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前言:本文对国内关于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得出绩效考核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企业和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绩效管理过程准确实施、员工和企业对绩效考核结果处理态度三个方面展开。
本文将阐述各个方面关于绩效管理研究的理论观点,为绩效考核管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马晶中在《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定义“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绩效管理空于形式在吴卫东的《传统的绩效考评与系统的绩效管理》里面提到“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会因为绩效考核的标准难以具体,运行机制不完善,容易造成过程流于形式”。
胡国良在《绩效管理误区探析》中提出“建设‘五项转变思维’,从‘本位思考’向‘战略思考’转变;从‘秋后算账’向‘过程管理’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全员参与’转变;从‘局部思考’向‘系统思考’转变;从单一‘财务指标’向全面指标‘均衡发展’转变”。
刘秋平在《现代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有效措施分析》中提出“一些企业对绩效考核不能连续化、制度化,责任人对考核成果不予应用,挫伤业务骨干人员的积极性。
”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前没有进行宣传和介绍,使得员工对其积极性不高,对待考核程序也是敷衍应对,同时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到积极负责,只是完成程序没有落到实处。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五个转变使得企业员工整体动员起来重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改变从前的消极应对,认真落实,完成绩效,实现企业长远目标。
绩效考核的单一性在江超的《企业绩效考核探析》中提到“很多企业只是将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或者只是将绩效考核当成检查工作完成情况的工具”。
刘武,王振鹏在《工资绩效管理误区及企业薪金策略》中提出“绩效考核评价只针对下级,对企业最高领导者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或只考核经济效益。
《中小型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6]孙朝辉,罗亮梅.论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误区与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03):17-21.
[7]吴珂.平衡计分卡在PK企业绩效管理中应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
[8]刘博.目标管理法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9(13):77+81.
汉达(Handan,2014)在其研究中表明,通过绩效管理方式体现的工资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公平,结合绩效为主旨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充分激励员工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斯旺(Swan,2016)指出: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是长期过程,结合对于员工评价、绩效评估以及最终评价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对于企业发展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三)实现途径
1)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知网等查找有关于中小型企业的绩效管理方面的内容,为本文的写作累计理论知识。
2)综合多学科的理论。我国中小型企业绩效管理涉及的问题广泛。本文主要运用了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并穿插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交叉,尽可能多视角,多层次地进行综合研究。
结合上述对于绩效管理相关研究,国内外相关专家与学者均对绩效管理提出不同的观点,但综合而言,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无论使用何种绩效管理方法,均需要与企业相结合,在营造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进而形成全面性、立体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在提高员工综合能力的同时,对于企业综合实力也进一步增强。
[9]张志萍,高媛.论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9(17):124-125.
[10]朱鹏.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7.
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公司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深入了解当前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公司绩效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1. 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设定、监控和评估绩效目标,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它涉及到员工的绩效评估、奖励机制、绩效改进等方面,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公司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公司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绩效的监控和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绩效管理也是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三、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的现状1. 绩效管理模型研究目前,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BSC(平衡计分卡)、MBO (管理者目标责任法)等模型的应用和研究。
这些模型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指导。
2. 绩效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绩效管理涉及到很多关键因素,如员工激励、绩效评价体系、绩效改进机制等。
目前,研究者们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断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3. 多维度研究传统的绩效管理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维度(如财务绩效),而现在的研究趋向于将绩效管理视角拓展到多维度,包括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等多个方面,更加全面地评估绩效。
四、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1. 弹性绩效管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员工的弹性化管理需求日益增加。
弹性绩效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在保证绩效的实现员工的弹性化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研究也将重点放在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上,探索如何通过调整企业文化来提升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一、前言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
从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绩效管理的概念,以及绩效管理系统三个主要方面,对绩效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由此我我们可以得出,绩效经历了由十分单一的评估机制,逐步向系统性,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首先,来确定一下绩效的定义。
Bates和Holton(1995)指出:“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一样”。
