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汉语修辞学》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电大本科汉语修辞学小抄

电大本科汉语修辞学小抄

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是由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所决定、并贯穿语言运用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加以应用,不仅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不无裨益。

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

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经过综合运用后所可能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即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

.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跟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逻辑学和风格学。

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

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的规范。

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

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事理,逻辑;规矩,习惯;情味,色彩;声音,语气。

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第二种是指语言的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民族、地区、社会的特点,同义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惟其基本意思相仿,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成为可能,惟其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有了必要,这也许就是修辞学与“同义的语言形式”之间一切联系的基本出发点。

广义的同义形式: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基本相同意思的语言形式都属语言的同义形式。

狭义的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应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同义形式的选择:按照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安排同义的词语和句式,是修辞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语言的变异现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采用某种小变化、小创新故意突破语言表达的常规(语音、词汇、语法的一般表达习惯和规范,以及通常的事理逻辑、文体风格方面的要求),使它产生某种特定的修辞效果的作法,我们称之为语言的变异现象。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第⼀章修辞学概说修辞研究的范围,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书⾯语修辞与⼝语修辞,表达⽅式与建构⽅式,积极修辞:刻意使⽤特殊的⽅法或形式(如修辞格),⽣动地表现个⼈的巧妙⽂思。

消极修辞:通过调整语⾳、字词、句式,以及表达的⽅式,从⽽使语⾔达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效果。

表达⽅式和建构⽅式修辞作为表达⽅式——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描绘事物,更好地表达感情的语⾔⽅式。

修辞作为建构⽅式是指——修辞作为⾔语⾏为,通过语⾔表达某种情绪、思想,进⽽影响⼈们的思维和⾏动。

修辞是这两个⽅⾯的统⼀体。

修辞作为建构⽅式语⾔建构的世界与客观世界本⾝是有偏差的,或者只是强调了事物本来的⼀个⽅⾯。

语⾔是⼀种⾏为,⼀⽅⾯为了表达,另⼀⽅⾯为了影响、引导⼈们的思想和⾏为。

如何引导就是修辞策略的问题。

修辞——⼈们依据具体的⾔语环境,运⽤各种表现⼿段、⽅法,有意识、有⽬的地组织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种⾔语交际⾏为。

修辞的原则: 得体性是修辞的根本原则;美辞性是修辞的重要原则第⼆章语⾳修辞汉语语⾳的特点1、元⾳占优势,乐⾳多,响亮悦⽿。

(元⾳响亮、可以构成押韵。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四声分明。

(使语⾳抑扬有致,平仄相配。

)落花⼈独⽴,微⾬燕双飞。

3、汉语以单⾳节语素为主,⼀个字就是⼀个⾳节。

(汉语组合灵活,易于调配节奏。

)是惯⽤语、谚语等熟语。

第⼆节押韵和谐什么是押韵?——韵脚的韵腹、韵尾相同,贯⼝:整齐押韵、快速流畅的⼝语段⼦。

第三节双声叠韵和叠⾳⼀、双声叠韵⼆、叠⾳(叠字)叠⾳美在哪⾥?使表达更加形象⽣动使语⾳更加和谐流畅第四节讲究平仄平声长⽽扬,仄声短⽽抑,交错使⽤,声调错落有致,就会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有时为了平仄和谐,可以适当改变词语的结构。

谐⾳就是对同⾳现象的利⽤。

利⽤同⾳词、近⾳词可达到巧妙的修辞效果三、近义词语的配合1、加强表意,同时起到⾳节匀整平稳的作⽤。

2、避免⾏⽂的单调重复,使之有变化性。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押韵的常见方式有:偶韵,即押韵,隔句押韵。

排韵,即押一韵,或“一韵到底”。

(偶句。

数句。

)2、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作者是。

(《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3、根据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拈连可以分为:、。

(主谓拈连、述宾拈连。

)4、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

(《语法修辞讲话》)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四字格”)6、反问句又叫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的意思。

(反诘;确定)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

(连珠)8、出于表达的需要,对描述的事物故意“言过其实”,加以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格是。

(夸张)9、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10、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11、骈立四字格包括骈立的四音节熟语、(成语)和(复合词)。

12、修辞学就是指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13、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不幸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14、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次多)和容量大。

15、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判断式)、描述式、(抒情式)16,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7,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18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19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20,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 C )。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资料汉语修辞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汉语中的修辞效果和手法。

汉语修辞学常用于文学评论、语言教学、广告等多个领域,是一门十分实用的学科。

对于汉语修辞学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对于我们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础概念1.修辞:指语言中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采用的言词技巧。

