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工程与科学真题

合集下载

种子学试题及答案

种子学试题及答案

种子学试题及答案【篇一:种子学作业题】>一、填空1、虽然胚均由四部分构成,但胚的形状、在种子中的位置,在不同作物中差别较大,一般可分为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六种类型。

2、在于在不损坏种子生活力的前提下,把种子的呼吸作用控制到最低水平。

二、选择1、胚乳和胚的发育顺序(1)(1)胚乳早于胚(2)胚乳晚于胚(3)胚乳和胚同步2、临界水分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那种类型的水分的含量(2)(1)自由水(2)束缚水(3)化合水3、禾谷类作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1)(1)皮层不透气性(2)皮层不透水性(3)皮层的机械束缚作用4、鉴别品种种子纯度时可主要依据的性状(3)(1)千粒重(2)种子厚度(3)种子色泽5、下列作物属于双子叶有胚乳的作物为(3)(1)大豆(2)玉米(3)烟草三、名词解释1、种子凡是在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应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2、淀粉糊化淀粉粒是具有局部结晶的网状结构,直链淀粉构成了淀粉粒的外膜和骨架,直链淀粉在支链淀粉的分支上平行排列,成微晶束状,在水分子存在的条件下,直链淀粉会溶解,部分从淀粉粒中渗透出来,使水分子进一步渗入淀粉粒内部,进一步水分可以使微晶束互相分离,把淀粉粒变成一种间隙很大不规则网状结构,形成粘性很大淀粉糊。

3、硬实硬实是由于皮层不透水性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

4、种子半活期从收获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的时间或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50%的时期。

5、发芽最低需水量发芽最低需水量是种子萌动时所含最低限度的水分占种子原重的百分比。

7、种子呼吸强度一定时间内,单位重量种子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或吸收的氧气量。

10、种子活力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的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的总和。

四、简答1、种子成熟需具有的标志。

(1)种皮坚硬,呈现出该品种固有颜色,或局部的特有色泽。

如玉米子粒基部的褐色层。

(2)含水量下降,硬度增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增强(3)养料运输已经停止,种子干重最大(千粒重)(4)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80%以上)和最强的幼苗活力,表明种子内部的生理成熟已完成。

种子学(试题库)[2024年整理]

种子学(试题库)[2024年整理]

种子学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 下列种子属于真种子的是( D ) D.大豆2.下列种子不属于真种子的是( D ) D.向日葵3.现代世界农业经过了几次大的产量突破,“绿色革命”指的是( C )。

A.第一次突破B.第二次突破C.第三次突破D.第四次突破4.被子植物种子的胚乳一般为(C )。

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四倍体5.裸子植物种子的胚乳为( A )。

A .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四倍体6.荔枝果实中的肉质可食部分是由( D )发育而来的。

A.中果皮B.珠被C.珠心层D.珠柄7.禾谷类种子机械收获的适宜时期为( B )。

A.乳熟期B.黄熟期C.完熟期D.枯熟期8.玉米种子的黄色素存在于( C )。

A.果皮内B.种皮内C.胚乳内D.胚内9.下列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的是( A )。

A.菠菜B.油菜C.大豆D.豌豆10.下列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的是( D )。

A.小麦B.胡椒C.菠菜D.蚕豆11.小麦种子胚部不含有( A )。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矿物质12.纤维素属于( B )。

A.可溶性糖B.不溶性糖C.脂类D.非蛋白氨基酸类13.禾谷类种子特有的贮藏蛋白为( C )。

A.清蛋白B.球蛋白C.醇溶谷蛋白D.谷蛋白14.人体必需氨基酸有( B )。

A.6种B.8种C.10种D.12种15.禾谷类种子尤其是玉米比较缺乏( D )。

A.苏氨酸B.缬氨酸C.亮氨酸D.赖氨酸16.生产上使用的“九二0”属于( B )。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17.下列化学物质不属于种子毒物的是( A )。

A.芥酸B.单宁C.棉酚D.胰蛋白酶抑制剂18.硬实种子休眠的原因在于( A )。

A.种皮不透水B.种胚未成熟C.种皮的机械约束作用D.缺少光照19.下列种子属于忌光性种子的是( C )。

A.莴苣B.烟草C.葱D.芹菜20.一批杂交油菜种子,播种季节测定发芽率为80%,播种后出苗率为40%,其原因可能是( D )。

种子科研究新进展试卷答案

种子科研究新进展试卷答案

种子研究新进展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卷4)一.名词解释1.渗透引发:采用具有一定浓度的溶液对种子进行处理。

