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RHEL7/CentOS7)4.1磁盘管理

Linux操作系统(RHEL7/CentOS7)4.1磁盘管理
Linux操作系统(RHEL7/CentOS7)4.1磁盘管理

4.1 磁盘管理

4.1.1 文件系统挂载:fdisk -l、mount、umount、blkid、/etc/fstab、e2label/xfs_admin

1.mount命令(手动挂载)

语法:mount [选项] [设备] [挂载点]

功能:将设备挂载到挂载点处,设备是指要挂载的设备名称,挂载点是指文件系统中已经存在的一个目录名。mount命令的选项及其含义见表4-1。

实例4-1 文件系统挂载

第1步:使用fdisk命令查看磁盘的分区情况,如图4-1所示,主要是看设备(如/dev/sda5)与文件系统(Win95 FAT32)之间的对应关系。对fdisk命令的介绍见【实例4-3】。

图4-1 挂载文件系统

第2步:使用图4-1中第2条命令,在/mnt/目录下创建挂载点。

第3步:使用图4-1中第3条命令将设备/dev/sda5(Windows中的D:盘)挂载到/mnt/d 目录下,文件系统类型为vfat,即FAT32。使用第4条命令就可以查看该设备中的内容了。

2.umount命令

3.blkid命令

示例如下:

[root@localhost 桌面]# blkid //列出当前系统中所以已挂载文件系统的类型/dev/sda2: LABEL="rhel7" UUID="50ce223f-a1c2-4b6c-9288-448cb9ed34e8" TYPE="xfs"

/dev/sda3: UUID="a7a028b9-1f6f-4261-ab4d-d2333b7de75f" TYPE="ext4"

/dev/sda4: UUID="5A54CD0554CCE53B" TYPE="ntfs"

/dev/sda5: LABEL="TOOLS" UUID="997E-50D2" TYPE="vfat"

/dev/sda6: LABEL="DATA" UUID="E63D-7941" TYPE="vfat"

/dev/sda7: LABEL="SCHOOL" UUID="0A27A8791083E690" TYPE="ntfs"

/dev/sda8: UUID="904a2335-0e3c-42d2-bc15-2438cea2c044" TYPE="ext3"

/dev/sda9: UUID="9f98fd30-78db-475b-b68c-e27ba673bdfc" SEC_TYPE="ext2" TYPE="ext3"

/dev/sda12: UUID="59a9499f-4e9a-4d44-b152-03a14db6bc33" TYPE="ext3"

/dev/sda13: UUID="8295c378-3cc4-4503-a754-d37d359170eb" TYPE="swap"

# blkid /dev/sda1 //查看/dev/sda1设备所采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 blkid -s UUID /dev/sda5 //显示指定设备UUID

# blkid -s UUID //显示所有设备UUID

# blkid -s LABEL /dev/sda5 //显示指定设备LABEL

# blkid -s LABEL //显示所有设备LABEL

# blkid -s TYPE //使用TYPE标签,查看所有设备文件系统

# blkid -o device //显示所有设备

# blkid -o list //以列表方式查看详细信息

4./etc/fstab文件(系统启动时挂载)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Fri Apr 25 16:24:11 2014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UUID=50ce223f-a1c2-4b6c-9288-448cb9ed34e8 / xfs defaults 1 1 UUID=59a9499f-4e9a-4d44-b152-03a14db6bc33 /boot ext3 defaults 1 2 UUID=904a2335-0e3c-42d2-bc15-2438cea2c044 /opt ext3 defaults 1 2 UUID=8295c378-3cc4-4503-a754-d37d359170eb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图4-2 fstab文件内容

5.e2label/xfs_admin命令(Linux卷标)

语法:e2label device [new-label]

功能:查看或设置ext2/ext3/ext4分区的卷标。/etc/fstab中会用到卷标。

语法:xfs_admin [ -eflpu ] [ -c 0|1 ] [ -L label ] [ -U uuid ] device

功能:查看或设置xfs分区的卷标。change parameters of an XFS filesystem。

# e2label /dev/sda8 //查看ext2/ext3/ext4分区的卷标

# e2label /dev/sda8 opt //设置分区的卷标为boot

# xfs_admin -l /dev/sda2 //查看xfs分区的卷标

label = "rhel7"

用卷标名挂载文件系统:

献给初学者:谈谈如何学习Linux操作系统

献给初学者:谈谈如何学习Linux操作系统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linux发行版 谈到linux的发行版本,太多了,可能谁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linux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面对这么多的Linux发行版,打算从其他系统转到linux系统来的初学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即便是忠实的 Linux用户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挨个尝试,因此初学者在学习linux的之前,需 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开始学习linux至关重要!下面 我们就分类介绍。 1.1初学者入门首选-redhat系列 在学习redhat系列linux之前,首先要了解以下redhatlinux各个发行版本之 间的关系。 1.RedHatLinux RedHatLinux是redhat最早发行的个人版本的linux,其1.0版本于1994年11月3日发行。虽然其历史不及其它linux发行版本悠久,但比起很多的Linux 发行套件,RedHat的历史悠久得多。自从RedHat9.0版本发布后,RedHat公司就不再开发桌面版的Linux发行套件,RedHatLinux停止了开发,而将全部 力量集中在服务器版的开发上,也就是RedHatEnterpriseLinux版。2004年4 月30日,RedHat公司正式停止对RedHat9.0版本的支持,标志著RedHatLinux的正式完结。原本的桌面版RedHatLinux发行套件则与来自开源 社区的Fedora进行合并,成为FedoraCore发行版本。 目前RedHat分为两个系列:由RedHat公司提供收费技术支持和更新的RedHatEnterpriseLinux,以及由社区开发的免费的FedoraCore。 2.FedoraCore FedoraCore(缩写为FC)被红帽公司定位为新技术的实验场地,许多新的技 术都会在FC中检验,如果稳定的话红帽公司则会考虑加入RedHatEnterpriseLinux中。 FedoraCore1发布于2003年年末,而FC的定位便是桌面用户。FC提供了 最新的软件包,同时,它的版本更新周期也非常短,仅6个月。由于版本更新 频繁,性能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因此,一般在服务器上不推荐采用FedoraCore。 其实可以这么认为,Fedora就是RedHat发行RedHat企业版linux的一个 实验版本,以用户做测试,为RedHat企业版发布奠定基础。 3.RedHatEnterpriseLinux RedHatEnterpriseLinux(缩写为RHEL,RedHat的企业版)。RedHat现在主要做服务器版的linux开发,在版本上注重了性能和稳定性以及对硬件的支持。由于企业版操作系统的开发周期较长,注重性能、稳定性和服务端软件支持, 因此版本更新相对较缓慢。

Linux硬盘管理原理及操作命令

Linux硬盘管理原理及操作命令 1、Linux硬盘管理概述 Linux系统下,系统识别到硬盘后会为硬盘创建一份初始分区表。硬盘在分区后才可以使用,系统通过分区表来管理硬盘的使用。Linux系统中,IDE存储设备一般被识别为hd(第一块硬盘即为had),SATA、USB、SCSI存储设备一般被识别为sd(如sda、sdb)。 硬盘管理方式可分为分区管理和逻辑卷管理。 硬盘分区有两种方式: 1)传统MBR方式;这种方式下,一块硬盘最多可分为四个主分区(primary),如果已经给硬盘创建了4个主分区,那么即使硬盘还有剩余空间,也不能再分区。如 果想要创建更多的分区,需要创建扩展分区(extended),再在扩展分区上创建逻 辑分区,逻辑分区的分区号一定是从5开始,单个分区最大不超过2TB; 2)GPT方式;除了不受到类似传统MBR分区的限制(主分区最多4个、分区不超过2TB),还提供了分区表的冗余来实现分区表的安全和备份。 逻辑卷管理与直接使用硬盘分区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直接分区管理的硬盘后期分区不可再改变大小,如果要改变,只能删除已有分区重新分区,而逻辑卷则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充空间大小(安装完系统后,后期如果存储空间不够,可以添加硬盘【win7/xp等个人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安装硬盘驱动,虚拟机添加虚拟硬盘】,再建立逻辑卷或扩充原有逻辑卷)。原理可以这样理解:直接进行分区管理的硬盘分区彼此独立,无法组合,就像一个个圆形,而逻辑卷则是方形,可以相互组合来扩充,通过对组合后的硬盘再进行分区来管理。逻辑卷管理的步骤: 1)先对传统方式创建的分区进行初始化,创建物理卷; 2)创建物理卷组,将单个或多个物理卷进行组合; 3)在卷组中提取容量来创建逻辑卷; 不管哪种方式来管理硬盘,创建的分区都要进行格式化后挂载到文件系统中的某个目录下,分区空间才可以使用。 2、相关命令 1)MBR方式分区管理命令: 查看硬盘及分区情况:# fdisk -l [设备名称] 硬盘分区:fdisk -cu设备名称,如: # fdisk -cu /dev/sdb