汉语修辞学所研究的修辞,包括音韵、字义、词类、句子和篇章等几个方面。

2.修辞手法:指修辞技巧的种类。

例如比喻、比拟、借代、排比等。

3.修辞效果:指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

例如形象、暗示、音韵美、节奏美等。

二、修辞手法的分类1.形象类比喻:通过比较可以表达出某种感情或思想的手法,例如“他像一只狼一样嚎叫”。

拟人:将非人类物品或抽象事物拟人化,例如“花儿笑了”。

拟声:模拟某种声音,例如“咚咚咚”的敲门声。

2.辞格类对仗:重复相同词或句型的结构形式,例如“你爱我,我爱你”。

对偶:重复相同的意思,例如“让我们团结起来,战胜一切困难”。

通假:用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词汇,来刻画某种形象或表现一种思想。

3.转化类借代:用一个词表示另一个事物,例如“龙凤呈祥”中的“凤”代表女子。

转喻:一种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通过引用另一文学作品,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

省略:一种将某些信息隐含在文本内部的辞格手法。

三、修辞效果的分类1.形象美:通过修辞手法来创造形象的形状、内容、颜色、细节等方面的美感。

2.音韵美:修辞手法可以使汉语表达充满音韵美感,例如排比、押韵等。

3.节奏美:通过修辞手法可以创造文本的节奏美感,例如对仗、对偶等手法能够使汉语表现出动感和韵律感。

四、其他相关知识1.对于汉语修辞学的学习,需要多读好的文学作品,并对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效果进行分析。

2.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修辞手法和效果,尽可能地做到自然、生动、精确、有感染力。

3.修辞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跨越了语言学、文学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电大语文修辞复习题

电大语文修辞复习题

电大语文修辞复习题一、填空题1.现代修辞学的建立是以陈望道的《》作为标志的。

2.构成言语环境的要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和。

3.修辞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是。

4.修辞与审美活动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活动要遵循,符合;一是好的修辞能激发交际对象的审美活动,引起。

5.修辞的实践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的两个方面,即和。

6、是一种特殊的问法,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即它在意义上并非询问或设问,只是用疑问的格式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也可以称用。

7、从句子的组织结构看,“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是一句;而“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就是一个。

8、从语体的特征划分,语体可分为和两大类;从语体的内容划分,则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9、言语风格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类别。

10、锤炼词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锤炼词语的最高境界是: ______ ______、。

12.成语活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3.修辞的实践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的两个方面,即和。

14.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5.言语交际中的角色原则大体包括两项准则:一是_________,一是_________。

16.言语风格是指人们运用语言创作作品时或在交际时呈现出来的和。

17、是言语交际的体式,它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18、言语的时代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上。

19、又称为公文语体,它是适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处理事务的一种语体形式。

20、我们把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统称为 _______ 。

二、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古代修辞学的基础。

A、司空图《二十四诗品》B、刘勰《文心雕龙》C、王构《修辞鉴衡》D、陈骙《文则》2、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起来使用的著作是()。

《汉语修辞学》复习提要

《汉语修辞学》复习提要

汉语修辞学复习提要汉语修辞学是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它是现代汉语“修辞”内容的延伸和深化。

复习该课程既要把握基本的修辞理论知识,又要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言语的修辞效果,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我们的复习要围绕着这个学习目的去进行。

一、复习范围和内容。

参看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意见。

二、各章节的重点。

参看汉语修辞学的四次辅导。

三、考试题型。

1、填空题(20分)。

2、选择题(20分)。

3、综合分析题(20分)。

4、问答题(20分),以简答题为主。

5、实践题(20分)。

1、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察学员的基本理论知识。

如:(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先秦两汉)(2)“修‘和”辞“的连用,最早见于:”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3)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史上可以称作时期,它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开创、引导的作用。

(萌芽)(4)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文赋》)(5)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就句子的说的。

(语气)(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否定句的语气比较。

(直率明确。

委婉灵活)2、选择题。

主要考察学员的有关知识。

如:(1)“辞达而已矣。

”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2)西晋陆机《文赋》把文章的文体分为。

A.五种B.八种C.九种D.十种(3)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4)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5)“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 暗喻(本体—喻体)3、综合分析题。

电大汉语言本科《汉语修辞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电大汉语言本科《汉语修辞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7.春分刚刚过去, 清明即将到来8.从1998 年起,每年()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D. 9 9.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D. 指事字本”属于(10.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B. 会意字林”11.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D. 形声字骑”12.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B. 象形字山”属于(14.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信”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汉语修辞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题库1.i 在下列音节()中要换成yB. iong2.边疆”和“边境”的区别是()A. 范围大小不同3.()表示动作的量C. 动量词4.()不能用“不”修饰B. 名词5.不、没”都是()A. 否定副词6.成词语素和非成词语素是从()C. 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 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 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请问,这个演讲结尾的方法用的是()A. 抒情式13.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D. 形声字,如小女、拙荆。

