理工作计划,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将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计划分解落实到装置和班组。

企业版能源绩效参数确定、更新程序

XXXXX公司企业标准 能源绩效参数确定、更新程序 Q/XXX 1目的 在能源评审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能源绩效参数管理的职责和管理过程。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能源绩效参数的识别、确定、更新、评审、发布和应用。 3.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XXX《保留的成文信息控制程序》 Q/XXXX《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程序》 Q/XXX《能源基准、目标和指标制定程序》 Q/XXXX《节能技术改造管理办法》 Q/XXXX《能源管理方案制定、实施程序》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能源绩效参数一览表。 4.2生产供应中心负责公司层面能源绩效参数的管理,形成公司能源绩效参数一览表,评价适用方法学的有效性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结果。 4.3各部门负责结合自身特点形成本部门能源绩效参数一览表,管理本部门能源绩效参数 5管理程序 5.1识别 根据能源绩效监视、测量和分析的需要,可在以下方面识别能源绩效参数:5.1.1管理层面:如公司,生产分厂或处室,甚至工段、班组等不同层面的管理 2019-09-01发布 2019-10-01实施

指标。 5.1.2介质系统:如自来水、天然气、蒸汽、电力、脱盐水、压缩空气、氧气以及其他工业气体等不同能源介质系统的工艺或运行参数。 5.1.3主要能源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序或过程:如电子产品老化处理、焊接、热处理、产品试验等工序,气泵站房等主要用能设备,运输以及余热余能回收等能耗或能耗限定值项目。 5.2方法 5.2.1识别原则 5.2.1.1能源绩效参数、变量的确定和更新,应满足充分性、适用性、相关性等原则。 a)充分性——能满足各层次对能源绩效监视、测量和分析的要求; b)适用性——符合公司管理、介质系统、设备设施的特点,易于应用; c)相关性——应与所监视的能源绩效密切相关。 5.2.2识别过程 5.2.2.1根据上述原则,主要用能单位对已识别的“A/B/D类重点耗能设备及耗能工序”应根据设备关键特性、工艺参数和相关标准分类识别绩效参数。并填报“重点耗能设备/耗能工序绩效参数、目标指标一览表”(详见附录A)。 5.2.2.2D类重点耗能设备/耗能工序绩效参数、目标指标由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分类识别。 5.2.2.3根据标准、绩效参数以及基准等分类识别当前变量,分析判断可控和不可控变量,确定状态(有效、完善、改进)、制定措施、寻找改进机会。并填报“重点耗能设备/耗能工序的相关变量分析表”(详见附录A) 5.2.2.4主要用能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分别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采用逐级评议审定的方式确定改进机会的秩序并排序,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具有能源绩效改进潜力并易于实施效果显现。 b)能源使用的方式和种类与以往相比有较大的改变和调整,影响经济性和可获取性。 c)产品结构、加工方式、工艺路线有重大变化,对能源绩效将产生重大影响。 d)耗能设备的型号、规格或数量有重大变化,对能源消耗量产生影响。

资源能源节约控制程序

资源能源节约控制程序 1、目的 节约资源能源,减少资源能源的用量,有效地使用资源能源。2、适用范围 公司范围内所使用的资源,能源。包括水、电、油、纸张、木材、原物料等。 3、职责 3.1开发部和技术部在设计开发新产品时有责任考虑到资源能源的节约、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上节约资源能源的使用。 3.2工程部有责任定期维护机器设备保证其使用正常。 3.3各部门根据识别出来的重大环境因素,设定资源能源的节约措施。 3.4各部门有责任对本部人员进行节约资源能源的教育。 3.5环保部设计相关的表格,组织相关人员对资源能源的使用状况进行统计、记录。 3.6总务部有责任了解市场上的物料的回收信息,环保部有责任结合客户的物料回收要求制定并组织执行具体的回收计划。 4、工作程序 4.1在开发部和技术部在开发选择新的材料、设备、生产流程时,考虑到对此材料/设备/流程的物料、人工节省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编制。 4.2业务部制定生产所需物料的耗用量来控制各部门物料的领用,仓储部严格按耗用量发放,超耗部分按公司相关超耗物料领用规定执行。

