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他汀类药物对骨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对骨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天津市卫健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KZ071) 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天津 300211)通信作者:张金利,E-mail :*********************他汀类药物对骨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刘忠玉,张金利,刘培佳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同时他汀类药物也对骨代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们回顾所有他汀类药物在促进骨再生方面的重要研究。

本文详细阐述了他汀类药物对骨作用的机制,骨修复和预防骨质疏松作用结果以及给药途径和剂量对疗效的影响。

提高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作用的认识,为他汀类药物在骨科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他汀骨再生;骨缺损骨折;骨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48(2021)02-0346-05doi :10.3969/j.issn.1007-6948.2021.02.03620世纪70年代,人类发现他汀类药物是胆固醇形成途径中重要酶的抑制剂,从此他汀类药物开始应用于高胆固醇的治疗[1-2]。

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促进骨再生的作用[3]。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可增加成骨作用,增强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下调成骨细胞凋亡。

此外,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骨痂分化和活性来减少骨吸收[4]。

因此,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一种双模式作用药物[1]。

我们回顾他汀类药物在促进骨再生作用的重要研究。

阐述他汀类药物对骨作用的机制,对骨再生作用结果以及给药途径、剂量对疗效的影响。

1 他汀类对骨再生作用的机制他汀类药物对骨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1)促进成骨; 2)抑制骨细胞凋亡;3)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活性。

1.1 他汀药物对成骨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通过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分化促进成骨作用。

他汀类药物通过Ras/PI3K/Akt/Erk/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BMP-2途径增加BMP 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并上调BMP-2的表达[5]。

阿仑膦酸钠+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的疗效

阿仑膦酸钠+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的疗效

阿仑膦酸钠+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刘爱林;袁志军【摘要】目的将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物用于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治疗后TC、TG指标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用于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老年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脂水平.【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23【总页数】3页(P109-111)【关键词】阿仑膦酸钠片;阿托伐他汀;降脂药;高脂血症;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作者】刘爱林;袁志军【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孝感 43200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孝感 4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0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代谢性病变,特点为骨量减少,多见于中老年群体[1-3]。

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易骨折、驼背、腰背疼痛、身长缩短等症状。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多,近年来我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在不断上涨。

有相关资料显示,骨质疏松与高血脂症在病因学方面存在较大联系,对老年性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成为临床热门研究。

本研究将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药物联合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患者中,旨在观察其疗效。

报道见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收集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10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老年患者,男39例,女37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5.43±9.84)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13±1.26)年,平均体质量(65.73±7.25)kg。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作者:张晓春等来源:《上海医药》2014年第15期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类临床应用广泛的口服降脂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具有抑制肾脏细胞增殖、抗肿瘤、抗炎、治疗骨质疏松、预防痴呆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国际指南推荐长期不间断地用药,了解其短期及长期不良反应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资料,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药品不良反应肝毒性肌肉损害中图分类号:R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5-0006-04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safety of statins*ZHANG Xiaochun**, GUAN Lihua, PAN Wenzhi, LI Mingfei, CHANG Xiaoxin,ZHOU Daxi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anghai 200032, China)ABSTRACT Statins are a sort of widely used oral lipid-lowering drugs in clinic, which are mainly used for reducing the level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plasma. The role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and metabolic diseases has been verified by a lot of research work, especially its important rol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for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Statins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inhibition of renal cell proliferation,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prevention of dementia and immunosuppression.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statins, and long-term continuous medication recommended by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it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in our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Data on the safety research of statins a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KEY WORDS statins; adverse drug reaction; liver toxicity; muscle injury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脂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肝脏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的限速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同时上调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 LDL)受体的表达、加速血液中LDL胆固醇(LDL cholesterin, LDL-C)向肝脏的转移与代谢清除,最终达到降低血脂水平的目的。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导致骨骼易于骨折。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女性。

现代医学已经开发出多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阿托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就是其中两种。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其作用是抑制胆固醇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阿仑膦酸钠是一种二膦酸酐类药物,其作用是抑制骨吸收和骨强度的降低,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近年来,研究显示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可以进一步提高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

一项系统性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密度增加,且骨折风险显著降低。

该研究共纳入了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有2205名参与者。

结果表明,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密度增加了3.14% (P<0.001),而单独使用阿仑膦酸钠的患者骨密度仅增加了2.03%(P<0.001)。

此外,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骨折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治疗慢性肾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也十分有效。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74名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阿仑膦酸钠组和安慰剂组。

12个月后,使用联合治疗的患者的骨密度显著提高(P<0.01),而安慰剂组的患者骨密度没有明显改变。

此外,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12个月内没有出现重大不良反应。

总之,阿托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是两种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由于其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骨折风险。

