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导致睡眠障碍
临床他汀类药物使用原则用法用量及安全性

临床他汀类药物使用原则、用法用量及安全性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升高,因为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循环,血脂异常是通过高脂蛋白血症表现出来的,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简称为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泛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延缓ASCVD发生、发展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积极治疗血脂异常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药物治疗原则老年ASCVD患者积极使用他汀类药物,对于存在心血管病风险的老年人,根据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制定血脂管理目标。
老年ASCVD患者及《75岁具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
对于年龄>75岁心血管高风险的老年人应进行预期寿命、虚弱状态、合并疾病、肝肾功能、经济因素等综合评估,权衡调脂治疗的获益风险比、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以及个人意愿决定是否使用中低剂量他汀类药物。
老年人使用可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1D1-C未达标时,可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TG升高时,首先应排除或纠正继发因素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对于ASCVD 患者或极高危老年人,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非HD1-C未达标或TG持续升高(2.3-5.6mmo1∕1)时,可联用贝特类药物或鱼油制剂(优先推荐高纯度EPA)。
空腹TGN5.6mmo1∕1,应首先降低TG,首选贝特类、鱼油制剂治疗。
他汀疗效6%效应:他汀剂量倍增时,1D1-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
对他汀不耐受或1D1-C水平不达标者应考虑与非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血脂达标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启用调脂药物治疗或调整剂量后的4-12周,应对患者依从性以及对降脂药物的反应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进行评估,并检测血脂水平,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下一步治疗策略,之后每3T2个月重复1次。
他汀类副作用

他汀类副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
虽然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首先,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和胃肠不适等。
这些副作用在开始使用药物时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逐渐消失。
其次,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肝脏产生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肝酶的升高和肝功能异常上。
肝酶的升高在大多数患者中是可逆的,即停药后,肝酶会回到正常水平。
但极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肝功能不全,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测肝功能,并及时监测和调整剂量。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肌肉痛和肌肉炎症。
这种副作用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肌肉痛和酸痛感。
但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肌肉炎症和肌肉损伤,甚至出现肌肉坏死的情况。
因此,如果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痛或肌肉无力,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最后,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虽然这些副作用较为轻微,但仍需引起重视。
总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副作用、肝脏副作用、肌肉痛和肌肉炎症以及神经系统副作用等。
尽管存在这些副作用,但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疗效是显著的。
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尽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同时,注意合理使用药物,遵医嘱使用,并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他汀类药物合用可增加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因此两类药物合用时必须密切观察 INR的变化。
► c. CYP3A4代谢体内半数以上的药物。脂溶性他汀 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西 立伐他汀)和贝特类、氯吡格雷、华法林、地高辛、 地尔硫唑、维拉帕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 药、环孢菌素等,均通过此酶代谢,因此在临床合 用时,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有可能诱发肌 病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氟伐他汀、普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等则不经CYP3A4途径代谢或经多途径代 谢,故与其他药物在代谢水平发生相互作用的危险 性较小。因此,应尽量选择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 用小或无相互作用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必 须使用相互作用大的药物,则选用小剂量。
► 为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服用任何他汀
类药应从较小剂量开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患者开始可用较大剂量,但以后应根据临床情 况,及时调整剂量。服药过程中应进行随访,注 意询问有无肌无力或肌痛症状,若有则应及时 检测CK及ALT。开始服药6~8周后,复查血脂 水平及CK及ALT。若无肌无力或肌痛症状,CK 及ALT在正常范围,可3~6个月复查上述指标。 若调整血脂效果欠理想,则应加大剂量或更换 用药品种,如CK>正常上限5倍,ALT>正常上限 3倍,应考虑减少剂量或停药;若CK>正常上限 10倍或ALT>正常上限5倍,应立即停药,并追踪 监测直到恢复正常。
O O
H
H 3CH 3C
O CH3 1 H
2
H
8
CH3
7
H 3C 3 4
6 5
辛伐他汀的体内代谢
HO
O
O H
O O H H
瑞舒伐他汀钙片说明书

