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方法

合集下载

花卉写生

花卉写生

花卉写生写生是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花卉写生自然是对花描绘了。

但我们对写生二字做一些研究,就会发现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中国画中描写花果、草木、禽兽的绘画,也叫写生”(见辞海)。

这个近似定义的解释看来使人费解,因为中国花鸟画并不都是直接对实物描绘。

《辞源》中用实例对“写生”二字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五代前蜀滕昌祐、后蜀黄筌与子居寀、宋赵昌等,都以写生著名。

滕初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

黄筌等画花,用笔极细,几乎不见墨迹,惟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其家多养鹰鹘,以供摹写,故最善画翎毛。

赵昌每于晨朝露下时倚栏细看诸花,即调色彩描写,自号写生赵昌……。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花鸟画写生已蔚然成风,而且已成为一种主要创作方法。

因此我们对花卉写生的概念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对花写照,是具体的面对实物直接描绘的方法;二是只写花之生意、写花之生机,是指创作方法和创作精神。

这第二方面是始终贯彻在从生活感受到创作完成的全过程,是写生的本旨。

石涛说:“天以生气成之。

画以笔墨取之。

”“必得笔墨之生气,与天地之生气合并而处之,巧夺天工者在此生机生气。

”朱屺瞻说:“写生须写出活处,写出其生机生气,写得死僵无生意,便根本违背了写生的本旨。

”我们要全面领悟“写生”二字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花卉写生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一、优秀的民族传统翻开中国花鸟画史,不乏师造化的写生高手,五代黄筌在殿壁上画了四时花竹和雉鸡,飞鹰见了连连振臂想飞去捕捉,这不能不说已达到了“和生者毕肖”的程度,我们现在还能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珍禽图:中见到他精湛的写实能力。

和黄筌同时代的徐熙画花卉:叶有向背、花有低昂、花光艳逸、晔晔灼灼,使人目识眩耀”。

这也应该说是形完、意真,做到形神兼备了吧。

到了宋代,花鸟画更加成熟精妙,显示了极强的写实功力。

传世的“枇杷绣羽图”、“果熟来禽图”、“出水芙蓉图”以及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赵昌的“夹蝶图”等等,在当代美术院校教学中仍然作为重要临本。

国画冷知识

国画冷知识

国画冷知识1.关于国画的一些专业知识国画的花鸟画基本画法花卉的观察学习画花卉,除了要多观赏及临摹古今名画以外,还要对实际的花卉深入的观赏与写生,了解花的枯荣及霜晴雨露中的情态,兹从花朵叶与枝干等各部位简述其结构与生态. (一)花朵:花朵经常是画面的主题,一般花朵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花瓣有单瓣与重瓣(复瓣)之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木棉花等是离瓣的单瓣,牵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单瓣,大部份的花卉都具有单瓣与重瓣的不同品种,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长短多寡的区别,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蕊都在一起,雌雄异株者仅有小蕊,或仅有大蕊,有的花蕊较明显,有的较隐密,都需仔细的观察,花萼亦因花的种类而异,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丝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长在一长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长,山茶萼像鱼鳞等。

(二)叶:单叶植物从枝或茎长叶时,叶序有对生互生轮生丛生等,复叶植物有的成羽状掌状鸟足状,有的是二重复叶,形式更为复杂,必先了解其生长的规律,才不致在繁杂中发生错误,叶有叶柄与叶脉,形状有尖圆长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三)茎枝:可分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木本枝干挺硬,有些相当粗状,草本的茎大都较嫩,有的变成右旋或左旋的蔓延,有的还长有须状的攀缘茎。

花卉的写生各种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较清新,生气勃勃,是写生的好时间,写生是为创作收集素材,如果是为了工笔画的需要,就必须作细致的描写,有时我们在画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写生收集素材的时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侧面的、斜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叶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花蕾,也要有将绽的大花蕾。

叶子也是如此,除了成叶外也要有嫩叶及嫩芽,并注意阴阳向背,大小穿插。

枝干也要有主干、支干之分,以及在在画面上的姿态和疏密。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针对目的写生收集素材时,首先要注意到的问题。

虽然花鸟画不像山水画常有移动视点的表现法,通常视角比较稳定,但我们观察时可运用移动视点的方法,选取最美角度写生,并注意花、枝、叶的大小比例。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讲笔墨,初讲可以说“:线者为笔,染者为墨”,易懂易入手。

进而应当明了“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它有肉无骨;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

其实“笔”与“墨”分不开,所以叫“笔墨”,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

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

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耍笔墨”,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学习国画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得法,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方向搞错了就会越走越歪。

在学习国画时,首先要记住三个字:读、品、临。

读就是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

“品”就是脱开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

“临”就是对照范画模效,也叫临摹。

临摹的方式很多,对构图气势好的可以进行“整临”如果画面局部精彩,也可以“节临”,一切因需要而定。

每次临完之后一定要对照原作反复比较,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王雪涛:花鸟画的六大要领如何画画?怎么画好?是很多人关心的。

