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疗法

合集下载

刺络放血注意事项

刺络放血注意事项

刺络放血注意事项刺络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放血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这种疗法在中医中被广泛运用,但在进行刺络放血时需要严格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一些刺络放血的注意事项:1. 专业资质:刺络放血属于中医的范畴,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的执业医师进行操作。

因此,在进行刺络放血治疗时,务必选择具备合法医疗执业资质的中医师或者医疗机构,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伤害。

2. 术前准备:在刺络放血治疗之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医生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或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对于患者的血液凝结功能进行评估,以避免出现过度出血的情况。

3. 消毒防感染:在进行刺络放血时,医生需要使用消毒剂对刺针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感染。

同时,患者也需要保持周身清洁,避免在治疗前感染疾病,特别是皮肤病。

4. 穴位选择:刺络放血时需要选择正确的穴位,刺激经络。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穴位可以对应不同的脏腑器官,起到调节疾病的作用。

因此,在治疗前,医生需要准确确定穴位,并遵循中医经络学的原则进行操作。

5. 注意力度:刺络放血的力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节。

如果力度过轻,可能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如果力度过重,可能会引起出血过多、出血不止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刺络放血时,医生需要掌握力度的把握,逐渐调节治疗的力度。

6. 监测出血量:刺络放血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监测出血量。

一般来说,治疗初期出血量较多,之后逐渐减少。

如果出现出血不止或者大量出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或停止治疗。

7. 控制出血时间:在刺络放血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出血的时间。

过长时间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引起身体虚弱甚至休克。

因此,在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来合理控制出血的时间。

8. 注意感染源:在刺络放血后,患者的出血口和针孔容易感染。

因此,在治疗后需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并避免接触到可能引起感染的环境,如污水、脏物等。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
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刺络放血疗法的疗效评价结果
疼痛缓解
刺络放血疗法对缓解疼痛有显 著效果,尤其对于慢性疼痛和
神经性疼痛。
炎症减轻
刺络放血疗法能够减轻炎症反 应,对于关节炎、痛风等炎症 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促进血液循环
刺络放血疗法能够改善血液循 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缺血 性疾病和肢体麻木等有较好的 疗效。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 • 刺络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 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 刺络放血疗法的疗效评价与展望
引言
01
刺络放血疗法的简介
01
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 疗法,通过针刺人体特定穴位或 部位,使淤血或病血排出体外,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络放血疗法的理
02
论基础
刺络放血疗法的中医理论依据
刺络放血疗法源于《黄帝内经 》,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
中医认为,刺络放血可以调节 气血,通经活络,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通过刺破脉络,使气血流畅, 瘀滞得以疏通,从而达到调和 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刺络放血可以刺激机 体自身调节功能,促 进新陈代谢。
调节免疫功能
刺络放血疗法能够调节免疫功 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免 疫系统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
效果。
刺络放血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刺络放血疗法的机理
拓展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研究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机理,为 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进一步探索刺络放血疗法在更多疾病领域 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特色疗法:刺络放血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刺络放血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刺络放血疗法古人云“一针、二灸、三用药”。

传统的刺络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启脉”、“刺络”,“泻血”等,俗称“刺血疗法”或“刺络放血疗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较多的篇幅论述。

这是祖国医学中的一种独特针刺治疗方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而除之”。

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消Y、泻热解毒、急救醒神、消肿止痛、镇静开窍等作用。

它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刺络放血疗法就是在特定的经络循行部位,运用针刺手法,让其自行流出或通过拔罐,把淤积在人体经络中的瘀血清除出体外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

《针灸大成》说:“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

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

刺络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恢复正常,从而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在《黄帝内经》中有“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调虚实”等记载。

刺络放血治疗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而实现的。

如果再配合针灸则效果更佳。

我科自开展刺络放血配合针灸治疗以来,对多种眼睛疾病(如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眼病、眼睑痉挛、急慢性结膜炎、麦粒肿等)、颈椎病、腰椎病、各种肢体关节疼痛(如: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腕关节炎、膝关节炎、踝关节损伤等)、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多种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痤疮、雀斑、黄褐斑等)等多种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一)刺络放血治病会影响身体健康吗?1、刺络放血疗法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相反,它对人体的健康有益而无害。

它泻出的是堆积在经络中不流动的瘀血,瘀血泻出后,经络之气血通畅,人体的疾病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之“宛陈则除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之“血实宜决之”。

2、鲜血和瘀血如何区别呢?鲜血泻出后温度下降了才会凝固,这点与瘀血是不同的。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一、技术介绍刺络拔罐技术,即将放血与拔罐相结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针刺拔罐疗法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

