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八讲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
根据所学行政学的有关知识评析西蒙的观点

根据所学行政学的有关知识评析西蒙的观点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观点,特别是在行政学上的一些看法。
说到西蒙,这位老兄可真是个大人物,简直可以说是行政学界的“教父”。
他提倡的“有限理性”理论,让人们对决策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他的观点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2. 有限理性1. 什么是有限理性西蒙的“有限理性”说的是,人类在做决策时,不可能完全理性。
想想看,谁能在一堆复杂的信息中保持冷静呢?就像你在超市里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不知道该选薯片还是巧克力,结果只能随便抓一包,回家后又后悔。
这种情况就叫“有限理性”。
西蒙认为,我们的思维能力有限,信息也不总是完全的,所以我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做出“满意”的选择,而不是“最优”的选择。
2.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其实,这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比如选择午饭。
面对菜单上五花八门的菜肴,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最后你也许只会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放心的东西,比如大排饭。
西蒙的观点告诉我们,这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在信息处理上有“短板”。
这就让我们明白,决策的“满意”往往比“完美”更现实。
3. 组织与决策1. 组织结构的重要性西蒙还提到,组织的结构和决策是密切相关的。
换句话说,组织的设计影响着我们做决策的方式。
就像一个团队,如果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想法,决策肯定会更全面;而如果上面一声令下,下面都得照办,可能会错过一些好主意。
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组织就像是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每个部分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 实用主义的价值西蒙的观点还强调实用主义。
说白了,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决策,而不是死搬硬套。
比如说,如果你在一个新城市找工作,肯定得先了解那里的行业趋势和就业情况,而不是闭着眼睛乱投简历。
西蒙的理论正是提醒我们,灵活应变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限理性建模与若干满意决策理论问题研究

满意决策理论问题 研究
满意决策理论是一 种替代完全理性决 策理论的模型,它 认为决策者无法实 现完全理性,只能 在有限的理性范围 内做出满意的决策。
满意决策理论强调 决策者对问题的认 知能力和信息处理 能力是有限的,因 此无法达到最优解, 只能寻找满意的解
决方案。
满意决策理论的核 心思想是在特定情 境下,决策者会根 据自己的目标和约 束条件,选择一个 相对满意的方案, 而不是追求最优方
满意决策理论的意 义:对实际工作和 研究的指导意义
有限理性建模与满 意决策理论的关联 研究
有限理性建模 的概念和理论
框架
满意决策理论 的概念和理论
框架
有限理性建模 与满意决策理 论的关联研究
有限理性建模 在满意决策理 论中的应用和
影响
有限理性建模的概念和原理 满意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 有限理性建模在满意决策理论中的具体应用 有限理性建模对满意决策理论的贡献和影响
有限理性建模与若干 满意决策理论问题研 究汇报人:XX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添加目录标题
有限理性建模
满意决策理论问题研究
有限理性建模与满意决 策理论的关联研究
添加章节标题
有限理性建模
有限理性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受到认知和信 息限制的局限性,无法完全理性地评估所 有可能的选择和结果。
有限理性的概念源于西蒙的决策理论,他 认为个体在决策时只能追求满意的解,而 不是最优的解。
前景展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限理性建模与满意决策理论有望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有限理性的概念强调了个体在决策时面临 的限制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简化问题、 使用启发式和近似方法来做出满意的决策。
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题-39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题-39(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学”一词最早在下列哪一著作中提出?______• A.《行政学》• B.《政治学》• C.《组织学》• D.《管理学》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行政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劳伦斯·冯·施塔因于1865年在其著作《行政学》一书中提出的。
答案为A。
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发展,现代政府部门的______趋势日益增强,如何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A.行政集权化• B.决策民主化• C.结构分散化• D.功能复杂化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政府部门的行政集权化趋势日益增强,如何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答案为A。
3.泰罗认为首先应该打消工人的哪一信念?______• A.“劳动专业化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B.“劳动刺激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C.“积极劳动不利于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D.“工人大量增加产量对工人不利”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解析] 泰罗认为首先该打消工人的“工人大量增加产量对工人不利”信念,并指出这一想法是错误的。
