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印染后整理用的抗菌剂
纳米银抗菌剂_抗菌整理剂_纺织抗菌整理剂_抗菌除臭剂_纺织抗概要

纳米银抗菌整理剂SILV9700Anti-bacterial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产品用途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在发挥银的抗菌功效的同时,由于颗粒极微小,表面积较大,具有超强的活性及更强的组织渗透性,其杀菌作用是普通银的数百倍。
纳米银杀菌的机理是:Ag+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能和细菌细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应,产生可塑性化合物,组织病菌活动,杀死病菌;Ag+可以和病原体的DNA结合而导致细菌DNA结构变异,抑制了DNA复制,导致细菌失去了活力。
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霉菌、孢子等有害微生物。
这些有害微生物举例如下: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和酵母菌 MRSA 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肺炎杆菌絮状表皮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黑曲霉菌[Use]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is suitable for finishing cotton, and their blended fabrics, such as clothes, underwear, sheet and etc.The anti-bacteria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is non-dissolution agent, which durable resistant to wash and safe. The agent has highly efficient and extensive for bacteria, mould property, and keep the fabric clean to prevent the bacteria to grow again. H9000 can unit the fiber, so it is resistant to washing .It can destroy the cell wall and change permeability of cell membrane. The cytoplasts in the cell dropped out, and the result is that bacterium was killed. (In commercial, it is also called physical anti-bacteria or positive electricity field anti-bacteria.)All over the world, many authorized units prove: fiber treated by H9000 has excellent in anti-bacterial, anti-odor and anti-mould. It is non-toxic to the human body andnon-stimulation to the skin and formaldehyde-free. Furthermore, the fabric can provid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ringworm of the foot, eczema, odor from sweat, foot odor, and skin itches. H9000 is accord with American standard AATCC 100and Japanese standard JISL1902-2002. Anti-bacteria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has highly efficient and extensive for anti G+ or G-.基本性状组分 Ag+外观淡黄色澄清液体PH 值 6.0~7.0闪点﹥100℃密度(20℃) 1.02~1.05g/cm3离子性阳离子溶解性溶解于水相容性与阳离子、非离子产品有良好的相容稳定性,在实际大生产前须根据具体的配方进行试验牢度优异的耐洗牢度,及干洗,熨烫和汗渍牢度毒性、环保无毒、对人体安全。
纺织品常用抗菌剂

摘要 : 围绕抗 菌纺 织品 的3 种基 本生产方法 , 阐述 了纺织品常用抗 菌剂及其抗 菌机 理 、 菌纺织品生 抗
产方法及其抗 菌剂 的选择 。 对溶 出型抗菌整理剂和非溶 出型抗 菌整理 剂的特 点 , 讨 了被 整理 纺织品 针 探 的溶 出特性 , 于指导抗 菌纺织品 的生产厂 家选择 合乎安全性要 求的抗 菌剂 , 动和 引导抗 菌剂的生产 对 推 厂 家研发更安全 高效 的产品 具有 重要 意义。 关键词 : 织品 ; 菌剂 ; 菌整理 剂; 出性 ; 纺 抗 抗 溶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S 9 . 9 T 152 + 目前 市 场上 见 到 的各种 抗 菌
纺 织 品( 括针织 物 、 包 机织 物及 无
文献标识 码 : C
文章 编号 :0 0 4 3 (0 6 0 — 0 5 0 10 — 0 3 20 )8 0 2 — 5
核 杆菌 ,仅 19 年 就有8 0 97 0 万人 发 病 ,9 万人死亡等 。 8 20 19 年全球死 9
项 目名 称 : 广东省科 技攻关项 目( 020B 200620B 0007 o N :05 34 10 ,05 14 10
作者简介 : 陈仪本(99 , 研究员, 14一)男,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工业杀菌剂、 霉腐微生物及其防治的研究。
・
2 ・ 5
维普资讯
合成纤维类产 品 ; 二是在织 物印染 后整理过程 中加 入抗菌剂 ( 常被称
为抗 菌整理 剂 ) ,然后制成各 种抗 菌纺织 品 , 这种 方法既可生产 纯天
以防范新 出现 的传染 病” 。近 年来
发生 的S R 危机 和禽流感 威胁 更 AS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及功能整理剂

