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句和反问句各有什么特点

合集下载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一、疑问句
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有疑而问,是向别人询问一件事,解除自己的疑团的, (即: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句
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做设问句。

提问者知晓问题的答案,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设问句的后边,紧接着的是作者本人的答语。

如: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2、“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3、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4、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5、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三、反问句
反问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答在问中。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 “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 “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总之,疑问句是我问他答,答在问后;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后,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已经暗示了出来;设问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

初三语文中的设问与反问修辞手法

初三语文中的设问与反问修辞手法

初三语文中的设问与反问修辞手法在初三语文的学习中,修辞手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而设问和反问这两种修辞手法,更是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我们的写作中。

掌握好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让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力。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

作者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给出答案。

这种修辞手法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能使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

比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作者先抛出“什么是路”这个问题,然后紧接着给出答案,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路的含义。

设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当我们看到一个问题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去想答案,这样就更容易被文章吸引,进而深入阅读。

其次,设问可以起到过渡和衔接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自然。

比如,在论述一个观点时,先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然后再进行解答和阐述,这样就能够很顺畅地从一个方面过渡到另一个方面。

此外,设问还能突出重点,通过自问自答,将作者想要强调的内容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在实际运用中,设问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问题的设置要合理,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不能过于简单或者复杂,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答案要清晰、准确,能够真正回答问题,让人信服。

与设问不同,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也就是说,反问句表面上是疑问,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比如,“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吗?”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

反问的语气比一般的陈述句要强烈得多,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它可以用来表达愤怒、不满、斥责等强烈的情感,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用强烈的反问语气突出了这是伟大的奇观这一事实。

反问在增强语言气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坚定的态度和强烈的情感,从而更容易被作者的观点所影响。

设问句和反问句

设问句和反问句

1.设问也叫设疑、提问。

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

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

2.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的一种修辞方法。

可以分为两类: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

如:
①您说,这比山还高、比还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②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③十万之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如: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如何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如何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课件
3、你们应该回家。(变成反问句) 你们怎么能不回家呢?
课后作业
观察搜集各种花儿在不同时间开 放的资料,做一张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卡。
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重点讲解
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区别
反问句
只问不答,答案在问句中。
设问句
有问有答,答案在问句后。
沙场练兵
根据要求作答。
1、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改成陈述句) 晚了也得去,不可以逃学。
2、写一句带有设问句的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重点讲解
特点:句式常和“难道”、“怎么” 等反问词联接,句尾常用问号。
那怎么是一样的呢? 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为什么不去问问老师呢?
说话者在强调那 是不一样的。
强调要珍惜时间,突 出时间的重要性。
强调应该去问问老 师。
重点讲解
设问句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 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 故问。设问句可以出现在文中任何位置,除了 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 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重点讲解
例如: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 系。 解析:先问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下面就给了回答,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这里的设问起到了承上 启下的作用,上面说开花时间不同,下面说原因。
重点讲解
特点: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花 钟》
——如何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
提炼主题
如何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
重点讲解
反问句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和设问句反问句: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 且答案是唯一的, 也是肯定的.结尾时正常用问号, 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 例句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 除了反问词, 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反问的作用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加强语气, 使感情色彩更( 鲜明, 鲜明, )反问句练习: 反问句练习: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1) 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 2)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 3)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 4) 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 5)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 6) 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 2.设问句专题 2.设问句专题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设问句的作用。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导读: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顺口溜:
我问你答是疑问;不需回答是反问;自问自答是设问。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1.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2.优美反问句大全
3.反问句的特点
4.关于改写5句反问句
5.优美的反问句大全
6.疑问句的类型及特点
7.描写人外貌的反问句
8.反问句大全短一点
上文是关于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反问句是有问无答,设问句是有问有答。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1设问和反问的区别1、从语法和语境区别:反问:从反面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种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叫做反问。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

2、从表达感情方面的区别: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也可以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

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3、作用不同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2设问和反问的区别举例1、形式上设问是先问再回答例: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反问是只问不答,但问题的答案却在句子之中。

难道我们的战士不是最可爱的人吗?2、作用上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例: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靠的是什么?主要是靠科学技术。

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例: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3、句意上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只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例: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语气通常更为强烈。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的例子和解释:
1.疑问句:询问某种事实或信息,需要对方回答。

疑问句通常以
一个疑问词(如“谁”、“什么”、“哪里”)开始,并用一个问号结尾。

例如:“你今天吃了什么?”
2.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并期待对方确认或同
意。

反问句通常以一个反问词(如“难道”、“怎么”)开
始,并用一个问号结尾。

例如:“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是星期一吗?”
3.设问句:自问自答,用来强调或阐明某一点。

设问句通常以一
个疑问词开始,然后紧接着是一个答案。

例如:“什么是幸
福?幸福就是当你爱的人们都健康快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问句和反问句各有什么特点?
1、设问句重要的不在于前面的提问,而在于后面的回答。

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使后面的回答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标题或开头用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便于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2、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

“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9、呼风唤雨的世
纪)
反问句: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

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例:"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