Linux下硬盘分区详解

Linux下硬盘分区详解 2009-06-29 01:28:08 标签:linux硬盘分区fdisk建立文件系统挂载文件系统[推送到技 术圈] 将硬盘某个分区挂载到系统中以便存取文件,先fdisk进行分区,然后mkfs建立文件系统,接着便可以mount 它。 一.Linux 的分区规定 1. 设备管理 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盘、光驱等 IDE 或 SCSI 设备也不例外。 Linux 把各种 IDE 设备分配了一个由hd 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种 SCSI 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sd 前缀组成的文件。例如,第一个 IDE 设备,Linux 就定义为 hda;第二个 IDE 设备就定义为 hdb;下面以此类推。而 SCSI 设备就应该是 sda、sdb、sdc 等。 2. 分区数量 要进行分区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这就有可能是一块IDE硬盘或是一块SCSI硬盘。对于每一个硬盘(IDE 或 SCSI)设备,Linux 分配了一个 1 到 16 的序列号码,这就代表了这块硬盘上面的分区号码。例如,第一个 IDE 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在 Linux 下面映射的就是 hda1,第二个分区就称作是 hda2。对于 SCSI 硬盘则是 sda1、sdb1 等。 3. 各分区的作用 在 Linux 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 4 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 4 个。对于早期的 DOS 和Windows(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 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的,因此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 Linux 的bootloader 的时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 Linux 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 1 至 16 号码中的前 4 个号码。以第一个 IDE 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个号码。因此,Linux 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 个分区。 对于逻辑分区,Linux 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 DOS 和 Windows 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

Linux中fdisk分区使用方法

一、fdisk 的介绍 fdisk - Partition table manipulator for Linux ,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本人译的不太好,也没有看中文文档;其实就是分区工具 fdsik 能划分磁盘成为若干个区,同时也能为每个分区指定分区的文件系统,比如linux 、fat32、 linux 、linux swap 、fat16 以及其实类Unix类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等;当然我们用fdisk 对磁盘操作分区时,并不是一个终点,我们还要对分区进行格式化所需要的文件系统;这样一个分区才能使用;这和DOS中的fdisk 是类似的 二、合理规划您的硬盘分区 在操作分区之前,我们要明白硬盘分区一点理论,比如硬盘容量和分区大小的计算;对一个硬盘如何规划分区等,请参考如下文档,谢谢 三、fdisk -l 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 通过《合理规划您的硬盘分区》,我们知道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的总个数不能超过四个;也不能把扩展分区包围在主分区之间;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划分硬盘分区就比较容易的多;也能为以后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1、通过fdisk -l 查看机器所挂硬盘个数及分区情况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l 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 /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 /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 /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 /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 /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 /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 /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操作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的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操作系统所处位置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原始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从批次模式开始,然后逐渐的发展到分时机制的模式,后来由于多处理器时代的到来,整个操作系统也逐渐有多处理器的协调功能,继而出现了分布式的系统。操作系统主要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纯手工操作阶段、批次处理阶段、多道程序系统阶

段及现代操作系统阶段。整个系统的发展主要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主要体现的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软件的发展和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 二、计算机中常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电脑软硬件系统的程序。计算机系统的种类多,经常是通过应用领域来划分的,其中应用程序主要是包括桌面、服务器、主机以及嵌入几个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分类如下。 1.Windows系统 Windows系统作为计算机内较为常见的操作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应用的较为普遍,Windows系统作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其在技术方面也是非常成熟的。目前最新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为Windows10。 2.UNIX系统 UNIX系统有自身较为统一的实施标准和认证规范,并且利用该规范,还可以对UNXI系统进行程序的移植,并且促进了UNIX的发展及应用程序的开发,UNXI已经开始作为大型机器、网络服务器及工作中的主流操作系统,并且其自身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Linux等开源UNIX类操作系统的发展。 3.Linux系统 Linux系统是在UNIX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其开源模式的软件环境极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并且其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价值越来

Linux 磁盘管理

Linux 磁盘管理 Linux磁盘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问题。 Linux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为df、du和fdisk。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fdisk:用于磁盘分区 df df命令参数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 等文件系统; ?-k :以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H :以M=1000K 取代M=1024K 的进位方式;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partition 的filesystem 名称(例如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实例1 将系统内所有的文件系统列出来!

