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著名人物及其故事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和英雄豪杰间的故事。
无论是刘备、关羽、张飞等蜀国豪杰,还是曹操、赵云、夏侯惇等魏国豪杰,亦或是孙权、周瑜、黄盖等吴国豪杰,这些英雄人物都展现了他们的智勇才华和崇高的品德,成为了三国演义的精彩篇章。
下面我们将通过简要的介绍来了解一些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杰。
一、刘备:仁义之主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被誉为至仁贤君。
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刘备收留了诸多忠诚之士,如关羽、张飞等。
他希望能为民众谋福利并恢复天下的和平。
刘备的仁义之举深得百姓的拥戴和敬佩。
二、关羽:武艺高强、义薄云天关羽是刘备的忠义之臣,被誉为武圣。
他以英勇善战和忠诚守信而闻名于世。
关羽在长坂坡厮杀十八回合仍然能安然无恙,展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他曾经在曹军围困下不离不弃地保护了刘备,展现了他义薄云天的忠诚。
三、曹操:智勇双全、多才多艺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是一个极富领导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巧妙地攻取了一片疆土,打下了魏国的基业。
曹操在军事上也显得十分出色,他曾领导魏军击败了袁绍、孙权等势力。
他的多才多艺使得他能够在政治、文化和军事上都得心应手。
四、孙权:智勇兼备、英明果断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是一个兼具智勇的名将和明主。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的基业,并通过与刘备和曹操的矛盾斗争中崭露头角。
他每每在关键时刻做出英明果断的决策,如击败刘备后取得荆州。
孙权的智勇成为了他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五、张飞:虎将张翼德张飞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以其威猛勇猛著称。
张飞勇猛且善战,他在长坂坡单骑救援刘备,赢得了无数次战斗的胜利。
他虎背熊腰,同时又具备过人的智慧,是刘备的得力干将之一。
六、赵云:常山赵子龙赵云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被誉为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勇猛果敢,多次在战斗中表现出色。
他在长坂坡与张飞共同保护刘备,打退曹军的进攻。
赵云的忠诚正直和无所畏惧的英勇使得他成为刘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三国时期人物故事_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人物故事历史故事具有历史性、真实性、生动性、启发性和篇幅适宜等特点,那么三国演义中又有哪些经典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三国时期人物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三国时期人物故事篇一:刘备摔阿斗三国时期,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三国时期人物故事篇二:桃源三结义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张飞:“形貌异常,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刘、关、张桃园结义,莫敢违誓,平素相互礼敬,沙场奋勇争先,终成一番大业.至于结义中一时不快,亦成佳话.关羽重枣面疾终身未褪,张飞瞠目环眼终日,睡不能合.然而二人虽获痼疾,亦惊世骇俗之异相,强敌乍见,无不心战胆寒.长坂坡危急之时,张飞忆及结义时情状,不禁胸腹间气息盘结,俄尔迸为巨雷厉喝,致百万曹军惊悚即溃,而后每战必用,屡试不爽.三国时期人物故事篇三:温酒斩华雄讲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在汜水关前,各路诸侯豪杰大战华雄未果,袁术恐先锋孙坚立下头功不发粮草,以至孙文台兵败汜水关,大将祖茂被华雄所斩,之后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关羽却道:“待我斩了华雄后再饮未迟!”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且尚温!三国时期人物故事篇四: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三国时期人物故事篇五:空城计简单说下就是发现自己身边只有20xx多老弱病残之后思索再三,决定下一着险棋,那就是大开城门迎接敌军的到来,而自己却装得悠然自若,让大胜马谡领兵而来的司马懿惊疑不定,因为他也明白马谡这样一个深喑兵法的人不可能犯那么愚蠢的错误,而且丢的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要塞街亭,所以他怀疑是诸葛亮的阴谋故退兵而去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魏书》,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吕布和陈宫率一万多人从东缗(故城址在山东省金乡县东北)来打曹操.当时曹操驻军乘氏(故城址在山东省钜野县西南),部队都下乡收麦子去了(兵皆出取麦),留守的不到一千人.情急之下,曹操便让随军女眷都到城上短墙(陴)去站岗,所有的兵力也都用上(悉兵拒之).吕布来了以后,看见曹军人数不多,墙上站着女人,屯西又有大堤,堤南“林木幽深”,便怀疑那里有埋伏.吕布就和部下说,曹操这个家伙很狡猾(曹操多谲),我们不要上当(勿入伏中),便向南后退十余里.等到第二天吕布再来时,曹操果然在堤内埋伏了军队,结果打得吕布落荒而逃,曹操“追至其营而还”.三国时期人物故事篇六:赤兔马四位主人.关羽:“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主人遭遇了“走麦城”的窘境,赤兔马决心与主人共进退. 城中粮草已尽,它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但是它已经决心背负主公脱险,哪怕是自己落进万丈深渊,也在所不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赤兔马驮着一代名将夜走临沮小路. 传说潘璋带五百人埋伏,他估计自己的这点人难以捉住“万人敌”的关羽,于是事先在杂草中准备下七道绊马铁索,又怕赤兔马神骏,认出铁索,就在前六道上染上和草地一样的颜色来迷惑它。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在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或许真实存在过,但是故事发生的情节并不完全按照历史事实,它是基于原始资料的二手资料,存在部分虚构情节,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1:诸葛亮三气周瑜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
