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哎呀,妈妈,我不想写作业啦!”我嘟囔着。
“不行,不写作业怎么行呢?”妈妈皱着眉头说道。
我不情愿地坐在书桌前,看着那一堆作业,心里直犯愁。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颜氏家训》。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得正开心呢,都不想回家。
太阳暖呵呵地照着大地,我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笑声传得老远老远。
“嘿,我们再玩会儿嘛!”我对小伙伴们说。
“好呀好呀!”大家齐声应和。
可这时候妈妈来找我了,“该回家啦,别玩了!”妈妈的声音传来。
“哎呀,妈妈,再玩一会儿嘛。
”我撒娇道。
妈妈却严肃地说:“不行,玩也要有个度,该回家的时候就要回家。
就像《颜氏家训》里说的,要有规矩,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当时我虽然不太乐意,但也只好跟着妈妈回家了。
现在想想,《颜氏家训》里讲的好多道理真的好重要啊!它就像一个智慧的老爷爷,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它说要勤奋学习,不能偷懒;要尊敬长辈,不能没礼貌;要节约,不能浪费。
这不就和妈妈让我按时回家,认真写作业是一个道理嘛!
我们小孩子就像小树苗,需要家训这样的阳光雨露来滋润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
如果没有这些教导,我们不就长歪了嘛!《颜氏家训》不就是在帮我们把路走正嘛!
我突然觉得写作业也不是那么讨厌的事了,我要好好努力,就像家训里说的那样,做一个优秀的人!我赶紧拿起笔,认真地写起作业来。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读后感颜氏家训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颜氏家训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颜氏家训读后感 1不断的学习不仅能够给与教育以源头活水,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更可以此来引导自己和他人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所著。
纵观全书,其内容涉及之广,文字涉及之深,令人振聋发聩。
本书强调了教育思想应以儒学为核心,认为古之为学者行道以利世;今之学者修生以求进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尤其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教育基本理论,作者还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颜氏家训》对儒学、佛学、文学等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育之先,以仁为本,不仁不义,纵有满腹经纶,也为人所不齿!当下社会,常常有许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时,伤心落泪。
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骄横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颜氏所言,在孩子幼儿时期"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此有爱而无教也!养而不教,禽犊之爱!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从心所欲,该训斥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罚的时候反而欢笑,待到长大,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骂教育,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与怨恨!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在商场,公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时满足,便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弄得家长狼狈不堪!这都是从小养就的毛病!因为大人总是缴枪投降!日积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胀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家就成了银行,父母就成了奴婢,继而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弑父杀母的都大有人在!这难道仅仅是孩子的过错吗?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心中向善,父慈子孝,方能尽享天伦。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读后感《<颜氏家训>读后感》前段时间,我读了《颜氏家训》这本书,起初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没想到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越读越有感触。
这本书涵盖了很多方面,从教育子女到为人处世,从家庭关系到社会交往,真可谓是一部全面的生活指南。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书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方法。
就拿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吧,很多家长对孩子那叫一个溺爱,要啥给啥,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孩子。
可《颜氏家训》里却不是这么说的。
它强调的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不能一味地纵容。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隔壁的小王一家。
小王这孩子,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疙瘩。
爷爷奶奶宠着,爸爸妈妈惯着,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小时候,小王想要个玩具,不管多贵,家里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买给他。
上学了,作业没写完就想出去玩,家长也不说啥。
结果呢,这小王越来越不像话。
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跟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老师找家长谈话,家长还觉得是老师故意针对自家孩子。
后来,小王迷上了玩手机游戏,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
家长一开始也没当回事,觉得孩子玩玩也没啥。
可渐渐地,小王玩游戏上了瘾,甚至偷偷拿家里的钱去给游戏充值。
这下家长着急了,开始限制小王玩手机,可这时候已经晚了,小王根本不听,还跟家长大吵大闹。
再看看《颜氏家训》里说的,“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意思就是教育媳妇要在刚进门的时候,教育子女要在幼年的时候。
如果小王的家长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从小就给小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不是一味地溺爱,也许小王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还有啊,书中提到“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这让我想到我表哥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表哥家的孩子从小就特别懂礼貌,学习也不用家长操心。
为啥呢?因为我表哥虽然疼爱孩子,但该严厉的时候绝不手软。
孩子犯错了,表哥会严肃地指出错误,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耐心地教导该怎么做。
同时,表哥也会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表扬和奖励。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篇一:颜氏家训读书笔记】颜氏家训读书笔记抚蛮校尉李应《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历仕南梁、北齐、北周、隋四朝;全书分七卷共十二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姆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戒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
