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的编制_孟爽

合集下载

大学失德行为调查问卷模板

大学失德行为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同学: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影响,我们特此开展此次调查。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性别:(1)男(2)女(3)其他2. 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5)研究生及以上3. 专业:4. 家庭所在地:城市/农村二、失德行为表现以下列出了几种常见的失德行为,请您根据自身经历进行选择(可多选):1. 学术不端行为(1)抄袭他人作业或论文(2)考试作弊(3)篡改实验数据(4)剽窃他人研究成果(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2. 诚信缺失行为(1)考试作弊(2)抄袭他人作业或论文(3)借他人财物不还(4)虚假宣传个人信息(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3. 人际交往失德行为(1)恶意中伤他人(2)背后议论他人(3)欺骗他人(4)利用他人(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4. 公共道德失范行为(1)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2)乱扔垃圾(3)随意破坏公共设施(4)欺骗消费者(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5. 其他失德行为(请具体说明:_________)三、失德行为成因分析请您根据以下选项,选择您认为可能导致失德行为的主要原因(可多选):1. 个人因素(1)道德观念薄弱(2)法律意识淡薄(3)心理素质差(4)家庭教育缺失(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2. 学校因素(1)教育管理不到位(2)课程设置不合理(3)校园文化氛围不良(4)师资力量不足(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3. 社会因素(1)社会风气不正(2)竞争激烈(3)就业压力(4)网络环境复杂(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四、调适对策建议请您针对以上失德行为,提出您认为有效的调适对策(可多选):1. 加强道德教育(1)开设道德课程(2)举办道德讲座(3)开展道德实践活动(4)加强家庭教育(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2. 完善法律法规(1)制定更严格的学术规范(2)加大对失德行为的惩罚力度(3)加强校园监管(4)提高违法成本(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3. 优化校园文化(1)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2)加强师生交流(3)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4)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其他(请具体说明:_________)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2)开展心理健康咨询(3)提高学生的。

大学生心理行为调查问卷

大学生心理行为调查问卷

大学生心理行为调查问卷欢迎参加本次测试,请认真仔细阅读每个问题,按照您的第一感觉回答每个问题。

本测试结果将作为学术研究,需要您的基本信息,请放心填写。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A.男○B.女2. 您的专业 [单选题]○A.文科类○B.理科类○C.其他类3. 您的年级 [单选题]○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他4. 您的生源地所在地 [单选题]○A.城镇○B.农村5. 您每月的生活费 [单选题]○A.1000元以下○B.1000~1500元○C.1500~2000元○D.2000元以上6. 您是否为独生子女 [单选题]○A.是○B.否7. 生活能保证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即可,在此之外的其他外部条件,我都不想要花时间、精力去争取。

[单选题]○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一般○D.比较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8. 我的家庭可以养活我,我选择不工作。

[单选题]○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一般○D.比较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9. 我买不起房就不买了,租房也可以过一辈子。

[单选题]○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一般○D.比较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10. 学校里的考试成绩没有太大意义,及格就好。

[单选题]○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一般○D.比较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11. 当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级别并且有更多挑战、更大压力的工作岗位时,我会选择留在原岗位,做相对轻松的工作。

[单选题]○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一般○D.比较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12. 工作做多做少差异不大,我选择做得少一些,完成份内工作就好,不求晋升。

[单选题]○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一般○D.比较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13. 在学校的时候,很多同学选择参加社团活动、比赛或考证,但我选择啥事也不做。

[单选题]○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一般○D.比较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14.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难以应付,我选择过规律的慢生活。

大学生利他行为与利己行为心理学论文(附调查问卷)

大学生利他行为与利己行为心理学论文(附调查问卷)

大学生利他人格情况分析XXX 5090109139XXXX大学 F0901006摘要:考察了大学生利他人格的情况。

考察的样本人群为各高等院校的2009届本科生62人。

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它不是以个人利益为确定善的标准,而是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否的标准。

利他主义这一词最早由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

大学生的利他人格养成源自于。

受什么什么影响。

结果表明什么。

关键词:大学生利他主义利己主义一、引言:(1)利他主义的定义: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2)利他主义产生的原因:利他主义,不管是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

对于一般动物而言,产生利他主义情结的原因可能更多地是出于本能和遗传,当然也不排除它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而导致利他的可能性。

从总体上看,动物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发达理性和计算能力;所以,动物中的利他主义更多体现为一种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