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
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真是一举两得!二气周瑜——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
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
诸葛亮随后使计让刘备安然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周瑜——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致使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拒绝东吴的要求,却又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名为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之际,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吴军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最终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看罢“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喜欢诸葛亮的大可不必为诸葛亮喝彩,热爱周瑜的也没有必要为周瑜难过,因为“以上纯属虚构”。
在三国历史上,南郡之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如果要弄一个名次的话,其重要性应该仅次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灭吴之役、灭蜀之役,排在第六位,因为正是这场战役最终确定了曹操、孙权、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范围。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精选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精选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三国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一)邓芝--三国时蜀汉重臣邓芝是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于汉末时入蜀定居,但无人了解起用他。
当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邓芝请他给自己相面,张裕对邓芝说:“你年过七十,会位至大将,并封侯。
”邓芝得知巴西太守庞羲好结交士人,便前往依附他。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主益州,邓芝任郫城府邸阁督。
一日,刘备经过郫城,和邓芝交谈后,感到十分惊奇,擢升他为郫令,后升迁为广汉太守。
任内清廉、严谨,颇有治绩,于是入朝为尚书。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于永安病逝。
之前,孙权为修补夷陵之战给两国造成的裂缝,曾遣使请和,刘备亦派宋玮、费祎等到吴回应。
但如今刘备逝世,丞相诸葛亮忧虑孙权知道这消息后态度会有所改变,不知如何处理。
此时邓芝面见诸葛亮说:“现今主上(刘禅)年幼,在位不久,应该派遣使臣重新与东吴结好。
”诸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谁,现在我找到了。
”邓芝问是谁,诸葛亮说:“就是使君您了!”于是派邓芝出使吴国。
邓芝到来后,孙权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见邓芝,邓芝便自己上表求见孙权道:“臣这次来也是为了吴国,不只是为了蜀汉。
”孙权于是接见他,对邓芝说:“我原本诚心想与蜀汉和亲,但恐怕汉主年幼,国小而大势困顿,如果曹魏乘虚进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犹疑了。
”邓芝答道:“吴、蜀两国结合拥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诸葛亮亦是当代特别杰出的人才。
蜀有重险可固守,吴有三江可阻隔,结合这两个长处,成为唇齿之邦,进可并力夺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自然的常理。
大王现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为质子,若不遵从命令,就有理由讨伐,我国必定见有利而顺流进发,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
”孙权沉思甚久才说:“你所言甚是啊!”便与魏断绝关系,与汉连和,派大臣张温前往访问。
关于三国历史人物故事汇总

关于三国历史人物故事汇总研究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指导人类现在的活动,使之更为理性化。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三国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一)胡遵——魏国大将、魏国大将之一胡遵,字以道,汉建安十一年(206)丙申生,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魏卫将军。
景初二年(238),辽东公孙渊反,司马懿遣遵等击破其将卑衍、杨祚。
嘉平四年(252)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
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
不利而还。
正元二年(255)七月,以遵为卫将军。
甘露元年(256)秋七月己卯,遵薨。
他有六子,最著名者是胡奋,他在晋武帝时屡立战功,官做到尚书仆射、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他的女儿胡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从此成为外戚,权势更加显赫。
《三国志》注解晋诸公赞曰:胡烈儿名渊,字世元,遵之孙也。
遵,安定人,以才兼文武,累居籓镇,至车骑将军。
子奋,字玄威,亦历方任。
女为晋武帝贵人,有宠。
太康中,以奋为尚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开府。
弟广,字宣祖,少府。
