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常用方法学简介
医学实验常用方法学简介

2.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原理: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 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 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 行PCR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
RT-PCR的应用
(1)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
(2)获取目的基因;
Western Blot的应用
(1)从蛋白质混合物中检出目标蛋白质; (2)定量或定性确定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的表 达情况; (3)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蛋白 质-RNA相互作用后续分析。
(3)合成cDNA探针; (4)构建RNA高效转录系统。
3.Western Blot应用
Western Blot是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进 行检测的方法。对已知表达蛋白,可用相应抗体作为一 抗进行检测,对新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通过融合部分的 抗体检测。 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 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1.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以琼脂糖作为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其分析原理与 其他支持物电泳的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 “电泳”的双重作用。 特点: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 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 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 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从而提高了分辨能力。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 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 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 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 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率向正极方向移动。
2023年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精华版)

2023年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精华版)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的精华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主题:1. 医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合理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研究方法,包括:-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 实验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等。
- 质性研究:焦点小组访谈、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
2. 实验设计良好的实验设计对于获取可靠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设计,帮助研究人员在设计实验时考虑必要的因素,包括:- 随机化:随机分组、随机洗脱、随机顺序等。
- 遗忘效应:反应序列设计、次序平衡设计等。
- 平行设计:单组实验设计、两组并列设计、多组并列设计等。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统计分析、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等,并提供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
4. 伦理和法律问题医学研究涉及伦理和法律问题,研究人员应遵守相关的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
本节将介绍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如研究伦理审查、知情同意、数据隐私保护等。
5. 未来趋势和发展最后,本节将展望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的未来趋势和发展,并提供一些研究人员可以探索的新方向和方法。
以上是《2023年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精华版)》的大纲,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
如需深入了解每个主题,请参阅相关参考资料和进一步研究。
谢谢阅读!。
深入剖析医学专业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深入剖析医学专业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一、医学实验技术的分类与应用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实验技术和方法在研究和治疗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实验技术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和方向,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
本文将深入剖析医学专业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核心是DNA的提取、PCR扩增以及基因克隆等。
DNA提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酚-氯仿法、酵素法或者商业化试剂盒。
而PCR扩增则以稳定可靠的方式复制特定的DNA片段,并常用于基因突变筛查、基因表达检测等。
此外,在进行遗传工程方面,如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或者基因敲除实验等,都需要运用到基因克隆技术。
2.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因此细胞实验技术对于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在分离和培养细胞方面,可以采用组织块法、酶解法或者悬浮培养法。
一旦成功获得了体外培养的细胞,研究人员就可以进行多种实验,如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蛋白质表达定量以及各种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等。
3. 遗传学实验技术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如何在个体和种群间传播和改变的科学。
在遗传学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杂交杂交分析。
通过利用两株具有不同性状特征的个体进行配对杂交,并观察后代的性状并进行统计分析,可推断出某些基因是否与该性状相关联。
此外,在现代遗传学中,还经常运用到多态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SSR等)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关键基因位点、探索潜在突变信息或者进行基因组改造。