然而,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也可能增加副作用发生率,患者应该在医生的监护下接受治疗。

他汀类药物的最新用途—治疗骨质疏松

他汀类药物的最新用途—治疗骨质疏松

骨 质 疏 松 性 骨 折 和 骨 折 干 预 试 验 研 究 ( OF I S F T) 评 价 了骨 质 疏 松 性 骨折 的 妇 女 在 最 初 2周 内 ,骨 折 和
他 汀 类 药物 的 关 系 ,发 现 他 汀 类 药 物 的 应 用 与 降 低 髋
骨 骨 折 和其 他 非 椎 体 性 骨 折 有 关 ,但 其 相 关 性 并 不 显
6 0岁 、 因 高 血 脂 而 服 用 他 汀 类 药 物 的 9 8例 女 性 患 2
者 ,并 与 同 期 未 服 用 此 类 药 物 的 2 7 4 4例 妇 女 进 行 对 照 ,结 果 发 现 ,在 近 2~ l 3年 期 间 ,服 他 汀 药 物 的妇 女 ,其 非 暴 力 骨 折 发生 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 P=0.8 4,
形 成 、减 少 骨 折 发 生 率 、恢 复 骨 骼 微 结 构 、 增 加 骨 骼 强 度 等 优 点 。 研 究 表 明 lqj 1 ,在 研 究 的 3万 种 化 合 物 中 ,洛 伐 他 汀 最 有 效 ,但 认 为 最 新 的 西 立 伐 他 汀 可 能 更 适 于 治 疗 骨 质 疏 松 ,因 为 剂 量 仅 为 洛 伐 他 汀 的 l / 10 0 ,有 助 于确 定 其 在 到 达 肝 脏 的 同 时 作 用 于 骨 组 织 。
著 l 。W a g等 对 19 5 j n 9 4年 新 泽 西 州 美 国 医疗 保 险方 案 与 医疗 补 助 方 案 登 记 在 案 的 6 5岁 以 上 老 人 进 行 了 调
最 近 发 现 , 他 汀 类 降 脂 药 具 有 刺 激 骨 形 成 的 作
成 骨 增 加 约 5 % j 0 。在 新 生 小 白 鼠颅 盖 骨 的 颅 骨 培 养

他汀类调血脂药物的潜在新作用——抗骨质疏松

他汀类调血脂药物的潜在新作用——抗骨质疏松
6 4 6 ・ V Q V : 4的作用相当。将7 " 4 20 W N 4辛伐他 , , ・ 汀局部注射于小鼠颅骨皮下7N , 可增加注射部位新
骨形成多达7 (L 大鼠模型的 2 X。用卵巢切除 Y Z)
6 4 6 4辛伐他汀 在体研究结果显示, ・ 7"7 20 W N , , ・ 口服 9 7N也可明显增加 L Y Z 大鼠的骨小梁体积。
, 第1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2 1年3月, 1 4 3 1 3 5 6 1 7 4 8 ,
[ ] IT & ) U 等 9 将含小鼠 H I J : 1 启动子的荧光素酶 ( ) 报告基因质粒转入小鼠成骨细胞系, 对 . + D # O ’ * A ’
发现洛伐他汀可增加 9 22 2 2多种化合物进行筛选, 报告基因活性。进一步研究显示, 他汀类在体外及 大鼠和小鼠体内可促进新骨生成并伴有骨细胞中 氟伐他汀和辛伐 H I J : 1基因表达增加。美伐他汀、 6 4时可促进骨形成, 他汀在 4"7# ・ 这一作用 0 C . S 可被 MIQ : ! C K 还原酶的下游代谢物甲羟戊酸 (0 ) 所阻断, 提示可能与 MIQ ’ E A . C $ # DA D # N : ! C K还 原酶活性抑制有关。N3 小鼠颅骨体外器官培养研 6 4培养 究显示, 他汀类药物 4# ・ , 可增 0 C . S 9";N 加新 骨 形 成 约 1"9 倍, 与阳性对照药 H I J : 1和
第 3期
・1 3 5・

辛伐他汀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进展

活性来评价启动子的作用。

发现他汀类药是唯一能增加这些细胞荧光活性的物质。

由于荧光活性的增加很快被HMG CoA还原酶的代谢产物—甲羟戊酸所阻滞,因此认为他汀类药对骨形成的影响可能与抑制该酶活性有关。

Sugiyama等〔5〕随后发现在人骨肉瘤细胞培养中,辛伐他汀能激活BMP 2的启动子,诱导BMP 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示其具有刺激骨形成的作用。

