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

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

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
1. 饮食调控:
- 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精等。

- 尽量少食用高脂肪食物和油炸食品。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

- 尽量少食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2. 餐后姿势:
- 避免立即躺下休息,保持坐姿或站立姿势至少2小时。

- 在就寝时,头部抬高一些,以保持身体的半坐姿。

3. 控制体重:
-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加重影响。

4. 戒烟和限制饮酒:
- 停止吸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可松弛食道括约肌。

- 避免过量饮酒,因为酒精可以增加胃酸的产生。

5. 增加运动:
-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6. 控制药物使用:
-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酸药物或胃粘膜保护药物来减轻症状。

- 避免长期或滥用药物,以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7. 减轻压力:
- 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通过放松技巧、休息和娱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

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和确定。

如果有严重的症状或不适感,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以上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液反流及误吸

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液反流及误吸

赵晋瑞 , 刘成象
Z a ir iL uC e g in ( i tP o l’ si l f h o n u , i h n xa g Fr epe SHopt J s ao Ha gh uCt h in rv c . h a g3 0 0 h— n zo i Z  ̄ a gP o i e Z @ n 0 0C i y n 1
留置 胃管 给予 鼻饲饮食 , 对于 一些 不能经 口进食的病 人, 不 但能补充必要 的营养物质 , 时对 维持组 织及 器官 的结构 和功 同 能 、 持病人 营养平衡 、 保 减少 继发性 损伤 、 促进机体康 复有极 为 重要 的作用 。但临床发 现 , 常规 留置 胃管病 人 胃食管反 流及误
位相对稳 定 , 免 翻身 、 避 叩背 , 以减少 发生 反 流及 误吸 的 可能 。
如果 必须 放低 床头 , 停止 喂养 3 n 0 mi。Hew adn 应 0mi~6 n r are
等¨ 究报道 , ” 研 左侧 卧位时病 人 胃食 管反 流减少 , 因而建 议鼻
饲时应取左侧卧位 。
n) a
中图分类号 - 4 2 9 . 7 . R 文献标识码 : C
文 章 编 号 :0 9 4 32 0 )A一1 6 0 10 —6 9 (0 8 6 4 6— 3
3 。 5的卧位 , 0 -4 。 有利于减少反流及 误吸 , 床头 不能摇起 可用 枕 头 等垫高 。美 国疾病控制 中心建议 . 鼻饲 时最好抬高床头 3 。 0~ 4 。并且鼻饲 中和鼻饲 后 3 i~6 i, 可能保 持病 人 体 0, 0r n 0r n 尽 a a
病人 常见 而危 险的并发症【l 5。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胃食管反流病护理常规

胃食管反流病护理常规

胃食管反流病护理常规一.定义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

二.症状、体征(一)典型症状烧心、反流是本病最常见症状。

反流是指胃内容物自然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胃酸水时称反酸。

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

(二)非典型症状少数患者可见胸痛,可放射至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主要因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

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引起。

有严重食管炎或并发食管溃疡者,可有吞咽困难。

三.护理问题(一)疼痛胸痛与反流物刺激有关。

(二)吞咽障碍与食管狭窄有关。

(三)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及防治知识。

(四)焦虑与病程长、症状持续、生活质量受影响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休息:一般患者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二)饮食:改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如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抬高 15-20cm。

避免睡前 2 小时内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能立即卧床。

避免进食使食管下扩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性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等,戒烟禁酒。

(三)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加重病情。

(四)注意评估患者病情有无减轻,观察用药的作用和副作用。

(五)对疼痛明显的患者及时给予处理,必要时应用止痛剂,但应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六)加强心理支持,给予安慰。

五.健康宣教(一)注意劳逸结合,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戒除烟酒嗜好。

(二)指导患者服药的方法、时间等,防止滥用药物。

(三)保持适当体重,避免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表现】
(一)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 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 在服制酸剂后多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胃 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则服制酸剂的效果不 著。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 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二)反酸 每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 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 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三)咽下困难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 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 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 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四)出血及贫血 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 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 贫血。
(三)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1、抽血检查: 血常规及电解质属于正常 , 血脂各项均偏高,如总胆固醇(Tc):6.97mmol/L ↑ (3.1-5.17mmol/L);甘油三酯 (TG): 3.56mmol/L↑ (0.7-1.71mmol/L) 等。
2、2014-02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结果示:浅表性 胃炎。 3、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 金标准。
反流性食管炎 护理查房
内一科
学习内容
1、定义 2、病因与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病案分析(护理评估) 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6、治疗要点 7、护理诊断 8、护理措施 9、护理小结 10、健康指导
【定义】
胃食管反流病(gastricesophagitis reflux
diseas ,GERD):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 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 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如胃食管反 流病的患者在内镜下无食管炎的表现,这类胃食 管反流病又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非糜 烂性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手术的护理

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手术的护理

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手术的护理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手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6例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手术的护理配合。

术前充分做好各项检查及准备,术中做到熟练、准确地配合医师操作,术后给予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结果:手术进展顺利,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86例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围手术期对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患者的专科护理是协助治愈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组织损害的疾病。

严重患者类似哮喘样发作,极易误诊为呼吸道疾病。

对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和不能坚持药物治疗者,或有严重哮喘样症状、久治无效者,可实施射频热凝治疗术[1]。

