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合集下载

药学毕业论文6000字模板范文

药学毕业论文6000字模板范文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学毕业论文现代医学理论已经证实,大多数药品的不良反应是由于药物作用与患者生理机能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安全有效用药,成为维护患者健康,预防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一、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使用药物时意外出现的明显的、不良的和非预期的生理或病理现象。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①剂量过大,引起毒性反应,如氯氨酮、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②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多数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③肝毒性反应,长期使用肝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生素等,都可能引起肝损害;④骨髓抑制反应,如抗癌药物等,常常影响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等;⑤神经毒性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药等,长期使用会引起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等。

二、安全用药的措施1.全面准确的药史采集。

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在开具药方前,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史、用药情况以及生理、病理等身体情况,避免开出对患者不适合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

2.按病情选择合适药物。

不同病症所要使用的药物也不同,医生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避免长期、过大、过小剂量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3.合理药物组合。

一些药物在组合使用时,会产生更大的药物反应,医生应当了解患者已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不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加重或产生新药物反应。

4.重视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一些人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敏感,医生应当根据特殊人群的身体情况,推荐他们适合的药物,并且按照相应的剂量使用。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在组合使用时,会产生更大的药物反应,医生应当了解患者已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不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加重或产生新药物反应。

三、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极大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患者也应当了解自己使用的药物,与医生沟通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用药安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使用药物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药品的作用主要是治疗疾病,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风险。

因此,安全用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原因及防范措施着手,深入探讨安全用药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指在正常剂量下,某些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令人不受控制地出现,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损害健康。

这些反应与药物剂量、剂型、使用频率、服用时间、服药途径、药物的代谢及排泄等因素有关。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具体表现如下:1. 轻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不会造成明显危害的反应,如头痛、恶心、腹泻、皮肤瘙痒等。

2. 中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危害的反应,如高血压、免疫反应性疾病、癫痫发作等。

3. 重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反应,如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过敏性休克等。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药物本身的属性,也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和错误使用相关。

1. 药品本身的属性:药品本身就具有某些毒副作用,这是由药品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一些药品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致癌、基因突变等问题,这些都是由药品的化学成分所导致的。

2. 患者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可能更敏感,或者某些人身体状况较差,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3. 错误使用药品:一些错误用药行为也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比如,超量、长期用药、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

三、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的措施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加强药品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适宜人体的安全药品,不断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2. 严格执行医生处方制度,避免使用过多不必要的药物和剂量。

3. 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

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浅析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摘要】目的:浅析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分析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结果与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437-01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报道和讨论明显增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地少出现不良反应。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析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不良反应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比较多。

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

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摘要: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关键字: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

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

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

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

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关键字:不良反应合理用药1药品不良反应名词解释1.1ADR(Adverse Drug Reaction)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

在一种新药或药品的新用途的临床试验中,其治疗剂量尚未确定时,所有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也应视为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

如阿托品被用于解除胃肠痉挛而引起口干等。

2、毒性反应。

如引起失眠、耳鸣、贫血、肝功能损害等。

3、过敏反应。

4、其他不良反应。

如药物依赖性、致畸、致突变、致癌等。

1.2分类1.A型不良反应是因为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

特点是能够预测,与通例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

首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

2.B型不良反应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通例毒理学筛选不能发觉,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

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

3.C型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

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

药学毕业论文-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学毕业论文-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学生姓名:**学号: 1421201451475 专业: 药学指导教师:日期: 2016年3月目录1、目录 (1)2、摘要 (2)3、关键词 (2)4、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 (3)5、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 (4)6、药物不良反应的成因 (7)7、怎样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10)8、参考文献 (13)【摘要】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作为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就伴随着安全合理用药而存在,可以说,是药物除去治疗作用以外的一个孳生品。

所谓“是药三分毒”,所以探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和临床危害,从而提高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国家及各主管部门已经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控制采取了一系列的规范措施,旨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切实降低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即合理用药。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依托当代药物和疾病系统知识和理论基础,就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做进一步的剖析和探讨,为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及其科学性和权威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关键词】不良反应危害减少安全用药【Abstract 】ADR (Adverse Drug Reaction,referred to as "ADR")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ine discipline, safety rational Drug use,historically occurs,so to s peak, the Drug’s a breed apart from treatment function. So-called "is a medicine three minutes poison",so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clinical harm,thus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the country and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have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regulatory measures,to arous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and prevent the risk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safe,effective,economical and proper use of drugs that rational drug use. This article as a starting point,relying on modern medicine and disease system knowledge and theoretical basi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safe drug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for safe medication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and itsscientific nature and the authority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data。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学毕业论文)之欧阳文创编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学毕业论文)之欧阳文创编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摘要: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关键字: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

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

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

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

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2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n,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
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

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

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人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

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
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

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

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豁膜出现癖点、痊斑。

(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人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 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
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

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

(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阵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

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

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

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