瑞舒伐他汀钙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瑞舒伐他汀钙片英文名称:Rosu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汉语拼音:Ruishufatatinggai Pian 【成份】本品活性成份为瑞舒伐他汀钙。
化学名称:双-[(E)-7-[4-(4-氟基苯基)-6-异丙基-2-[甲基(甲磺酰基)氨基]-嘧啶-5-基](3R,5S)-3,5-二羟基庚-6-烯酸]钙盐(2:1)化学结构式:H 3C S2Ca 2+OCH 3分子式:(C 22H 27FN 3O 6S)2Ca 分子量:1001.13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和其它非药物治疗(如:运动治疗,减轻体重)仍不能适当控制血脂异常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 型,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症(Ⅱb 型)。
本品也适用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作为饮食控制和其它降脂措施(如LDL 去除疗法)的辅助治疗,或在这些方法不适用时使用。
【规格】按瑞舒伐他汀(C 22H 28FN 3O 6S )计:1).5mg 2).10mg 【用法用量】在治疗开始前,应给予患者标准的降胆固醇饮食控制,并在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控制。
本品的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胆固醇水平、预期的心血管危险性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
口服。
本品常用起始剂量为5mg,一日一次。
起始剂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胆固醇水平、预期的心血管危险性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
对于那些需要更强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患者可以考虑10mg一日一次作为起始剂量,该剂量能控制大多数患者的血脂水平。
如有必要,可在治疗4周后调整剂量至高一级的剂量水平。
本品每日最大剂量为20mg。
本品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给药,可在进食或空腹时服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轻度和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本品的所有剂量。
辛伐他汀的功能主治副作用

辛伐他汀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功能辛伐他汀是一种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的药物,属于他汀类药物。
它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辛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
这使得辛伐他汀成为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患者。
主治辛伐他汀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辛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可以有效减少胆固醇和脂质的积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这对于患有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2.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避免斑块在动脉壁上的进展,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流堵塞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3.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辛伐他汀的使用可以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和中风等。
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辛伐他汀也被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它可以通过阻断高尿酸合成的途径,减少体内尿酸的合成,从而减轻痛风的症状和防止痛风的发作。
副作用虽然辛伐他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但它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肌肉痛和肌肉无力:辛伐他汀可能导致肌肉痛和肌肉无力,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如果出现肌肉疼痛或无力,应尽快告诉医生。
2.肝功能异常:辛伐他汀可能对肝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包括肝酶升高、肝功能衰竭等。
因此,在使用辛伐他汀期间,应进行定期的肝功能检查。
3.胃肠道问题:辛伐他汀可能导致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4.代谢异常:辛伐他汀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和体重增加。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5.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对辛伐他汀过敏,出现皮疹、荨麻疹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6.其他副作用:辛伐他汀还可能导致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血尿酸水平升高等其他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及对策

(5)停用药物后可恢复。
头痛、失眠、视神经障碍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在中枢神经系统蓄积, 高度提示了睡眠障碍的症状与降脂治疗有关。不同类 型他汀类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不同,对睡眠质量 影响的程度也不同。据报道辛伐他汀很大程度上会引 起睡眠障碍,以辛伐他汀报道居多。
在2008年一项评价瑞舒伐他汀干预试验报道,用瑞舒伐他 汀治疗时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
荟萃分析显示在试验中用他汀类药物糖尿病发生的风险老 年受试者最高。
尽管一般他汀治疗和强化他汀治疗伴随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略微增加,当比较他汀类药物与有些其它已知增加糖尿病 风险心血管药物,例如β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药,他 汀类药物致糖尿病低得多。
干扰了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神经细胞微管微丝的合 成减少,轴浆运输障碍,进而继发轴索变性或神经细 胞凋亡; 3.他汀类药物诱发神经细胞凋亡蛋白-3(CPP-3)活性增 高,CPP-3 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4.对于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急性神经病变,其临床症状类 似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是硒蛋白激发的超敏反应 引起神经近端的脱髓鞘改变,继发神经远端的轴索变 性。
神经传导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s)的减低或 消失、可伴有传导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轻度异常。
诊断 由于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缺乏临床特 异性,在诊断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1)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
(2)出现了无力、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类 似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表现;
(3)神经电生理检查符合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轴 索(轴索变性),并可波及脊髓前角或后根神经节;
肌肉损害
目前可得到的所有他汀类药物(除了 辛伐他汀在最大剂量80mg中肌病的 风险)肌病不良反应似乎没有显著差 别。
乌司他定注意事项