在Linux 底下如果df 没有加任何选项,那么默认会将系统内所有的(不含特殊内存内的文件系统与swap) 都以1 Kbytes 的容量来列出来! 实例2 将容量结果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出来 实例3 将系统内的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称都列出来 [root@www ~]# df -aT Filesystem Type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Mounted on/ dev/hdc2 ext3 99206243823112558544441%/ proc proc 000-/proc sysfs sysfs 000-/sys devpts devpts 000-/dev/pts/dev/hdc3 ext3 49 5631614137645591084%/home/dev/hdc1 ext3 10108611126847411 2%/boot tmpfs tmpfs 37133203713320%/dev/shm none binfmt_misc 000-/proc/sys/fs/binfmt_misc sunrpc rpc_pipefs 000-/var/lib/nfs/rpc_pipefs 实例4 将/etc 底下的可用的磁盘容量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图文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图文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07-10 21:28:58【大中小】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 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第一块硬盘hda是装好系统的。hdb硬盘是未进行分区的。 本例将这个10G的硬盘分区,分区计划:分一个主分区,大小3G,文件格式ext3.三个逻辑分区,大小分别为2G,2G,3G。实际分区个数和大小可论情况所定。 下面就是分区的详细步骤,由于是每一步都进行了截图和说明,内容略显复杂,其实很简单。输入 fdisk /dev/hdb 然后回车,给硬盘进行分区。如下图

输入n回车新建分区,接着再输入p回车新建主分区,如图 此处要求选择分区号在1-4间,输入1回车 First cylinder (1-20805, default 1):这里是设置分区起始的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回车后如下图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0805, default 20805):此处是设置分区结束柱面,+3G表示从起始柱面开始向后3G结束,也是是设置分区大小为3G,输入+3G后回车,如下图所示

linux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Linux 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Linux操作系统发展迅速,全球Top500超级计算发布数据显示89.2%的超级计算机运行在Linux操作系统之上;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虽然不高,但也在逐年扩大;国际大公司Intel、Google、IBM等都在Linux操作系统上加大研发投入,为Linux 操作系统长远发展带来充足后劲。国内操作系统研发组织机构、厂商也都相应加大投入,以缩小与国际Linux 厂商技术之间的差距。 但是Linux 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兼容性差,软件缺乏,以及面临版本众多导致Linux 操作系统分裂等问题。掌握核心技术,解决Linux 当前面临的关键发展问题是当务之急。 一国内Linux 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国内目前涉足Linux操作系统研发除学校、研发机构外,主要Linux 发行版包括红旗、中标、共创、新华、拓林思等,均有桌面和服务器两个版本; 国内各发行版均基于国际社区版本发展而来,基于国际社区成果,在界面定制上做了一些工作,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且与国际Linux 操作系统发行版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缺少技术积累,面临Linux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二国外Linux 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主要发行版包括redhat、ubuntu、Suse 等,均提供桌面

和服务器两个不同版本。服务器领域Linux 操作系统发展比较成熟,桌面发展比较缓慢,嵌入式领域发展较快。 Redhat RHEL是目前Linux服务器产品的标杆,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占据着主要的Linux 服务器市场份额。RHEL 产品功能全面,产品认证齐全,用户的接受度比较高。RHEL 主要依靠技术服务和产品维护获取盈利。Redhat自9.0以后,不再发布桌面版,而是把这个项目与开源社区合作,于是就有了Fedora这个Linux发行版。目前Fedora对于Redhat的作用主要是为RHEL提供开发的基础。Fedora 的界面与操作系统与RHEL 非常相似、用户会感觉非常熟悉;另外对于新技术,fedora一直快速引入;并且fedora 一直坚持绝对开源的原则。而因为Redhat 在Linux的地位和影响力,拥有很多坚定的爱好者使用。 Suse SLES被Novell收购以后,产品的竞争力获得了很大的提升。SLES最大的优势在于应用解决方案比较丰富。SLES同样依靠技术服务和产品维护获取盈利。SUSE的yast2配置工具一直是业内公认的非常完善的安装及系统工具,能够进行系统大多数的配置功能;另外,SUSE 与 67 微软的合作,也使得SUSE在与Windows的互操作性方面具

