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割发代首

合集下载

割发代首的成语典故

割发代首的成语典故

割发代首的成语典故【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释义】割掉头发代替头颅。

比喻以身作则,讲诚信。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曹操手下有两个谋士,分别是毛蚧和苟彧。

一天,他们为曹操提了两条建议。

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叫“挟天子,令诸侯”;其二,要重视耕种,开荒种田,广积粮。

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两条建议。

于是,经过仔细筹划,开始实施。

他首先打听到汉献帝的下落,然后亲自去朝见皇帝,把皇帝接到许昌,他自封为大,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条措施实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兴,士兵的士气也很高涨。

曹操开始实施第二条措施,解决粮食的问题。

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大量开荒地,实行军屯。

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

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

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

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曹操骑着马,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

战马受惊,一边嘶叫一边四蹄奋起窜进旁边的麦田。

当曹操用力将马勒住停下来时,低头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麦子。

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

”主管法令的官说:“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

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出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

”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

”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

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

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释义】割掉头发代替头颅。

比喻以身作则,讲诚信。

【历史典故】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曹操手下有两个谋士,分别是毛蚧和苟彧。

一天,他们为曹操提了两条建议。

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叫“挟天子,令诸侯”;其二,要重视耕种,开荒种田,广积粮。

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两条建议。

于是,经过仔细筹划,开始实施。

他首先打听到汉献帝的下落,然后亲自去朝见皇帝,把皇帝接到许昌,他自封为大将军,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条措施实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兴,士兵的士气也很高涨。

曹操开始实施第二条措施,解决粮食的问题。

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大量开荒地,实行军屯。

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

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

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

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曹操骑着马,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

战马受惊,一边嘶叫一边四蹄奋起窜进旁边的麦田。

当曹操用力将马住停下来时,低头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麦子。

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

”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

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出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

”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

”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

割发代首简述

割发代首简述

割发代首简述: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

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

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

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

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

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单刀赴会简述:单刀赴会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

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

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

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

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

“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

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官渡之战简述:赵云救阿斗简述赵云在长坂坡之战被曹军包围、发现刘备夫人孩子都走散了~然后他发现糜夫人受重伤,夫人为了不拖后腿,把阿斗托给赵云后跳井。

赵云单枪匹马,带着阿斗,在乱军中前后冲杀,砍到曹军两面大旗,夺了三支长枪和,杀死曹军名将五十多人,杀出重围。

官渡之战许攸投曹情节……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

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

”军士忙报入寨中。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曹操是三国时期人。

他虽然野心很大,但却在自己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

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

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

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

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

老百姓开始不相信,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

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

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

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

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

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曹操割发代首的出处是哪-曹操为什么要割发代首-

曹操割发代首的出处是哪-曹操为什么要割发代首-

曹操割发代首的出处是哪?曹操为什么要割发代首?本文导读:三国人物系列告一段落,本来计划是2月底结束的,没成想拖到了五一,惭愧惭愧。

接下来要写历史典故,先写三国时期,这就不关注是不是史实了,只论典故出处。

割发代首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曹操,之前用曹操压轴,还是让他承上启下吧。

这段典故的记载来自《魏书》。

曹操作为魏国最大的名将,他常年征战在外,有一次路过百姓的麦地,他下令“士兵谁要是敢弄坏人家的麦子,就依军法处死”。

依此推测,曹操大概路过的是自家的领土,要不然还保护什么麦子,就地开始割麦子当军粮好了。

百姓们一年到头也就收1次麦子,这麦子要是没了,这家人算是白忙活了。

三国时期气温还比现在低,没粮食去换钱,可能连衣服都换不来,吃不饱又穿不暖,践踏了麦子这家人大概要哭晕在厕所...所以步兵要小心翼翼地走,骑兵也要下马,一手牵着马,一手扶着麦子。

但曹操作为最高统帅,他搞特殊哇,自己这还骑着马呢,谁也没想到曹操的马还受惊了,一下就跃进麦田里...这就尴尬了,曹操这边刚下完令,就被自己的坐骑打脸了。

曹操叫来主簿问这罪该咋判呀,主簿回应“按照《春秋》的说法,不能处罚有尊贵职务的人。

”主簿也很识象,哪敢拿自家老大开刀嘛。

曹操自然也不能说话不算数,他表示“我制定的法律连自己都不遵守,还当什么统帅?不过我是一军统帅,也不能自杀,那我就自罚吧。

”随后曹操就割下了自己的头发,用来替代自己的项上人头。

这里有曹操机智的一面,也是以身作则的体现。

重要的头发顺带补充一下,后来东吴有个效仿他的,周鲂。

周鲂同学给曹休写了7封信,就是要诈降,为了把戏演得更逼真,周鲂也割下了自己的头发,要削发明志。

这一手也成功骗取了曹休的信任,这位曹家的“千里驹”就这么栽在了“石亭之战”。

曹休咋就没想到曹操老前辈当年的操作呢?说回头发这事,没碰上“髡刑”,谁也不会去理个光头。

毕竟《孝经》提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然也不是不理发。

商汤在祭祀的时候,说是用“人”实际上也是拿指甲、头发来替代的,周公还有“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表现,可见古时候人们对头发的重视。