有些人来看我作画,用心临写,以至将如何画花,如何画鸟等等,记成文字,视为定法。

这是否能画好画呢?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画?要解决;如何画好?更要刻意探究。

利用这一机会谈一点体会。

——王雪涛一、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

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

不少前人也是这样做的。

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

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

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做到心手相应。

花鸟画的艺术创作解读

花鸟画的艺术创作解读

花鸟画的艺术创作解读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解读花鸟画的艺术创作。

一、构图与选材花鸟画的构图精细,选材讲究。

在构图方面,花鸟画通常采用独特的对称、居中、对角线等构图手法,给人以平衡、和谐、美感的感受。

选材方面,则注重物象的独特之处,常常选择形态美观,移步生姿,寓意深刻的花鸟作为表现对象。

同时,花鸟画在选材时还会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花卉中选取具有美好寓意的牡丹、菊花等作为创作对象,在鸟类中则选取善良和美、贵气高洁的孔雀、仙鹤等元素。

二、符号与意蕴花鸟画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内涵。

在花鸟画创作中,表现对象除了要求具有美感外,还需要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画红梅时,红色象征着喜庆、如意、吉祥,梅花在文化上则代表着坚贞、豁达、独立;在画牡丹时,除了展现牡丹的美丽外,还寓意着富贵、春华秋实、国之荣昌。

此外,在花鸟画中还有许多相互呼应的符号,例如苍鹰、松树、寿桃等,其意蕴十分丰富。

三、意境与抒情花鸟画是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寄托了画家情感和意境的表现方式。

画家在创作之时,会将自己的情感、体验、经历等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表白思想、情感、境界的目的。

花鸟画中常常有着深邃的意境,例如《千里江山图》就展现了江山万里、雄浑壮阔的大漠风光,让人由画面中感受到作者所传递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心情。

此外,在花鸟画中还有一些抒情的作品,例如文徵明的《鹦鹉图》、白玉蟾的《荷花鱼》等,它们不仅表现了花鸟的美,更是画家对生命、美好、思想的赞美和表达。

四、技法与创新花鸟画中的技法精湛,创新程度也很高。

画家在掌握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还会根据自己的创新思路,创造出许多新的表现手法。

例如王铎的“潇洒写法”、陈抟的“渲染法”、吴昌硕的“皴法”等,它们不仅仅是技法,更是画家对传统技法的加强和演绎。

第四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第四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一、写生花鸟
写生珍禽图 绢本设色 五代 41.5cm x70.8cm 黄荃
思考: 中国传统花鸟画、人
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 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
三、传统花鸟画是如何 “缘物寄情”“托物言 志”的?
朱耷的《荷石水鸟图》和徐 渭的《墨葡萄图》在表现对象 的刻画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鱼是“翻白眼”的?葡萄藤为 什么枝叶纷披,气势奔放?表 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诉求?
女史箴图 绢本设色 全图24.8cm x348.2cm 东晋 顾恺之 大英博物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女史箴图 绢本设色 全图24.8cm x348.2cm 东晋 顾恺之 大英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中表现了宫廷妇女怎样的精神气质?
簪花仕女图 绢本设色(工笔重彩) 46cm x180cm 唐代 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
作品从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贵族妇女,画得雍容华贵,画出一种闲适无聊的生 活本质,表现出娇、奢、雅、逸的气息和女性柔软、温腻、动人的姿态,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感。
朝元图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
传统人物画是如何传达人物的神情意态的?
个个神采奕奕,表情动作无一雷 同
《朝元图》是如何表现神仙道士的 气度不凡的?
壁画中人物服饰冠戴华丽辉煌,衣纹多 用吴道子“莼菜条”线条,用笔劲健而流畅, 既含蓄又有力度,衣带飞舞飘逸,有如满墙 风动,充分发挥了线条的高度表现力。用色 方面,采用重彩勾填,色彩厚重而丰富,绚 烂而协调。
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 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
观舞
画中运用的线条是“铁线描”居多。 作品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 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难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1) 继承: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进行创作: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1) 确定思路,构想(2) 写生、搜集资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 自描定移:(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

白描的特点?)白描:也称双勾。

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 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构图的方法和规律: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③呼应:画面上所有的特点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联系。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引言•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常见工笔花鸟画题材及风格•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与欣赏•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推广•现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趋势与挑战01引言它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搭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之美。

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花卉、鸟禽等自然景物为主。

工笔花鸟画简介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方面,工笔花鸟画技艺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等方式得以延续至今。

同时,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笔花鸟画历史与传承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细节描绘工笔花鸟画艺术特点01020304工笔花鸟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追求“经营位置”之妙。

