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3、4、5、6章练习

植物学3、4、5、6章练习
植物学3、4、5、6章练习

《植物学》练习(二)

——根;茎;叶;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其变态

(一)填空题

1.根尖是根的_______和_______的部位,从顶端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区。根的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_________。根尖以后的成熟部分主要执行_____________功能。

2.根冠在根生长过程中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_,使根尖容易在土壤中推进;根冠中央部分的细胞中通常含有____________,与根的向地性有关;此外,根冠还具有保护____________的作用。

3.单子叶植物没有_______生长,根的内皮层可进一步发展,大多数内皮层细胞是__________壁显着加厚,并__________化,只有__________比较薄。少数正对着____________位置的内皮层细胞壁不加厚,称为_________,它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幼根的生长是由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发展而来的,这种生长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5.初生木质部按其发育的先后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了解初生木质部的原数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参考价值。

6.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____,____,____,繁殖器官是____,____,____。

7.植物的主根是由______发育而来,而主茎则主要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

8.水稻根系类型属于______根系;大豆、棉花等属于______根系。

9.皮层最内一层细胞叫________,在这层细胞的_____和____壁上有部分木质和栓质的加厚,叫做________。

10.双子叶植物根的增粗生长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动的结果。

11.根瘤和菌根分别由______和______引起的,它们与根的关系是____关系。

12.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_______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该层细胞还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13.根的最前端数毫米的部分称______。它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根的伸长主要靠_______和_______部分,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________部分。

14.根中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是_______;而茎中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是_______;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___。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____。

15.根不断伸长是由于_______和_______区细胞进行______和______的结果。

16.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由、和构成,以后分别发育成、和。

17.根的维管柱包括、、和薄壁细胞。

18.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在双子叶植物老根的次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前者来源于分生组织中的,后者来源于分生组织中的。

19.芽的类型依性质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0.木本植物茎能不断长高是由于___________细胞分裂的结果,同时又能不断长粗则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活动的结果。

2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花生等双子叶

植物茎的初生维管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2.具有年轮的树木通常生长于_____________地区。每一年轮包括_____和______,年轮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茎的次生保护组织是________。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称________。

24.芽是枝条、花及花序处于幼态,尚未伸展发育的雏体,将来发育成枝的芽称______,它在结构上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部分组成。

25.花生等双子叶植物幼茎中维管束呈______排列,维管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称为_________维管束。玉米等禾谷类植物茎中维管束呈_______排列,维管束和花生茎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维管束。

26.组成形成层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二类,它们都主要进行______分裂,前者衍生的细胞分化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后者衍生的细胞分化为____________。

27.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_____分裂,向内产生_________,添加在初生木质部的_____方,向外产生__________,添加在初生韧皮部的____方。

28.划分树皮(广义)和木材以______________为界线,木材的主要组成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9.禾本科植物茎的横切面上,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维管束是散生在__________之中的(如玉米),或是成________排列的(如小麦、水稻)。在维管束的外围都有由__________构成的维管束鞘。

30.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为________。先分化出来的是_____韧皮部,后分化出来的是_____韧皮部。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______。

31.当茎进行次生生长时,邻接束中形成层部位的一些___________细胞也恢复分生能力,转变为_____________。

32.双子叶植物茎的木栓形成层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发生。

33.在生长季节里,茎尖顶端分生组织不断进行______,然后细胞经过_____ 和______,产生了茎顶端的_______结构,结果使_______增加,_______伸长,同时产生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4.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受_______的影响而常有周期性的变化。在一个生长期中所产生的____________构成一个生长轮。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就称为年轮。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称为假年轮。

35.木栓形成层在双子叶植物根中,最初起源于________;在双子叶植物茎中,最初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根和茎的木栓形成层以后重新发生的位置逐年内移,最深处可达__________。

36.叶起源于茎尖周围的_________。发育成熟的叶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三部分都具有的称为_______。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为_________。

37.叶的生长包括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三种方式。韭葱等植物的叶被切断后,很快就能生长起来,这是因为叶基部进行_______生长的缘故。

38.在背腹型叶(即两面叶)的叶片中,叶绿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_组织,其次是在________组织。

39.在叶片中,除了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外,表皮中的_______细胞也含有叶绿体,玉米和甘蔗的________细胞中也有叶绿体存在。

40.水稻、小麦的叶肉细胞壁常_____形成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这有利于叶绿体________________,易于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

41.玉米、甘蔗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有丰富的___________等细胞器,叶绿体大而仅有

少量________,但其__________的能力超过一般叶肉细胞。

42.四碳植物叶片中的_______结构,以及_________的解剖特点,在光合作用时,更有利于将叶肉细胞中由四碳化合物所释放出的CO2再行固定还原,提高了________。所以,四碳植物可称为________植物,禾谷类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属于三碳植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属于四碳植物。

43.植物的叶子会自然脱落是由于叶柄基部形成__________所致。

44.水稻或小麦叶的外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

45.棉花或油菜叶片和稻、麦叶片的结构,都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但棉花或油菜叶肉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化,区别于稻、麦叶片。

46.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朝着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发展,因此叶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些特点。水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常见的地下变态茎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常见的地上变态茎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48.常见的变态叶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49.马铃薯块茎是由植株基部_______长出来的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生长而成。

50.写出下列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变态器官的名称:

萝卜________、姜________、洋葱________、菊芋________、胡萝卜_________、

甘薯________、莲________、马铃薯________、荸荠________、芋_________。

51.甘薯的块根和马铃薯的块茎因其______相同,而______不同,故称______器官;莲藕和皂荚的刺因其_______相同,而______不同,故称______器官。

52.肉质直根上部由________发育而来,下部由_________发育而来。块根由_________发育而来。

53.在下列变态器官中各举一例:

块根如________、鳞茎如________、根状茎如________、枝刺如________、叶卷须如________、茎卷须如________、球茎如________、叶刺如________、气生根如________、块茎如________、叶状茎如________肉质直根如________。

