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
化工安全防护应注意哪些事项和要求

化工安全防护应注意哪些事项和要求化工安全是指对化工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意外进行预防和控制,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化工安全防护应遵循以下事项和要求:一、安全宣传教育化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宣传教育内容应包括化工事故案例、安全操作规程、紧急应急措施等,以帮助员工了解化工行业的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机构。
化工企业应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按计划落实。
三、安全设备及装备化工企业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包括防爆设备、泄漏检测仪器、紧急救援设备等;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消防安全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扑救火灾的器材和设备。
化工场所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栓、泡沫灭火系统等,提供有效的消防防护措施,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检验。
五、危险品存储和管理化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仓储,建立危险品储存区域,并提供相关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同时,要加强危险品的管理,编制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检查和核实。
六、作业安全化工企业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岗位培训,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和操作程序。
同时,要落实岗前交底和操作票制度,确保作业程序的规范和安全。
七、环境保护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对废气、废水等进行治理和处理,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安全隐患。
八、应急救援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并组织应急演练。
同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援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九、事故调查和隐患排查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事故调查和隐患排查,总结经验教训,改善和完善安全措施。
对发现的隐患要立即整改,确保安全生产环境的稳定。
化工如何做好本岗位的劳动防护

化工如何做好本岗位的劳动防护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化学品的毒性、火灾爆炸、高温高压等。
因此,做好本岗位的劳动防护对于化工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职业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及时排除隐患等方面介绍如何做好本岗位的劳动防护。
首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做好化工岗位劳动防护的基本要求。
在化工作业过程中,化学品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应佩戴好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能够有效隔离化学品的直接接触,防护服可以防止有害物质渗透到人体,防护眼镜和面罩能保护眼睛、面部免受化学品的侵害。
同时,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时,要认真检查其完好,并正确佩戴使用,以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
其次,化工从业人员应不断学习和应用职业卫生知识,做到事先预防为主,学会对危险因素进行及时识别和评估。
化工作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噪音、尘埃、震动等危害因素,因此了解这些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危害程度,掌握相应的防护方法非常重要。
此外,掌握正确的工艺操作流程,合理配备防护设施和工具,也是保证工作环境安全的一种手段。
最后,在工作中要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隐患是指可能引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如设备设施的缺陷、工作场所的混乱、人员操作的不规范等。
化工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安全的设备或工作环境,则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在工作过程中应关注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则立即停工检修,防止事故的发生。
此外,化工从业人员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化工行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做好本岗位的劳动防护是化工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学习和应用职业卫生知识、及时排除隐患等都是保证化工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的重要措施。
化工从业人员应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时刻保持警觉,并遵守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化工工人劳动防护措施包括

化工工人劳动防护措施包括化工工人劳动防护措施是指在化工生产和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职业病危害和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化工工人劳动防护措施:1. 强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化工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保护头部、眼部、面部、手部和脚部的安全。
2.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化工工人应定期接受职业病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职业病,保障身体健康。
3. 充分通风和防爆处理:化工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
在易发生爆炸的场所,应进行防爆处理,包括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防爆终端等。
4. 高温操作的防护:在高温操作场所,化工工人应穿戴透气、防火的防护服,控制室温,保证工人的身体不受高温的影响。
5. 良好的操作训练和操作规程:化工工人应接受专业的操作训练,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6. 提供充分的应急救援准备:化工企业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救援和处理。
7. 设立安全标识和警示标示:化工场所应设立清晰、明确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示,提醒工人注意危险区域、禁止行为、紧急出口等。
8. 健康教育与培训:化工工人应接受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和培训,了解有关职业病防护和安全生产的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9. 建立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化工企业应建立标准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确保工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工艺进行操作。
10.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上述劳动防护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工工人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和健康风险,提高工人的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化工行业安全防护

化工行业安全防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化工行业成为了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它的特殊性质和潜在的危险性,化工行业的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工业现状、危害预防、应急响应、培训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论述化工行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工业现状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中最具挑战性的行业之一。
它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有害物质和潜在危险,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等。
因此,化工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的身体和财产安全。
二、危害预防1. 工艺安全: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和中间物料,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对生产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及时排查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2. 作业安全:化工企业应设立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者的职责和权限,严禁超负荷工作和违章作业。
同时,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火灾防护: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火灾防护体系,采取防火措施,如设立防火门、配备灭火器、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等,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扩散。
4. 毒物防护: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储和使用,化工企业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必要时,应加强通风、隔离和防护设施的建设,降低人员接触和暴露的风险。
三、应急响应1. 应急预案:化工企业应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责任和流程。
同时,要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
2. 应急设施:化工企业应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以迅速应对安全事故,减少损失和伤亡。
3. 信息公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化工企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以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效化解事态,避免谣言的传播和社会恐慌的产生。
四、培训教育1. 安全教育:化工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向员工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防护