答案为D。
4.泰罗的刺激系统与其他人的刺激系统不同,因为它的建立基础为______ • A.预先知道什么构成了一天的工作• B.积极的正面的激励方式• C.事后以绩效进行考核• D.以鼓励为主的激励手段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泰罗的刺激系统与其他的刺激系统不同,因为它是建立在预先知道什么构成了一天的工作这一基础上。
答案为A。
5.法约尔指出,权力的孪生兄弟是______• A.责任• B.权利• C.制度• D.职权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在法约尔看来,权力的孪生兄弟是责任,“凡权力行使的地方,就有责任”,责任“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
西方行政学说史第八讲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教育]
![西方行政学说史第八讲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3460e9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6.png)
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西蒙认为,长期以来,在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方面存在着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由弗洛伊德开始的,就是试图把所有人类的认知活动都归因于情感的支配。
因此,从情感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穷人家孩子眼里看到的硬币,比富人家的孩子看到的更大。
对此,西蒙提出了批评。
他强调,组织成员的行为如果不是完全理智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理性的。
情感的作用并不支配人的全部,哪怕对硬币再有好感,也不会把硬币看作钻石。
因此,如果我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理性行为理论就必须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另一个极端是,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赋予了人类无所不知的理性。
在经济人的观察角度下,似乎人类能够拥有完整、一致的偏好体系,让他始终可以在各种备选方案之中进行选择;他始终十分清楚到底有哪些备选方案;为了确定最优备选方案,他可以进行无限复杂的运算,概率计算对他来说既不恐怖也不神秘。
对此,西蒙也进行了反驳。
他指出,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的高度,因为他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太大,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太多。
西蒙还以调侃的语气评论道:虽然完全理性的假设在目前已经达到了托马斯式的精巧状态,并且也具有巨大的智慧象征和美学魅力,但是与现实中人的真实行为或可能行为之间几乎没有多大关系。
基于此,西蒙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但不是完全理性的,一句话:理性有限。
那么,这种理性的限制究竟有哪些?首先,知识的不完备性就横在了我们面前。
完全理性意味着行为主体必须完全了解并预期每项决策产生的结果,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西蒙指出,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行动所处的环境条件只有片面的、局部的了解,从而对其中蕴含的规律和规则也只能有一个粗浅的洞察。
做到明察秋毫、全知全能,不过是说说而已的神话。
既然人们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推导未来的结果,那么行为主体对决策结果的了解必定是不完整的。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吃一碗面条,如果你打算把涉及到面条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了再去吃它,对不起,那你只能等着挨饿。
有限理性_理性的一种发展模式_试论H_A_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2006.1【哲学百家】摘要:理性模式是以追求“最佳”作为其基本特色的,它的决策模式的哲学思想本源于传统的“经济人”理论,认为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是具有完全理性的。
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以H·A·西蒙为首的一些行政学家和组织学家对这一理想色彩较浓的理性决策模式进行了批判,认为事实上完全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理性决策模式所要求的人类的那种理性在现实中也同样不存在。
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往往受到信息、时间、技术等外部因素及其自身的认知、人格、态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明确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关键词:有限理性;H·A·西蒙;经济人;理性;决策理论〔中图分类号〕C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06)01-0078-02□秦勃有限理性:理性的一种发展模式一、“理性决策模式”中的“经济人”假设20世纪20至30年代是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所谓“正统时期”。
这一发展阶段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和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他们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逐渐形成了注重决策行为的理性决策思维。
理性决策模式的哲学思想本源于传统的“经济人”理论。
“经济人”理论认为,“经济人”知道全部可能的行动。
知道哪种行动能取得最大效果。
