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伤害
动物伤害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动物伤害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各类动物伤害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野生动物攻击、家养动物伤人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动物伤害事件应急指挥部(1)成立动物伤害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动物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
2. 动物伤害事件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动物伤害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响应。
(2)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及时向上级报告动物伤害事件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4)对动物伤害事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各部门、各单位职责(1)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疾病传播。
(2)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动物疫情的监测、防控和扑灭工作,指导养殖户做好动物疫病防控。
(3)公安部门:负责现场处置、治安维护和案件侦破工作。
(4)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应急演练。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应急处置车辆和物资的运输。
(6)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迅速封锁现场,隔离受伤人员和动物,防止疫情扩散。
(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及时联系医疗机构。
(3)对现场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2. 疫情防控(1)卫生健康部门对受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病原。
(2)农业农村部门对动物疫情进行监测、防控和扑灭。
(3)对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防疫意识。
3. 案件侦破公安部门对动物伤害事件进行侦查,查明原因,依法追究责任。
4. 后续处置(1)对动物伤害事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恢复正常生活。
残忍伤害动物的事例

残忍伤害动物的事例
1,将野猪逼下悬崖事件
2017年11月,西班牙欧洲峰公园内,几名游客将一只野猪逼下悬崖,生死未卜。
动物保护者称,看到这些人的行为,真想把他们也推下悬崖。
2,数名男女景区虐猫事件
2014年10月,浙江温州一景区内,几名男女将一只小猫悬吊树上,一女子用美工刀活剥猫皮。
其中一男子还称”猫肉好吃得很“。
美工刀本来是用来创造艺术的,是用来创造美的,但被这些人残忍地用来虐猫,悲哀!
3,女子高跟鞋踩碎猫脑袋事件
2006年2月,黑龙江鹤岗市一公园内,一中年妇女用高跟鞋踩进小猫的嘴巴和眼睛,并且拍下视频。
那猫咪乖巧可爱,妇人怎么下得去脚呢?
4,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
2002年2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这可能是近些年影响最大的虐待动物案件了。
这个事件由于当事人清华大学学生的身份,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为什么中国最高等学府的学子,会如此残忍和变态?最终,刘海洋被以”毁坏财物罪“判刑,是近些年国内少有的因为虐待动物而判刑的。
野生动物伤害处置方案范文

野生动物伤害处置方案范文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成分,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接触,而造成的野生动物人身伤害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野生动物伤害处置方案。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突发事件是指野生动物对人造成突发伤害,如蛇咬、狗咬、野猪攻击等。
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现场:立即采取措施,限制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确保人员安全。
2.急救处理:及时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如施行包扎、止血、吸毒等。
3.拍照留证:针对事件现场及伤者进行记录。
日常预防措施野生动物伤害的发生往往是可以避免的,平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野生动物,这也是限制野生动物流通的最好方法。
2.加强环境管理:加强景区和游乐园的管理,限制野生动物在游人区活动。
在生活、工作、娱乐场所布置防患措施,如安装隔离网、添置垃圾桶等。
3.增加科普知识:增加对野生动物的科普知识,认识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物的家园,尽量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对展示动物的处置在野外,野生动物可以在其自然栖息环境上自由活动、繁殖和生存,展示动物则被限制在极小的空间里。
为了避免展示动物对游客造成伤害,可以采取以下的处置方式: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健康质量。
2.调整动物数量,避免突发事件发生。
3.增加防护设施,如安装安全网和警示标识等。
4.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如紧急处置方法和野生动物知识等。
结语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不应该仅仅是冲突,而应该是平衡与协调的关系。
本文介绍了几种野生动物伤害处置方案,期望大家在接触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时候,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又不损害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动物安全:如何预防动物伤害

动物安全一直是我们在户外活动和与野生动物接触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预防动物伤害不仅可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也能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以下是一些预防动物伤害的建议。
