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哺乳动物
大自然中的海洋哺乳动物

大自然中的海洋哺乳动物大自然中的海洋哺乳动物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群体,它们在海洋中生活并且对整个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海洋哺乳动物,包括海豚、鲸鱼和海狮,并探讨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海豚海豚是海洋中最受欢迎的哺乳动物之一。
它们通常被描述为智慧和友善的生物。
海豚的外形酷似鱼类,但它们是哺乳动物,需要呼吸空气。
海豚是社会性动物,常常以群体形式生活。
它们使用高频声波进行定位和通讯,并且有非凡的潜水能力。
除了与人类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外,海豚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食物链中的关键成员,主要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
海豚的存在帮助控制鱼类数量,从而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它们对繁殖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鲸鱼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以其巨大的体型和奇特的迁徙行为而闻名于世。
鲸鱼属于群体性动物,常常以家族为单位迁徙和生活。
它们的骨骼结构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适应了在水中生活的特殊需求。
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角色。
它们是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鲸鱼的存在帮助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并且对碳循环和氧气生成也有一定的贡献。
此外,鲸鱼的迁徙行为也有助于传播养分和能量,对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生物系统起到桥梁作用。
三、海狮海狮是另一类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海洋哺乳动物。
它们的外形与陆地上的狮子相似,但它们是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
海狮生活在海洋和沿海岩石上的海狮群体中。
它们是社会性动物,以群体形式捕食、繁殖和休息。
海狮对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中级捕食者,主要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
海狮的存在有助于控制鱼类数量和维持海洋生态平衡。
此外,海狮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海狮的生活。
综上所述,大自然中的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有助于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控制鱼类数量,并且对碳循环和氧气生成起到一定的贡献。
海洋动物小知识

contents
目录
• 海洋哺乳动物 • 海洋爬行动物 • 海洋鱼类 • 无脊椎动物
01 海洋哺乳动物
鲸类
01
鲸类是海洋哺乳动物中 的一大类群,包括蓝鲸、 座头鲸、露脊鲸等。
02
鲸类通常生活在海洋的 各个深度,从浅海到深 海,甚至有些种类会进 入极地海域。
03
鲸类的体型巨大,有的 种类体长可达几十米, 体重也非常惊人。
02 海洋爬行动物
龟类
01
02
03
04
种类繁多
全球共有约300种龟类,形态 各异,生活习性多样。
适应力强
龟类能适应各种环境,从热带 雨林到沙漠都有其身影。
寿命长
许多龟类的寿命长达几十年甚 至上百年。
特殊习性
部分龟类具有回巢习性,每年 都会回到同一个地方产卵。
蛇颈龙类
独特颈部长颈龙
蛇颈龙类以其长颈和鳍状肢而 著名,适合在水中捕食。
贝类动物的食物来源多样,包 括藻类、有机物和腐食等。
水母类和珊瑚类
水母和珊瑚是海洋中非常美丽的生物,它们通过触手 捕捉食物,并通过刺细胞释放毒素来防御或攻击。
输标02入题
珊瑚是一种低等动物,主要由碳酸钙构成,形成珊瑚 礁。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众多 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01
03
水母和珊瑚都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对维持 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04
水母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钟形、碟形、伞形等。 水母通过收缩和扩张来移动,有些种类的水母还可以 通过喷射水流来快速移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鲸类的呼吸是通过头顶 的气孔进行的,它们每 隔一段时间就会浮到水 面呼吸。
