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的决策理论
管理的本质是决策西蒙

管理的本质是决策管理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功能,它涉及到规划、指导、协调和控制组织的资源以实现既定目标。
而管理的核心则是决策。
决策是管理者在不同场景下做出的选择,通过决策,管理者可以引导组织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管理的本质是决策这一主题。
决策的重要性决策在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管理者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各种决策来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发展。
良好的决策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而不良的决策则可能导致损失和失败。
因此,决策是管理者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
西蒙的决策理论西蒙是20世纪著名的管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他对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对管理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西蒙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面对复杂的决策时,人们往往会采取简化的决策规则,这就是所谓的“有限理性”。
西蒙提出了“满意度”模型,即在决策时,人们往往不会寻求最优解,而是满足于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
决策的类型决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1.战略性决策:涉及组织长期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重要决策,需要高层管理者进行。
2.战术性决策:涉及中期目标和计划的决策,通常由中层管理者负责。
3.操作性决策:涉及具体业务活动和日常运营的细节问题,由一线管理者或员工做出。
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做出适当类型的决策,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决策的步骤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定义问题:明确问题的本质和需要解决的内容。
2.收集信息: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3.制定方案:根据信息和情况制定备选方案。
4.评估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5.实施决策:将决策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控执行过程。
6.反馈调整: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必要时调整决策方案。
通过以上步骤,管理者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有效地权衡利弊,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定稿]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
![[定稿]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ff7bf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3.png)
中国信息大学: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中国信息大学《管理学原理》讲义.决策是管理人员最重要、最困难和最需要冒风险的活动。
从管理学的观点来看,决策就是指在若干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抉择。
在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中,几乎都会遇到决策问题。
关于“决策”到底有哪些基本理论呢?同学们在教材上可以自学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回溯决策理论。
今天我们重点对西蒙决策理论进行学习指导。
一、西蒙决策理论的产生背景在讲解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前,我们先对西蒙做一番介绍,以便同学们了解西蒙决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赫伯特•西蒙,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长期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西蒙教授学识渊博、功力深湛,是一位多学科大师,被誉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的博学家。
他的研究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20世纪50年代,西蒙的《管理行为》一书,被《公共管理评论》誉为“半个世纪以来的经典著作”,也是社会科学思想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被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正是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管理理论研究者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套有关决策的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决策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为代表的现代决策理论学派。
为什么学界会以西蒙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呢?因为西蒙几乎是对古典决策理论“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他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在进一步研究中也发现,影响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其个人的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等。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已经讲过,“经济人”又称“理性—经济人”、“实利人”或“唯利人”。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二、行政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n 行政决策理论是西蒙行政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 包括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有限理性与满意决策 准则、管理决策的过程以及决策的类型和
n 1、决策研究与行政学研究(决策在行政管理中 的地位)
n 古利克首次提出决策是行政的主要功能;巴纳德 在他的组织理论中提出了组织决策思想而成为第 一个把决策提到重要位置并进行研究的人。但是 决策概念能够在行政学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则 应归功于西蒙《行政行为》一书中所提出的决策 理论的影响。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何谓客观理性?西蒙认为,所谓“客观理性”就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完善理性”、“绝对意义上的理 性”或者叫“传统经济人的理性”,它实际上是古 典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决策论所发展起来的理性概念, 而“经济人”假设正是在这种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形 成的。西蒙说:“一项决策如果真能在指定情况下 使一定的价值最大化,则可以称为‘客观理性’。”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西蒙于1936年毕业于当时美国政治学摇篮——芝加 哥大学政治学系,1943年获得该校的政治学博土学 位 。 1936—1938 年 任 教 于 芝 加 哥 大 学 。 1939— 1942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行政学研究所研 究员; 1942——1948年在伊利诺斯工学院工作, 任政治学及社会科学系主任。1948年出任经济合作 总署管理参政。从1949年开始在卡内基——梅隆大 学(宾州的匹兹堡)任教,担任行政学和心理学教 授、企管系主任。2001年去世,享年85岁。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4)所谓好的或正确的行政行为在本质上是有效率的 行政行为,而行政行为的效率取决于组织中每个成 员决策的理性程度。
