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教学案

合集下载

ability-capability-capacity等近义词辨析教学文案

ability-capability-capacity等近义词辨析教学文案

a b i l i t y-c a p a b i l i t y-c a p a c i t y等近义词辨析关于ability/capability/capacity/competence/faculty等近义词辨析下文提及的10个单词其实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不同阶段都会相继碰到的,比较而言,dexterity、facility、faculty和proficiency这4个词在口语中可能用得少一些,但在报章、书籍中却并不少见。

鉴于“能力”和“技能”有挣脱不了的关系,本文也把skill(技能)算在里面,却把technique(技巧)排除在分析之列,有兴趣的请自行比较分析,特此说明。

1、ability:是指人(或其它智慧型生命体)运用脑力或体力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侧重于能还是不能)。

因为任何能力都是需要知识、技能和智慧的,因而ability是更加广义上的“能力”定义,或者说它是各种能力的“总称”,这从它的反义词disability(残疾,丧失某种能力)就可以略知一二。

2、capability:是指实现特定目标或任务所必须具备的技能或资质(不局限于人,更侧重能把事情做好或达到目的,多数情况下指机器、工具、武器等“非人”力量所具备的能力)。

也就是说它表示的意思更接近于汉语中的“实力”(因为储备而构成的“克敌制胜”的能力),因为“实力”摆在那里,故此能把事情做成功,如军事实力、核打击能力、排污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3、capacity:侧重容纳能力或吞吐能力。

如某个广场能容纳多少人,某个港口和车站能容纳多大的吞吐量,某个工厂的日产能有多大等等。

1. ability(能力)指智力或体力上的能力,主要指人。

这种能力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通过学习或锻炼等方法而获得的。

A pilot has the ability to fly his plane through a storm. 飞行员有驾驶飞机穿过暴风雨的本领。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一)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近义词(1)分清词义的轻重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

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轻视”仅表示看不起人,对事物不在乎,较轻;“蔑视”则还有一种鄙视的神色,较重。

“失望”表示对事物不满意,或因愿望未实现而感到失意,但还可以从头再来。

“绝望”有一种愿望再也不可能实现的意味。

妨碍妨害例1.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别人休息的。

例2.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人们的健康。

解析:“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妨害”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相信信任信赖例3、但是,他仍然()人们是好的。

例4、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值得()的同志。

例5、共产党是给他们指出前进道路的可以()的灯塔。

解析:“相信”词义较轻;“信任”词义较重;“信赖”词义最重。

请同学们辨析:①阻止和制止②批评和批判③成绩和成就④伙同和纠集,⑤震动、震荡和震憾⑥秘密、机密和绝密⑦请求和恳求⑧担心和担忧⑨制造和创造⑩研究和探讨⑾损坏和破坏⑿固执和顽固⒀希望、期望和渴望还有:违反:表示不符合法则、规程等。

违反纪律违反政策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

违犯宪法(2)认准词义的侧重点。

例如:“逐步”和“逐渐”“逐步”强调步骤,有“一步步”的意思,未必很慢;“逐渐”有“不明显”“慢”的意思。

收集搜集例6 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到的。

例7 这一家的小夫妻是喝咖啡的爱好者,平时喜欢()各种各样的咖啡来品尝。

辨析: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强调“聚集”。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花费一定心血),强调“寻找”。

营利盈利例8.做生意必须合法经营,并照章纳税,决不能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偷税漏税来()。

解析:营:谋求(强调目的)盈:获得(强调结果)安静平静例9.校长进来后,教室里非常()。

中职对口高考基础近义词教案(一)

中职对口高考基础近义词教案(一)

中职对口高考基础近义词教案(一)教案:中职对口高考基础近义词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基础近义词•学生能够运用基础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学生能够分辨并运用不同场景下的近义词教学内容:1.什么是基础近义词–解释相同词性的词语,意思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举例:快乐/愉快、经验/阅历2.基础近义词的应用–情景一:情感表达•高兴/愉快/快乐/喜悦•生气/愤怒/恼火/气愤•担心/忧虑/焦急/担忧–情景二:行为动词•看/注视/瞧/看望•吃/进食/咀嚼/品尝•走/行走/步行/漫步–情景三:事物描述•大/巨大/宏大/庞大•小/微小/细微/纤小•好/优秀/卓越/杰出3.近义词辨析–练习一:选出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一脸***兴的笑容。

•她***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我对数学一点儿也不***。

–练习二: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近义词•他的声音听起来很***。

(忧虑/担心)•这家餐厅的菜品真是***!(卓越/巨大)•她对着镜子***了半天,最后换了一条裙子。

(注视/看)教学过程:1.引入: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向学生解释基础近义词的概念和作用。