首先,了解目的地的动物种类和特点非常重要。
在计划前往某个地区时,应该了解该地区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种类,并了解它们的习性和行为特点。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与其接触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其次,遵守当地规定和指示是确保动物安全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在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还是其他自然保护区中,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指示。
这些规定通常包括不喂养野生动物、不靠近或捕捉野生动物等。
接下来是一些具体的预防动物伤害的建议:1. 保持距离:尽量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过于接近或试图触摸它们。
即使是看似温顺的动物,也可能因为感到威胁而采取攻击行为。
2. 不要逗弄或挑衅动物:避免逗弄、挑衅或试图吸引动物注意力。
这样做可能会使动物感到恐惧或愤怒,从而导致攻击。
3. 注意观察:在接近野生动物时,应该保持警惕并密切观察它们的行为。
如果动物开始显露敌意,如兽脸拉长、低吼等,应该迅速离开,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4. 不要拿食物吸引动物:不要试图用食物吸引动物接近自己,即使是喂食看似温顺的动物。
这种行为会使动物过度依赖人类食物,并可能导致其变得侵略性或产生其他问题。
5. 储存食物和垃圾:在野外活动中,务必正确储存食物和垃圾。
将食物和垃圾妥善保存在防熊柜或密封容器中,以防止野生动物被吸引过来。
6. 野营时选择合适的地点:当野营时,选择远离野生动物常出没地区的营地,并尽量避免在野生动物通行的道路或巢穴附近搭建帐篷。
7. 了解急救知识:在户外活动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了解如何处理动物伤害,包括咬伤、抓伤等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应对并降低感染风险。
最后,如果不慎遭遇野生动物攻击,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冷静,并尽量避免突然的快速动作,以防止动物进一步攻击。
-保护重要部位:如果被动物攻击,应该尽量保护头部、脖子和要害部位。
动物伤害应急处置方案

动物伤害应急处置方案动物伤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之一。
当我们被动物咬伤或抓伤时,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伤害应急处置方案,帮助大家理性、科学地应对这一突发事件。
一、动物伤害的危害动物伤害可能会带来如下危害:1.疼痛。
被动物咬或抓伤后会感受到疼痛。
2.出血。
伤口破皮,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3.感染。
动物咬伤脱落的牙齿或者留在伤口里的细菌会引起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4.疾病。
动物咬伤可能会传染疾病,如狂犬病。
二、应急处置方案当遇到动物伤害时,我们应该及时地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方案:1. 把伤口清洗干净动物咬或抓伤后,我们应该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将伤口冲洗干净。
冲洗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增加伤口感染的可能。
如果手较脏,也要先清洗干净再进行包扎处理。
2. 止血处理伤口出血严重时,我们需要进行止血处理。
一般情况下,小摔跤或割伤可以用手指按住伤口上方压迫数分钟,如果是动物咬伤或抓伤,可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包住伤口,用手指或夹子握住纱布在伤口上方压迫止血。
3. 消毒伤口有些人可能会使用碘伏、酒精等药水对伤口进行消毒。
但是注意,如果伤口较大或疼痛严重,这种做法会加剧疼痛和不适,并可能造成局部损伤。
因此,建议使用适宜的消毒药水进行消毒处理。
4. 去医院就诊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严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对伤口进行处理,并对疫情进行评估和处理。
在医院就诊的过程中,应配合医生的诊治,避免自行乱用药物或进行治疗。
三、动物咬伤后需要留意的细节问题动物伤害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保持伤口清洁。
伤口愈合期间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受到污染;2.观察疫情是否进一步恶化。
如果感觉伤口发热或红肿,应及时就医;3.如果被犬或猫咬伤,要询问该犬或猫是否注射了狂犬疫苗。
如果没有或不清楚,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疫苗接种或其他处理;4.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应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检查、治疗,避免自行急于求成。
动物伤害事故处置方案

动物伤害事故处置方案动物伤害事故是指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意外事故,如被毒蛇咬伤、被狗咬伤等。
由于动物伤害事故具有急性、速发性、危重性等特点,所以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动物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案。
一、被毒蛇咬伤的处置方案1. 初步处理被毒蛇咬伤后,要立即将伤口处绑紧,避免毒液进一步扩散,但不可过紧过久。
同时,应该将伤口处洗净,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感染。
2. 填写病历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尽快填写病历,记录受伤情况、时间、地点、伤口部位、毒蛇种类等信息,方便医院做出相应处理。
3. 就医治疗在就医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和皮试,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给予抗毒素治疗。
二、被狗咬伤的处置方案1. 初步处理被狗咬伤后,应该尽快清洗伤口,用消毒水或碘伏消毒。
对于轻度伤,可以用逆时针方向转动伤口,促进血液流动和排毒。
对于严重伤,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2. 填写病历在就医之前,应该尽快填写病历,记录受咬情况、时间、地点、狗的品种、是否患有犬瘟热等信息,方便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
3. 就医治疗在就医时,医生会先确定是否打狂犬病疫苗和犬伤疫苗。
如果伤口严重,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和输液。