Linux下如何调整磁盘分区

环境 服务器安装有一个60G的硬盘,目前已经划分为/、/home、/chroot和/swap,详细的分区信息如何下所示: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hda: 61.4 GB, 614928384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747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915 7349706 83 Linux /dev/hda2 916 1414 4008217+ 83 Linux /dev/hda3 1415 7476 48693015 5 Extended /dev/hda5 1415 1477 506016 82 Linux swap /dev/hda6 1478 7476 48186936 83 Linux 然后现在希望从/home分区里面分出大约4GB的空间用于安装FreeBSD。 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注意是文件系统,而不是分区的大小),然后对调整完毕的文件系统进行检查,然后再进一步调整分区的大小。 文章以我自己用的系统为例子,实际操作时根据情况调整即可。 用惯了传统调整硬盘工具的人可能会认为文件系统和硬盘的分区之间是统一的,实际上他们之间并不是完整的整体(这也就是为什么BSD可以在一个硬盘分区里面制作多个文件系统分区)。想像一下带有移动式书架的书橱。你可以通过移动式书架调整书橱里面书籍的位置。把书当成文件系统,你可以在书橱里面放满书籍,也可以通过移动式书架调整书橱的空间。当然也可以通过书架调整书橱里面书籍存放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 hda1------>;|<-- hda2------>;|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

NOSLinux 【单元测验】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2)

【单元测验】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2) 回顾第 1 次试答 结束回顾 开始时间2012年03月 22日星期四 08:18 完成于2012年03月 22日星期四 08:23 耗时 5 分钟 1 秒 分数6/16 成绩37.5超出最大限度 100(38%) 反馈要加油啰 Question 1 分数: 1 以下命令返回的结果是什么?ln file1 file2 选择一个答案 A. file2将成为file1的符号链接 B. 命令格式错误,需要使用参数 C. 无论file1的尺度是多少,file2将固定为5字节 D. file1和file2有相同的索引节点 链接文件分为硬链接(不加参数)和符号链接(加-s参数) 硬链接内容和原文件保持同步,他们具有相同的索引节点信息(磁盘的具体物理位置),移动、删除或修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影响通过另一个访问该文件 符号链接只是快捷方式,原文件删除,将导致该符号链接失效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2 分数: 1 以下哪个命令可将file1复制给file2? 选择一个答案 A. cat file1 > file2 B. copy file1 file2 C. cat file1 file2> file1 D. cp file | file2

cp命令可以复制文件,格式为 cp 源文件目标文件,无需加管道符号“|” cat本来是输出文件内容到屏幕,加了“>”重定向符号后也可以将文件内容重定向输出指定文件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复制文件的目的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3 分数: 1 如果newdir/file2文件不存在,但是目录newdir已存在,mv file1 newdir/file2命令将有什么结果? 选择一个答案 A. file1将被复制到newdir并命名为file2 B. 将报错,因为以上不是有效的命令 C. file1将被移动到newdir并重命名为file2 D. file1将被删除 mv可以更名也可以移动,具体看命令参数 mv 文件1 文件2——将文件1更名为文件2 mv 目录1 目录2——将目录1更名为目录2 mv 文件1 目录2——将文件1移动到目录2 mv 文件1 目录1/文件2——将文件1移动到目录1,并更名为文件2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4 分数: 1 如何从文件中查找显示所有以“#”打头的行? 选择一个答案 A. grep -n "#" file B. find "\#" file C. grep -v "#" file D. wc -l "#" find查找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文件 grep查找的对象和结果是输出结果中的行 -c 显示符合条件的行数 -i查找时不区分大小写 -n显示行号

浅谈我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

浅谈我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 朱雪松 L1121401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并行处理和智能化。自从1944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传统计算机的性能受到挑战,开始从基本原理上寻找计算机发展的突破口,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应运而生。未来量子、光子和分子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以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人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电脑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上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接口。 操作系统的型态非常多样,不同机器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手机的嵌入式系统到超级电脑的大型操作系统。许多操作系统制造者对它涵盖范畴的定义也不尽一致,例如有些操作系统集成了图形化用户界面,而有些仅使用文字接口,而将图形接口视为一种非必要的应用程序. 二.操作系统的历史 (一)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人工操作方式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属于第一代计算机,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操作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直接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这种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用户独占主机,CPU等待人工操作。可见这种方式严重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造成了人机矛盾。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这种技术。该技术是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装入纸带输入机,在一台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上的数据输入磁带上。当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从磁带上将其高速的调入内存。 (二)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 1.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及特征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发明了晶体管,为了充分利用晶体管,减少空闲时间,于是就出现了单道批处理,其自动处理过程是:首先,由监督程序将磁带上的第一个作业装入内存,并把运行控制权交给该作业。当该作业处理完时,把控制权还给监督程序,再由监督程序把磁盘上的第二个作业调入内存。其主要特征为自动,顺序,单道。其主要矛盾为主机和外设的矛盾。