【1】另外,从管理学的角度将,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开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绩效与员工薪酬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薪酬是组织对员工作出的承诺。
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责任。
他的神圣权利是对由其他人的绩效保证的,而他的绩效有保障其他人的生存权利。
绩效有组织和员工两个方面的绩效。
目前对绩效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绩效看作是一种结果。
绩效是结果的观点是认为绩效是工作所达到的结果,是一个人的工作成绩的记录。
[2]2、把绩效看作为个体的行为。
Murphy(1990)给绩效下的定义是,“绩效是与一个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或单元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
[3]3、把绩效看作是一种特征或胜任力(competence)。
把绩效看作胜任特征的看法符合现在有些企业和管理者提出的“向前看”的绩效标准。
即通知测量个的胜任力来说明个人的绩效。
因为拥有这些胜任力的员工拥有获得成功的更大可能性。
在各组织越来越看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员工的胜任力的考察日益受到了重视。
综上所述,不同行业的组织,对绩效的看法会不同,它包括结果、行为以及胜任特征。
实际上,中国目前的大多数组织经常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衡量员工的绩效。
分析一下,我们可以发现这四方面其实就是结果、行为、和胜任力的综合。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绩效评估作为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管理的日益复杂,企业绩效评估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还关系到员工的发展和福祉。
对企业绩效评估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评估企业的绩效,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企业绩效评估涉及多方面的指标和因素,如员工绩效、组织绩效、财务绩效等。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本文旨在对企业绩效评估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分析企业绩效评估的定义、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探讨影响企业绩效评估的因素,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推动企业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二是为企业提供量化的评估工具,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三是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四是为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比较的基准,帮助企业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监控和评估工具,帮助企业制定精准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方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绩效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企业绩效评估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率。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前言本文毕业设计的论题为XXXX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文本从绩效管理的概述、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综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发展趋势和重点。
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绩效管理是一套科学的、综合的、整体的管理制度。
发挥了绩效管理的激励效果科学完整绩效管理不但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潜在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形成,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所以说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发展趋势下,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通过列举大量国外和国内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而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在绩效管理方案、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原则、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以及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等方面的观点,并且对引入本文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绩效管理制度的文献期刊。
国外研究文献:(1)Robert Bakwa 2003 《Performance management: how to appraise employee performance 》提出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能力的分析,对员工岗位业绩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的比较,识别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甄别高素质和低素质员工,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真实、可靠数据,为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提供可塑的空间,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2)Daniel Raquel (2008)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upport organization innovation》提出组织支持程度无疑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诸多因素中其关键作用的因素。
要使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不断成功应从:培育企业家精神、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模式、健全绩效管理制度等方面。
(3)Stephen Pilbeam Marjorie Kobnaki, 2003《The practi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分析到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一切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围绕着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而开展的。
文献综述(绩效管理)

文献综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宝贵资源,也是最为关键资源。
企业只有依靠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制才能为企业发展注人强劲的动力。
绩效管理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科学、合理、公正、的绩效管理制度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一.绩效考核的概念绩效考核它是一种正式员工评估制度,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测评员工在职务上}向工作行为和效果,考核出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职务晋升等诸多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和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总而言之,所谓绩效管理,也就是围绕企业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效果的测评和改进所进行的管理。
二.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也是最为关键资源。