工笔花鸟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韵律感。

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鲜艳明快,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搭配。

工笔花鸟画在细节描绘上精益求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景物的质感和生命力。

02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用细线表现物象,如铁丝般刚劲有力,适合勾勒花瓣、叶片等轮廓。

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线条纤细、流畅,如游丝般自由飘动,常用于勾勒鸟类的羽毛和细部。

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形如兰叶,适合表现山石、树干等质感。

030201线条勾勒技法用两支笔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交替渲染,形成渐变效果。

分染在大面积的区域内用同一种颜色进行渲染,使画面色调统一。

统染在分染和统染的基础上,用透明色或浅色进行整体覆盖,增加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罩染色彩渲染技法构图布局原则确定画面主体和陪衬物,使画面有主次之分。

合理安排物象的疏密关系,形成节奏感。

通过留白、淡化等方式表现虚实关系,增加画面空间感。

使画面中的物象相互呼应、联系,形成和谐的整体。

宾主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呼应顾盼醒目点质感表现刻画细节修饰整理细节处理技巧在画面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点,吸引观者注意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一)理论、生活、技巧同步共进学习花鸟画要走一条理论、生活、技巧同步共进的道路。

这有利于创作者全面素质的培养。

对中国画的理论研究要抓住史、论两条线,并从东、西方横向的对比中加以把握。

尤其要深入认识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并认识和掌握传统笔墨的基本要素。

花鸟画的创作也离不开对生活的认识。

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两个方面。

而记忆和写生是画家认识生活的重要手段。

技巧是中国画家十分重视的。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技巧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的,也需要在生活中得到检验。

传统的中国画具有十分完美的技法程式。

对此,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新程式、新技法。

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是历代画家对生活加以提炼,将自然结构变化为中国画的笔墨程式;二是画家对前人创造的笔墨程式加以改造、融合而产生新程式。

(二)临摹、写生、创作交替进行临摹是学习古代绘画遗产的重要方法,也是继承和掌握前人表现技法的重要手段。

临摹时,要多观察、多分析、多研究、多比较,要与写生、创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临摹写意花鸟画一般采用对临、背临两种方法,而不能拓临。

临摹时,要先认真分析临本,有了一些体会后再下笔。

特别是要理解临本的精神气质、笔墨程式。

临摹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做半临摹、半创作的练习。

把临摹前人技法和自己的创作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写生是花鸟画家认识生活、搜集创作素材的主要方法。

写生、速写、默写,简称为“三写”。

它们是搜集创作素材的主要途径。

创作是目的,临摹、写生都是为创作做准备的。

创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它是思想、修养、笔墨技法等各种因素的综合。

在创作花鸟画时,要能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去发现、捕捉、领悟自然界中蕴藏的美,并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这是一个现代花鸟画创作者极为重要的素质。

只有把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写生中积累的创造素材和临摹中得来的技巧进行综合安排、运用,才能不断提高花鸟画创作水平。

(三)笔墨、色彩、构图综合训练笔墨、色彩、构图是中国画创作的三个重要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单独训练,又要综合训练。

要建立整体意识,弄清各因素在全幅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二、花鸟画写生的本旨写意是中国画的艺术观、创作观。

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意在笔先”、“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神遇而迹化”、“似与不似之间”等,都是中国画写意理论的精华。

在写意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画既强调客观真实,又注重主观创造;既有具象的内容,又有抽象的概括;既有再现的因素,又有表现的因素。

它们有机合成,构成了中国画的审美模式。

中国画的写意观并非排斥写生,而是强调画家通过耐心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来把握形象、意境和气氛。

花鸟画更是要借助无限丰富的自然世界来表现生机和生趣,来传达画家的情感。

这就需要画家们在对物象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形成一种客观认识,再借助笔墨表现出来。

因此,写生是学习中国画(尤其是花鸟画)的重要一环。

(二)花鸟画写生的本旨中国花鸟画写生的传统蔚然成风、代代相传户对花卉写生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对花卉写照,即面对实物进行物理、物情、物态的形象塑造;二是指写花卉之生意、写花卉之生机,从而表达人的精神气质,这是花卉写生的本旨。

花鸟画的写生,一是要表现生命,二是要表达精神性,三是要有较深的文化内涵,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四是要高扬社会属性。

(三)近现代画家的启示近现代有成就、有创造性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生活、强调写生。

如齐白石就是力主写生的画家之一。

他的画多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颇有生趣。

如右图的《萱花》就是他的写生之作。

徐悲鸿先生也特别主张写生。

他以真马为师,创作的奔马形象为世人所称颂。

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也都极为注重写生。

纵观当今画坛,重视生活、注重写生已成为花鸟画创作的一个时代特点。

(四)体现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永远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