从硬盘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步骤(精)

从硬盘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步骤来源: ChinaUnix博客日期:2007.04.22 18:30(共有0条评论我要评论从硬盘安装Linux操作系统,首先要准备安装包,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包通常是一个或多个ISO镜像文件(一般通过网络下载就可以得到;其次,要通过某种手段启动镜像文件中的系统安装程序;接下来,按照安装程序的提示信息进行安装就可以了。安装过程中,需要指定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位置,这主要涉及硬盘分区的一些知识。综合来看,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关键要学会两点:第一、如何为Linux操作系统准备硬盘空间?第二、如何启动ISO镜像文件中的安装程序。硬盘分区通常,在使用硬盘时,都要进行分区。如果把未分区的硬盘比做一张大白纸,那么分区后的硬盘就相当于这张大白纸被画上了几个大方框。一块硬盘被分成多个分区之后,各分区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每个分区都可以有自己的文件格式,例如 FAT16、FAT32、NTFS等等。Linux 操作系统需要的硬盘分区要安装一个操作系统,一般来讲都要为它准备专门的分区。专门,意味着不能与其他操作系统合用一个分区,也意味着不要与用户自己的数据文件合用一个分区,前者是因为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需要不同格式的磁盘分区,后者则更多地出于用户数据安全和系统维护方便的考虑。从最低配置角度讲,Linux 操作系统需要一个EXT2或EXT3格式的硬盘分区作为根分区,大小在2~5G就可以。另外还需要一个SWAP 格式的交换分区,大小与内存有关:如果内存在256M以下,交换分区的大小应该是内存的两倍;如果内存在256M以上,交换分区的大小等于内存大小即可。Linux 硬盘分区管理工具在安装Linux 操作系统时,如果选择了手工的分区方式,将启动硬盘分区工具Disk Druid。这个程序是安装程序自带的。下面讨论一下该软件的使用。Linux下硬盘分区的标识在Linux 下用hda、hdb 等来标识不同的硬盘;用hda1、hda2、hda5、hda6 来标识不同的分区。其中,字母a 代表第一块硬盘,b代表第二块硬盘,依次类推。而数字1 代表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2 代表第二个分区,依次类推。1到4 对应的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或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tion。从5开始,对应的都是硬盘的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一块硬盘即使只有一个主分区,逻辑分区也是从5开始编号的,这点应特别注意。系统上有一块硬盘,名字为/dev/hda,它上面有一个NTFS 格式的主分区hda1 以及

Linux 管理磁盘和文件系统

管理磁盘和文件存储 一、实验目的 实验案例一: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实验案例二: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二、实验环境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公司原来安装的RHEL5服务器采用了自动分区的方案,随着使用服务器的系统用户数量不断增多,根分区经常面临磁盘空间耗尽的情况,偶尔有几次还导致系统无法启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需要为服务器新增加一块SCSI硬盘,并将用户“/home”中的数据迁移到该硬盘中,不能影响原有系统用户帐号的使用,并需要对指定用户启用磁盘配额。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公司准备在internet中搭建邮件服务器(RHEL5系统平台),面向全国各地的员工及部分VIP客户提供电子邮箱空间。由于用户数量众多,邮件存储需要大量的空间,考虑到动态扩容的需要,计划增加两块SCSI硬盘并构建LVM逻辑卷(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专门用于存放邮件数据。 三、需求描述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在虚拟中添加一块SCSI磁盘 在新硬盘中建立一个20G的分区,用于存放所有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 新建的分区仍然挂载到“/home”目录下,需要导入系统中原有用户的数据 配置服务器在开机后自动挂载该分区,并支持用户、组磁盘配额 在“/home”文件系统中设置磁盘配额,限制用户jerry最多只能使用500M 磁盘空间,accp组的用户合计最多只能使用4G磁盘空间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在虚拟机环境中,新添加两块SCSI硬盘设备,完成硬盘检测及分区,创建逻辑卷并基本于该逻辑卷建立EXT3文件系统,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 四、实验步骤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 Step1关机后添加新硬盘,重新开机进入RHEL5系统 Step2分区格式化 (1)使用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建立一个20G的主分区(“/dev/sdb1”)

