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哎呀,妈妈,我不想写作业啦!”我嘟囔着。
“不行,不写作业怎么行呢?”妈妈皱着眉头说道。
我不情愿地坐在书桌前,看着那一堆作业,心里直犯愁。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颜氏家训》。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得正开心呢,都不想回家。
太阳暖呵呵地照着大地,我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笑声传得老远老远。
“嘿,我们再玩会儿嘛!”我对小伙伴们说。
“好呀好呀!”大家齐声应和。
可这时候妈妈来找我了,“该回家啦,别玩了!”妈妈的声音传来。
“哎呀,妈妈,再玩一会儿嘛。
”我撒娇道。
妈妈却严肃地说:“不行,玩也要有个度,该回家的时候就要回家。
就像《颜氏家训》里说的,要有规矩,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当时我虽然不太乐意,但也只好跟着妈妈回家了。
现在想想,《颜氏家训》里讲的好多道理真的好重要啊!它就像一个智慧的老爷爷,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它说要勤奋学习,不能偷懒;要尊敬长辈,不能没礼貌;要节约,不能浪费。
这不就和妈妈让我按时回家,认真写作业是一个道理嘛!
我们小孩子就像小树苗,需要家训这样的阳光雨露来滋润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
如果没有这些教导,我们不就长歪了嘛!《颜氏家训》不就是在帮我们把路走正嘛!
我突然觉得写作业也不是那么讨厌的事了,我要好好努力,就像家训里说的那样,做一个优秀的人!我赶紧拿起笔,认真地写起作业来。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读后感颜氏家训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颜氏家训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颜氏家训读后感 1不断的学习不仅能够给与教育以源头活水,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更可以此来引导自己和他人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所著。
纵观全书,其内容涉及之广,文字涉及之深,令人振聋发聩。
本书强调了教育思想应以儒学为核心,认为古之为学者行道以利世;今之学者修生以求进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尤其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教育基本理论,作者还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颜氏家训》对儒学、佛学、文学等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育之先,以仁为本,不仁不义,纵有满腹经纶,也为人所不齿!当下社会,常常有许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时,伤心落泪。
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骄横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颜氏所言,在孩子幼儿时期"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此有爱而无教也!养而不教,禽犊之爱!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从心所欲,该训斥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罚的时候反而欢笑,待到长大,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骂教育,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与怨恨!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在商场,公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时满足,便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弄得家长狼狈不堪!这都是从小养就的毛病!因为大人总是缴枪投降!日积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胀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家就成了银行,父母就成了奴婢,继而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弑父杀母的都大有人在!这难道仅仅是孩子的过错吗?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心中向善,父慈子孝,方能尽享天伦。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这学术著作的作者是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以下是由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三篇,欢迎大家阅读,只供参考,希望大家喜爱!!!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一】自己有了孩子对一些教育子女的书就非常的感兴趣,因此我耐着性子读了《颜氏家训》一书。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
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
《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我对《颜氏家训》第八篇勉学有很深的感触,这篇对该如何学习,怎样取得更好的成效给予我们明确的指示。
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应该以何种姿态对待学习。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这段文字对当时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门第而猎取高位进行了抨击,告诫了我们不能因家资优越而废弃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融入社会。
“学需勤,勤亦苦,苦必刻,终则成”,孔子弟子三千,优异者众多,而并不出众的曹参传得衣钵,与其勤于学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学习必须勤奋。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学习的过程中应持谦虚之心,切忌自高自大,高谈阔论。
时刻牢记“满招损,谦受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让我们误认为古人是为了功名才读书的,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读后感《<颜氏家训>读后感》前段时间,我读了《颜氏家训》这本书,起初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没想到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越读越有感触。
这本书涵盖了很多方面,从教育子女到为人处世,从家庭关系到社会交往,真可谓是一部全面的生活指南。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书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方法。
就拿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吧,很多家长对孩子那叫一个溺爱,要啥给啥,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孩子。
可《颜氏家训》里却不是这么说的。
它强调的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不能一味地纵容。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隔壁的小王一家。