54.地下茎有繁殖作用:人们常用莲的_______,马铃薯的________,荸荠的_________,大蒜的________,姜的________,菊芋的________来繁殖新植株。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些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__________。

A.根冠和生长点B.生长点和伸长区

C.伸长区和根毛区D.只有生长点

2.甘薯藤的节上,所产生的根属于:_______。

A.主根B.侧根C.不定根

3.扦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_______的特性。

A.定根 B.不定根 C.主根 D.侧根

4.甘蔗和玉米近地面的节上产生的根属于________。

A.主根 B.侧根 C.定根 D.不定根

5.要观察根的初生构造时选择切片最合适的部位是:______。

A.根尖伸长区B.根尖分生区

C.根尖根毛区D.根毛区以上的部位

6.根毛是________。

A.中柱鞘产生的毛状侧根 B.根表皮细胞向外分裂产生的突起

C.中柱鞘产生的毛状不定根 D.根表皮细胞外壁向外突出伸长而成7.成熟区根毛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通气 B.保护 C.吸收 D.分泌

8.在没有次生生长的少数双子叶植物以及单子叶植物的根中,内皮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增厚,只有________是薄的。

A.横壁 B.径向壁 C.内切向壁 D.外切向壁

9.凯氏带是幼根内皮层上兼呈________的带状增厚。

A.木质化和角质化 B.木质化和栓质化

C.栓质化和角质化 D.木质化和矿质化

10.侧根发生于:_______。

A.形成层B.内皮层

C.中柱鞘D.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组织

11.根中凯氏带存在于内皮层细胞的:_______。

A.横向壁和径向壁上B.横向壁和切向壁上

C.径向壁和切向壁上D.所有方向的细胞壁上

12.根木质部的分化属于________。

A.内始式B.外始式C.内起源D.外起源13.根初生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

A.内外排列B.散生C.相间排列

14.菌根中与根共生的是________。

A.真菌B.细菌C.固氮菌D.放线菌

15.根维管形成层最先是在________发生。

A、中柱鞘细胞B、原生木质部旁边未分化的薄壁细胞

C、初生韧皮部内侧的保持未分化的薄壁细胞

16.在次生生长的过程中,双子叶植物根和茎中的多数初生组织通常遭受破坏,但___________例外。

A.初生韧皮部 B.初生木质部 C.表皮 D.皮层

17.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_____细胞恢复分裂而形成。

A.表皮 B.皮层 C.中柱鞘 D.初生韧皮部

18.双子叶植物幼根维管柱中缺少的结构是。

A.中柱鞘 B.髓射线 C.薄壁细胞

D.束中形成层 C.初生木质部 E.初生韧皮部

19.缠绕茎靠向上生长,如牵牛。

A.卷须 B.气生根 C.茎本身 D.吸盘

20.葡萄和南瓜靠向上攀。

A.气生根 B.茎卷须 C.叶柄 D.叶卷须

21.松的分枝方式属于。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假二叉分枝 D.二叉分枝

22.茎上的叶和芽的发生属于。

A.内起源 B.外起源 C.内始式 D.外始式

23.茎的某些细胞中也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是。

A.木栓层细胞 B.表皮细胞 C.外皮层细胞 D.韧皮薄壁细胞

24.双子叶植物茎内的次生木质部由分裂、生长和分化而成。

A.束中形成层细胞 B.束间形成层细胞

C.纺锤状原始细胞 D.射线原始细胞

25.水稻茎的维管束属于__________。

A.外韧有限维管束B.周木维管束

C.外韧无限维管束D.双韧无限维管束

26.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为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包括______。

A.栓内层B.木栓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27.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__________。

A.心材和边材B.早材和晚材C.硬材和软材

28.木本植物茎增粗时,细胞数目最明显增加的部分是:__________。

A.韧皮部B.维管形成层C.木质部D.周皮29.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A.具周皮B.具内皮层C.具髓部

D.具维管射线E.维管束排列成一轮

F.维管束分散排列G.木质部发育为外始式

30.指出单子叶植物茎特有的特征:____________。

A.表皮下具厚角组织B.维管束散生C.老茎表面有周皮

D.有髓射线E.具外韧维管束F.无形成层31.下列特征哪些是茎所特有的?___________。

A.有定芽B.皮层具细胞间隙

C.具厚角组织D.分枝内起源

E.韧皮部外始式分化F.具节和节间

G.具有内皮层H.具有髓

32.在下列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通常是。

A.表皮 B.皮层 C.髓射线 D.髓

33.在下列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通常是。

A.周皮 B.次生木质部

C.次生韧皮部 D.维管射线

34.双子叶植物幼茎的维管柱是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个部分组成,与根相比其不同点是。

A.有明显的中柱鞘 B.中柱鞘不明显或无

C.外韧维管束 D.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E.髓较发达 F.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发育

35.禾本科植物茎每一维管束的外周为所包围,形成鞘状的结构,称为维管束鞘。

A.营养组织 B.厚壁组织 C.厚角组织 D.基本组织36.水稻等禾谷类植物茎的维管束属于。

A.周韧维管束 B.周木维管束 C.有限外韧维管束

D.无限外韧维管束 E.无限双韧维管束

37.在水稻、小麦、甘蔗和玉米等禾谷类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上,大体可区分为;其中的水稻和小麦还具有。

A.表皮 B.皮层 C.基本组织

D.维管柱 E.维管束 F.髓腔 G.髓

38.叶表皮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_______。

A、上表皮细胞B、泡状细胞

C、保卫细胞D、下表皮细胞

39.韭葱等叶被割断后,很快就生长起来,这是因叶基部进行______。

A、边缘生长B、居间生长C、顶端生长的缘故

40.水稻叶硬而粗糙跟____细胞有关;稻叶内卷跟____细胞有关。

A、保卫细胞B、硅细胞C、泡状细胞

D、石细胞E、厚角细胞。

41.禾本科植物叶片于旱时常会卷缩成筒,因为其上表皮分布有______。

A、硅细胞B、保卫细胞C、长细胞、短细胞D、泡状细胞42.水稻与稗草的区别主要在于水稻叶有______。

A、叶枕B、叶耳C、叶舌D、叶鞘

43.水稻叶上表皮与下表皮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A.气孔数目的多少B.表皮细胞的形状C.有无泡状细胞44.叶脱落后在枝上留下的痕迹称为_________。

