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含全日制专业学位)

合集下载

浙大非全日制15个专业

浙大非全日制15个专业

浙大非全日制15个专业浙江大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专业设置。

除了全日制专业之外,浙大还开设了非全日制专业,为那些工作学习时间紧张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

以下是浙大非全日制开设的15个专业:1. 工程管理: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工程领域中担任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2. 软件工程:该专业旨在培养高水平的软件工程师,掌握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核心技能。

3. 信息安全: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能,成为专业的信息安全专家。

4. 人力资源管理: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企业中担任人力资源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5. 金融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掌握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和金融工具创新的核心技能。

6. 行政管理:该专业培养学生担任政府和公共机构行政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7. 医学影像技术: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医学影像技术的专业人才,熟练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和操作。

8. 建筑学: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领域中担任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9. 应用心理学: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应用和操作。

10. 教育技术学: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教育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操作。

11. 制药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制药领域的专业人才,掌握制药工程的核心技能。

12. 医学工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医学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医学工程的应用和操作。

13. 教育管理:该专业培养学生在教育领域中担任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14. 污染控制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污染控制工程的核心技能。

15. 食品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应用和操作。

浙大非全日制专业设置丰富多样,覆盖了各个领域,为那些工作学习时间紧张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

如果您有志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可以考虑报考其中的一个专业,开启新的职业发展之路。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教学院长签字:教学系主任签字: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5学分(1)思政类5门11.5+2学分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4 第一学年秋冬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02110081形势与政策+2(2)军体类5。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_浙江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_浙江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_浙江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283人认为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9[满分5.0]。

下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

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204人认为浙江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

下面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

最好的是电业局。

然后是设计院。

最艰苦的是工程局。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有165人认为浙江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

下面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非全日制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非全日制

2017年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工程治理招生调剂通告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2017年拟同意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攻读非全日制(双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双证)工程治理硕士研究生。

一、培育目标依照“高层次、高素养、国际化”的人材培育理念,成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的工程科技人材培育体系。

在培育环节上着重增强工程实践训练、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开展“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联合培育,一起实施“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实训、国际交流、技术研发创新”的一体化培育,培育造就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进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治理人材。

工程治理硕士拟同意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0名左右。

工程治理硕士的录取类别均为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

三、申请资格工程硕士申请资格:凡报考我校考生且达到第一志愿工学[08]专业浙大大体复试线的考生可申请调剂到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相关专业。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应相同。

工程治理硕士申请资格: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工商治理等治理类联考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第一志愿大体复试线的,可申请调剂至浙大工程师学院工程治理专业。

四、培育方式和地址1. 浙江大学对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统一的学籍治理,学制为年,归口院系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

2. 培育按相关培育方案执行,第一学年一样以课程教学、实训为主,第二学年起进入实践环节及研究时期,并按要求完成学位论文。

3.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办学地址在杭州市石祥路269号浙大工程师学院内。

五、毕业和学位授予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完成培育方案的各环节,成绩合格,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非全日制)和学位证书。

六、学费及奖助学金学费:工程硕士全程6万元/人,工程治理硕士10万元/人,按学制分年度缴纳。

各类资助: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的相关奖助政策,学校、学院另行制定。

浙大机械系XX年硕士生招生常见问题问答

浙大机械系XX年硕士生招生常见问题问答

浙大机械系XX年硕士生招生常见问题问答我系在招生过程中,经常有考生咨询有关招生问题,为了让考生更好的熟悉考试信息,我们归纳并编写了《2012年硕士生招生常见问题问答》。

为了不影响我系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请用电子邮件方式联系我们(**************.cn),我们会尽快回复。

1、专业课考试是否具有考试大纲或者参考书目?答:科目代码:832,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根据教育部关于编制2012年硕士生专业目录的通知与关于做好2012年硕士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招生单位不得指定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与参考材料。

能够对考试科目的内容范围做出说明(即考试大纲),《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见本问答最后页。

2、如何查询专业课考试课目的参考书?答:每一门专业课均有考试大纲,我系只提供《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但是,在系研究生科招生栏中往往只列出本专业原定的一门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其它的选考课目大纲要到有关院、系的研究生招生网页查询,如831理论力学,到航空航天学院研究生招生网页查询;833传热学,到能源工程学系招生网页查询。