三、被其他动物咬伤的处置方案1. 初步处理被其他动物咬伤后,需要将伤口处用肥皂水或消毒水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棉花覆盖,避免感染加重。
2. 填写病历在就医之前,应该尽快填写病历,记录受伤情况、时间、地点、动物种类等信息,方便医生判断病情。
3. 就医治疗在就医时,医生会对伤口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打破伤风和狂犬病疫苗。
对于较严重的伤口,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输液。
以上就是动物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自我防护,避免与动物发生冲突和接触,一旦发生动物伤害事故,应该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并就医治疗。
动物危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因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等动物造成的危害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野生动物袭击人类,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2.家畜、家禽等动物疫病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3.动物种群过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4.其他动物危害事件。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4.科学决策,依法行动。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动物危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动物危害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和监督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3.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1)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种群调控、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
(2)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动物危害事件的公共卫生安全监测、疫情报告和防控工作。
(3)公安部门:负责动物危害事件的现场处置、治安维护和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
(4)自然资源部门:负责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恢复等工作。
(5)财政部门:负责应急资金保障和物资采购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1.根据动物危害事件的性质、范围和危害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2.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1)特别重大、重大事件:启动一级响应,启动应急指挥部,全面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较大事件:启动二级响应,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一般事件:启动三级响应,由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六、应急处置措施1.动物疫病防控:对动物疫病进行监测、调查、控制和扑灭,防止疫情扩散。
2.野生动物管理:对野生动物进行调控、迁移和保护,减少野生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3.动物伤害救治:对受伤人员及时救治,保障受伤人员生命安全。
动物性伤害

(一)、毒蛇咬伤我国已发现的毒蛇有40余种,其中常见的约10种。
根据所分泌毒液的性质,大致将毒蛇分为3类:神经毒为主的,如金环蛇,银环蛇;血液毒为主的,如竹叶青,五步蛇;混合毒的,如蝮蛇,眼镜蛇等。
诊断依据:1.毒蛇咬伤史,局部留有牙痕,疼病和肿胀。
2.神经毒吸收速度快,危险性大,症状轻,易被忽略,但后果严重,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和肌肉瘫痪。
3.血液毒产生症状早且重,具有强烈的溶组织、溶血和抗凝作用,可引起血压下降和休克。
4.混含毒除具有上述两种毒素的中毒特征外,还产生毒素的协同作用。
但造成死亡的主要为神经毒。
救治原则:1.目的是防止蛇毒继续被吸收,并尽可能减少局部损害。
2.防止毒素扩散①绑扎伤肢近心端,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应隔10~20分钟放松1次,以免组织坏死;②伤肢制动,放低。
3.中草药治疗具有解毒,消炎,止血,强心,利尿,抗溶血等作用,有外用和内服两种药物。
常用药物有蛇药片等。
4.有条件时尽快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1500单位(2毫升)。
5.有条件时注射抗蛇毒血清。
转送注意事项:1.途中吸氧。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二)、人、兽咬伤1.有人、兽咬伤史。
2.咬伤的局部有齿痕,广泛组织水肿,皮下出血,血肿,同时可伴有肌肉或软组织的撕裂伤。
3.通常伤口污染严重。
救治原则:较浅伤口,可不清创只用碘酒,酒精消毒包扎。
1.较深伤口,消毒后注意止血。
2.建议到防疫站进一步处理。
3.有条件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三)、蜂蜇伤1.有蜂蜇伤史。
2.局部红肿,疼痛,数小时后自行消退,多无全身症状。
3.蜂蜇伤可引起全身反应,类似血清病。
救治原则:1.早期用冰冷敷患部减轻肿胀。
2.抬高患肢。
3.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对产生的荨麻疹有效。
4.静脉注射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少迟发性炎症反应。
5.出现过敏休克时,可给予1:1000肾上腺素0.5~1.0m1肌肉注射,酌情给予其烧(烫)伤烧伤指各种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及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后,造成的特殊性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伤害:人类的许多疾病来源于动物,动物的疾病有的也来自于人类。
现已知世界上动物传递给人的传染性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我国发现169种;而污染性常
见人畜共患病的种类更多、范围更广、危害更重。
动物病是人类某些疾病的主要
来源人类感染的动物病,多来自食用动物、水生动物、役用动物、伴侣动物、观
赏动物、实验动物、皮毛动物和野生动物等多种动物的各类疾病。
蜥蜴等动物对人们,
尤其是对小孩、老年人造成的损伤事件。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被这些动物咬伤,发生咬伤后又该如何处理,这些你们知道吗?