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结合而成的基础上发展的。

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

常用器具针(三棱针或皮肤针)和罐(玻璃罐、竹罐、陶罐及抽气罐等)。

基本操作步骤检查针具及罐具→消毒→刺络→拔罐→留罐→起罐。

常用操作方法用三棱针点刺、散刺或用皮肤针叩刺。

适应症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蛇串疮、丹毒、坐骨神经痛等。

施术部位人体腧穴。

刺络拔罐分类1.局部扣刺拔罐:在病变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再在被扣部位拔罐。

2.穴位叩刺拔罐:在选定的某些穴位上叩刺后拔罐。

3.循经叩刺拔罐:取疾病与脏腑络属相关的经络或循行经过病处的经络为主进行叩刺拔罐。

叩刺及拔罐的顺序应同经脉的循行路线相一致。

4.整体叩刺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上述2~3种方法结合进行治疗。

二、治病机理《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

”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操作方法:1.叩刺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小鱼际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叩刺病变部位。

叩刺完毕,即在被叩刺部位拔罐,约5分钟后起罐。

2.刺激强度:叩刺分轻刺、重刺和中等刺法三种,不论轻刺、重刺都应注意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可减轻叩刺时的疼痛。

(1)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愈短愈好。

临床常以病人无疼痛感,仅皮肤略有潮红为度。

(2)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可稍长。

患者稍觉疼痛,皮肤潮红,但无渗血为度。

刺络疗法

刺络疗法
刺络放血法临床运用举例
• 1、急症 • 中暑 选用曲泽、委中、太阳。对于曲泽、委中,操 作时采用点刺静脉法,每穴放血10ml,也可加用拔罐 法以助泻热。在点刺双侧太阳时,使每穴出血2~5ml。
四.刺络疗法临床运用
2、感染性疾病
咽喉肿痛 选取双侧少商。采用点刺穴位法使每穴出血 10~20滴。
3、外伤,劳损
刺络疗法历史
汉代:华佗刺络治疗红丝疔; 唐代:秦鸣鹤刺百会治疗头痛; 金元:张子和刺血治疗目赤肿痛; 明代:杨继洲针刺放血急救以治疗中风; 清代:傅青主刺印堂治疗产后血晕; 郭子邃针刺放血急救痧症; 叶天士刺委中治咽喉肿痛。
二.刺络疗法的原理
1.刺络治病机理是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 血,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 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二.刺络疗法的原理
4.《黄帝内经》云:“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视 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其经,以成其疾。”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亦云:“人之气血凝滞不通, 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 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
二.刺络疗法的原理
5.刺络疗法的治疗作用; A.解表:
当外邪在表未定之时,刺络放血可起祛邪解表之效,如《素 问· 离合真邪论》说:“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刺出 其血,其病立已。”张从正《儒门事亲· 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 》亦认为:“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
二.刺络疗法的原理
B.泄热:
治疟疾发热,可取足阳明胃经之冲阳穴放血以泄热。如《 素问· 刺疟》曰:“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 其血,立寒。”《灵枢· 热病》还有用“取之脉”放血泄热 治热病惊狂瘛的记载。针刺放血后可促使邪热外泄或减少 血中邪热,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

刺络拨罐疗法

刺络拨罐疗法

• 2、颈椎病 • 颈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体虚及长期劳累,复感风寒湿邪,导致颈
项部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失和,气滞血瘀,故临床见颈项板滞不舒、头胀痛、 眩晕、肢麻等症状。刺络拔罐疗法具有祛风通络、除湿散寒、舒筋活血之功, 可以改善微循环瘀滞、组织供血不足与缺氧状态,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和组 织营养,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消除局部肿胀,使局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松解, 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疼痛,修复损伤,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氧低消耗状态, 从而加快损伤部位的修复,收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口眼锅斜为主要表现。其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脉络空 虚,气血阴液不足,不能濡养络脉、经筋,复感风寒之邪,外邪乘虚而入, 侵袭阳明、少阳经脉以致经气阻滞,失于营养,遂致局部肌肉弛缓不收,与 对侧失去平衡而口眼向健侧歪斜。刺络拔罐有行血滞、通经络、驱邪气、散 风寒、泻湿热之功。故采用刺络拔罐治疗可使面部筋肉得到正常血液的濡养, 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神经组织代谢,降低神经变性,提高神经兴奋性,加 速麻痹神经功能的恢复。另外,细致的心理调护、治疗中的护理配合以及愈 后的健康干预也是凡刺有九”中的“络 刺”,“刺小络之血脉也”,可泻瘀血邪气,固 守经隧,以防大乱。临证过程中观察到,单纯刺 络疗法为血液自然流出,或稍稍挤压针刺局部, 往往瘀血留注不消,贼邪伏而不退,如加用闪火 罐,造成罐内负压,可达血尽邪出,且可控制出 血量,达到良好疗效。刺络拨罐是刺血术与拨罐 法相结合的独特针刺方法。临床操作是在辨证选 取穴区的前提下,用三棱针或七星针,梅花针等, 对穴区点刺或叩刺,再行拨罐,在局部吸拨出较 多瘀血,从而过到疏通经络、祛瘀生新、调整阴 阳的治疗目的。
• (二)刺络拨罐 • 《灵枢·小针解》云:“满则泻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菀陈则陈

