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祥堂来历
王姓堂号故事

王姓是中国姓氏之一,其堂号有很多,每个堂号都有其特定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王姓堂号及其故事:
1. “太原堂”:王姓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祖地为太原,因此得名。
太原堂王氏历史悠久,其始祖为周灵王的太子晋。
据传,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孙后代便以太原为堂号。
2. “琅琊堂”:王姓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其祖地为琅琊。
琅琊堂王氏的始祖为周朝的王子晋。
据传,王子晋的后代在汉朝时被封为琅琊王,因此得名琅琊堂号。
3. “三槐堂”:王姓的一个分支,其堂号来源于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王之诰。
王之诰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
他曾在庭院中种植了三棵槐树,表示自己追求清廉、正直的品德。
后来,人们便将王之诰的家族称为“三槐堂”。
4. “太原堂”和“琅琊堂”的合称“太原琅琊堂”:这是将太原堂和琅琊堂两个王姓分支合称的堂号。
其历史来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太原和琅琊两地都是王氏家族的聚居地。
因此,一些王姓族人便将两个堂号合二为一,称为“太原琅琊堂”。
这些王姓堂号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代表着王姓
家族的不同分支和传承。
谦祥益历史文化溯源研究

谦祥益历史文化溯源研究作者:韩凝春李馥佳王兰顺来源:《时代经贸》2019年第28期摘要:谦祥益为北京历史上知名的绸布专业店“八大祥”之一,在“八大祥”中经营时间最长,开山东省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孟姓家族经营布匹之源。
本文通过大量口述史料采集、碑刻资料的发现及家谱资料、档案资料等资料分析,推根溯源,发掘、研究谦祥益历史文化,再现近代民族资本的奋斗历程。
关键词:谦祥益、“八大祥”孟氏商号、历史文化、溯源研究“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陞,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
这是清代及民国年间北京城家喻户晓的关于生活服务的俗语,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时尚风向标。
这里的马聚源指马聚源帽店,内联陞为内联陞鞋店,四大恒是四家信誉卓著的钱铺2,都是声誉卓著的字号。
而“八大祥”则指八家经营绸缎呢绒布匹等的店铺,均由山东省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经营,章丘孟氏具有齐鲁商人典型的忠厚传家,诚信经商的特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八大祥”成为历史上北京最重要的绸布专业店群体。
关于“八大祥”至少有三种较权威的提法,据《北京大栅栏》3一书记载,“八大祥”指瑞蚨祥、谦祥益、瑞林祥、瑞增祥、益和祥、瑞生祥、广盛祥、祥义八家店铺;据《北京老字号》4一书记载,“八大祥”为瑞蚨祥、谦祥益、瑞林祥、瑞增祥、益和祥、瑞生祥、瑞成祥、庆祥;另据《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北京卷》5中的记载,当时的“八大祥”為瑞蚨祥、谦祥益、瑞林祥、瑞增祥、益和祥、瑞生祥、瑞成祥、庆祥八家。
无论哪一种提法,都绕不开谦祥益和瑞蚨祥,“八大祥”中谦祥益经营时间最长,开山东省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孟姓家族经营布匹之源,瑞蚨祥资金最雄厚是行业公认的。
推根溯源,研究谦祥益历史文化,有助于我们传承老字号历史文化精髓,发掘“八大祥”经营管理文化,再现近代民族资本的奋斗历程。
一、旧军孟氏起源(一)旧军孟氏发源地一一章丘旧军谦祥益源于山东省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现山东省济南章丘市的刁镇旧军村),正是从这个村庄中,走出了闻名全国的“八大祥”。
