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_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2013真题(回忆版)
中国农业大学_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复习题(3套)

第三模块复习题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肥力3.土壤粒级4.土壤质地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6.有机质腐殖质化作用7.同晶异质替代 8.潜性酸 9.土水势 10.凋萎系数 11.土壤热容量 12.阳离子交换量13.盐基饱和度 14.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 16.土壤发生层 17.土壤背景值18.土壤环境容量 19.土壤污染 20.土壤质量二、填空1、土壤资源的特点有()、()和()。
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和()。
新疆以()为主,我国南方以()和()为主。
3、有机残体的C/N为()时,最宜于分解,大于此值时,容易出现()现象;小于此值时,容易出现()现象。
4、砂土的容重()于粘土的容重,总孔度()于粘土,密度()于粘土。
5、土壤结构体有()、()、()、()和()。
其中()属于农业生产中优良的结构体类型。
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层和()层,其中()层又可划分为()层和()层。
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离子,包括();第二类称为()离子,包括()。
8、土壤中氮素的无效化过程包括()、()、()、()和()。
9、土壤中无机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和()。
10、土壤耕性的好坏,一般用()、()和()三个方面来衡量。
11.土壤肥力按其形成分()和();按其经济效益分()和()。
1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和()。
13.影响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因素有()、()、()、()、()。
14.土壤空气特点有()、()、()、()、()。
15.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1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层和()层,其中()层又可划分为()层和()层。
1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离子,包括();第二类称为( )离子,包括 ( ) 。
18.土壤中氮素的无效化过程包括( ) 、()、()、()和()。
19.土壤中无机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和()。
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营养植物学》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

锌与生长素形成有关。缺锌就会停止生长,节间显著缩短,水稻“矮缩病” 、果树“簇 叶病” 、 “小叶病” 。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缺锌便会引起缺绿病。如水稻心叶变白,特点是 在中脉附近更明显,叶片细窄,下部叶尖出现褐斑。玉米幼苗失绿变白,出现“白芽病” 、 “白苗病” 。缺锌使繁殖器官发育受阻。 (十)钼 不同作物缺钼时症状会有差异:蔬菜缺钼,叶片瘦长畸形,螺旋状扭曲,老叶变厚, 焦枯;豆科植物难形成根瘤,叶色褪淡,叶片上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变厚发 皱、卷曲。 (十一) 锰 锰参与叶绿素的形成过程,缺锰时嫩叶脉间失绿发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脉纹较清 晰,严重时叶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以后增多扩大,散布整个叶片。植株瘦小,花的发育不 良,根系细弱。 (十二) 铜 铜也与叶绿素的形成和稳定有关。缺铜时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状,叶尖发白 卷曲,叶缘黄白色,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繁殖器官的发育受阻,一般禾本科作物较易缺 铜。 (十三) 氯 五十年代,氯已被肯定为植物必须元素。它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过程。但对氯失 调时的症状研究的不多。棕榈科植物一般需氯较多,缺氯时,叶子出现黄色斑点。椰子产 量与氯的施用有较大的关系。 (十四)硅 禾本科植物需硅较多。硅使作物叶片、叶鞘、茎的细胞硅质化,增强茎叶硬度而抗倒 伏和抗病虫害,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缺硅时叶片披散像“垂柳状” ,影响下部叶 通风透光。进行讲解,应扼要进行记录。为了便于学习,下面 分别就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锌、钼、锰、铜、氯、和硅失调时的症状做简 要介绍。 (一)氮 缺氮时,由于蛋白质形成少,细胞小而壁厚,特别是细胞分裂受阻,使生长缓慢,植 株矮小、瘦弱、直立。同时缺氮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叶片绿色转淡,严重时呈淡黄色。 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与茎的夹角小。茎的绿色也会 因缺氮而褪淡。有些作物如番茄、油菜和玉米等,缺氮时会引起花青素的积累,茎、叶柄 和老叶还会出现红色或暗紫色。 由于氮在植物体内有高度的移动性, 能从老叶转移到幼叶, 因而缺氮症状从老叶开始,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作物根系比正常的色白而细长,但根量 少,植株侧芽处于休眠状态或死亡,因而分蘖侧根减少。作物容易早衰。花和果实数量少, 籽粒提前成熟,种子小而不充实,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氮素过多促进植株体内氨基酸, 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 而影响构成细胞壁的原料 (纤 维素、果胶)的形成,使作物组织柔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力差。因叶面积增大,叶色深 绿,叶片披散,相互遮掩,影响通风透光,造成贪青迟熟,空秕粒多,产量降低,品质下 降。 (二)磷 缺磷由于各种代谢过程受抑制,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分枝少,花 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增多。由于植株体内糖类运输受阻而在茎叶相对积累,形成花青素, 使多种作物的茎叶上出现紫红色。少数作物如水稻,烟草等的叶色变暗绿,这是因叶部细 胞增长受阻、细胞变小,致使叶绿素的密度增大所致。缺磷的症状从老叶先出现。严重缺 磷时,叶片枯死、脱落。症状一般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作物延迟成熟,空 秕粒增加。 磷素过多能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使禾谷类作物无效 分蘖增加,繁殖器官过早发育,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引起植株早衰。空秕粒增加。施用磷 肥过多还会导致植株缺锌、缺铁、缺镁等。 (三)钾 缺钾时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变窄,先在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 似“火烧状” ;叶片上出现的斑点或斑块逐渐增加,但叶的中部、叶脉或靠近叶脉处仍保持
2012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研真题