4. 免疫学实验技术免疫学涉及到人体免疫系统如何与外界抗原相互作用以及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在免疫学实验技术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能够定量测量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此外,流式细胞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可对复杂混合细胞群体进行单细胞检测、荧光标记等高级分析。
医学研究生几大实验

医学研究生几大实验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会进行多个实验来深入了解和探索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医学研究生常见的几大实验。
一、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
通过将细胞放入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环境条件,使细胞在体外继续生长和繁殖。
细胞培养实验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功能、分子机制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用于筛选和评价药物的效果。
二、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情况,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评价药物的疗效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动物实验包括小鼠实验、大鼠实验、猪实验等,不同动物模型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三、临床实验临床实验是医学研究中最直接的实验方法之一。
通过在患者身上进行实验或观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实验可以分为临床观察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等不同类型。
临床实验需要严格遵循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四、分子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
通过对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研究,揭示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包括核酸提取、PCR扩增、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和纯化等。
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用于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遗传机制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五、组织切片实验组织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将组织标本切成薄片,用特定染色方法对其进行染色,然后观察和分析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组织切片实验可以用于研究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病理改变。
常见的组织切片实验包括光镜下观察、电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六、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分析技术,通过将细胞悬浮液通过流式细胞仪,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快速、精确地分析和计数。
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表型特征、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细胞的活性等。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原理示意图
精品医学ppt
3
二、研究实例与设计模式
• 1.实例:单纯疱疹性脑炎是美国最常见的“散
发性脑炎”。当时唯一的治疗是静注碘氧脲苷,
Lerner等认为可明显降低致残率。专家组于1972年
初首先对碘氧脲苷和安慰剂的疗效用双盲法进行了
比较,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腰穿病原学确诊,至
7
70
•-
11
1
9
11
3
27
• 合计 29
6
21
21 10
48
• 从表中可以看出,阿糖腺苷可使其病死率有70%下降到28% (P=0.03)。而腰穿阴性的两个治疗组之间病死率无显著 性差异(P=0.28)。从而证实阿糖腺苷的治疗作用明显, 出于医德方面考虑,安慰剂对照试验当即被中止。根据研究 结果,美国当局随即批准了阿糖腺苷的临床应用,从而大大 地提高了疱疹性脑炎的疗效。
例。
精品医学ppt
1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资料与方法
• 一、患者选择
•
1 入选标准:(1)发病24 h内的急性心肌梗
死,包括Q波性和非Q波性心肌梗死;(2)有或无心
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
2 排除标准 (1)收缩压< 80 mm Hg ,
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
随机对照试验
一、概述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 通过随机化的原则,将试验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
组,使非研究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尽可能保持一致, 给实验组施加干预措施,对照组同时给予安慰剂或不予 处理,观察两组的结果差异,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医学科研常用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实验通常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 察不同暴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实验对于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
03
文献研究法
文献回顾
目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筛选、 评价和综合分析,了解某一领域 的研究现状、进展和趋势,为后 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假设检验
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利用样本数据对假 设进行检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方差分析
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不同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高级统计方法
高级统计方法
在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的基础上, 运用更复杂的统计模型和方法,对数 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01
02
回归分析
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 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因变量的值。
方法
使用关键词、主题等检索工具, 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源中 查找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筛选、 分类和归纳。
注意事项
确保文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避免遗漏重要文献,对文献进行 客观评价和分析。
内容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文献的主题、 观点、趋势等特征,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02
在医学领域,个案研究常用于 罕见病例或特定疾病的深入研 究,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知 识。
03
个案研究需要详细记录病例的 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过程,以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 解释。
