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探究题04--《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专题(解析版)

探究题04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 提出问题: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吗?2.作出假设: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3. 图示过程 4. 实验变量:细菌和真菌。
对照组:①号培养皿。
5. 实验现象:25°C 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①号培养皿中无菌落,②号培养皿中有较多菌落,③号培养皿有较少菌落。
6. 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1.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含有机物)→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2. 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高温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上的杂菌,排除其他杂菌的污染。
3. 接种问题:实验中要使用无菌棉棒进行接种,不能将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目的是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4. 结果记录问题:及时登记观察结果,这时一定要登记好日期,千万不要在实验过程中打开培养皿。
一、单选题1.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请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 ) ①配制培养基;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冷却图解实验针对演练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答案】A【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因此,①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④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③接种,接种后②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
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故选A。
2.幼儿园的老师想让孩子知道手上有细菌或真菌,用无菌棉棒蘸取手心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此步骤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A.接种B.灭菌C.配置培养基D.放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答案】A【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是指对纯牛奶进行检验时,需要检测的五项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群、酵母菌、乳酸菌、沙门氏菌和致病菌。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
1.采集样品:采集纯牛奶样品,并将其分装到检测用的容器中;
2.灭菌:将采集的样品灭菌,以防止样品中的细菌污染;
3.培养:将灭菌后的样品放入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4.分离:将培养后的样品进行分离,以便检测;
5.检测:对分离后的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大肠杆菌群、酵母菌、乳酸菌、沙门氏菌和致病菌;
6.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对纯牛奶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以判断纯牛奶的质量。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是确保纯牛奶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检测纯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从而确保纯牛奶的质量。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 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如何用BOD5测定仪正确检测BOD5

如何用BOD5测定仪正确检测BOD5BOD5测定仪由微处理器、放大器、打印机、BOD培育瓶和生化培育箱等构成。
BOD5测定仪是环境水质监测中常用的仪器。
下面将介绍BOD5测定仪的原理。
BOD5是一种紧要的污染物指标,通过检测水体中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间接计算出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程度。
一、BOD5测定仪的检测方法:将bod检测仪置于培育箱中,依据预先选定的量程和测量范围,将定量体积的水样倒入培育瓶中,置于搅拌器上进行连续搅拌。
培育箱内温度掌控在20℃±1℃,水样先进行恒温,然后进行五日培育。
必需确保培育瓶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样品中的有机物经过生物氧化作用,转化为氮、碳和硫的氧化物,在此过程中,水样中释放的气体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锂汲取。
因此,瓶内气压的降低相当于微生物消耗的溶解氧量。
这样,样品的BOD值与瓶内气压降低的程度成正比。
BOD值可以通过测量气压的变化来获得。
加添或削减取样量可以加添或削减压力降低值。
这使操无需多而杂的稀释步骤即可精准测量大范围的BOD值。
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培育瓶内气压的变化,通过液晶显示屏循环显示每个样品的BOD值和生化反应曲线。
二、使用BOD5测定仪进行检测的优点:这种检测方法摒弃了直接使用汞柱读取压差的方法,一方面除去了水银挥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操作更加简便、智能,采纳智能电子压力传感器,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并拓宽了BOD的测量范围。
三、BOD5测定仪的原理:放大器置于培育箱内,并按预先选择的量程及测量范围,定量体积的水样倒入培育瓶,放在放大器上连续搅拌。
培育箱内温度掌控在20℃±1℃,水样恒温后进行五日培育。
培育瓶中必需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样品中的有机物经过生物氧化作用,变化成氮、碳和硫的氧化物,在这一过程中,从水样中跑出来的气体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汲取。
因此,瓶中空气压力削减量,相当于微生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这样,样品BOD5值与瓶中空气压力削减的程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空气压力的变化可以得到BOD5值。
公共卫生微生物采样、检测方法总结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细菌总数(营养琼脂,121℃高压灭菌20min,培养时间37℃,48h)1.两种方法(1)撞击法(二级或者六级微生物采样器)(2)自然沉降法(暴露5min)采样:梅花布点,高度:1.2~1.5m;离墙:1m。
二、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一)细菌总数1、生理盐水的制法:将氯化钠(8.5g)溶解于蒸馏水(1000mL)中,分装到试管内,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20min。
2、采样:棉拭子湿润生理盐水,在茶具内、外缘涂抹50cm2,即口唇接触处一圈(1~1.5cm),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处,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中,4h内送检。
3、检验程序:检样→各1mL加入两块灭菌平皿(若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37℃,48h 培养→菌落计数→报告4、单位:cfu/cm2。
(二)大肠菌群1、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双料的,每管10mL,115℃高压灭菌15min)2、检测方法:发酵法(具体内容课本11页)3、检样(测定细菌总数余下的样品)4、革兰氏染色过程:(阳性菌显紫色,阴性菌显红色)(1)初染:1min,水洗;(2)碘染:1min,水洗;(3)脱色:30s,水洗;(4)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5、结果报告:凡乳糖发酵管最终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检出大肠菌群。
三、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测方法(一)细菌总数1.采样(1)毛巾、枕巾: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各25cm2;(2)床单、被单:在上下两部中央25cm2来回涂抹;2、检测程序同茶具细菌总数检测3.计算单位:cfu/25cm2。
(二)大肠菌群(检测程序同茶具大肠菌群检测)1.涂抹法:(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四、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一)大肠菌群1、采样推子:在推子前部上下部分均匀各涂抹三次;理发刀、剪和修脚工具:在使用的刀、剪面的两侧各涂抹一次采样;两个刀或者两个剪为一份样品。
环境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环境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持有部门:院感办文件编号:
制定者:审核者:版次:1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
一、监测目的
1.感染暴发或感染流行时,环境因素在感染传播中有流行病学意义。
2.监测潜在的危险环境状况,证明有危险的病原体存在或证明危险的病原体已被清除。
3.当某项感染控制措施改变时,评估其效果。
4.目标性监测的需要。
5.询证医学证据支持。
二、空气培养(沉降法)
1.采样时间: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高度:距地面垂直高度
80-150cm。
3.采样点设定:
(1)Ⅱ、Ⅲ、Ⅳ类环境:室内面
积≤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两点位置各距。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1)试管编号;
(2)2只试管分别穿刺接种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3)37 ℃ ,培养24h 3、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1)试管编号;
(2)2只试管分别划线接种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 (3)37 ℃ ,培养24h
四、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1、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2、思考题: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意义何在?