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防护化工企业是生产化学制品的生产企业,这些化学品可能对人类和环境有潜在的危害。
为了确保人类和环境安全,化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职工和环境。
其中,职业健康防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的相关问题。
化工企业的职业健康防护问题化学制品生产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对职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职业健康防护是确保职工在工作中不受到化学危害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防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化学品危害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释放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等,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伤害。
例如,工人在接触苯、甲苯等有害物质时,容易引起中毒。
此外,一些有害物质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
作业环境作业环境对于职业健康防护也非常重要。
在化工企业中,可能存在高温、高湿、高噪音等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可能对职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一些特殊的作业环境,比如高海拔、低氧等环境也可能影响职工的健康。
作业方式化工企业的作业方式也可能影响职工的健康。
例如,长时间站立、弯腰、伸臂等工作姿势容易引起肌肉疲劳,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也可能会导致视力问题。
此外,在进行一些化学品混合、溶解、加热等工作时,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和工具,否则可能会造成危险。
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的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化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职业健康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化学品防护化学品防护是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的核心措施。
为了确保职工不受到化学品的危害,企业应该采用有效的化学品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化学品的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期限等。
2.做好化学品的存储和运输,防止化学品泄漏、挥发等。
3.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上防护手套、口罩等。
作业环境防护作业环境防护是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为了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企业应该采用有效的作业环境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减少噪音、震动、振动等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化工行业防护措施指南

化工行业防护措施指南一、引言化工行业是指涉及化学反应、物质合成、制药、石油化工等工作领域的行业。
由于其与有害化学物质的接触频繁,工作环境危险性较大。
本文将从个人防护、设备保护、事故应急等方面,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份化工行业防护措施指南。
二、个人防护措施1.穿戴防护服:化工从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行业标准的防护服,以防止有害化学物质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防护服应具备防静电、抗腐蚀、防火等功能,并有良好的透气性。
2.佩戴防护眼镜和面罩:化工作业过程中易产生气溶胶、液滴等危险颗粒物,因此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和面罩,确保眼部和面部安全。
3.戴防护手套:根据不同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护手套,包括防腐蚀手套、绝缘手套等。
手套应定期更换,以防止损坏导致危险物质渗透。
4.戴防护口罩:若化工过程中易产生有毒气体、粉尘等危险物质,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以过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保护呼吸系统。
5.佩戴防护鞋:根据工作环境和化学品的具体情况,选择防滑、防穿刺、防腐蚀等功能的防护鞋,确保脚部安全。
6.其他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实际需要,可配备呼吸防护器、防尘帽、耳塞等防护装备,以全面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
三、设备保护措施1.工作场所通风: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应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排出,以保障工作环境的质量。
2.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损坏、泄漏或故障,并进行维护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使用安全阀和泄压装置:在压力容器、管道等设备上设置安全阀和泄压装置,当超压发生时,及时释放压力,避免事故的发生。
4.安全容器和标识:对储存和运输化学品的容器进行标识,确保标识清晰可见;同时,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容器,避免危险品泄漏。
四、事故应急措施1.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化工行业常见事故和灾害,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2.配置应急设备: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配置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如紧急呼救设备、灭火器材、急救药品等。
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

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1. 背景介绍化工企业是指以化学工艺为基础,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
由于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职业安全防护对于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2.1 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化学品和有害物质,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安全防护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
2.2 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泄漏等。
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2.3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这不仅可以避免生产停工、设备损坏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需要综合考虑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和安全防范等方面的要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3.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各种危险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员工的工作责任和安全注意事项。
3.2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化工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以保护员工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3.3 安全培训和教育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员工能够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紧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3.4 定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员工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3.5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

