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性散文写作例谈(整理精校版)
高考写人叙事散文3篇

高考写人叙事散文3篇高考写人叙事散文一南方夏季昼夜温差明显,正午时分骄阳晒热的土地在日落之后很快冷却。
夜色如水,星星不知疲倦地眨着眼睛,不动声色地瞅着夜幕下这个被黑暗包围的小镇。
灯影零碎。
我外婆一生都在这个镇中度过,镇很小,小得所有的消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
旧街上几座摇摇坠坠的房屋一半被拆除,剩余的几座横斜地相互依持着竖在青石板上,原来那般风光的大门犹在,大门上的朱漆却已褪色,墙面上各式的标语被涂写又被抹去,斑驳陆离,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风光,却有着抹不去的发霉的暗黄。
那时的小镇还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
晚饭过后,空旷的平地上有时会搭起一个戏台。
戏台很简陋,几根木头搭在一起固定好,木板上有虫子蛀过的痕迹。
这时是外婆最高兴的时候,她会早早地搬出自己家的小板凳,在前面挑选一个好位置,然后安安静静地等待戏文的开始。
外婆和我描述过唱戏的情景,唱戏人的脸上搽了一层白白的粉,她们有着漂亮的脸蛋。
眼尾的弧线被描画得很柔和。
妆容精致,衣裳夺目。
眼波流转间,万物顿失色彩。
四周有昏黄的灯光照射着,软软的调子从她们口中唱出,一拍一拍地打在了外婆的心上。
听得她忘了神,直到人影散尽,才默默地搬起凳子,转身进屋。
我知道外婆是喜欢戏曲的。
她会在电视机里播放越剧时轻声地哼上几句。
外婆唱歌很好听,没有一丝老年人苍老的沙哑。
《碧玉簪》,《柳毅传书》。
圆滑的曲调似乎在讲述着一个和那个年代有关的故事。
外婆喜欢唱戏,但她从来没有登台唱过戏。
那时的人们,白天忙于耕作,晚上则聚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
唱戏是一种偶尔的娱乐活动。
唱戏的人每天辗转各处,在月夜下表演一台台戏。
我猜想,他们也许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职业,养家糊口罢了。
外婆知道自己不可能以唱戏为生,但她喜欢唱,她总是在空闲的时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咿咿呀呀地唱“东风沉醉黄藤酒,往事如烟不可追”。
我想象着外婆穿着一身繁华,摆一个身段,挥着水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编织着一场属于自己的梦境。
梦境中有着五彩斑斓的妆彩,梦境中的她可以尽情地在戏曲的世界里畅游。
高考记叙文范文及名师点评(整理精校版)

高考记叙文范文及名师点评作文辅导1204 1801高考记叙文范文及名师点评1.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
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
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思想上的不成熟。
同时,写作记叙文要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要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
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旧题材写出新意。
题材还可以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
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
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繁杂、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
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
其设计方式则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
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4.要感情真挚,能打动。
考场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
当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是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情首先来源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
相对来说,高中学生的记叙能力强过说理能力,所以"文体自选"时最好选择记叙文。
高考满分作文叙事性散文实用10份

高考满分作文叙事性散文实用10份高考满分作文700字叙事性散文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悼念先人、寄托哀思,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今天大人们决定去山上扫墓,他们说小孩子去不好,于是让我在家里跟姐姐写作业,写完作业,我来到了客厅,无聊的我想起了妈妈给我讲姥爷的事,我的姥爷是个勤劳朴实的人,他的手很巧,是一个有名的电匠,冬天的时候,姥爷用几块木板、四个小轱辘、一条绳子做一个小拉车,让小舅舅和小姨坐在小拉车上,拉着那条绳子在冰面上滑来滑去,滑完一圈后再让大舅舅和妈妈坐在小车上花滑,他们玩的可开心啦!我还从妈妈口中得知,姥爷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远,一周才能回来一两次,每次回来就会带点花生米呀,毛驴子呀等等干果,因为我妈是老大,既要帮姥姥领孩子,还要干家务活,所以姥爷每次都会偷偷的多塞给妈妈一点。
姥爷还是一个和蔼可亲,很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他会水电,村里哪家灯不亮啦,水管坏啦,他都会抽出时间去帮助修理一下,姥爷还会做衣服,经常帮别人裁衣服、缝裤子。
可是好景不长,在妈妈十八岁那年的五月份,突然有个姥爷的同事急急忙忙来到了院子里对姥姥说,姥爷在拆旧机房的时候从高凳上摔下来了,地上全都是砖头瓦片,正好头着地,摔得不轻,已经送往医院了,经过抢修,姥爷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但却神志不清年轻人都不认识啦,又过了几个月,老爷最终没有挺过来,去世了,那天,村里的大人们几乎全来了,都想送姥爷最后一程。
想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有流了出来,姥爷,虽然我没见过你,但您乐于助人的事情值得我学*,一是我最敬爱的姥爷,我永远怀念你。
高考满分作文700字叙事性散文 2这次数学考试我只考了95分,我对这个成绩不是很满意,因为我又犯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粗心了。
回到家后,我拿出试卷轻轻的递给了妈妈,轻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考了95分,对不起!”妈妈微笑着说:“还可以,是不是又粗心了?”我默默的点了点头。
妈妈真是太了解我了。
高考叙事散文3篇