4.3管理者代表在组织各部门设定目标指标时,各资源能源使用大户确定自己的节约计划及目标指标。 4.4环保部结合客户的物料回收要求,制定公司内的资源(包括物料)回收计划。总务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 4.5环保部设立环保信箱,收集厂内人员的对资源能源节省方面的意见建议。 4.6后勤部利用月刊、宣传栏张贴宣传物等配合资源能源节约的培训教育。 4.7资源能源节约记录 工程部对全厂用水及用电多的部门每月记录用量。如有必要可设立分开关来测量。如用水量、用电量、用油量,各部门在总办室领用纸张时记录领用量,各部门记录其使用回收纸张量,其他原物料的回收记录方法请参见“废弃物管理程序”。 5、记录 用水量记录表 用电量记录表 油(石油、柴油)用量记录表 废弃物统计表 纸张回收使用记录表 新项目评估表 6、相关文件 废弃物管理程序

能源资源节约控制程序(含表格)

能源资源节约控制程序 (GB/T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 1.0目的 为了合理配置和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产品的成本及减少环境影响,保障公司持续发展而制定此程序。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节省能源、资源的活动及管理。 3.0职责 3.1行政部 3.1.1负责能源和水资源使用的统计、方案制定及监督管理 3.1.2负责纸资源使用的统计、方案制定及监督管理 3.1.3对各部门能源、资源节约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2各部门 3.2.1负责本部门能源的使用管理,做好节能措施 3.2.2负责本部门资源的使用管理,做好资源节约措施 4.0定义: 无 5.0程序 5.1控制内容 能源、资源控制主要有以下内容

5.2能源、资源的计量统计 5.2.1计量单位 1)各部门在对能源、资源进行统计时,使用以下计量单位: 2)电、水、纸、材料和辅料使用量或消耗量统计需分别填写《用电量统计表》、《用水量统计表》、《纸张使用量统计表》、《材料损耗量统计表》、《辅料使用量统计表》。 5.2.2计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 各部门应根据计量统计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合理配置计量仪器和设备(如:电表、水表等)。 5.2.3计量仪器和设备的管理 所有的计量仪器和设备,须按ISO14001:2015要求进行使用、维护、校正管理。 5.3节能方案 5.3.1节约能源方案 行政部在每年年底考虑是否制定公司下一年度节省能源的方案。 内容包括:节约能源目标指标、具体实施内容、部门责任人、日程、投资金额等。指标的设定,根据本年度实际能源消耗量、生产总产量计算出平均消耗量,然后根据平均消耗量提出节约的指标。 5.3.2节约资源方案

22能源基准和绩效参数控制程序

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程序文件BD-EOEn-22A版 能源基准、绩效参数控制程序受控状态:Array编制部门:技术中心 审核人:朱大勇 批准人:王洪新 2013-9-1发布2013-9-1实施

更改状态表

能源基准、绩效参数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加强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的管理控制工作,建立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确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及界限之内的组织和区域。 3 术语 3.1 能源基准:用于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3.2 能源绩效参数: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4 主要职责 4.1 技术中心是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 1) 依据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公司能源目标与指标,评价能源绩效; 2) 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信息库; 3) 制定能源绩效评价计划和方案; 4)指导体系内各单位/部门开展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建立、评审工作,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4.2 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和控制,并定期进行评价、更新。 4.3 能源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批准公司的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5 工作程序 5.1基准 5.1.1基准的作用 1)基准是用能单位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耗的现状水平,是用于比较能源消耗、使用效率的基础数据。 2)可用于能源目标指标的制定;用于能源绩效的监视、测量、评价。 5.1.2基准的制定依据 主要用能单位在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员工正常工作状态下,能源使用一段数间内的正常消耗量。 5.1.3 基准的制定范围 1)已稳定生产的生产过程、主要生产设备、产品、主要生产岗位都可制定能源使用消耗基准。 2)基准数量的多少应根据能源管理的需要和监控水平决定,但主要生产过程、主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管理程序》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编写: 审核: 批准:

颁布时间:年月日实施时间:年月日

修改记录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定公司能源目标、指标和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方法、程序和要求,确保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施,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评审和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发布能源目标和指标。 3.2 能源管理者代表负责评审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3.3技术部负责建立和更新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4 工作程序 4.1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原则 4.1.1 能源目标和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能源指标应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具体、可量化、具有时效性。 4.1.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需包括切实可行的行动和对策。 4.2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依据 A 国家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B 能源基准; C 《能源评审报告》; D 主要能源使用以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E 提高能效的技术可行性以及财务、公司运营等相关影 响因素。 4.3 能源目标、指标的确定 4.3.1 首次确定能源目标、指标及当管理评审结果认为需要对能源目标、指标进行调整时,技术部负责目标、指标的确定和变更。 4.3.2 能源目标和指标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能够反映公司整体能源利用水平、能够涵盖全部生产 工艺的指标,如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 B 能够反映主要工艺、作业环节的指标,如工序能耗; C 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绩效指标。 4.3.3 技术部按公司现行节能目标分解方案,将能源指标分解到各部门。 4.3.4 应将建立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形成文件,包括《能源目标和指标记录表》。 4.4 能源目标、指标的评审 4.4.1技术部每年至少对能源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评审。 4.4.2 能源目标、指标的评审记录应形成文件,包括《能源目标和指标记录表》,作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输入。 4.4.3 若能源目标、指标评审结果为未达到标准,技术部负责查找原因,必要时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4.5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 4.5.1 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输入: A《能源评审报告》; B 例行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输出; C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5.2 为保证能源目标、指标的实现,技术部负责根据4.5.1所述输入信息,编制《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或在《能源评审报告中》以独立篇章的形式体现。 4.5.3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需包括以下内容: A 明确责任部门及其职责; B 针对主要能源使用制定的措施和预计实现的节能效 果; C 确定需要配备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资金等; D 实施方案的时间进度安排; E 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的方法。 4.6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评审 4.6.1技术部每年至少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评审。 4.6.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评审记录应形成文件,作为内

能源运行管理程序

能源运行管理程序 编号:XGGLC-NH-Ⅱ-08 版次/修订号: 1/0 主责部门:能源环保处、机动处、技术中心、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 1目的 为了对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进行管理,对能源消耗实施控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体系内所有单位及部门。 3术语和定义 3.1 能源是指煤、电、焦炭、煤气(包括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丙烷、蒸汽、柴油、汽油、煤焦油、粗苯、氧气、氮气、氩气、压缩空气、水等一次、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 3.2 “四新”是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引用文件 4.1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2 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4.3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4.4 GB/T 21368-2008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5职责 5.1 能源环保处负责制定公司能源综合指标、能源平衡表和能源中长期规划,组织公司能源方案的制定,推广节能技术,组织能耗分析及制定对策和必要时组织能源专题会议,协调节能工作,组织项目能源设计的技术论证。 5.2 规划发展处负责组织基建技改项目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编制(包括能源项目),负责技改项目的过程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应包括节能专篇。 5.3 采购分公司负责煤、焦炭的采购。 5.4 技术中心负责煤、焦炭等能源采购要求和入库验收标准的制订。 5.5 采购分公司、物流公司、炼铁厂、焦化厂负责煤、焦炭的接收、存储、加工转换、运输转储的管理。 5.6 在生产计划处(管控中心)统一指挥下由能源管控中心具体负责能源的动态平衡协调。 5.7 机动处负责外部能源的购入及对内部能源的产出、供应和能源的总体平衡进行专业管理与指导。 5.8 物资供应处负责柴油、汽油、切割气体的采购。 5.9 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负责能源的计量管理工作。 5.10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能源介质的产出、储存、流转、计量、消耗、统计、转换、余热余能回收及节能改造、节能“四新”应用方面的管理及转供能源测量设备的配备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 6管理内容及要求 6.1 能源计划设计 6.1.1 公司年度能源工作计划、中长期节能规划由能源环保处制定。 6.1.2 能源设计 6.1.2.1基建技改项目设计文件中有“能源专篇”,委托有资质的节能评估机构进行专题评估,办理节能登记。 6.1.2.2 在“能源专篇”中,应考虑涉及的能源设计要求。要求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余热余能资源的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改进能源管理绩效等内容。 6.1.2.3 能源设计应考虑所采用能源种类的经济性、适用性、可获得性以及环境指标。 6.1.2.4 能源设计要合理匹配各系统的耗能设备和设施,采用节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能源管理程序文件 目录