一、老鼠
老鼠是人类“四害”之一,生命力很强,它身上携带很多病毒和细菌,老鼠传播疾病主要通过:鼠体外寄生虫媒介;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用后发病;老鼠直接咬人或病源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对人类危害极大。
处理方法:
1、清理创伤口:伤者要及时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液把伤口反复冲洗干净,然
2、湿敷并服药:局部可用浓石炭酸涂抹和0.02%呋喃西林湿敷,同
时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3、注射狂犬疫苗:在最短时间内到当地疾控机构注射疫苗,在注射
狂犬病血清最少3小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日常的预防措施:预防鼠疫的感染首先要掌
握最基本的鼠疫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
捕捉老鼠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且要养成良好
的饮食卫生习惯,要经常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假如发现家中食物被老鼠啃
咬的痕迹一定不要食用。
现如今随着饲养饲养猫、狗等动物当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一些饲养的小猫或者被抛弃,或者不慎走失,城市里的流浪猫、流浪狗等动物不断增多。
数量众多的流浪动物不但成为城市管理的难题,而且对城市居民生活、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
二、狗
预防方法
和猫狗打交道,要避免做任何突然性动作,因为即使是
出于善意,也会使小动物感觉受到威胁,发起攻击。
如果要和宠物亲近,最好先蹲下,和它保持平等位置,做动作时放慢
速度,让它看清楚。
其次,路上的小狗朝你狂叫示威时,不要和它的目光直接接触。
眼神凶悍的狗,伤人的可能性也更大,要小心防范。
注意事项 1.被病狗咬伤是很危险的,经常有光怪陆离被咬伤后或养狗
人被咬伤后,发生破伤风而死亡。
2.温血动物,包括人在内,牙齿上有各种细菌和病毒生存,狗咬伤的伤口深而且形状复杂,恰好适于细菌繁殖,这也是发生破伤风之类疾病的道理。
三、猫
1.老人在和猫玩耍的时候容易被唾
液、寄生虫卵、霉菌、弓形体虫
入侵,引起猫抓病、猫癣、等病,
最严重的是狂犬病的潜在危险。
2.猫是弓形体病得最后感染宿主,
和猫玩耍时成人抵抗力较好,但
老年人体质较差还是需要特别注
意的。
3.老人被猫咬伤或抓伤后,出现兵疹、甚至脓疱,一般1-3周就会消失,
不留疤痕。
一般情况下,人被猫咬伤后的伤口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感染发炎。
被猫咬伤或抓伤后出现出血时,只要不是大出血,可不急于止血,让血适当流掉一些。
通过流血可将进入伤口的致病菌带出。
若伤口不大而较浅时,可暂不予处理。
急救处理方式
1、首先应先挤压伤口排污血。
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
肥皂冲洗完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猫抓伤后只要不是大出血,可不急于止血。
如果伤口很深,流血较多,应马上用纱布压住流血处,尽快把血止住。
2、可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
伤口一般不宜包扎和缝合。
为伤口避免感染,应该打破伤风针。
无论能否确认猫是否感染狂犬病,被猫抓伤后都必须尽快注射疫苗。
必要时可能需要高免血清在伤口底部及四周进行分点注射。
如何避免被猫抓伤:在逗猫的时候不要让他感觉出你对它有伤害猫咪很敏感尤其是野猫所以接近它时一定要慢慢的或者你根本就不去逗猫。
四、蚊子
蚊子叮人,骚扰人们的休息与工作,很是令人厌恶。
但蚊子对人最严重的危害是它能传播多种传染病,这是我们必须重视而且要注意预防的。
方法如下:残茶除蚊:将阴干的艾叶等搓成绳索,点燃后放在室内,其烟味同样可以驱蚊。
风油精驱蚊:在卧室内放几盒揭开盖的清凉油或风油精。
一段时
间后清凉油会表层会有污垢,要及时刮掉,以免减弱效力。
安装橘红色灯泡: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产生很好的驱蚊效果。
如果没有橘红色灯泡,也可用透光性强的桔红玻璃纸套在60瓦的灯泡上,蚊子会四处逃散。
维生素B2可防治蚊虫叮咬:将维生素B2片碾成面,用医用酒精调和涂在暴露部位即可。
此方既能治疗又能预防
五、蛇
出血性毒蛇:
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起
水泡、淤斑、紫斑、浆液血由伤
口渗出、皮肤或皮下组织坏
死、恶心、发烧、呕吐、血痰、七孔流血瞳孔缩小、血尿、低血压、
抽搐、痉挛。
6-48小时之内死亡。
神经性毒蛇:
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神经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局部无力、颚咽麻痹、口吃、垂涎、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
8-72小时之内死亡。
处理方法:
1、烧灼法,用点燃的火柴烧灼伤口两三分
钟,然后冲洗。
2、扩创法,用刀在伤口出划十字,阻止血
液流通
3、包扎法,用纱布在距离伤口二三厘米除
包扎,阻止血液向心脏流通。
4、口服有效的蛇药。
被蛇咬伤,首先坐下,尽量减少运动,避免
血液循环加速。
一般咬伤在脚踝,将膝盖屈
起,压迫血管,减少血液流动。
用结实的行
军背带或绳子扎紧伤口上方10~30厘米处,用刀片割开伤口上方1厘米处,1-2厘米宽,从上往下挤压放血。
4小时一次。
扎紧处需半小时松开一次,以免肌肉坏死。
还有,注意看伤口,如果有一排细牙印,为无毒蛇咬伤,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两颗较深牙印,就是毒蛇咬伤,必须按上述处理。
预防: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
用得很恰当。
你手执一根木棍,如果草丛有蛇,会受惊逃避的。
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动弹不了。
在山间行走,穿高帮鞋,最好绑小腿,打草惊蛇,看见五步蛇要绕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