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七年级美术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合集下载

第一课_第一课时_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一课_第一课时_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课题: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年级:七年级课型:欣赏·评述课时:总2课时(此为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

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在农村,有些小学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很多的美术课仅仅临摹课本图片或自己来画画,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接触的较少,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水平,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学生分析作品往往有很多的变化,课就很生动。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

所以从教师角度来说,往往比你自己讲一堂还辛苦。

因为你始料不及的很多问题会在这堂课出现。

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得到的最大体会和收获是什么?第一个是这种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就是如何在现代的环境当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知识的那种热情,我觉得通过这个课程得到一些有效的提高。

第二个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教育的对象——学生,认识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现代社会的认识。

第三点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借物寓情
四、欣赏黄筌的《写生珍禽图》
24只
非常逼真。
形态很逼真,如麻雀,羽毛;动作很传神(触角)。
蜜蜂的翅膀,透明;触角、鸟类的羽毛……
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精湛的画技,两者不可缺。
五、赏析齐白石《虾》
1、故事1:画螃蟹的故事。
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擅画花鸟、虫鱼,尤其著名的是虾、虫、草。
师:有没有注意到它们特别的地方?(特别是眼睛,和生活中鱼和鸟的眼睛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这样变形的表现,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通过绘画,我们看到了看似静默但是又很张扬的一位画家,但是我们真的要想了解艺术家和他的作品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回到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走进他们的内心。
2、了解朱耷
出示朱耷画像。
形神兼备
缘于对生活的热爱
五、分析技法
工笔:精致,栩栩如生,工整细致。
写意:笔意恣意奔放,造型洒脱简约,不拘一格,笔简意赅
一、导课
欣赏两幅“鱼”作品。
师:是什么类型的绘画作品?
师:表现花鸟鱼虫的作品,称中国花鸟画。它表现的内容虽是花鸟鱼虫,表达的却是画家的情怀。你们觉得这两条鱼有着怎样的情感?
师:这条鱼想要告诉你什么?是怎样的画家画出这样的鱼?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花鸟画的世界,去了解画家们的内心世界吧。
二、赏析朱耷作品
1、朱耷的作品
师:这是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水墨画“鱼”。下面我们欣赏朱耷的另外一些作品。说说你们对这些作品的初步印象。
师:初看朱耷的作品,画面上的东西很少,只是一尾游鱼,一只飞鸟,几笔线条背后是几十倍大的空白。画家是不是偷懒呢?
师:下面我们将作品放大了来看一下,这些飞鸟、游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word教案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word教案
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来写欣赏感受。
课 题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总课时
编 号
2
课 时
2课时 第二课时
备 课
时 间
上 课
时 间




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美术学习的第一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在小学美术学习阶段学生也对中国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是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的一个延伸。本课主要针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及其艺术特点作了一个初步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本课将以多媒体展示花鸟画作品,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主,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这幅作品是画家黄筌留下的一张写生画稿。画中有各种鸟的不同神态:停止的,飞翔的、低头啄食的,画中还有天牛、蜜蜂、蝗虫、知了等。这么小的昆虫我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留意,但是画家却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它们,用双钩墨线、层层敷染,非常逼真地画下了它们的形象。
在这幅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对比这幅作品和百科全书的实物标本图片,你觉得它们给我们不同的感觉是什么?
2、欣赏
《芙蓉锦鸡图》 宋代 赵佶
这副作品的画面上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感悟。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筌
宋徽宗时期,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而在此之前的五代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为这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五代时期的西蜀、南唐等地,花鸟画发展较快,并出现了黄筌和徐熙两种不同风格的代表性画家。黄筌在达官贵人中名声显赫,世称“黄家富贵”。而出身江南名族的徐熙,一生以高压自任,不愿为官,以水墨淡彩摹写汀花野竹、水鸟渊鱼,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被称为“徐熙野逸”。
归纳与总结:如何通过绘画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七年级美术教案

七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一中国花鸟画》教案课题:1.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主备人:张萌(枣庄市第23中学)学科:美术版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年级:七年级(上册)课型:欣赏•评述课时:2课时(1)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一课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花鸟画作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实和写意),提咼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对古画的了解,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美术知识了解较少,小学阶段对于上美术课只是自己进行画画或者临摹,本课是进入七年级第一课,主要教会学生欣赏作品,有了欣赏的基础在慢慢去学习绘画。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佳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墨、色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让学生多种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 感受其独特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和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工笔和写意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材学具:教材、通过在网络、书刊等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展示图片。

仔细观察画面,作品中表现了哪些内容,总结什么是中国花鸟画?提问:中国花鸟画是单纯指花和鸟吗?(展示图片,还包括哪些?)中学生回答:花鸟画不单指花和鸟,还包括,鱼、虫、走兽等。

