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热力学第一定律 (上课)
基础化学教学课件:3.2 恒容热、恒压热、焓

等容过程
部分化学反应没有气体产生,多是溶 液反应,反应前后体积不发生变化。
等容反应热效应:
QV = ∆rU
等压反应热效应:
Qp = ∆r H
反应热的测定
等压热效应:
Qp = ∆r H
不可
等容热效应: 可测
直接
测量
QV = ∆rU
测得QV 或 Qp ,就能获得相 应条件下的∆rU 和∆r H。
反应热的测定
化学反应热
吸热反应:分解反应、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碱 与铵盐反应等。 热量往往影响甚至决定这些反应发生的可能 性、限度和速度。
化学反应热
系统 (封闭系统)
仅有能量交换
化学反应热
等压过程
化学反应不做电功、磁功、机械功等 非体积功,且反应时都是在试管、烧 杯等敞口反应器皿中进行,反应的压 力与大气压相等。
恒容热、恒压热、焓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 热力学系统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Q = ∆U – W
引言
热效应表达式:
Q = ∆U – W
等容热(Qv)
系统经过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时,与环境交换的热。
QV 的测定
通过弹式量热计直接测量。
Qp 的测定
通过QV 的数值计算得到。
QV 与Qp 的关系
∆r H = ∆rU + ∆(PV )
Qp = QV + ∆(PV )
1.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V = 0,则 Qp ≈ QV 。
2.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thermodynamics)
◆“化学热力学”概念 一、热力学研究的内容
1、 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规律(热一律); 2、 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限度(热二律); 二、特点
1、 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 2、 只考虑变化的始终态; 3、 解决最大产率,没有时间的概念; 三、局限性
系统分三类: 1)封闭系统; 2)敞开系统; 3)隔离系统;
2、系统的宏观性质:
广延性质:数量与物质的量有关,具有加和性。
如:m、V、U、H等。
强度性质:数量与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和
性。如:T、P、d等。
3、状态、状态性质和状态函数
状态: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当
这些性质具有确定的值时,系统就处于某一状态 。
3.3 过程热的计算 恒容变温过程的热:
δQ v=n CV,M dT
恒压变温过程的热:
δQ P=n CP,M dT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等压(等容)变
T2
T1
T2
温过程热的计算
T1
Qp
H
n
T2 T1
C
p,m
dT
QV
U
n
T2 T1
CV
,mdT
例题:试计算常压下1molCO2温度从25℃升到200℃时 所需吸收的热。
∴ ΔV≈Vg
既 W= - P饱Vg= -nRT
三、化学过程的体积功 T、P一定时,
可逆反应 aA + bB € gG + hH
气相化学反应 W=-P外∫dV =- PΔV = -Δn(g)RT
复相化学反应 W= -Δn(g)RT (固体、液体的体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3.2热力学第一定律 课件

少?水的比热容c为4.2 × 103J/( · ℃)。
0.14
℃
课堂练习
4.奶牛的心脏停止跳动后,大约在1h内体温由37.0℃降低到
33.5℃。请你由此估算,在这种环境下饲养奶牛,要维持一
个体重400kg奶牛的内能不变,每天喂养奶牛的食物至少要能
)
A.减小20J
B.增大20J
C.减小220J
D.增大220J
课堂练习
1.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了900J的功,同时汽
缸向外散热210J,汽缸里空气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1110
J
课堂练习
2.如图,在汽缸内活塞左边封闭着一定量的空气,压强与大
气压相同。把汽缸和活塞固定,使汽缸内空气升高一定的温
即外界对气体做功
新知讲解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问题
1.根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
(、、Δ)的正、负。
2.根据方程Δ=+求出未知量。
3.再根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热、放热情况
或做功情况。
典例探究
例题2:一定量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J,同时从外界吸收了
B
120J的热量,它的内能的变化可能(
热力学第一定
律