然而,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公正的积极可靠的评价,企业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组织效率,能保证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正常有序运作。
1.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依据。
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每一个人的情况进行综合价,了解每个人的能力、专长、态度和工作,从而将其安置在合适的岗位,达到人事相宜。
2. 绩效考核是激励员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依据。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提供员工的工作信息,如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程度等。
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任用的依据。
可以进行人员的晋升、降职、轮换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对职工个人来讲使其扬长避短,对组织来讲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绩效考核是确定薪酬的依据。
现代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循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决定员工报酬的重要依据。
进行薪资分配,调整时应依据员工的绩效和工作表现。
没有绩效考核,报酬就没有依据,没有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的报酬,就无法充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绩效管理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绩效管理研究进展企业绩效管理一直是管理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提升绩效,已成为实现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近年来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进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
一、绩效管理概述绩效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激励和管理的过程。
传统的绩效管理主要侧重于员工的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绩效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和目标相结合,强调绩效管理需要与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相一致,以实现组织绩效的最大化。
二、绩效管理的关键要素1. 目标设定: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
研究表明,良好的目标设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对员工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效率。
3. 激励机制:激励是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4. 绩效改进:绩效管理并非一成不变,企业需要不断地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趋势:1. 从传统到现代:传统的绩效管理主要侧重于员工的绩效评估和奖惩,而现代的绩效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成长,强调员工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倡导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过程。
2. 从个体到团队:过去,绩效管理主要关注个体员工的绩效,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焦点转向团队绩效管理,认为团队的绩效比个体绩效更能反映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3. 从定性到定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运用数据分析和量化方法来评估和管理绩效,以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人资(08)班杨万里2008175571目录1.关于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2.关于绩效管理的含义及特点2.1绩效的含义2.2 绩效管理特点3.绩效管理系统3.1什么是绩效管理系统3.2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3.3如何界定绩效管理系统的概念3.4什么是绩效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3.5如何顺利实施绩效管理系统4.绩效管理几种典型模式4.1“德能勤绩”式4.2“检查评比”式4.3“共同参与”式4.4“自我管理”式5.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6.绩效的影响因素7.结论摘要: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
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模型文献综述1 关于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Levinson(1976)曾指出,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评价系统都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
Nickols(1991)认为"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依赖于以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是灵活的"能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指导者"帮助他们获得成功Jenkins则认为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应该是组织整体文化的变化"包括指导、反馈、薪酬和晋升决定以及法律上的阐述。
这其实包括了现在绩效管理系统的大部分内容。
Spangengerg(1992)认为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
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传统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导致了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
Pamenter(2000)指出应该把传统的绩效评估的目的转移到员工的提高上来#传统的绩效评估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由于评估的主观性"评估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许多管理者对员高"但私下里却想解雇他们注重评估的过程和形式"不注重评估的价值"对组织和员工的作用不大等等。
Fandray (2001)指出应该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评估。
评估的废止,仅仅只是绩效管理的开端。
综上可知,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绩效管理决不等于绩效评估。
2 关于绩效管理的含义及特点2.1绩效的含义由于绩效管理是基于绩效来进行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对绩效有所了解。
在一个组织中,广义的绩效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整个组织的绩效;二是指个人的绩效。
对于绩效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最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是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二是从工作行为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
应当说,这两种理解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又都不很全面,因此我们主张应当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来理解绩效的含义。
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是指工作的行为。
理解这个含义,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 、绩效是基于工作而产生的,与员工的工作过程直接联系在一起,工作之外的行为和结果不属于绩效的范围。