在开篇《序致》中颜之推说明了写这本家训的目的,“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将一生经验和心得整理出来,传给后世子孙,整顿门风,对子孙有所帮助。
《教子》篇主要讲述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
重视早期教育,他举例:“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
”强调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之中要处理好慈爱和严教的关系。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捶挞至死而无威,愤怒日隆而增怨。
”像共叔之死,刘表家族倾覆,袁绍地裂兵亡就是前车之鉴,皆因溺爱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兄弟》该篇主要阐述了兄弟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
“夫有人民而后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可见兄弟之情是世间最深厚亲密的一种感情之一。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行之与影。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
”二兄弟之间的关系疏远多是由妻子及仆婢的挑唆,所以兄弟之间应该谦恭而友爱。
《后娶》篇中论述了后娶的妻子和前妻的子女产生矛盾,从而导致骨肉分离、家庭破碎。
“假继惨虐孤遗,离间骨肉,伤心断肠者,不可胜数”: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孝闻。
乃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
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
”可见后娶之事必须慎重考虑。
同时他也论述了南北方婚嫁不同之处:“江左(江南)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终家事;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
治家之道赏罚分明,上行下效,母慈儿孝。
《颜氏家训》不禁包含了教子还讲述了作者为人处世,治学之道。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颜氏家训》读书笔记1《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例宏大的家训,读颜氏家训有感。
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典名著,始作于北齐,成书为隋朝,主要是叙述立身的治家之法,以训子孙,教育子孙后代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
因为这本书堪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故细细品之,并望与友共勉!颜之推之前,虽然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
《颜氏家训》一经问世,即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代学者给予高度评价。
王三聘称颂"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钺评价更高,认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
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重要之处在于对颜氏后裔产生直接影响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拜读全篇文志后,结合现实生活,颇有些许感受,所以就"治家"、"教子"、"勉学"、"养生"四篇精华之作一一展开与大家分享!《治家篇》;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实行影响的。
所以说,父不慈子就不孝,兄不友爱弟就不恭敬,夫不仁义妇就不温顺了。
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辱,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惩罚来使他们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就能改变的了。
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那童仆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刑罚用的不确当,那老百姓就手足无措。
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
《教子篇》: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家长常常不以为然。
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的再狠毒也树立不起你的威严,愤怒的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这本书通过传统家训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了家庭和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
书中的作者通过总结和归纳,提炼出了家庭和人生的重要原则和价值观。
他通过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例子,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原则和价值观在家庭和人生中的应用和效果。
这本书通过家训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和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首先,它让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它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和记忆。
这让我意识到了家庭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经营和维护家庭关系。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问题。
作者通过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
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这些价值观和目标来生活和行动。
最后,《颜氏家训》也让我思考了道德和品德的问题。
作者通过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例子,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和品德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这让我明白了道德和品德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这些价值观和目标来塑造自己的道德和品德。
总的来说,我非常喜欢《颜氏家训》这本书。
它不仅向我们传递了家庭和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还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价值,以及道德和品德的作用和意义。
这些都是我在追求幸福和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牢记的价值观。
《颜氏家训》读后感(通用25篇)

《颜氏家训》读后感《颜氏家训》读后感(通用25篇)《颜氏家训》读后感篇1寒假里,我读了《颜氏家训》一书,它是由南北朝时期的作家颜之推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著作,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
《颜氏家训》讲的是一些古时候作为孝子、孝女应该懂的礼节等。
在《颜氏家训》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风操”里的第十四章,讲的是父母去世后,父母生前的房子不能进去,父母如果是被斩首的.,儿女都不能用刀。
父母如果是被烧死的,儿女都不能吃烤肉。
父母如果是因喝醉被杀,儿女都不能喝酒。
即使这样,但是如果父母是被噎死的,也不能终身不吃东西了吧!我也比较喜欢“治家”里的第三章,讲了一个故事:北齐史都侍郎房文烈,从来没有生气发怒过。
有一次下了好几天大雨,家里没有米了。
房文烈让仆人去买米,没想到仆人竟然逃跑了,过了三四天才抓到,房文烈语气和缓地问道:“一家这么多人等你买米做饭,你到哪里去了?”居然没有要打仆人的意思。