收稿日期:2002-09-11作者简介:谢光银(196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纺织品设计、检测和纺织材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及功能整理剂谢光银,张 辉,沈兰萍,尉 霞(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摘 要:对功能整理的特点、要求和方法,以及部分功能整理剂的使用特性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纺织品;功能整理;整理剂中图分类号:TS19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43(2003)02-0054-041 纺织品功能整理的要求和方法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为了满足纺织品的某些特殊使用要求而赋予纺织物优良的使用、安全、外观等性能的特殊整理加工方法。
多功能整理剂则是随化学、生物医学、高分子复合材料学、光化学、热力学、电学、生态学等多学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类功能整理剂。
由于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针对纺织品某些特定的性能的,因而目的性强,效果好,产品的附加值也高。
纺织品经功能性整理后,其使用目的和范围明确,也深受消费者欢迎。
功能性纺织品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用作生物医学的组织和器官;用于预防医学的抗菌防病,保健美容的理疗塑身;特种行业的阻燃,防静电,高低温防护;家居环境改善,吸尘防噪,妇幼生理卫生,杀螨防污,拒油拒水,各类射线防护等等。
并且,从发展来看,功能性纺织品的整理内容和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正逐渐渗透到普通产品的生产与整理过程中。
111 功能整理的要求11111 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功能性纺织品的生产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有害物溢出,有害气体和污水的排放,会直接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种群失调或消灭。
这些都是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和各国政府所不允许的。
对各类化学助剂不但要研究其近期生态影响力,还要研究其长效生态影响力,确保其永久的安全性。
因此,在功能性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生物可降解助剂,以确保环境安全。
11112 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特殊操作,防止给操作人员造成显性或隐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
抗菌防霉整理剂,防霉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
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
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韩笑纺织品卫生整理实际应用探讨山东纺织科学研究所刘学提要本文介绍了新近研究开发的、有机硅季胺盐类整理剂STU-AMlO1的主要性能及特点。
对其整理工艺和抗菌效果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其他类型卫生整理剂并不具有的加工质量简易检测方法,并对卫生整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看法。
一、前言近年来,纺织品卫生整理(又称抗菌防臭整理或抗微生物整理)在国内引起重视,并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截止八六年底,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及北京等地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
可以赋予纺织品抗菌防臭(或抗微生物)性能的化学制剂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重金属化合物,如β-羟基喹啉酮、二甲基苯基锡乙酸酯、苯基二辛汞、三丁基醋酸铅和烷酸锌等2、一些染料及助剂,如;三苯甲烷类染料、TMM-THPC等3、一些有机钛、有机铝、有机锆化合物与四环素等抗生素合用4、芳香族卤素化合物类,如;α-溴代肉桂醛、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等5、有机硅季胺盐类化合物,如;日本信越化学公司的Polon MF5O,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等[1][2][3][4][5][6]。
但是,虽然一些化学制剂可使纺织品具有抗微生物的性能。
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

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概述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提高纺织品负离子释放能力的化学整理剂。
负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离子,具有天然的净化、除臭、杀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加工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一、负离子发生剂负离子发生剂是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的核心成分,主要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负离子。
这些反应可以在纤维表面进行,从而提高纺织品的负离子释放能力。
常见的负离子发生剂包括金属氧化物、硅酸盐等。
二、负离子稳定剂负离子稳定剂的作用是提高负离子的稳定性,防止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迅速失去活性。
常见的负离子稳定剂包括络合剂、抗氧化剂等。
三、织物表面处理剂织物表面处理剂用于改善纺织品表面的润湿性、平滑性和粘附性,从而提高负离子整理剂在织物表面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常见的织物表面处理剂包括有机硅、丙烯酸酯等。
四、黏合剂黏合剂的主要作用是将负离子整理剂与纺织品紧密结合,提高整理效果的持久性。
常用的黏合剂包括聚合物乳液、水性聚氨酯等。
五、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减缓纺织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氧化老化过程,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E、硫代酯等。
六、柔软剂柔软剂可以使整理后的纺织品更加柔软、光滑,提高使用舒适度。
常用的柔软剂包括有机硅柔软剂、聚酯柔软剂等。
七、抗菌剂抗菌剂的作用是抑制纺织品上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保持其清洁卫生。
常见的抗菌剂包括银离子、苯酚类化合物等。
总之,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是一种多组分的复合整理剂,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提高纺织品的负离子释放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组分,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纺织品负离子整理效果,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银离子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抗菌