次烈,字玄武,秦州刺史。
次岐,宇玄嶷,并州刺史。
广子喜,凉州刺史。
渊小字鹞鸱,时年十八,既杀会救父,名震远近。
南北朝时期,拓跋氏统治的北魏对清河崔、范阳卢、太原郭、河东柳几个大姓重重打击,而胡奋后裔胡国珍之女却成为北魏皇太后,胡姓于是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从胡遵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安定临泾胡氏位至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皇后,盛极一时。
糜竺——资助刘备的徐州富商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
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
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
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
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为刘备手下众臣之最。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0则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0则现在提的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是历史知识,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想问题更深入、客观。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三国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一)曹豹——悬谜轶事刘备之下邳相。
初为陶谦将,后仕刘备。
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更有胜负。
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
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
飞杀豹,城中大乱。
“曹”姓在徐州算是世家大族,三国志陶谦传记载:而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
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两相对比,无论曹豹还是曹宏,皆是私德有亏,又同样受到陶谦亲信,曹豹可以说是徐州第一将军,在徐州风头无人能及,曹宏很有可能就是曹豹或曹豹兄弟。
还有一事亦可证明一二,徐州历来不缺名帅猛将,即使在东汉三国时期,吴魏两国许多大将皆出自徐州境内,如臧霸、孙观、徐盛、吕岱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皆出身贫寒。
而徐州牧陶谦此人却喜贵嫌贫,看不起寒门之人,所以一个个帅才将才皆流落他乡。
而曹豹作为世家中人,甚得陶谦信任。
可历史上并没有任何一处提及曹豹的领兵才能或武勇之处,所以,曹豹不一定就是正牌的将军,他也有很大可能是一名颇通文才军事的士人,所以曹宏即曹豹有很大的可能。
张春华--宣穆张皇后张春华年少时就有德行,智慧见识超过常人。
嫁给司马懿后为司马懿生下三子一女,即生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平原王司马干和南阳公主。
曹操当时担任司空,听闻司马懿之名想征召他入朝任职。
司马懿深知汉朝国运已衰,不愿屈服于曹操,便假称有风痹之疾卧床难起,拒绝征召。
有一次晾晒书籍,忽遇大暴雨,司马懿不由自主地去收书。
家中惟有一个婢女看到此事,张春华担心司马懿装病之事泄露出去招致灾祸,便亲手杀死婢女灭口,而且亲自下灶烧火做饭。
司马懿由此十分看重她。
后来,司马懿宠爱柏夫人,连张春华都很难有机会见到司马懿。
《三国演义》的人物典故和道理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为背景,塑造了众多英雄豪杰的形象,其中不乏具有深刻寓意的人物典故和道理。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中精选出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典故,并探讨其中蕴含的道理。
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是最为著名的典故之一。
在刘备与曹操之间的争斗中,关羽奉命前去助阵,却一路上遇到重重阻碍,但关羽凭着一股勇猛的战斗力和坚定的意志,最终成功过关斩将,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智慧成为了三国时期令人敬畏的人物。
1. 拼搏不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告诉我们,拼搏不懈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在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时,只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关羽的故事中,也可以指引人们在面对生活和事业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勇敢,不断奋斗向前。
二、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文章之一,此文被誉为“文学奇葩”。
诸葛亮在文中以“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开头,对当时的战局进行了深刻分析,而后表示自己虚心向人,愿为国效命之意。
1. 忠臣报国诸葛亮出师表的内容充分展现了一位忠臣报国的崇高情怀。
他在表中具体阐述了自己思考国家大事的态度和主张,为国家的安危着想,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效命的决心和誓愿。
这种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担当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面坚定的立场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又一脍炙人口的典故。
在桃园结义的时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共饮桃园中的酒,结成兄弟。
后来,三人助益州太守刘璋,助汉中太守张鲁,夺占成都,打下了三国割据的基业。