A.叶痕B.叶迹C.束痕D.叶隙

45.叶是由茎尖生长锥周围的___________结构发育而成的。

A.腋芽原基B.叶原基C.心皮原基D.萼片原基46..气孔窝是________的结构特征之一。

A.松针叶 B.水稻叶 C.夹竹桃叶 D.仙人掌叶

47.根据水稻、小麦、玉米、甘蔗等禾谷类植物叶片维管束鞘的结构特点,可把它们区分为。

A.C2植物 B.C3植物 C.C4植物 D.C5植物

48.马铃薯块茎中的维管束属于____。

A、外韧维管束B、周韧维管束C、双韧维管束

49.豌豆卷须是_____。

A、茎卷须B、叶卷须C、托叶卷须

50.葡萄的卷须是;南瓜的卷须是。。

A.根的变态 B.茎的变态 C.叶的变态 D.托叶的变态51.选出下列具有变态根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木薯B.胡萝卜C.马铃薯D.慈菇.

E.芋F.姜G.萝卜H.蒜

52.甘薯块根的增粗主要是由于细胞活动所引起的。

A.原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维管形成层 D.副形成层53.榕树的枝条上有一些下垂的根,称为

A.定根 B.不定根 C.气生根 D.不定根、气生根

54.下列哪一组是同源器官_________。

A.马铃薯和甘薯的薯块B.葡萄和南瓜的卷须

C.仙人掌和山楂的刺D.莲和荸荠的地下变态部分

55.下列哪一组属于同功器官? 。

A.竹鞭和姜 B.南瓜和豌豆的卷须

C.柑橘剌和仙人掌的刺 D.马铃薯和甘薯

56.马铃薯是变态的________。

A.侧根B.主根C.地下茎D.不定根

57.下列哪一组都是茎的变态? 。

A.南瓜、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B.月季剌、柑橘剌和仙人掌的剌

C.菊芋、木薯和马铃薯 D.莲藕、姜、荸荠和芋头

58.洋葱的变态器官是。

A.鳞茎盘 B.鳞片叶 C.球茎 D.叶状茎

59.月季、玖瑰的刺是。

A.叶刺 B.托叶刺 C.茎刺 D.皮刺

60.大蒜的蒜瓣是。

A.鳞片叶 B.鳞茎盘 C.腋芽 D.顶芽

61.下列哪一组全是叶的变态? 。

A.萼片、花瓣、花梗、花托 B.雄蕊、雌蕊、总苞

C.南瓜、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D.洋葱鳞片叶、大蒜瓣、柑橘的刺62.在萝卜、甜菜和甘薯等植物的变态根中,都有三生结构的存在,这种结构是通过的活动而形成的。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副形成层(额外形成层)

63.在根和茎的交界处,维管组织的排列必须从一种形式逐步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发生转变的部位一般是在的一定部位。

A.上胚轴 B.下胚轴 C.胚根 D.胚芽

64.被子植物营养器官之间维管组织发生转位的过渡区存在于。

A.茎、叶之间 B.茎、枝之间

C.根、茎之间 D.枝、叶之间

(三)改错题:(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1.根的维管柱是由维管形成层分化来的。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的木栓形成层通常起源于皮层。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稻和小麦根的横切面可分为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生木质部是由原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的。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外始式,茎也不例外。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侧根是维管形成层产生的。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单子叶植物根与双子叶植物根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没有中柱鞘。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根尖的伸长区做一横切片,可以观察到根的初生构造。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中初生韧皮部在次生韧皮部的内方。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中初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的外方。

11.被子植物一般都有维管形成层及次生生长。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侧枝是由中柱鞘产生的。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茎的周皮形成后,其次生构造中通常没有皮层存在。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广义的树皮是指植物体历年来所形成的周皮及其外方一些已死亡的组织的总称。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观察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一般都是从成熟区节的位置所取的横切面。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通常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二叉分枝三种类型。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侧枝是由侧生分生组织发生。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叶芽将来发展为叶、花芽发展为花或花序。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株植物可以有多个腋芽,但只有一个顶芽。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幼茎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所以呈绿色,这在幼根中是不存在的。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双子叶植物叶脉维管束没有束中形成层,因而叶片中没有次生构造。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常绿树的叶片永不脱落,常年保持绿色。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叶子脱落后留在茎上的痕迹称叶迹。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异面叶的上表皮细胞含叶绿体较多,所以叶子腹面(即上面)的颜色较深。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缺水时会往上卷曲,主要是由于其叶的上表皮含有长细胞和短细胞的缘故。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胡萝卜和萝卜都是肉质直根,两者不同的是胡萝卜的次生木质部发达,萝卜的次生韧皮部发达。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甘薯块根的增粗是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共同活动的结果。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豌豆的卷须是侧枝的变态,属于茎卷须。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荸荠、马铃薯、甘薯和芋的食用部分都是地下茎的变态。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柑桔、皂荚、山楂、月季和玫瑰的刺均为茎刺。

32.甘薯、胡萝卜和萝卜的肉质根均由主根和下胚轴发育而来。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凯氏带 2.马蹄铁形加厚 3.通道细胞 4.外始式5.中柱鞘 6.初生构造 7.次生构造 8.初生生长9.次生生长 10.不定根 11.内始式 12.叶芽13.不定芽 14.单轴分枝 15.合轴分枝 16.分蘖17.淀粉鞘 18.年轮 19.假年轮 20.树皮21.叶颈 22.泡状细胞 23.离区 24.离层25.叶迹 26.叶隙 27.副形成层 28.三生生长