你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吗?一招教你“认祖归宗”!姓氏堂号查询表

你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吗?一招教你“认祖归宗”!姓氏堂号查询表展开全文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这是世界三大哲学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有的思考。
那你有没有想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认祖归宗”,以及姓氏背后的那些事儿……南雄珠玑古巷清明上坟、中元烧纸、冬送寒衣、春节祭祀。
我们中国人,对家庭非常重视,对祖先极为尊崇。
古时候,由于国家政策、社会动荡、战乱、避祸等原因,不少大氏族被迫分家迁徙,流落四方。
如今,我们到哪儿去找寻祖先的身影,从哪儿能得知先人的事迹呢?答案,就在我们的姓氏,和郡望堂号里。
郡望堂号郡望,就是指古代某一地区的名望贵族,如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而这样的大家族,一般都有代表自己家的堂号。
堂号的起名,有的和家族发源地有关,有的和名人轶事有关,有的和家规家风有关,种类丰富多样。
姓氏迁徙各地分家后,还会有各自的堂号,于是有了“总堂号”和“分堂号”之说。
如果我们了解了自己家的堂号,那就能知道祖先的故事,也知道谁是自己的“亲戚”啦!珠玑古巷,两边是各姓祖屋首先,我们来举几个堂号为家族发源地的例子。
王氏:太原堂【相关人物】:姬晋太原王氏,是中国历史上显赫的大家族。
相传其始祖是西周时期周灵王的儿子姬晋,曾被封为太子。
姬晋从小才华横溢,聪明过人,可惜因直言规谏惹怒天子,被贬为庶人,不久离开人世。
不过民间传说他未死,而是修炼成为神仙。
武则天所作的著名碑文《太子升仙碑》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姬晋的儿子宗敬看到国势衰微,避居太原,世人将其称为王家,遂以王为姓。
太原王氏逐渐发展起来。
周氏祖屋与发源地有关的堂号,难免因不同姓氏居住在同一地域,而出现不同姓氏但同堂号的现象。
周氏:汝南堂【相关人物】:姬烈周氏有多种来源,其中主要来源是“姬”姓,即周人。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平王迁都洛邑。
平王有一儿子叫姬烈,被封为汝坟侯,居于汝南安城。
汝南周氏由此而来。
汝南堂的周人后来不断迁徙,产生了众多堂号,其中有一个“敦颐堂”,就是北宋著名文人,著有《爱莲说》的周敦颐的家族。
清代明间风水大师卢麟祥

卢麟祥卢麟祥(1760-1841),字从振,清代江西义宁州(今修水县)人,民间风水大师、罗盘制造家。
《义宁志》载:乾隆五十九年,因参与皇家园林设计有功,敕封从五品奉直大夫,并赐建八字门楼风水堂,取号“义宁卢公麟祥风水堂”。
据传,其少时天资聪颖,一目十行,记忆超人,因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与母靠乞讨为生。
十二岁那年除夕,饥寒交迫的他要饭于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发源地的黄龙山(今江西修水境内)黄龙寺,被一老道长相中收养,老道长传他风水、造罗盘、周易八卦、医学、武功等秘术。
成年后,专职于风水术与罗盘制造业,其风水德技享誉湘鄂赣大地,所制做的罗盘因具有不忌杀师日及制煞避邪功效,畅销于国内外风水师手中,麟祥风水堂盛极一时。
其后,麟祥堂风水术和罗盘制造术以“唯父子相传,不授外”的模式薪火相承。
解放后,风水术被视为封建迷信,麟祥堂罗盘于是被中止制造,破四旧运动以及“文革”十年浩劫,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麟祥风水堂几乎遭灭顶之灾,堂中石柱、神像、雕刻物以及用于罗盘磁针制造的石磨床等先后被毁,仅剩当年乾隆帝赐封的八字门幸免于难,至今尚保存完好无缺。
1976年,其坟墓因开山垦田被改迁。
开棺时,发现大小不一,并刻有“麟祥堂造”标识的木质罗盘十二面。
但出棺后见风腐烂,未能保存,甚为惜哉。
改革开放的春风,百业俱兴,有着几千年历史和生命力的风水术也在科学的春天里得到复兴。
为满足广大风水爱好者的需求,本着抢救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麟祥风水堂第九代传人卢龙锋先生在熟研祖传风水术、周易八卦、四柱命理后,积极搜集先人罗盘制造技艺,经过大胆实践,反复探索,在风水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下,于一九九九年开始承祖法制造具有真正传统意义的风水罗盘,麟祥堂罗盘于是得以重现曙光。