2.核心种质:从现有的种质中按照科学的取样方法等技术选出约10%的样品组成,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某一种及其近缘野生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基因等基因型的最大范围的遗传多样性。

3.细胞全能性:每个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有机农业:是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市场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5.种子包膜:是指将种衣剂均匀的涂布在种子的表面,形成一层包围种子的薄膜。

二.填空题1.种子的含水量种子的储藏温度2.采用室温保湿发用液氮保存离体胚3.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环境空气质量4.干燥剂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加温干燥5. 复合型生物型特异型6. 硅胶生石灰7. 非化学农业8. 微生物植物动物9. 非化学农药三.选择题1.A2.B3.D4.A5.D6.D7.A8.A9.C 10.C四.判断1.√2.√3.×4.√5.×6.×7. √8. √9. ×10. √五.简答题1. 种衣剂的特点:(1)多效性,如杀死害虫,促进成苗(2)缓释性,种衣剂对种子赤霉素等激素的产生一定的影响(3)内吸性(4)稳定性(5)稳定性2.种子超低温贮藏的技术关键(1)寻找适合液氮保存的种子含水量(2)了解冷冻和解冻技术(3)包装材料的选择(4)添加冷冻保护剂(5)解冻后的发芽方法3、引发的效应(1)在高温或低温下加速发芽(2)提高发芽出苗的一致性(3)增加产量(4)提高在逆境下的出苗率(5)提高幼苗的干重,鲜重和苗高(6)克服远红光的抑制作用(7)促进早熟(8)引发物质的载体,起载体的作用(9)提高抗病能力(10)减少热休眠效应(11)提高陈种子,未成熟种子的活力12 免除吸胀冷害的发生和损伤4、研究人工种子的意义(1)、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2)、固定杂种优势(3)、快速高效的繁殖方式(4)、是农业生产与遗传工程之间的桥梁(5)、可人为的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抗性六.应用题1.按以下几点答即可(一)单粒点播(二)防治病虫害(三)提高发芽率,提高幼苗的健壮度(四)增加产量(五)增加种子的抗旱抗寒能力2.按以下几点答即可:(一)适宜于液氮贮存的种子含水量(二)包装材料(三)冷冻方法即预处理方法(四)解冻方法(五)发芽方法3.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相继颁布实施,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种子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新变化,产业自身也伴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种子工程与科学真题

种子工程与科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1、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 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2、种子活力在达真正成熟时最高,然后便进入活力下降的不可逆变化,这些不可逆变化的综合效应便称为种子劣变3、种子批是指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并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4、种子安全贮藏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5、品种纯度是指一批种子中个体与个体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即本品种种子占本作物样品数的百分率6、油脂的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 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之为油脂酸败7. 品种退化:一个品种的种性变劣,表现为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消失,生活力下降。

8. 人工种子也称合成种子,指把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芽包裹在胶囊中,使其外观、构造、功能、类似天然种子,用以播种或流通。

9. 良种:是指原种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第一至第二代种子和达到杂交种良种质量标准的杂交种1代种子。

10.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二、填空1、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中是以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项指标为主,作为必检指标,也作为种子收购、种子贸易和经营、种子质量分级和定价的依据2.种子静止角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种子的散落状况,静止角大时,种子的散落性小。

3.种子加工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种子的(净度)和(发芽率)4.按照种子贮藏生理特性的差异,可以将种子分为中间型种子、(传统型种子)和(顽拗型种子)。