讨论中国画的分类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初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国画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展示图片《芙蓉锦鸡图》宋朝皇帝赵佶你了解赵佶吗?整幅作品有什么特点?画面有什么寓意?学生分组观察,讨论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交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知道欣赏作品应该从哪儿入手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三、大自然中都有哪些鸟类啊?教师展示一些鸟类图片,进而说出, 想看古代画家怎么描述它们的吗? 展示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看到这幅 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吗?了解“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含 义,知道:“徐黄二体” 进而引出工笔画绘画风格四、区分工笔画和写意画 以麻雀图片为展示如何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黄筌注重写生,经过长期的观察才 能画出,每幅作品都注入了画家的情 感,背后也有其意义)说出画家的画形象、逼 直/、通过展示现实 生活中的画和 画家的作品进 行比较,让学生 感受画家作品 的特点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 鸟的名字六、教学反思当学生在分析作品的变化时,就显得课生动。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思考与探究:作品的绘画特色。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绘画。
3.黄筌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创作背景,绘画内容,用笔。
讨论与交流:学生将生活的记录,如真实禽类的照片与作品中的相应禽类进行对比赏析。
归纳与总结:黄筌作品的绘画特色。
4.齐白石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学生将对河虾的记录,与绘画作品中的虾进行对比赏析。
(二)、作品赏析
1.朱耷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看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寻找相同点。看朱耷的落款题名,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与探究:画家为何要这样画?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交流与探讨:学生交流前置性作业。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境。
2.赵佶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基本信息、绘画内容、构图、用笔、用色。
该课时教案已检查,同意上课使用。
学科领导签字:检查时间:2015年8月31日
注:1、格式及排版要求:字体(楷体-GB2312);字号(小五,标题加粗);缩进(首行);行间距(固定值22磅)。
2、模板格式已固定,不得随意修改,只能在表格内填写或增加内容。切记
3.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具与课件
教具: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主备人:殷仕军核校人:备课时间:2015年8月30日
七年级美术第1课(章)第1节(单元)第1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9月1日

第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 画家生平: • 朱耷,寡身孤居,绝交于世。二十三岁时, 不甘心明朝的灭亡,抱着愤世嫉俗的心情, 装聋作哑,装疯卖傻,出家为僧。朱耷后 来蓄发还俗,常游山涉水,七十五岁时, 身体健康,登山如飞,年八十而终。其绘 画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一批大家巨匠, 莫不受其熏陶。朱耷作品多署“八大山 人”,笔形似“哭之”或“笑之”。 • 作品赏析 • 《荷花小鸟》画中荷叶呈即将衰败之势, 荷花也将凋谢,两只小鸟则鼓着一双惑眼, 四目对注,流露出几多对未来的惶惑和不 解……整个画面,墨荷生动,各有姿态, 意趣盎然。八大山人描绘荷塘,多是浅水 露泥,荷柄修长,扶摇直上,亭亭玉立, 具有君子之风。
益成熟。出现了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种绘画风格,被后人称为“徐
黄二体”。
徐黄二体的出现,标志着中 国花鸟画的成熟。
• 本幅描绘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 鸣叫示警。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有 卫护领域的习性。一只腾空飞来助 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 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 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那 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三者动 态与呼应之关系,恰构成似有「S」 型之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 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增添了 活泼生动的声势与神韵。崔白是开 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靠前人的 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 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 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
• 色彩:整幅画色彩艳丽,典 雅高贵。 • 构图:锦鸡形体斜穿画面, 成为画面的主体。锦鸡的视 线又把我们引向了右上角的 蝴蝶。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 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 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 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 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 不致显得突兀。 • 寓意:赵佶将自己比作“五 德”俱全的锦鸡,想要安逸 太平,却怎知会有“靖康之 难”!

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花鸟话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技法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提问法;3、讨论法;4、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该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1、回顾重点师:“上节课我们简单认识了中国画,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复习一下。

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回答)生答:“……”师:“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简称“国画”。

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

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等画科。

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等画法。

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扇面等款式。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家画作的看法。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并让大家能在学习过后能对画作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征。

2.掌握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描技巧。

3.能够抒发个人情感,感受并表现自然万物的神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征。

2.抒情与写意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1.抒情与写意的表现方法与实践。

2.表现自然万物的神韵。

三、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经典名作的研究与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并感悟中国花鸟画的气质。

2. 导入1.花鸟画的基本构图。

利用图片展示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构图,介绍“端正、方圆、神秀、文雅”的构图特点。

并通过分析花鸟画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构图。

2.花鸟画的线描技巧。

通过现场教学,指导学生掌握花鸟画的线描技巧,包括“铅笔式”和“透明式”。

3. 实践1.练习抒情写意画法。

根据认真观察到的自然万物,学生通过自由发挥画出抒情写意画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体验。

2.完成一幅花鸟画。

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喜欢的花鸟画作品。

4. 总结回顾学习,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并鼓励学生发扬中国花鸟画的传统,发现美、描绘美丽的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作业完成一幅花鸟画作品,体现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造诣更进了一步,理解了花鸟画的构图和线描技巧,并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需要加深对花鸟画意境和神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更加注重抒情和写意的表现方法,加深学生对美术表现的认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
课题: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主备人:宁一剑
学科:美术
年级:七年级
课型:欣赏·评述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

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在农村,有些小学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很多的美术课只是临摹课本图片或自己来画画,所以,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接触的较少,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欣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