(五)绘图和填图题

1.按照标线上的序号填写图1各部分的名称。

图1 棉根横切面,示初生结构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

9、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 2.按照标线上的序号填写图2各部分的名称。

图2 韭菜根横切面部分结构图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 3.按照标线上的序号填写图3各部分的名称。

图3 花生幼茎横切面初生结构的部分详图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 4.按照标线上的序号填写图4各部分的名称。

图4 梨幼茎横切面初生结构部分详图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 5.按照标线上的序号填写图5各部分的名称。

图5 水稻茎横切面一个维管束放大图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

7、__________

8、___________

9、__________ 10、__________ 6.按照标线上的序号填写图6各种复叶的名称。

图6 复叶的类型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 7.按照标线上的序号填写图7各部分的名称。

图7 水稻叶片横切面的部分结构图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

7、__________

8、___________

9、__________ 10、__________

8.绘简图表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并注明各主要部分的名称。

9.绘简图表示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并注明各主要部分的名称。

10.绘简图表示小麦茎杆横切面的结构,并注明各主要部分的名称。

11.绘简图表示玉米茎节间的结构,并注明各主要部分的名称。

12.绘轮廓图表示成熟的萝卜肉质直根横切面的结构,注明各部分名称。

(本题必须注明: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7个方面。)

13.绘轮廓图表示成熟的胡萝卜肉质直根横切面的结构,注明各部分名称。

(本题必须注明: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7个方面。)

(七)分析和问答题

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成熟区横切面构造上的异同点。

2.说明根的原分生组织、初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相互关系。

3.中柱鞘细胞有何特点?它有哪些特殊功能?

4.植物根在进行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是怎么产生和活动的?

5.植物根在进行次生生长时,木栓形成层是怎么产生和活动的?

6.比较早材与晚材的异同点。

7.比较心材与边材的异同点。

8.茎的次生结构形成后,初生结构发生哪些变化?

9.年轮是如何形成的?

10.相对来说“树怕剥皮(广义树皮),而较不怕空心”是什么道理?

11.禾谷类植物茎的构造有哪些特点?

12.在背腹型叶的横切面上,你有哪些识别上下表皮(即背腹面)的方法?

13.小麦和水稻的叶肉细胞具有“峰、谷、腰、环”的结构,有何优越性?

14.比较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

15.区别一般双子叶植物叶片与禾谷类植物叶片的结构。

16.甘薯块根是如何增粗的?

17.如何从形态特征上判定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

18.举例说明植物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含义。

《植物学》3、4、5、6章练习

《植物学》练习(二) 根;茎;叶;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其变态 (一)填空题 1 ?根尖是根的 ______ 和_______ 的部位,从顶端起依次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等四区。根的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根尖以后的成熟部分主要执行 _____________ 功能。 2 ?根冠在根生长过程中的功能之一是 _____________ ,使根尖容易在土壤中推进;根冠 中央部分的细胞中通常含有________________ ,与根的向地性有关;此外,根冠还具有保护 _____________ 的作用。 3 ?单子叶植物没有_______ 生长,根的内皮层可进一步发展,大多数内皮层细胞是 壁显著加厚,并化,只有比较薄。少数正对着位置的内皮层细胞壁不加厚,称为,它起着的作用。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根的生长是由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三个阶段发展而 来的,这种生长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生木质部按其发育的先后分为和 , 了解初生木质部 的原数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定参考价值。 6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 _, _, _,繁殖器官是 _, _, _。 7?植物的主根是由 ______ 发育而来,而主茎则主要是由___________ 发育而来。 &水稻根系类型属于________ 根系;大豆、棉花等属于________ 根系。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叫_ ,在这层细胞的和壁上有部分木质和栓质的 加厚,叫做________ 。 10?双子叶植物根的增粗生长是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活动的结果。 11 ?根瘤和菌根分别由 ____ 和_______ 引起的,它们与根的关系是 _关系。 12 ?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_______ 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该层细胞还可以产生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等。 13 ?根的最前端数毫米的部分称________ 。它可分成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部分。根的伸长主要靠________ 和_______ 部分,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 __________部分。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中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是 ______________ ;而茎中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 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______ 。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排列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不断伸长是由于___________ 和 ______ 区细胞进行和的结果。 16?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由、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构成,以后分别 发育成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17.根的维管柱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薄壁细胞。 18 ?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在双子叶植物老根 的次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来源于_________ 分生组织中 的______________ ,后者来源于_____ 分生组织中的_____________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芽的类型依性质不同分为、和。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集合

1 "虫瘿” insect gall 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或突起,它们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 引起植物产生虫瘿的生物很多,可分为动物和微生物两大类,常见的致瘿动物主要有昆虫、螨、线虫等,常见的致瘿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中 昆虫是植物虫瘿主要的致瘿生物。 2 "二叉分枝” diehotomous branching 植物分枝类型的一种。植物体的主轴重复地分成两个分枝。由于主轴顶端的原始细胞长成两个生长点,均等地长出两个分枝,分枝顶端重复这过程而不断 形成二歧的各级分枝。二叉分枝是原始的分枝类型,苔藓、蕨类(石松)等植物 均有之。高等植物的二叉分枝式曾称为“二歧式”。 3 "气室” air chamber 地钱目叶状体表皮气孔之下有菱形或多角形的小室,或蕨类孢蒴内的空腔部分,称为气室。 4 "气孔” air pore 指地钱目叶状体的气室向外开口处,叫气孔,是气体出入的通道。此种气孔与种子植物的气孔器不同,它由16个细胞组成烟囱状,不开闭。 5 "中肋” centre rib 指藓类叶片中央类似于种子植物叶脉的构造,通常由孢壁较厚的一群狭长形多层细胞构成,有长短及单、双肋之分,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6 "无性世代” asexual generations 植物生活史中,从雌、雄配子受精以后到减数分裂前,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双倍的,这个时期叫做无性世代,也叫孢子体世代。如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从合子形成到孢子母细胞的产生为无性世代。 7 "中轴” axile 在藓类位于茎的中央,由厚壁和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 8 "水孔” water pore 是指生在叶边排水的孔,比气孔较大,水孔两旁有分化不完全的保卫细胞,不能自动调节开闭。主要机能是排出植物体内过多的水分。 9 "叶状体” leaf shaped body 苔类植物中,植物体呈片状而没有茎与叶的分化,称为叶状体。 10 "叶鞘” leaf sheath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较宽而紧密抱茎的部分称为叶鞘。被子植物叶的基部扩大,包围着茎叫做叶鞘。禾本科和伞形科等植物,多具有明显的叶鞘。蓼科 植物茎节上的鞘状物是托叶的变态,叫做“托叶鞘”,也称“vagina”。 11 "叶耳” auricle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扩展而成耳状的部分,称为叶耳。禾本科植物叶鞘与叶片连接处的边缘部分延伸的突起,多呈耳状或镰刀状的叶耳。叶舌和叶耳的 形状、大小、色泽以及有无,常为鉴定禾本科植物种或品种的根据之一。 12 "生殖托” reproduction hold