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不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
但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这需要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保障职工的安全。
在此,我将介绍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的相关内容。
一、职业安全防护的必要性职业安全防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化工企业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行业,涉及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有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环境都具有很大的危害。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职业病、工伤事故等就会不断发生,会直接影响到职工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也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二、职业安全防护的内容1.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计划,对每一名职工进行定期、系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产中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措施以及职业病的防治方法等。
2. 安全标志和标识为了提示和引导职工遵守安全规定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企业应该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标识,使职工能够及时识别危险区域,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3. 安全设施安全设施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安全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控制和安全保障。
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应该设置消防系统、通风装置等,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办公场所则应该配置安全防范设施,如安装防猝死装置、防盗摄像机等,保证职工日常行为安全。
4. 个人防护措施化工企业的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应该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如眼镜、口罩、手套等。
同时,针对职工的具体工作环境,企业应该根据工作特点,选择适合的防护措施。
5. 安全管理制度化工企业应该制定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的执行。
这些制度需要规定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安全培训、事故预防、应急处置、事故调查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档案,记录职工的健康状况、事故隐患情况等信息,为企业的职业安全管理提供重要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多措并举,增强执法效力 深入贯彻实施《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严 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 法、重实效”;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坚持常规执法方式与 “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并举并重;推动整顿关闭,从源头 上遏制职业病高发态势。
④强化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法规标准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宣传教 育培训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构建 国家、省、市、县四级支撑网络,倡导技术服务行业自律 和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信息保障体系建 设,消除信息孤岛。
有限公司否认公司有责任。 ➢ 2009年7月24日,卫生部督导组介入。 ➢ 2009年7月27日,确诊张海超为三期尘
肺病,河南省新密市劳动局认定为工 伤。 ➢ 2009年7月28日,河南省卫生厅追究郑 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 站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郑州市委 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 ➢ 2009年8月,河南省卫生厅通报批评诊 断出张海超“尘肺合并感染”的郑州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对其立案调查。
职 治 峻LC/O业形的OM/P病势原GA/N防严因OY
思想认识不到位
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经济快速发展增长 方式落后
监管体制不完善 职业病危害远期效应
集中爆发
Ⅲ、依法履职,全面强化监管
①打好基础,夯实工作根基 加快职能划转,各地区必须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职能划转; 强化监管力量,形成职业卫生“五级五覆盖”监管体系;理顺 内部工作机制,明确安监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定位;提升监管 能力,用三年时间对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进行一次系统轮训。 ②突出重点,深化专项治理 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一体化”,做到同部署、 同排查、同治理;继续深化陶瓷制造、耐火材料生产等职业病 危害严重行业的专项整治;以治理高毒、高危粉尘、放射性等 危害为重点,扩展专项治理范围;巩固专项治理成果,严格职 业卫生准入标准,防止新项目“带病”运行。
➢特殊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问题:女性职工、未成年工、残 疾人工等。
④职业卫生“大环境”观的树立和环境卫生融合
➢科技和工农业生产无节制发展,产生的化学、物理 有害因素由作业场所释放到环境中,由“职业病危 害因素”变为“环境有害因素”,对环境造成严重 的污染和破坏,并成为21世纪人类主要的致病因子。
➢职业卫生工作应于环境卫生工作紧密结合,将严防 生产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列为自己的职责范 围,提倡“清洁生产”、改善职业环境质量,落实 “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一、推进监管体制建设
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三、加强监管执法
四、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
五、组织开展宣教培训
Ⅱ、任重道远,形势依然严峻
一、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居高不下
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3.37万例,其中尘肺病 75.03万例。近几年报告职业病例每年都在2.6万例以上。
二、涉及行业领域广、接害人数多
E、应急 救援到位
D、基础管理 到位
C、培训 到位
职业性危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
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 成绩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 生物等因素
