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列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列表1. 1901年:若瑟夫·雅克·雷纳尔(Josef Jacobsen Rene)2. 1902年:托马斯·马努尔·马约尔斯基(Thomas Mann)3. 1903年:比约恩·克内普斯(Bjornstjerne Bjornson)4. 1904年:弗雷德里克·莱特(Frederic Passy)5. 1905年:亨利克·伊布森(Henrik Ibsen)6. 1906年:格拉茨·瑟纳克(Grazia Deledda)7. 1907年:鲁道夫·克里斯蒂安·克拉斯诺克(Rudolf Christoph Eucken)8. 1908年:鲁德亚德·基普林(Rudyard Kipling)9. 1909年: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0. 1910年:保罗·海泽尔(Paul Heyse)11.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2. 1912年:松山茂(Gerhart Hauptmann)13. 1913年:拉蒙·德尔瓦列-伊卡萨(Rabindranath Tagore)14. 1915年: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5. 1916年:卡尔·史蒂芬·斯皮尔贝格(Carl Spitteler)16. 1917年:卡尔·亚当·约翰斯(Karl Adolph Gjellerup、Henrik Pontoppidan)17. 1919年:卢卡斯·克莱恩(Carl Ferdinand Buck)18. 1920年:克劳斯·舍尔比(Knut Hamsun)19. 1921年:安德烈·纳德森(Anatole France)20. 1922年:雅克·贝尼斯(Jacinto Benavente)21. 1923年: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22. 1924年:文森特·冈萨雷斯·奥斯皮纳(Wladyslaw Reymont)23. 1925年:乔治·伯纳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24. 1926年:格拉尔·丰达(Grazia Deledda)25. 1927年:亚尔·马莫因(Henri Bergson)26. 1928年:西奥多·莫姆森(Sigrid Undset)27. 1929年:托马斯·曼(Thomas Mann)28. 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29. 1931年:埃里克·阿克塞尔·博尔赫斯(Erik Axel Karlfeldt)30. 1932年:约翰·加尔斯沃西(John Galsworthy)31. 1933年:伊万·布劳涅斯库(Ivan Bunin)32. 1934年:路易·阿拉贡(Luigi Pirandello)33. 1936年: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34.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tin du Gard)35. 1938年:珍妮特·魏纳(Pearl Buck)36. 1939年:弗朗切斯科·塞维拉·卡布拉尔(Frans Eemil Sillanpaa)37. 1944年: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38. 1945年:加布里埃尔·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39. 1946年:赛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40. 1947年:安德烈·纳德森(André Gide)41. 1948年:图尔佐·塔西蒂(T.S. Eliot)42. 1949年: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43. 1950年:毛姆(Bertrand Russell)44. 1951年:佩尔·鲍姆(Pr Lagerkvist)45. 1952年:阿尔伯特·卡缪(Albert Camus)46. 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47. 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Ernest Hemingway)48. 1955年:哈尔德·克劳斯(Halldor Kiljan Laxness)49.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ón Jiménez)50. 1957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Albert Camus)51. 1958年:鲁迅(Boris Pasternak)52. 1959年:萨缪尔·贝克特(Salvatore Quasimodo)53. 1960年:圣-约翰·佩雷斯(Saint-John Perse)54.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55.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56. 1963年:乔治·塞勒斯(Giorgos Seferis)57. 1964年: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58. 1965年:米哈伊尔·什O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59. 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Shmuel Yosef Agnon、Nelly Sachs)60. 1967年:密尔顿·弗里德曼(Miguel Angel Asturias)61. 1968年:耶夫·安德烈耶夫(Yevgeny Evtushenko)62.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63. 1970年:亨利·米勒(Aleksandr Solzhenitsyn)64. 1971年:帕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65. 1972年:海明威(Heinrich Bll)66. 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67. 1974年:埃利亚斯·卡纳蒂斯(Eyvind Johnson、Harry Martinson)68. 1975年:伊萨克·巴什维斯·辛格(Eugenio Montale)69. 1976年:萨缪尔·贝克特(Saul Bellow)70. 1977年:维克多·弗兰克尔(Vicente Aleixandre)71. 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72. 1979年:奥德里·豪斯(Odysseus Elytis)73. 1980年:西蒙·威斯特(Czeslaw Milosz)74. 1981年:艾利·维瑟尔(Elias Canetti)75. 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 árquez)76. 1983年: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77. 1984年:雅克·德利达(Jaroslav Seifert)78. 1985年:克劳德·西蒙(Claude Simon)79. 1986年:绍尔·贝罗沙(Wole Soyinka)80. 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81. 1988年:纳杰布·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82.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 Cela)83.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84. 1991年:纳杰布·马哈福兹(Nadine Gordimer)85.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86. 