4.1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质量答案: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土壤腐殖质答案:土壤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的特殊性质的高分子化合物。
3、基质势答案:在土壤中,由于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土水势,一般为负值,当水分饱和是,为零。
4、富铝化作用答案: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并有一定的干湿季节交替条件下,硅铝酸盐发生强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盐基物质,形成弱碱条件,硅和大量盐基离子犹如溶解度大而淋失,铁铝滞于原土层而相对富集,使土体呈现鲜红色。
5、CEC答案:为阳离子交换量即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6、离子通道答案:离子通道是生物膜上具有选择性功能的孔道蛋白,孔道的大小和其表面电荷密度决定运输蛋白的选择性强弱,而不取决于与该蛋白的选择性结合。
7、缓控释肥答案: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养分的速度比普通肥料缓慢的肥料并通过各种机制措施预先设定肥料的释放模式,与作物养分吸收基本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目的的一类肥料。
8、共质体答案:由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相连,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原生质的整体,共质体包括细胞质和胞间连丝。
9、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着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10、K肥利用率答案:植物从施用的钾肥吸收的量占所施钾肥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二、简答题1、土壤的基本功能答案:①具有生命力的多孔介质,对动植物生长和粮食供应至关重要。
②净化和储存水分。
③对植物的生长期支撑作用。
④具有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的自然体,直接影响养分的循环和有机废弃物的处置。
⑤土壤陆地与大气界面气体和能量的调节器。
2016中农815土壤与植物营养真题回忆

2016中农815土壤与植物营养真题回忆
名词解释
母质胶体田间持水量腐殖质土壤退化氮肥利用率共质体肥料三要素离子跨膜主动运输
离子协助作用
简答题
1.土壤对于植物生长有哪些作用
2.蚯蚓的作用
3.沙土为什么漏土漏肥
4.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异同
5.硝态氮和铵态氮对土壤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6.钾肥在抗旱性上的作用
论述题
1.土壤为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我国土壤酸碱分布现状及原因
3.土壤污染类型与特点
4.磷肥的无效化方式和解决方法
5.石灰性土壤生理性缺钙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6.氮素的浪费和污染现象以及如何提高氮素利用率。
中国农业大学_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期末试题及解析(2套)