植物学名词解释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两个性状对植物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给植物进行分类,试图寻找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演化关系。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的植物。 颈卵器: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的雌性生殖器官,形如瓶状,腹部具有卵细胞。种子植物:由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显花植物:能开花结实的植物。 隐花植物:没有开花结实现象的植物。 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繁殖器官,生活史中有胚出现的植物。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生活史中没有胚出现的植物。 双名法: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给植物取一个唯一的名称,该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通常还在后面加上命名人姓氏的缩写。 原植体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异形胞:在蓝藻中,某些营养细胞特化,转变为能固氮的细胞叫异形胞。 藻殖段:丝状体的藻类,由于某种原因将藻丝折断,每一段都可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样的片段叫藻殖段。 茸鞭型鞭毛:电子显微镜下,鞭毛鞘上有1列螺旋排列的鞭茸的鞭毛。 中核: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纤丝出现,细胞核靠溢缩形成两个核。 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两性配子相互结合完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大小和运动能力上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其中大而运动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其中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单室孢子囊:为二倍体,分裂时只进行减数分裂的孢子囊。 多室孢子囊:为单倍体,不进行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孢子囊。 寄生:直接从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的方式。 腐生:从动植物的尸体或其它有机物质吸取养料。 只能寄生,为专性寄生;只能腐生,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为兼性腐生;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为兼性寄生。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密接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组织体,外层为皮层,由拟薄壁组织组成,内层为心层,由疏丝组织组成。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 菌核:是菌丝密接成的核状体,有的有组织分化,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为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 双游现象:在鞭毛菌亚门中,产生连续两次的游动孢子的现象。 孢子囊的层出:孢子囊成熟后,顶端开一圆孔,游动孢子顺序的从孔口游出,此后在旧孢子

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l.珠鳞;2.壳斗;3.合蕊柱4.柔荑花序5.杯状聚伞花序6.禾本科小穗7.蝶形花寇8、单体雄蕊9,三体雄蕊10.二体雄蕊11.四强雄蕊12.聚合果13.蔷薇果14.荚果15、角果16.连萼瘦果17.颖桌18.细胞分类学19.数量分类学20.侧膜胎座21.模式法22、主模式标本和等模式标本23.双名法24.有效发表 二、判断 1、凡具针叶者皆为松科植物 ( ) 3、针叶树指具针叶的树种。 ( ) 4、“白果”是银杏的种子而不是果实。( ) 5、菊科的花程式为↑K0-∞C(5)A(5)(2:1) ( ) 6、麻叶绣线菊属菊科筒状花亚科。( ) 7.牡丹无论是被置于毛莨科还是芍药科,其学名始终是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 8.柏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叶、珠鳞对生或轮生,水杉有此特征,却被置于杉科。( ) 9.买麻藤科植物被称为“无颈卵器的颈卵物”。 ( ) 10.植物的各种性状中,一年生比多年生进化,常绿比落叶嬴始。 ( ) 11.聚花果和聚合果比较,前者是初生性状。 ( ) 12.所有的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只有1片子叶:所有的双子叶植物,其种子中都有2片子叶。

13.木兰科植物花各部并非均为螺旋状排列。 ( ) 14.柔荑花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花序轴柔软下垂。 ( ) 15.扶桑不属于桑科,枫杨不属杨柳科,玉竹不属禾本科竹亚科,中华猕猴桃和凤梨均不属蔷薇科,巴豆不属豆目。 ( ) 16.胡萝卜属十字花科,属名为 Raphanus。 ( ) 17、牡丹具离生心皮和离心式发育雄蕊。 ( ) 18.红茶和绿茶不是两个分类群。( ) 19.木瓜不属葫芦科,罗汉果不属罗汉松科。 ( ) 20.玫瑰与月季的主要区别在于玫瑰茎上具刺。 ( ) 21.豌豆花具蝶形花冠,为虫媒花。 ( ) 22.大戟属杯状聚伞花序中。雄花上的关节就是花托。( ) 23.泽漆雄花的花程式可写成:♂:K0C0A1 ( ) 24.龙眼、荔枝果实的食用部分是内果皮。 ( ) 25.茄科常节外生“枝”(“枝”指花序)。( ) 26.丹参、一串红具有杠杆雄蕊。这类雄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花药的药隔延长。( ) 27.金银花的黄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的花冠同株或异株着生。( )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植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实验内容既和理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植物学实验是学习植物学实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质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课。通过实验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逐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5) 植物学实验内容主要有: 1.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包括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构造; 2.植物体各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 3.植物的系统分类; 4.植物与环境; 5.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植物学实验教学中体现形态结构与生理内容相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规范的工作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部分实验中开展拓展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尽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但考虑到实验的相对独立性及实验材料会受到季节性影响等原因,实验顺序可作适当调整或适当增减内容。 2目标要求编辑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能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和压片的制作;掌握植物绘图技术,能够形象绘制植物组织、器官的详图及简图;能熟练地解剖植物各器官并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能熟练地掌握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能正确识别本地区常见的植物,特别是校园植物;能够独立完成某地区植物资源调查及植物蜡叶标本制作、鉴定等工作;能独立开展与植物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有 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3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 ○4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完整版)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南瓜茎纵切片导管观察 生科院10级1班09100103 卞磊 图1 (南瓜茎纵切片螺纹导管) 图2(南瓜茎纵切片网纹导管) 图3(南瓜茎纵切片环纹导管) (在几个装片中没有找到梯纹导管) 根据导管发育先后及其侧壁次生增厚和木化方式不同,可将导管分为五种类型: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环状的木化增厚次生壁;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螺旋带状木化增厚;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侧壁呈几乎平行的横条状木化增厚,与未增厚的初生壁相间排列,呈梯形;网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网状木化增厚,“网眼”为未增厚的初生壁;孔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大部分木化增厚,未增厚部分形成孔纹。 上述五种导管类型中,前两种导管出现较早,常发生于生长初期的器官中,导管直径较小,