电大资料精品B. 会意字15.从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来看,下面音节没有拼合错误的是( )C. 心 xin 16.地震”一词的构词方式是( )C. 陈述式 17.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中的“包袱” ,是用它的( ) C. 比喻义18.辅音 n 的发音情况是( ) D. 舌尖中、浊、鼻音19.辅音 zh 的发音情况是( )B.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20.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属于边音的是( )D. l21.根据语义的上下文语境,在“打游击”中“打”的意思是( )A. 从事 22.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是指( )D. 从小篆到隶书 23.关于敬辞和谦辞的使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对人称别人的晚辈和年长的平辈时 用“用“小” “拙” “鄙'” 24.汉代以后,形声字已占汉字的( )以上C. 80%25.汉语拼音方案是以(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B. 拉丁26.汉语中许多表示动植物的词,还能表示特定的文化含义,如( )B. 松树、鸳鸯 27.合成词是( )构成的。

2019年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资料附全部答案【考前资料】

2019年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资料附全部答案【考前资料】

2019年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资料附全部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修辞是依据题旨情景,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 ,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2.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3.成语的修辞作用是意蕴深厚、文字精练、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颖别致。

4.我曾看过一幅对联:“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口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一句使用了引用、对偶和顶真的修辞格。

5.叠用的修辞特点是整齐一致、集中突出和清晰醒目。

1.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陈道望著的《修辞学发凡》。

3.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在音韵学中称为双声,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在音韵学中称为叠韵。

4.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 词语的数量多, 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5.从内容着眼,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运用了对偶(正对)和比喻辞格。

7.“不占不贪,理得心安”中的“理得心安”的用法属于成语活用方式中的易序。

1.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4.“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

5.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6.现代汉语中,声调分为四类,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7.“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 2+2+2+1 ”式。

8.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1.“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

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3. 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4.“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中。

5.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灵车队,万众心相随。

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

”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是排韵。

8.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

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陈骙著的《文则》。

2.在撰文时对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和生动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2.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3.任何修辞活动,任何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和作为修辞主体——作者的思想品德、生活积累、知识素养分不开的。

4.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5.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6.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7.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顺装句,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倒装句。

8.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9.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10.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

11 “大家都了解他”变成否定句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不了解他。

12.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13.“作为交换,四岁的悠悠也将充当北京动物园的上门女婿。

”包含的修辞格是拟人。

14.仿词是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份,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

仿词可分为仿词和相类相反仿词两类。

15.根据形式的不同,引用可以分为三类,“黄老说,巴金是个十分重友谊、重情义的人。

”属于意引。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中横线上。

每小题2分,共20分)1.“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

1 / 13A.浇灭 B.扑灭C.吹灭 D.毁灭2.“夜深入静,万籁俱寂,一片明净的灯光热情而温柔地抚着我”是。

A.比喻 B.拟人C.拟物 D.对偶3.《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于。

A.明喻B.借喻C.暗喻D.借代4.“孟蓓气得直瞪对面的辛小亮。

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

”其中的“像……像……”属于。

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5.“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中的“风樯”指“帆船”,属于。

A.具体代抽象B.部分代整体C.专称代泛称D.特征代本体6.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属于。

A.直接、缩小夸张B.直接、扩大夸张C.间接、夸大夸张D.间接、缩小夸张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属于。

A.语义双关B.对象双关C.谐音双关D.风景描写2 / 138.下列诗句是整句。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这是血和泪的控诉,这是火和钢的自白”,从结构和内容上看,属于。

A.严对正对B.宽对正对C.宽对反对D.宽对串对10.下列句子是比喻。

A.你长得太像你哥了B.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似的C.像这样的动物,要保护好D.粮食堆得山似的三、分析题(共20分)(一)指出下列一段话在语音上的修辞特色。

山溪时不时发出各式各样的韵律,丁丁冬冬,哗哗啦啦,有的低沉委婉,有的缠绵细密,有的高昂激奋,就像一支多声部的乐曲,撒落在这绿盈盈的山间谷底。

(二)按要求变换句式。

1.北京电影制片厂去年拍摄完成的《侠女十三妹》是一部根据清代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有关章节改编的讲侠客除暴扶弱的动人故事的影片。

(改为短句)2.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让丑的不再丑,痛苦也变成欢乐,生活变得像座花园一样。

(改为整句)(三)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格,并分析修辞效果1.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像一团火,把人烧毁。

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她像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身旁。

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生命的晚霞就是暗下来了。

2.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 / 131.语境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语境对语言表达的作用。

2.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设问句和反问句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4.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五、改错题(20分)改正下面的病句,并说明理由。