n (5)行政活动是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某种工作的 活动,要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工作,就必须发展 出一种运用组织力量的技术方法,即所谓的行政程 序,而这种行政程序也就是决策程序,就是划分组 织中每个人应作哪部分决策的程序。
管理决策论西蒙

管理决策论西蒙管理决策论西蒙是由赫伯特·西蒙所倡导的一种管理决策方法论。
西蒙认为,人类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并不是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假设的那样,能够“理性”地获得完全信息和按照确定的目标进行计算,而是依靠局部信息和启发式策略来进行决策。
这一理论对于管理实践和决策者具有指导意义。
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即人类存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限制,无法完全理性地做出最优决策。
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采用“满足即可”的原则,即找到一个能够满足要求的方案,而非追求最佳解决方案。
这种“有限理性”的决策方式受到个体认知能力、时间和认知成本等因素的制约。
启发式策略西蒙强调,人类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使用启发式策略来简化问题,降低认知负荷。
这些启发式策略可以是基于过去经验、模式识别或者直觉。
虽然这种决策方法可能不完全符合最优化原则,但却在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满意度理论西蒙提出了“满意度理论”(satisficing theory),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不是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而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要求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种理论强调了决策过程中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期望,对于解释实际决策行为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组织决策与管理实践在组织决策和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度理论,制定相应的决策流程和政策。
管理者也应该重视员工的经验和直觉,鼓励他们在决策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单纯依赖于量化的分析和数据。
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在现代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决策者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西蒙的管理决策论提醒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应当接受有限理性的现实,灵活应对变化,并不断完善决策过程。
结语西蒙的管理决策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揭示了决策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局限性,并提出了适应这些局限性的决策策略。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结合西蒙的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指导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灵活性。
西蒙的观点

西蒙的观点
西蒙的观点有:
1、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著名论断;
2、提出决策程序的四个阶段;
3、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
4、既强调调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科技手段,又重视人的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
5、提出了“满意决策”准则代替“最优决策”准则的有限理性理念。
决策理论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说明]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说明]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c86a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b.png)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决策理论在项目建设的运用赫伯特·西蒙,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
他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提出了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特别是他提出的组织决策理论,奠定了决策在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个人看来,西蒙关于行政决策的理论,是客观的,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能够在现实的行政决策中得以运用的,在西蒙之前,法约尔最早对管理的职能作了理论化的划分,但是决策被包含在计划职能之中,而其后的管理学者对此也没有提出疑问,只是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西蒙提出了决策为管理的首要职能这一论点之后,决策才为管理学家们所重视。
今天决策理论枝繁叶茂,与西蒙对这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是分不开的。
从西蒙的观点来看,传统的行政学尤其是所谓的行政原则,仅仅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只涉及行政组织的表面现象,太过于单纯朴素,缺乏现实性,无法理解政府组织的本质问题。
因此,学者的研究若要真正成为一门描述性科学,就必须确立某种统一的概念框架,这就是“决策”概念。
西蒙之所以提出以决策行为去研究行政学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传统行政学的讨论都只注意“执行”,但实际上任何活动都包括了决策与做两个方面,二者互相关联、不可分割。
因此,行政理论必须同时包括如何有效地做的原则和如何正确地做决策的原则。
二是实现行政组织目标的实际工作是由组织最基层的操作人员执行的,但是操作人员之上的非操作人员的决策影响甚至比操作人员更大。
三是传统行政学者往往不注意组织中除说明组织的职责分配与组织的正式权力结构之外的其他影响力量与沟通系统。
四是有效率的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行政活动,就必须运用组织力量的技术方法,即所谓的行政程序,而这种行政程序也就是决策程序。
基于此,西蒙在《行政行为》中明确表述了他在行政学研究中提出了决策理论及其在整个行政学研究中的地位。
因为西蒙的理论贡献,在当代西方行为主义学派政治学者的重要方法论主张之一就是决策,也是其中最受重视并最常被引用,成为了行政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新概念工具。