输水能力较弱,未增厚的初生壁还可随器官伸长而延伸;后三种导管多在器官生长后期分化形成,导管直径大,每个导管分子较短,输导效率高。有时在一个导管上可见到一部分是环纹加厚,另一部分是螺纹加厚;有时梯纹和网纹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小;也有网纹和孔纹结合而成网孔纹的过渡类型。导管的长度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 导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是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成的一种输导组织。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 element)。 在导管分子的发育初期,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微管、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的分化和继后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导管分子的侧壁形成各种纹饰的次生加厚,端壁逐渐解体消失,形成不同形式的穿孔(单穿孔或数个小孔组成的复穿孔)。具有穿孔的端壁称为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穿孔的形成及原生质体消失使导管成为中空的连续长管,有利于水分及无机盐的纵向运输。导管还可通过侧壁上的纹孔或未增厚的部分与毗邻的细胞进行横向运输。根据导管的发育先后和侧壁木质化增厚方式,可将其分为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五种类型。 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和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这类导管是在器官的初生生长早期形成的,位于初生木质部中的原生木质部,其导管分子细长而腔小(尤其是环纹导管),且其侧壁分别呈环状或螺旋状木质化加厚,输水能力弱,有时同一条导管的不同部分可出现环纹与螺纹增厚。由于其增厚的部分不多,未增厚的管壁部分仍可适应于器官的生长而伸延,但易被拉断。 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网纹导管(reticulated vessel)和孔纹导管(pitted vessel)这类导管是在器官的初生生长中后期和次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位于初生木质部中的后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其导管分子短粗而腔大,输水效率高(尤其是孔纹导管)。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的侧壁分别呈梯状和网状增厚,孔纹导管的侧壁则大部分木质化增厚,未加厚的部分则形成纹孔。

(完整word版)《植物学》3、4、5、6章练习(二)

《植物学》练习(二) ——根;茎;叶;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其变态 (一)填空题 1.根尖是根的_______和_______的部位,从顶端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区。根的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_________。根尖以后的成熟部分主要执行_____________功能。 2.根冠在根生长过程中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_,使根尖容易在土壤中推进;根冠中央部分的细胞中通常含有____________,与根的向地性有关;此外,根冠还具有保护____________的作用。 3.单子叶植物没有_______生长,根的内皮层可进一步发展,大多数内皮层细胞是__________壁显著加厚,并__________化,只有__________比较薄。少数正对着____________位置的内皮层细胞壁不加厚,称为_________,它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幼根的生长是由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发展而来的,这种生长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5.初生木质部按其发育的先后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了解初生木质部的原数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参考价值。 6.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____,____,____,繁殖器官是____,____,____。 7.植物的主根是由______发育而来,而主茎则主要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 8.水稻根系类型属于______根系;大豆、棉花等属于______根系。 9.皮层最内一层细胞叫________,在这层细胞的_____和____壁上有部分木质和栓质的加厚,叫做________。 10.双子叶植物根的增粗生长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动的结果。 11.根瘤和菌根分别由______和______引起的,它们与根的关系是____关系。 12.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_______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该层细胞还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13.根的最前端数毫米的部分称______。它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根的伸长主要靠_______和_______部分,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________部分。 14.根中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是_______;而茎中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是_______;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___。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____。 15.根不断伸长是由于_______和_______区细胞进行______和______的结果。 16.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由、和构成,以后分别发育成、和。 17.根的维管柱包括、、和薄壁细胞。 18.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在双子叶植物老根的次生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前者来源于分生组织中的,后者来源于分生组织中的。 19.芽的类型依性质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0.木本植物茎能不断长高是由于___________细胞分裂的结果,同时又能不断长粗则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活动的结果。 2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花生等双子叶

植物学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开花:当雄蕊中的花粉粒和雌蕊子房中的胚囊(或其中之一)已经成熟时, 花萼和花冠即行开放,露出雌蕊和雄蕊的现象。为高等植物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特有。 2.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 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包括同型世代交替和异型世代交替两种。植物普遍有世代交替,其中蕨类植物比较明显。 3.孢子体:在植物世代交替地生活史中,产生孢子和具2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 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来。苔藓植物的孢蒴及其附属结构(蒴柄和基足)、蕨类和种子植物的习见植物体都是孢子体。苔藓植物的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蕨类植物孢子体发达,占优势地位,配子体也能独立生活,但生活期很短。种子植物的孢子体占绝对优势,配子体非常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 4.植物组织:有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又密切联系的细 胞组成的细胞群。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成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6种。后5种为成熟组织。 5.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丢失的过程。农业生产上通过 各种合理管理措施(如灌溉、蹲苗等),来调节和维持作物的水分平衡。 6.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 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例如来自温带地区的耐寒花卉,较长的冬季和适度严寒,能更好的满足其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低温处理对花卉促进开花的作用,因花卉的种类而异。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 7.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产生的原因:由顶芽 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 8.种子休眠: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 的现象。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根据种子休眠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 9.双受精: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 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10.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 应(旧称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11.内起源:植物的侧根原基通常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 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相应部位的细胞恢复分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1、纹孔:细胞壁形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的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未增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2、年轮:在温带地区多年生木本植物木材的横切面上,一个生长季节内形成的早材和晚材组成的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 3、双名法: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加词,一个完整的拉丁文学名还要在双名的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4、通道细胞:根内皮层的大部分细胞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少数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保持薄壁的状态,这种薄壁的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5、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展开的扇形排列,中间的细胞最大,两边的细胞渐小。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大液泡,不含或少含叶绿体,与叶片的张开和卷曲有关。 6、周皮:双子叶植物的老根和老茎最外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的次生保护组织。 7、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运输有机物。他们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 8、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成熟的导管分子为死细胞,端壁溶解,形成穿孔。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