乌司他定注意事项乌司他定(Zopiclone)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常用于治疗失眠症。
在使用乌司他定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特别留意。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使用乌司他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乌司他定属于处方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乌司他定之前,应该咨询医生,并了解使用该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不应盲目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其次,在使用乌司他定期间,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依赖性和耐受性问题。
乌司他定作为一种催眠药物,其药效时间较短,可能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逐渐减弱,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乌司他定期间,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超量使用,并且尽量减小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防止药物的依赖性和耐受性问题。
此外,使用乌司他定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同时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安眠药、镇静剂等。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与乌司他定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增强乌司他定的药效,导致意识模糊、反应迟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乌司他定期间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果必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乌司他定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味觉异常、口干、恶心、肌肉无力等。
如果出现以上不良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或更换药物。
此外,乌司他定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适合使用,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肝功能和肾功能受损者等。
在这些特殊人群中使用乌司他定前,应该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最后,乌司他定的使用期限通常不宜超过四周。
如果持续使用乌司他定的时间过长,可能出现药物依赖、戒断反应、反跳性失眠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乌司他定期间,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定的使用时间,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减少剂量,以便于安全停药。
总之,乌司他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失眠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依赖性和耐受性问题,避免同时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及时告知医生不良反应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定的使用时间,并在停药过程中逐渐减少剂量,以确保安全使用乌司他定。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要面临3个副作用,要有心理准备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要面临3个副作用,要有心理准备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帮助预防某些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服用时需要咨询医生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才能防止某些副作用的出现。
那么,他汀为什么必须晚上吃才有效?长期服用有什么副作用?他汀为什么必须晚上吃才有效?他汀类药物一般在晚上服用,因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药物后,降低胆固醇效果更佳明显。
人体中大部分胆固醇都是在肝脏重新合成,而不是从食物中直接获取。
因此,可利用他汀类药物要阻断肝脏合成胆固醇。
晚上是人体合成胆固醇最活跃时间段,此时服用药物可有效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因此,他汀类药物适合在晚上服用,可起到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需要注意哪些副作用?1.肌肉酸痛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症状,因为长期服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某些酶的合成出现障碍。
这些酶大部分还是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分配能量运转的中药作用。
如果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破坏这些酶的功能,此时患者会表现出肌肉酸痛,肢体无力等症状。
2.记忆力下降胆固醇对人体健康也有促进作用,虽高胆固醇会影响身体健康,带来心血管方面健康问题。
但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可能会导致大脑需要的胆固醇量不足,进而对大脑健康造成损伤。
部分人长期用药后感觉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变差等。
3.血糖不稳定肝脏合成胆固醇需要葡萄糖的参与,如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胆固醇,可能会导致人体需要的胆固醇缺乏,加上葡萄糖转化成胆固醇的途径被打断。
此时,血液中糖类物质含量增多,易导致血糖不稳定,甚至出现高血糖症状。
故患有糖尿病或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时需要咨询医生意见,以免药物使用不当对血糖造成影响。
可见,他汀类药物之所以需要在晚上服用,主要是晚上服用的效果更加明显,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
另外,他汀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因此需要合理使用该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导致睡眠障碍
当前,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睡眠质量的可能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目前尚无某种特定他汀类药物比其他药物更有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结论性证据。
而且,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是否会产生不同的睡眠障碍风险也不清楚。
为此,来自日本近畿大学药学院的Mitsutaka Takada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他汀类药物治疗和睡眠障碍风险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06月的Drug Safety杂志上。
该研究中,Takada教授等利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FAERS),并通过数据库供应商(日本医学信息研究所,Inc. Japan)创建一个大型处方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
Takada教授等鉴定并分析了FAERS中相关报告。
检索期限为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年末的数据。
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来检测自发报告信号,使用案例/非案例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ROR,如果95%双侧可信区间(95%CI)的下限大于1,认为检测到信号。
此外,使用IC025度量值(IC 95%CI的下限)来进行应用IC的信号检测,当IC025值超过0时,认为检测到信号。
此外,使用对称性分析确定2006年2月至2013年8月期间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失眠风险。
在对FAERS数据库的分析中,Takada教授发现了包括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NEC睡眠障碍、正常健康状态下睡眠障碍、异态睡眠等在内的明显睡眠障碍信号。
在处方序列对称分析中,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安眠药治疗显著相关,每隔91、182和365天,其校正序列比分别为1.14、1.20和1.18。
该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包括失眠在内的睡眠障碍风险增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