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有方》安全教案
安全教育八第二课 用药有方 PPT课件

2、 体格检查 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叩 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 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来诊断 患者的疾病。
3、 实验室检查 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 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4、 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仪的记录来检查患者心脏的疾病。
第二课
用药有方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医和西医。 2.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了解内服药和外用药之分。 4.了解用药说明书。 5.如何走出用药误区。
预习环节
(小组研讨,任务驱动) 1.研讨中医中药和西药有关内
容。 2.讨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关
内容 3.探讨内服药和外用药之分。 4.讨论用药说明书以及如何走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药学 总论(二级学科)
定义2:本学科专业职业队伍。 所属学科:
•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药学总论(二级学科)
2.中药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中药
英文名称:Chinese materia medica 定义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
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节目中提到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二“感冒就吃抗生素”。 这是中国家庭普遍“自治”的方法,一遇感冒就吃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等。这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潜伏 危害。通常来讲,抗菌药物对细菌性感冒有作用,对病毒性 感冒则没有什么威力。而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 用抗菌药对病毒性感冒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增加副作用,使 细菌产生耐药性。杭州市药品与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08年年度统计显示,5775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抗 微生物药比例最高,占51.15%。而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 数前10位的都是抗生素。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过敏样反应, 皮疹,恶心,呕吐,寒战,头晕,胸闷等,严重的有过敏性 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分析其主要原因与抗微生物药在临 床上使用广泛有关,抗生素药物的应用不当及耐药菌增加, 使用剂量不断提高,使得不良反应发挥增加。数据也再次提 醒市民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易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危及健康。
幼儿园大班《安全用药》安全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用药》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知道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正确对待药品,不随意乱吃、乱用。
3. 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1. 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药品的副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如何让幼儿在面对药品时能够自我控制,不随意乱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药品样本、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药品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幼儿对药品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剂量、用药时间等。
3. 互动:让幼儿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药品的认识和经验。
4. 实践:通过模拟情景,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药品。
5. 总结:强调药品的安全使用,让幼儿明白药品不是糖果,不能随意乱吃、乱用。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药品,了解家庭成员的用药需求,学习正确存放药品的方法。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医生、病人等角色,模拟药品的正确使用过程。
2.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家庭安全用药的经验和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安全用药情况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内容:1. 了解常见药品的分类和作用。
2. 学习药品的正确存放方法。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品的分类和作用。
2. 互动法:让幼儿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药品的认识和经验。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学习正确存放药品的方法。
十、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药品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幼儿对药品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常见药品的分类和作用,如感冒药、消炎药等。
3. 互动:让幼儿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药品的认识和经验。
幼儿园安全教案《安全用药》

幼儿园安全教案《安全用药》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正确的用药观念,知道药品不是糖果,不能随意吃。
3. 教育幼儿遇到受伤或生病时,要告诉成人,不能自己用药。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基本的药物种类和标识。
2. 教育幼儿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成人的帮助。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药物的样本或图片,如感冒药、消炎药等。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药物信息和注意事项。
3. 准备一些药品模拟道具,如药片、药水等,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一些幼儿熟悉的生病场景,引出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如:“当小兔子生病了,它应该怎么办呢?”2. 讲解药物知识:向幼儿介绍一些基本的药物种类,如感冒药、消炎药等,并讲解药物的作用和用途。
告诉幼儿药品不是糖果,不能随意吃。
3. 学习正确用药方法:教育幼儿在生病或受伤时,应该告诉成人,不能自己用药。
成人会给幼儿正确的药物和用法,并监督幼儿按时服药。
4. 注意事项: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性。
告诉幼儿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告诉成人。
5.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在生病或受伤时,如何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能自己用药。
6. 总结与反思: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并引导幼儿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成人的帮助。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药物,了解药物的名称、作用和用法,并提醒家长注意药物的过期时间。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安全用药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理解药品不是糖果,不能随意吃。
幼儿也学会了在生病或受伤时,如何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能自己用药。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药物的副作用和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性理解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吃药安全》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吃药安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药品的作用和正确服用方法。
2.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药品安全规则,不乱吃药品。
3.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和安全规则。
2.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自觉遵守药品安全规则,不乱吃药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药品实物、图片、视频等。
2.环境创设:布置一个模拟药店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模拟药店环境,引导幼儿观察药品的种类、形状、颜色等。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认识的药品,以及药品的作用。