温故知新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对外
吸热
放热
(外界对物体
做功)
(物体对外界
做功)
(物体从外界
吸热)
(物体对外界
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 =
∆ =
温故知新
第3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 dQ
= E(T,V )
----气体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 ----气体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 对理想气体 EP=0
----温度的单值函数 温度的单值函数
i E = Ek (T) =ν RT 2
二.热功等效性
搅拌器
绝 热 壁
Q T 恒温热源
作功和热量传递具有相同的效果,它 作功和热量传递具有相同的效果, 们都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1卡= 4.186 J 卡
2 O
1 V
解 1-3 等温 T1 = T3
E3 −E1 = 0
V2 V2 Q T = A 1 − 3 = ν RT ln = p 1V 1 ln V1 V1 20×10−6 = −16.3(J ) =1.013×105 ×100×10−6 ln −6 100×10
2-3 等体 V3 = V2 吸热
V1
例 系统从A→B→A经历一个循环,且 系统从A→B→A经历一个循环 经历一个循环, EB>EA .(1)试确定A→B,以及B→A的功 .(1)试确定 试确定A→B,以及B→A的功 A的符号及含义;(2)Q的符号如何确定 的符号及含义;(2)Q (3)循环总功和热量的正负 (3)循环总功和热量的正负
解:内能是状态的函数, 内能是状态的函数, 与过程无关
p (1.013×10 Pa)
∴∆E = Ed − Ea
i = v R(Td −Ta ) 2
3
a b c d
1 2
V (10 m )
−3
2 1
i = ( pdVd − paVa ) = 0 2
3
3
QAp = pa (Vb −Va )
= 3×1.013×10 ×1×10 = 304J Vc Vc AT = vRTb ln = pbVb ln = 246J Vb Vb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课时设计
问题。
3.掌握能量守恒定律,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任务
活动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回顾改变系统
内能的两种方
式,从而自然
过渡到热力学
第一定律。
通过回顾旧知引
入新课,衔接自
然,学生容易把
握。
活动二:热力学第一定律教学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2.表达式:
(1)做功:实质上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转化;
(2)热传递:实质上是各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效果上是等效的。
(4)几种特殊情况(气体)
①等温过程:内能不变,ΔU=0
②等容过程:体积不变,W=0
③绝热过程:Q=0
做功与否,通常需看气体的体积是否变化。
①若气体体积增大,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问题一:热力学
第一定律中各
个物理量的符
号如何界定?
问题二:做功和
热传递的区
别?
思考公式为什
么有正负两种
情况,又该具
体如何界定。
理解做功和热
传递的区别,
并掌握气体等
温变化、等容
变化、绝热过
程的含义。
内能改变包含增
加和减少两种,因
此公式中同一物
理量包含正负,从
内能的增加和减
少去理解物理量
的正负才是从根
本上掌握热力学
第一定律
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目录 结束
解: M = pV = 1×0.082×105 = 1 Mmol RT 3 8.31×300
M QV = CV (T2 T1 ) Mmol
1 5 = 3 × 2× 8.31(400 300) = 692J
M Qp = Cp (T2 T1 ) Mmol
1 7 = × × 8.31(400 300) = 970J 3 2 Cp > CV 两过程内能变化相等,因等压过 程需对外作功,所以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500 = 12K 5× 2× 8.31 2 0C T =T Δ + 12 T = 0
V M 2 (2) Q T = A T = R T 0 ln V Mmol 1 QT V2 500 ln V = = = 0.11 1 M 2 × 8.31 × 273 R T Mmol 0
目录 结束
QT V2 500 ln V = = = 0.11 1 M 2×8.31×273 R T Mmol 0 V2 = e 0.11 = 1.11 V1 V2 =V1×1.11 = 2×22.4×1.11 = 50(升)
γ 1
6 Pa p 1.0 × 10 = 0 (2)将
V0 = 0.001m3 V = 0.00316m3
p = 2.0×106 Pa
γ = 1.4 代入,得:
A = 920J
目录 结束
7-6 高压容器中含有未知气体,可能是 N2或Ar。在298K时取出试样,从5×10-3m3 绝热膨胀到6×10-3m3,温度降到277K。试 判断容器中是什么气体?