1. 义气和忠诚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传递了忠诚和义气的深刻内涵。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以忠诚友情共结桃园结义,后来更是情同手足,齐心协力,共抗外敌,共谋国家大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特点及相关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特点及相关故事1、刘备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
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2、曹操事迹:孟德献刀,挟天子令诸侯,讨伐张秀,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官度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讨伐张鲁,封魏王,左慈戏奸雄,杀华佗。
性格特点:奸诈,智慧,残忍,爱才,多疑3、孙权事迹:坐领江东,赤壁之战,东吴称帝,公孙渊降吴闹剧。
性格特点:谦虚,爱才,识人,明智,后期刚愎4、关羽事迹: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赚门斩车胄,相约三事,斩颜良诸文丑,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华容道,单刀赋会,水淹七军,大意是荆州,败走麦城,灵山显圣。
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5、张飞事迹: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酒醉失徐州,长阪桥,义释严颜,挑灯夜战。
性格特点:敬才,暴躁,好酒,粗中有细6、诸葛亮事迹: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永安托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星陨五丈原。
性格特点: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7、吕布事迹:投降董卓,三英战吕布,凤仪亭,斩董卓,大战曹操,辕门射戟,白门楼。
性格特点:勇猛,自大,反复,不智8、周瑜事迹:赤壁之战,三气周瑜。
性格特点:聪明,小气,嫉妒9、赵云事迹: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
性格特点:勇猛,聪明,忠诚10、庞统事迹:连环计,末阳县废事,取川三策,落凤坡。
性格特点:智慧,嫉妒11、司马懿事迹:速歼孟达,大战诸葛亮,葫芦谷天助,讨伐辽东,计诸曹爽。
性格特点:智慧,阴险12、黄忠事迹:大战关公,定军山。
性格特点:忠义,勇猛,不服老13、马超事迹:起兵报父仇,割须弃袍,挑灯夜战,招降刘彰。
性格特点:勇猛,少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曹操一、刘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
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张飞、关羽。
三位英雄都想为国出力,于是他们边喝酒边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
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
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
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
"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兵败长坂坡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长坂坡被打得大败。
幸好赵云神勇(单骑救河斗),张飞勇猛(威震长坂坡),才避免了全军覆没。
三顾茅庐一日,刘备带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冈,想请诸葛亮出山。
小僮说诸葛亮今早出去了。
又过了数日,刘备又同关、张二次来访。
又见不到诸葛亮,而是见到其弟诸葛钧。
于是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
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
回到新野不久,刘备想再次去请诸葛亮。
经过一番争论,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卧龙冈。
他们一到,小僮说诸葛亮在睡觉。
刘备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后更衣才得以相见。
刘备不辞劳苦,三顾顾庐,诚恳相邀。
感动了诸葛亮终于请出诸葛亮出山辅佐,答应奔走效力,共图大业。
火烧连营,遗恨失吴蜀汉章武年而,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亲率军攻打东吴。
刘备率领75 万人马杀向东吴。
孙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孙权起用了陆逊,刘备的部队从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没打败东吴主力,就在树林里安营扎寨了。
营寨一个挨一个,连续几百里长。
陆逊得知刘备的营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败刘备的计谋。
这天,东南风刮得很猛,陆逊指挥大队人马带着茅草和火种,兵分三路,一起杀进蜀营,把蜀军40 个营地烧成一片火海,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逃到白帝城。
二、关羽的故事温酒斩华雄刘备随袁绍讨伐董卓时,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连斩袁绍手下俞涉、潘凤。
这时关羽请求出马,曹操叫斟酒一杯,让关羽饮了上马,关羽说等回来再喝。
片刻果然斩得华雄之头,而此时其酒尚温。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从曹营回归,一路上经过东岭关(孔秀)、洛阳(孟坦、韩福)、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滑州黄河渡口(秦琪)五关斩杀六将,终于回到河北刘备身边。
华容道义放曹操赤壁之战曹军大败,所剩三百人马,跟随曹操向华容道退去。
关羽领一支人马栏住去路。
曹操见了,只得央求关羽说:"我今天无路可走了,望将军看在我们往日的情份上,给我留一条活路!"关羽说:"你的恩情我已报答,今天不能为私情误了国家大事。
"曹操说:"将军还记得过五关斩六将吗?"关羽听了,心中暗想,如果不是曹操关照,我闯过五关也保不住性命。
关羽是个重义之人,摆手让曹操他们过去,曹操终于保住了性命。
单刀赴会孙权为索回荆州,屯兵于路口,让鲁肃写信,请关羽过江赴宴,欲加杀害。
关羽明知如此,仍独驾小舟,只带亲随10余人,单刀赴会,席上从容应变,使对方无法下手。
大意失荆州走麦城孙权见关羽实在无礼就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夺回荆州。