人总是在合理地行动,能从所有可能的行动中选择最好的一种。
西蒙认为:“在关于理性的论述方面,社会科学深受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之苦。
在一个极端,经济学家们给‘经济人’赋予一种全智全能的荒谬理性。
这种‘经济人’有一个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使其总是能够在他所面临的备选方案当中作出抉择;他总是完全了解有哪些备选的替代方案;他为择善而从所进行的计算,不受任何复杂的限制;对他来说,概率计算既不可畏,也不神秘。
”〔1〕然而事实上“经济人”是不存在的。
西方行政学说史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

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西蒙认为,长期以来,在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方面存在着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由弗洛伊德开始的,就是试图把所有人类的认知活动都归因于情感的支配。
因此,从情感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穷人家孩子眼里看到的硬币,比富人家的孩子看到的更大。
对此,西蒙提出了批评。
他强调,组织成员的行为如果不是完全理智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理性的。
情感的作用并不支配人的全部,哪怕对硬币再有好感,也不会把硬币看作钻石。
因此,如果我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理性行为理论就必须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另一个极端是,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赋予了人类无所不知的理性。
在经济人的观察角度下,似乎人类能够拥有完整、一致的偏好体系,让他始终可以在各种备选方案之中进行选择;他始终十分清楚到底有哪些备选方案;为了确定最优备选方案,他可以进行无限复杂的运算,概率计算对他来说既不恐怖也不神秘。
对此,西蒙也进行了反驳。
他指出,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的高度,因为他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太大,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太多。
西蒙还以调侃的语气评论道:虽然完全理性的假设在目前已经达到了托马斯式的精巧状态,并且也具有巨大的智慧象征和美学魅力,但是与现实中人的真实行为或可能行为之间几乎没有多大关系。
基于此,西蒙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但不是完全理性的,一句话:理性有限。
那么,这种理性的限制究竟有哪些?首先,知识的不完备性就横在了我们面前。
完全理性意味着行为主体必须完全了解并预期每项决策产生的结果,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西蒙指出,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行动所处的环境条件只有片面的、局部的了解,从而对其中蕴含的规律和规则也只能有一个粗浅的洞察。
西方行政学说史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名词解释整理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说明:笔者参加2014年武大行管考研,此文档均为自己整理。
结合课本和真题,尽力覆盖全书,但能力有限,部分缺漏,请下载者自行补充。
纯粹为攒RP,分享之。
请尊重笔者劳动成果,勿二传,谢谢。
1. 例外原则这是泰勒提出来的一种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企业的重大决策的决定和重要人事任免等。
2. 差别计件制由泰勒提出的一种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包括三点内容,首先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定额的标准;其次采取一种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最后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3. 官僚制由韦伯提出,又称合理化——合法化的组织,权威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项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质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
此类组织有着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的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
4. “群体原则”由福莱特提出,群体原则是指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人的潜能在被群体生活释放出来以前,只是一种潜能,人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本性,获得真正的自由。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存在于相互的社会交往之中;二是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三是群体目标—结合的统一性。
5. 经纪人假定来自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为最基本的动机。
6. 理性理性是一种决策模式,以边沁和泰勒为代表,人们在决策时所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这就是谋求最大效益,在经济领域则是求得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选择,即从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7. 有限理性在西蒙看来,有限理性亦即“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是指在决策时制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限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采用的备选方案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这个备选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