介绍每个海洋动物

介绍每个海洋动物
世界上的海洋动物种类繁多,以下是对其中一些种类的介绍:
海龟:海龟是海洋爬行动物,头、四肢和尾巴可以缩进壳内。
它们通常生活在海洋中,主要以水母、海藻和小鱼为食。
海豚:海豚是哺乳动物,属于海豚科。
它们生活在海洋中,善于跳跃和游泳,通常以鱼类、乌贼和小型鲸类为食。
海豹:海豹是哺乳动物,属于海豹科。
它们生活在海洋中,善于游泳和潜水,通常以鱼类、乌贼和小型鲸类为食。
海狮:海狮是哺乳动物,属于海狮科。
它们生活在海洋中,善于游泳和潜水,通常以鱼类、乌贼和小型鲸类为食。
海象:海象是哺乳动物,属于海象科。
它们生活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海域中,主要以鱼类、乌贼和小型鲸类为食。
鲨鱼:鲨鱼是鱼类,属于鲨科。
它们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鲨鱼的食物包括鱼类、海豹、海狮、鲸鱼等。
鳐鱼:鳐鱼是鱼类,属于鳐科。
它们是一种扁平圆形的鱼类,通常生活在海底附近,以小鱼、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
海参:海参是棘皮动物,属于海参科。
它们是一种长条形的海洋生物,通常生活在海底的沙质或岩石上。
海参以海底的有机物为食。
这些海洋动物分别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物特性和生态位。
保护海洋动物的生态平衡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
海洋哺乳动物的适应性

海洋哺乳动物的适应性海洋哺乳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包括海豚、鲸、海狮等多种物种。
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海洋这个特殊的生存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使它们能够在海洋中生存繁衍。
本文将从海洋哺乳动物的适应性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下呼吸系统的适应性海洋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是其生存于水下的重要适应特征之一。
它们具有发达的肺部和呼吸道系统,能够在水下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
此外,海洋哺乳动物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机制,如潜水反射,可以在潜水时减缓心率,降低氧气消耗,延长潜水时间。
这些适应性特征使海洋哺乳动物能够在水下长时间生存,捕食猎物,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
二、体温调节的适应性海洋哺乳动物通常是恒温动物,它们具有发达的体温调节系统,能够在海洋中保持恒定的体温。
例如,鲸类拥有厚厚的脂肪层,可以有效地保温,防止体温过快下降。
此外,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还可以通过改变血液循环和呼吸频率来调节体温,适应海洋环境中的温度变化。
这些适应性特征使海洋哺乳动物能够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生存,并适应季节性的温度变化。
三、水下视觉和听觉的适应性海洋哺乳动物在水下生活,视觉和听觉是其重要的感知方式。
它们具有发达的水下视觉和听觉系统,能够在水下进行有效的觅食和交流。
例如,海豚具有发达的声纳系统,可以利用回声定位猎物和同伴,进行有效的捕食和社交行为。
此外,海洋哺乳动物的眼睛通常较大,适应于水下光线较暗的环境,具有良好的视觉适应性。
这些特征使海洋哺乳动物能够在水下迅速反应,适应复杂的海洋生态环境。
四、社会行为的适应性海洋哺乳动物通常是群居动物,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
它们通过群体生活和合作狩猎等方式,提高了生存的成功率。
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还具有发达的社交行为,能够通过各种声音和动作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这些社会行为的适应性特征使海洋哺乳动物能够在群体中互相支持,共同抵御捕食者,适应海洋生活的挑战。
综上所述,海洋哺乳动物具有多种适应性特征,使它们能够在海洋中生存繁衍。
海洋哺乳动物有哪些

海洋哺乳动物有哪些海洋哺乳动物有:海狮、蓝鲸、海豚、海豹、海象、海牛、儒艮、海狗、虎鲸、抹香鲸等。
海洋哺乳动物有哪些海豚:广泛生活于世界各大洋,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中也有分布,个别种类见于内陆河流。
通常喜欢群居,捕食鱼类、乌贼等。
虎鲸:虎鲸属鲸下目-齿鲸小目-海豚科-虎鲸属,是一种人气很高的强大掠食动物。
鳍脚:半水栖,似陆兽;密被短毛;头圆,颈短;四肢呈鳍状,前肢保持平衡,后肢为主要游泳器官;趾间有蹼;鼻和耳孔均有活动瓣膜,潜水时都关闭;口大,周围有大量触毛,有不同型牙齿;听、视、嗅觉都灵敏,具水下声通讯和回声定位能力。
须鲸:包括蓝鲸、长须鲸、大翅鲸(座头鲸)、露脊鲸、灰鲸等,全世界现生种类一共15种,其中,中国发现的有9种。
海豹:身体呈流线型,皮毛密集,且很光滑。
它们的耳朵极小,只是两个小洞而已。
它们虽然在陆地上行动迟缓且笨拙,但在水中却是潜水的行家,在水下最长可待到70多分钟。