从宏观来看,生活应该包括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两个方面。

创作一幅好的作品,包括写生作品,首先要注意对社会情调和气氛的反映,准确地把握这一社会基本旋律。

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跃动着时代的光彩。

另外,在写生时还要调动平时社会生活的因素,准确把握自然界的情趣,反映现代人对生活的态度,这也是极为重要的。

(五)熟悉物理、物情、物态季节性和地区性对植物的形态影响很大,写生时要加以体会,把握特征。

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呈现的形态、颜色、气韵,都各不相同,萌生和衰老时的形态也很不相同。

生长条件和环境都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形态和性格。

我们在把握形象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物情、物态。

没有物情、物态的形是没有感情的形。

(六)培养发现能力、捕捉能力、表现能力写生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能力。

发现能力指发现题材、意境、特征、美感等方面的能力。

发现到的不一定就能画好,必须训练准确无误的捕捉能力和既能感觉到又能画得出的能力。

表现能力存在于认识、感悟和捕捉能力之后的艺术创造过程之中。

第一步是就物之形而肖其形,第二步是超其形而求其意。

以意还形又需要高超的表现能力。

不同感受、不同情感的表现更需要相应的表现方法。

这几种能力都可以在写生中直接培养。

(七)典型形象的塑造——从自然形态向艺术形态转化我们塑造典型形象时,首先要选择好典型角度。

其角度的选择主要以结构清楚、造型美观、符合审美习惯为原则。

塑造典型形象时,更要注意情感的表现和主观隋思的表达。

既要重视捕捉和刻画能表达情感的形象,又要与自己的艺术风格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不同于别人的形象。

塑造典型形象的过程是艺术再造的过程。

从自然形态向艺术形态转化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这需要把写生教学和创作教学联系起来。

我曾经提出过“直觉创造”的理念,这是我在长期写生创作中体悟到的。

这种提法不一定准确,也有争议,仅供学习时参考。

“直觉创造”有两层含义:一是提倡画家把对社会生活、对自然界的直接观察与体验(写生)作为创作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信息的转移与物化——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绘画形式语言;二是指创造艺术语言酌过程是直觉(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并非一般规律指导的必然结果,也不是简单的直接创造,是在生活中直觉的判别、想象和启发,是在大自然感染下的迅速反应,是认识过程的飞跃,着重表达当时最生动的感受。

但这种创作方法还需要把生活中的深刻感受纳入到理性的思考之中。

我们要根据客观特征和主观精神来塑造典型形象。

典型形象应该是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加工、塑造,并且有自己深刻感受和审美主张的形象。

写生之前,要对所画的自然花木进行观察、了解和分析,至少要对花木的生长结构、生长规律和生活环境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

必要时,还要借助植物学的知识。

三、写生方法与训练方法(一)写生方法1.深入、多样、全面、灵活。

写生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一般情况下,画家都要采用不同的写生方法搜集多手材料。

写生时,要仔细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并做些记录。

对各种花的基本特征、各种姿态都应该画下来,作为创作的基本素材。

写生时,还要从中寻找构图规律,以供创作时用。

有经验的画家经常应用“截断法”,即从生活中直接选取素材,截取自然景物中最精彩处予以适当处理。

要在写生中记大结构、大架势、大虚实、大黑白、大气势。

记录的方法也可以不同,可用线条来记结构、架势,用黑白来记层次、虚实,或是直接用笔墨、色彩来记气氛和感受。

有些形象、气氛,包括联想、感悟是不可能在当时全部画出来的,因此可以做些文字记录。

2.分类选典型。

所有的花不可能都通过写生来解决,那就要选择典型、分类解决。

可以从同类型的花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花进行写生,以求以点带面。

3.重结构、找规律。

花的构造十分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把花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弄清楚,不能随意地画。

到野外写生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整体气氛、气势。

写生时不要看一眼画一笔,而应把握对象的整体气氛、气势。

如在画花时,应先抓住花的大结构,再找出最能体现花的神韵的花瓣,按其生长结构着意刻画。

2.平面布列,讲求层次。

花鸟画不强调深远,而是强调层次,一般以近景、中景为主。

但层次也不可太多,一般多用两层。

即使画背景,也多是处理成一个层面。

近处刻画形象,远景画气氛、画气势,近实远虚,但不要有明显的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

3.线条类化、集化、规律化。

类化,就是把复杂的线条进行归纳、抽象。

在一幅写生作品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线条归纳为几类来组织画面,但应注意这几类线条的和谐统一。

集化,是指把同类线条在画面上集中使用。

任伯年画藤萝时经常在一大片树枝上不着一花一叶,或将花集中在一两处,叶也很集中。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不多见的,但这样的艺术处理是有必要的。

有时为了艺术规律的需要,违背生活的局部真实也是难免的。

集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物象的特征而并非削弱其特征。

规律化,是从杂乱中找出规律、找出秩序。

其实,植物本身都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只有找出这些规律并强化它们,才会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