房文烈曾经把房子借给别人居住,那人的仆人却把房子拆了当柴烧,几乎快拆光了,房文烈页只是皱了皱眉头。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应该也喜欢上这本书了吧!我相信读了这本书以后,大家一定会喜欢上更多中华国学的吧!《颜氏家训》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了《颜氏家训》之二,我体会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颜氏家训》这段文言文主要写了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像住进了种满兰花的屋子里,时间长了,就会被熏陶的品德高尚,与坏人在一起就像进了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小人。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非常重要,跟一个好人在一起,就会变好,跟一个坏人在一起,就会变坏。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在作文班挨着张乐天,张乐天是一个淘孩子,上课爱搞小动作,经常被老师K,慢慢地我也学得淘气了,给老师批作文的时候,句子不通、错字也多,我感到很惭愧。
第二天,我跟刘智博坐在一起,上课了,我刚想玩的时候,看见她正在认真地写作文,我也认真地写起作文,结果作文写得十分好,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跟好孩子在一起,不跟淘气的孩子在一起。
颜氏家训的读后感(通用3篇)

颜氏家训的读后感(通用3篇)颜氏家训的读后感(通用3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颜氏家训的读后感(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颜氏家训的读后感1 其实早就听说《颜氏家训》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了,可是一直没时间去读,这次有这样好的机会学校推荐我们看这本书。
我翻开了这本经典的教育名著。
读完《颜氏家训》后,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发现其中的很多理论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初看《颜氏家训》的大概,发现其共有七卷,二十篇。
卷第一,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共六篇;卷第二,风操、慕贤共两篇;卷第三,勉学共一篇;卷第四,文章、名实、涉务共三篇;卷第五,省事、止足、诚兵、卷生、归心共五篇;卷第六,书证共一篇;卷第七,音辞、杂艺、终制共三篇。
我认为,其中,教育思想最为集中的是“教子”、“勉学”、“涉务”三篇。
我觉得,这本书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2、论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
3、论士大夫教育。
4、论学习和学习方法《颜氏家训》是一部思想混杂、瑕瑜互见的教育著作。
直开后世“家训”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这样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它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我们青少年,尤其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作用。
读《颜氏家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作者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总结经验,所阐述的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点。
早在北朝时期,颜之推就在《颜氏家训》里提出“教子宜早”的观点,可见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地位。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还是时代的变迁,人们都认为儿童是可塑造的。
家庭教育从古到今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强调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慈爱,也要威严。
“父母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父母对待儿女要爱子有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这学术著作的作者是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以下是由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三篇,欢迎大家阅读,只供参考,希望大家喜爱!!!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一】自己有了孩子对一些教育子女的书就非常的感兴趣,因此我耐着性子读了《颜氏家训》一书。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
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
《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我对《颜氏家训》第八篇勉学有很深的感触,这篇对该如何学习,怎样取得更好的成效给予我们明确的指示。
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应该以何种姿态对待学习。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这段文字对当时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门第而猎取高位进行了抨击,告诫了我们不能因家资优越而废弃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融入社会。
“学需勤,勤亦苦,苦必刻,终则成”,孔子弟子三千,优异者众多,而并不出众的曹参传得衣钵,与其勤于学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学习必须勤奋。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学习的过程中应持谦虚之心,切忌自高自大,高谈阔论。
时刻牢记“满招损,谦受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让我们误认为古人是为了功名才读书的,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
老师或家长多以“好好学习,将来可以从事好的职业,”来劝诱学生学习,如此方式非但不能引导学生,反而令学生厌学。
“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在颜之推看来士、农、工、商、兵各行都是学问,“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无论哪个行业,学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
颜之推又说学习不仅是为了安身立命,颜之推认为学习的更大价值在于利世。
“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
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
”但不学不但不能利世,甚而难以立命。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
”学习之人可分两种,一种为己,一种为人即利世。
犹如佛徒,佛者,觉也,一者自觉,一者觉他即普渡众生,自觉并觉彼者唯佛耳。
因此,唯有一技之长,得以自立,从而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人才能称为学习之人。
既已知学习的意义,有求学之心,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学习的内容呢?“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
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由此可观,颜之推认为学习应当广博涉列,且在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浓厚的时代能提出饭牛牧羊的人都可以师表,实为难能可贵。
“夫学者贵能博闻也。
”一个人如果仅仅去钻研某一学科,最后终究要走入一条死胡同的。
曹雪芹是一个博古通今,各种知识都有所钻研的人。
爱因斯坦不但文学很好,也同时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仅仅作为科学家存在的爱因斯坦是不存在的。
要真正有所建树,我们每一个伟人巨人都可以给我们作为榜样,他们没有谁不是将自己的才华建立在一片广袤的雄厚的土地之上而展示出来的。
因此在我们的学习中应广泛吸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通过《颜氏家训》第八篇勉学,告诫我们要常读书,爱读书。