5.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蛋白类种子比油质种子具有较(多)的水分。

三、选择1抑制作物种子发芽的重要抑制物质是(脱落酸)。

2向日葵籽粒属类似种子的果实,在植物学上属(瘦果)3. 短命种子在最适贮藏条件下的平均寿命为(小于3年)4. 禾本科作物种子的安全贮藏水分一般为(10%以下)。

花卉种植的种子科学与种子工程考核试卷

花卉种植的种子科学与种子工程考核试卷
B.芍药
C.玫瑰
D.菊花
15.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花卉种子发芽率低?()
A.种子老化
B.种子受损
C.环境湿度低
D.播种时间不当
16.种子库管理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种子损失?()
A.定期检查
B.防潮处理
C.防虫处理
D.避免机械损伤
17.以下哪些花卉种子在播种前需要用热水浸泡?()
A.芍药
B.百合
C.郁金香
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包括以下哪些?()
A.种子成熟
B.种子活力
C.胚乳充足
D.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花卉种子的发芽率?()
A.种子储存时间
B.种子处理方法
C.播种深度
D.土壤类型
3.种子处理方法中,以下哪些可以用来打破种子休眠?()
A.低温处理
B.热处理
C.药剂处理
D.机械损伤
4.种子科学中,以下哪些属于种子保存的适宜条件?()
A.低温度
B.高湿度
C.低氧气浓度
D.避光环境
5.以下哪些花卉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A.菊花
B.牡丹
C.玫瑰
D.百合
6.种子萌发过程中,以下哪些激素起到重要作用?()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生长素
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花卉种子的生长表现?()
A.土壤pH值
B.光照周期
C.温度变化
A.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
C.乙烯
D.赤霉素
13.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种子处理方法?()
A.低温处理
B.药剂处理
C.热处理
D.激光处理

种子学试卷B及答案

种子学试卷B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种子学(B)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即随成熟度增加,种子的长、宽、厚逐步增大,但从增加幅度看,厚度>宽度>长度,其生长顺序为()(1)长、宽、厚(2)厚、宽、长(3)宽、长、厚2.小麦和玉米种子中的主要贮藏蛋白为()(1)清蛋白和球蛋白(2)球蛋白(3)醇容蛋白和谷蛋白3.根据种子厚度分离种子应选择的筛孔型号()(1)圆孔筛(2)长孔筛(3)窝眼筒4.小麦贮藏中,入库水分必须低于()(1)14% (2)16% (3)12%5.种子萌发前期的呼吸途径()(1)EMP途径(2)PP途径(3)有氧呼吸途径;6.什么存在于禾谷类作物种子稃壳果皮中以及豆科种皮中,随种子成熟度消失()(1)色素(2)胡罗卜素(3)叶绿素6.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 ( )(1)清蛋白和球蛋白(2)球蛋白(3)醇容蛋白和谷蛋白7.根据种子宽度分离种子应选择的筛孔型号。

( )(1)圆孔筛(2)长孔筛(3)窝眼筒8.水稻种子北方贮藏的主要问题为 ( )(1)渡夏(2)低温冻害(3)防虫9.净度分析样品的最低重量应为多少粒种子重量 ( )(1)25000 (2)2500 (3)100010.含水量25%的玉米种子贮藏时,下列哪种堆放方式最佳( )(1)死垛(2)散堆;(3)“工”字形垛11.根据种子长短分离种子应选择的筛孔类型。

(3)(1)圆孔筛(2)长孔筛(3)窝眼筒12.含水量15%的玉米种子贮藏时,堆放方式最佳为()(1)死垛(2)“井”字形垛;(3)“工”字形垛13.袋装大粒种子扦样时最好选用的扦样器为()(1)单管扦样器;(2)双管扦样器;(3)圆锥形扦样器。

14.目前种子纯度检验的方法中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是()(1)蛋白质电泳法(2)田间种植鉴定法(3)种子形态鉴定15.一个玉米品种种子含水量19.5%,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测定最佳()(1)低恒温烘干法;(2)高恒温烘干法;(3)高水份两次烘干法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种子成熟:2.安全水分:3.种子休眠:4.田间检验:三、简答(每题8分,共32分)1、所有农作物种子各部分化学成分的分布的共同点2、玉米制种中提高授粉率和结实率的技术要点3、扦样中应遵循的原则。

种子科学与研究方法考核试卷

种子科学与研究方法考核试卷
C.化学休眠
D.气候休眠
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种子的含水量?()
A.干燥失重法
B.电导率法
C.烘干法
D.低湿度吸湿法
4.种子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
A.化学处理
B.物理处理
C.生物处理
D.机械处理
5.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哪些?()
A.定期发芽试验
B.电导率测试
C.气相色谱分析
1.种子萌发过程中,光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种子休眠是由种子内部生理抑制引起的。()
3.低温保存是种子保存的最佳方法,可以无限期地保存种子活力。()
4.种子的含水量越高,其活力通常也越高。()
5.种子繁殖过程中,自交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增加。()
6.在种子处理过程中,热处理可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A.发芽率
B.净度
C.水分
D.真菌感染
10.种子成熟过程中,以下哪些激素起重要作用?()
A.赤霉素
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11.种子吸水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吸水速率?()
A.种皮厚度
B.种子大小
C.水分温度
D.环境湿度
12.以下哪些条件有利于种子休眠的打破?()
A.低温
B.高温
C.湿润
D.种子重量测定
6.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不足
B.温度不适宜
C.种子内部生理抑制
D.光照不足
7.下列哪种物质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
A.硫酸铜
B.硫酸锌
C.乙烯
D.磷酸
8.种子繁殖过程中,哪种现象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A.自交