修改记录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一、目的 控制矿井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有效的版本,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能源体系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与控制。 三、职责 ㈠环保科技中心负责能源管理手册和能源程序文件的控制。 ㈡办公室负责矿发文件和上级来文的控制,其他外来文件由接收部门控制。 ㈢各单位负责本职能范围内第三层文件的编制和控制。 四、工作程序 ㈠工作流程 编制批准发布实施更改换版评审 ㈡文件的分类 1、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 ⑴能源管理手册; ⑵能源程序文件; ⑶第三层文件。 2、能源管理手册是阐述企业的能源方针、目标,对组织的机构、职责权限以及标准要求进行总体描述的文件。 3、能源程序文件是能源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是为满足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所规定的过程方法。 4、第三层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是除能源管理手册、能源程序文件以外的其他控制管理作业文件。 5、有关能源法律法规等外来文件的控制,按《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和确认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执行。

㈢文件的编制、批准和发布 1、能源管理手册由环保科技中心负责组织编制,能源管理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实施。 2、能源程序文件由环保科技中心组织有关专业/单位人员编制,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会审,报能源管理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3、第三层文件由各单位编写,经单位负责人或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涉及其他部门/单位共用或全矿使用的文件,由矿分管领导审批后发布实施。 4、上级来文由办公室报分管领导批准后登记、发放控制;其他外来文件由接收部门领导批准后登记、发放控制。 ㈣文件标识、编号和发放 1、受控能源管理手册、能源程序文件盖“受控”印章并注发放号,非受控能源管理手册、能源程序文件盖“非受控”印章。第三层文件,列全编号、发放号、数量等标识;对外来文件以下发的最新版本为有效版本。 2、文件编号具体按以下执行: ⑴能源管理手册的文件编号:X M/N Y G L S C—2008A 注:XM —— XX集团XX煤矿 NYGLSC ——能源管理手册 2008——年代号 A ——版本号(用A、B、C、……) ⑵能源程序文件的文件编号:X M/N Y G L C X—X X 注:XM ——XX集团XX煤矿 NYGLCX——能源管理程序文件 XX ——程序文件序号 ⑶第三层文件编号(矿发文件、外来文件除外):NYT W J—S S—## 注:NYTWJ ——第三层体系文件 SS ——单位/部门编号 ## ——序号(用01、02、03、……表示) 3、能源管理手册发放范围由最高管理者批准,能源程序文件的发放范围由能源管理负责

资源、能源管理控制程序(20201008143605)

资源、能源管理控制程序 1 . 目的为了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杜绝一切浪费现象,并使该项工作能够持续地予以改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资源、能源的使用和管理,其中包括相关的设备及操作者,使用者。资源是指原材料、水、纸张等;能源是指电等。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水、纸张的管理。 3.2 生技科负责原材料管理控制、电的管理 3.3 各部门负责资源、能源的日常管理。 4. 程序 4.1 教育与培训办公室负责组织员工节约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的培训。 4.2 控制 4.2.1 资源 (1)原材料(钢材、硫酸、机油等等)管理 a. 使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充分利用原材料杜绝一切浪费现象; b. 使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c. 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进行加工生产,满足环保要求。 (2)水 d. 生产用水采用循环用水,以减少对水的浪费。 e. 食堂用水采用节水笼头,以减少对水的浪费。如发现水资源的非正常消耗应立即采取措施, 将水资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纸张办公室负责公司办公用纸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办公室应对用纸的情况做出分 析, 以便对用纸量进行总量控制。 I普通纸张 a. 员工领用工作用纸, 应事先填写《领料单》, 经部门主管签字审批后方可到仓库领取。 n复印用纸 a. 各部门复印时须在办公室登记后复印。 b. 复印后的废纸由办公室收集和处理。 c. 一般性的文件和资料提倡两面使用纸张, 以提高利用率。 川传真用纸:传真用纸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管理。 4.2.2 能源 4.2.2.1 生技科负责公司电能源的管理工作。 a. 建立用电设备档案及保养制度, 尽量减少由于设备原因而告成电能浪费的现象。

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设定管理程序

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设定管理程序 一、目的 能源管理基准,是公司制定能源方针、建立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价能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是对比分析测量能源绩效的趋势和变化的基础,并用来计算节能量。能源绩效参数是对部门、岗位进行能源绩效考核的标准。 为了设定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对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的确定方法、分层/分级管理、评审等加以明确和规定,特制订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级、部门/厂房级、设备/岗位级的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的设定。 能源绩效参数可与能源消耗定额的设定相结合进行。 三、职责 (一)、安技科负责组织公司级、用能部门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的设定。 (二)、用能部门负责组织厂房、系统、设备/岗位级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的设定。 四、规定 (一)、能源基准的确定 1、确定原则 能源管理基准是公司追踪和比较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c础,要在能源统计数