小王这孩子,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疙瘩。
爷爷奶奶宠着,爸爸妈妈惯着,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小时候,小王想要个玩具,不管多贵,家里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买给他。
上学了,作业没写完就想出去玩,家长也不说啥。
结果呢,这小王越来越不像话。
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跟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老师找家长谈话,家长还觉得是老师故意针对自家孩子。
后来,小王迷上了玩手机游戏,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
家长一开始也没当回事,觉得孩子玩玩也没啥。
可渐渐地,小王玩游戏上了瘾,甚至偷偷拿家里的钱去给游戏充值。
这下家长着急了,开始限制小王玩手机,可这时候已经晚了,小王根本不听,还跟家长大吵大闹。
再看看《颜氏家训》里说的,“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意思就是教育媳妇要在刚进门的时候,教育子女要在幼年的时候。
如果小王的家长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从小就给小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不是一味地溺爱,也许小王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还有啊,书中提到“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这让我想到我表哥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表哥家的孩子从小就特别懂礼貌,学习也不用家长操心。
为啥呢?因为我表哥虽然疼爱孩子,但该严厉的时候绝不手软。
孩子犯错了,表哥会严肃地指出错误,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耐心地教导该怎么做。
同时,表哥也会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表扬和奖励。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篇一:颜氏家训读书笔记】颜氏家训读书笔记抚蛮校尉李应《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历仕南梁、北齐、北周、隋四朝;全书分七卷共十二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姆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戒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
在开篇《序致》中颜之推说明了写这本家训的目的,“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将一生经验和心得整理出来,传给后世子孙,整顿门风,对子孙有所帮助。
《教子》篇主要讲述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
重视早期教育,他举例:“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
”强调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之中要处理好慈爱和严教的关系。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捶挞至死而无威,愤怒日隆而增怨。
”像共叔之死,刘表家族倾覆,袁绍地裂兵亡就是前车之鉴,皆因溺爱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兄弟》该篇主要阐述了兄弟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
“夫有人民而后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可见兄弟之情是世间最深厚亲密的一种感情之一。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行之与影。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
”二兄弟之间的关系疏远多是由妻子及仆婢的挑唆,所以兄弟之间应该谦恭而友爱。
《后娶》篇中论述了后娶的妻子和前妻的子女产生矛盾,从而导致骨肉分离、家庭破碎。
“假继惨虐孤遗,离间骨肉,伤心断肠者,不可胜数”: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孝闻。
乃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
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
”可见后娶之事必须慎重考虑。
同时他也论述了南北方婚嫁不同之处:“江左(江南)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终家事;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
治家之道赏罚分明,上行下效,母慈儿孝。
《颜氏家训》不禁包含了教子还讲述了作者为人处世,治学之道。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颜氏家训》读书笔记1《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例宏大的家训,读颜氏家训有感。
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典名著,始作于北齐,成书为隋朝,主要是叙述立身的治家之法,以训子孙,教育子孙后代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
因为这本书堪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故细细品之,并望与友共勉!颜之推之前,虽然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
《颜氏家训》一经问世,即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代学者给予高度评价。
王三聘称颂"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钺评价更高,认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
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重要之处在于对颜氏后裔产生直接影响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拜读全篇文志后,结合现实生活,颇有些许感受,所以就"治家"、"教子"、"勉学"、"养生"四篇精华之作一一展开与大家分享!《治家篇》;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实行影响的。
所以说,父不慈子就不孝,兄不友爱弟就不恭敬,夫不仁义妇就不温顺了。
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辱,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惩罚来使他们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就能改变的了。
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那童仆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刑罚用的不确当,那老百姓就手足无措。
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
《教子篇》: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家长常常不以为然。
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的再狠毒也树立不起你的威严,愤怒的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颜氏家训》读后感(通用25篇)

《颜氏家训》读后感《颜氏家训》读后感(通用25篇)《颜氏家训》读后感篇1寒假里,我读了《颜氏家训》一书,它是由南北朝时期的作家颜之推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著作,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