1.最早的旱罗盘创自江西道士之手(图)来源:江西大江网2.黄龙山来源:百度百科3.江西修水黄龙山、黄龙寺来源:新浪博客3.神秘江西风水术大起底来源:大江网。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以下是国学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的晋商文化:著名商号,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www.)查看。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一】广升药店山西省太谷县广升药店的前身是广盛药铺,约创办于明代嘉靖年间。
广盛药铺原是到太谷县行医的某大夫开办,后被当地地主杜氏所侵吞。
清朝嘉庆年间,药店改组,新增姚聚等人入股,药店遂更名为广升(聚记)药店。
广升药店出售的自制中成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在历史上很有名气,现在仍然驰名海内外。
这两种药原来都是宫廷药品。
据说龟龄集是明代方土向嘉靖皇帝进献的一种长生不老药,后由方士陶仲文的义子太谷县陶某将配方抄出,又经太谷药铺修改定名为龟龄集,从此流传于世。
当然,说此药能长生不老纯属方土骗人。
但此药确有增进人体新陈代谢,调整各部机能,加强血液循环,滋阳补肾作用,尤对年老体虚者疗效良好。
定坤丹是专治妇女经血不调的中成药。
清朝宫女一般是十五岁入宫,二十五岁才能出宫婚配。
长期的宫禁生活,使大多数宫女精神忧郁,体力虚弱,身患经血不调之症。
乾隆四年(1739),太医院集全国名医修《医宗金鉴》,同时拟出治疗宫女经血不调的药方,即定坤丹。
但因此药方不能外传,故《医宗金鉴》未收入。
后来,太谷籍监察御史孙某,因母病从太医院抄出此方。
从此,定坤丹也流传于世。
传说,咸丰二年(1853),太平天国派军北伐时,天王洪秀全曾命北伐军攻占山西后,要保护好生产龟龄集和定坤丹的太谷广升药店。
后来,北伐军因孤军作战失败,天王关于保护好太谷广升药店的命令虽未能实行,但由此可见,广开药店出售的龟龄集和定坤丹影响之深远。
广升(聚记)药店从嘉庆年间改组后,到光绪初年是它的迅速发展时期。
当时,汉口是川广药材的集散中心,怀庆(今河南沁阳)是生地、山药等药材的主要产区,广州是中西药品的进出口岸。
广升(聚记)药店先后在汉口、怀庆、祁州(今河北安国)、禹州(今河南禹县)、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店。
同时,自制销售的丸散膏丹也发展到十多种,如治霍乱的“麝雄丸”、治时疫的“玉枢丹”等均负盛名,销售颇佳。
中国四大古店名注释

中国四大古店名注释
摘要:
1.介绍中国四大古店名
2.分析四大古店名的含义及历史背景
3.探讨四大古店名的文化价值
4.总结四大古店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正文:
中国四大古店名是指“同仁堂”、“瑞蚨祥”、“王麻子”和“张小泉”。
这些古店名不仅代表着中华悠久的商业历史,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仁堂,创立于清朝康熙年间,是一家以中药为主的老字号药店。
同仁堂的店名寓意着“同修仁德,共济众生”,体现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仁爱精神。
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同仁堂已经成为了中国中药的代名词,代表着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高度成就。
瑞蚨祥,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以丝绸为主的老字号商号。
瑞蚨祥的店名取意于“瑞蚨呈祥”,瑞蚨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昆虫,象征着吉祥如意。
这家商号凭借其精湛的丝绸工艺和优良的品质,成为了中国丝绸业的佼佼者。
王麻子,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家以剪刀为主的老字号五金店。