次生木质化增厚。 9、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 10、无融合生殖:在胚囊中,不经过此雄性细胞的融合而产生胚的现象。 11、厚角组织:初生的机械组织。由生活细胞组成,常含叶绿体。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细胞壁发生不均匀的增厚。增厚一般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12、厚壁组织:机械组织。细胞壁均匀加厚,一般为死细胞,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13、皮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该处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不形成木栓层,而是形成排列疏松的补充组织,以利于气体交换。 14、趋异适应:同一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这种变异称为趋异适应。 15、胞间连丝:穿过相邻生活细胞壁的原生质丝。 16、细胞骨架:真核细胞内有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 17、高尔基体:由平滑的单位膜围成的囊垛叠而成。有形成面和成熟面,具分泌功能,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8、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一朵花相当于裸子植物的一个两性孢子叶球,主张被子植物是由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木中具两性孢子叶球的植物演化而来。孢子叶球基部的苞片演变为花被,小孢子的叶演变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同源器官(homologous prgan):来源相同,结构相似,而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有显著区别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例如马铃薯的块茎、毛竹的根状茎、葡萄的卷须等,它们形态和机能均不同,但都是来源于茎的变态。 同功器官(analogous organ):器官形态相似、机能相同,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称为同功器官。如山楂的刺为茎刺,是茎的变态,刺槐的刺为叶刺,是托叶的变态,二者为同功器官。心皮(carpel):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精卵结合,直接由某种细胞发育为胚的现象。有以下三种类型。(1)孤雌生殖:卵细胞发育成胚,如蒲公英、早熟禾。(2)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极细胞发育成胚,如葱、鸢尾、含羞草。(3)无孢子生殖:珠心、珠被细胞发育成胚,如柑橘。意义:是被子植物用来代替有性过程的一种进化形式,它既不同于有性生殖(不受精),也不同于营养繁殖(通过种子繁殖)。 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胚囊里的卵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和无籽果实:不经过受精,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不经过传粉或任何其他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自然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籽果实,则称为诱导性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实。凡果实里不含种子的,这类果实称为无籽果实,它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单性结实所形成的果实,另一种是胚发育受阻而形成的果实。 雄性不育: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雄蕊发育不正常无生育能力。雄性不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花药退化。(2)花药内不产生花粉。(3)产生的花粉败育。多胚现象:有些植物一粒种子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胚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多胚现象。原因:由于无融合生殖、受精卵分裂、1胚珠中具多胚囊的缘故。 原丝体(protonema):苔藓植物孢子萌发后,形成绿色分枝的丝状体或片状体。原丝体上产生芽体后,即发育成植物体。苔类的原丝体一般不发达,藓类原丝体在植物体成长后即萎缩,仅少数种类的原丝体是长存的。 原叶体(prothallus):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是由单倍体的孢子直接萌发产生,生活期短。常为具背腹面、扁平心脏形的叶状体,腹面有假根、颈卵器和精子器,它可以独立生活,在原叶体的颈卵器中,可孕育幼孢子体。 精子器(antheridium):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中产生精子的多细胞结构,棒状或球状,外壁由1层细胞构成,内有多数具鞭毛的精子。 颈卵器(archegonium):苔藓植物、蕨类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1个大形的卵细胞。 弹丝(elater):苔类植物中,与孢子混生的长形不育细胞,通常胞壁具螺纹加厚,能帮助散放孢子。 纹孔(pit):植物细胞壁的次生壁在形成时,有一些中断的区域,即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纹孔,它由纹孔腔和纹孔膜组成。其类型分为单纹孔和具缘纹孔。 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电镜研究表明,胞间连丝与相邻细胞中内质网相连,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膜系统。胞间连丝主要起细胞间的物质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 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 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 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 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 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目镜 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 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 b、调节光源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d、画图 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 b、调节至最低物镜 c、换新片 d、用低倍镜观察 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 b、载物台放至最低 c、取下载玻片 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 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 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 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 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 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 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 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 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 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 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 后含物细胞核 细胞膜 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 液泡 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 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 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 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 4)晶体——液泡 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 1、从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位置和细胞特点等方面说明分生组织的特点 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1)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最前端,是从胚胎中保留下 来的,具有永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由原 始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少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的, 位于原生组织后方,细胞已出现初步分 化,其又可划分成三部分即原表皮、基本 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随后依次发育成表 皮,维管柱,皮层 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细胞小,壁薄,原生质丰富,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没 有液泡或会有分散的小液泡,细胞排列紧 密 2、做好根尖压片的关键是什么 1)固定液要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其保持分裂状态 2)解离时注意解离时间 3)染色时间充分 4)轻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 实验四、植物组织观察 1、比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结构:同:都由长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均无细胞核 异:导管: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由有花纹的死细胞构成, 有五种类型 筛管:细胞连接处稍微膨大,连接端壁即筛板上有许多筛孔;由活细胞构 成 功能:同:都有运输功能 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植物学1-3章名词解释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的科学,也称为植物系统学。 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个体构造、发育及形态形成过程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功能的变化和生长发育的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引起的反应等的科学。 植物化学:是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以及其应用的科学。 不定根: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称不定根。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细胞周期。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程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同源器官: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异,而形态学上来源却相同的营养奇光,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刺、经卷须、根状茎等。 早材:在温带的生长季初期(即春季),气温温和,雨水充沛,适宜于植物形成层的活动,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一般较多,其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大而壁较薄,这部分木材称早材或春材。早材质地较疏松,颜色较浅。 器官:植物体上,特别是成年植物的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部分,称为器官。被子植物的根、茎、叶三种器官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三种器官称为生殖器官。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是有性生殖的产物,又是新一代生命的开始。 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成熟种子的种皮有种脐和种孔。 种脐:是种子从种柄脱落时留下的痕迹。 种孔:种脐的一端有一极小的孔,是种子萌发时胚根穿出的孔道。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个未成长的新植物体的雏形。 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部分,一般介于种皮和胚之间。 有胚乳种子:。成熟种子内有胚乳,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无胚乳种子:成熟种子内无胚乳,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肥厚,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 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 是木质和栓质沉积在初生壁及胞间层中,形成的一条连续加厚的环带,并且凯氏带与质膜紧紧附着在一起。 凯氏点:凯氏带在横切面上相邻的两个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上呈现点状结构,称为凯氏点。 细胞器:散布在细胞之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器官,称为细胞器,例如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 原生质: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是构成生活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 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原生质分化的各种结构的总称。 完全叶:同时具有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如桃、梨、棉花的叶。