种子学试题及答案

种子学试题及答案

种子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种子学是研究种子的哪个方面的科学?A. 种子的形态B. 种子的生理C. 种子的遗传D. 种子的形态、生理和遗传2. 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B. 充足的水分C. 充足的氧气D. 所有上述条件3. 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环境条件不适宜B. 种子内部生理机制C. 种子发育不完全D. 种子受到病虫害4. 下列哪个不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A. 水分吸收B. 胚乳的分解C. 胚根的伸长D. 胚芽的分化5. 种子贮藏的最佳条件是什么?A. 低温、干燥B. 高温、湿润C. 常温、湿润D. 高温、干燥6. 种子寿命的长短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种子的遗传特性B. 贮藏条件C. 种子的成熟度D. 所有上述因素7. 种子的萌发率是指什么?A. 萌发种子数占总种子数的比例B. 萌发种子的重量占总种子重量的比例C. 萌发种子的体积占总种子体积的比例D. 萌发种子的数量占总种子数量的比例8. 种子的休眠期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打破?A. 浸泡B. 冷冻C. 光照D. 所有上述方法9. 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下列哪个激素起主导作用?A. 生长素B. 赤霉素C. 细胞分裂素D. 脱落酸10. 种子的萌发率测定实验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是?A. 计数法B. 称重法C. 体积法D. 目测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种子的萌发需要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种子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种子休眠的生理机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种子贮藏过程中,应避免________和________,以延长种子的寿命。

4.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________,随后胚芽发育成________。

5. 种子的萌发率测定实验中,通常将种子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 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
2、种子活力在达真正成熟时最高,然后便进入活力下降的不可逆变化,这些不可逆变化的综合效应便称为种子劣变
3、种子批是指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并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4、种子安全贮藏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5、品种纯度是指一批种子中个体与个体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即本品种种子占本作物样品数的百分率
6、油脂的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 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之为油脂酸败
7. 品种退化:一个品种的种性变劣,表现为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消失,生活
力下降。

8. 人工种子也称合成种子,指把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芽包裹在胶囊中,使其外观、构造、功能、类似天然种子,用以播种或流通。

9. 良种:是指原种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第一至第二代种子和达到
杂交种良种质量标准的杂交种1代种子。

10.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二、填空
1、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中是以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项指标为主,作为必检指标,也作为种子收购、种子贸易和经营、种子质量分级和定价的依据
2.种子静止角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种子的散落状况,静止角大时,种子的散落性小。

3.种子加工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种子的(净度)和(发芽率)
4.按照种子贮藏生理特性的差异,可以将种子分为中间型种子、(传统型种子
)和(顽拗型种子)。

5.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蛋白类种子比油质种子具有较(多)的水分。

三、选择
1抑制作物种子发芽的重要抑制物质是(脱落酸)。

2向日葵籽粒属类似种子的果实,在植物学上属(瘦果)
3. 短命种子在最适贮藏条件下的平均寿命为(小于3年)
4. 禾本科作物种子的安全贮藏水分一般为(10%以下)。

5. 脂肪种子成熟过程中,酸价和碘价的变化分别是(降低和升高)
6. 豆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超过(16% )时,必须采用预先烘干法。

7.田间检验划区设点时,一个检验区的最大面积是(500米)
8. 造成马铃薯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毒)。