但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一方面,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属性,所以,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利他主义,并不排除来自本能和遗传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利他主义,又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由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所以,人类利他主义的本质属性应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非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

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看,利益追求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所以,利他主义的实质在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并且应是长期利益博弈的一种均衡。

首先,利他主义是实现人类理性均衡的基本条件。

人类理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有复杂的计算推理能力,能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收益分析;二是追求收益的最优化,这里的最优化意味着当整体最优最终强于局部或个体最优时,集体选择的结果会最终趋向整体最优。

大学生特质移情、网络利他行为问卷

大学生特质移情、网络利他行为问卷

大学生特质移情、网络利他行为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正在做一个问卷调查,这一调查需要您的帮助。

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认真作答,不要漏答。

这里既无对错的问题,也没有好坏之分。

您所提供的客观、真实的信息对于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谢谢您的合作!一、下面共有28个题目,请用数字1~9(1=绝对反对,2=非常反对,3=比较反对,4=勉强反对,5=既不赞成也不反对,6=勉强赞成,7=比较赞成,8=非常赞成,9=绝对赞成)来表示这些与你个人的符合程度,并在每一问题后相应的数字上划“√”。

1.看到人群中孤独的陌生人,我感到心情沉重 [单选题]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我觉得公开的显露情感会使人感到厌烦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3.如果我身边的人看起来紧张,我也会变得紧张 [单选题] * 1(绝对反○1○2○3○4○5○6○7○8○99(绝对赞对)成)4.我认为如果人们大声喊出他们的快乐,那样做很无聊 [单选题]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5.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安慰他(她)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6.有时,我会被一首情歌的歌词深深感动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7.当我给他人带去坏消息时,我的情感会随之失去控制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8.我身边的人,对我心境影响很大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9.我不会仅仅因朋友表现出不安,自己也跟着感到不安 [单选题]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0.我喜欢看别人打开礼物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1.孤独的人很可能不够友好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2.看着别人哭泣,我会感到不安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3.有些歌曲能让我快乐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4.我真的会陷入到小说里的一些人物的情感世界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5.看到有人被虐待,我会很气愤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6.即使周围的人都感到担心,我也能保持冷静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7.当朋友向我倾诉烦恼时,我会试图转移话题谈些其他的事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8.别人的笑声不能吸引我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19.有时在电影院,周围人的哭声与抽泣声让我想笑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0.我能够不受别人情感的影响而做出决定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1.如果我身边有人消沉的话,我也会不好受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2.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事情竟能让有的人感到那么不安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3.当看到一只小动物遭受痛苦,我会很难过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4.把自己的情感卷入到书中或电影情节中似乎有点傻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5.看到无助的老人会使我很难过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6.当我看到一个人哭泣时,更多的是受到刺激而不是同情 [单选题] *1(绝○1○2○3○4○5○6○7○8○99(绝对反对)对赞成)27.看电影时,我会很投入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28.我发现尽管我身边充满激情与骚动,我也会保持冷静 [单选题] * 1(绝对反对)○1○2○3○4○5○6○7○8○99(绝对赞成)二、下面共有26个题目,请如实认真的回答。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研究作者:李琳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11期摘要:采取自编的调查问卷,从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认知、行为和动机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因素。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利他行为水平普遍较高,在特定情境下,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存在差异性。

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增进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利他行为;讨论;建议利他行为是有益于他人的行为,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

利他行为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由于受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传统的人才培养因素等的影响,利他行为弱化现象较为普遍,自私自利的观念比较突出,利他观念比较薄弱。

这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为了深入研究这种现象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问题,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在某高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共收回358份。

样本量为358,其中男生92人,女生266人;文科生178人,理工科130人,艺体类50人;党员8人,团员338人,群众12人;大一102人,大二86人,大三98人,大四72人。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从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认知、行为和动机三个方面测试大学生利他行为的水平,共有11个项目。

使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2.调查结果2.1各项目选择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利他意识还是很高的,不管是什么情况下,乐意利他的行为多于不乐意的行为,而且比例是很高的。

对于面临存在危险性的因素如陌生人、老人、小偷等情况下,部分学生的警惕性比较高要看情况而行;对于帮助他人后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人比例较高,说明对于利他行为的动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2大学生利他行为影响因素: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年级的差异性比较经X2检验,大学生利他行为在专业、政治面貌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表3。