二、讲解药品安全知识1.教师向幼儿讲解药品的作用,如: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等。
2.讲解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如:按医生处方服用、按时服用、不超量服用等。
3.强调药品安全规则,如:不乱吃药品、不私自拿药、不把药品当糖果吃等。
三、互动环节1.游戏一:药品分类教师将各种药品图片发放给幼儿,让幼儿将药品分为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等类别。
2.游戏二:正确服用药品教师扮演医生,幼儿扮演病人。
教师根据幼儿的病情,开具处方,幼儿按处方正确服用药品。
3.游戏三:药品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出关于药品安全的问题,幼儿回答。
回答正确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品。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药品安全问题的经历,以及如何解决。
3.教师强调药品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幼儿自觉遵守药品安全规则。
五、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家庭药品的存放方法和安全使用知识。
2.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开展“药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内设置药品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让幼儿时刻关注药品安全。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如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药片,让幼儿直观感受药品的多样性,并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每种药品的基本作用和用途。
2.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拟医生和病人的角色,体验正确服用药品的过程,加深对药品正确使用方法的理解。
2024年中班《安全用药》教案

2024年中班《安全用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教材《健康与生活》第五章《安全用药》。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药品的种类、用途及正确用药方法;了解药品标签上的信息;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培养安全用药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药品的分类、用途及正确用药方法,能辨别常见药品。
2. 能阅读药品标签,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基本信息。
3. 学会基本的急救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信息,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重点:认识药品的种类、用途,培养安全用药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药品模型、药品说明书、急救箱、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病看病的情景,引导学生了解药品的种类、用途。
2. 讲解药品知识(10分钟)介绍药品的分类、用途,讲解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用药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课件,讲解常见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药品知识,互相提醒正确的用药方法。
5. 急救措施演示(15分钟)教师演示基本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并让学生分组练习。
6. 安全用药意识培养(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安全用药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药品分类、用途2. 正确用药方法3. 急救措施4. 安全用药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你家中常用的三种药品,并说明它们的用途、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答案示例:(1)药品:感冒灵颗粒用途:治疗感冒正确使用方法:温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了解更多的药品知识,与家人分享正确的用药方法,提高全家人的安全用药意识。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吃药安全》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吃药安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吃药安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培养安全用药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药物的作用,知道药物不是万能的,不能随意吃药。
2. 培养幼儿正确用药的意识,学会基本的用药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药物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药物的作用,学会正确用药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其具备基本的药物安全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物(各种药物)、PPT课件。
2. 学具:画笔、纸、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挂图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见过或使用过的药物,让幼儿对药物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课件,讲解药物的作用、正确用药方法以及误用药物的危害。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药物,讨论其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4. 小结与强调(5分钟)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强调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并对错误观念进行纠正。
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和画笔在纸上创作一幅关于“正确用药”的画。
6. 展示与分享(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药物的作用2. 正确用药方法3. 误用药物的危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家庭药物安全”的海报。
答案:海报内容需包括正确用药方法、药物存储注意事项、误用药物的危害等。
2. 作业要求: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字迹工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关注药物安全,与家长共同学习正确用药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药物安全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方式6.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7.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明了8.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幼儿的生活实际,将药物安全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安全用药》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安全用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第二节《安全用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药品的分类,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用药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药品的分类,知道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 培养幼儿安全用药的意识,使其认识到正确使用药品的重要性。
3. 使幼儿掌握简单的用药常识,如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乱吃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药品的分类,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难点: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用药常识,养成安全用药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实物或图片、药品说明书、教学PPT等。
2. 学具:空药盒、玩具药片、小药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幼儿对药品的了解程度,如:“你们知道药品分为哪两种吗?”“你们家里有吃过药的经历吗?”2. 例题讲解(1)讲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定义及特点。
(2)通过PPT展示,讲解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3)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不安全用药的危害。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家里用药的经历,交流如何安全用药。