A = pΔ V =RΔ T = 8.31 × 50 = 416J Q =Δ E +A = 623 +416 = 1019J
3.2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案

3.2热力学第一定律〖教材分析〗通过对上两节课内容的归纳,即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且二者是等效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外界对物体既做功又热传递时,物体的内能如何改变?通过分析讨论,自然得出热力学第一定律。
通过课本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运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符号法则,能从热力学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能灵活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并能在新的生活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
科学探究: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养成与他人合作探究的习惯,体验科学家探究规律的艰辛与执着。
科学态度与责任∶从焦耳的实验到热力学第一定律,认识到我们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之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及其符号法则。
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汽缸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气体的同时给汽缸加热。
那么,气体内能的变化会比单一方式(做功或传热)更明显。
这是为什么呢?分析:压缩气体,内能增大,给气体加热内能也是增大。
两者叠加所以就更明显。
二、新课教学(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焦耳的实验归总结除了:做功与传热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价的。
之前学过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回顾一下公式。
在绝热过程中Q=0,系统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ΔU=W,而当外界对系统做功为零W=0,那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吸热ΔU=Q。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的结果上是相同的。
思考:如果物体在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又如何变化呢?既然做功与传热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价的,那么当外界既对系统做功又对系统传热时,内能的变化量就应该是ΔU=W+Q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量等于外界向他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他所做的功的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课件 (共22张PPT)

(3)应用①各种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但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伴有内能的损失.②各种互不相关的物理现象,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
1.概念: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2.结果:17~18世纪,人们提出了许多永动机设计方案,但都以失败而告终.3.原因:设想能量能够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4.启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解析:(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中的符号法则,知Q=2.6×105 J,ΔU=4.2×105 J.由ΔU=W+Q,则W=ΔU-Q=4.2×105 J-2.6×105 J=1.6×105 J.W>0,说明是外界对气体做了功.(2)Q=3.5×105 J,W=-2.3×105 J,则ΔU=Q+W=1.2×105 J,ΔU为正值,说明气体的内能增加1.2×105 J.答案:(1)外界对气体做功 1.6×105 J (2)增加了1.2×105 J
知识点二 能量守恒定律
(3)亥姆霍兹的贡献从理论上把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推广到热、光、电、磁、化学反应等过程,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统一性.4.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2)意义:揭示了自然科学各个分支之间的普遍联系,是自然界内在统一性的第一个有力证据.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3.3 能量守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变化过程中的做功与吸放热分析
1.等压过程:VT=C(常数). 气体等压膨胀时,体积从 V1 膨胀到 V2,气体向外界推
动活塞,气体对外界做功, W<0.因为 V2>V1,由盖·吕萨 克定律VT22=VT11可知 T2>T1,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U>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 U-W>0. 可见,理想气体在等 压膨胀过程中从外界吸热,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内 能,温度升高,另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
等温过程(T=常量)
T不变
U 0
V
气体对外界做功
W 0
反过程如何分析?
Q U W 0 (吸热)
课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必增加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必增加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答案:C
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D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当气体等压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 W>0,由VT22= VT11可知 T2<T1,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U<0,由热力学
第一定律,Q=ΔU-W<0,气体对外界放热,放出的热量
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和气体温度降低所减少的内能之和.
等压过程(P=常量)
V T2 T1 物体内能增加 U 0
V 物体对外界做功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W、Q、ΔU)的正、负; 2.根据方程ΔU=W+Q 求出未知量; 3.再根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热、放热情况
或做功情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例题: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 量,内能增加了4.2 ×105J。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 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 引起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如果物体在跟外界同时发生做 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ΔU与热量Q及做的功W之间又有 什么关系呢?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例题: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 量,内能增加了4.2 ×105J。
问:①是气体对外界做了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了功? 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解:①根据ΔU = W + Q 得 W = ΔU - Q = 4.2 ×105J - 2.6×105J= 1.6×105J W为正值,外界对气体做功,做 了1.6×105J 的功。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 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 的功的和
2、表达式:
ΔU= Q + W
3 号
意义
W
+
外界对物 体做功
-
物体对外 界做功
Q
+
物体吸收 热量
-
物体放出 热量
ΔU + 内能增加 - 内能减少
课堂训练
2、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
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
)D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
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
课堂训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
知识回顾: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外界对物 体做功)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吸热
(物体从外 界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
(1)做功改变内能:实质上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 之间转化 (2)热传递:实质上是各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效果上是等效的
反之,气体放出的热量是以减小内能为代价的,温 度降低.
等容过程(V=常量)
T
V 不变
U 0
W 0
反过程如何分析?
Q U W 0 (吸热)
3.等温过程
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ΔU=0,由热 力学第一定律,W=-Q,如果气体被等温压缩,即外界对 气体做功,则 W>0, 所以Q<0, 即气体对外界放热,外界对理想气体所做的功全部 转换为传给外界的热量.如果气体等温膨胀,气体对外做 功,即W<0,所以Q>0,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且吸取的热量全 部转换为对外所做的功.
问:①是气体对外界做了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了功? 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②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不变,但是 内能只增加了1.6×105J,这一过程做功情况怎样?
解:②同理可得:W'=ΔU '- Q '= 1.6 ×105J - 2.6×105J= - 1.0×105J W为负值,说明气体对 外界做功(气体体积变大),做了1.0×105J 的功。
W 0
Q U W 0 (吸热)
反过程如何分析?
V T2 T1
物体内能减少 U 0
V 外界对物体做功
W 0
Q U W 0 (放热)
2.等容过程
气体等容变化时,气体没有推动活塞对外界做功,
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Q.
在等容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内能, 温度升高;
动能越大
D.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
动能越大
课堂训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外界对一物体做功,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机械能完全转化成内能是不可能的 C.将热量传给一个物体,此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 D.一定量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
课堂训练
5.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