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科技经济导刊 2016.35期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徐惠琳(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系 安徽 芜湖241000)利他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利他是指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回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从外因方面分析大学生利他行为受社会环境[1]、家庭教育[2]、校园风气等方面因素影响,从内因方面分析大学生利他行为受个体价值观念[3]、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气质性格、生活态度等方面因素影响[4]。

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榜样刺激和利他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根据实验目的,在芜湖市选取六所大学作为被试,一本大学两所,二本大学一所,专科学院三所。

一本学校随机抽取了39人,二本学校随机抽取了9人,专科学校随机抽取了36人。

各个学校分别进行五元组、十元组、二十元组、五十元组实验。

二本大学为预实验对象。

学校样本人数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皖医(二)9333安工程(一)268810中医药(专)12444商贸(专)2200芜职(专)22688安师大(一)1313总计84232325131.2 实验方法与内容1.2.1 实验材料乒乓球拍一副,乒乓球两只,便携式桌子两个,募捐箱一个,代金卡片若干,徽章若干,纸张若干,笔若干。

1.2.2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街头游戏的形式,在大学校园学生人流量适中的地方,选取大约8米直线距离,设置起点和终点的标识。

起点处桌子上摆放乒乓球、乒乓球拍以及额外刺激物,终点桌子上摆放募捐箱和代金卡片。

起点主试宣读指导语:“这一个公益小游戏,手持乒乓球拍颠球不掉落到达终点,可获得5元(10元、20元、50元)现金代金卡片,取得卡片并颠球回起点可兑换现金。

若起点时颠球失败需回起点重新开始,若终点颠球失败需回终点重新开始。

”终点主试宣读指导语:“恭喜你顺利到达终点,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把获得的现金投入募捐箱捐献给爱心机构,然后颠球回起点结束游戏。

性别助长及性别角色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性别助长及性别角色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利他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主义社会所需要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发生和许多因素有着关系,个体的性别角色差异也对利他行为的产生有影响。

本论文旨在调查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和性别角色现状,并探讨利他行为是否受性别助长和性别角色的影响。

论文分为三个研究。

研究一为大学生利他行为现状调查和性别角色调查,地点在学校上课的空教室内,以一个测试员和四个同班大学生为一组,使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对15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群体中,利他行为水平比较高的有女性群体,中共党员,来自农村的学生,参加过利他活动的人。

2.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比较10年前有所改变,表现在中性化角色和男性化角色人数的增多。

研究二是性别助长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研究选取了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学院的90名大学生,地点在两所院校上课的空教室内,由1名测试员及四个同班大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

研究情境为异性情境组和同性情境组,异性情境组为男女组(2男2女),同性情境组为男男组(2男2男)、女女组(2女2女),共三个不同组别的大学生为研究的自变量,以利他行为的发生(发生、不发生)为因变量,首先进行了研究一中两个问卷的施测,然后进行了“关爱老年人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及参与人员的登记。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异性在场下,大学生的利他行为显著增加。

证明性别助长在利他行为上促进的作用。

研究三是性别角色对不同利他行为选择影响的研究,研究选取了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学院的120名大学生,地点在两所院校上课的空教室内,由1名测试员及四个同班大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情境设置为2男2女的异性情境进行研究。

以性别角色(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即4种性别类型为自变量,以不同类型利他任务(任务1、任务2、任务3)为因变量,首先对这12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一中两个问卷的施测,然后进行研究二中志愿活动的宣传登记及活动任务的选择。

关于大学生校园接吻现象的问卷调查共20页

关于大学生校园接吻现象的问卷调查共20页

2
1
7
比率
36%
9%
33%
4%
2%
16%
问题八
内容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9、你对大学生校园接吻现象的看法?(请如实填写)
• 影响校园风气,带动不良风气的兴起。 • 反映了个人素质,素质问题 • 两情相愿 • 好开放 • 这是教育问题 • 国外的礼仪不适合我国 • 不要在自习室和教室还是可以接受的 • 接吻不讲场合是不文明的表现 • 合适的地点、适合的时间是可以接受的 • 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调查问卷
内容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关于大学生校园接吻现象的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校学生关于校园接吻现象的看法,特设计此
问卷,问卷由调查员统一回收,并对您的个人信息保密,此问卷不 会对您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因此,您完全可以放心地如实地填答。 这次调查完全是为了学术研究,恳请您为科学的真实做一些贡献。 诚挚地感谢您的信任、支持和无私贡献。 一、基本情况. 1、你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2、你的年龄是: A 20 B 21 C 22 D 22以上 3、你的专业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已填写) 4、你的年级是: 10级 (已填写)
人数 比率
可以
17 38%
不可以
5 11%
无所谓
23 51%
2、你觉得交往多久才能接受接吻?
一天
16 14 12 10 8 6 4 2 0
ABCDEF
人数 7 比率 16%
问题二
一周 15 33%
25
20
15
10
5
0
A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8月刊
244
利他行为是利他者以给他人带来好处为最终目标和结果的行为,并且是自愿的没有酬赏期望。