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徐国荣i李从举2・1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0029,北京;2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点实验室,100029,北京:【摘要】介绍了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织物抗菌性方面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在研究纳米银抗菌性方面的主要成果。
并结合其它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纳米银的方向对纳米银往后的发展做了一些展【关键词】纳米银抗菌性后整理银的杀菌作用很早就己经被人们了解并应用了。
而进入21世纪后,纳米技术的发展更是便银离子的杀菌性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町产生强人的杀繭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广谱杀繭且无任何的时药性,能够促进伤II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a,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來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纳米银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电子、化工等多个产业。
纳米银在E卩染后整理中的应用近年也得到了非常广发的研究和进展。
各种纳米银后整理剂也纷纷进入市场。
1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目前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抗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来发挥3:(1)纳米银通过抑制多种细胞膜上酶的活性,并与供电子体反应,尤其是能和含有毓基的供电子体反应。
转运Na+的还原型辅酶(NADH)即氧化还原型辅酶Q被认为是纳米银最主要的靶蛋白,低浓度的纳米银就可抑制嗜緘性杆菌膜泡中能量依赖的氧化还原形辅酶Q(NQR) 转运离子的活性,同时还能阻碍溶鴻弧菌纯化氧化还桑型辅酶Q的能力。
从而提示,纳米银能与氧化还原型辅酶Q特异性的结合是低浓度纳米银杀菌作用的主要机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5-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3001);北京市市属市管髙等学校人才强校计划项目资助(2)另有学者则认为,在霍乱弧菌、溶藻弧菌中氧化还原型辅酶Q并非是该类细菌生存必需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了 1.25 U M的AgN03后,该两菌种却能被完全的杀灭。
水溶性甲壳素,甲壳素天然抗菌剂,壳聚糖整理剂,甲壳素,壳聚糖

甲壳素又称甲克质、几丁质,是重要的天然抗菌整理剂之一。
它来自天然贝壳、蟹壳、虾壳、鱼骨及昆虫等动物的客体。
当甲壳素脱乙酰度达到55%时,则成为甲壳素最重要的抗菌衍生物壳聚糖。
甲壳素整理剂SAL6680是以壳聚糖、活性添加剂为主要成分,是安全性很高的集保湿、美肤、抗菌为一体的整理剂。
它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及特殊的吸附性。
适用于各种纤维织物,包括棉、毛等天然纤维和聚酯、尼龙、粘胶等化学纤维纺织品,经其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洗性。
SGS、Intertek 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SAL6680的抗菌性能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韩笑壳聚糖衍生物抗菌剂的应用王阳(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摘要:概述了纺织品抗菌防臭整理的重要性,介绍了抗菌整理剂的种类,重点阐述了改性壳聚糖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应用工艺,采用日本JIS标准测试证明Herst ATB抗菌整理纺织品具有高效、耐久的抗菌防臭效果,并且Herst ATB成本低廉,安全环保,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甲壳素;抗菌防臭整理剂;抗菌纺织品;抗菌整理工艺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tibacterial agentAbstract: This paper cover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of antibacterial finishing, as well as the kinds of antibacterial agent, mainly the finishing method by chitosan. Based on American standard JIS, result show that cotton fabric treated with Herst ATB has not only the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effect, durable to washing, but also safe to bod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It is suitable for manufactory.Key words: chitosan; antibacterial agent; antibacterial textile; antibacterial finishing1前言随着人们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安全、舒适、健康、清洁、环保等“绿色”观念的形成,对于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使纺织品的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纺织用抗菌剂的种类、特性及使用方法

