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共2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共29张PPT)

A、同治
B、光绪 C、宣统
C
D、嘉庆
C 9.你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A、空前的思想解放 B、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C、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D、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
武昌起义得胜利, C、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 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旗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各省响应纷独立,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首先,这场变革摧毁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而解除专制的镣铐,则是经济与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 B.《中华民国约法》
A、同治 B、光绪 C、宣统 D、嘉庆 A、1910年B、1911年C、1913年D、1912年
3. 领导者: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①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领导者: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东京 政治纲领 驱除继虏,恢复中华,建立
民国,平均地权 革命目标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革命旗帜 三民主义
革命旗帜: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2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2张PPT)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 主专制政体结束。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你如何看待孙中山让出大总统职位?
——摘自凤凰网
1.这是孙中山高超的政治智慧
内容概括为: 否定君主专制 主权在民
体现了资产阶级 自由、民主权利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责任内阁 防止袁个人专权

目的:
企图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制度(总理掌权,总统象征)。
评价: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 度的进步意义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 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 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十八星旗飘 扬于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在准备不充分的的情况地下发生。 胜利后推举旧军官黎元洪担任都督.黎在被迫的情 况下上任.黎的就职开创了由革命党、军界上流人 物与旧官僚结合起来的统治方式。
首义广场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 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1894-1912)。
2.这是孙中山高风亮节
3.这是孙中山误判了形势 4.还是力不从心,没有选择
5.其他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28张PPT)【优秀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28张PPT)【优秀课件】

中国同盟会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1906.12 萍 浏醴起义
1907.7 浙 皖起义
1911.4 黄 花岗起义
一、革命的酝酿 —— 背景和条件:
1、社会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社会 两大矛盾汇流,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2、经济基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清政府的 “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 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熊秉坤——打响 武昌首义第一枪
熊秉坤手写发 言稿(纪念辛
亥革命50周年)
武昌城头,革命军与前来镇 压革命的清军展开殊死决战 (油彩画)
10月11日,革命党人宣布成立 中华民国军政府,军政府门前 是两面十八星大旗(军旗)。
★各地响应起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2、影响:
震撼了清 王朝的统治, 使其在全国 的统治土崩 瓦解,但立 宪派和旧官 僚投机革命, 革命潜伏着 危机。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 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领导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7、革命条件: 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8、有利时机: 1911,四川保路运动高涨,保路同志军起义,清 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使武汉防务空虚。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各项之自 由权。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2、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共44张PPT)

反帝反封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国之憾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军 事 进 攻 政 治 讹 诈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施压
立宪派旧官僚
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 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
“……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 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 好……”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 兴中会、同盟会等)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与此 同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辛亥革命过程篇)
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我们一般是从事件的 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意 义)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
(辛亥革命背景篇)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清 政 府 干 什 么 去 了 ! !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十 九 世 纪 末 二 十 世 纪 初 中 国 怎 么 啦 ! !
• 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因 敌众我寡而失败。 • 作用:鼓舞人民革命斗志,推动革命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2张PPT)