3、机械工程学系研究生学制几年?答:科学学位硕士生2.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5年,博士生3.5年,直博生5年。

4、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特点?学制:2.5年收费标准:1万元/学年,其中推荐免试生享受一等基本助学金(免缴培养费);1)、奖助体系与在校待遇:与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生一样参加培养机制改革,进校后可申请各类奖学金及三助岗位;2)、授予证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与学术型硕士生属同一层次的不一致类型,达到毕业要求,授予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证书,达到授予学位要求,授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3)、不能申请“硕博连读”,毕业后可报考攻读博士学位。

4)、工程硕士进校后的培养与管理与科学学位没有本质区别。

能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分生活费贷款与学费贷款,每年贷款额度6000元左右,视贷款类别而定;每月的岗位助研助学金在400元左右。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名单1、浙江大学2、北京理工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重庆大学5、西北工业大学6、长春理工大学7、华南理工大学8、长安大学9、武汉科技大学10、浙江理工大学11、江苏大学12、哈尔滨理工大学13、河南科技大学14、兰州理工大学15、山东科技大学16、中北大学17、中国农业大学18、河北工业大学19、南京林业大学20、太原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根底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学生和老师必需接着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才能接着开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

本专业以造就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测控与仪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毕业生具备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限制方面的根底学问与应用实力,能在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探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亦可担当高等院校、探究机构的教学和探究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造就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根底学问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限制开发、应用探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特地人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材料成型及限制工程、材料物理、化工制造、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限制工程、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汽车效劳工程、农业机械装备、先进装备制造技术、PLC电气工程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与设计、工程材料及成型根底、机械制造技术根底、机电装备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传动限制、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限制工程根底、工程测试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等。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专业目录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专业目录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浙江大学2009年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

实行按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学部大类招生,并打通了大类基础课。

学生填报的专业大类有6个,另有特殊培养的专业方向7个。

大类招生使学生入学时没有固定的专业“帽子”,学生入学经过1至2年的学习,学生在满足相关专业前置课程修读要求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规划,及对专业的了解,依据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确认主修专业。

院系介绍人文学院该院秉持“博雅专精、明体达用”的办学理念,为学界、政界、文化界和企业界输送高端人才。

现有教授62人,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设6个系,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硕士点2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985(Ⅱ)”创新基地2个。

该院与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签署了交换学生的框架协议,推动本科生赴境外交流学习。

该院有专项院级奖、助学金,每年覆盖面达30%以上,基地班还有专设奖学金。

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30%,其中两个基地班的深造率达到50%。

该院所有专业进入“人文科学试验班”招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含国家基地班和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

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良好道德素养、扎实专业理论和技能,适应各行业工作需要的高级中文专业人才。

古典文献专业该专业连续7年在全国高校本科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

培养具有较深厚的古典文献学功底和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新发展需求,具备较系统的编辑出版专业技能和较扎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对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事业发展具有开拓性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历史学专业含国家基地班和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广博的中外历史知识、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20GG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 -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2.0-1.0 —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2.0-1.0 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I +1.00200 —秋冬,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3.0-2.0三秋冬371E0020形势与政策U +1.00200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体育I、U、M、W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 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笔试命题范围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考研复试的笔试占复试成绩的35%,共计36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答错不倒扣。

笔试时间为90分钟。

试题包括:1.力学类6题:理论力学2题、材料力学2题、工程流体力学2题;2.机械类6题:机械原理3题、机械零件3题;3.电路类6题:电路原理2题、模拟电子电路2题、数字电子电路2题;4.控制类6题:控制工程基础6题;5.传感检测类6题:传感检测技术6题;6.微机类6题:微机原理3题(8051与8086各3题,只计得分高的3题)、微机接口3题。

理论力学复习大纲(2题)1.刚体的约束与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静定与静不定、平面桁架的内力、空间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力系平衡、摩擦角、自锁、滚动摩阻等。

2.运动学分析方法: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表示与合成定理、牵连运动、科氏加速度、速度瞬心法等。

3.动量与动量矩定理:质心运动定理、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平面运动微分方程等4.动能定理与应用:功率方程、势能等。