西方行政学说史,章节测试 第九章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西蒙学术生涯的特点是其A.方向的狭隘B.批判的态度C.信仰的确定D.领域的宽广【解析】D 西蒙的兴趣涵盖了整个社会科学,他首先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主攻公共行政,并长期在学校教授工业管理。
他又是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其著作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论文几乎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除了人类学)中出现,所以西蒙学术生涯的特点是其领域的宽广。
2.西蒙在下列哪一本书中探讨了计算机对组织决策的影响?A.《管理行为》B.《管理决策的新科学》C.《公共行政》D.《组织》【解析】B 《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旨在探讨计算机对组织决策的影响。
3.行政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古立克B.巴纳德C.西蒙D.梅奥【解析】C 西蒙是行政决策理论的标志性人物,在对“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批评的基础上,西蒙提出了他的“事实一价值”两分法。
满意人决策理论,个人决策过程等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4.西蒙认为,行政者在政策提议和执行政策中不可分离地行使A.自由裁量权B.决定权C.仲裁权D.决策权【解析】A 无论在政策提议还是在执行政策中行使自由裁量权,因为行政者被不可分离地卷入政策功能。
5.在对“政治—行政”两分法批评的基础上,西蒙提出了A.“政治—政策”两分法B.“事实—价值”两分法C.“政策一行政”两分法D.“计划—实施”两分法【解析】B “政治—行政”两分法要求行政者一方在政策上保持中立,要求确立等级控制,以保证行政者对政策指示和其政治上司作出反应。
西蒙认为,公共行政者不是、也不应是对政策保持中立的。
所以在对“政治一行政”两分法的批评的基础上,西蒙提出了他的“事实—价值”两分法。
6.西蒙认为,旨在描述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的是A.纯科学B.行为科学C.实用科学D.决策科学【解析】A 西蒙认为可以建立“纯”科学和“实用”科学两种行政学。
实用科学旨在确立决策者如何行为的观点,有助于行政者决策。
纯科学旨在描述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
西蒙认为,长期以来,在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方面存在着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由弗洛伊德开始的,就是试图把所有人类的认知活动都归因于情感的支配。
因此,从情感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穷人家孩子眼里看到的硬币,比富人家的孩子看到的更大。
对此,西蒙提出了批评。
他强调,组织成员的行为如果不是完全理智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理性的。
情感的作用并不支配人的全部,哪怕对硬币再有好感,也不会把硬币看作钻石。
因此,如果我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理性行为理论就必须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识后,比如知道它可以给你补充卡路里,你就可以着手选择是吃面条还是吃米饭。
你大可不必为不了解面粉和米粒不同的分子结构而苦恼,也不需要由于你不知道二者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而羞愧。
再进一步,即使你了解了全部相关知识,则会被随之而来的预期难题所困扰。
完全理性要求行为主体始终具有完整一致的价值偏好体系,只有这样,真实体验才能与预期始终保持一致。
然而,从经验上就可以知道,真实体验可能比预期的合意得多,也可能正好相反。
西蒙认为,这种预期和实际差异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并非在某一时间就掌握了所有的结果,而是随着对结果偏好的转移,注意力也会从某一价值要素转向了另一种价值要素。
因此,就算我们相当完整地描述了抉择的结果,这种预期所带来的情感波动也几乎不如真实体
验所带来的情感波动效果明显。
所以,要完整地预期价值是不可能的。
再拿吃面条说事,假如你关于面条的知识已经足够多了,但是,你在吃面条的时候首先支配你的是想法是它能充饥,随着进食,你的饥饿感开始消失,这时你的价值要素就可能由充饥变成了口感要求。
即使口感、营养、卫生等等价值需求全部满足了,你还有可能因为它的好吃不由自主地多吃一点。
这种好吃年复一年导致了你发胖,你就可能不再把补充营养当回事,而是把减少热量摄入放在首位。
价值偏好的转移,使你在最初不可能对各种价值精确地排序和加权,你就只好大约摸着吃吧。
我们常常是按照这种差不多的逻辑来进行优先选择的。
最后,还有行为的可行性范围的限制。
按照完全理性的要求,行为主体要在所有可行的备选方案中作
抉择范围。
这样有助于部分地克服方案的可行性范围限制这个难题。
西蒙认为,整个工具发明和技能培训领域都属于这一类情况。
二则,如果在不存在显著间接效应(即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性)的前提下,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人们可以分离出一个只包括有限变量和有限结果的封闭系统,对系统外的变量和结果忽略不计,而只考虑那些在因果关系上和时间序列上与决策最密切相关的因素。
西蒙指出,这样有助于部分地克服知识不完备性这个难题。
诚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很难实现从有限理性向完全理性的飞跃,因而也无法完成满意型决策向最优型决策的最终跨越,但理想与现实的鸿沟会一直激励着人们将这种宝贵的尝试持续下去。
由此,我们
可以看出,西蒙在否定完全理性后,又回归到崇尚理性的原点。
在这一意义上,西蒙是对此前经济学理论中的完全理性假设与现实中的不完全理性进行了调适。
他的贡献,在于从逻辑上打通了人类理想与现实的沟堑。
西蒙的学生爱德华·费根鲍姆回忆说,有一次他问老师:为什么你能掌握这么多的领域的学识?西蒙的回答使他难以忘怀:我是沉迷于单一事物的偏执狂。
我所沉迷的东西就是决策。
纵观西蒙的一生,虽然涉猎了众多领域,但他最核心的研究却一直围绕着组织内部的决策而展开。
在《管理决策新科学》中,他特别强调:决策几乎与管理是同义的。
在《管理行为》第一版前言里,他说:除了几个假设的结论以外,我
管理理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