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87. 1994年:肯尼斯·萨洛(Kenzaburo Oe)88. 1995年:西尼斯拉夫·米尔日(Seamus Heaney)89. 1996年:维斯瓦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90. 1997年:达利·拉马(Dario Fo)91. 1998年:荷马·查拉潘蒂斯(José Saramago)92. 1999年:格宁·穆拉德(Günter Grass)93. 2000年:吉姆·库兹(Gao Xingjian)94. 2001年:维迪斯拉夫·恰克夫(V. S. Naipaul)95. 2002年:伊慕尔·卡尔维托(Imre Kertész)96. 2003年:约翰·麦克马纳斯(J. M. Coetzee)97. 2004年:埃尔夫里德·约伊贝尔(Elfriede Jelinek)98. 2005年: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99. 2006年: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00. 2007年:多拉·斯弗拉·泽鲁维奇(Doris Lessing)101. 2008年: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02. 2009年: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03. 2010年:马里奥·温格(Mario Vargas Llosa)104. 2011年: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mer) 105. 2012年:莫·廷廷(Mo Yan)106. 2013年: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07.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08. 2015年: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109. 2016年:鲍勃·迪伦(Bob Dylan)110. 2017年:卡鲁斯托·盖尔西亚·马尔克斯(Kazuo Ishiguro) 111. 2018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112. 2019年: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13. 2020年:路易丝·格鲁兹(Louise Glück)114. 2021年:阿布罕·卡拉马(Abdulrazak Gurnah)。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共有十八位文学家获此殊荣。
其中,他们
的作品都精彩绝伦,开启了新的文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对近期几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进行简单概括,以加深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的印象。
第一个是来自瑞典的玛格丽特·卡尔莎斯特,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自幼就受古典文学的熏陶,以诗人的身份参军,写出的作品深受群众的欢迎,代表作有《苦行僧》、《玛雅·达伦斯》等。
第二个是来自日本的及川奨三,是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曾经在
大学正式报读外国文学专业,主要书写有关乡土文学及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主题的作品,代表作有《海边的卡夫卡》、《苏明我》、《梅花鹿之死》等。
第三位是泰国的约翰·陶瑞因斯,是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曾经
在泰国穆斯林以及泰国大学就读,作品围绕着思想的自由以及南亚的文学等内容进行游走,主要代表作有《弗米拉·贡赫卢伊文集》、《大河之歌》等。
第四个是日本的夏目漱石,是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拥有富有美
学魅力的英文作家,其作品涉及到京剧、古典文学等方面,塑造了浓浓的日式风情。
代表作有《夏目三义》、《老人与海》。
到此,我们集齐了近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四位作者,他们的作品深刻地影响
了文学及文化界。
通过对他们作品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熟悉来自全球各地的文学文化,更可以领略到文学之美,因此,这对于高校和高等教育而言,有更大的价值。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注:“诺贝尔文学奖金”有七个年度末授奖(它们是1914、1918、1935, 1940-1943)。
1989年 西班牙 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 1990年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 1991年 南非 纳丁·戈迪默 (1923-) 圣卢西 1992年 亚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 1993年 美国 托妮·莫里森(1931-) 1994年 日本 大江健三郎(1935-) 1995年 爱尔兰 山姆斯·希尼(1939-) 1996年 波兰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23-) 1997年 意大利 达里奥·福(1926-) 1998年 葡萄牙 若泽·萨拉马弋 1999年 德国 君特·格拉斯 2000年 法国 高行健 2001年 英国 维·苏·奈保尔 2002年 匈牙利 伊姆雷·凯尔泰斯
1934年 意大利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一1936) 1936年 美国 尤金·奥尼尔(1888-1953) 1937年 法国 罗歇·马丁·杜·伽尔(1881-1958) 赛珍珠(泼尔·西登斯屈里克·布克)(1892- 1938年 美国 1973) 1939年 芬兰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 1944年 丹麦 约翰内斯·威廉·杨森(1873-1950) 1945年 智利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一1957) 1946年 德国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1947年 法国 安德烈·纪德(1869-1951) 1948年 英国 托玛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 1949年 美国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1950年 英国 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 1951年 瑞典 帕尔·费比安·拉格克维斯特(1891-1974) 1952年 法国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 1953年 英国 温斯顿·丘吉尔(1874一1965) 1954年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 1955年 冰岛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奈斯(1902-1984) 1956年 西班牙 胡安·拉蒙·希门内斯(1881-1958) 1957年 法国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 1958年 苏联 1960) 1959年 意大利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 1960年 法国 圣琼·佩斯(1887-1975) 南斯拉 1961年 