海獭:食肉目鼬科中唯一栖息于海洋的种,也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
雄性成体体长可达1.5米,雌体小。
形似鼬鼠,体细长。
头小;具小耳壳;上吻端有触毛。
四肢短,后肢呈鳍状。
身被刚毛和致密绒毛。
体呈淡黄色或黑褐色。
海牛:外形与儒艮(别名美人鱼)相似,身体呈纺锤型。
它与儒艮的区别在于尾部形状的不同:海牛的尾巴呈扇形,而儒艮的尾巴是扁平分叉的。
海象:哺乳纲食肉目海象科海象属下的一种动物,它身体庞大,皮厚而多皱,有稀疏的刚毛,眼小,视力欠佳。
是群栖性的动物,在冰冷的海水中和陆地的冰块上过着两栖的生活,每群可从几十只、数百只到成千上万只。
主要生活在北极或近北极的温带海域。
海狗:食肉目海狮科海狗亚科下的动物统称,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因其体型像狗,因此得名海狗。
遍布世界各地。
除了生活在白令海中的北海狗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南非及南极洲等地的水域中也都有海狗的踪影。
海洋哺乳动物特点1、体型为纺锤形或流线型。
属于半水生生物和全水生生物。
海洋哺乳动物

斑海豹体长1.5-2米,体重120 -150公斤。
主要捕食鱼类,也吃头足类和甲壳类动物。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
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戏。
海狮因其面部像狮子,颈部生有鬃毛,叫声也象狮子,故名。
体长250-350厘米,体重300-1000千克。
生活在海里,以鱼、蛙、乌贼、海蜇等为食海象体躯庞大,皮厚而多皱,有稀疏的刚毛,眼小,视力欠佳,体长3~4米,体重1300公斤左右,长着两枚长长的牙儒艮体纺锤型,长3米,重300-500千克。
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
为海生草食性兽类。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後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
常被称作“美人鱼” ,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蓝鲸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动物,体长可达33米,重达160吨。
分布广泛,从北极到南极的海洋中都有。
抹香鲸大型鲸类,雄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
头部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
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中,在中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
伪虎鲸体长5米,体重665千克。
全身黑色,头圆。
分布于除北冰洋外的世界各大海洋。
在中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经常被水族馆饲养训化作观赏动物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纺缍型,喙突出狭长,体长2.0~2.5m,体重200~250kg。
常见于我国东海。
海洋哺乳动物习性比较

海洋哺乳动物习性比较海洋哺乳动物是指在海洋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它们的习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适应能力。
本文将对几种海洋哺乳动物的习性进行比较,包括鲸鱼、海豚和海豹。
一、鲸鱼的习性鲸鱼是最大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通常以群体的形式生活,形成庞大的社会结构。
鲸鱼以浮游动物为食,通过筛食器官来过滤食物。
它们的生活区域广泛,从热带到极地都有它们的踪影。
鲸鱼可以进行长途迁徙,有些种类每年都会迁徙上千公里,寻找合适的繁殖地和食物来源。
此外,鲸鱼具有强大的生育能力,雌性鲸鱼每年都能生育一只或多只幼崽,并通过哺乳喂养幼崽。
二、海豚的习性海豚是一种智力非常发达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
海豚通常以群体的形式生活,形成紧密的社会结构。
它们在海洋中通过发出声音进行定位和沟通,这种声音被称为鸣叫声。
海豚还具有极强的游泳能力,能够以快速而敏捷的方式穿梭于海洋中。
此外,海豚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喜欢与人类互动,这也是它们成为海洋动物表演的主角之一的原因。
三、海豹的习性海豹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和南极海域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具有潜水和游泳的能力。
海豹的身体特别适应在寒冷的海洋环境中生存,它们的皮肤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层,起到保温的作用。
海豹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通常在冰川和冰山上休息和繁殖。
海豹的繁殖周期相对较长,雌性海豹每年只能生育一只幼崽,并通过哺乳喂养幼崽。