2.学习和练习:让学生跟随课堂练习,通过填空、选择等方式灵活运用基础近义词。

3.合作讨论:分小组进行近义词的辨析,让学生共同讨论最合适的近义词,并给出理由。

4.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基础近义词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基础近义词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他们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通过合作讨论和小组展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情感词的辨析:–高兴/愉快/快乐/喜悦:他们的情感都是积极向上的,但程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高兴的程度可能没有快乐或喜悦那么深刻。

–生气/愤怒/恼火/气愤:这些词语都表示愤怒的情绪,但程度上有所不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标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近义词辨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近义词辨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近义词辨析的重要性、方法、案例分析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近义词辨析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近义词辨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但用法略有不同的词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近义词辨析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往往不够准确和全面。

而近义词辨析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近义词辨析的方法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对比法、语境分析法和语感培养法等。

对比法是通过将近义词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区别和用法上的差异;语境分析法则是通过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近义词,来体会它们的区别和用法;语感培养法则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培养学生对近义词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三、案例分析以“喜欢”和“喜爱”这两个近义词为例,进行辨析。

喜欢是指对某事或某人有一点兴趣,但并不十分强烈;而喜爱则是指对某事或某人非常感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两个词语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它们的用法和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

通过对比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语。

四、实际应用近义词辨析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时,商家经常会使用一些近义词来描述商品的特点和优点,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这时,消费者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近义词辨析能力,才能正确理解商家的描述,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此外,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近义词的运用也是非常常见的。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近义词辨析能力,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近义词教案初中

近义词教案初中

近义词教案初中一、教学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在我国的教育地位日益提高,初中生英语词汇量的扩展显得尤为重要。

近义词是英语词汇中常见的现象,掌握近义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然而,初中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过程中,往往对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存在困难。

因此,开展近义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近义词,丰富词汇量。

2. 培养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3. 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近义词的概念及分类。

2. 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

3. 近义词在语境中的实践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近义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义词。

2. 讲解:详细讲解近义词的分类,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并给出典型例词。

3. 辨析:通过PPT展示近义词对子,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辨析这些近义词的用法和区别。

4. 练习:设计近义词填空练习,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近义词。

5.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近义词进行句子改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近义词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词汇。

7. 作业:布置近义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近义词。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游戏教学:设计近义词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逐步引导: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掌握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和练习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提问、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近义词的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论文:浅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课题研究论文:浅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95318 学科教育论文浅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一、近义词辨析的必要性近义词辨析会伴随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

首先,对教师来说,那些准备好的或者已经掌握的近义词,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但是,如果学生突然问起一组自己不太常见或毫无准备的近义词时,有些教师往往就会感到紧张,解答时会觉得不尽如人意。

在教学过程中,近义词辨析的问题会伴随教学的始终。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它难而忽视它,而是应该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游刃有余地运用到教学中。

其次,对学习者来说,随着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增大,每学习一个新的词汇,都有可能因为与之前学过的某词相似而对其造成困扰,又因为近义词之间往往存在语义轻重、侧重点、适用范围等方面或多或少的不同,无法区分这些近义词将直接影响留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同时,大量掌握近义词可以避免词语单调的重复,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可以更生动形象。

此外,在HSK的考试中,涉及大量近义词辨析的题,掌握正确的辨析方法,可以帮助留学生在考试时解决这类难题。

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近义词辨析方法的掌握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近义词辨析的方法近义词辨析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求其同”和“辨其异”,近义词的相同点比较容易,不再赘述。

留学生误用近义词,往往是因为它们同中有异。

我认为,近义词辨析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大方面入手。

(一)辨析词汇意义。

在讲解词的意义时,可以通过分析语素辨析,虽然此方法只适合于部分近义词,但对留学生掌握汉语词义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通过语素义的辨析,近义词在词汇意义上的差异可以表现在语义轻重程度、语义侧重点和范围大小三方面。

1.语义轻重不同有些互为近义词的一组词,它们共有义项的语义轻重不同。

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异语素”的辨析区分。

请看偏误用例:我就是嗜好游泳,其他运动我都不感兴趣。

很明显这个句子没有区分“嗜好”和“爱好”。

【教学】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教学】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转移:改换位置(对象可以是抽象 事物)。√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往往要 带走必要的东西,是具体的)。
(三)、从词的意义来辨析
1、分清词义的轻重
请求——恳求 损坏——破坏 希望—— 渴望 轻视—— 藐视 批评—— 批判 固执—— 顽固 等待—— 期待
以上各组词均是由轻到重
例1:岳飞被秦桧 诬陷 ,以“莫须
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
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
不开前进的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
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
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
适用于正式