夫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 1962年 美国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 1963年 希腊 乔治·瑟弗里斯(1900-197f) 1964年 法国 让一保尔·萨特(1905~1980)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 1965年 苏联 1984) 1966年 以色列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 瑞典 奈莉·萨克斯(1891-1970) 危地马 1967年 拉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 1968年 日本 川瑞康成(1899-1972) 1969年 法国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 1970年 苏联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任尼琴(1918-) 1971年 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 1972年 德国 亨利希·伯尔(1917—1985) 1973年 澳大利 亚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 1974年 瑞典 埃温德·约翰逊(1900~1976) 瑞典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 1975年 意大利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 1976年 美国 索尔·贝娄(1951-) 1977年 西班牙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1898一1984) 1978年 美国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 1979年 希腊 奥季修斯·埃利蒂斯(1911-) 1980年 美国 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 1981年 英国 埃利亚斯·卡内蒂(I905-) 哥伦比 1982年 亚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1983年 英国 威廉·戈尔丁(1911-) 捷克斯 1984年 洛伐克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 1985年 法国 克洛德·西蒙(1913-) 尼日利 1986年 亚 沃莱·索因卡(1934-) 1987年 美国 约瑟夫·布罗茨基(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法国 德国 挪威 西班牙 法国 波兰 意大利 英国 德国 瑞典 德国 比利时 德国 印度 法国 苏利·普鲁多姆 (1839-1907)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 比昂斯藤·马丁纽斯·比昂逊(1832-1901)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 弗里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 亨利克·显克微支(1846-1916)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 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 西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 盖哈特·霍甫特曼(1862-1946)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罗曼·罗兰(1866-1944) 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封·海顿斯坦(1859- 瑞典 1940) 丹麦 卡尔·耶勒鲁普(1857-1919) 瑞士 卡尔·斯皮特勒(1845-1924) 挪威 克努特·哈姆生(1859—1952) 法国 阿纳托尔·法朗土(1844-1924) 西班牙 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 爱尔兰 波兰 爱尔兰 意大利 法国 挪威 德国 美国 瑞典 英国 威廉·巴特勒·叶艺(1865—1939)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7-1925) 乔治·肖伯纳(1856-1950) 格拉齐亚·黛莱达(1871-1936) 亨利·柏格森(1859-1941) 西格里德·温塞特(1882-1949) 保尔·托马斯·曼(1875一1955)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格(1864——1931)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十岁写诗,十四 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 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 学创作。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 形广场》,该小说于当年获罗歇· 尼米埃奖。 1969年,他的作品《夜巡》获钻石笔尖奖, 《环城大道》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院小说 大奖。1974年他与名导演路易· 马尔合作创 作电影剧本《拉孔布· 吕西安》,它搬上银 幕后摘得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他的作品 《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暗店街》于 1978年获龚古尔文学奖。
•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莫迪亚 诺创作的主题有所变化,由“追寻自 我”到揭示人类的渺小性和荒诞性, 《青春狂想曲》(1981),《往事如 烟》(1985)和《八月的星期天》 (1986)显示出了作者这一阶段的创 作倾向。在九十年代,他的创作基本 上都是发展他原来作品中的一些寓意。
• 获奖
• 1968《星形广场》——尼米埃奖与费内翁 奖 • 1969《夜巡》——钻石笔尖奖 • 1972《环城大道》——法兰西学院小说奖 • 1978《暗店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 2014年10月9日,《暗店街》、《八月的 星期天》——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 诺贝尔文 学奖得主 帕特里 克· 莫迪亚 诺
帕特里克· 莫迪亚诺(1945— ),法国小说家, 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是法国评 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莫迪亚 诺也被认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作品探索和研究 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 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 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 过的故事。 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 奖,获奖原因为特里克· 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 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 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 《八月的星期天》等。
十位诺贝尔文学奖,一半非欧美得主都是批判的社会主义,巧合吗?