四、海洋哺乳动物习性的比较鲸鱼、海豚和海豹具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它们都是海洋哺乳动物,都以其他海洋生物为食,都有强大的游泳能力。
然而,它们也存在一些差异。
鲸鱼是最大的海洋哺乳动物,而海豚则是最聪明和灵活的海洋哺乳动物。
海豹适应了极寒的温度,并具有特殊的皮肤结构,以适应北极和南极的环境。
另外,它们的繁殖能力也有所不同。
鲸鱼和海豚每年都能生育一只或多只幼崽,而海豹的繁殖周期较长,每年只能生育一只幼崽。
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繁殖行为和种群扩张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海洋生物大全

海洋生物大全海洋是一个神秘而广阔的世界,拥有着各种奇妙的生物。
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中,生物们独特的形态、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生态功能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令人着迷的海洋生物,让我们一同探索这片美丽的海洋。
一、海洋哺乳动物1. 海豚:以其聪明灵活和友好亲近的性格而著名。
它们通常生活在群体中,以鱼类、头足类等为食,并以高度发达的听觉与社交行为方式而闻名。
2. 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体长可达数十米。
它们是温和而庞大的食肉动物,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3. 海狮:拥有可爱的外貌和强壮的身体。
它们通常生活在海洋岩石或浮冰上,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并具有良好的游泳和潜水能力。
二、海洋鱼类1. 锯鲨:以其长而尖锐的鳍和锯齿状的嘴部而得名。
它们是顶级的掠食者,以攫取和咬碎猎物为食,通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
2. 老师鱼:以其光彩夺目的外表和独特的尾巴而闻名。
它们是受欢迎的观赏鱼类,通常生活在珊瑚礁和岩石区域,并以浮游生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3. 蓝鳍金枪鱼:是游弋速度最快的鱼类之一,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资源。
它们通常生活在温暖的海洋中,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
三、海洋无脊椎动物1. 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被誉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它们能够形成庞大的珊瑚礁,并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2. 海星:拥有独特的五角星形状身体和触手,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掠食者之一。
它们以贝类和藻类为食,并在环境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平衡作用。
3. 海葵: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们以刺细胞为武器来捕捉猎物。
海葵通常与珊瑚礁共生,并为其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提供庇护所。
四、海洋植物1. 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海洋提供氧气,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海藻的种类繁多,从微小的浮游藻类到巨大的褐藻类都有。
2. 珊瑚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珊瑚共生并提供珊瑚的色彩。
珊瑚藻依赖于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营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海水温度多在20℃以上。对 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 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
• 喜成群活动,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 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 行动缓慢,温顺害羞,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 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 40m深的海底,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
• 斑海豹游泳时主要依靠后肢和身体的后部左右摆 动前进,能以每小时27公里的速度在水面附近游 动。 • 潜水一般可以潜至100~300米左右的深水处,每 天潜水多达30~40次,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令 鲸类、海豚等海洋兽类也望尘莫及。在潜水时, 它的鼻孔和耳孔中的肌肉活动瓣膜关闭,还可以 阻止海水进入耳、鼻。