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

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
西蒙决策理论(Simon’s 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西蒙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蒙对行政科学(Administrative Science)研究的贡献。
按照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决策者不能完全采取最佳决策,而是在有限的系统容量和给定的复杂性之际,采取比最佳决策更适当的决策。
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与其完全依赖于正确的决策者的最佳决策,不如采取次优的折衷方案。
西蒙这样解释,在制定折衷方案时,决策者必须认识到有限的系统容量,并按照从中可获得最大效益来进行比较。
因此,决策者必须以满足于最低成本、最少时间或最少数量的资源为目标,然后根据最低费用方案实行最优决策。
西蒙决策理论不像纯粹决策理论那样使用完全精确的数据,它将决策过程视为一种模糊的过程,考虑到复杂性因素的影响。
西蒙决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决策本身不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有效的决策过程。
因此,他提倡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决策,其中任何人都有机会参与决策并对最终决策结果负责任。
他还强调,决策过程本身也需要组织,这样参与者才能共同协作,共同研究问题,以最大程度的智慧和共识解决社会问题。
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决策者不能完全依赖于最佳决策,而是在有限的系统容量和给定的复杂性之间采取更适当的决策。
与纯粹决策理论不同,它将折衷法加入决策过程中,并考虑复杂性因素的影响。
此外,它还强调以参与者为中心,建立决策组织,以利用参与者对决策过程进行共同协作和讨论。
西蒙 决策理论

• 西蒙的博学足以让世人折服,他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
• 1943年的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 1963年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
• 1963年耶鲁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 1963年法学博士学位 • 1968年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1970年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
• 1973年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 • 1978年米之根大学法学博士 • 1979年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 • 瑞典皇家科学院总结性地指出:“就经济学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西蒙首 先是一名经济学家,他的名字主要是与经济组织中的结构和决策这一相当 新的经济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的。”
四个主要阶段 ① 找出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报; 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 ③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 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方 案; ④对已选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决策过程中 的最后一步,对于保证所选定方案的可行性和顺利 实施而言,又是关键的一步。
决策的分类
二、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
(一)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贡献
1、使决策目标从追求最优转到追究满意 西蒙决策理论提出了决策研究的途径,使 研究管理学科的学者重视组织成员在不同情况下 所做的决策,探讨了实事前提与价值前提对决策 影响。他批判了经济学上的“经济人”模型,即 绝对的,全知全能的纯理论性决策,而提出“管 理人”模型,即合乎实际的,相对的有限理性的 决策。西蒙提出企业的决策目标是追求满足利润, 即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使企业建立起适当的, 合理的组织目标,更符合实际需要,更切实可行。
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就是那些带有常规性、反复性的例行决策, 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处理的决策。比如,为普通 顾客的订货单标价,办公用品的订购,有病职工的工资 安排等等。 非程序化决策, 则是指对那些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确 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其作用十分重 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决策。比如,某 公司决定在以前没有经营过的国家里建立盈利组织的决 策,新产品的研制与发展决策等等。但是这两类决策很 难绝对分清楚,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只是像光 谱一样的连续统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之:行政决策过程
(1 )关于决策的含义: 西蒙对决策的广义理解:管理就是决策;包含了决 定前的调查分析,作决定以及决定作出后的评价等 一系列过程。 (2 )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 a. 情报阶段:探查环境,寻求决策条件; b. 设计活动: 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备选行 动方案; c. 抉择活动:从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适 用的行动方案; d. 审查活动:对已经作出的抉择进行评价。
决策理论学派的理论要点
一、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 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 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
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异同及其决策技 术等作了分析。西蒙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 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 价计划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 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对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积极)
1、使决策目标从迫求最优转到追求满意。 2、使管理科学的研究由静态转向动态。 3、使管理科学的研究由单学科转向多学科 4、使电子计算机在决策中的应用由处理信息转向
人工智能 5、使决策由最高领导层决策向层次决策转化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西蒙对组织内决策的观察和 研究看起来似乎比不上古典利润最大化理论那么优 美,却提供了对某些管理领域的理解和预测更可行 的方法。
对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消极)
从管理系统论观点来看,决策只是管理系统
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不是管理本身。 他重视程序化的决策,他提出组织要提高决 策的程序化程度,而对于非程序化的、具有 创新性质和战略性质的非理论之:行政决策过程