1.小王的思维活动是敏速的。

2.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

3.不久,他们来到青松矗立,翠竹挺拔,百花怒放,四处飘香,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4.这几天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万人空巷。

5.我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放在天天能面面相觑的床头。

6.一时间他成为新闻人物,并且他的打扮、待人接物,种种都为青年人所效尤。

7.他办事很老练,这件事他也处理得珠圆玉润,叫各方面都满意。

8.他坐得更端正,俨然是一位凯旋归来的将军。

9.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汽车从车库开出来了,孩子从家里走出来了,问题从这里冒出来了。

10.当小号奏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战土们最熟悉的歌曲时,全场都情不自禁地随着介绍人的要求唱起歌来了,那场面真是感人啊!答案三、分析题(一)指出下列一段话在语音上的修辞特色。

运用了双声词、叠韵词、摹声词、叠字、四字格等,使表达节奏鲜明、铿锵悦耳,具有声律美,而且具体真实,形象生动。

(二)按要求变换句式。

(6分)4 / 131.改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去年拍摄完成的《侠女十三妹》是一部讲侠客除暴扶弱的动人故事的影片,它是根据清代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有关章节改编的。

2.改为: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让丑的变成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得像座花园一样。

(三)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格,并分析修辞效果。

(8分)1.答:第一个复句使用明喻,本体她喻词像喻体火。

第二个复句中的后一个分句使用明喻,本体她喻词像喻体树叶。

第三个复句中使用借喻的修辞方式,直接以喻体夏天代替本体青春,以喻体晚霞代替本体剩下的岁月。

整个句子显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的,如闻其声。

2.答:日出两句既是引用,又是比喻,尠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是比拟。

整个句子显得形象自然,富有文采,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具有极浓的抒情气氛。

四、简答题1.语境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语境对语言表达的作用。

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

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境、对象、场合、时间、话语的具体环境。

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的制约作用。

2.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准确朴实;(2)简洁有力(3)新鲜活泼;(4)生动形象3.设问句和反问句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区别:(1)设问句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思考,反问句主要是表示强烈的语气或情感;(2)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3)设问句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句末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

4.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使用比喻一定要出现喻体,使用比拟不出现拟体,被比拟的事物和用以比拟的事物已经融为一体。

五、改错题(每小题改正和说明理由各1分,共20分)1.小王的思维活动是敏速的。

5 / 13敏速是生造词,语义不清,应改为敏捷或敏锐。

2.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

语义不切合。

应把高明改为高深、丰盛改为丰富。

高明与高深都有程度高的意思,但高明一般指见解或技能,高深用于知识的掌握。

丰盛与丰富都有多的意思,但丰盛只用于物质方面,丰富适用范围广,指人的感情可用丰富,不能用丰盛。

3.不久,他们来到青松矗立,翠竹挺拔,百花怒放,四处飘香,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句子臃肿,理路不清。

可改为:不久,他们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周围青松矗立,翠竹挺拔,鲜花怒放。

4.这几天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万人空巷。

万人空巷改为空无一人。

意义用反了。

5.我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放在天天能面面相觑的床头。

把面面相觑改为看见。

面面相觑是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用此不合适。

6.一时间他成为新闻人物,并且他的打扮、待人接物,种种都为青年人所效尤。

把效尤改为模仿。

效尤属贬义词。

7.他办事很老练,这件事他也处理得珠圆玉润,叫各方面都满意。

把珠圆玉润改为恰到好处。

珠圆玉润是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8.他坐得更端正,俨然是一位凯旋归来的将军。

凯旋有归来的意思,不简练,删去归来。

9.太阳从东方升起了,汽车从车库开出来了,孩子从家里走出来了,问题从这里冒出来了。

排比句的各项不仅结构相同相似,还要意思相关,语气一致。

这几句意思毫无联系,显得不论不类。

10.当小号奏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战土们最熟悉的歌曲时,全场都情不自禁地随着介绍人的要求唱起歌来了,那场面真是感人啊!前后照应不周,自相矛盾。

情不自禁地与随着介绍人的要求是自相矛盾的,故宜删一留一。

6 / 13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修辞学的初步建立期,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既是文学理论的巨著,又是修辞理论的力作。

2.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3.宋代陈騤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5.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6.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7.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8.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顺装句,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倒装句。

9.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10.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11.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

12 “大家都了解他”变成否定句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不了解他。

13.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4.语境就是指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所具有的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以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

15.填成语:……决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走投无路的地方,忽然海市蜃楼似地出现一个柳暗花明的村子。

二、单项选择题7 / 131.“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__________。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B.修饰文辞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 D.说话2.“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这里用了__________的辞格。

A.借代 B.比喻C.比拟 D.夸张,3.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__________比较富有艺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