在社会心理学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个体做出有益于他人或帮助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一个内涵更加广泛的概念,它包括所有类型的助人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而不论助人者的助人动机是什么。

凡是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

因此,一些亲社会行为是非利他的。

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连续体一从大公无私的利他主义到由自我利益所驱使的帮助行为。

利他行为是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

1、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初测问卷的编制
1.1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查阅,在对前人研究的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与内容分析的方法来探究大学生利他行为的成分,编制出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的初测问卷。

1.2研究方法1.
2.1被试
哈尔滨师范大学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本科生共60人。

1.2.2工具
自编的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开放式问卷。

1.2.3程序
一部分被试是通过在自习室里随机选取,一部分被试是通过大学生宿舍随机选取。

以自愿为基本原则。

所有问卷由研究者发放,使用统一指导语。

问卷均采用纸笔的形式回答,并保证充分的回答时间。

1.3结果
共发放开放式问卷60份,有效回收58份,将所有关键词录入计算机,按频数高低对关键词排序,截取累计频率在80%以上,共收集有效词条55个。

1.4量表维度的建构
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利他的相关量表分析结合对开放式问卷收集到的资料加以的分析,本文从态度、行为、品质三方面确立了维度。

1.5量表项目的编制
根据已确定的3个利他维度、开放式问卷提取的词频及参考国内外相关量表中的有关的项目,初步编制了52个项目。

问卷采用五点记分法。

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分别用数字1~5表示。

分数越高表示学生的利他水平越高。

2、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正式问卷的编制
2.1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初测问卷的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编制出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问卷的正式问卷。

2.2方法2.2.1被试
从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尔滨师范大学选取被试,共发放问卷205份,回收202份,有效问卷199份。

2.2.2工具
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初测问卷。

2.2.3程序
问卷施测主要采取两种方式:(1)利用被试早自习的时间到自习室,向被试讲明白我们的目的,在自愿的前提下统一施测,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2)在图书馆、自习室与大学生宿舍随机选取被试,向被试讲明白我们的目的,在自愿的前提下统一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测试完毕及时回收问卷并剔除作答不完全或明显随意勾画的问卷。

2.2.4统计处理
用SPSS18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3结果与分析2.3.1信度分析
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后求得原始数据的信度。

通过信度删题可以将问卷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提高到.935,说明量表信度非常好。

2.3.2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前先采用KMO (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和Bartlett 球形检验对因素分析的可行性进行检验。

根据Kaiser 的观点,项目是否适合因素分析,可以从取样的适当性数值(KMO)的大小来判断。

判断标准:KMO 统计值在0.90以上,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0.80以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0.70以上尚可进行因素分析;0.60以上勉强可进行因
素分析;0.50以上不适合进行因素分析;0.50以下非常不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KMO 检验值为.909,Bartlett 球形检验值2628.624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见表5),因此本研究数据适合因素分析。

对199份初测问卷的28个项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FA)进行初步分析,提取公因素,求得初始因素负荷矩阵,再用斜交旋转法(Promax)得出旋转后的因素负荷矩阵。

根据对初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我们最后确定了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问卷。

问卷共由四个维度构成:利他态度、利他行为、利他情绪、利他品质。

最后形成包括22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3、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正式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3.1目的
对正式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以此鉴定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问卷的质量。

信度检验
3.2本研究的信度仅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作为信度检验的指标,检测结果显示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00~0.846之间,而且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920,说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效度检验
3.3计算问卷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各因子与总均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问卷各个题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

结果显示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736-0.891之间,均高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说明本研究中编制的利他行为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4、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的编制
孟 爽 王春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利他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亲社会行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利他行为问卷的编制。

在问卷的编制中,通过对60名在校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提取关键词频,建构维度,编制了由52个项目组成的大学生利他状况调查初测问卷,并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初测。

经信效度检验,自编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关键词:大学生 利他行为 信度分析参考文献:
[1]Trivers,R.L.,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ter[J].Review of Biology
[2]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J].心理学探新
[3]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
[4]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