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附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金湖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小题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答案: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如何通过坚持和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题2】请简要概括文章中的主要情节。
答案:主人公在贫困的山区长大,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学业,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小题3】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小题4】请分析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答案:主人公具有坚强、勇敢、乐观、自信、勤奋等性格特点。
【小题5】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主旨是鼓励人们面对困难要勇敢坚持,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古诗文阅读【小题1】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翩翩②悠然③潺潺④箫鼓追随答案:①翩翩:轻快的样子。
②悠然:悠闲的样子。
③潺潺:水声。
④箫鼓追随:箫鼓声随着队伍前进。
【小题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①月亮下的水面像一面天空的镜子,云彩升起,仿佛在海上结起了楼阁。
②春天的江潮水与大海相连,海上的明月与潮水一同升起。
【小题3】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景的壮丽,意境优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小题4】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大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三、作文题目:我的青春梦想答案:我的青春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一直相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是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要途径。
小时候,我曾在校园里看着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知识,心中充满了敬意。
那时的我,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人教版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B: 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C: 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遇到困难后要学会化整为零的重要性。
D: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答案】B【解答】A项,搭配不当,应将意识改为行为。
C项,成分残缺,删去使或通过。
D项,语义重复,约和左右删去其一。
故选B。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B: 但当涉猎涉猎:涉及C: 见往事耳往事:历史D: 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2)下列各项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蒙辞以军中多务以我酌油知之B: 结友而别温故而知新C: 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但微颔之(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本文出自《资治通鉴》,此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C: 孙权现身说法,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
D: 鲁肃对吕蒙的称赞,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4)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答案】BBD(4)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阿蒙了!(5)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安市初中教学联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安市初中教学联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1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xuán lǜ,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关于人生,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理解。
困难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挫折说:“人生就是在那暗礁中行进的船。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A 无论你的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要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人生之“刃”之所以更加锋利的原因,是因为它经得起困难挫折的磨砺。
如果没有困难挫折的考验,就难以造就jīng cǎi 的人生。
我们应该视困难挫折为良师益友和人生中难得的一笔财富。
1. 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语段A 处应填标点符号为:____________ 。
3.B 处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
4. 学校正在开展“青春当自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活动。
(1)【拟写标语】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宣传语。
(要求:紧扣主题)(2)【采访任务】2021年8月7日,南通籍盲生程溁如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
这个18岁的失明少年,勇敢执着,积极奋进,在熙暗中与音符相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光明世界。
程溁同学受邀来到了学校活动现场,请以光明初中小记者的身份,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对他进行采访。
你应该怎么说?5. 名著阅读。
(1)你所在的阅读小组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理解作品内涵,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替小文应对。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绘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小宇:我朗读“你起来吧”时,语气、语速舒缓,重读“你”,后面可以添加逗号,表示诗人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愿望。
2024年山西省临汾市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西九年级中考百校联盟考(二)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读·书(12分)【书法笔墨里的智慧】1. 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就要志向高远、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请从下面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A.字体古朴典雅,意为大鹏借助风力起飞,直上九万里高空。
B.字体笔画平正,告诫我们遇事一定要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C.字体蚕头燕尾,意为圣贤具有大气度,沉着淡定举重若轻。
D.字体龙飞凤舞,能表现青年人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甲:()乙:()【答案】①. D ②. B【解析】本题考查字体鉴赏。
甲:内容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强调青年要豪情满怀、志向高远。
此作品是草书,笔画奔走游突,如烟云缭绕,龙飞凤舞。
故选D。
乙:内容为: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强调青年要勤学修德,沉着冷静。
此作品是楷书,笔画平正,结构整齐,布局匀整,端庄方正。
故选B。
【诗文文字里的风采】2. 诵读经典诗文,能提升语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修身养性·积极向上”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诵读经典诗文,可滋养品性,修养身心。
小宇:“采菊东篱下,______”告诉我们:心情闲适,自然能够天人合一。
小文:“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启示我们:坚持下去,终会豁然开朗。
小美:“______”(《〈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经常自我反省。
小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告诉我们:美好会消逝,但仍会有新的美好再现。
主持人:诵读经典诗文,可启迪智慧,让人豁达乐观,积极向上。
小德:杜甫的“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们心怀天下,激起我们学习的热情。
小智:李清照的“______。
北京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北京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附答案一、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齐刷刷的目光①岁月如歌,心灵的历程如一叶孤舟,停泊过温柔恬静的港湾,也经历许多惊涛骇浪。
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
②四年前,我无缘参加高考,因为我预考的分数离分数线都还差二百多分。
我并没有痛不欲生,在那个偏僻的山沟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上大学,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上大学。
③接下来,像其他学生一样,父母要我去复读。
我呢,要我去我就去,反正再考不上父母就死了心。
母校肯定是不要我的,因为老师知道我是连预考都没通过的差生,后来,父母托亲戚帮我联系另一中学,称我高考只差几分。
于是我便来到了那个中学读补习班,稀里糊涂读了几天,和以前读书没什么区别。
这一天上午,补习班的彭老师,一个胖胖的却很认真的老师,在讲台上大声宣布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勒令我立刻滚蛋,因为他在县教委查过我的分数,发现我连预考都差十万八千里。
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全班同学齐刷刷地都回过头来看着我这个混进高考队伍的倒霉蛋。
④那一刻,教室里静得可怕,空气都凝固了,我感觉老师和同学的目光都像利剑一样,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赖着不走了,在极度的羞愧中我不知道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
回家的路上,阳光暴晒,分外刺眼,我的眼泪在无声地流个不停,我感到心也在一滴滴流血。
我发誓,如果不考上大学,誓不为人。
⑤想读书了,却没有学校接受我,我惶惶不可终日。
忽然有一天,一个同学来邀我去湘乡读补习班,于是我跟着她来到了湘乡。