Maeda等〔6〕研究证实,辛伐他汀可增强成骨细胞系(MC3T3 E1)和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矿化,且呈剂量 时间依赖性。

这种刺激作用在相对低的剂量即被观察到,提示辛伐他汀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影响骨的形成。

国内曾天舒等〔7〕发现,辛伐他汀浓度在0.125~3.0 μmol/L之间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在0.125~1.5 μmol/L之间随辛伐他汀浓度增高而促增殖效应增加,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于1.5 μmol/L时达到最大作用,随后浓度增高,作用增加不明显(P>0.05)。

因此认为辛伐他汀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宋纯理等〔8〕研究结果证实,辛伐他汀可在体外促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同时抑制其向成脂方向分化。

蔡俊等〔9〕10-7 mol/L辛伐他汀能够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实验组Cbfa 1蛋白表达水平和ALP的活性增高。

Sonobe等〔10〕在以地塞米松(10-8mol/L)为阳性对照的前提下,证实,辛伐他汀不能显著增强基质矿化、ALP的活性及OCN的表达,提示辛伐他汀不能促进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成。

3.2 体内实验研究进展去卵巢大鼠是体内实验应用最多的OP模型。

Oxlund等〔11〕发现,高剂量(20 mg/kg,每天2次)辛伐他汀在促进去卵巢大鼠密质骨骨密度增加的同时,抑制松质骨骨量的丢失。

Jiang等〔12〕应用μCT技术检测骨小梁结构证实,辛伐他汀(10 mg/kg/d,给药5 w)可阻止去卵巢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骨量的丢失。

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 的效果

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 的效果

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而唑来膦酸和瑞舒伐他汀作为治疗两种病症的常用药物,它们联合治疗两种病症的疗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就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进行综述。

让我们了解一下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机制。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骨骼系统,导致骨质疏松。

而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代谢性疾病。

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骨代谢和血糖控制两个方面。

唑来膦酸是一种氮杂环膦酸盐类药物,能够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而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强效的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和改善血脂代谢。

唑来膦酸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可以同时通过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以及改善血脂代谢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

研究表明,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项以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对象的临床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和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和血脂代谢指标,降低骨折风险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项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和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减少骨折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骨折风险。

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是显著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是显著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联合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今后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完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最近20年公认为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浆胆固醇(CH)的有效药物,因为该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受到临床应用的重视和好评。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至少有8种,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 、辛伐他汀(sim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贝伐他汀(bervastatin) 及尼伐他汀(niavastatin)。

近年来发现以辛伐他汀为主的他汀类药物可促进骨形成、减少骨折发生率、恢复骨骼微结构、增加骨骼强度等优点,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医学界已高度关注该药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的应用研究,现认为他汀类药物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链中的限速酶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临床广泛应用于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心血管疾病;与此同时,他汀类药物同样具有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合成代谢作用,并且不同浓度剂量对骨合成代谢作用也不同,这一特性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成为目前研究成骨作用的一个热点。

现就其研究进展作综述。

1实验研究进展1.1体外实验研究进展1999 年Mundy等: 1]将大鼠BMP-2启动子(一2736/+114 bp) 携带的荧光素酶标记的基因转染到存活的大鼠成骨细胞上,通过观察荧光活性来评价启动子的作用。

在30000多种化合物中发现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是唯一能增加这些细胞荧光活性的物质。

Sugigama等:2]验证了他汀类药物可增强BMP-2及其基因的表达。

辛伐他汀、美伐他汀及氟伐他汀都有该作用,但水溶性更好的普伐他汀却无此作用。

在国内,宋纯理等]3]通过体外培养成年小鼠的成骨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洛伐他汀作用72h后,成骨细胞胞浆内BMP-2表达水平增高,认为BMP-2是有效刺激成骨的细胞因子,不仅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增殖,还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甚至还促进肌细胞的前体细胞系分化为成骨细胞而抑制肌细胞的分化。

蔡俊等]4]在观察辛伐他汀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bfa 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ALP比活性增高且骨钙素含量增加,结论为1X 10-7mol/L辛伐他汀能够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此种促进作用可能与辛伐他汀增强其分化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余向前等]5]通过对人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发现辛伐他汀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hBMS成骨分化,同时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在他汀类药物的体外试验中,多数学者认为他汀药物有促进成骨、增加松质骨骨量,以及抗压强度和可能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然而也有部分试验结果与之相矛盾,这可能与选择不同的他汀药物,不同的剂量及作用时间有关。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他汀药物在体外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机制,以期明确骨特异性的他汀药物及合理的用药方式。