中国农业大学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 土壤学考试试题(B)
9. 碱性土壤的 pH 值范围是 ( )
A.4.6-5.5 B. 5.6-6.5 C. 7.5-8.5 D. 6.6-7.4
10. 对植物无效的土壤水分类型为( )
A. 吸湿水 B. 膜状水 C. 毛管水 D. 重力水
11. 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类型为 ( )
A. 层状 B. 片状 C. 柱状 D. 团粒
12. 确定土壤酸碱性所依据的土壤酸度类型是 ( )
A .活性酸 B .交换性酸 C .水解性酸 D .潜性酸
13. 不属于土壤矿质化过程的为( )
A. 氨化作用 B. 硝化作用 C. 反硝化作用 D. 腐殖质化
姓名:
14. 自然界最难风化的矿物种类为 ( ) A. 橄榄石 B. 角闪石 C. 正长石 D. 石英 15. 在酸性条件下仍能很好地发育的土壤微生物种类是 ( ) A. 细菌 B. 真菌 C. 放线菌 D. 藻类 16. 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 ( ) A .腐殖质层 B .淀积层 C .表土层 D .母质层 17. 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 ) A. K + B. Ca 2+ C. Mg 2+ D. Al 3+ 18. 下列阳离子交换最强的是( ) A. H+ B. Ca+ C. Mg+ D. K+ 19. 在胶体种类中属于 2:1 膨胀型的是( ) A. 高岭石组 B. 蒙脱石组 C. 水云母组 D. 氧化物组 20. 下列不属于岩浆岩的是( ) A. 玄武岩 B. 页岩 C. 花岗岩 D. 安山岩 21. 下列矿物硬度最大的是( ) A. 方解石 B. 萤石 C. 正长石 D. 黄玉 22.土壤中占土壤全氮含量做多的是( ) A. 无机态氮 B. 有机态氮 C. 生物固氮 D. 水解性有机氮 23.玉米叶尖发黄一般是缺哪种元素( ) A. N B. P C. K D. Fe 24.Cl-离子的负吸附最大的是( ) A. Na+ B. K+ C. Ca+ D. Ba+ 25.耕作方式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 A. 犁耕 B. 中耕 C.免耕 D.深耕 26.哪种离子过多,会使土壤胶体分散,不易凝聚,不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 A. Fe+ B. Al+ C. H+ D.Na+ 27.下列哪项不会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 ) A 降水 B.灌溉 C.上行水 D.地表水径流 28.土壤吸附性能的类型不包括( ) A.交换性吸附 B.可变性吸附 C.转性吸附 D.负吸附 29.哪项不是增加土壤有机肥的途径( ) A.增施有机肥 B.种植绿肥 C.撒草木灰 D.秸秆还田 30.下列土粒粒径最小的是( ) A.石粒 B.砂粒 C.黏粒 D.粉粒 二判断题 1、国际土壤质地分类制把土壤分为砂土、壤土、黏土三类以及十二小类。( ) 2、土壤酶活性是作为土壤肥力水平的较好指示指标。( ) 3、土壤中 HA/FA 比值越大说明土壤结构越复杂,反之土壤结构越简单。( ) 4、土壤有机质能减少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和重金属的毒害。( ) 5、土壤密度是指包括土壤空隙在内的单位容积固体土粒质量。( ) 6、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当量孔径成正比。( ) 7、土壤膜状水的外层和吸湿水均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真题总汇

97年一.名词解释:1.氮肥利用率2.根际3.枸溶性磷肥4.植物养分再利用5.作物营养临界期二.指出下列营养病害是缺乏何种营养元素。
1.水稻胡?叶斑病 2.玉米白苗病3.苹果黄叶病 4.甜菜腐心病5.小麦穗而不实 6.苹果苦豆病7.玉米紫苗病 8.大白菜干烧心9.花椰菜鞭尾病 10.豌豆杂斑病三.华北石灰性土壤上作物一般容易缺乏哪种微量元素?为什么其?分别指出其主要症状的那些表现?四.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五.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是哪些?六.简述钾的主要营养功能,棉花缺钾会出现什么典型症状,并说明其病因。
七.试述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并简述其作用机理。
八.我国配方施肥中常见的几种方法,并简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九.分析秸秆还田的优点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如何应用该技术达到当年明显增产的目的。
(在职)98年一解释下列名词1.根系分泌物2.伤流液3.质子泵4.高温堆肥5.硝化作用二下列现象可能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简述其生理原因。
1.番茄脐腐病2.棉花蕾而不花三简述现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领域。
四简述硝态氮吸收与同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五解释铁吸收机理Ⅰ和机理Ⅱ。
六论述作物高效吸收磷营养的生理基础。
七论述施用微肥的基本原则及目前我国微肥利用现状八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钾肥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九秸秆还田有何优劣点?还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99一解释名词1.离子的主动吸收 2.生理酸性肥料3 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4.氮素的反硝化作用5.专一性根分泌物二下列现象分别是由缺乏那种营养元素造成的?并简述其原因。
苹果小叶病番茄脐腐病烟草老叶烧油菜花而不实果树黄化病三简述现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领域四简述植物根吸收土壤铁的机理Ⅰ和机理Ⅱ。
五比较磷和钙在植物的吸收、运输、再利用及缺素症部位方面的特点。
六钾对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
中国农业大学_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复习题 土壤学习题库