纺织用抗菌剂的种类、特性及使用方法纺织用抗菌剂可分为天然、有机和无机三大类。
每类抗菌剂各有其优缺点,有机类抗菌剂效果好,品种多,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菌剂,但存在耐高温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用于合成纤维纺丝工艺;天然类抗菌剂通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其应用范围窄,多数严重影响织物的色光;无机抗菌剂耐热性好,但用于纺织品后整理难以获得耐久的效果,并且大部分品种存在重金属的毒性问题。
1·1 有机抗菌整理剂有机类抗菌整理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溶出型与非溶出型。
溶出型抗菌整理剂与织物不是以化学方式相结合,因此能通过与水接触被带走,这类抗菌整理常剂主要用于用即弃类纺织品(一次性纺织品)上。
常见的溶出型抗菌剂主要有:醛类、酚类、醇类、某些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类)、有机杂环化合物(如吡唑类、嘧啶类、吡咯类)、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铜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有机铅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以及一些其他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由于这类抗菌剂一经洗涤便会脱落,所以并不能用于需要多次洗涤、效果持久的纺织品。
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能与织物以化学键结合这种整理剂处理过的织物对于穿着和反复洗涤具有耐久性。
其方法是在纤维上接枝或聚合抗菌剂或在纺丝原液中混入抗菌剂,以达到控制释放活性物质从而获得耐久性的目的。
非溶出型抗菌剂与纤维通过牢固的化学键结合,一方面使药剂不能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对细胞核(遗传因子)没有影响,不会出现耐药菌;另一方面,抗菌剂还不会被人体的分泌物吸收而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所以除了某些特定用途,非溶出型已经全面取代了溶出型抗菌整理剂。
常用的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主要有:有机硅季铵盐类、二苯醚类、有机氮类、硝基呋喃类、双胍类、氯苯咪唑类等。
1·2 无机抗菌整理剂无机抗菌剂是具有抗菌性的金属离子等无机物及其与无机载体的复合体。
它具有耐热加工性好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塑料、合成纤维、建材、造纸等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联剂含量增多造成手感及吸湿透气性差,且溶出性也 较大,即使洗涤多次,用晕圈法检测仍会有不小的抑菌 圈。 3反应结合型抗菌剂 这类抗菌剂的分子中含有大量的反应性活性
基团及阳离子抗菌基团,一方面依靠抗菌剂的活性基团 与含有活泼氢的纤维分子以共价键结合,另一方面利用 阳离子抗菌基团在纤维表面形成正电场,产生抗菌作用。 由于抗菌剂全部与纤
织物印染后整理用抗菌整理剂大多为有机系抗菌剂,有 机系抗菌剂分为化学合成抗菌成分和天然抗菌成分两类。 化学合成抗菌剂的主要抗菌成分为有机金属化合物,如 碘络合物,醇、酚、
醛、酯及醚类化合物,咪唑系及 唑系杂环化合物,季 胺盐系及双胍类有机含氮化合物等。天然抗菌剂的主要 抗菌成分目前主要有脱乙∏多糖、扁柏硫醇,甲壳质的盐 酸盐,茴香油等。为
提高手感的辅助柔软剂。这类抗菌剂的抗菌物质一般选 自现有医用抗菌剂或消毒剂。纺织品抗菌剂生产厂家主 要的研制工作是挑选手感较好的交联树脂和满足印染后 整理工艺要求抗菌剂的研制相对 比较简单,故新型号、新产品不断出现,目前国内外的 抗菌整理剂大部分是这种类型。这类产品与纤维分子既 有直接亲和力,又有共
了保証抗菌织物抗菌效果的持久性(即耐洗涤性),织 物印染后整理用抗菌整理剂按与织物纤维的结合方式, 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并具有不同的溶出特性。 1直接吸附型抗菌剂
依靠抗菌剂与纤维的直接亲和力(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氢键、离子键等),实现抗菌剂分子与纤维分子的结合。 这类抗菌剂的抗菌物质一般选自现有医用抗菌剂或消毒 剂,典型产品有聚六
亚甲基双胍氯化氢,羟基氯代二苯醚以及某些天然抗菌 成分的抗菌整理剂。这类产品与纤维分子有较好的直接 亲和力,抗菌织物通过水洗等过程引起化学键断裂释放 抗菌剂,使其表面的抗
菌剂含量维持在一定水平。这类产品一般耐洗性较差、 溶出性最大,用晕圈法检测有很大的抑菌圈(抑菌圈D >7mm),主要用来生产具有治疗作用的医用杀菌消 毒纺织品。 2交联
维分子以共价键结合,抗菌物质不从纤维分子中溶出, 故高度耐洗涤。这类抗菌剂开发较困难,属非溶出型抗 菌剂,代表着织物抗菌技术的前沿水平及发展方向,目 前世界上只有很少数产
品投入了应用。国外的典型产品是美国道康宁公司的专 利产品DC-5700,国内的典型产品是深圳市北岳 海威化工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WS-8810。这类抗 菌剂是通过特殊的阳离
结合型抗菌剂 为了提高抗菌织物的耐洗性,将交联树脂(也称交联剂) 混入直接吸附型抗菌剂中,或在使用时将直接吸附型抗 菌剂与交联树脂类拼用。这类抗菌剂一方面可以依靠抗 菌
剂与纤维的直接亲和力与纤维分子结合,另一方面借助 交联树脂的架桥作用,将抗菌物质、交联剂、纤维分子 三者以共价键结合起来。为了克服交联树脂造成的手感 差的问题,另加入一些
价键结合,故耐洗性比直接吸附型好得多。抗菌物质有 控制地释放溶出,经过整理的织物能在一定的湿度下缓 缓地释放出抗菌物质来,其速率足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 生长。但由于抗菌物质
没有完全实现与纤维分子以共价键结合,使用量较少时, 溶出性不太大,虽可满足抗菌纺织品溶出物的安全性要 求,但耐洗涤次数不太高﹔若追求很高的耐洗涤次数, 则使用量较大,随之
子物质与纤维结合,在织物表面生成微生物障碍体,以 电场作用杀灭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由于抗菌物质 不从纤维分子中溶出,故洗涤一次后,用晕圈法几乎检 测不到抑菌圈(抑菌圈
D≦1mm),并且手感及吸湿透气性好,能适应高档 抗菌纺织品的要求。
fhvtvh 北京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