十位诺贝尔文学奖,一半非欧美得主都是批判的社会主义,巧合吗?盘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后十年其他的获奖者。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近期这件事情又被翻了出来,网上争论很多。
司马南今天下午又发了一个视频,介绍了一位叫做“萨特”的法国人,他曾经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且还宣称,诺贝尔文学奖是给予西方的作家和东方的叛逆者的。
为了确认真伪,我尝试着搜集了一下网上公开的消息,我首先搜索到了萨特确有其人,并且他也有说过有关诺贝尔文学奖是发给“东方叛逆者”的言论。
随后我集中对比了一下莫言得奖前后那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特点。
2009年的获奖作品是《呼吸钟摆》,作者:赫塔.缪勒,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
赫塔.缪勒1953年出生在罗马尼亚,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
她多次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
1982年,穆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其首部作品《低地》,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但是当时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
在1984年,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时北方的那个大国还没有解体。
在之后的1987年,她移民德国。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赫塔.缪勒是一位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叛逆者。
而她的获奖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这是一位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
代表作:《绿房子》、《城市与狗》、《中国套盒》。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出生在秘鲁,1958年时离开秘鲁,后长期生活在欧洲。
1963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城市与狗》,这本书被当时的秘鲁政府查禁。
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发表《城市与狗》时的略萨信仰的是共产主义,1960年代也曾经支持古巴革命。
但是到了1987年,他的立场转向了右倾,组建了“自由运动组织”或“民主阵线”(翻译的不同),主张秘鲁应该全盘私有化,反对银行和事业单位国有政策。
2012年至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2012年至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1. 概述2012年至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陆续颁发,每一部获奖作品都成为文学界的焦点,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上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所获得的获奖作品必然具有卓越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2012年至202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着手,进行一次综合的回顾和评述。
2. 2012年获奖作品2012年,我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作品享誉文坛。
莫言以其对我国乡土文化的深刻刻画和对人性的深沉探索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读者,展现了我国文学的魅力。
3. 2013年获奖作品2013年,加拿大作家阿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以其短篇小说作品著称于世,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阿丽丝·门罗的文学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她的作品被誉为“普通生活的奇迹”,深受全球读者欢迎。
4. 2014年获奖作品2014年,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以其反乌托邦小说作品而闻名。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他的创作风格抠人心弦,引领着文学潮流,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代表。
5. 2015年获奖作品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历史描绘和对人道主义的追求而备受赞誉。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色彩,深刻揭示了战争与人性的关系。
6. 2016年获奖作品2016年,美国歌德文学奖(Goethe Prize)获得者鲍勃·迪伦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以其独特的诗歌和音乐创作而享誉世界。
迪伦的作品充满了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反思,他的音乐和歌词深深影响了全球的音乐文化和文学创作。
7. 2017年获奖作品201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其跨文化的审视和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而备受推崇。
儿童文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儿童文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儿童文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包括《戴眼镜的女孩》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戴眼镜的女孩》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是一部写给青少年的成长小说。
这部小说从纽约一个下雪的午后开始,追忆戴眼镜的小女孩和父亲一起在巴黎度过的童年时光。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1909年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这部作品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物心灵的陶冶巧妙地熔于一炉,成为了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
1/ 1。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全盘点文| 群学君整理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法国诗人。
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
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惠的实证”。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Christian Theodor Mommsen,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
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ius Bjørnson,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
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Frédéric Mistra,1830~1914)法国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
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José Echegaray y Eizaguirre,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Pius Sienkiewicz,1846~1916)波兰小说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迪亚诺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青春咖啡馆》《暗铺街》等。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
他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
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有个哥哥吕迪,但不幸早逝。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已发表了近20部小说,而且从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1968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开始,连续获得了包括龚古尔奖和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奖,他和路易·马尔合作的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1975)搬上银幕后甚至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从而在当代法国文坛上为莫迪亚诺奠定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中文,代表作有:《暗铺街》(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八月的星期天》(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青春咖啡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地平线》(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此前,按照全球最大博彩公司英国立博诺贝尔文学奖赔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最热七人分别为:
一、村上春树日本小说家
1949年生,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
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等。
二、恩古吉·瓦·提安哥肯尼亚作家
1938年出生于东非肯尼亚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粒麦子》、《界河》、《血的花瓣》,剧作《黑色隐士》,评论集《返家:走向民族文化》等。
三、伊斯梅尔·卡达莱阿尔巴尼亚作家、诗人
1936年出生,1954年,他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2005年获布克国际文学奖。
评论家称其小说“其诗意的散文和叙事的灵巧,堪称炉火纯青”。
四、阿西娅·吉巴尔阿尔及利亚法语女作家
1936年出生于濒临地中海的渔港小城舍尔沙勒。
1956年,她参加了学生罢课,为阿尔及利亚独立斗争摇旗呐喊。
次年,她发表了首部小说《渴》。
曾为报社和电台工作,还担任过电影副导演。
五、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白俄罗斯的女记者和散文作家
1948年出生于乌克兰,曾任职记者。
代表作有《车诺比的悲鸣》等。
她多年来默默无闻,去年诺奖颁奖前一天,她的赔率突然飙升到最高,今年,不排除有爆冷的可能。
六、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美国小说家
出生于1938年,被誉为“女福克纳”。
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坛,迄今为止已发表长篇小说四十余部。
代表作有《表姐妹》、《人间乐园》等。
七、阿多尼斯叙利亚诗人
1930年生于叙利亚,是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诗人,他曾荣获布
鲁塞尔文学奖、土耳其希克梅特文学奖等国际大奖。
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