第一章 绪论(一)基本概念1.土壤2.土壤肥力3.自然肥力4.人工肥力5.潜在肥力6.经济肥力(有效肥力)7.农业8.农业生产9.再生作用10.农业生态系统11.历史自然体12.大气圈13.生物圈14.岩石圈15.土壤圈16.水圈17.土被18.风化壳19.光合作用20.养分库21.矿质营养学说22.腐殖质学说23.归还学说24.土壤肥力递减肆25.发生学学说26.土地生产力27.土壤生产力28.土壤剖面29.土宜30.土壤基本物质组成。
(二)填空题1. 土壤是指固态地球 具有 能够生长 的 物质层。
2. 土壤与自然界其他物质实体的本质区别是 。
3.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 、 、 、 以及 的能力。
4.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5. 一般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物质构成。
6. 土壤物质组成中,矿物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有机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
7. 土壤孔隙总量占土壤容积的_____%,其中水分占_____%,土壤空气占_____%它们二者是同处于_____之中,而随外界条件变化而相互_____。
8. 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共同决定的。
9. 土壤固相部分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的。
10. 土壤空气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 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主要由铝硅酸盐物质构成,称为_____或_____。
12. 地壳表面以上是_____圈,以下是_____圈,其中表面有_____圈_____圈和_____圈。
13. 土壤圈位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_____。
14. 农业土壤是_____、_____和_____综合作用的产物。
中国农业大学_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讲义 第一章到第六章

内容提要
• 土壤在农、林、草业和自然环境中的 重要性 • 土壤与土壤肥力 • 土壤科学的发展概况 • 学习土壤学的目的与要求
一、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土壤是人类农林业的生产基地
土壤
植物生产
动物生产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中,人类消耗的约80
%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
土 壤 圈
地球生态系统
生 命 系 统
陆地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 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 生物成分通过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 功能单位。
环 境 系 统
林业、 气 、 热 、 土
二、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三)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来源于土壤。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是人类不可出让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 —马克思
一、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土壤是人类农林业的生产基地
1、 植物生长的要素
植物的生活因子
与土壤环境条件
一、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土壤是人类农林业的生产基地
2、 植物生长的载体
土壤污染
无声的定时炸弹
二、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四)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2、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1cm厚需300年) 土壤资源的破坏=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
表 1.2 中国土壤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与世界和部分国家比较 中国的总 土地类型 土地总面积(hm2) 耕地与园地面积(hm2) 永久草地面积(hm2) 森林和林地面积(hm2) 6.8 9.0 占有量(%) 世界 2.77 0.31 0.66 0.84 中国 0.91 0.10 0.27 0.13 人均占有量 美国 3.92 0.80 1.01 1.11 巴西 6.28 0.56 1.22 4.15 印度 0.43 0.22 0.02 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2013真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土壤肥力,土壤bsp,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质流,异元素溶解,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归还原理
简答题:1 土壤为什么能生长植物2 土壤缓冲性的机理3伊利石为什么没有膨胀性4苹果苦痘病是因为什么
问答题:1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土壤碳循环,对全球变暖有什么影响3我国农田缺乏微量元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作物容易缺乏?为什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应注意什么?怎样可以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利用率
质外体与共质体养分运输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运输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