5.达朗伯原理与惯性力系的简化。

6.虚位移原理:自由度和广义坐标、虚位移、虚功等。

7.动力学普遍方程与拉格朗日方程及其积分。

材料力学复习大纲(2题)1.拉压杆的应力应变与强度分析:轴力图与应力、线应变和泊松比、胡克定律、应变能、应力集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等。

2.剪切件与扭转件的应力应变与强度分析:剪切件的变形特征、扭矩与扭矩图、切应变与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律与强度条件、扭转超静定问题及非圆截面杆的扭转、截面的静矩、惯性矩、惯性积及平行轴公式、转轴公式等。

3.弯曲件的应力应变与强度分析:剪力与弯矩方程、剪力与弯矩图、平面刚架与曲杆的内力图、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与强度条件、弯曲切应力计算公式与强度条件、弯曲变形的特征、挠度-转角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梁的变形与刚度条件、梁的弯曲应变能、组合截面梁及超静定问题等。

4.强度理论:应力及应变分析法、主应力求解公式、主应变与广义胡克定律、空间应力状态、体积应变、应变能密度、四个基本强度理论、相当应力、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等。

5.组合变形: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弯曲的组合应力与挠度计算、拉压与扭转、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应力与挠度计算等。

6.压杆稳定:柔度、临界应力总图、欧拉公式与稳定性条件、不同边界条件压杆的临界压力等。

7.能量方法:应变能与余能的计算、卡氏第一、第二定理、虚位移原理及单位力法、用能量方法解超静定问题等。

8.动荷载与交变应力:动载荷与动应力、动静法求解动应力、动荷系数、冲击动应力计算、疲劳极限等。

工程流体力学复习大纲(2题)1.流体静力学:连续介质的特性、压缩性和膨胀性、粘度、流体平衡的微分方程、静压强、流体相对平衡、流体对壁面的作用力等。

2.流体运动学:连续性方程、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式(N-S方程)等。

3.流体动力学: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等。

4.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5.管中流动:层流、湍流的概念及其判据、流道中的沿程损失、层流运动规律、圆管中的湍流、管路计算等。

6.孔口出流:薄壁、厚壁孔口出流、气穴现象等。

7.缝隙流动:平行平面缝隙、环形缝隙、平行园盘缝隙、倾斜平面缝隙的沿程损失等。

机械原理复习大纲(3题)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自由度计算、高副低代与拆杆组方法等。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三心定理、速度瞬心的确定、相对运动图解法分析速度与加速度等。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反力分析、效率计算与自锁条件等。

4.平面四杆机构:曲柄条件、极限位置、急回特性、最大压力角与死点等运动学特征、刚体导引方法、几何设计方法、行程速比系数给定方法等。

5.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分析、轮廓曲线设计、基圆半径、压力角、偏距设计等。

6.齿轮与复合轮系: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廓特点、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几何计算公式、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圆锥齿轮与蜗轮蜗杆机构的关键参数计算、轮系分类、速比计算、行星轮系设计、少齿差传动轮系设计等。

7.机构动力学:机械的平衡、机械速度波动调节、飞轮、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等。

机械零件复习大纲(3题)1.机械零件设计准则:零件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疲劳强度、常用材料、机件结构设计等。

2.螺旋传动:螺旋传动的类型、滑动螺旋传动设计、摩擦状态、润滑油粘度表征等。

3.齿轮传动:齿轮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与设计、齿轮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选择、材料与热处理、润滑等。

4.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蜗杆传动的受力与运动分析、圆柱蜗杆的失效形式与接触强度、热平衡计算、蜗杆与蜗轮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选择等。

5.链传动与带传动: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链传动设计计算与参数选择;链轮结构设计、带传动的类型、V带传动的受力与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等。

6.机械连接:螺纹联接的结构类型与基本参数、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方法、强度计算、平键的类型与强度、耐磨性;花键的类型与设计准则、铆接、焊接、黏接与过盈联接等。

7.轴和轴系:轴的类型与材料、轴系的结构、轴的强度与刚度、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原理、动压润滑条件、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轴瓦和轴承衬材料、滚动轴承的类型与尺寸参数、失效形式、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等。

8.机械辅件:弹簧的类型与材料、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强度和刚度、机座和箱体的截面形状与肋板布置、导轨的类型等。