高考叙事散文一高考记事高考成绩,对学生来说相当重要。
成绩高低对学生很重要!有些人可能体会不到,可我感触至深!高考前一天,老师没再马不停蹄地叫我们紧张点、努力点了,叫我们放松,随便看书,把一些知识点大概浏览一边!班上有的同学还在夺取最后的时间,拼命到底;有的同学拿起了手机,登起了放松情绪;有的一如既往地一往情深跑去网吧;有的回家接受家人的鼓励和祝福;有的回到宿舍挺起了MP3;有的去运动;有的……那天,我在学校的大树下看着湖,6月阳光热辣之极,我在大树的阴凉之下坐着。
想了很多,不太紧张,因为家里没给太大压力,只让我尽力,这给了我喘息的空间!想起早上自己早早起床奔向饭堂,迅速填饱肚子赶往课室,拿起语文、政治、历史拼命背读,口干了,喝杯口水,本想停下,可其他同学都没停歇,自己不敢怠慢,也继续投入战斗!高三真的很苦,但会很值得!现在看高考成绩,自己淡定了许多,什么冷嘲热讽都过去了!高低几何,自己没那么执着了!高考叙事散文二在南方等一场雪在南方等一场雪,如同朝圣者等待圣光,飘飞的羽毛,化作宽大的翅膀。
躺在冬季依旧如茵的草地,心中却希望降下一场雪。
不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肃杀场面,要的,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清新雅致,带着南方特有的温婉细腻,在青色的草地上开出一朵朵的小白花。
坐在冬季依旧潺潺的小河旁,幻想着一场冬雪的悄然降临。
不愿河水失去灵动,只愿见冬日柳絮漫天飞。
行走在街道上,身上无来由地落下一片白,嘿!是雪吗?我等到了雪吗?将白置于手心,却经久不化。
抬头,原来是一个窗户中飘飞出来的白色泡沫。
嗬!同我一样的等雪人吗?他是因疲于等待而自制雪景,还是想以这沫雪唤来真雪?回到家中,摆弄着桌上的雪天水晶球。
将其倒置,见大雪纷飞。
呵!真美呢!如果南方有雪就好了!却见水晶球中的雪人在笑,在苦笑。
它是在嘲笑世人以水晶球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还是因自己困于水晶球内而无奈?望向窗外,虽是阴云密布,但我知道,那不会是雪。
高考叙事散文范文3篇

高考叙事散文范文3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高考叙事散文范文一感动的心藏在槐树下感动的心藏在槐树下氤氲的夜色浸染着紫色的窗枝,梦里似乎又闯到槐花淡淡的幽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月下。
小路。
老槐树......又是一个有月的晚上,风渐起渐落,吹乱了人们的头发,吹乱了人们的思绪,只有那颗心显得格外温暖。
槐树在小路的尽头,树下有间馄饨店,摊主是一位慈祥的老伯,六一的样子。
虽然在小路尽头,但生意格外好,常客新客不断。
晚自习回家的学生三五成群,骑过大路,在三岔路口分散。
我独自骑在路上,黑暗袭来,寒冷袭来,我便哼着歌为自己壮胆,但无名的落寞还是爬上了新月,高挂在心头。
好不容易挨到了槐树下,下车缓解压抑。
正值老伯收摊,今天忙到这儿才刚歇下。
老伯这才看到我,带着微笑向我招呼“小姑娘,吃馄饨吗?我摇摇头。
他又接着说”晚自习刚下课,饿了吧,来爷爷这,爷爷今天请你吃。
“我高兴地坐下了。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月除政府的补贴外,生活仅靠这家店维持,生活的担子压得他好累。
但当乞丐乞讨之时,他会端上一碗热汽腾腾的馄饨;放学晚归的学生,小巷无灯,总也能感受到微弱灯光下的爱。
感动的心绪不只一次涌动......月下,槐树与老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深秋晚景图,吃完馄饨,卸下扔下畏惧,带上感动,带上爱继续后面的征程。
路上,寒冷黑暗无影无踪,反而多了一份赏月的欣喜。
今夜月如豆芽,调皮地拨弄水波,湖水闪着葬在{郑金色梧桐演绎着自己的童话......老伯忙碌的身影在月下显得格外修长,那份感动承载着我的心隐藏在槐树下,伴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黑暗无月的夜晚...-;坐在窗前,翻开日记本,用心为墨,感动为笔,记下那一个有月有槐香的夜,好静好醇......高考叙事散文范文二惨死的猫“呼----呜----,呼----呜----”皎洁的月光下,在彩釉瓷砖装修的楼梯上有两只对峙的猫,一上一下,不时从喉咙处发出怪声。
高考优秀记叙散文3篇