1.2体内实验研究进展去卵巢大鼠是体内实验应用最多的模型,关于他汀类药物成骨作用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其中国外在辛伐他汀药物的剂量使用上作了较深的研究。

Sibel等]6]发现辛伐他汀在治疗骨折中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辛伐他汀治疗组骨母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增加,新的毛细血管和钙化形成的增加说明骨折愈合速度的加快。

Saraf SK等:7]在21只兔子中,使左股骨骨折并用基尔希纳氏钢丝固定,一组用辛伐他汀(120mg・kg-1 ・d-1)灌胃,另一组不附加药物作为对照组,这两组在4、8 12周经放射学、组织学、形态学、生物力学上评价,研究不同参数分析表明,追踪观察辛伐他汀治疗组在4、8周改善骨折愈合,而在12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为辛伐他汀在早期增加骨折愈合过程。

Adah F等]8]利用磷酸三钙赖氨酸给药系统在股骨损伤鼠的模型中,研究他汀类药物和万古霉素双重给药治疗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时发现,持续给予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增加成骨活性。

Skoglund等]9]在一项研究中,辛伐他汀给药方式一种是皮下注射,另一种是直接应用于骨折局部,每日皮下注射组在各种参数方面检查对骨折没有影响,而辛伐他汀直接应用于局部在骨折愈合的生化参数方面有显著作用。

在国内,近些年来对辛伐他汀药物的剂量使用方面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叶伟胜等]10]对去卵巢大鼠术后间断给予辛伐他汀,3个月后辛伐他汀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提示,辛伐他汀具有刺激骨形成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促进骨组织吸收作用。

郑杰、姚树生等]11, 12]通过体内给予不同剂量(10、20mg- kg-1 • d-1,给药4周)的辛伐他汀干预去卵巢SD大鼠后,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检测其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发现辛伐他汀不能显著促进去卵巢大鼠BMS (增殖,但能促进去卵巢大鼠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和矿化,而两种剂量辛伐他汀作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张柳等]13]发现辛伐他汀体内对OVX大鼠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形成、加快骨折愈合的作用,加速编织骨向板层骨的演变,而且与BMP-2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梁春雨等[14]亦发现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加大鼠股骨骨折的骨量和骨密度,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虽然大多数体内实验都已肯定他汀类药物具有成骨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实验得出不同结论。

如国外Yao等[15]在对大鼠行去卵巢术60d后给予不同剂量辛伐他汀(0.3、1、3、10mg- kg-1 • d-1)干扰,60d后发现辛伐他汀不能阻止去卵巢大鼠松质骨骨量的丢失,亦不能促进松质骨和密质骨的骨形成。

Hughes 等]16]研究在一个骨质疏松的大鼠模型中皮下注射西立伐他汀(0.05mg • kg-1 -d-1)和罗苏伐他汀(2或20mg- kg-1 ・d-1)3 周,仅轻度预防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丢失,没有增加骨形成率,研究表明此影响不是增加骨形成而是由于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再吸收。

Stechow等[17]的实验同样对辛伐他汀体内给药能否刺激骨形成提出了质疑,在对小鼠行去卵巢术5周后口服辛伐他汀(10mg - kg-1 • d-1),8周后发现,辛伐他汀既不能促进股骨皮质骨和骨小梁的形成,亦不能增强血清中骨钙素的水平。

所以,体内给药研究他汀类药物对正常或骨质疏松模型动物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结论同样存在分歧,但是部分他汀药尤其是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等对骨代谢确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论的不同或许与动物的选择及给药剂量、时间、方式的差异有关。

他汀类药物有无成骨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2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美国研究者在筛选新药产品时发现,洛伐他汀是较强的骨骼生长刺激物。

随后的动物实验证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增加大鼠的骨密度。

目前的研究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50岁的男女患者可使骨折发生率减少45%,短期使用后可具有这种保护作用,且在不同骨骼位点都可发现疗效,正在使用者其骨折发生率最低。

Bauer等[18]在4项大型前瞻性研究中,分析了他汀类药物使用与骨折发生率的关系,发现在校正年龄、体重指数、雌激素使用等多个因素后,这4项研究中的他汀类药物使用者髋部骨折发生率均显著性降低。

Edwards等[19]研究了41例患高胆固醇血症的绝经后妇女口服他汀类药物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妇女髋骨和椎骨的BM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choofs等[20]对3469例55岁以上个体的调查显示,长期服用普伐他汀药物患者椎骨骨折危险度降低,其中50%患者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超过1年)骨折危险度进一步降低。