据的基础之上建立能源管理基准。 2、确定依据: 1)《能源评审报告》; 2)基准时间段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 3)当年的技术改造、能源结构变化、工艺变化、产品变化等; 4)公司的其他需进行平衡的因素。 3、能源评审 1) 公司按照《能源评审程序》的要求在确定基准前应进行一次能源评审,在能源消耗指标核算时,选择一个基准时间段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作为比较基准。能源消耗指标核算时,但必须剔除基准时间段中生产不正常的情况,再结合当年的技术改造、能源结构变化、工艺变化、产品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确定。 2) 能源评审结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能源评审报告》中应确定基准时间段的: 公司级基本参数:产品产量、产值、增加值 公司能耗参数:总能耗(分能源品种)、综合能耗、单耗; 部门能耗参数:总能耗(分能源品种)、综合能耗、单耗; 设备效率基准:重点用能设备、能源加工转换设备。 4、基准确定

4.4.6运行控制程序

运行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中产生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部门及场所实施有效控制,以实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促进持续改进,并加大对相关方施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改善要求的力度。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的归口管理,并负责编写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实施运行控制。 3.3 生产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设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点,并负责检查各部门运行控制情况。 4 程序 4.1 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 4.1.1 技术质量部根据生产需要,组织编写必要的工艺规程,工艺规程中应适当包括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和环境事项,生产部应严格按规程进行生产。 4.1.2 生产部按《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规定对设施、设备(含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设施、设备)进行控制,保证设施、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a. 固定设备的安装地面浇注混凝土进行防渗处理。设备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所废弃的油料必须放在器皿内,禁止随便排放;废弃零部件、废油棉纱和手套应分类收集,按《废弃物管理规定》及时处理; b. 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设备,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对排放的废气进行收集,防止废气排放超标;对于漏、滴油现象采用导油槽进行收集; c. 设备拆卸时,地面上应铺盖塑料布或纸张,防止油滴漏到地面上; d. 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或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 4.1.3 综合管理部和生产部按《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办公、生产和生活环境进行管理,确保各作业区环境整洁,有适当的安全标志,通道畅通,各类物品在定置区域内堆放整齐。 4.1.4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购买、运输、贮存、使用、废弃等严格执行《易燃、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实施方案管理程序》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实施方案管理程序》

————————————————————————————————作者:————————————————————————————————日期: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编写: 审核: 批准:

修改记录 版本修改页次/条款号实施日期修改执行人/日期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定公司能源目标、指标和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方法、程序和要求,确保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施,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评审和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发布能源目标和指标。 3.2 能源管理者代表负责评审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3.3技术部负责建立和更新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4 工作程序 4.1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原则 4.1.1 能源目标和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能源指标应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具体、可量化、具有时效性。 4.1.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需包括切实可行的行动和对策。 4.2 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依据 A 国家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B 能源基准; C 《能源评审报告》;

D 主要能源使用以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E 提高能效的技术可行性以及财务、公司运营等相 关影响因素。 4.3 能源目标、指标的确定 4.3.1 首次确定能源目标、指标及当管理评审结果认为需要对能源目标、指标进行调整时,技术部负责目标、指标的确定和变更。 4.3.2 能源目标和指标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能够反映公司整体能源利用水平、能够涵盖全部 生产工艺的指标,如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 耗等; B 能够反映主要工艺、作业环节的指标,如工序能耗; C 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绩效指标。 4.3.3 技术部按公司现行节能目标分解方案,将能源指标分解到各部门。 4.3.4 应将建立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形成文件,包括《能源目标和指标记录表》。 4.4 能源目标、指标的评审 4.4.1技术部每年至少对能源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评审。 4.4.2 能源目标、指标的评审记录应形成文件,包括《能源目标和指标记录表》,作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输入。 4.4.3 若能源目标、指标评审结果为未达到标准,技术部负责查找原因,必要时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4.5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