预· 海南单科 · 16 )从 1872 年到 1875 年,清政 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 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 的拥护者。 1905 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 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 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B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真题演练
• (2011· 全国新课标文综· 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 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 月 26 日,两江总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 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 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 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 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亦称“筹备立宪”。义和团运动后,各地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 彼起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抵制革命,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 运动,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 • 清政府为应付立宪运动,并乘此加强皇权,以便镇压正在兴起的民 主革命,挽救清朝统治的灭亡。 • 过程: 影响: 1.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走向革命;2.引起 1. 五大臣出洋(1905—1906 ):1905年,由于日俄战争的影响,清政 汉族官僚的离心; 府派五大臣分赴欧美日本等东西洋各国考察宪政。 3.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2.慈禧太后于1906年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 3.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后改为5年),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皇权至高无上 4.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设责任制内阁,由庆亲王奕 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 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并指斥立宪党人 “欲借立宪倾陷朝庭”。立宪党人发布“宣告全国书”,指出立宪 “希望绝矣”。(实质:骗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7张PPT)
光绪 慈禧 溥仪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 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 定为皇位继承人。相隔仅一天, 登基大典时,小皇帝不停哭闹, 溥仪生父载沣急的满头大汗哄着 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 了!”朝臣们听了,窃窃私语道: 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觉得 这是不祥之兆。哪知三年后,清 王朝真的垮台了。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第一场 前 奏 梦醒中国——山雨欲来 (1898年)
第一幕:有一天,被生计所
迫的阿Q想找口饭吃,听见路
上好多人议论纷纷:洋人们掠 夺我们的航运、铁路、矿山等 权利,还投资办了好多的工厂, 我们可咋活呀!我们找不到活 干,生活没着没落的……狗日 的政府竟然是洋人统治的工具, 凭什么呀?!
布展过实的借行速 此“度 掩新为 饰政国1”5民%,。的内民耳容族目有资,奖本讨励主讨实义洋业有人;了的兴比欢办较喜新迅罢学速了堂的;,发不派展。 遣但留没学有生放;了改一革—线旧—光军高明制中的,历,编史那练必黑新修暗军二反等·专倒。题加二了(倍人。民版)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陈》天(上华册)
第2课 辛亥革命
4.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 《临时约法》特别规定
A.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君主立宪制
5.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 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 “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 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 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 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社会习俗:革除封建陋习
辛亥精神: 是一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舍我其谁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协统黎元洪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 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 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武 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时间
学堂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学生数 教师数
1904 1906
1907 1909 1911
4476 23862
37888 59117 52500
69475 545338
1024988 1639641 1600000(约)
2167 8064
19508 23361 63556 90095
资料来源: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 育统计图表》.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
1872-18 百万以上
74家
有 6年 百万以上
棉纺织资 本数额
9862千两
26232千两 (1913)
——(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 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材料三
之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从目的上: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②从内容上:主权在民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政 体,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平等、自由的规定否 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的原则, 则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确保民主共和政体,都体 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一)开端: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为什么要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 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 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武昌起义总指挥 吴兆麟
(三)成果:《临时约法》 191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大法?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要性 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可能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经济和阶级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纲领指导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兴起(组织基础)
一系列武装起义 (军事准备)
偶然性
保路运动(有利时机)
沙俄
德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美国
(旧)三民主义 性质、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一)开端: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为什么要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思考:这样做有什么样的后果?
黎元洪之被推为都督与立宪派官僚政客等乘隙窃居 政权,为辛亥革命必然归于失败之主要原因。
——温楚琦(武昌起义亲历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二)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临时总统: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 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有利时机:由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而引发的保路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二、革命的进程
黎元洪:清朝官僚。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自己的部 下从姨太太的床底下拖出,后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 督,以致后来有人在背后叫他“床下都督”。
性质:是当时最进步,最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作用: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
发展
前提
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 核权心主义
保障
民生主义
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革命)
中国人民要求发展经济
解决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简表
团体:相对于政党来说比较随意,一般只是为了达成某方面 的共识而组织在一起的各界人员。 政党:有纲领、有领袖、有组织
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蔡元培
思考:结合吴兆麟的话分析为何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说明了什么?
壮大革命声势;革命潜伏着危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到11月下旬,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 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 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清政府承列强旨意发布“铁 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 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四川同盟 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 军入川镇压。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 趁机策划起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三)成果:《临时约法》 1912.3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
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 1.国家立法、司法、行政大权分别由哪些部门掌管? 2.哪些条款限制总统专权?其目的是什么? 3.以上条款体现什么思想、原则?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制度(根本)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权力制衡原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1905年 同盟会 1906年 日知会
中小资产阶级及 孙中山、黄兴 其知识分子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 1907年,同盟会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 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
(三)成果:《临时约法》 1912.3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
思考:以上条款体现什么原则?反应的实质是什 么?
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实质:彻底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专制、等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0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