王麻子的店名来源于其创始人王氏,他原是位麻匠,以制作麻绳为生,后来改行制作剪刀,并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市场。
这家店传承了中华传统五金工艺,代表了中国剪刀制作的高水平。
张小泉,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家以剪刀、菜刀为主的老字号五金店。
张小泉的店名来源于其创始人张氏,他以制作剪刀起家,后来增加了菜刀等五金产品。
这家店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剪刀世家”的美誉,成为中华传统五金工艺的代表之一。
四大古店名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商业的繁荣,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们所传承的技艺、品质和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东山的寺庙:猛将堂

东山的寺庙:猛将堂在东山,只有稍稍走过几次,就会发现,猛将神崇拜十分普遍,几乎村村有神庙,家家都祭拜。
统计说,东山猛将堂有48座之多。
虽然猛将堂有很多,称谓却不一样,有写刘公堂的,有写刘府中天王的,有写上天王的,也有写吉祥王的,不一而足。
走访当地的百姓,却问不出个所以然。
老百姓并不关心这些称谓上的区别,也解释不清这些区别,甚至很多人根本没在意到这种区别,当然,也并不在意。
猛将但是,猛将堂仍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年里,“抬猛将”是当地百姓的主要文化活动,虽然这个活动被中断了二十多年。
不仅仅在东山,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刘猛将的神信仰。
而关于刘猛将的故事,很多书籍中。
我参看的车锡伦的著作,把刘猛将的几种来历摘抄出来,供大家下次参观的时候对照。
东山刘公堂一:刘承忠说,这是东山最主要的一种说法,我在杨湾的刘公堂上,便看见字迹漶漫模糊贴在墙上的告示:元朝末年,当地蝗灾,作物严重受损,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当时人民封建,认为蝗虫是神虫,不可捕杀,只好听天由命。
元朝军官刘承忠,带头反对封建迷信,带头带领官兵和人民,一起扑灭蝗虫。
后人为其塑像立庙,称刘猛将,或者刘王老爷,村村供奉。
此处的刘猛将和其他地方的刘猛将很是与众不同。
他处威猛有须,面目严峻,无敢触犯。
东山的年少英俊,面目清秀,和悦可亲。
传外婆是东山人,幼年遭继母虐待,额头系红布是跌倒所致。
可他的外婆对他爱护有加。
即使常住东山,也对东山极为眷恋,故儿童爬上身玩耍也无不可。
上杨湾的这座刘公堂有宋代的敕文。
清雍正二年,有旨祭刘承忠于各省府州县,并载入《大清会典》,清同治皇帝为刘承忠所感,特赐匾一块,并加封他为普佑上天王。
每年清明前后和8月14 两期庙会。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德,特在旧址上修刘公堂。
二:刘锜说,苏州的吉祥庵等几个寺庙流传的另一种说法。
《宋史》有传,就不再细说。
刘锜为宋代抗金名将,传说他死后显灵驱蝗,被南宋王朝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三:刘宰说,此人《宋史》也有传。
丁氏世家与十笏园

孙敬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古钱币研究家,是潍坊市文博界泰斗级专家、学者。
本文风格高古,知识、信息丰富。
诚望众多网友耐心、仔细研读。
丁氏世家与十笏园孙敬明依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观点,研究解析人类历史发展时期的家庭宗族,尤其是世家望族的兴衰荣枯,其对于探讨社会内部结构、人类调解协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潍坊自古人文昌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均与世家望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仅以潍县为例,明清两代先后就有胡邦佐、刘应节、王岸泉、高桂与郭尚友、陈官俊、张兆栋、丁善宝等八大世家名门。
研究八家兴衰发展,发现其各有内在的规律与特点。
历史上八家的门第荣祚多随风吹雨打而去,迄今所见唯一留存于世的,则即丁善宝世家的十笏名园和之周近的住宅门庭,并且已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笏园乃江北明清园林的杰出代表,素有鲁东明珠之称。