• 儒艮的平均寿命是78岁
斑海豹
• 斑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成兽体长约1.2~2米,体 重100公斤以上,雄兽略大于雌兽 • 全身生有细密的短毛,背部灰黑色并布有不规则的 棕灰色或棕黑色的斑点,腹面乳白色,斑点稀少 • 唇部触口须长而硬,感觉灵敏,是觅食的武器之一 • 前肢狭小,后肢较大而呈扇形,尾短小,仅有7~ 10厘米长,夹于后肢之间,联成扇形。 • 前肢朝前,后肢朝后,不能弯曲,游泳的姿势就像 人伸开手脚俯卧的样子,这种体型十分适宜在大海 中游泳。
• 中华白海豚的摄食消化系统与陆上哺乳动物完全 一致。 • 中华白海豚眼睛较小,视力较差,其辨别物体的 位置和方向主要靠回声定位系统,可以测出前面 物体的大小、形状、密度结构和属性,并作出判 断和反应。 • 中华白海豚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咸淡水 交汇水域,在澳大利亚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 东南亚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东南部沿海
• 人类为了取用它们的长牙、油脂及肉,在大量捕杀下,现 存数量相比以前来已经很少了。
• 海象靠声音定位进行捕食。海象喜群居,性情懒 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据记载,海象寿命为45年) 大部分用在睡懒觉上。
• 海象主要生活于北极海域,但它可作短途旅行。 其漫游的行程因雌雄而不同:雄海象漫游约2.1万 千米,雌海象漫游约1.9万千米。 • 海象的繁殖率极低,每2~3年才产一头小海象。 分娩在海中进行。孕期12个月左右,哺乳期为1年。 小海象和母海象呆3~4年的时间。当牙长到10厘 米之后,才开始走上自己谋生的道路。
• 世界上每一头蓝鲸的歌声每一年均变得越发深沉。 • 蓝鲸刚出生时,就有2吨重。成年的蓝鲸有30米长, 130吨重。蓝鲸的皮下脂肪层就有30吨重。 • 蓝鲸的眼睛和足球差不多大。
• 蓝鲸可以活80至90年。 • 蓝鲸每天要吃数吨的磷虾。但是如果你在面前, 它不会吃掉你,而是无视掉你。
中华白海豚
• 刚出生的白海豚约1米长,成熟个体体长2.0~2.5m, 最长达2.7m,体重200~250kg • 背鳍突出;胸鳍较圆浑,运动极为灵活;尾鳍呈 水平状,左右对称的两叶有利于其快速游泳 • 齿列稀疏,其功能不在于咀嚼,而是用于捕食。 摄食对象主要是河口的咸淡水鱼类,不经咀嚼快 速吞食。 • 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黑色,年青的会呈灰色, 至于成年的则会呈粉红色。
• 海洋哺乳动物都是游泳生物 身体呈纺锤形或流线 型。其中鳍脚目动物和海獭、北极熊是半水生生物,均 具四肢,外形与陆上兽类相似。鲸类和海牛类是全水生 生物,体形似鱼,但它们的尾鳍呈水平状,与鱼类的垂 直状尾鳍是不同。
• 肺呼吸 海洋哺乳动物是由陆上动物演化而来,依 然保持着用肺呼吸的方式,每隔一段时间便浮出水面 换气。它们不但善于游泳,还善于潜水,抹香鲸可潜 在水中长达1.5小时。
• 强壮的北极熊是它最大的天敌。
海象
• 海象身长可达5米,体重达1.5吨。 • 一对巨大的长牙是它和其他鳍脚类动物不同的地方,这对 长牙其实是自上颚长出的犬齿,如象牙般,一生都长得不 停。它的四肢因适应水中生活已退化,因此牙是不可或缺 的工具或武器。如挖掘食物、攀岩或攻击敌人。 • 海象的前脚很长,约占体长的四分之一,后脚可向前折曲, 在陆地上行走。 • 硕大的身体(仅次于象鼻海豹),一天到晚在冰上或海岸 上睡懒觉,看似很笨重,但在水中却很能敏捷地活动。
斑海豹 海狮 海象
海牛目
鳍脚类
蓝鲸
• 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非洲象体重的30倍左右。平 均长度约25米,最高纪录为33.5米左右。雌鲸大 于雄鲸,南蓝鲸大于北蓝鲸。蓝鲸背鳍小,高约 0.4m,位体后1/4处。鳍肢较小,其长占体长的 15%。尾鳍宽为体长的1/3至1/4,蜇沟55~88条。 每侧须板270~395枚。 • 蓝鲸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动物,最大的蓝鲸有 多重还不确定。蓝鲸的头非常大,舌头上能站50 个人。它的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婴儿可以爬过 它的动脉,刚生下的蓝鲸幼崽比一头成年象还要 重。
“水上大熊猫”面临的危机
• 由于每三年才生一胎,中华白海豚繁殖率低、生 存率低,同时生存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着它们
• 过高的幼豚死亡率 海豚会囤积最大量及最高 浓度的毒素,主要储藏在脂肪组织内。第一胎的 小海豚因为哺乳而吸收了妈妈体内积聚了多年的 毒素,由于抵抗力弱,便成了海中毒素的最大受 害者。海豚妈妈体内的毒素经乳液转移给她的第 一胎的婴儿后,她若再生第二和第三胎,这些的 下一代生存机会会大得多。
• 一头蓝鲸每天消耗2~5吨食物。摄食时游速2~6k m/h,洄游中5~33km,被追逐时最大20~48km。 一般进行10~20次小潜水后接一次深潜水,浅潜 水间隔12~20秒,深潜水可持续10~30分钟。喷 出雾柱狭而直,高6~12m。 • 蓝鲸大约10岁性成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 孕期10~11个月,仔鲸长6~7m,重约6吨。哺乳 期半年,断奶时长可达16m。对最高年龄的估计从 30年到80~90年不等。 • 在其生命的头七个月,幼鲸每天要喝400升(100 升美国加仑)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 每24小时增加90公斤(200磅)。