A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B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 如:煽动、后果、抗拒、武断。
中性词:不表示褒贬。 如:发动、结果、抵抗、决断。
如:
成果、 结果、和后果 都有结局之意。但“成果”指取得
的成绩成就,为褒义词;“后果”往往 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为贬义词; “结果”无什么褒贬的意义,为中性词 。再如:
爱护、保护和庇护;称赞和奉承; 团结、联结和勾结;鼓励和唆使;
置疑:怀疑。(常跟否定词连用) √
4、弄清个体和集体(或具体与概括) 的不同
这一角度主要针对名词近义词,看起来没 有区别的一些近义词,意义差异并不大,但有的 表示个体或具体概念,有的表示集体或抽象概念 ,表示个体或具体的概念一般可数,表示集体或 者抽象的概念往往不可数。
如:“人”和“人口”,“人”可以 数,是个体概念;而“人口”是集体概念 ,是总数。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近义词辨析教案文库(16篇)

近义词辨析教案文库(16篇)

最新语文近义词辨析题近义词辨析教案文库(16篇)语文近义词辨析题近义词辨析教案文库篇一教学目的:学习关于近义词的辨析方法,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解题:20xx年的《考试说明》将词语这个考点解释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我们把它分解为“近义实词”、“成语”、“熟语”三个点来个个打破。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关于近义实词的辨析。

高考对近义实词的考察,近几年形成了比拟固定的题型,即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现代汉语词汇丰富,近义词也数不胜数,要掌握每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一些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二、讲析近义词辨析,主要是弄清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例:安静和平静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喧哗。

平静,侧重指平稳,没有动乱不好。

熟悉和熟习熟悉,侧重于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纯熟,理解得很清楚。

不只和不止不只,不仅,有递近义。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2.词义的轻重不同例:轻视、藐视、蔑视、鄙视轻视,看轻,一般程度。

藐视,小看,程度重些。

蔑视,轻蔑唾弃地看,较重。

鄙视,把对方看得非常低劣,更重。

担忧、担忧担忧,放心不下,牵挂不安。

担忧,发愁,忧虑(前途、命运等大事)批评、批判批评语义较轻,批判较重3.词义范围不同例:边界、边境、边疆边界,指两地或两国之间的界限。

边境,靠近边界的狭长地带。

边疆,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

比拟抽象。

时期、时代时期,指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范围较小,时间较短,如“____时期”、“社会建立时期”。

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文化、政治等状况为根据划分的某个时期,范围较大,时间往往比拟长。

如“封建时代”、“新石器时代”。

它还指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如“青少年时代”从词义方面辨析,主要看近义词语的不同语素,通过分析不同语素,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异。

(二)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1.感情色彩不同例:谋取、牟取谋取,通过正当渠道设法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义词辨析教学案一、考点分析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近义词的考查要求为“近义词辨析”,并明确规定近义词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制造病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方法1、《优化》导学、练习2、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交流展示3、学案强化、巩固六、课前准备1、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近义词辨析的相关知识。

2、教师课前准备:教案《优化》和学案。

七、课时安排 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组织上课一:方法回顾与点拨1、近义词的比较辨析,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⑴词义的()不同;如:轻视藐视蔑视鄙视//希望期望渴望⑵词义()大小不同;如:边境边疆//事件事情⑶具体与概括不同;如:船船只⑷词的()不同;如:成果结果后果//教诲教训⑸()色彩不同;如:生日诞辰吓唬恐吓//黎明拂晓⑹()不同;如:爱护爱戴⑺词的()关系不同;如:执行履行//含糊模糊⑻词的语法功能(用法)不同;如:阻碍/ 障碍⑼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收集/ 搜集此外,我们平时训练还要注意:从区别()语素入手;推敲所提供例句的()环境;注意上下文的联系与搭配;关联词语要重点分析()关系等。

2、有关概念:a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

b词的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分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三种;语体色彩主要从口头语或书面语、一般用语或特殊用语两方面来看。

c单纯词的理解:单纯词不能分拆成一个一个语素理解,单个语素(汉字)没有意义,只有组合成一个单纯词才有意义,或每个语素有意义,但与组合成的单纯词意义毫无相关。

二精品例题回顾1例题:见学案高考题2方法对照,讨论分析。

三巩固训练1、学案实战演练(删除6、11题);2、限时训练,板演答案,重点讨论纠错;3、总结整理。

四相关材料常见近义词辨析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的过程。

6、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7、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10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1 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2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12、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13、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14、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侧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15、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16、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17、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8、伺候[ci 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9、次序:先后顺序。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20、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21、大事:重大或重要的事。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22、大义:大道理.如"微言大义".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23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24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25 反映:1 反射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 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1 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

2 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

3 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反应如此之快”。

26、妨害:使受损害。

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27、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不和你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