电路原理复习大纲(2题)1.直流电路:直流电路模型与参考方向、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自然等位点与等效、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网络图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叠加定理、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等。

2.运算放大器电路:理想运放输入端虚断和虚短、利用运放搭建比例放大器、求和器、微分器、积分器、负阻抗变换器等功能模块等。

3.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三要素法、奇异电路瞬态过程的分析计算、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二阶电路过渡过程分析等。

4.正弦交流电路:相量表示与相量图、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形式与正弦交流电路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数功率、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利用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线性叠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特勒跟定理等求解复杂交流电路等。

5.直流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非线性电感元件的韦安特性、非线性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辅助特性曲线法;曲线相交法;解析计算法、小信号分析法、动态电阻(电导)、动态电容和动态电感等。

6.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线性电路: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解、电路频率特性分析、信号频谱分析、基于串并联谐振电路的信号处理方法、品质因数、互感电路分析、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分析等。

模拟电子电路复习大纲(2题)1.半导体元件: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和线性化等效电路模型、场效应管的外在特性和外加偏置电压电路等。

2.基本放大电路:交直流共存的放大电路静态分析方法、增益(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通频带、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等动态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等。

3.运算放大电路:运放内部采用电流源作为偏置电路和有源负载的特点、差分放大电路、共模抑制比、能力等。

4.负反馈放大电路:利用瞬时极性法判定电压/电流串/并联负反馈、闭环增益、环路增益、反馈深度等反馈性能指标的计算、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运放和分立元件负反馈电路分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稳定性分析等。

5.典型模拟电路:正弦波发生电路、功率变换电路、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函数信号发生电路等。

数字电子电路复习大纲(2题)1.逻辑门电路:数制与码制、基本逻辑门电路、TTL和CMOS系列集成逻辑门电路等。

2.基本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代数法化简、卡诺图化简、VHDL描述、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奇偶校验器等基本逻辑电路。

3.集成组合逻辑电路:中规模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应用、中规模集成二进制加法器74HC283、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等。

4.触发器与基本时序逻辑电路:RS触发器、电平/边沿触发器、基本时序逻辑电路等。

5.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数码寄存器、中规模移位寄存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等。

6.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取器ROM等。

7.电子电路综合与应用:非正弦波发生器555电路、数/模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电压/频率转换电路等。

控制工程基础复习大纲(6题)1.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反馈控制的基本组成、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等。

2.动态数学模型: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电路网络、电动机等基本环节的数学模型、拉氏变换及其性质、比例环节、一阶惯性环节、微分环节、积分环节、二阶振荡环节等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系统函数方块图及其简化等。

3.时域瞬态响应分析:阶跃函数、斜坡函数、加速度函数、脉冲函数、加速度函数等典型输入信号、一阶和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时序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等。

4.频域特性:上述典型环节的乃氏图、伯德图、由频率特性曲线求系统传递函数、由单位脉冲响应求系统的频率特性、开环剪切频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闭环截止频率等系统的频域指标。

5.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代数稳定性判据、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等。

6.误差分析:稳态误差的概念、输入引起的误差、干扰引起的误差、减小误差的途径等。

7.控制系统的校正: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PID调节器、反馈校正等。

8.根轨迹法:根轨迹与根轨迹方程、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系统闭环零极点的分布与性能指标等。

传感与检测技术复习大纲(6题)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变片的静、动态特性、测量电路与应用、应变片的温度效应和补偿、应变片式传感器的种类等。

2.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主要性能及特点、测量电路与应用等。

3.压电式传感器:压电效应与压电晶体、测量电路与应用等。

4.电感式传感器:自感式、差动变压器、电涡流式、压磁式的测量电路与应用等。

5.磁电式传感器:磁电感应式、霍尔式的测量电路与应用等。

6.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集成式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与应用等。

7.光电式传感器:光电效应与光电器件、光源、CCD传感器、光栅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与应用等。

8.波传感器:声传感器、声表面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与应用等。

9.测量误差及其分类:测量方法和装置、测量误差与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方法误差与器具误差、测量装置的线性误差、灵敏度、回程误差、稳定度和漂移等静态特性、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负载效应、测量装置的抗干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