• 体温 海洋哺乳动物分布很广,南、北两极尤多。 为保持体温,防止体热过多的散失,它们都有很好的 保护层:鲸类具有很厚的皮下脂肪,鳍脚类具有很好 的毛皮。
• 繁殖生长 海洋哺乳动物繁殖较慢,多数一年一胎、 一胎一仔,有的是三年一胎。哺乳期较长,半年至一年 多。初生仔也较大,如抹香鲸出生时体长约4~4.5米, 刚出生的海獭长约61厘米。幼兽跟随母兽的时间也较 长,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其后代的成活率。
特征
海洋哺乳动物除具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 吸等陆上高等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由于生活在海洋中, 产生了一系列的水生特征。 • 体型 海洋哺乳动物的体型都很大,远非陆生哺乳 动物可以相比。蓝鲸为世界最大的动物,体长达33米、 重达 190吨。即使体形最小的海獭,其成年雄性体长也 达1.47米、重约45公斤;雌性长为1.39米、重约33公斤
• 中华白海豚不集成大群,除了母亲及幼豚,组群 不会有固定的成员 • 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时可达每小时12海里以上。 • 呼吸的时间间隔很不规律,有时为3~5秒钟,有时 为10~20秒,也有时长达1~2分钟以上 • 中华白海豚的寿命一般为30~40年,3~5岁达到性 成熟,常年都可交配,怀孕期10~11个月,哺乳期 8~20个月。每胎产一仔,刚出生的幼豚体长接近 1m
儒艮
• 儒艮的体型大而呈纺锤状,体长约2.4至2.7公尺 • 它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与海牛目的其 它动物最大区别在于:海牛的尾部呈圆形,而儒艮 尾部形状与海豚尾部相似 • 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嘴巨大而呈 纵向,舌大使其更利于进食海底植物而将沙子排除 开。儒艮的肺很大,从胸部一直延伸至肾脏附近。 儒艮的气孔在头部顶端,平均15分钟换一次气
• 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每天要消耗45 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 食上。觅食时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 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 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繁殖行为,妊娠期约为11至 14个月,每三年怀胎一次,每胎一仔,从出生到 发育成熟约需7到8年。幼儒艮要到18个月大时才 断奶,而母亲哺乳期间的进食量是平时的几倍
海洋哺乳动物
简介
体呈流线形、前肢特化为鳍状、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和进行肺呼吸的海洋脊椎动物。又称海兽。
它们都是由陆上返回海洋的,属于次水生生物。一般 包括鲸目、鳍脚目、海牛目的所有动物,以及食肉目的海 獭和北极熊。 生活在河流和湖泊中的白暨豚、江豚、贝加尔环斑海 豹等,因其发展历史同海洋相关,也被列为海洋,潜水深度达500米, 个别的海象,可潜入创纪录的1500米的深 水层,大大超过了一般军用潜艇(至多可下潜300 米)。海象在潜入海底后,可在水下滞留2小时, 一旦需要新鲜空气,只需3分钟 就能浮出水面, 且无需减压过程。
• 海象之所以具有如此惊人的潜水本领,主要得益 于它体内极为丰富的血液。一头体重2-4吨的海象, 血液占整个体重的20%。而人类的血液,仅占体重 的7%,比海象少了近2/3。由于海象体内血液多, 含氧量也多,在海洋中下潜的深度大、时间长也 就不足为奇了。
鳍脚目
• • • • 半水栖,似陆兽; 密被短毛; 头圆,颈短; 四肢呈鳍状,前肢保持平衡,后肢为主要游泳器官,趾 间有蹼; • 鼻和耳孔均有活动瓣膜,潜水时都关闭;口大,周围有 大量触毛,有不同型牙齿;听、视、嗅觉都灵敏,具水 下声通讯和回声定位能力。
海洋哺乳动物的代表
鲸目
蓝鲸 抹香鲸 伪虎鲸 中华白海豚 儒艮
海牛目
• • • • • • • • 全水栖,纺锤形; 皮厚,毛稀疏; 颈短,有缢纹,颈椎互相分离; 前肢鳍状,后肢缺失,仅保留腰带骨;无背鳍,尾鳍宽 大扁平; 臼齿咀嚼面平坦; 胃多室,肠长,植食性,主食海藻; 行动缓慢,好群居。 分3科,其中大海牛科已于18世纪灭种,仍保存海牛科 和儒艮科共4种。
• 斑海豹是冷水性喜冰型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西北 太平洋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 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 泳、取食或嬉戏。 • 分布区主要在西北太平洋的海域及其沿岸和岛屿。 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偶见于南海。 • 斑海豹孕期约10个月,繁殖期多成对,多为1仔。 斑海豹在冰上产仔,当冰融化之后,幼兽才开始独 立在水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