割发代首的解释

割发代首的解释

割发代首的解释
"割发代首"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寓意着以轻微的损失来避免严重的后果,体现了一种明智的决策和顾全大局的智慧。

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深远的历史故事,为我们解读这个成语的含义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攻打张绣。

在一次战斗中,曹操的战马受惊,使他陷入敌阵。

危急时刻,曹操的一名将领夏侯惇,为了拯救曹操,果断地割下自己的头发,以假扮曹操的身份,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最终使曹操得以脱险。

夏侯惇的这种明智举动,使得他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保证了曹操的安全。

这就是"割发代首"的来源。

"割发代首"这个成语的核心思想是明智地选择损失,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这种观念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尤为重要,因为战场上士兵的生命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当面临生死关头时,能够理智地做出割舍,既体现了个人的英勇品质,也展现了全局观念。

在现代社会,"割发代首"的内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学会权衡利弊,勇于承担一定的损失,以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同样适用于国家政策、企业经营等领域。

总之,"割发代首"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懂得适时割舍,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智慧不仅来源于历史,更是我们现代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一种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故事和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智慧,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1、错杀吕伯奢曹操因刺杀董卓不成而逃离洛阳,途中被陈宫所救,共同来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买酒;但曹操却误以为家人的磨刀声是要杀死自己,于是尽杀吕氏家人。

离开吕家后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因担心吕伯奢将告发自己,于是挥剑砍死吕伯奢;2、割发代首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

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

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3、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传令下去说前边有一梅林,时下正是产梅子的季节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气大振而快速前进。

4、割须弃袍曹操攻打潼关的时候,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

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5、梦中杀人曹操惟恐别人会趁自己睡觉的时候加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道:“我梦中喜欢杀人,我睡着的时候大家不要靠近。

”一天白天,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个侍卫过来帮曹操把被子盖好。

曹操跳起来,拔剑杀了侍卫,又上床继续睡觉。

醒来之后,曹操故意惊问道:“是谁杀了侍卫?”左右把实情告诉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卫。

从此大家都相信曹操会在梦中杀人。

三国诗词《割发代首》原文及赏析

三国诗词《割发代首》原文及赏析

三国诗词《割发代首》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诗词《割发代首》原文及赏析【导语】:十万貔貅十万心①,一人号令众难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 ……‛ 执 法 官 迟 疑 了 一 下 , 又 说:‚丞相,您的马是受到惊吓才冲入麦田的, 并不是您有意违犯军纪踩坏庄稼,还是免于处 罚吧!‛
‚不!岂有此理,军令就是 军令,不分什么有意无意。 如果大家违犯了军纪,都去 找一些理由来免于处罚,那 军令岂非一纸空文?军纪人 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例外 呢?‛

可是,有些士兵不懂得爱护庄稼,常有人 在庄稼地里乱跑,踩坏庄稼。曹操知道后很 生气,他下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命令:全军将士, 一律不得践踏庄稼,违令者斩!
有一次,曹操率部行军途中,突然路旁窜出 几只野鸡。战马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惊了,狂 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田。等到曹操勒住了 惊马,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
电视剧中的曹操 真实的曹操画像
这就是曹操割发 代首的故事,反映了 曹操治军严明、遵守 纪律的一面,这也是 他能够在战争中多次 获胜、统一北方的重 要原因之一。 ‚治世之能臣 , 乱 世之奸雄‛,这是后 人对曹操准确而真实 的评价。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 他想了想又说:‚丞相,您 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 令从事,那谁来指挥打仗 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 丞相,百姓也不能没有您 呐!‛
众将官见执法官这样 说,也纷纷上前哀求, 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求情,沉 思了一会说:‚我是主 帅,治死罪是不适宜。 不过,不治死罪,也 要治罪,那就用我的 头发来代替我的首级 吧!‛说完他拔出了宝 剑,割下了自己的一 把头发。
三国演义之
削发代首
曹操,字孟德, 小字阿瞒。东 汉末年的丞相, 后被封为魏王, 是三国时期著 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 家、书法家。
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 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 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诸侯割据势力, 统一了中国北方。
由于多年战乱,当时中原一带田地荒芜, 百姓流离失所。曹操采纳部将建议,下令让军 队的士兵和老百姓实行屯田。荒芜的土地种上 了庄稼,收获了大批的粮食。有了粮食,老百 姓安居乐业了,军队也有了充足的军粮,为进 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
见此情景,曹操把执法官叫了来,请求 军法处置。 执法官犯了难。曹操是主帅, 军纪也是他制定的,怎么能治他的罪呢? 想到这,执法官对曹操说:‚丞相,古制 曰‘刑不上大夫’,您不必领罪。‛
‚这怎么能 行 ?‛ 曹 操 说 , ‚如果高官都 可以不受法令 的约束,那法 令还有什么用 处?军令是我 下的,如果我 自己不执行, 怎么能让将士 们去执行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