28、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思想作风、文章风格)浅薄、不切实。

29、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

(“伏罪”、“服罪”是同义词)30、伏帖:*心里舒服*顺从服帖:*顺从*妥当,常用AABB式重叠。

伏贴:紧贴在上面,动词。

如“~ ~在他身上”。

(辨:表示顺从、驯服时,服帖、伏帖通用。

但表示舒坦时用伏帖,表示妥当时用服帖,如“把事情办~ ~”。

31、扶养:扶助、供养。

用于有各种扶养关系的人之间。

抚养:爱护并教养。

用于长对幼。

(如: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35、感奋:因感动、感激而兴奋、奋发。

感愤:有所感触而奋慨。

36、个别:单个,极少数。

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

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37、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也指本领和武术。

(辨:表示武术用“功夫”,在时间和本领上两词通用,但“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或造诣。

)38、过度:形容词,过分。

过渡:发展变化到另一阶段。

39、轰然:大声。

哄然: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40、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41、化装:为不被人识别或演戏而改变装束。

化妆:为更美丽而打扮修饰。

42、涣然:消散、消失。

如“涣然冰释”。

焕然:光彩焕发。

如“光彩焕然”。

43、惶惶:惊恐不安,如“人心惶惶”、“惶惶不安”、“惶惶不可终日”遑遑:匆忙不安定,如“遑遑无所依归”。

煌煌:光彩夺目、盛大醒目,如“煌煌数百万言”、“灯光煌煌”。

44、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45、机体:生命个体的总称,如“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

肌体: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

46、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47、艰苦(艰苦卓绝):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苦(坚苦卓绝):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48、简洁: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简截: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

简捷:同“简截”行动、方法、手续简便快捷。

50、校正: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教正:客套话,让人指教。

76、入骨三分:只用于形容对反面事物的揭露深刻尖锐。

入木三分:既用于反面揭露,又用于对正面事物的议论深刻。

77 、申明:郑重申说理由,含解释辩白之意声明:公开宣布或表明立场、态度。

名词、动词。

78 、圣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胜地:名胜之地79 、时世:时代或社会。

如卜“~的变迁”、”艰难~”.时势:时代潮流或趋势.如”为~所迫”。

8O 实验: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証试验: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观察81 十足:(1 )成份纯(2)十分充分实足:确实足数,如“分量~”、“~年齡”、“~250人”。

82 熟悉:侧重知道得详岣细、清楚。

多适用于知识。

熟习:侧重于技巧掌握得熟练。

83 题材:作品的材料內容体裁:作品的表现形式84 提词:给演员提示台词题词: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85 体形:身体形状,如“体形勻称”体型:身体类型,如特殊体型。

86 停止:不再进行停滞:受阻碍而不能順利发展。

如”~不前”87、提名:被定为侯选人题名:写上姓名。

如金榜题名。

88 、推托: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

推脫:推卸责任、错误等,侧重推的结果。

89、退化:功能减退,由优变劣。

蛻化:(1)由动物蛻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如”由奴隶社会~为封建社会。

(2 )变质、腐化堕落。

如”~变质”。

90、委曲:(1)曲折,如”河流~”(2)事情的底细。

委屈:受到不应有做待遇而心里难过90 、无礼:如“傲慢~”、“怠慢~”无理:如“~取闹”、“~拖延”、“~摧残”91降伏:使驯服。

主语为使別人順从的人降服:驯服、投降。

主语为屈服的人。

92、萧萧:风声、马嘶声、草木摇落声.潇潇:风雨急骤或飄落93、协调: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

还可以作动词用。

谐调:侧重比刚例勻称,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

94 、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

心率:心脏跳动的頻率。

如心率太快95、刑罚:依照刑法对违法者施行的强制处分。

刑法: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96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凡说“同等~ `~”一定是“学力”。

学历:学习经历。

指持有何级学校的文凭。

97、迅急:快而急迫。

迅疾:仅指速度快。

98、徇情:为情自杀。

殉情:照顾私情而违反法律。

99、严整:队伍严肃整齐,管理或书画布局严谨。

严正:立场态度严肃正当。

100、扬扬:~~得意、沸沸~~ 、纷纷~ ~ 、喜气~~ 洋洋:~~得意-~~洒洒、~~大观、喜气~~ 。

101、一齐:同时各自发出一起:一地发生或合到一地。

例:我们的思潮同春潮一起翻滾,遍地的春花同心花一齐开放102、疑义:可疑之处。

疑惑不定的含义。

异议:不同的意见或议论。

103、以至:(1)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2)表示上文情况的结果。

以致:表示上文情况造成的不好的結果。

104 意气:(1)意志气概。

如~~风发(2)志趣性格,如~~相投(3)主观情绪,如~用事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的感情,如“重义气”。

104、看中:经过观察、感到满意,不能加很字。

看重:看得起,看得很重要,可以说成很看重105、意旨:意图、意向、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