2 、绩效要与组织的目标有关,对组织的目标应当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例如员工的心情就不属于绩效,因为它与组织的目标没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组织的目标最终都会体现在各个职位上,因此与组织目标有关就直接表现为与职位的职责和目标有关。
3 、绩效应当是能够被评价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那些不能被评价的行为和结果也不属于绩效。
例如,学生上课时的专心程度就不能直接作为绩效来使用,因为它很难被评价。
4 ,绩效还应当是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没有表现出来的就不是绩效。
这一点和招聘录用时的选拔评价是有区别的,选拔评价的重点是可能性,也就是说要评价员工是否能够做出绩效,而绩效考核的重点则是现实性,就是说要评价员工是否做出了绩效。
2.2 绩效管理特点一般来说,绩效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的特点。
1 、多因性。
多因性就是指员工的绩效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并不是哪一个单一的因素就可以决定的,绩效和影响绩效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加以表示:在这个关系式中,f 表示一种函数关系;P (performance),就是绩效;K (knowledge),就是知识,指与工作相关的知识; A (ability),就是能力,指员工自身所具备的能力;M (motivation),就是激励,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激励;正(environment),就是环境,指工作的设备、工作的场所等等。
2 、多维性。
多维性就是指员工的绩效往往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行为都属于绩效的范围。
例如一名操作工人的绩效,除了生产产品的数量,质量外,原材料的消耗、出勤情况、与同事的合作以及纪律的遵守等等都是绩效的表现。
因此,对员工的绩效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察。
当然,不同的维度在整体绩效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3 、变动性。
变动性就是指员工的绩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绩效是会发生变动的。
这种变动性就决定了绩效的时限性,绩效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时期而言的。
3 绩效管理系统3.1什么是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所谓绩效管理系统,就是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就如同为企业的各种管理系统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它是各种管理系统的纽带,透过它来验证各管理系统的运作效果。
3.2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绩效管理从最初侧重于结果管理逐步过渡到侧重于行为过程的管理,并最终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融为一体。
在20世纪初,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开发的投资回报模型(ROI)被应用于多部门公司的整合管理。
到了20世纪中叶,多部门公司又把预算作为管理体系的核心。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公司财务体系的不断扩大,绩效管理开始把与股东价值相关的财务测量方法包括进来,从而产生了基于价值和经济附加值(EVA)的管理模式。
但是,在知识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公司开始意识到即使最好的财务体系也无法涵盖绩效的全部动态特点,无法对行为或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这样,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便产生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该理论所强调的是应该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和管理。
自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以后,公司便逐渐将它作为宣传口号和组织原则。
各公司之间也开始竞相追逐国家质量奖,如美国的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品质奖(Malcolm Baldrige)、日本的戴明奖(Deming Prize)以及欧洲的EFOM奖。
可是仅仅依靠质量和仅仅依靠财务指标一样都不能够全面衡量企业的绩效,一些获得国家质量奖的公司很快发现它们在财务上陷入了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公司除了采取财务措施和质量措施以外,开始关注一些影响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非财务因素,并试图通过改进这些非财务因素来改善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
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诺兰顿学院的执行总裁戴维·诺顿两位教授在总结了十二家大型企业(Advanced Micro Devices、美标、苹果电脑、南方贝尔、CIGNA、Conner Peripherals、Cray Research、杜邦、电子数据系统、通用电气、惠普以及加拿大壳牌公司)绩效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共同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平衡记分卡是一套新型的绩效管理系统,它将静态的结果(财务指标)和动态的行为过程(非财务指标)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克服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系统的缺陷,帮助企业改善经营业绩,摆脱困境。
随后,平衡记分卡不断发展、充实。
《哈佛商业评论》将平衡计分卡评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说。
据权威调查显示,在《财富》排名前1000家公司中,55%以上已经实施了平衡计分卡。
3.3如何界定绩效管理系统的概念绩效考核(performance appraisal )与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不同的,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绩效管理的外延相对而言较宽,没绩效考核的内涵丰富;绩效考核的结果来自于被考核主体的直接工作上司,而非它处。
绩效管理的结果是来自于与被管理的主体相关的四面八方,这时管理的不仅仅是被管理的主体而且也评价了其工作上司教导下属的能力;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部门/小组和个人的绩效,完成企业最终设定目标,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是区分(Discrimination)/奖励(Reward)/发展(Development)/反馈(Feedback)。
3.4什么是绩效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企业的管理系统包括三大核心系统即市埸系统(Marketing)、运营系统(Operation)、开发系统(products development)。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财务管理系统(Financil management)和电脑管理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等起到支持核心系统运行的作用,衡量一个管理系统的效果一般从五个指标:质量(Quality正确做事)、速度(Speed做事较快)、灵活(Flexibility适时改变)、可靠(Dependability准时完成)、成本(Cost价格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是人,而绩效管理系统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支持系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容是必要的,宏观上讲包括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工作设计(Task design)、人力资源信息(The type of HRI)、薪酬系统(Reward system)、人员的挑选培训和发展(selection,training and development)等五个子系统,由于这些子系统的运作产生了个人和团队绩效(performance)。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将绩效管理体系单独拿出来视为一个独立系统,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时才能够更加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才能真正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展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