活到老,学到老,终不沦为末流。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二】《颜氏家训》是一本家训类教育书籍。
经过颜家后人再三翻刻,因此也成了家训类教育书籍中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
它成书于隋文帝杨坚时期。
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即《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内容广泛涉及儒学、佛学、道家、玄学、史学、文学、音韵、训诂、风俗习惯以及当时各地的生活方式,“又兼论字画音训,并考定典故,品弟文艺”,内容的确“曼衍旁涉”。
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其中也有许多意义积极的见解。
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
对南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
书中还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经常提出批评,如:赞成北方妇女参加劳动,反对重男轻女和买卖婚姻;提倡锻炼身体以养生,反对苟且偷生和炼丹服药追求长生;认为仕宦出处,要听其自然,反对钻营官职,贪图利禄。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其中《文章》篇专谈文学问题,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归心》篇宣传佛教思想,这也说明颜之推思想的复杂性。
《书证》、《音辞》两篇讲古书训诂、音韵问题,表现出作者在这方面造诣很深。
有人便据这《归心》《书证》、《音辞》等篇将《颜氏家训》归入杂家。
作者北齐颜之推(531~590后)。
之推字介。
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梁湘东王萧绎镇荆州,以之推为其国左常侍。
后随绎子萧方诸出镇郢州,掌书记。
侯景陷郢州,几乎被杀,因救获免,押送建业。
侯景之乱平息后,还江陵。
萧绎称帝,任为散骑侍郎。
西魏攻破江陵,被俘送长安。
不久投奔北齐。
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
仕齐20年,不忘故国。
北齐亡后入北周,为御史上士。
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后病逝。
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多次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深怀忐忑之虑。
曾著《观我生赋》叙其生平,文词清远,后世多将此赋与庾信《哀江南赋》并称。
原有文集,已佚。
诗仅存5首。
曾被王士□推为北魏、北齐间最优秀的作品(《古诗选》)。
《颜氏家训》有清代赵曦明注本、卢文弨补注本,近人严式海补校注本。
今人王利器先生有《颜氏家训集解》。
《颜氏家训》,使该家族出了许多人材。
颜家十几代人都极为富贵荣耀,担当朝廷要职,这与颜氏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
颜氏族人在世所得家产最终往往散放社会,只留给后辈这本祖训,并训谕后人谨遵不违,这才有了严家十几代兴旺。
这些事实印证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家族生存竞争的重要意义。
现代暴发户总是昙花一现。
某市曾于九十年代评出“十大青年企业家”,当年他们是何其风光,却没有几个想到禀祖训,立家规,塑造家学文化。
到今天,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十大青年企业家”只剩下寥寥无几。
其他人要么犯案进了监狱,要么难以支撑而宣布破产,更何以谈三代富贵?与古人相比,差异实在太大。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三】我姓颜,但却从没读《颜氏家训》,一直都听说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教育名著,因而在宝宝出生后,利用空闲时间畅阅。
尽管已过一千多年,直至今日作者的有些教育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确实是值得为人父母为人师一读的好书。
此书共有二十篇,其有关教育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贤》,《勉学》,《音辞》,《杂艺》等篇章。
在教育上,我颇认同《教子》、《治家》及《勉学》中某些观点。
诚如篇二《教子》,主要阐述对士大夫子弟的教育问题。
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如胎教、幼教十分重要。
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有害的。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立场,首先要重视品德教育。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如果像北齐的这位士大夫以教儿学鲜卑语、弹琵琶来取悦公卿,换取富贵,那就悖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胎教、幼教这些在我们现代社会逐渐被重视的教育模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颜之推就曾提出过,反观科技教育如此先进的今日,有多少父母依然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一思想,重养轻教,重能轻德,如此只会害了自家的孩子,而非真爱。
篇五《治家》,主要探讨和总结了治家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认为治家必须自上而下,即要求子女做到的事,父母必须首先做到。
父母首先应该给子女起表率作用,治家要勤俭,宽严要适度,要有仁厚之风。
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几乎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也是他们最好的模仿对象,他们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记在脑子里加以模仿,父母的性格,为人,处世之道都会给孩子很深刻的影响,而且不容易改变。
篇七《慕贤》,即仰慕贤才。
年少初学应多接触有德行的君子,这样可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性情。
对于有德有才之人,一定要与之交往,多加礼敬和学习。
可见当时的颜之推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这种教育思想在今日依然正确并该推行的。
篇八《勉学》,是该书的著名篇章,内容很长,字数特别多,论述的道理值得重视。
作者对当时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门第而猎取高位的现状进行了抨击。
他认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士、农、工、商、兵各行都是学问,不可轻视。
无论哪个行业,学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
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作为,就难免家败人亡。
作者还通过各种事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和观念,如主张人要博学,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的人都可以为师表;学习切忌自高自大、高谈阔论,要学以致用;学习要抓好早期教育,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等。
这一篇章不仅论述子女教育及学习态度的问题,也讲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道理。
人们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职业的贵贱,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应当受到尊敬。
做为一名社会人,我尤为喜欢这一篇,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也是作者阶级局限依然能清醒意识到人之学习态度决定一切,也是此书可流传一千四百多年的魅力之所在。
《颜氏家训》对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产生于六世纪的一部教育史和学术名著,《颜氏家训》不但适合于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需要,而且其中所反映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现代教育也具有普遍的启迪意义。
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弥足珍贵的:一是学无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