(3)决策类型: 西蒙认为,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 类是重复出现的例行活动,另一类是尽管不是重复 出现的且不能用对待理性公事的办法来加以处理但 却往往又比较重要的非例行活动。 所以,一般 有两种决策: a.程序性决策: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的,对重复出 现的现象重复应用的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对新出现的并且不能程序化的活 动的决策。
四、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之:有限理性
(1)理性的含义: –理性的一般含义:指非感情的一种计算、思考 的心智方法。 –西蒙的理性:用“理性”一词来指一种决策行 为方式,即“理性“的决策。也就是说,理性的决 策是指理性方式的决策。
(2)西蒙的有限理性——行政人假设 A. 传统的客观理性——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认为人类理性是 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亦即“经济人”具有客观理 性。 理性原则:多方案、明确的结果、充分的信息、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之:行政决策过程
(4)决策的技术: 针对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决策,西蒙分别从传统和现代的两 个方面阐述了他们各自所使用的决策技术。 A、程序化决策技术: 传统技术:组织成员的实际知识、习惯性技能、及标准化操 作程序; 现代技术:运筹学、数学工具、电子计算机技术 B 、非程序决策技术: 传统技术:判断(经验、直觉和洞察力)、创造性和有条理 的思考、培训; 现代技术:探索式解题技术的应用(决策者培训、探索式计 算机程序的编制);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1978年
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的赫伯特•西蒙。西蒙虽 然是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的许多思想 是从巴纳德中吸取来的,他发展了巴纳德的 社会系统学派,并提出了决策理论,建立了 决策理论学派,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 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 要著作有《管理行为》、《组织》、《管理 决策的新科学》等
西蒙的决策理论
主讲人:田艳珍
本部分内容概要:
决策理论学派
A.决策理论学派的产生背景 B.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西蒙的有关决策的理论 A.有限理性 B.决策准则 C.决策过程 对西蒙理论贡献的评价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学派产生的背景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管理 学派。这一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 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 的理论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 合,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地发展,这种企业不仅 经济规模庞大,而且管理十分复杂。同时,这些大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 超越了国界,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更加动荡不 安和难以预料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 整体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何对组织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以西 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它继承了巴纳德的社会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为了 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另一个是运用数学的、 统计的和计算机的方法研究在投资决策、生产、库存、运输等问题上各 种制约因素的最佳组合问题,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管理科学学派。
决策管理学派的理论要点
三、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
“最优化”准则。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 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 性人。西蒙认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 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管理人”不考 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 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从而可以做出令人 满意的决策。 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 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本,只有非经常性的 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
对有限理性的评价
积极方面:西蒙的决策理论,纠正了此前理性选择
设计的完美性偏差,从而拉近了理性选择预设条件 与现实生活理性局限之间的距离。“管理人”的假 设。 消极方面:西蒙对非理性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非 理性不同于有限理性,但却是影响决策的一个重要 因素,尤其是公共决策或政治决策中,非理性的作 用更加明显。对此,公共行政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 一林德布鲁姆则进一步指出,政策制定不是取得可 用理性标准来判断的解决方案,而是达成某种和解、 调停和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渐进决策理论。 这样,决策理论的研究,就有可能把非理性因素纳 入视野。
西蒙的行政决策准则:令人满意原则
基于对决策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分析,西蒙提出了 他关于决策准则的看法: 既然所谓的“客观理性”事实上并不存在我们就不 应该把建立在“客观理性”基础之上的“最优化原 则”作为决策的准则,相反,应该用“令人满意的” 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 令人满意的准则:在决策时决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 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程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选 用的备选方案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 么这个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之:有限理性
B.西蒙对客观理性的反驳: 西蒙认为: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 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客观理性”在 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
C.有限理性与行政人(管理人)假设 因为人类行为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所以西 蒙主张用“行政人”来取代“经济人”而“行政人” 的基础便是“有限理性”“; 行政人是心理人(有个人的目的、动机、怪癖)与 经济人两者的结合,具有有限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