能源绩效参数、基准、目标、指标的制定管理程序

版本修改条款

1目的 本程序旨在识别公司的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制定目标和指标。并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部门,以持续改善公司能源绩效水平,贯彻能源方针。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的识别、目标、指标及能耗定额的制定与实施活动。3职责 3.1 节能办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识别与制定,生产科负责能耗定额的制定。 3.2 各相关部门参与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及定额的识别与制定,并在本部门加以分解落实。 3.3 节能办负责能源目标分解和指标修订工作。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评审工作。 3.5 总经理负责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批准。 4工作程序 4.1能源绩效参数的确定: 4.1.1能源绩效参数的类型: 能源绩效参数可以是直接测量的参数(如锅炉的主要蒸汽压力及温度、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氧量),也可以是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于正平衡或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模型)。此类参数与监控对象(如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能源绩效水平密切相关,公司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和测量,可实时掌握监控对象的能源绩效水平,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4.1.2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 为了验证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管理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通常与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有关;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与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的有关。 能源绩效参数可以说明公司的运行情况,当影响能源绩效参数的业务活动或基准变化时更换能源绩效参数,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形成文件并定期评审。 4.1 能源基准的确定 4.1.1 节能办根据能源评审得出的统计数据和公司实际,制定能源的基准,上报管理者代表,由能源

能源运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KH/CX—24 版本号A/0 受控状态 受控 持有部门 能源运行控制程序 编制部门:机动部 审核人: 批准人: 2013年2月28日发布 2013年3月1日实施唐山市丰南区凯恒钢铁有限公司发布

更改状态表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各类能源的设计、采购、能源计量、加工转换、输送分配、能源使用、能源统计分析、余能余热回收、节能技术应用等各环节的实施、控制和管理要求。目的是为了对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进行管理,对能源消耗实施控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所有分厂、车间和部门。 3 术语 本程序所称能源是指煤气、水、电、蒸汽、汽(柴)燃油、氧、氮、氩气、压缩空气、天然气等一次、二次能源及耗能介质。 4 主要职责 4.1机动部负责全公司能源的综合管理,负责能源介质的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消耗统计、余热余能回收和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管理。 4.2生产技术负责均衡组织生产,统筹利用动力和余热资源,做好重点耗能过程的生产衔接,负责公司能源介质的平衡调度。 4.3机动部负责公司基础用能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的监督管理;负责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运行监督管理,监督电力使用单位经济、安全用电。 4.4基建部负责新建、改、扩建项目的能源规划。负责新建、改、扩建项目的能源设计及能源技改项目的能源设计。 4.5机动部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及维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4.6财务部负责对部分能源价格、产值以及相关产品成本等数据的统计。 4.7各生产厂负责本单位能源的贮存、流转、计量、消耗、统计、余热余能回收及节能小改小革、节能“四新”应用方面的管理。 5 管理内容 5.1能源设计 5.1.1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必须有“节能篇章”,并进行专题论证,必要时经有资质的节能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申报国家节能技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必须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

能源控制程序

能源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能源消耗控制,节约能源,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能源的管理。 3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GB2589-201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4 职责和权限 4.1设备动力部是能源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5 术语和定义 5.1 能源计量器具: 被测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如水表、电表等。 5.2 能源计量配备率: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称为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RP=NS/NX×100% RP: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 NS:实际配备计量器具台(件)数 NX:按理论要求应配备计量器具台(件)数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 5.3 能源计量检测率: QP=MS/MX×100% QP:能源计量检测率 MS: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计量的能源量 MX:能源消耗总量 6 工作程序 6.1 资源管理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必要的能源计量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计量器具、环境条件等,以履行能源计量职能。 6.1.1 人力资源 6.1.1.1 能源计量人员应包括能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源检定(抄表)人员,能源统计分析人员,并确保以上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格以履行自己的职责。 6.1.1.2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6.1.1.3从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人员应经过公司的内部培训。 6.2 信息资源 6.2.1 记录 设备动力部应保存能源计量工作中所需信息的记录。记录应包括:各种能源使用统计报表、汇总表及各种抄表记录、统计分析记录等。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作废,相关责任人应将所有记录分类归档保存完整。 6.2.2 标识 设备动力部应清楚地标识能源计量工作中所用的测量设备。设备应有计量确认状态标识。 6.3 能源计量器具 6.3.1 设备动力部应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和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应尽可能配备抗干扰、抗环境影响能力强的计量器具,以确保计量结果不受环境干扰的影响。 6.3.2 设备动力部应编制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本厂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目前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检定/校准有效期限等。 6.3.3能源计量器具在确认合格使用前应处于有效的检定或校准状态,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停止使用;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期检定或校准(包括因工艺流程无法拆卸、检定安排受所在成套装置的检修时间牵制等)的计量器具,应制定期间核查等方法对计量器具的正常可靠性进行评定。 6.3.4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对影响其计量性能的调整装置应进行封印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 6.4 环境 对于环境条件有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设备动力部应监视影响测量的具体环境条件,并形成相应记录。