(2)教师发放空药盒、玩具药片等材料,让幼儿模拟用药场景,练习正确用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安全用药》2. 板书内容:(1)药品分类:处方药、非处方药(2)安全用药: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乱吃(3)不安全用药的危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家里的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用途和用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画一幅关于安全用药的画。
2. 答案:(1)药品说明书收集作业:无标准答案,要求幼儿了解药品的基本信息。
(2)绘画作业:无标准答案,要求幼儿表达出安全用药的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健康课教案及反思《吃药的安全》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知道药品的名称和作用。
2. 培养幼儿正确用药的意识,学会安全用药的方法。
3.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因误食药物而造成伤害。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基本的药物名称和作用。
2. 教育幼儿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误食药物。
三、教学难点:1. 使幼儿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表述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2. 引导幼儿学会安全用药的方法,注意药品的保存和摆放。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药物的图片和实物,制作PPT。
2. 准备一些药品模型,让幼儿触摸和观察。
3. 准备教学视频或故事课件,讲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药物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基本知识: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和用途,让幼儿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
3. 互动环节:让幼儿观察和触摸药品模型,加深对药物的认识。
4. 实例讲解:通过教学视频或故事课件,讲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正确用药的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药品,确保安全用药。
教案编写过程中,需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童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各种药物的图片,帮助幼儿认识药物的外观。
2. 实物观察:让幼儿触摸和观察药品模型,加深对药物的认识。
3. 视频讲解:播放教学视频,讲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正确用药的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5. 互动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药物的认识和经验。
七、教学内容:1. 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介绍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用途,如感冒药、消炎药等。
2. 正确用药的方法:讲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剂量、服用时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2.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书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用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为OTC。
3.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学生取出使用说明书)
[分组讨论,提高认识]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自己的那份《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交换阅读。然后对课本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选一名记录员记录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阅读、讨论、记录)
每小组的记录员根据本小组的情况向大家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同时及时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观点)
导学案
课题
《用药有方》
序号
时间
年月日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2.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知识
网络
●板书设计
用药有方
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药物使用说明
课后
反思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生病,在得了一些不太严重的小病时,并没有到医院去看医生,而是在家里吃些药,对于药品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如果对药品还有什么疑问,不妨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来解决。
学生1:药品为什么要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哪些药能作为非处方药?
教师:对药品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就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在已上市的药品中,哪些药能作为非处方药,不是由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自行决定的,而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遴选并获得批准的。
一、安全用药
教师:我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代传说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春秋时的神医扁鹊、三国时期的华佗,直至明代李时珍花费一生心血编写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治疗疾病、运用中草药方面的无穷智慧。到现代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药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但是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药物应用合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防治疾病、恢复健康,反之则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危急生命。所以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安全用药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让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内容。(播放教学课件"安全用药常识")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生产日期,需要依此来推算有效期。"批准文号"和"制造单位"说明该药品经过国家检验合格,否则为非法药品,不能使用。
板书: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药物使用说明书。
教师: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了解了一些用药的常识,其中特别介绍了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使用。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份真实的说明书来了解药物的使用。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来的药品使用说明书。
4.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二、药品的服用:
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等内容。在使用说明中,"作用与用途"或"功能与主治"一项主要说明该药对哪些病起作用,即能治疗何种病症。因此使用时一定要结合病情,对症下药,"用法"主要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有些药物不是口服的,可能是外用或含片,应该注意。药物的"用量"指出用药的多少,有些时候必须与规格结合起来看。药物的有效期很关键,上面标明的是
学生2: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的生产批号由6-8位数字组成,它表示什么含义?
教师:一般前两位表示药品的生产年份,紧接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的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例如:批号为030521,表明该药是2003年5月生产的第21批。
●活动与探究
("五一"长假,小明一家人准备去泰山旅游,小明的母亲晕车,其父亲有高血压病,为确保全家旅途愉快,平安顺利,请你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
活动题目: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活动目的:通过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中的药物清单,学会把用药常识应用到生活中。
活动提示:
1.药物的配备是否周全,包括防治腹泻、感冒、发烧,以及轻微外伤的药物。
导 学 提 纲改进意见源自2.随身携带的特别药物,如晕车的同学要带上乘晕宁。
3.你的家人或朋友需要准备的特殊药物,如给患有心脏病的人配备硝酸甘油等。
4.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环境条件(如饮食、居住和卫生条件等),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准备要带的药物。
活动结果:设计一份详细合理的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包括设计人、设计时间,旅行地点、旅行成员,药品名称等内容。
[课堂小结,结束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