《颜氏家训》讲的是一些古时候作为孝子、孝女应该懂的礼节等。
在《颜氏家训》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风操”里的第十四章,讲的是父母去世后,父母生前的房子不能进去,父母如果是被斩首的.,儿女都不能用刀。
父母如果是被烧死的,儿女都不能吃烤肉。
父母如果是因喝醉被杀,儿女都不能喝酒。
即使这样,但是如果父母是被噎死的,也不能终身不吃东西了吧!我也比较喜欢“治家”里的第三章,讲了一个故事:北齐史都侍郎房文烈,从来没有生气发怒过。
有一次下了好几天大雨,家里没有米了。
房文烈让仆人去买米,没想到仆人竟然逃跑了,过了三四天才抓到,房文烈语气和缓地问道:“一家这么多人等你买米做饭,你到哪里去了?”居然没有要打仆人的意思。
房文烈曾经把房子借给别人居住,那人的仆人却把房子拆了当柴烧,几乎快拆光了,房文烈页只是皱了皱眉头。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应该也喜欢上这本书了吧!我相信读了这本书以后,大家一定会喜欢上更多中华国学的吧!《颜氏家训》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了《颜氏家训》之二,我体会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颜氏家训》这段文言文主要写了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像住进了种满兰花的屋子里,时间长了,就会被熏陶的品德高尚,与坏人在一起就像进了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小人。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非常重要,跟一个好人在一起,就会变好,跟一个坏人在一起,就会变坏。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在作文班挨着张乐天,张乐天是一个淘孩子,上课爱搞小动作,经常被老师K,慢慢地我也学得淘气了,给老师批作文的时候,句子不通、错字也多,我感到很惭愧。
第二天,我跟刘智博坐在一起,上课了,我刚想玩的时候,看见她正在认真地写作文,我也认真地写起作文,结果作文写得十分好,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跟好孩子在一起,不跟淘气的孩子在一起。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家训》是一本对后代具有深远影响的书。
后代《家训》皆溯源《颜氏家训》。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精心之作,可以说他一生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复杂矛盾的思想性格和缜密的处事态度,大都集中地体现在这部《家训》之中。
有人用“一个父亲地叮咛”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内容和主旨。
它是一位老于世故的长者、聪明睿智的学人、机灵权变的政治活动家,在平安的度过乱世的风云之后,向他的家族子弟讲述自己的经历风险、体验教训、思想心得,作为一种思想、道德、文化、政治的训导。
颜之推(公元531年——约595年),字介,梁朝建业人(又称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人。
颜之推出生于士族家庭,父亲颜协,官至咨议参军。
他的家庭有儒学世承的传统,早年受到儒学的熏陶,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思想基础。
颜之推年逾六十的一生,“三为亡国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又得与南北同一后的隋朝,经验阅历十分丰富,远非南北朝时代局促一隅的高门士族可比。
这些又为他撰写《颜氏家训》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颜氏家训》共二十篇,薄薄的一本书饱含了一位经历了风雨沧桑的家族老人对家族儿女的叮咛与期望。
除了第一篇《序致》说明全书宗旨,末篇《终制》叮嘱后事,《归心》讲述崇佛失当外,剩下的十七篇分别讲述了他的家庭教育观(包括《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主要强调的是教育子弟、尊老爱幼、和睦家庭的重要性。
)、品德智能教育观(包括《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四篇,讲述了如何培养造就子弟成才。
)、思想方法教育观(主要包括《名实》《涉务》《省事》《止足》篇,讲述的是培养子弟观察、认识、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养生教育观(包括《诫兵》《养生》篇,强调子弟们不要依靠卖弄勇力与战争来取得显达,应首先保全生命,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
)、知识教育观(主要包括了《书证》《音辞》《杂艺》三篇,主要介绍古籍文字考据知识、音韵知识和文人涉及的各项杂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这学术著作的作者是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以下是由风林网络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三篇,欢迎大家阅读,只供参考,希望大家喜爱!!!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一】
自己有了孩子对一些教育子女的书就非常的感兴趣,因此我耐着性子读了《颜氏家训》一书。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
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
《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我对《颜氏家训》第八篇勉学有很深的感触,这篇对该如何学习,怎样取得更好的成效给予我们明确的指示。
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应该以何种姿态对待学习。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这段文字对当时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门第而猎取高位进行了抨击,告诫了我们不能因家资优越而废弃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融入社会。
“学需勤,勤亦苦,苦必刻,终则成”,孔子弟子三千,优异者众多,而并不出众的曹参传得衣钵,与其勤于学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学习必须勤奋。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学习的过程中应持谦虚之心,切忌自高自大,高谈阔论。
时刻牢记“满招损,谦受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让我们误认为古人是为了功名才读书的,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
老师或家长多以“好好学习,将来可以从事好的职业,”来劝诱学生学习,如此方式非但不能引导学生,反而令学生厌学。
“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在颜之推看来士、农、工、商、兵各行都是学问,“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无论哪个行业,学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
颜之推又说学习不仅是为了安身立命,颜之推认为学习的更大价值在于利世。
“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
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
”但不学不但不能利世,甚而难以立命。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
”学习之人可分两种,一种为己,一种为人即利世。
犹如佛徒,佛者,觉也,一者自觉,一者觉他即普渡众生,自觉并觉彼者唯佛耳。
因此,唯有一技之长,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