高考优秀记叙散文一走进香山之中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
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
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土的气息。
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红火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类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时,也让我知道了这个自然的神奇,鸟儿带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
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美丽的景象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里为你驻足!天气不似预期,天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高。
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水中。
人们似乎在雨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
当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雨模糊了它们,却给它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它们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
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太少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和树叶与雨水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
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高考优秀记叙文范例

4S店事故车维修保险理赔流程1. 现场拍照(取得客户同意)。
1高考优秀记叙文范例 一、 2003全国卷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例文1、:(记叙文)抛妻弃子之谜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旮旯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
去年刚刚医科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
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妻子,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
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萧顺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
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
萧顺的老母亲说,萧顺没回来。
¨然后,全村的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家,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
高三经典励志散文:一米远的天堂(整理精校版)

高三经典励志散文:一米远的天堂学法指导0729 07:57::一米远的天堂一片漆黑里,我们摸索着那扇通往天堂的大门。
曾经我们都以为它离得太远,一次的跌倒,两次的绊足,三次的相撞,信心便轻易的在无助中绝望,在绝望中崩溃,在崩溃中懈怠。
然而,终于有一天,我们还是看到了天堂的模样。
回望起点,那却不过是一米的距离。
2002年7月提早迈上高三的坎道虽说高二暑假刚刚开始,但学校要我们珍惜这两个月的假期,我们于是不负所望,很乖巧地穿梭在铺天盖地的补习班里。
我正式移交了校刊副主编的位置,坐在教室里看黑板上翻来覆去的公式,汗水混合的气味在电扇的鼓动下膨胀的不可自抑。
那段日子里,高考远的像在天边,教室后面的黑板似有提前意识,喜欢用小时来计算离高考的时间,结果适得其反让我们以为高考是几百年后的事,那个庞大的数字让我们心安理得。
补习、上课对我们而言不过像是一种心理安抚,我们顶着高三的头衔每天按时地坐在这里看字、睡觉、聊天。
回家后依旧上网、租影碟,看滥到可以的电视剧,电话粥煲到让父母恨死贝尔。
日子很好过,好过的让我们忘掉了什么时候从短袖换上长袖。
我们在一片扰攘中迎来了真正的高三。
2002年9月正式开学教室似乎像是有自傲的情结,每年我们升一级,它便要跟着往上攀一层,学校似乎希望我们在拾级而上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身份。
但收效甚微,开学的时候,大家唯一抱怨的事就是每天爬楼梯到脚软,一边做着腿部运动,一边不是增加心里的沉重感而是咒天咒地。
于是懒人有懒法,除却地震失火,我们决不轻易下楼。
然而也有兴奋的事,作为学校的大哥大姐一级的人物,我们有了不穿校服的特权,一时间,教室里便多姿多彩,和同学们聊天的话题里也多了明天穿什么衣服的预谋。
上半学期无疑是轻松的,原本让我们头疼苦恼的物理生物统统消失殆尽,学文的人不必苦钻物理化学,开心到看过去的理科老师都趾高气扬。
学理的人则彻底地向历史say bye—bye,政治虽是逃不掉,但课程的氛围是轻松得一塌糊涂,简直把政治老师视作透明人,自作主张地改为自修课谁都知道在高考的大前提下,老师绝对是会在这些副课里给你足够的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记叙性散文写作例谈
作文辅导
0131 2021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记叙性散文呢?下面结合实例谈几点看法:
一、取材生活,感情纯真
只要你留心,生活中时时发生着一个个令人心动、催人泪下、促人警醒的感人故事。
记叙文贵在以情感人。
中学生以自己终纯真、朴素的视角,往往能发同许多成人不容易看到心里去的东西,如果把这些东西自自然然写下来,就会独具魅力,产生非此一般的审美效果。
如一位女同学写的《假发的风波》:
她父亲谢顶忒早,为了美化自己的仪表,他特意去选购假发,此乃人之常情。
他在柜台前挑来拣去,结果引来了一大堆“看客”,这可叫陪爸爸逛商店的女儿极为尴尬。
她恼了,整个晚上都没理睬老爸。
老爸为博得千金的欢欣,第二天毅然将假发退掉了,颇有一点“牺牲精神”。
女儿知道此事后,心弦振荡,哽咽着劝老爸再戴假发……
这便是“假发的风波”。
平平常常,纯然是家常话语,但它把处于“花季”的女中学生的“自尊”和“羞涩”,把父女之间醇厚的亲情,把当代世俗生活中活泼可爱的“浪花”,天真无邪地展示在面前,原汁原味,令人回味无穷。
二、情节跌宕,详略得当
文似观山不喜平。
记叙性散文要写得一波三折,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文前半部分巧设伏笔,做到疑窦丛生引人入胜;二是文结尾力求打造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尾。
或余音绕梁,遐思无限,或反抽一鞭,奇崛警策;或化情为景,含蓄蕴藉。
例如,2005年湖北满分作文《一双童鞋》:
一位老婆婆为快过生日的孙子买了一双心爱的童鞋,不想一只被一个乘客撞出了飞驰的窗外。
文章结尾写道老婆婆将另一只也扔出了窗外。
全车厢的人一片哗然,而老婆婆的一席话却引人深思:“哈哈,我剩下这单独的一只也没用,干脆把那只也扔了,没准有人会捡到,配成一双就好了。
”开头悬念迭起,结尾却令人幡枯醒悟:我们应该抛弃锱铢必较的烦恼与痛苦,我们心中的天空会变得无比辽阔,纵然是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可以富比王侯。
这样深化了主旨,将文义推向了极致,使文章弥漫着一种哲理的芬芳。
另外,还要注意详略的处理。
考生酝酿好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后,往往急着一股脑将这个故事讲下去,忽略了详略处理,拖泥带水,中心不明了。
一篇好的记叙性散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能否做到疏密得当。
《一双童鞋》中的老婆婆出场时,对她“苍老而又潦倒”的形象着力描写:“右手一柄油漆早已剥落的拐杖,左手是一只篮子,有点褴褛的衣衫也是紧紧地贴在她早已湿透的身上……”同时,又就她对自己为孙子买的那双童鞋的喜爱之情极尽渲染,但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
其实这正是为了与文章结尾婆婆失去童鞋后却能做到既能自己超然解脱,又能宽慰尴尬的乘客,成全捡拾新鞋的路人的行为张本,使文章前后照应,滴水不漏。
三、注重细节,精观场面。
细节是艺术的生命。
表现葛朗台贪婪本质的“像一只老虎扑向了睡熟的婴儿”的细节和临终前拼命抓取十字架的细节,就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最难忘的往往是一些触动人心扉的细节,作文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两处精美的细节,就易使人物顿时变活,使眼前发亮,顿生感慨。
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写的是“降生在贫困家庭”的“我”在高考前提出想吃西瓜这样的“无理要求”,不想母亲满足了这一要求,但吃西瓜时她却以“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为由,让“我”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但“我”饭后到灶房时才发现母亲居然在啃瓜皮!文章最后用特写镜头锁定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画面:
“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
这一细节读后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鼻酸。
写的是父亲节这一天,自己在朋友的鼓励下为性情暴躁,经常打骂自己的父亲送了一瓶“二锅头”,父子俩对饮微醺,儿子一句“爸爸,我,我……爱你”,打破了两代人的隔膜,勾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此时,内敛的父亲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
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
这个精彩的细节寥寥数笔,将父亲难以言的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叙议结合,景物穿插
记叙和描写固然是记叙性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而优秀的记叙文常在记叙和描写之中巧妙贯穿议论,抒情和景物穿插。
请看2005年四川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中的一段文字:
朔风凛冽,他与冷日做伴,此顾中原,交地“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
胡茄幽怨,他与孤家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
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了千秋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的熔铸,抒发了对苏武的由衷的赞美,激发了心灵深处的情感涟漪,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闪光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