⑥在一个四面漏风破庙似的教室里,我开始疯狂地读书。
我知道,我面临的比赛,别人都快接近终点了,而我此时还刚开始跑,我只有拼命地跑、不停地跑,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
强烈的信念使我不知疲惫不分昼夜地读书,早上我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晚上我一个人还在点着蜡烛看书。
头发长及披肩也浑然不觉,因为,我就压根儿没照过镜子--⑦第二年,我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甘正传(美)温斯顿·格鲁姆1.阿甘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了传奇。
他智力不足,却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人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从越南战争到乒乓外交,从马拉松长跑到阿甘鞋,阿甘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阿甘的故事从他的童年开始。
他的母亲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女性,她教导阿甘要诚实、善良、勇敢。
阿甘的母亲去世后,他的父亲成了他的监护人。
父亲是一位严格的军人,他要求阿甘学会独立和自律。
在父亲的教导下,阿甘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2.阿甘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出色。
他虽然智力有限,但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
在一次战斗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救出了战友。
阿甘的勇敢行为使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国会荣誉勋章。
3.乒乓外交是阿甘人生中的另一个亮点。
1971年,阿甘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翻译,陪同球队访问美国。
他在美国期间,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面,并成为中美友谊的象征。
4.阿甘的长跑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无意中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并意外地获得了冠军。
此后,阿甘开始了他的马拉松长跑生涯,跑遍了世界各地,赢得了无数粉丝。
5.阿甘鞋是阿甘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奇迹。
他偶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鞋子,这种鞋子可以治疗脚病。
阿甘用这种鞋子开了一家鞋店,帮助了无数人。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阿甘虽然智力有限,但他的母亲和父亲都对他充满了爱心和智慧,教导他要诚实、善良、勇敢。
B. 阿甘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出色,他救出了战友,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国会荣誉勋章。
C. 乒乓外交是阿甘人生中的另一个亮点,他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翻译,陪同球队访问美国,并成为中美友谊的象征。
D. 阿甘的长跑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并意外地获得了冠军。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机匠臧克家①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
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
②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
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
机房是有种特别味的,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响声,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
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们的乐园。
他的笑脸叫人喜欢,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叫人迷恋。
③白天,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说孟姜女哭长城,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拆开了。
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眼注视着手,手往返地抛着梭,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而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
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
放开以后,手把铁轴抽开哒哒地卷一卷布,再向前推一下杼子,手脚便一齐动起来。
口又开了,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了。
④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呼呼了。
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
“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附答案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录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
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
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
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丘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
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道理。
B.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钱伟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自小是看古书长大的。
C.本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的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
D.多年来各学派学者对平板和壳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没有找到内在联系,钱伟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结果相似。
E.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2)为什么说《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一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请简要分析。
(6分)(3)本文反映了钱伟长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6分)(4)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人们平时却常说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答案:(1)(5分)A.D(选对1个2分,全对5分)(2)(6分)①论文攻克了当时的科学难题。
板壳内禀理论是极有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钱伟长从原有各学派学者的论述中找出各种板壳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核心内容。
②论文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此文发表于导弹之父冯·卡门的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
③得到爱因斯坦的肯定与赏识。
爱因斯坦看过此文后由衷感叹其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
(每点2分)(3)(6分)①热爱祖国,有远大抱负。
为了振兴中国的军力,钱伟长毅然决定弃文从理。
②勤勉刻苦,善于钻研。
理科薄弱的钱伟长经过艰苦努力,克服多重困难,成为物理系优秀毕业生;留学加拿大后,废寝忘食地钻研,与导师共同攻克极具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
③勇于担当,维护正义。
二战期间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勇担有关导弹研究的重任,曾为伦敦市中心免遭德国导弹破坏做出贡献。
(每点2分)(4)(8分)观点一:“扬短避长”也能取得成功。
①崇高的理想是取得成功的动力。
钱伟长改学理科,是想通过科学技术来振兴祖国的军力,抵抗外族的侵略。
这一崇高的爱国理想促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
②勤奋刻苦是成功的保障。
钱伟长转物理系后学习极度用功,成为理科优秀毕业生;留学期间,通过潜心钻研,解决了重要的科学难题。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脚踏实地、勤奋钻研的结果。
③天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钱伟长在文史方面表现出的天赋,反映出他是一个资质好、智商高、记忆力强的人,这也是他后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
观点二:懂得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
①天赋好、记忆力惊人,有助于进行文史研究。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时就能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说明他在文史方面天赋极高。
假如他没有弃文从理,在文史研究方面应该能取得优异成绩。
②家庭环境与后天教育能促进长处的进一步发展。
家学渊源,名师指点,进一步激发了钱伟长文史方面的学习潜能,使之在清华入学考试中,作文和历史得了满分。
③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长,更易形成制胜的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扬长避短更易成功。
(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解析】(1)试题分析:B.原因概括不全面,还应包括他在学校遇到了好老师。
C.“形象生动的语言”分析不当,应为“平实的语言”。
E.“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不当,文中说的是“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把握文章结构。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答案就在倒数第二、三段中,学生可以找到相关内容,“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
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的品格,可以筛选出人物的相关事迹,分析事迹背后人物的品行。
文中第一、二段提到,钱伟长文科极具天赋,理科“瘸腿”,但因“九一八”事变,他弃文从理,表现他热爱祖国的可贵品质。
其他方面不再一一赘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评价。
注意评价时要观点鲜明、表达连贯、层次清晰,切不可模棱两可,观点模糊。
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不能强词夺理,故作惊人之语。
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