系列个案研究
系列个案研究是对多个相似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不 同案例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得出更广泛和全面的结论。
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利用表格、图表 等方式呈现分析结果。
生物医学常用实验技术

生物医学常用实验技术生物医学是研究生物学与医学交叉领域,旨在理解生物学过程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疾病的机制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在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和医生经常使用各种实验技术来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和探索新的疾病治疗途径。
以下是几个生物医学常用的实验技术。
1.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9)是一种最新且广泛应用的基因编辑技术。
它可以精确地修改DNA序列,使研究人员能够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2.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通过复制DNA序列来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表达。
其中一个重要的克隆技术是重组DNA技术,它使用酶切和拼接方法将不同的DNA片段组合在一起,构建新的基因组或质粒。
3. PCR(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扩增DNA序列,从而能够在微量DNA样本中检测和研究基因。
PCR是一种快速、准确且高效的方法,被广泛用于DNA 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4. 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技术: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能够将复杂的蛋白质样本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在分离后,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质谱仪来鉴定和定量分析蛋白质。
5.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是在体外培养细胞以便于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作用的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研究细胞的增殖、分化、转化以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用来测试新药物的效果。
6. 分子影像技术:分子影像技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物质来研究生物体内分子过程。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如PET和SPECT)可以用来观察体内生物分子的分布特点,从而帮助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
7. 组织切片和染色技术:通过组织切片和染色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变化。
例如,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使用抗体来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揭示组织和细胞的分子特征。
医学课题的研究方法

医学课题的研究方法医学课题研究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则是影响研究结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医学课题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获取相应的数据和信息。
观察法常用于医学领域中的现状研究,如疾病的发病率、分布和特征等。
观察法也有助于发现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实验室内,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变量,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和操作,以获得相应的结果和数据。
实验法常用于医学领域中的因果推断,如药物疗效、手术效果和干预措施等。
实验法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能够清晰地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调查法调查法是指通过问卷、电话、网络等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统计,以获得相应的数据和信息。
调查法常用于医学领域中的病因研究,如危险因素、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等。
调查法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能够覆盖大样本人群。
4.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相关信息,分析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较准确地评估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程度,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5.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因素进行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之间结局的差异。
队列研究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6.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以评估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能够减少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影响,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可信度。
7.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收集、筛选、分析和综合多个研究的结果,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系统评价可以用于评估某种治疗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或者评估某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溶解液-酶效价
时间-新鲜组织、酶解时间过长,细胞自溶
pH值-碱性:胃蛋白酶失活
-中性:胰酶活性欠佳 酶纯度 细胞膜改变
2、机械法 -剪碎组织 -100目尼龙网过滤(去除大组织块) -离心1000prm3-5分钟,去上清 -洗三次,每次离心(500~800prm)取上清,
弃细胞碎片
-300目尼龙网过滤去除细胞团块
的存在与定位。
标记胰岛素cRNA探针,示胰岛素mRNA阳性
(六)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1、显微分光光度测量术
2、形态计量术 3、流式细胞术
1、显微分光光度测量术(microspectrophotometry)
应用显微光光度计,以物质分子对光波的选择 性吸收为基础,在显微镜下对生物样品中的化学物
质进行定量分析。
(B)二次荧光(用化学染色)
非荧光性的物质(蛋白质、炭水化合物等) 用荧光色素染色,由荧光色素产生荧光(二次荧 光),以便进行观察,对特定物体选择合适的荧 光色素,该物体就能和周围的组织或细胞区别 (分离)出来而可以观察到。 应用:吖啶橙+核酸
金胺+结核菌
介子奎二噁因+染色体
(C)抗体荧光技术(用免疫染色) 利用特定的抗原必然和特定的抗体相结合这 一个事实,有意识地使带荧光标记的抗体和标本 中的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这样两者的结合 体就能通过抗体的荧光观察到。荧光显微镜最常 用于抗体荥光技术进行观察,并成为医学、生物 学很多领域中极为有用的工具。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荧光色素+物质 (自发荧光)