他的大将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在吕蒙渡江的同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带大队人马攻打关羽。
徐晃的兵比关羽多,他把关羽包围起来。
关羽退到荆州城外的一个小城---麦城。
这时,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
后来,关羽突围不成功,在麦城被捉,因不肯投降,孙权杀之。
三、张飞、赵云的故事:怒鞭督邮平定黄巾后,刘备任安喜县尉,恰逢督邮巡行至县,作威作福,逼勒县官吏,欲害刘备。
张飞大怒,将其扯到县前马栓上绑住,拆下柳条痛打。
长坂坡威震敌胆长坂坡之战时,曹操大军追杀而来,张飞挺矛立弓站于长坂坡上,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发抖。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夏候杰惊得肝胆碎裂倒于马下,于是曹操连忙带头回马退走。
三英(备、羽、飞)战吕布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
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
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赵云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慌乱中,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受了重伤,不愿拖累大家就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
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四、诸葛亮的故事隆中对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分析天下形势,提出正确战略:占领荆州、益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鼎足而立。
草船借箭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
诸葛亮说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
鲁肃来见诸葛亮,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也不动。
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上。
同时,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向曹营进发。
此时,江上大雾迷漫,对面看不见人。
五更时分,船只接近曹营。
诸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
无奈江上雾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调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
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满了箭,天已放亮,诸葛亮下令收船。
军士们高喊着:“谢谢曹丞相的箭。
”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了。
回营后,把箭取下,十万有余。
祭七星坛借东风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可是隆冬之时并无东风,于是诸葛亮主动请命,登上七星坛祭风,果然借来东南大风,助黄盖之船火烧赤壁曹营,完成大功。
七擒孟获蜀汉建兴,为平定后方,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他真心归降,从此,南方稳定,诸葛亮得以从容北伐。
一出祁山,挥泪斩马谡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出兵伐魏,一出祁山。
因马谡不听将令,丢失街亭,致使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巧用空城计,下退魏兵。
诸葛亮退回汉中后挥泪斩谡,引咎自责。
空城计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
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
根本无法作战。
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
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
可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
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
司马懿得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五、其他人物故事:(一)周郎三气一气:赤壁之战后,南郡、荆州、襄阳等处都被诸葛亮巧计占领。
二气:甘露寺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明取西川,暗夺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差点被活捉。
(二)曹操献刀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
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
一日,曹操藏宝刀来到相府,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逃得无影无踪了。
水淹七军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樊城。
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
不料中了庞德的箭。
后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
就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
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
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
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
庞德被生擒。
横槊赋诗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
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
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