能源、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合理利用能资源、降低能资源消耗,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包括:汽、水、电、燃煤、纸张、油料、生产原材料等。 3 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生产用水、电、汽等能源、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3.2 财务中心负责制订生产用电、用水、用汽的消耗定额,确定节能降耗目标和指标,对能资源、资源使用进行成本核算,并将月度水、电、煤等能源的使用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形成《能源、资源消耗月报表》,报总经理及行政部、管理者代表。 3.3 各部门负责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管制和本部门能资源使用的管理,确保节能降耗目标指标的完成。 4 工作程序 4.1 材料消耗控制 4.1.1 若有新开发产品时,应考虑到原材料是否环保,是否节能,是否对环境造成不良或有害影响。 4.1.2 生产中心应严格按工艺规程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各项能源、物料消耗。 4.1.3 库管员要严格按照材料出入库程序做好原材料的控制发放,并且做好发放记录。 4.2 纸张的使用管理 4.2.1 办公用纸统一由采购部采购,各部门打印复印文件资料时必须到行政部登记,行政部应逐步建立各部门纸张消耗的控制考核目标; 4.2.2 各部门在打印文件资料时要节约用纸,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双面使用纸张,回收纸由各相关部门直接送往行政中心统一处理。 4.3 用汽、用煤管理 4.3.1 生产中心要做到合理计划用汽(煤),减少能源的无效使用和浪费: 4.3.2 生产中心在使用蒸汽时应每天对本部门的蒸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管道泄漏,立即通知行政部进行维修。 4.4 用电管理 4.4.1 在条件允许时各使用单位应尽可能安装电表进行计量,确保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对公司用电管理必须做到: a.任何人不得随意在供电线路上私自装接耗电设备。

ISO14001-2015资源能源消耗控制程序

资源能源消耗控制程序 (ISO14001:2015) 1.目的 控制本公司资源、能源的消耗,确保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主要部门资源、能源的消耗控制。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公司用水、电等资源的消耗控制,负责纸张、办公用品的控制,并负责用水、用电、用纸的统计; 3.2各责任部门做好配合、执行工作。 4.工作程序 4.1本公司资源、能源主要:原材辅料、水和电等; 4.2 能源管理 4.2.1 电能管理 4.2.1.1 电工应持证上岗,以保证其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调配与管理,减少电 力浪费。 4.2.1.2 照明灯具做到人走灯灭,减少电能的浪费。中午休息时关闭各部门 和作业场所的电灯。 4.2.1.3 各部门空调的运转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工作场所只有在上班及高 温时开空调,温度控制在26度。 4.2.1.4 管理部对耗电大的生产设备要进行严格管理。

4.2.1.5 管理部在月检中对各部门办公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发现有浪费现象 立即进行纠正,以避免电力资源浪费。 4.2.1.6 管理部每月对电量进行统计,并填写《用电统计表》,如发现电量 异常增加,则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 4.3 资源管理 4.3.1 用水的管理 4.3.1.1 公司主要的用水场所,应有“节约用水”的标识,以提示员工注意节约用水。 4.3.1.2各部门对用水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发现有漏水现象,马上联系技维部门进行维修。 4.3.1.3 管理部每月对水量进行统计,并填写《用水统计表》,如发现水量 异常增加,则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 4.3.2 办公、生活用品控制 4.3.2.1 管理部对各部门办公、生活用品的领用数量、周期及计划进行严格审批。 4.3.2.2 管理部考核办公和生活用品的使用状况,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 4.3.2.3 各部门在办公用纸的使用时尽量采用双面复印,将单面使用后的 废纸收集回用。 4.3.2.4管理部每月对用纸进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用市量异常增加,则 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 4.4 各部门、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养成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