激发方法
吸收波长
辐射荧光
维生素A
维生素B6
紫外(UV)
紫外(UV)
325-345nm
356
470-490nm
432
儿茶酚胺
血清素(5-羟色胺)
紫(V)
紫(V)
410(405-415) 480(475-485)
2、形态计量术(morphometry)
运用几何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 织或细胞进行二维和三维的形态测量
研究,如对细胞的数量、体积、表面 积和周长的相对和绝对值的测量等。
3、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细胞分类和定量研究技术,能对 细胞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特性进行快速定量测定,还 可分选收集各种细胞。该技术的建立为细胞动力学、免
金胺+结核菌
福尔根反应+DNA 溴化乙啶(EB)+DNA
兰(G)
绿(G) 绿(G)
470
550 545
557
650 605
Propidium Iodide(PI)+DNA 绿(G)
DAPI+A-T Mithramycin+G-C Olivomycin+G-C 紫外(U) 兰紫(BV) 兰紫(BV)
530
使无色透明的细胞镜下结构反差明显,图像
清晰。
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是近年研制和应用的一种新型显微镜。它将激光束 落在样品上,并作移动扫描,对样品内某种荧光标记的 物质进行二维和三维的动态微量分析测定。可用来研究 活细胞内Ca2、 Na+和 K+等pH值的动态变化;细胞内各 种细胞器、细胞骨架、核酸、蛋白质和受体等的定位和 定量分析;细胞膜电位、膜通道及信息传递的检测;利 用激光对细胞结构或染色体作切割、分离和克隆等逐渐
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手段。
(三)组织化学术(histochemistry) 应用化学反应与物理反应原理检 测组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并进行
定位、定量及相关功能研究的技术。
1、多糖
显示多糖或蛋白多糖的常用方法是过碘 酸—雪夫反应(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反应)。组织或细胞中的多糖被结
372 395 430
615
456 570 545
荧光色素+物质
(抗体荧光技术)
激发方法
吸收波长
辐射荧光
FITC
TRITC
兰(B)
绿(G)
495
555 568 485-530 540
525
580 597 525-605 470
罗达明(Rhodamine) 绿(G) 尼罗红+溶酶体 派若宁丫+线粒体 兰,绿(B、G) 绿(G)
3、涂片 血涂片 精液 痰液 培养细胞
4、铺片 5、磨片 骨和牙需制成磨片、经染色后观察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的发明和使用,使组织 胚胎学研究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光镜分辨率为 0.2um,放大倍数约为1000倍,而电镜的分辨率为 0.2nm,比光镜高1000倍,可放大几万倍至几十万 倍,因此电镜能观察到更微细的结构。在电镜下所 见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1、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标本制备比光 镜的要求更严格,组织块要更新鲜,体积更
小(1mm3),固定常用戊二醛和锇酸。切片
则用超薄切片机,制成50~80nm的超薄切片,
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然后在电镜下观
察并摄片。
2、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养成活,藉以观察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对组织或细胞的作用,探索和提示细胞生命活 动规律和细胞的结构功能变化。
新鲜实体组织细胞分离 胶原纤维 1、酶消化法原理 紧密连接 粘多糖 常用酶 蛋白酶类-胰酶:脂键、肽键
-胶原酶:胶原
-溶菌酶:糖蛋白和肽的糖苷键 -弹性蛋白酶:糖蛋白和弹性蛋白 血管 心脏 肝脏
(五)原位杂交术(in situ hybridization) 通过检测细胞内mRNA和DNA分子序列片段, 原位显示细胞合成某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基因表达。 应用某种已知的并被标记的RNA或DNA片段即核 酸探针(cRNA或cDNA),与细胞内的待测核酸 (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通过标记物的显 示在光镜和(或)电镜下观察目的mRNA或DNA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1、一般光学显微镜
2、荧光显微镜 3、相差显微镜
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1、透射电子显微镜 2、扫描电子显微镜
(三)组织化学术
1、多糖
2、脂类 3、酶 4、核酸
(四)免疫组织化学术
(五)原位杂交术
(六)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1、显微分光光度测量术
2、形态计量术
用于观察组织或细胞表面的微细结构,标 本需经喷镀金属膜特殊处理,然后在扫描电镜
下观察,在荧光屏上扫描成像,呈现富于立体
感的表面图像,如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纤毛和
细胞伸出的伪足等。
2、冰冻切片 组织置入液氮(-196℃)快速冻结,恒冷切 片机切片、染色。 更好保存细胞内酶的活性、蛋白质结构。
390(385-400) 530(520-540)
叶绿素
兰(B)
520
650-660
荧光色素+物质
激发方法
吸收波长
辐射荧光
(二次荧光)
芥子奎二噁因 四环素+骨,牙 吖啶橙+DNA 吖啶橙+RNA 兰紫(BV) 紫(V)或兰(B) 兰(B) 兰(B) 450 390 460 460 500 560 530 650
荧光的观察(按标本分类)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当然必须发 出荧光,可是大多数标本本身不能发出荧光,因
而必须用荧光色素处理过才能发出荧光。
(A)自发荧光 (B)二次荧光
(C)抗体荧光技术
(A)自发荧光(不加染色) 有些物质不加染色,也能发出荧光(自发 荧光或原发荧光),但在医学和生物学(细胞 学、生物组织、培养体等)领域中,只有很少 物质具有自发荧光,常采用后两种方法。 测定物质的荧光光谱或者激发光谱,可以 判定物质性质(荧光光度法)。 应用:生物学方面——判定维生素,研究 生物学上的生物源的胺。
疫学、血液学和肿瘤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
如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的比例,同步分析细胞内DNA、
RNA和蛋白质的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和定量,
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的分析,分离和浓缩造血干细胞,血 细胞增殖情况,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药物作用机制等。
(七)组织培养技术(tissue culture) 是将离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置于培养基 中,在无菌和适宜温度及酸碱度条件下进行培
缺点:组织片厚,经冷冻后易破坏组织结构
2、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
由光源、滤光系统和显微镜三个部分 组成。光源为高压汞灯,可产生紫外光,
标本中的自发荧光物质或经荧光素染色或
标记的结构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产生各种颜
色的荧光,以此来研究该荧光物质在细胞
和组织中的分布。
3、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用于进行细胞培养中活细胞的观察,可
研究技术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三)组织化学术
(四)免疫组织化学术
(五)原位杂交术
(六)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七)组织培养术 (八)放射自显影术
问
题
解决方法 放大 显微 光线不能透过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缺乏反差 观察对象生化成分不同
免疫组织化学
观察对象为生活状态 培养
合形成紫红色沉淀物。此反应称PAS阳性反应, PAS阳性部位为多糖存在部位。
2、脂类
标本用甲醛固定,冷冻切片,用油红O、 尼罗蓝或苏丹类染料染色,使组织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