刺络疗法后注意事项

刺络疗法后注意事项

刺络疗法后注意事项刺络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用细针刺入皮肤和组织来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这种疗法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但是,在接受刺络疗法后,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不适。

首先,在接受刺络疗法后,要避免接触水和寒冷环境。

刺络疗法会在身体的穴位上产生微创伤,这些微创伤需要时间来愈合。

因此,接受完刺络疗法后,最好避免接触水和寒冷环境,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创伤。

尤其是在接受刺络疗法后,刚好碰到下雨或者气温较低的天气,更要注意保暖,以免引发感冒或其他不适。

其次,在接受刺络疗法后,要避免过度运动或劳累。

刺络疗法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但也可能会使身体感到疲惫。

因此,在接受完刺络疗法后,要避免做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的体力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治疗的效果,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作。

另外,在接受刺络疗法后,要注重饮食和饮水。

刺络疗法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消化系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因此,在接受完刺络疗法后,需要注重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和瘦肉等。

此外,还要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促进身体废物的排泄,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养生。

此外,在接受刺络疗法后,也需要避免一些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等,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治疗效果。

同时,也要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和过度饮酒等,以免影响身体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最后,在接受刺络疗法后,也需要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

刺络疗法的疗程通常需要多次治疗,而且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在接受刺络疗法后,需要定期复诊并咨询医生,了解治疗情况和调整疗程,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要及时向医生反映治疗的效果和身体的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在接受完刺络疗法后,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和休息,注重饮食和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不适。

中医刺络疗法的禁

中医刺络疗法的禁
中医刺络疗法的禁忌
1.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糖尿病重度患者等凝血机制障碍 者禁刺)。 2.凡体虚久病;有习惯性流产病史;孕妇;产后; 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久泻;贫血; 低血压者禁刺。 3.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下肢静脉曲张 者不直接刺。 4.血管瘤部位,不明原因的肿块部位禁刺。 5大饥,大醉,大饱,大劳,大渴,大悲, 大惊,大怒不立即刺。 6.对针刺和出血极度敏感的患者及癌症晚期 出现恶病质患者禁刺。 刺血疗法后的注意事项 1.刺血后短时间内不宜洗澡或者游泳以防感 染。 2.刺血后应避免接触冷水,不可在太低的环 境下休息或工作,否则会影响机体自身 调节和正常血液循环。 3.刺血后嘱咐患者勿暴怒,劳累,饥饿,惊 恐,要安静休息。 4.刺血后饮食上要忌口,不要吃公鸡,鲤鱼, 鹅肉,猪头肉,海鲜,在急性期间不要 进食鱼肉类食品,以清淡饮食为主。 5.痛风患者不能饮酒以及进食鱼虾和动物内 脏等食品。 6.刺血后出现口渴,疲倦感,疼痛加剧,体 温升高,针眼发痒,失眠多梦等一些症 状,不要害怕,属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络疗法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

也叫放血疗法。

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

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

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

一般刺血后再拨罐。

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
1、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2、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刺血后的反应:
1、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2、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
1、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
1、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严重的心脏病。

3、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4、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6、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
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1、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2、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3、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4、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从出血看病法:
1、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

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2、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临床经验
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

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1、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

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

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

极难治疗。

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2、骨神经痛:
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
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3、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
应刺血后心穴。

4、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
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5、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
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6、胃、十二指肠溃疡者:
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

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7、慢性肾炎:
(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

(2)肾脏周围。

(3)脐周围刺血。

(脐中间不能刺)
8、肝炎刺血:
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9、肝硬化腹水:
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10、痔疮特效穴:
(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

(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11、失眠:
(1)神门,行间,足三里。

(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12、颈椎病:
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13、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
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14、肩周炎:
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15、急慢性咽喉病:
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16、阳萎病:
(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

(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17、高血压:
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
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18、哮喘病:
(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

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19、高血脂病:
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20、风湿心脏病:
阳交,尺泽,太阳。

21、眼睛羽状一肉:
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22、中耳炎:
外踝关节刺血。

23、癫间:
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

方2、少商,人中刺血。

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

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24、精神病:
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25、背诊要点:
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

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