➢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 (《工厂安全 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及其配套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职业 卫生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2011年12月31日,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24次会议修订了《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之一
化工企业职业安全防护
朱方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E-mail:15805286199@
内容提要
职业性有害因 素与职业病
职业中毒 及其防治
职业健康 检查
职业性有害因 素与职业病
职业中毒 及其防治
职业健康 检查
典型职业病案例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
➢ 2007年10月份,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X胸片显示张海超双肺有阴影, 此后又到郑州各大医院就诊,都诊断其患有尘肺病。
四、职业病防治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 应,其中,发达国家或地区将在本国或地区禁止的 原料、生产过程或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 行生产,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国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规有许多还未与国际接 轨
② 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扩展
职业卫生发展历程简介
国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460-377年,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第一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原因的人。
➢中欧的阿格里科拉(Agricola,1494-1555年)于16世 纪出版了《论冶金》一书。
➢同一时期,意大利的拉马兹尼(Ramazzini,16331714年)于1700年出版了《论手工业者疾病》,该书 描述了50多种职业病,被誉为职业医学之父。
③抓紧研究制定职业病防治的政策措施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职业病防治工作联系会议 优势,紧密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新政策;正确 审视和把握当前严峻状况,尽快出台预防和治本之策;抓紧 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执法制度。
④强力推进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A、责任到 位
B、投入 到位
矿山、冶金、化工等30多个行业领域存在职业病危害,存在 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0%以上,其中中小企 业占90%,职业病危害接害人数逾2亿。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
对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调研检测结果表明,相当多 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严重超标。总局近两年对118家水泥、石材和石 英砂加工、石棉采选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企 业粉尘浓度全部超标,最高超标1443倍。
➢1972年日本颁布了《工业安全卫生法》 ➢1973年法国也颁布了相关法律 ➢1974年英国颁布了《劳动安全卫生法》 ➢1990年韩国颁布了《工业安全健康法》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概况
➢中国文献:时间早、内容丰富、科学性强,缺少专著
➢隋代,公元610年,巢元方等撰《诸病 源候论》
➢凡古井塚及深坑宑中,多有毒氣,不可 輒入,五月六月間最甚,以其郁氣盛故 也。若事輒必須入者,先下雞鴨毛試之, 若毛旋轉不下,即是有毒,便不可入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化学毒物和某些物 理因素(如噪声)为主。职业病为尘肺、化学中毒、 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性听力损伤。其次为不良体位、 局部紧张和劳动组织不合理造成的肌肉骨骼损伤 (如腰背痛)的工效学问题。
➢传统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但 职业病防护措施不能及时跟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 害浓度(强度)大幅度上升。如:1,2-二氯乙烷引起 的急性中毒性脑病。
➢新兴或高科技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微电子工业、 纳米材料和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 中占据显著地位,这些新兴的行业同时带来了新 材料、新工艺、辐射和潜在的生物致病源。 例如, 微电子工业接触有机溶剂、金属化合物较多,极 低频磁场和射频辐射;基因工程产品对人类的危 害等;珠宝加工工人的速发型硅肺;干洗工人接 触有机溶剂等。
➢1925年,美国汉密尔顿(Hamilton,1896-1970), 出版了《美国的工业中毒》,系统讲述各种职业中毒 的原因及对人体的损害。
➢英国亨特(Hunter,1889-1976),撰写的《职业病》 一书强调“环境”和“群体”的重要性。
➢1970年,美国颁布了世界首部《职业安全卫生 法》,并组建了“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局”及“国 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
➢凡取煤經歷久者,從土面能辨有無之色, 然後挖掘,深至五丈許,方始得煤。初 見煤端時,毒氣灼人,有將巨竹鑿去中 節,尖銳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煙從竹 中透上,人從其下拖纓拾取者。
➢下井人以長繩系腰,……腰帶一巨鈴, 寶氣逼不得過,則急搖其鈴,井上引繩 提上,其人無恙。
➢1954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防治 机构。
➢亦可內生六畜等置中,若有毒其物即死
➢宋,公元10世纪,孔平仲撰《孔氏谈苑》 四卷
➢後苑銀作鍍金,為水銀所熏,頭手俱顫。 賣餅家窺爐,目皆早昏。賈谷山採石人, 石末傷肺,肺焦多死。鑄錢監卒無白首 者,以辛苦故也。
➢明,1593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 中明确提到了铅矿工人的铅中毒。
➢明,1637(明崇祯十年),宋应星撰 《天工开物》
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面总结当前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情况
2011年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全国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依法履职,强化监管,着重做 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现阶段,我国职业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存在四方 面的问题。安监部门将依法履职,全面强化监管。
Ⅰ、五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云南省水富县农民工尘肺病事件
2004年至2006年间,云南省水富县 向家坝镇的部分村民,先后到安徽 省滁州市凤阳县官沟乡的石英砂厂 打工。从2006年开始,到石英砂厂 打工返乡的许多农民先后患上了一 种症状相同的怪病——消瘦、呼吸 困难、头晕和咳嗽,死亡事件接连 发生。 事件被曝光后,当地为400多位曾在 安徽石英砂厂打过工的农民工进行 了体检,发现有30多例尘肺病人。
苹果中毒门
➢ 2011年1月20日,36家环保组织发布报告——《IT企业环境 责任“苹果专场”创意会》,提出为‘苹果’清毒”。
➢ 2011年2月15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 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商员工因工作环境致病。苹果公司 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 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