Linux操作系统学习心得

Linux操作系统学习心得 这学期有幸学习了《嵌入式系统设计》这门课,在胡佳文老师的教导下深入了解了有关于嵌入式系统,ARM9,Linux系统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获益良多,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同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现在就本学期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Linux操作系统这个名词记得在很早以前就听过,知道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大的系统,源代码是直接公布在互联网上,很多计算机高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修改这个程序,同时它比较不易死机,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是一种高大上的系统,但是更深入的了解确是零,对于这个学期选这门公共选修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怀着一颗要了解一种早就想知道的东西的心选的.当然我平时也喜欢玩点电脑什么的,只是停留在用别人设计好的现成的东西。 经过一个学期linux操作系统的学习,在老师在课堂对linux系统的介绍及通过网络的了解下,知道了linux原来是一种和windows差不多的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是图形界面的,linux类似以前的DOS,是文本界面的,如果你运行了图形界面程序X-WINDOWS后,linux也能显示图形界面,也有开始菜单、桌面、图标等。Windows有MS-DOS方式,在该方式下通过输入DOS命令来操作电脑;而linux与windows类似,也有命令方式,linux 启动后如果不执行X-WINDOWS,就会处于命令方式下,必须发命令才能操作电脑。另外linux上也有很多的应用软件,安装运行了这些软件后,你就可以在linux上编辑文档、图片,玩游戏、上网、播放多媒体文件等。 当然我们对linux的学习首先是通过对它的产生,发展,到今天仍然在不断完善开始的。它的产生和需要花钱买得windows系统形成了对比,因为 linux 的核心是免费的,自由使用的,核心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编辑创作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linux是抢占式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Linux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作为服务器的强大功能,同时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及开发工具,所以linux操作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而且在课上随着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动手查资料,慢慢的学习到了更深入的知识,知道了linux的安装:硬盘安装及光盘安装,清楚了解安装Linux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学习了linux系统的进入,关闭和重启。掌握了linux系统的硬件配置,如显卡,声卡,网卡等,并且通过对linux系统基本命令的学习,尤其是shell命令语言(亦称命令解释器),熟悉了系统的基本操作。当然在学习中发现英文学得好也是学好linux的关键。同时还了解了linux对应下的一些常用软件及这些软件的安装。因为linux在服务器中广泛的应用,于是我们进一步学习了linux下接入internet的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之后还了解了linux的网络安全,系统的安全,用户的安全等。 眼看这个学期Linux的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了,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如果要问我在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我觉得是一种为学的方法,使我受益非浅。 首先每学一部分内容前必定有很多疑问,想要独立解开疑问,从网络上找资

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LVM

硬盘的结构与分区? 磁头Header,磁轨(Track),磁柱(Cylinder) ? 扇区(Sector) 512字节 分区(Partition) *指定从哪个磁柱(起始磁柱)到哪个磁柱(结束磁柱)的范围存储以何种文件系统存储 * MBR(Master Booter Recorder) 文件系统 *逻辑块(Block) 分区时文件系统所指定的最小存储单位

df 命令格式: df 选项 Linux下的磁盘操作命令显示目前硬盘总容量和可用容量 装置或设备名 如: df –h /dev/sda 参数: -h 以M或G方式显示 du 显示目录或者文件的容量命令格式: du 选项目录名或者装置名如: du –h /home 参数: -h 以M或G方式显示

硬盘的分割与格式化? fdisk工具的使用 fdisk -l [设备名] 显示所选设备的分区情况 实验一: 如何调整linux分区 *删除磁盘分区 *新增磁盘分区 *磁盘格式化 mke2fs -j[b] 分区代号 b : 指定块的大小,支持1024,2048,4096 实验二: linux里如何添加硬盘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 什么是LVM:PV,VG,PE,LV LVM : Logical Volume Manager 逻辑卷管理PV: 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VG: Volume Group 卷组PE: Physical Extend LVM块LV: Logical Volume 逻辑卷组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 LVM文件系统资料写入方式 *线性模式(linear) 如将/dev/sdb1,/dev/sdb2两个物理分区一起加入,则资料是先将 /dev/sdb1写满,然后再写/dev/sdb2 *交错模式(triped) 将一份资料分成两份,然后再分别写如两个分区 注:LVM主要用途是能够动态的扩展一个硬盘分区的大小,并不特别注重性能