该手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射频热能灭活神经末梢和迷走神经受体、收缩胶原组织,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厚度和收缩力,减少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达到抗反流的目的,因此围手术期对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患者的专科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进行及患者的迅速康复非常重要。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4月—2012年4月射频消融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8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6例患者,男46例,女4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5岁。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食道24 h动态监测pH值、高分辨率食道测压、肺功能检测、X光胸部检查等确诊。

20例有不同程度的泛酸、反食、嗳气、烧心、胸骨后不适、上腹饱胀等单纯食道症状,66例除部分食道症状外,尚有不同程度鼻塞、喷嚏、咽部异物感、咳嗽、气喘哮喘样发作等食管外症状。

全部实施射频热凝治疗术。

1.2 治疗方法患者左侧卧位,床头抬高30 cm,口腔置口垫,静脉诱导麻醉成功后,插入电子胃镜确定齿状线、贲门距门齿距离。

自活检孔插入导丝,拔出电子胃镜,沿导丝缓慢插入射频治疗导管,设置射频电极输出功率20 W,输出温度85 ℃,输出时间60 s,拔出导丝。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护理常规包括: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

-鼓励患者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

-教育患者注意锻炼,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鼓励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诊,控制疾病的进展。

2.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

护理常规包括: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清理痰液。

-监测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的变化。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呼吸训练器,有效缓解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肺部功能。

3.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护理常规包括:
-促进消化,鼓励患者采用小而频的饮食。

-监测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给予缓解。

-教育患者避免过度进食、饮酒和辛辣食物,定期复查胃镜。

4.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监测患者的血糖、甲状腺功能等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教育患者控制饮食,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定期进行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培养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疾病的护理常规需要了解和掌握。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胃食管反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胃食管反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胃食管反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饮食宜富于营养、易消化,少食多餐,吞咽困难者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吃生硬、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节制烟酒,以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必要时禁食。

2.指导患者合理摄取营养,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合理安排每日饮食。

3.帮助患者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剂量、用法及副作用。

4.嘱患者餐后取直立位或半卧位,防止食物反流。

5.平卧时床头抬高25°~30°。

6.向患者说明本病经改善括约肌功能可好转或治愈。

7.餐后或反流后协助患者漱口。

8.准确记录出入量。

【应急措施】
1.患者胸痛剧烈时,抬高床头,遵医嘱给予止痛对症治疗。

2.反流引起哮喘时,稳定情绪,给予平喘治疗。

3.做好误吸、窒息的抢救准备工作。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强调规律进食,节制烟酒、浓茶等。

2.避免肥胖,腰带不宜过紧。

3.晚间睡前4h禁食。

4.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加强自我护理,定期复诊。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预防及护理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预防及护理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预防及护理作者:严春华高雅慧李影于秀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07期作者单位:163453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胃食管反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当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病理状态给机体带来不适时称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能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GER常发生于新生儿期,特别是早产儿,发病率在80%~85%[1],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早期诊断、适当治疗及有效护理可显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自2009年1月至2010年期间新生儿科共收治胃食管反流患儿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早产儿12例,足月新生儿6例,平均年龄2 d,平均住院5 d,均治愈出院。

胃食管反流患儿临床表现为呕吐、体重不增、呕血便血、窒息、哮喘等。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及食道钡剂造影,食道pH值测定即可诊断。

2 原因分析2.1 下端食管括约肌(LES)功能失调当LES压力低下、长度不足、短暂性LES松弛(TLESR),使食管括约肌蠕动的第一屏障功能减弱,不能有效地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

2.2 食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蠕动功能障碍或协调性降低时,使食管括约肌蠕动的第二屏障功能减弱,继发性蠕动波减弱,反流的食物继续上溢。

2.3 其他疾病食管裂孔疝、食管闭锁患儿术后、某些激素的影响,尤其是常见的新生儿窒息等均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3 护理3.1 日常护理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主要对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专人守护,备好抢救设施及药物。

3.2 呼吸道的护理一旦出现胃食管返流现象,面色紫绀,立即让患儿取侧卧位,头部转向一侧,吸出口腔分泌物或奶汁,必要时给予吸氧及呼吸兴奋剂,可使窒息尽快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2 体位的护理3.2.1 俯卧倾斜位上半身垫高或床头抬高30°,于哺乳后30 min或睡眠时,采取俯卧倾斜位,使患儿面向左侧,双臂屈曲置于头部两侧,每次30~60 min,需专人守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病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饮食习惯、用药史及有无应激因素等,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

2.评估患者有无烧心、反流、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3.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4.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按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饭后剧烈运动及睡前2小时进食,白天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5~20cm,促进食管排空。

3.以高蛋白、低脂肪、无刺激、易消化饮食为宜,少食多餐,戒烟禁酒,避免饮浓茶、咖啡等。

4.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指导并协助患者减轻疼痛。

三、健康指导
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指导其了解并避免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降低的各种因素,改变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锻炼。

2.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平时自备铝
碳酸镁、硫糖铝等碱性药物,出现不适时服用。

四、出院回访
1.询问患者有无烧心、反流等不适。

2.给予饮食指导。

3.了解患者是否遵医嘱服用药物,有无不良反应。

4.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