“北国园林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可谓蜚声天下,名冠古今。
并且丁氏望族自明初迁来潍县,诗书经营,和善发家,崇尚高雅文化,追慕清操名德,文风绍继二十余世,约近六百年的发展而绵延无穷。
凡此不仅对于研究潍坊文化,而且由此推及潍坊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构成中的地位,均具有十分重要和典型意义。
我们经过对潍坊近六百年历史的探研,重点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环境来分析潍县明清八大世家望族家门个案,从中观察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社会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与时俱进,和谐发展是其共同的特点。
为了具体而客观的展现潍县明清两代的人文风华和名园的清幽典雅,以及绵延无尽的门第书香,以揭示名门望族的精神世界和高雅的哲学理念,而专门以十笏园为依托,对丁善宝世家近六百年的发展历史做大致的复原展示。
让人们在享受清幽典雅、朴素纯真的诗书园林文化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完美一体的同时,以陶冶情操,熟悉历史,启迪心智,追慕先贤名德而创造美好社会。
诗书世家(一)潍县丁氏世家,其远祖出自齐国肇封之君姜太公,太公之子吕□□,号曰丁公,丁氏之称自此而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麟祥堂来历考证
关于麟祥堂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纷,由来已久,综合众多版本,可信的主要有二:一是乾隆晚年,朝廷大兴土木,在封建社会,建筑兴工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都是要请风水师堪与一番的,于是,朝廷掌管风水一事的大臣(过去政府特别设有这个职务)开始到民间寻找合适的风水师。
33岁的卢麟祥,小的时候在黄龙寺里已学会过硬的风水术和罗盘制造术,在地方也已小有名气,正因为此而被入选到京城参与皇家园林设计,由于卢麟祥是用自己制造的罗盘为皇家选风水,乾隆皇帝大喜,于是赐封卢麟祥罗盘为官用罗盘,罗盘制造兴极一时,就这样卢麟祥制作的罗盘一律叫麟祥堂罗盘。
但罗盘必竟属于民间风水师用品,能有史料记载的少之又少,所以,即使经过皇封大名鼎鼎,但还是无法登大雅之堂,特别是年代已久,家道中衰,麟祥堂又几度歇业,所以,除一些卢氏家谱记载有关麟祥堂罗盘外,正史记载的更是少之又少。
再有一种更比较切实际的说法是,乾隆后期至嘉庆初期,湖北发生了白莲教起义事件,朝廷大斥镇压,修水为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交界之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门失火,殃及鱼池,修水也出现了以一个名叫刘联登为首的白莲教,经过发展,势力非常强大,并渐渐向修水西边的黄龙山一带蔓延,本身在黄龙寺练就一身武功的卢麟祥,靠做罗盘和行风水术起家,远近闻名,家境殷实,有鸟铳达108支,当刘联登率领的白莲教大军向黄龙山一带靠近时,卢麟祥带着全体家丁用108支鸟铳击败刘联登到湖北通城会师向湖南发展的阴谋,
为朝廷剿灭白莲教扩大势力立下了不可磨灭之功,嘉庆六年,清廷镇压白莲教判乱取得了全面胜利,嘉庆对地方镇压白莲教有功的人进行了奖励,朝廷奖赏卢麟祥五品顶戴,由于修水籍的嘉庆老师万承丰的推荐,嘉庆(一说是乾隆帝,但查历史,乾隆帝当时已退位了)还想叫卢麟祥去做官,但做罗盘的卢麟祥拒绝了皇上的好意,只是要求皇上能给他的罗盘一个敕号,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商标,嘉庆问卢麟祥,“你叫什么名字?”,卢麟祥回答“草民麟祥”,嘉庆龙颜大悦,高兴地说:“麟者,麒麟也,这个名字好吉祥,封你八字门,取名麟祥堂好了”,自此,卢麟祥所生产的“麟祥堂罗盘”名声大振,于是卢麟祥在村里大兴土木,麟祥堂有麟祥寨之称,这点与家谱所记载的“奖赏五品顶戴…….立奇功,钦锡建八门”相符,从现存破碎不堪的八字门“麟祥堂”门楼以及嘉庆六年卢麟祥自己立的“钦锡恩荣”的牌匾来推,这种说法更贴近于麟祥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