9. 种子发育过程中,禾谷类种子的鲜重一般在(乳熟末期)达到最大。

10. 下列种子中属于无胚乳的种子有(大豆)。

四、判断
(错)1. 未充分成熟的种子较其充分成熟的种子呼吸强度低.
(对)2. CTK并不单独对休眠与萌发起作用,但能抵消ABA的作用。

(错)3. 田间检验是鉴定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的最可靠、准确的方法。

(对)4. 潮湿多雨地区小麦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干燥少雨地区。

(错)5. 种子中的淀粉以直链淀粉为主。

(对)6. 种子的形状和颜色在遗传上较稳定,是鉴别植物种和品种的重要依据。

(错)7. 小麦籽粒中脂肪主要分布在胚乳中。

(对)8. 一般每个种子批扦取一个原始样品。

(错)9. 用长孔筛可将宽度不同的种子分开。

(对)10. 油质种子的比重在种子充分成熟时达到最小。

五、简述
一、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发育环境——充足光照、全面营养、充分成熟——活力高、寿命长
干燥条件——忌曝晒、忌高温、忌发热
贮藏条件水分——传统型种子宜干燥,顽拗型需高水分
温度——低温利于寿命延长,但必伴随低湿
气体——少氧利于寿命延长,但必须低湿、低温
二、种子成熟的指标
养料运输已经停止,干物质不再增加
种子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果种皮、内含物变硬,呈现品种固有色泽
种胚具有了萌发能力
三、简述种子活力、发芽力和生活力的区别和联系。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种子发芽力——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
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高活力的种子一定具有高的发芽力和生活力,具有高发芽力的种子也必定具有高的生活力;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

四、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⑴机械混杂在种子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或人为的过失等,常使繁育的品种中混进异品种、异作物或杂草,从而造成品种混杂。

⑵生物学混杂由于天然杂交产生的混杂。

是异花授粉作物发生混杂的主要原因。

⑶自然突变和剩余变异⑷不正确的选择⑸病毒感染
五、简述种子成熟过程中的代谢特点。

先由糖分的积累然后是脂肪和蛋白质
糖类特点:可溶性糖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入种子,少数蔗糖以可溶性状态存在,绝大多数合成淀粉。

淀粉合成初期主要是直链淀粉,后期主要是支链淀粉
油脂特点:随油脂含量的迅速提高,淀粉可溶性糖的含量相应下降,油脂是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转化来的。

蛋白质特点:非蛋白质态氮逐渐减少,蛋白质态氮逐渐增多且蛋白质绝对量的增加远远超过相对量的增加。

六、简述种子重要性的含义
1、种子作为植物进化的产物,所具有的繁殖功能是其它植物器官所无法比拟的。

2、种子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3、种子是农业科技载体,是作物增产的内在条件。

4、在市场条件下,种子是一种商品。

但种子作为商品除了有一般商品所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属性外,种子还具有特殊性。

六、综述
1.综述种子休眠的含义、意义及其原因。

种子休眠(概念)——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不发芽)的现象。

种子休眠在生物学上和农业生产上均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上——种子休眠是一种优良的生物特性,是种子植物抵抗外界不良条件的一种生态适应性,有利于世代延绵; 干湿冷热交替地区生长的种子一般都有明显休眠期。

农业生产上有利方面避免成熟时遇雨穗发芽,丰产丰收,减少贮藏时损失
不利方面影响发芽结果有时降低种用价值造成加工、除草困难
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胚未成熟——有些植物种子,除了胚以外的部分均已成熟且已收获,却不能萌发因为胚未成熟。

2种被影响——许多种子在成熟后,种被常成为萌发障碍而使种子处于不能萌发状态3. 种子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有些植物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积累一些抑制萌发的物质,当积累达到一定量时,种子便陷入休眠4. 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许多不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引起种子二次休眠的主要原因
小麦原良种生产的主要内容:
1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原种
2提纯生产原种
3一级种子田
4二级种子田
3综述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一)安全隔离隔离方法
(1)空间隔离就是在隔离区一定距离内不种非父本品种的玉米,以防外来花粉串粉。

(2)时间隔离时间隔离是指用提前或延迟播种的方法,错开制种母本的吐丝期和邻近玉米的散粉期,以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3)自然屏障隔离即利用村庄、树木、山岭等自然环境作为隔离区,
4)高秆作物隔离高秆作物隔离,即在四周种植高秆作物(如高粱、红麻)形成人工屏障进行隔离
二)规格播种
(1) 调节父母本花期2)规定父母本行比(3)严把播种关播种是保证制种成功的关键(4)确定播种密度根据密度确定播量,做到苗全、苗壮。

三)去杂去劣
玉米制种区田问去杂去劣一般需进行3次(1)苗期(2)拔节期(3)抽穗开花期(4)成熟期(四)花期调控由于多种原因,在制种中可能出现父母本花期不遇,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应从苗期开始,抓好花期预测,及时调控花期,保证花期良好相遇。

五)母本人工去雄,辅助授粉在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前,要及时彻底拔除雄穗,这是保证制种质量的中心环节。

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有效手段。

六)分收分藏
及时收获成熟的制种区玉米,是保证种子质量和数量的最后措施。

父、母本同时成熟的,应分收其果穗。

一般先收父本,运出田外,再收母本,要特别注意不能收错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