三操作步骤1微生物大小的测量1枯草杆菌标本片的制作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放置镜台测微尺放置目镜测微尺校正目镜测微尺计算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3枯草杆菌大小的测量四实验报告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下表接物镜接物镜倍数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2在高倍镜下测量枯草杆菌大小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菌体编号长度的目镜测微尺格数宽度的目镜测微尺格数平均值菌体大小平均值m3分析实验结果一实验目的明确显微镜计数的原理
酵母菌的形态构造
线 粒 体 芽体液泡 芽 体 核 液 泡 膜 细 胞 壁 细 胞 膜
根霉(Rhizopus)
青霉(Penicillum):
曲霉(Aspergillus)
四、实验报告
1. 分析实验结果,绘制酵母菌、青霉、黑曲霉的形
态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2. 怎样才能观察到较为完整的霉菌形态,各种霉菌 制片过程中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
121℃,灭菌20~30min
使用时, 将培养基加热融化, 待温度降至50 ℃左右时在 100mL培养基中加入1%链霉素0.3mL
糖发酵培养基:
蛋白胨2g,葡萄糖10g, K2HPO4 0.2g, NaCl 5g, 琼脂5~6g, pH7.0~7.2 ,蒸馏水1L , 1%溴百里酚蓝 3ml. 分装试管,每管4~5cm, 112℃,灭菌30min.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C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X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C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X样液稀释倍数/30X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W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W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报告:
描述平板上观察到的单菌落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酵母菌
细菌
霉菌
三、实验材料:
培养皿,三角瓶,火柴,酒精灯,标签纸,恒温 培养箱,接种环,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的配制 1.配制培养基 2.灭菌 3.倒平板,摆放斜面
(二)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作如下实验: l.取一个平板,分成4区,做好标记(下同).用未洗过的手指 头以及肥皂洗过1次、2次、3次的手指头(不用毛巾擦)分别 在4个区上涂抹(用力一致)。 2.取一个平板,分区,用正在使用的纸巾、硬币分别在不同的 区上拖动2~3次。 3.往培养基上放置一根头发,并用无菌涂布器压紧。 4.取一个平板,将稍稍打开的嘴唇在培养基上压一下,检查 嘴唇上的细菌。 5.取一个平板,分区,用无菌接种环分别沾一环自来水、河 水以及矿泉水在平板不同区上画线。
试验五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与分离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了解培养不同微生物时配置不同的培养基,根据不同 微生物的菌落形态进行大致的区分,巩固分离、无菌 等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不同,所以在配置培养基 时要注意符合其生长的需求;微生物能在固体培养基 上形成单菌落,具有不同的形态;便于根据其形态进 行大致的区分,并且可以利用单菌落进行分离纯化。
(三)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采土样:选择较肥沃韵土壤,铲去表层土,挖5~20cm 深度的或特殊要求的土壤数十克,装入已灭菌的牛 皮纸袋,封好袋口,做好编号记录,带回实验室供 分离用。 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g,放人盛99ml无菌水 井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5min使土壤 均匀分散成为土壤悬液(10-2)。用1ml的无菌吸头 从中吸驻0.5ml土壤悬液,注人事先分装有4.5ml无 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振荡均匀(10-3)。换一 只新的无菌吸头,用同样方法,分别配置成稀释度 为10-4、10-5、10-6的土各浓度土壤稀释 液中各吸取100μ1,对号较均匀地放入已写好稀释度 的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匀, 一定要多涂几遍,从概率角度来说,涂到细菌均匀分 布为止,此步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每个浓度做 3个平 板。 培养:将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温箱中培 养24h,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菌落计数;培养24h后,取出培养乎板,算出同一稀 释度三个平扳上的菌落平均数,换算出土样中的菌含 量。 同一稀释度3个平板平均菌落数 土壤中的菌含量(个/g土壤)= 0.1 稀释液浓度
6.用无菌牙签取一点牙垢在一个平板培养基上画线。 7.取两个乎板,一个打开皿盖,置实验台上(空气中)l0min, 另一个按无菌操作要求在酒精灯火焰边打开皿盖lmin。 8.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对着培养基咳嗽。
9.另两个平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用来检测。 以上平板用报纸包好倒置于37℃培养箱里培养24h观察结果。 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先用记号笔在培养皿 底做好标记。标记包括培养物名称、班级、姓名、日期.标 记应明了、占地少,并做在平皿底边缘,不要做在中间,以 免影响结果观察。 本组的平板要统一用报纸包好,在外面写上组号,以免 同学拿乱,找不到自己的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