Rejnmark等[21]对8年间6660例髋骨骨折病例及33274例对照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调查,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髋骨骨折发生率,且两者之间存在量效关系。

谢莲娜等]22]的研究表明,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年,在降低血LDL-C水平的同时能明显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手指BMD 提示阿托伐他汀可能在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同时具有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预防骨折事件的作用。

李英等]23 ]的研究表明,氟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血脂谱有明显的提高。

3问题与展望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可促进骨形成、可能影响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以及影响骨代谢指标、降低髋部骨折及其他骨折的风险,这一重大发现极大地发展了对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治疗的认识。

但是,他汀类药物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上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影响的分子水平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而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代谢的转录因子和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均可能参与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的调节。

其次,体外细胞研究应继续探索他汀类药物对骨骼作用的机制及其影响骨代谢的特异性生理途径,动物试验应选择更有实际可比性的动物模型,临床研究则应更倾向于建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获得最佳的用药模式。

再次,还应提高他汀类药物的生物利用率,目前临床应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口服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只有不到5堆U达血液循环中,在骨骼中的分布浓度很低。

若要将他汀类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则需开发研制对骨骼具有高度亲和力的他汀类药物或改变剂型、给药方式,使之在骨骼中分布更加广泛,更有利于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虽然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丰富,他汀类药物定会在临床骨质疏松治疗上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1 MundyG, Garrett R, Harris S, et al. Stimulation of boBe formatio n in vitro and in rode nts by stat in s.Scie neeJ,1999,286: 1946〜1949.2 Sugiyama M,Kodaraa T,Koni shi K ,et al. Compact in and simvastatin , but not pravastatin , indue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 n-2 in huma n osteosarcoma cells.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2000,271: 688〜692.3宋纯理,党耕町.辛伐他汀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北京大学学报,2003,35(5):335〜338.4蔡俊,张柳.辛伐他汀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 12(4):397〜400.5余向前,张柳.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中Cbfa l和Cbfb蛋白表达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3):2175〜2178.6 Serin-Kilicoglu S ,Erdemli E. New addition to the statinps effect. J Trauma ,2007,63:187 〜191.7 Saraf SK,Singh A ,Garbyal RS,et al. Effect of simvastatin on fracture heal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dian J Exp Biol ,2007,45(5):444 〜449.8 Adah F,Benghuzzi H, Tucci M et al. Cholesterol producti on in hibitor (stati n) in creased bone heali ng in surgically created femoral defect in an ani mal model. BiomedSci In strum ,2007,43:95 〜103.9 Skoglund B, Aspenberg P. Locally applied Simvastatinimproves fracture heali ng in mice.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07,8:98.10叶伟胜,于顺禄,王宝通,等.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对去卵巢大鼠成骨作用的初步实验观察.中华骨科杂志,2001,21(6):428 432.11郑杰,姚树生.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 12(3):278〜282.12姚树生,张柳,郑杰.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 27(17):1609 1612.13张柳,刘锋.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作用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5):1372〜1375.14梁春雨,赵文国.辛伐他汀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作用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3):284〜286.15 Yao W Li CY,Farmer RV y et al. Simvastatin did not prevent bone loss in ovariectomized rats. J Bone Miner Res, 2001,16:S294.16 HughesA,Rogers MJ, Idris Al,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 n the effects of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stati nsonosteoclast function in vitro and ovariectomy-induced bone loss in vivo. Calcif Tissue Int , 2007, 81:403 〜413.17 Von-Stechow D , Fish S , Yahalom D , et al. Does simvastati n stimulate bone formati on in vivo? BMC Musculoskeled Disord , 2003, 4:8.18 Bsuer DC Mu ndy GR Jamal SA et al. Useof stat ins and fracture: results of 4 p rospective studies and cumulative metaa nalysis of observati onal studies and con trolled trials.Arch In tern Med , 2004, 164(26):146 〜152.19 Edwards CJ , Hart DJ , Speetor TD.Oral stat ins andin creased bone n li n. eral den sity in postme no pausal women丄ancet, 2000, 355(9222) : 2218〜22l9.20 Schoofs MWSturkenboom MC Vander-Klift M, et al. HMG-CoAeductase inhibitors and the risk of vertebral fracture. J Bone Miner Res , 2004, 19:1525 〜1530.21 Rejnmark L , Olsen ML, Johnsen SP, et al. Hip fracturerisk in statin users a population-based danish case-control study. Osteoporos Int , 2004, 15:452 〜458.22谢莲娜,钟雪焱.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2):301〜303.23李英,蔡力.氟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 5(4):3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