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质体:是一类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为植物细胞特有,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三类。 叶绿体:(双层膜)是绿色质体,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和较少的红-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和作用。 有色体:是含有类胡萝卜素而呈红-黄色的质体,能积累脂肪和淀粉。 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是无色的质体,包括合成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脂肪的造油体和合成贮藏蛋白质的造蛋白体。 线粒体:(双层膜)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细胞器。它们多呈球状、杆状也具有分枝或其它形状的。 粗面内质网:(单层膜)内质网是细胞质内的单层膜细胞器,其外表面附着许多微小核糖体颗粒。 高尔基体:(单层膜)由单层膜所构成的平型排列的扁平囊泡和分泌小泡组成,具有分泌作用并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溶酶体:(单层膜)功能主要是分解大分子,起到消化和消除残余物的作用。 微体:(单层膜)是单层膜包围的细胞器,为直径约0.2~1.5μm、呈球状或哑铃形的颗粒,普遍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中。 圆球体:(半层薄膜)是一种球形细胞器,仅存在于植物细胞内,具有积聚和贮藏脂肪的功能。 核糖体:(无膜)将氨基酸组成肽链,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传递细胞:是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使紧贴壁内侧的质膜面积增加,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的吸收和释放,使物质迅速传递的作用。 泡状细胞:又称运动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中,为一些具有薄垂周壁的大型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中。在叶片横切面上,每组泡状细胞的排列常似展开的折扇形,中间的细胞最大,两旁的较小。 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凯氏带: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有带状的木化和栓化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使根的吸收有选择性。 马蹄型增厚: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的绝大部分细胞径向壁、横壁和内切向壁五面增厚,只有外切壁未加厚。在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马蹄形。使根的吸收有选择性。 初生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果胶在胞间层内方形成的,可随细胞的生长而延伸。 次生壁:在有些细胞停止生长后,一些物质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继续在初生壁的地方积累,使细胞壁加厚而形成。 初生木质部:由初生分生组织形成的初生结构,具有输到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有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组成。 次生木质部:双子叶植物完成初生生长,形成初生结构之后,便开始出现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进而产生次生组织,其中包括输到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为次生木质部。

植物学教材

绪论 一、植物学的含义: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植物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掌握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及植物界规律,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改造植物,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植物界及植物的多样性 1、种类多 地球上现有的生物已知的有200多万种,其中 植物:50万种。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由这些种类繁多的植物构成庞大的植物界。 2、分布极为广泛 从高山至平原、从海洋至陆地、从赤道至南北极、到处都有植物的分布。 3、植物体的大小、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 如:单细胞植物、群体、多细胞植物、绿色植物、非绿色植物。 由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说,自然界中生长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了复杂的植物界。 三、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合成有机物提供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氧气。 2、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在国民经济中,植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四、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植物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是分不开的,它是在类的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古时候的人类,在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植物,并且学会了栽培植物。随着农、牧业的发展,积累了有关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知识。 我国是研究植物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周代的诗经已记载了200多种植物。汉代(公元前200多年)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用植物365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概述了当时农、林、果树和野生植物的栽培利用,提出了豆类植物可以肥田及

嫁接技术。?明代李时珍从1552-1578年,?花费了27年的时间编著了《本草纲目》一书,分以三十年的深入实践,详细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1094种是植物,现已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这是世界植物分类和药学方面的重要文献。清代吴其 ?《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我国植物学的又一巨著。总之,我国古代植物学萌芽很早,成绩也很大,但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束缚,而只限于记载和描述阶段,发展很慢。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崭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植物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迅速发展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例如:①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已成为亚洲蕨类标本的收藏中心之一;②近二十年来,我们发现了750个新种,33个新属和四个新种;③在出版上,编写了很多有学术价值的专著,主要有《中国植物志》《中国植被》《新生代植物化石》等。其中正在编写的《中国植物志》是一部80卷几百分册的巨著,目前已出版十多卷,它是我国植物学的重要文献,它的出版是对世界植物区系和地理分布的巨大贡献。④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和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命的蛋白质--结晶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纪元。⑤1993年6月我国又成功地用基因工程方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人胰岛素,这标志着我国人胰岛素研究工作达到了新的水平。⑥各省都进行了植物资源的普查,我省在普查的基础上编写出《黑龙江省树木志》、《黑龙江省植物检索表》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它方面不一一例举。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概念 1、细胞的发现: 1665年英国人胡克(ROBRT HOOKE)用自制的复式显微镜观察了软木的结构(木栓),发现软木是由蜂巢式的小室构成,定名为细胞(CELL)。胡克看到的细胞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物的细胞空壳。 2、细胞学说的建立:十九世纪,约1840年前后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以植物为材料 进行研究德国动物学家施旺以动物为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