Linux(Ubuntu)硬盘”分区“图文教程

Ubuntu 硬盘”分区“图文教程(用于光盘,U盘安装Ubuntu) 关于Linux系统下的“分区”问题,对于新手来说一直是很头疼的。我来简单写一下,它的“分区”方法,规则。 郑重声明: 1.我为了让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的人,理解更加简单。所以在言语表述上不是很规范,专业。我只需要新手们能够明白基础知识,以后想提高,延伸。大家可以去Linux专门的论坛,看帖子学习。这个帖子,只给新手们起到“入门”的作用 2.本教程虽然标题是Ubuntu分区,但其实大部分linux发行版系统,“分区”的方法,形式,都是基本相同的,我后面会给出另外几个发行版本的图,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3. 对于Ubuntu来说,其安装方法现在有:wubi 硬盘安装,普通光盘安装,U盘安装,三种。其中wubi安装不需要涉及到“分区”,另外2种安装方式,必须先学会“分区”方法再谈安装! 大家都看到了,我一直是给“分区”,加了引号,因为在任何的“类Linux”系统里(比如红旗,红帽子,Ubuntu),他们并没有硬盘分区这个概念,这个和Windows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挂载点 在Linux系统里面,“分区”,被称作“挂载点”,简单明了的说,“挂载点”意思就是:把一部分硬盘容量,“分”成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用来干什么事情。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叫做:“挂载点”。所以,和Windows有着本质上的超级大的区别,你在任何linux发行版系统里面,绝对不会看到C盘,D 盘,E盘这样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夹”形式存在的“挂载点”。在Linux 系统里面,有一些已经定义好,用来干一些事情的挂载点,常见的“挂载点”有: 1. Boot 大家应该很常见这个英文,是引导的意思。对于Linux来讲,一部分容量,用来“挂载”Boot,就是用于存储系统的引导文件 2. / 或者/ROOT 就一个符号,是Linux系统特有的,是“根目录”的意思。根目录,用来存储用户的一些基本配置文件,软件设置文件等等很多 3. home “家”的意思,在Linux系统里面,它是用来存储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等等所有资源。因此,进行“分区”操作的时候,它是要分的很大很大很大的。 4. SWAP 这个,是Linux和Windows最大的区别了。Windows没这个东西,只有Linux才有。其实它也不是一个“挂载点”,为了菜鸟们理解方便,我这里姑且把它当作一种挂载点。SWAP分区,是让“内存”临时存储文件的专用空间。 小知识:对于大部分常见的Linux核心的系统,上述的2,4.有它们2个“挂载点”,就够了。

Linux论文

目录 1、什么是Linux (1) 2、Linux发展历程 (1) 3、Linux发展现状 (2) 3.1服务器领域 (2) 3.2桌面领域 (3) 4、Linux的优点 (3) 5、Linux的不足 (4) 6、Linux发展前景 (4) 总结 (5) 参考文献 (5)

1、什么是LINUX Linux是一个诞生于网络、成长于网络且成熟于网络的奇特的操作系统,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2、LINUX发展历程 1991年,芬兰大学生Linus Torvalds萌发了开发一个自由的UNIX操作系统的想法,当年,Linux就诞生了,为了不让这个羽翼未丰的操作系统夭折,Linus将自已的作品Linux 通过Internet发布。从此一大批知名的、不知名的电脑黑客、编程人员加入到开发过程中来,Linux逐渐成长起来。 1996年6月,Linux2.0内核发布,此内核有大约40万行代码,并可以支持多个处理器。此时的Linux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全球大约有350万人使用。 1997年夏,大片《泰坦尼克号》在制作特效中使用的160台Alpha图形工作站中,有105台采用了Linux操作系统。 1998年是Linux迅猛发展的一年。1月,小红帽高级研发实验室成立,同年RedHat 5.0获得了InfoWorld的操作系统奖项。4月Mozilla代码发布,成为Linux图形界面上的王牌浏览器。Redhat宣布商业支持计划,网络了多名优秀技术人员开始商业运作。王牌搜索引擎"Google"现身,采用的也是Linux服务器。值得一提的是,Oracle和Informix两家数据库厂商明确表示不支持Linux,这个决定给予了Mysql数据库充分的发展机会。同年10月,Intel和Netscape宣布小额投资红帽软件,这被业界视作Linux获得商业认同的信号。 1999年,IBM宣布与Redhat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以确保Redhat在IBM机器上正确运行。7月IBM启动对Linux的支持服务和发布了Linux DB2,从此结束了Linux得不到支持服务的历史,这可以视作Linux真正成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一员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2月Red Hat发布了嵌入式Linux的开发环境,Linux在嵌入式行业的潜力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